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六 (1)
卷十六 (1)
1. 卷十六
2. 痰
洞虛子曰:痰之為病,成偏頭風,成雷頭風,成太陽頭痛,眩暈如坐舟車,精神恍惚。或口眼瞤動,或眉稜耳輪俱癢,或頷腮四肢遊風腫硬,似疼非疼。或渾身燥癢,搔之則陰疹隨生,皮烘熱,色如錦斑。或齒頰似癢似痛而無定所,滿口牙浮,痛癢不一。或噯氣吞酸,鼻聞焦臭,喉間豆腥氣,心煩鼻塞,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或噴嚏而出,或因舉動而吐,其痰如墨,又如破絮,或如桃膠,或如蜆肉。或心下停冰鐵閉,滯窒妨悶,噯嚏連聲,狀如膠氣。或寢夢如刑戮,刀兵劍戟。或夢入人家,四壁圍繞,暫得一竇,百計得出,則不知何所。或夢在燒人地上,四面煙火,枯骨焦氣撲鼻,無路可出。或因觸發忿怒,悲啼兩淚而寤。
或時郊行,忽見天邊兩月交輝,或見金光數道,回頭無有。或足膝痠軟,或骨節、腳、腰腎疼痛,呼吸難任。或四肢肌骨間,痛如擊戮,乍起乍止,並無常所,或不時手臂麻疼,狀如風濕,或如芒刺在揹著膚,或如毛蟲所螫,或四肢不舉,或手足重滯,或眼如姜蜇,膠黏癢澀,開闔甚難。
或陰晴交變之時,胸痞氣結,閉而不發,則齒癢咽痛,口糜舌爛,及其奮然而發,則噴嚏連聲,初則唾稠黏,次則清水如注。或眼前黑暗,腦後風聲,耳內蟬鳴,筋瞤肉惕。治之者,或曰腠理不密,風府受邪。或曰上盛下虛,或曰虛,或曰寒,或曰發邪。惟洞虛子備此苦疾,乃能治療。
病勢之來,則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塞煩郁,有如煙火上衝,頭面烘熱,眼花耳鳴,痰涎涕淚,並從肺胃間湧起,凜然毛豎,噴嚏千百。然後遍身煩躁,則去衣凍體,稍止片時。或春秋乍涼之時,多加衣衾,亦得暫緩。或頓飲冰水而定,或痛飲一醉而寧,終不能逐去病根。
乃得神秘沉香丸,屢獲大效,愈人萬數。但不欲輕傳匪人,故以詩隱括之。詩曰:甑里看翻甲帶金,於今頭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煅青礞倍若沉。十七兩中沉半兩,水丸梧子意須斟。驅除怪病安心志,水瀉雙身卻不任。大黃蒸八兩,黃芩八兩,青礞石一兩硝煨如金色,沉香半兩。
孫兆治彩白鋪劉員外,患傷寒六七日,晝夜不得眠,方眠即起,方起即倒,未嘗少息,時復身上冷,出汗。孫診之,尺寸脈皆沉,關中亦沉,重診之,鼓擊於指上,此寒痰積聚於胸中也。遂用陳皮、半夏、乾薑三物各一兩為飲,生薑半兩槌碎,以水兩碗,煎七分去渣,分二服。
服藥經時遂睡,經一晝夜不蘇。既覺,下痰一塊,如雞子大,其病遂愈。凡痰皆有冷汗,其症明矣。
張子和治一婦人,心臍上結硬如斗,按之若石。人皆作痞治,針灸毒藥,禱祈無數,如捕風然。一日,張見之曰:此寒痰也。診其兩手,寸關皆沉,非寒痰而何?以瓜蒂散吐之,連吐六七升,其塊立消過半。俟數日後,再吐之,其涎沫類雞黃,腥臭特殊,約二三升。凡如此者三,以人參調中湯、五苓散,調服以平矣。
白話文:
痰之為病,可導致偏頭痛、雷頭痛、太陽穴頭痛,以及頭暈目眩、精神恍惚等症狀。患者可能出現口眼抽搐、眉毛、眼眶、耳廓發癢,或頷下、腮部及四肢遊走性腫脹、隱隱作痛。也可能全身乾燥發癢,搔抓後出現陰疹,皮膚發熱,顏色像錦緞上的斑紋。或感覺齒頰間似癢似痛卻位置不定,牙齒鬆動,痛癢程度也不一致。此外,還可能出現呃逆、胃酸反流、鼻腔聞到焦臭味、喉嚨有豆腥味,伴隨心煩、鼻塞、吞咽困難,咳不出也咽不下。
痰液可能像墨汁、破棉絮、桃膠或蜆肉。也可能胸腹有冰塊般堅硬冰冷的感覺,阻塞胸腔,導致呃逆和噴嚏不止,感覺像膠狀氣體堵塞。患者的夢境可能像是被處刑,夢到刀兵劍戟,或夢到進入某人家中,被圍困在四壁之中,好不容易找到一條縫隙逃出來,卻又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可能夢到自己身處火燒的地方,四周都是煙火,聞到焦臭的枯骨味,無路可逃。或因觸怒悲傷哭泣後醒來。
患者可能在郊外行走時,突然看見天邊出現兩輪月亮交相輝映,或看見幾道金光,回頭卻不見蹤影。也可能出現足膝痠軟無力,或關節、腳、腰腎疼痛,呼吸困難。四肢肌骨間可能疼痛劇烈,時發時止,位置不定,或手臂時不時麻木疼痛,像風濕一樣,或像芒刺在背,或像毛蟲叮咬。也可能四肢無力,手腳沉重,或眼睛像被薑汁蜇到一樣,又黏又癢又澀,睜閉困難。
陰晴變化時,胸部可能悶堵氣滯,無法舒展,導致牙齒發癢、咽喉疼痛、口腔潰爛、舌頭糜爛。當氣滯突然舒緩時,則會連連打噴嚏,最初痰液稠黏,接著則像流水一樣湧出。患者可能眼前發黑,腦後有風聲,耳內有蟬鳴,肌肉抽搐。治療者可能診斷為腠理不密,風邪入侵風府穴;或認為是上盛下虛,或單純是虛症,或寒症,或邪氣入侵。唯有洞虛子,因親身經歷此種痛苦疾病,才能有效治療。
病情發作時,胸腹間好像有兩股氣體交纏阻塞,令人煩悶鬱結,有如煙火往上衝,頭面發熱,眼花耳鳴,痰涎、鼻涕、眼淚從肺胃湧出,毛髮豎立,連連打噴嚏。接著全身煩躁不安,需要脫掉衣服冷卻身體,才能稍微緩解一會兒。春秋季節天氣轉涼時,多穿衣服蓋被子,也能暫時緩解。喝冰水或痛飲醉酒也能暫時緩解,但終究無法根治。
後來得到神秘沉香丸,屢試不爽,治愈無數病人。但不想輕易傳給不該知道的人,所以用詩來隱晦地描述藥方:甑中翻炒藥材,金光閃閃,如今我住在簡陋的草堂中潛心研究。藥材比例:二兩八錢重的藥材,以硝石煅燒的青礞石加倍於沉香,十七兩中沉香半兩,做成梧子大小的水丸。此藥能驅除怪病,安心養神,但服藥後會引起腹瀉,不可過量。大黃蒸八兩,黃芩八兩,青礞石一兩(硝石煅燒至金黃色),沉香半兩。
孫兆治好彩白鋪劉員外的傷寒病,劉員外傷寒六七天,晝夜不能安睡,睡著了就醒,醒著就倒下,一刻不得安寧,身體時冷時出汗。孫兆診脈,寸口脈皆沉弱,關脈也沉弱,再次診脈時,用手指按壓,發現是寒痰積聚於胸中。於是用陳皮、半夏、乾薑各一兩,生薑半兩搗碎,加水兩碗,煎至七分,去渣,分兩次服用。
服藥後不久就睡著了,睡了一晝夜才醒來,吐出一塊如雞蛋般大小的痰塊,病就好了。凡是寒痰都會伴隨冷汗,此症狀非常明顯。
張子和治療一位婦人,其心窩上方有一個硬塊,像鬥那麼大,摸起來像石頭一樣硬。許多人都當作痞症治療,針灸、服毒藥、祈禱都試過了,卻像抓風一樣沒效果。有一天,張子和診治後說:這是寒痰。診脈發現寸關脈都沉弱,不是寒痰還能是什麼?於是用瓜蒂散讓她催吐,連吐了六七升,硬塊立即消了一大半。過幾天後,再次催吐,吐出的痰液像雞蛋黃,有股特殊的腥臭味,約二三升。這樣做了三次,再用人參養胃湯、五苓散調理,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