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六 (3)
卷十六 (3)
1. 痰
至次年四月復行倒倉法,方步履如初。
徐東皋治匡掌科夫人,年三十餘,病胃脘連胸脅痛,日輕夜重,兩寸關脈弦滑有力。諸醫以為積滯凝寒,用發散及攻下藥,繼用鐵刷散、四磨飲等方,俱不效。後至湯水皆吐而不納,經月不食,痛且益甚。徐謂其為痰鬱明矣,但痛久弱甚,不敢行吐法奈何?偶一醫謂:五靈脂、沒藥,素用有效。
眾皆哂之。曰:此藥用之久矣,多矣。徐謂:再用亦無妨,何哂之有?彼用酒調服,病者到口便吐,隨吐綠痰兩碗許,痛即止,遂納飲食。此蓋痰在上,下之亦不去,必得吐法而後愈。經曰有故無隕,此之謂也歟。(《全書》。)
孟望湖,淮安人,耳中聞人聲,悉是祖考談其家,擾撓不休。邀劉春齋醫治,診之曰:暴病謂之胃火,怪病謂之痰。用滾痰丸下之而痊。(《續金陵瑣事》。)
一男子吐痰,胸膈不利,飲食少思。服海石、栝蔞之類不應。曰:此脾氣虛弱,不能消導而為痰,當健脾為主。彼不信,又服驅逐之劑,其痰如湧,四肢浮腫,小腹腫脹,小便澀滯。曰:此復損脾腎所致也。先用《金匱》加減腎氣丸、補中益氣湯治之,諸症漸減。又用八味丸兼前湯而愈。
一男子素吐痰,遇怒,其痰益甚,胸膈痞滿,此肝木製脾土也。用六君子湯加木香治而愈。
一婦人吐痰頭暈,帶下青黃,用四七湯送白丸子,小柴胡加白朮、茯苓,治之而安。
舊僚錢可久素善飲,面赤痰盛,大便不實,薛以為胃痰壅滯,用二陳、苓、芩、連、山梔、枳實、乾薑、澤瀉、升麻,一劑吐痰甚多,大便始實。此後日以黃連三錢,泡湯飲之而安。
一婦咳嗽,其痰上壅,日去五六碗,作氣虛水泛為痰,用六味丸料及四君子各一劑而愈。
陳三農治一人,痰出盈盆不止,脈豁大無力。此內傷不足之症,用人參、附子各五錢,乾薑、蓽茇、檳榔、枳殼,一劑而愈。
一人滿口痰珠,至舌尖則成大泡,綿綿不絕,此火熱在胃,大寒在肺也。(肺與胃息息相通,斷無胃熱而肺反寒之理矣。且試觀其用藥,殆胃熱輕而肺寒重耳。)用參附湯保定肺氣,後砂仁益元散瀉胃火而安。
一人痰涎壅盛,汗出不止。此脾虛不能攝痰,而肺失所養,切不可作痰治,只補脾胃為主。用參、朮、煨姜各二錢,半夏一錢,煎服愈。
陸養愚治董潯陽夫人,稟氣怯弱,性情沉鬱,年三十得一病,晚間發熱,天明始止,飲食漸減,煩躁不安。初服補血養陰,年餘轉羸瘦。又服參、耆補氣,不效。醫謂脈已歇止,恐不能久。診之右手果然,左手但微弱而數。詢其月事,則先期而少,曰:先期是血熱,應左手之數,少是血虛,應左脈之微,脈症相應。右手歇止,此必郁痰伏在氣分,故脈結不至,非死脈也。
白話文:
痰
一位病人第二年四月再次進行倒倉療法後,行走如常。
徐東皋醫治匡掌科夫人,三十多歲,患胃脘連及胸脅疼痛,白天輕晚上重,寸關脈弦滑有力。多位醫生認為是積滯凝寒,使用發散和攻下藥物,接著用鐵刷散、四磨飲等方劑,均無效。後來病人連湯水都吐出來,不吃東西已持續一個月,疼痛更加劇烈。徐東皋判斷是痰鬱,但疼痛已久,病人很虛弱,不敢使用吐法。偶然一位醫生建議使用五靈脂、沒藥,說以前用過有效。
其他人都不以為然,說這些藥用過很多次了,徐東皋說:再用也沒關係,有什麼好笑的?那位醫生用酒調服藥物,病人喝到口中就吐出來,吐出約兩碗綠痰,疼痛即止,於是開始進食。這大概是痰在上,向下驅除也不行,必須用吐法才能痊癒。《內經》說:有病因才會有病症的消除,這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孟望湖,淮安人,耳朵裡聽到人聲,都是祖先談論家事,不斷騷擾他。他邀請劉春齋治療,診斷說:突然發病叫胃火,怪病叫痰。用滾痰丸讓他服下,病就好了。
一個男子吐痰,胸膈不舒服,飲食減少,食慾不振。服用海石、栝蔞等藥物無效。醫生說:這是脾氣虛弱,不能消化導致痰濕,應該以健脾為主。病人不信,又服用驅逐痰濕的藥物,結果痰液像湧出來一樣,四肢浮腫,小腹腫脹,小便不利。醫生說:這是又損傷了脾腎造成的。先用《金匱要略》加減腎氣丸、補中益氣湯治療,各種症狀逐漸減輕。又用八味丸配合之前的湯劑,痊癒了。
一個男子平時就吐痰,一生氣,痰就更多,胸膈痞悶,這是肝木克脾土。用六君子湯加木香治療痊癒了。
一個婦女吐痰頭暈,帶下顏色青黃,用四七湯送服白丸子,再用小柴胡湯加白朮、茯苓治療,病情好轉。
舊同事錢可久平時嗜酒,面紅痰多,大便不通暢。薛某認為是胃中痰濕壅滯,用二陳湯加減苓、芩、連、山梔、枳實、乾薑、澤瀉、升麻,一劑藥就吐出很多痰,大便也通暢了。此後每天用黃連三錢泡水喝就沒事了。
一位婦女咳嗽,痰液壅盛在上,每天吐出五六碗,屬於氣虛水泛成痰,用六味地黃丸藥物及四君子湯各一劑就痊癒了。
陳三農治療一個人,痰液不斷湧出,滿滿一盆,脈象洪大無力。這是內傷不足的症狀,用人參、附子各五錢,乾薑、蓽茇、檳榔、枳殼,一劑藥就痊癒了。
一個人滿嘴痰珠,到舌尖就變成大泡,綿綿不斷,這是胃火盛,肺氣寒。(肺與胃息息相關,不可能胃熱而肺反而寒冷。再看看他的用藥,大概胃熱較輕,肺寒較重。)用參附湯溫補肺氣,再用砂仁益元散瀉胃火,就好了。
一個人痰涎壅盛,汗出不止。這是脾虛不能攝痰,而肺氣不足,不能單純從痰論治,應以補脾胃為主。用人參、白朮、煨薑各二錢,半夏一錢,煎服痊癒。
陸養愚治療董潯陽夫人,體質虛弱,性格憂鬱,三十歲得病,晚上發熱,天亮就好了,飲食逐漸減少,煩躁不安。最初服用補血養陰的藥物,一年後更加消瘦。又服用人參、黃耆補氣,無效。醫生說脈象已停,恐怕活不久了。診脈發現右手脈象果然停了,左手脈象微弱但脈數較快。詢問月經情況,發現月經提前且量少,醫生說:提前是血熱,對應左手脈數較快;量少是血虛,對應左手脈象微弱,脈症相符。右手脈象停了,這是因為鬱痰伏在氣分,所以脈象不通,並不是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