《續名醫類案》~ 卷十六 (6)
卷十六 (6)
1. 痰
徐主政勞且怒後,神氣昏倦,汗出如浴,語言錯亂,危困之極,脈大而滑且軟,此氣虛有痰也。用補中益氣湯料,並四劑為一劑,用參至一兩,加熟附子一錢,熟半夏三錢,四日稍蘇。更以六君加薑汁一鍾,服數日,兼進八味丸,兩月而安。
王郡侯患痰嗽,輒服清氣化痰丸,漸至氣促不能食。李曰:高年脾土不足,故有是症。若服前丸,則脾土益弱矣。投以六君子湯加煨姜三錢,益智仁一錢五分,十劑而痰清。更以前方煉蜜為丸,約服一斤,飲食乃進。
朱文學遍體如蟲螫,口舌糜爛,朝起必見二鬼,執盤食以獻。向李泣曰:某年未三十,高堂有垂白之親,二鬼旦暮相侵,必無生理。診其寸脈乍大乍小,意其為鬼祟,細察兩關弦滑且大,遂斷以痰。投滾痰丸三錢,雖微有所下,而病患如舊。更以小胃丹二錢與之,復下痰積及水十餘碗,遍體之痛減半,至未明早鬼亦不見矣。
更以人參三錢,術二錢,煎湯服小胃丹三錢,大瀉十餘行,約二十碗許,病若失矣。乃以六君子為丸,服四斤而愈。
張路玉治一燕人,體肥痰盛,善肉善飲,患痰鳴喘嗽數年,食傷恆發,發則六脈遲滑,時見歇止,聲如拽鋸,遍地皆痰。每歲或一二發,或三五發,深秋初冬尤甚,遂用倒倉法,(此亦可用滾痰丸治之,倒倉法未可輕試也。)自言肢體皆輕,症遂愈。二年後因不禁牛肉復發,然其勢較前不過十一,是亦不慎口腹所致耳。
郭邑侯夫人,素有敗痰失道,左右兩脅俱有結塊,大如覆杯,發則咳嗽喘逆,腹脅掣痛,六脈至促,按之少力。用六君子湯加膽星、枳實、香附、沉香二劑,服之大吐稠痰結垢一二升。因嘔勢太甚、促往診之。至則嘔吐已寧,脈息調勻,不必更藥矣。
黃履素曰:立齋治痰,每言腎虛水泛為痰,法當補腎。予壬申秋咳嗽多痰,自知因於色,遵先生法,恪服六味丸,更不治,痰嗽月餘竟愈。時師治痰,最忌用熟地,以為膩膈,是烏知箇中妙理哉!
龔子才治周藩海甥陽生,患痰嗽喘熱,左足腫痛,日輕夜重,每年發一二次,已三十年,遍治勿效。診之,左微數,右弦數,此血虛有濕痰也。以四物湯加蒼朮、黃柏、木瓜、檳榔、木通、澤瀉,空心服,以治下元;茯苓補心湯臥時服,以治上焦。各三服而愈。後以神仙飛步丸空心服,清氣化痰丸臨臥服,各一料全愈。
張三錫治一中年婦,每夜發熱,天明方止,症兼噁心不食,肢倦,且云體素肥,今漸消瘦。因憶古人有言,昔肥而今瘦者,痰也。痰滯中宮,阻礙升降,宜乎不食,且作惡心痞悶。血無所滋,因而不足,故夜熱,乃以二陳治痰,參補其中氣,枳實、麥芽寬中,香附、炒梔子清火,柴胡退熱,凡二十劑,間服橘半枳朮丸,一月愈。後進人參湯,體漸復舊。
白話文:
[痰]
徐主政因勞累和憤怒後,精神萎靡,渾身大汗,說話語無倫次,情況危急,脈象洪大而滑軟,這是氣虛痰盛。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將四劑藥量合併成一劑,人參用量加至一兩,再加入熟附子一錢,熟半夏三錢,服用四天後症狀略微好轉。之後又用六君子湯加薑汁一盅,服用數日,同時服用八味丸,兩個月後痊癒。
王郡侯患有痰咳,經常服用清氣化痰丸,結果導致氣短不能進食。李醫生說:老年人脾胃虛弱,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如果繼續服用之前的丸藥,脾胃會更加虛弱。於是李醫生用六君子湯加煨薑三錢、益智仁一錢五分,十劑藥後痰液就清除了。之後再將之前的方劑煉蜜製成丸藥,大約服用一斤,飲食才能恢復正常。
朱文學全身如同蟲咬一樣疼痛,口腔和舌頭潰爛,每天早上都會看到兩個鬼魂,端著盤子獻上食物。他哭著向李醫生訴說:自己不到三十歲,父母都已年邁,每天都有鬼魂侵擾,恐怕活不長了。李醫生診脈發現寸脈時大時小,懷疑是鬼祟作祟,但仔細觀察兩關脈象,發現脈象弦滑而洪大,於是判斷是痰濁所致。於是給他服用滾痰丸三錢,雖然略微有些痰液排出,但病情沒有好轉。之後又給他服用小胃丹二錢,再次排出大量痰液和水分,大約十幾碗,全身疼痛減輕一半,到第二天早上鬼魂也不見了。
之後又服用人參三錢,白術二錢煎湯,並服用小胃丹三錢,大瀉十幾次,大約二十碗左右,病情幾乎痊癒。最後服用六君子湯製成的丸藥四斤而痊癒。
張路玉治療一位燕國人,體型肥胖,痰濕盛,嗜肉飲酒,患有痰鳴喘咳多年,經常因飲食不節而發病,發病時六脈遲而滑,時而停止,咳嗽聲如同鋸木頭,痰液很多。每年發病一到兩次,或者三到五次,深秋初冬尤為嚴重,於是使用了倒倉法(也可以用滾痰丸治療,但倒倉法不能輕易嘗試)。病人自述肢體輕鬆,症狀痊癒。兩年後因為禁不住吃牛肉再次發病,但病情比之前輕得多,這也是因為飲食不慎造成的。
郭邑侯夫人,素有痰濁失調,兩脅下都有結塊,像覆蓋酒杯那麼大,發病時咳嗽喘逆,腹部和脅肋疼痛,脈象頻數,按之無力。於是使用六君子湯加膽星、枳實、香附、沉香,兩劑藥後,吐出大量稠厚粘稠的痰塊,大約一二升。因為嘔吐過於劇烈,醫生又去診治。到達後發現嘔吐已經停止,脈息平和,不必再用藥了。
黃履素說:立齋治療痰證,總是說腎虛水泛導致痰證,治療方法應該補腎。我在壬申年秋天咳嗽痰多,自己知道是房事過度造成的,按照先生的方法,堅持服用六味地黃丸,沒有其他治療,一個多月後咳嗽痰多就痊癒了。當時老師治療痰證,最忌諱使用熟地黃,認為它會膩膈,真是不知道其中的妙理啊!
龔子才治療周藩海的侄子陽生,患有痰咳喘熱,左腳腫痛,白天輕晚上重,每年發病一到兩次,已經三十年了,治療多次都不見效。診脈發現左脈微數,右脈弦數,這是血虛夾有濕痰。於是用四物湯加蒼朮、黃柏、木瓜、檳榔、木通、澤瀉,空腹服用,治療下焦;茯苓補心湯睡前服用,治療上焦。各服用三劑藥後痊癒。之後服用神仙飛步丸空腹服用,清氣化痰丸睡前服用,各一劑,就完全痊癒了。
張三錫治療一位中年婦女,每晚發熱,到天亮才停止,症狀還包括噁心不想吃東西,肢體疲倦,並且說自己以前體型肥胖,現在逐漸消瘦。於是想起古人說法,以前肥胖現在消瘦,是痰證。痰濁阻滯中焦,阻礙氣機升降,所以不想吃東西,而且噁心、痞悶。血液不能滋養臟腑,所以導致陰虛,所以晚上發熱,於是用二陳湯治療痰證,人參補益中氣,枳實、麥芽寬中,香附、炒梔子清熱,柴胡退熱,一共二十劑,間隔服用橘半枳朮丸,一個月痊癒。之後服用人參湯,身體逐漸恢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