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5)

1.

李江州因下第歸,飲食不思,精神倦困。醫謂遠歸久曠,投以補劑,胸膈痞塞,大便艱難,不寐。又與養血安神,煩躁而小腹脹滿。診之,見其面容昏滯,六脈沉滑,乃以枳實、黃連、栝蔞、陳皮、貝母、檳榔、元明粉,兼服潤字丸三錢,半日未應。又以前丸二錢催之,良久腹中鳴,轉下矢氣,去稠黏臭穢,五色錯雜,約半桶,頓快。

繼以前湯丸少少與之,兩三日間,糞微黃。改用參、朮、歸、芍,健脾養血,調理而安。

費表嫂患胸之下、臍之上溫溫作痛,可揉可按,凡溫中、消導、清火,歷試不效。診之,六脈沉弦而滑,以痰治之,數劑而痛止。精神未復,而勞於女工,且患血崩,食入不化,遷移數日,胸腹腫脹,其熱如火,湯藥難投,致呻吟不絕,人事不省。脈之,寸關沉伏不見,而尺尚沉滑有神,曰:以沉痰之為祟也,元氣雖弱,痰結不得不通。

徐靈胎謂人虛症實,不必顧忌,但急去其實,則精神自復,此類是也。用滾痰丸徐徐投之,至半夜胸前隱隱有聲,五更下稠痰盆許,神氣頓蘇,胸膈少利。再以養榮合二陳,調理半月而愈。

張宇清少時體羸多病,專主溫補,病愈而火症時發。乃滋水制火,其疾如失,六味之力也。迨壯年肥盛,濕痰醞釀於中,仍滋陰不徹。六旬外痰症陡發,復以六味加二母、歸、芍、麥冬,服後痰涎壅塞,四肢厥冷,口開眼合,人事昏沉。診之,六脈洪滑而數,遂用加味導痰湯,繼之蘇合丸,兩劑才覺精神清。

問用何藥?以前方告。乃怒曰:我生平最忌燥劑,豈可服此!今後斷不可用。乃郎心知父之非,每日以地黃湯一劑與驗過,暗以導痰之藥以進,病愈後洞悉前情,不勝歉仄。

孫文垣治李古愚,每食後即大便,腹皮稍脹急,胸膈飽悶,服參、術則痞悶愈甚,小水清長。脈之,左寸澀,右寸滑,按之如黃豆大且鼓指,關尺皆弦小,左手迢迢有神。據脈乃積痰鬱於肺而莫能出,以致大便之氣不固也。當效丹溪治乃叔用吐法,吐去上焦痰積,大便自實矣。

先用苦梗、蘿蔔子各三錢,白豆仁、橘紅、山梔各一錢,以川芎五分,生薑三片,蔥三根,水煎服之取吐。服半時許吐出清痰,噁心未已,乃痰積膠固,未易出也。又用蘿蔔一合擂漿水,加蜂蜜,與半碗飲之,始吐膠痰二碗許。平日每小水則大便並行,吐後小水始能單去。連三四次,胸腹覺舒。

初亦以吐為懼,至是豁然稱快。大便五日一行,再以二陳加白朮、旋覆花、麥芽,調理全愈。

李士材治章給諫,暑月心中大痛。醫與香薷飲,痛轉增而寸口弦急,此痰食交結也。服砂仁、二陳二劑,痛雖略減,而困苦煩悶。更以胃苓湯加半夏二錢、大黃三錢,下黑矢數枚,痛減三四。仍以前湯用大黃四錢,下膠痰十餘碗始安。

白話文:

[痰]

李某因科舉落榜回家,食慾不振,精神倦怠。醫生認為他是旅途勞累,給他服用補藥,結果反而胸膈痞塞,大便秘結,失眠。又給他服用養血安神的藥物,但他卻煩躁不安,小腹脹滿。診脈發現他面色晦暗,脈象沉滑,於是醫生用枳實、黃連、栝樓、陳皮、貝母、檳榔、元明粉,並配合潤字丸,但服藥半天沒效果。又加服潤字丸,過了一會兒腹中作響,排出很多稠黏臭穢、顏色雜亂的痰液,約半桶之多,病人頓時感覺輕鬆許多。

接著,醫生給他服用少量之前的藥丸,兩三天後,大便顏色變為微黃。於是改用人參、白朮、當歸、白芍,健脾養血,調理身體,病情逐漸好轉。

費某的嫂子患病,胸部以下、肚臍以上溫溫作痛,可以揉按,服用溫中、消導、清火的藥物均無效。診脈發現脈象沉弦而滑,醫生判斷是痰證,用藥數劑後疼痛消失。但她的精神尚未恢復,又因勞累導致血崩,且飲食不化,數日後胸腹腫脹,發熱劇烈,難以服藥,痛苦呻吟,昏迷不醒。診脈發現寸關脈沉伏不見,尺脈則沉滑有力,醫生認為是痰濁阻塞,雖元氣虛弱,但痰結必須疏通。

徐某認為此症是虛症夾雜實症,不必顧忌虛證,應當先去除實症,精神自然會恢復,此例就是如此。他用滾痰丸慢慢服用,到半夜胸前隱隱作響,五更時排出大量稠痰,神氣頓時恢復,胸膈也舒暢許多。之後再用養榮湯合二陳湯調理半月痊癒。

張某年輕時體弱多病,常服用溫補藥物,病癒後卻常出現火症。於是改用滋陰降火之法,病症很快消失,可見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到壯年,他體態肥胖,體內濕痰日積月累,但他仍然持續服用滋陰藥物。六十多歲時痰症突然發作,又服用加了熟地黃、麥冬、當歸、白芍的六味地黃丸,服用後痰涎壅塞,四肢厥冷,口張眼閉,昏昏沉沉。診脈發現脈象洪滑而數,於是醫生用加味導痰湯,並服用蘇合丸,兩劑藥後精神才有所好轉。

張某問醫生用了什麼藥,醫生將處方告訴了他。他大怒道:我生平最忌燥藥,怎麼能服用這些藥!以後絕對不能再用這些藥了。他的兒子知道父親的錯誤,每天暗中用導痰藥混在地黃湯中給他服用,病癒後,張某得知真相,非常後悔。

孫某治療李某,李某每餐飯後便大便,腹部略微脹滿,胸膈飽悶,服用人參、白朮等藥物反而更加痞悶,小便清長。診脈發現左寸脈澀,右寸脈滑,按之如黃豆般大小且鼓指,關、尺脈皆弦細,左手脈象有力。根據脈象判斷是痰濁積聚於肺部而無法排出,導致大便不固。於是醫生效仿丹溪先生治療其叔父的方法,採用吐法,將上焦痰濁吐出,大便自然就會恢復正常。

首先用苦梗、蘿蔔子、白豆仁、橘紅、山梔、川芎、生薑、蔥煎湯服用,使其嘔吐。服藥片刻後吐出清痰,但噁心未止,說明痰濁粘稠,不易排出。又用蘿蔔汁加蜂蜜飲服,才又吐出兩碗膠狀痰液。之前小便和大便同時排出,吐痰後小便才能單獨排出。連續幾次後,胸腹感覺舒暢。

李某起初害怕嘔吐,但吐出痰後頓覺舒暢。大便五天才解一次,之後再服用二陳湯加白朮、旋覆花、麥芽調理,最終痊癒。

李某治療章某,章某夏季患心中劇痛。醫生給他服用香薷飲,結果疼痛加劇,寸脈弦急,這是痰食積聚造成的。服用砂仁、二陳湯兩劑後,疼痛雖略微減輕,但仍感到困倦煩悶。於是醫生又用胃苓湯加半夏、大黃,排出黑色大便數枚,疼痛減輕不少。再次服用此方,加大黃用量,排出十餘碗膠樣痰液後才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