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1)

1. 中風

金教諭,夏月壯熱頭疼咳嗽。醫謂感冒,用羌、前、蘇、橘、半、枳之類,未終劑,頭疼如破,舌強不清,潰汗黏手,左臂麻木,神氣不堪,脈洪大,空緩而無力。知為氣虛類中,誤投發散,當此疏泄之時,幾成脫症。與熟地一兩二錢,麥冬三錢,炒白朮四錢,牛膝二錢四分,五味子八分,製附子一錢五分,人參八錢另煎沖服,日三劑,不五日全安。時有李庠生,同日得病,症候無異,一劑發散,汗出徹夜,次日死矣。

張路玉治春榜趙明遠,平時六脈微弱,患中風,經歲不痊。診之,左手三部弦大而堅,知為腎臟陰傷,壯火食氣之候。且人迎斜內向寸,又為三陽經滿溢入陽維之脈,是不能無顛仆不仁之虞。右手三部浮緩,而氣口以上微滑,乃痰湧於膈之象。以清陽之位,而為痰氣佔據,未免侵漬心主,是以神識不清,語言錯誤也。

或者以其兼口角微涎,目睛恆不易轉,以為邪在經絡,用祛風導痰之藥,不知此本腎氣不能上通於心,心臟虛熱生風之症,良非風燥藥所宜。或者以其小便清利倍常,為腎氣虛,而用八味壯火之劑,不知此症雖虛,而虛陽伏於肝臟,所以陽事易舉,飲食易飢,又非益火消陰藥所宜。

或者以其向患休息久痢,大便後常有痰紅漬沫,而用補中益氣,不知脾氣陷於下焦者,可用升舉之藥,此陰虛久痢之餘,有何清氣在下?若用升、柴,升動肝腎,虛陽鼓激膈上痰飲,能保其不為喘脹逆滿之患乎?今與河間地黃飲子,助其腎,通其心,一舉而兩得之。但不能薄滋味,遠房室,則藥雖中病,終無益於治療也。

惟智者以善調攝為第一義。

侍衛金漢光妾中風,四肢不能舉動,喘鳴肩息,聲如曳鋸,不能著枕,寢食俱廢半月餘。脈之數大,按久無力,尺內愈虛,以上皆右手寸關也。至於左手,關尺弦數,按之漸小,惟寸口數盛。或時昏眩煩亂,所服皆二陳、導痰,雜以秦艽、天麻之類不應。又與牛黃丸,痰涎愈逆,危殆益甚。

因以六君子或加膽星、竹瀝,或加黃連、當歸、甫四劑,喘頓除。再二劑,飲食漸進,堪就枕。又四劑,手足運動。十餘劑後,可徐行矣。

漢川令顧莪在夫人,高年氣虛痰盛,所以抑鬱,忽然下體墮床,舌強不語,肢體不遂。以是日曾食濕面,醫用消導不應,轉增困憊,人事不省,頭項腫脹。診之,六脈皆虛濡無力,醫猶謂大便六七日不通,擬用攻下。張曰:脈無實結,何可妄攻?且病人素有脾病,大便常五六日一行,而艱苦異常。

乃令先試以糜飲,以流動腸胃之樞機,日進六君子湯,每服用人參二錢,煎成頓熱,分三次服。四劑後,大便自通。再四劑,自能起坐,數日間可扶掖徐行。因戒其左右,慎防步履,以病人氣虛痰盛故也。

白話文:

[中風]

金教諭夏天因暑熱導致頭痛咳嗽。醫生診斷為感冒,使用羌活、前胡、蘇葉、橘皮、半夏、枳實等藥物治療,但藥未服完,頭痛加劇如同頭要裂開一般,舌頭僵硬不清,出汗黏膩,左臂麻木,精神萎靡,脈象洪大而空虛無力。醫生判斷為氣虛導致的中風,之前的發散藥物用錯了,在身體正處於氣機疏泄的時刻,差點導致脫症。於是醫生用熟地黃、麥冬、炒白朮、牛膝、五味子、製附子、人參等藥物治療,一天三次,五天后痊癒。同日李庠生也患同樣病症,卻只用了發散藥物,汗出徹夜,第二天便去世了。

張路玉治療春榜趙明遠,此人平時脈象微弱,患中風已有一年未痊癒。診脈發現左手三部脈象弦大而堅硬,判斷為腎陰不足,虛火旺盛傷及元氣。人迎脈斜內向寸口脈,說明三陽經氣滿溢進入陽維脈,有中風倒地不省人事之虞。右手三部脈象浮緩,氣口以上微滑,是痰濁湧於膈下的表現。清陽部位被痰氣佔據,危及心臟,所以神志不清,言語錯亂。

有些人可能因為病人嘴角有唾液,眼睛轉動困難,認為邪氣在經絡,使用祛風導痰藥物治療,卻不知這是腎氣不能上達於心,心臟虛熱生風所致,並非風燥藥物所能治療。有些人可能因為病人小便清長,認為腎氣虛弱,使用溫補壯陽的藥物,卻不知雖然是虛證,但虛陽伏於肝臟,所以性功能亢進,容易飢餓,也不適合溫補藥物。

有些人可能因為病人之前患有久痢,大便後常有痰紅血沫,便使用補中益氣的藥物,卻不知脾氣下陷者,可以用升提之藥,但久痢陰虛的病人,下焦哪來的清氣可升?如果使用升麻、柴胡等藥物,升動肝腎,虛陽鼓動膈上痰飲,難道能保證病人不會出現喘脹、逆滿等症狀嗎?所以張路玉用了河間地黃飲子,滋補腎陰,暢通心脈,一舉兩得。但是,病人如果不能節制飲食,遠離房事,即使藥物對症,也無法痊癒。

只有懂得保養身體的人,才能真正康復。

侍衛金漢光的妾室中風,四肢不能動彈,呼吸喘促,聲音嘶啞,不能枕臥,飲食廢絕半月有餘。脈象數大,按之無力,尺脈尤虛,以上皆右手寸關脈。左手關尺脈弦數,按之漸小,只有寸口脈數盛。有時昏眩煩亂,之前服用二陳湯、導痰藥,並加入秦艽、天麻等藥物,均無效。又服用牛黃丸,痰涎更加逆盛,病情危重。

於是醫生用六君子湯,或加膽南星、竹瀝,或加黃連、當歸,四劑之後,喘息減輕。再服兩劑,飲食漸進,可以枕臥。再服四劑,手足可以活動。十幾劑之後,可以緩慢行走。

漢川令顧莪的夫人,年老氣虛痰盛,經常鬱悶,突然從床上跌落,舌頭僵硬不能說話,肢體癱瘓。當天曾吃過濕面,醫生用消導藥物,無效,病情加重,神志不清,頭頸腫脹。診脈,六脈皆虛弱無力,醫生認為大便六七天不通,想用攻下藥物。張路玉說:脈象沒有實證,怎麼可以妄用攻下藥?而且病人素有脾胃疾病,大便五六天一次,而且非常費力。

於是先用米粥,以促進腸胃蠕動,每天服用六君子湯,每劑加人參兩錢,煎好後分三次服用,熱服。四劑之後,大便通暢。再服四劑,可以自己坐起,幾天后可以扶著行走。醫生叮囑家人,要小心病人行走,因為病人氣虛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