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2)

1.

朱丹溪治白雲許先生,始因飲食作痰成脾疼,後累因觸冒風雪,腿骨作疼。眾皆以脾疼骨疼為寒,雜進黃牙等藥,雜治十餘年間,艾灸數萬計,或似有效。及至病再作,反覺加重。至五十一歲時,又冒雪乘船,而病愈加,至坐則不能起,扶起亦不能行,兩胯骨不能開合。若脾疼作時,則兩胯骨痛處似覺稍輕。

若飲食甘美,脾疼不作,則胯骨痛增重。諸老袖手,計無所出。朱謂此初因中脘有宿食積痰,雜以沖冒寒濕,抑遏經絡,血氣津液不行,痰飲注入骨節,往來如潮。其湧而上則為脾疼,降而下則為胯痛,非湧泄之法,不足以治之。時七月二十四日,遂以甘遂末一錢,入豬腰子內,煨以食之,連瀉七行,至次日兩足便能行步。至八月初三日,嘔吐大作,不能起床,顆粒不食,但時煩躁,氣弱不能言語。

諸老皆歸罪於七月之瀉,而又知累年之熱補俱誤,皆不敢用藥。朱嘗記《金匱》云:病人無寒熱,而短氣不足以息者,此實也。其病多年鬱結,一旦以刀圭之劑泄之,走動猖狂之熱,未有制御之藥,所以如此。仍以吐劑達其上焦,以次第治及其中下二焦。於初三日用瓜蒂吐不透,初六日用梔子又吐不透。

初九日用附子三枚和漿與之,始得大吐,嘔噦終日,前後所吐共得膏痰沫液一大水桶。初十日遂以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涼藥,㕮咀一斤,蒸濃汁,放井水中,極冷飲之。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日,每日食上件藥一盞,十五日腹微滿,大小便皆秘悶。朱欲用大承氣下之,諸老皆以為不可。

十六日,六脈皆歇止。朱診其脈,獨歇止於卯酉二時,其餘時刻,平和如舊。朱曰:卯酉為手足陰陽之應,卯時屬大腸,酉時屬胃,此大腸與胃有積滯不行,當速瀉之。爭論不已。至十八日,遂作紫雪半斤。十九日,紫雪成。成每用一匙頭,以新汲井水化下。至二十日,天未明,已服紫雪五兩,神思少安,腹滿亦減,(琇按:觀於此案,丹溪之大智神勇,卓識定力,色色可臻絕頂。若少一遊移,大事去矣。

景岳輩每疵議丹溪之學,不知遇此大症能措手否?)遂收起紫雪不與。二十一日,大為小便閉作痛所苦,遂飲以蘿蔔汁半茶盅,隨手痛止,小便立通。二十二日,小腹滿痛不可捫摸,神思不佳,遂以大黃、牽牛作丸,服至三百丸。至二十三日巳時,大小便並通,如爛魚腸三碗許,臭惡可畏,是日神思少安,診其脈不歇止矣。

二十四日,腹大絞痛,殆不能勝者,約一時許,腰胯沉重且墜,兩時不出聲,不能言,瀉下穢物如柏油條者一尺許,肚中如燒,片時方定。至二十五日,神思漸安,夜間得睡。二十六日,漸出聲言語。自初二日至此,並顆粒不曾入口,語言並不出聲,至二十七日,方啜半盞稀粥者四次,似有生意,至次月初四日方平安。其脈自嘔吐至病安日,皆平常弦大之脈,唯有中間數日歇止少異耳。

白話文:

朱丹溪治療一位名叫白雲許的先生,他的病症始於飲食不節導致痰濕凝聚,形成脾痛,後來又因受寒風雪,腿骨也開始疼痛。許多醫生都認為是寒邪導致脾痛和骨痛,便使用黃芪等溫熱藥物治療,十幾年間雜亂地治療,還施行了數萬次的艾灸,雖然有時看似有效,但病情反覆發作,而且越來越嚴重。五十一歲那年,他再次冒雪乘船,病情加劇,嚴重到坐著起不來,扶起來也走不動,兩胯骨都不能開合。有趣的是,當脾痛發作時,兩胯骨的疼痛反而會稍微減輕;而當他吃了美味的食物,脾痛不發作時,胯骨的疼痛卻會加重。其他醫生都束手無策。

朱丹溪認為,病根是中脘(上腹部)積聚了宿食和痰飲,加上外感風寒濕邪,阻塞經絡,導致氣血津液運行不暢,痰飲浸潤骨節,如同潮水般往來衝擊。痰飲向上湧動就造成脾痛,向下則導致胯痛。他認為,只有運用瀉下之法才能根治此病。七月二十四日,朱丹溪用一錢甘遂末放入豬腰子中煨熟讓病人服用,連續瀉了七次,第二天病人就能走路了。但到八月初三日,病人突然嘔吐不止,不能起床,什麼也吃不下,只感到煩躁,氣息虛弱,說不出話來。

其他醫生都認為是七月瀉下過度所致,也意識到之前多年的溫熱補益治療是錯誤的,因此都不敢再用藥。朱丹溪想起《金匱要略》中記載:「病人無寒熱,而短氣不足以息者,此實也。」他判斷病人的病情多年積聚,突然瀉下,導致陽氣亢盛,缺乏控制之藥,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於是,他決定先用吐法治療上焦,再逐步治療中下二焦。初三日用瓜蒂吐藥,沒效果;初六日用梔子吐藥,還是沒效果;初九日用附子三枚與漿糊一起服用,終於引起大量嘔吐,吐出了像一桶水那麼多膏痰液體。初十日,他用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寒涼藥物,煎煮一斤,取濃汁放入井水中冰鎮,讓病人服用。十一到十四日,每天服用一盞藥汁。十五日,病人腹部略微脹滿,大小便都祕結。朱丹溪想用大承氣湯瀉下,但其他醫生都反對。

十六日,病人的脈象完全消失。朱丹溪診脈發現,只有卯時和酉時脈象消失,其他時間脈象平和如常。他解釋說,卯時和酉時分別是手足陰陽經的反應,卯時屬大腸,酉時屬胃,說明大腸和胃中有積滯不通,應該迅速瀉下。其他醫生仍然爭論不休。十八日,朱丹溪決定製作紫雪半斤。十九日,紫雪製成,每次用一匙,用新汲井水化服。二十日天還沒亮,病人已經服用五兩紫雪,神志稍安,腹部脹滿也減輕。(琇按:從這個病例來看,丹溪的大智大勇,卓越的見解和堅定的決策,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如果稍有猶豫,大事就完了。景岳等人經常批評丹溪的醫學,卻不知道遇到這種大病,他們是否能處理。)於是朱丹溪停止服用紫雪。二十一日,病人因小便閉塞疼痛難忍,喝了半茶盅蘿蔔汁,疼痛即止,小便也通暢了。二十二日,小腹脹痛難以觸摸,神志欠佳,於是用大黃、牽牛子製成丸藥,服用三百丸。到二十三日巳時,大小便都通暢了,瀉下物如爛魚腸,臭氣熏天,這天病人神志也比較安穩,脈象也恢復正常。

二十四日,腹部劇烈絞痛,幾乎無法忍受,大約一個小時後,腰胯沉重下墜,病人不能發聲,瀉下物像柏油條一樣長達一尺,肚子裡像火燒一樣,過了一會兒才緩解。二十五日,神志逐漸安穩,晚上能睡覺了。二十六日,開始能說話了。從初二日到這天,病人一口飯都沒吃,也說不出話,到二十七日,才喝了四次半盞稀粥,病情似乎好轉,到初四日才完全康復。從嘔吐到病癒,病人的脈象一直是弦大,只有中間幾天脈象消失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