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六 (4)
卷十六 (4)
1. 痰
第發熱必有所起之處。令詢之,則曰右脅一團熱起,漸延遍身。再問熱起處,必有結而成形者,按之果有柔塊如碗狀。曰:不足憂也,攻去其塊,諸症自愈矣。為制一方,香附一斤醋製,與巴豆一兩同炒,至巴豆黑色去之,醋打麵糊為丸梧子大,米飲下五十丸,日三服。又用四物湯加山梔、貝母、白蔻仁、木香、薑、棗煎,日一劑。
半月塊消,肌肉漸長,一月精神爽健矣。
陸肖愚治李安吾正室不育,乃納妾則俱孕,生子出痘,正者死,而妾者生,悲愁彌月,遂胸脅脹痛,每臥必令人於背上捶之良久,方得就枕片時,臥不能仰,仰則氣湧而喘,食減肌消,月事數月不行。脈之,寸沉而數,關沉而滑,尺沉而弱。脈與病應,此鬱火成痰之症也。用調氣養榮湯加白芥子,倍霞天曲,數劑,胸脅少舒,可仰臥矣。
第大便五日不行,小腹脹急,與滾痰丸二錢。又慮元氣不足,改用補氣養榮湯二劑,大便去燥矢數枚,後出皆痰積,脹痛減。後與補藥間服月餘而安。
吳遜齋體肥,素有酒積,胃脘作疼,近又肢節疼,而下體更甚。或以為風,用史國公酒療之,時作時止。改用虎潛、河車等丸,則疼處且腫。脈之,六部皆緩滑,而關稍帶弦。此濕痰流注關節而痛,非風亦非虛也。治法宜先用丸劑,清中宮之積痰,繼用煎劑,疏筋絡之壅滯,則肢節之痛除,而胃脘之疼亦愈矣。依法服之果然。
丸方:霞天曲、山楂、橘紅、白朮、茯苓、枳實、神麯、竹瀝,打糊為丸,食遠白湯送下。煎方:蒼朮、苡仁、半夏、南星、白芥子、威靈仙、秦艽、炙甘草、青木香,煎成入酒一小杯,半飽時服。
潘元石怒後縱飲,遂患吐逆,飲食半留半出,甚則嘔物如褐色,胸脅脹痛徹背。或以翻胃治之,反潮熱煩躁。又以肺癰治之,飲食減而嘔,服益甚。或見吐出之物,謂肺爛矣。診之,見其肌肉未消,聲音不改,兩寸滑數,左關弦,右關滑,兩尺寸平,曰:此非壞也,第為鬱怒所致耳。怒則血菀於上,與痰膠結,濁陰不降,而䐜脹生焉。
法當湧之,用常山五錢,紅花五錢,酒二碗煎一碗,令通口服之。一湧而出,初見褐色痰塊,後多紫黑,約有盆余,胸膈頓寬,背亦不痛,不作嘔矣。再以清氣養榮湯,調理而愈。
陸祖愚治沈振宇妾,患郁痰鬱火症,醫咸謂不起矣。診之,形容枯槁,咳咯涎沫,六脈沉滯,隱隱似有似無,重按至骨,或有力,或無根,或遲或數,已飲食不進,似胃氣將絕者。但自能坐起,聲音響亮,知為痰涎壅隔,血氣凝塞,故脈亦不流通耳。用二陳加蔻仁、蘇子、黃連、白芥子、貝母、石菖蒲等味一劑,未效。
再診,聞病人喜聞爆竹、硝黃之氣,遂於前方加薑汁、竹瀝,每劑入牛黃半分調服,症脈漸起,再與加減。六日後進蘇合丸一丸,能飲粥。再與六君子加減,調理月餘而安。
白話文:
痰
發熱患者自述右脅下有團狀熱感,逐漸蔓延全身。檢查發現患處有柔軟腫塊,如碗口大小。醫師認為並非大礙,只要去除腫塊,諸症便會自愈。於是開立一方:香附一斤醋製,與巴豆一兩同炒至巴豆呈黑色,去除巴豆,再用醋調製成麵糊,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米湯送服五十丸,每日三次。另用四物湯加山梔子、貝母、白蔻仁、木香、生薑、大棗煎服,每日一劑。半個月後腫塊消散,肌肉漸豐滿,一個月後精神煥發,身體康健。
陸肖愚醫師治療李安吾正室不孕,李安吾納妾後,妾室和正室皆懷孕。正室所生之子出痘後夭折,正室悲傷逾月,導致胸脅脹痛,臥床時需他人捶背許久才能入睡片刻,無法仰臥,仰臥則氣喘吁吁,食慾減退,消瘦,月經數月停滯。診脈發現寸脈沉而數,關脈沉而滑,尺脈沉而弱。脈象與病症相符,此為鬱火化痰之症。於是處方調氣養榮湯加白芥子,倍量炒天麻,服用數劑後,胸脅疼痛稍緩,可以仰臥了。
患者大便五日未解,小腹脹痛,醫師給予滾痰丸二錢。考慮到元氣不足,又改用補氣養榮湯二劑,大便排出燥屎數枚,之後排出物皆為痰積,脹痛減輕。之後服用補藥調理一個多月後痊癒。
吳遜齋體型肥胖,素有酒積,胃脘疼痛,近期肢節疼痛,下肢尤甚。有人認為是風寒,用史國公酒療法治療,時好時壞。改用虎潛丸、河車丸等,疼痛處反而腫脹。診脈發現六脈皆緩滑,關脈略帶弦。此為濕痰流注關節所致疼痛,非風寒,也非虛證。治療方法宜先用丸劑清除中焦積痰,再用湯劑疏通經絡壅滯,則肢節疼痛及胃脘疼痛自會痊癒。依照此法治療,果然奏效。丸藥方劑:炒天麻、山楂、橘紅、白朮、茯苓、枳實、神曲、竹瀝,製成藥丸,飯後用白湯送服。湯藥方劑:蒼朮、薏苡仁、半夏、南星、白芥子、威靈仙、秦艽、炙甘草、青木香,煎服,並加少許酒,在半飽時服用。
潘元石因發怒後飲酒過度,導致嘔吐,飲食難以消化,甚至嘔吐物呈褐色,胸脅脹痛徹背。有人認為是胃病,治療後反而潮熱煩躁。又有人認為是肺癰,治療後嘔吐加重,病情惡化。有人見嘔吐物,認為肺部已潰爛。醫師診察後,發現其肌肉未消瘦,聲音未變,兩寸脈滑數,左關脈弦,右關脈滑,兩尺脈平,認為並非肺部潰爛,而是鬱怒所致。怒則血氣上涌,與痰液膠結,濁陰不降,導致胸脅脹痛。治療方法應當將痰液排出,於是處方常山五錢,紅花五錢,酒二碗煎成一碗,服用後,大量痰液排出,初為褐色痰塊,後為紫黑色,約有一盆之多,胸膈頓時舒暢,背痛亦除,嘔吐停止。之後服用清氣養榮湯調理,痊癒。
陸祖愚醫師治療沈振宇妾室的鬱痰鬱火症,其他醫師都認為病情危重,無藥可治。診察發現患者形容枯槁,咳嗽咯痰,六脈沉滯,時有時無,重按則能觸及骨骼,脈象時有力時無力,時快時慢,飲食不進,似胃氣將絕。但患者仍能自行坐起,聲音洪亮,判斷為痰涎壅塞,氣血凝滯,導致脈象不通暢。於是處方二陳湯加白蔻仁、蘇子、黃連、白芥子、貝母、石菖蒲等,但療效不佳。再次診察,發現患者喜歡聞爆竹、硝石的氣味,於是於原方中加入薑汁、竹瀝,每劑加牛黃半分,患者症狀和脈象漸有好轉,之後再加減藥物。六日後服用蘇合丸一丸,可以進食稀粥。之後服用六君子湯加減方,調理一個多月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