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五 (1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13)

1. 咳嗽

乃投以人參、白朮、當歸、黃耆、白芍各三錢,軟柴胡、升麻各一錢,陳皮、甘草、五味各六分,三劑而咳嗽立止。再診謂之曰:上症已去,惟帶下殊甚,近崩中耳。驚應曰:然。即前方重用人參,加補骨脂、阿膠各二錢,數劑,兼服六味丸而愈。

柴嶼青治陳氏甥女,咳嗽吐痰,夜間發熱,眾醫以為必成勞症。診其脈雖稍洪,尚有根柢,並非細數,何至不治?純用滋陰之藥,調養半年而愈。

同學蔡為章患痰嗽,夜難就寢,身不勝衣,夜臥床不能轉側。診其六脈微弱,氣血兩劇,擬用參、耆補劑。蔡以痰嗽不宜用補為疑,乃力任之。先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桂、附,數帖而嗽減。繼用養榮湯十數劑,始能下床行動,調理月餘而康。

張惕中咳嗽吐痰,醫誤認風寒,服藥十數劑,病增劇,身熱喘嗽,夜不能臥,胸膈痞塞,困於床第,小便短縮。診得人迎脈緩,絕非外感。氣口空大,左寸弱甚,兩沉微微,此心腎不足,的系內傷之症。其小便不利者,三焦之氣化不能運於州都也。從東垣治內傷條,師其意而變通之,旬日而痊。

左中丞夫人,年二十餘,形體瘦弱,痰嗽息粗,夜不能寐。醫頻與消痰理氣,愈委頓。診其脈甚微細,此氣虛也。仲景云:氣虛有痰,腎氣丸補而逐之。遂用六味湯加麥冬、五味,治之而愈。惟夜間尚未熟睡,再用養榮湯加茯神、棗仁,十數劑即加餐安睡,漸得復元。

丙寅新正冏卿諱伊喇齊長郎,賀節至寓云,咳嗽求方。診其兩脈細數,右寸鬱結,斷其難以收功,勉用麻黃湯。伊斷斷不可,曰:我子陰虧,他醫熟地、人參,服過數兩。柴曰:陰虧誠然,但風邪閉塞肺氣,補劑又從而壅遏之,非此不能去邪。力爭不信,早決其不起。果然。

琇按:凡損症脈,見右寸厥厥然如豆,按之梗指,其病原屬不起,以肺金敗也。今以右寸鬱結,斷為風邪閉塞,然必見鼻塞聲重,或頭痛痰濃,或咳嗽連續,方是其候。

王肯堂治一婦人,咳嗽不已,服諸藥不效,漸成勞瘵。診之,六脈濡弱,此血弱,又因憂戚太過,而成斯疾。合用當歸等藥治之必愈。遂先以《古今錄驗》橘皮湯,空心服,蘇子降氣湯,徐用金釵煎、熟地黃丸、當歸丸,調理而安。

橘皮湯,文田按:今見《千金方》五十四卷。橘皮、麻黃各三兩,柴胡、乾紫蘇各三兩,宿薑、杏仁各四兩,石膏八兩。上七味㕮咀,水九升,煎麻黃兩沸,去沫,下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張路玉治吳江郭邑侯,喘嗽氣逆。診之,兩尺左關弦數,兩寸右關澀數。弦者腎之虛,澀者肺之燥。夏暑內伏肺絡,遇秋月燥收之令,發為咳嗽也。自言每歲交秋則咳,連發四載,屢咳痰不得出則喘,至夜不能臥,咳劇則大便枯燥有血。曾服越婢湯,嗽即稍可。張曰:公腎氣素強固,水虧火旺,陰火上爍肺金,金燥不能生水。

白話文:

[咳嗽]

一位病人服用人參、白朮、當歸、黃耆、白芍、軟柴胡、升麻、陳皮、甘草、五味子等藥物後,咳嗽立刻停止。之後再次診治,發現病人帶下過多,接近崩漏,醫師根據情況調整藥方,增加人參、補骨脂、阿膠的用量,並服用六味丸,最終痊癒。

另一位病人咳嗽、咳痰、夜間發熱,許多醫生認為是勞累成疾。但醫生診斷其脈象雖然稍洪,但尚有根基,並非衰弱之象,因此不認為是絕症,便採用滋陰的藥物調理,半年後痊癒。

一位名叫蔡為章的病人患有痰嗽,夜裡難以入睡,體力虛弱,甚至在床上都無法翻身。醫生診斷其脈象微弱,氣血都非常虛弱,擬用人參、黃耆等補益的藥物。蔡為章擔心痰嗽不宜使用補藥,但醫生堅持,先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桂枝、附子,咳嗽減輕後,再用養榮湯十幾劑,病人才能下床活動,調理一個多月後康復。

一位名叫張惕中的病人咳嗽咳痰,醫生誤診為風寒,服用十幾劑藥物後病情加重,出現發熱、喘嗽、夜不能寐、胸膈痞塞等症狀,並且小便短少。醫生診斷其脈象為心腎不足,屬於內傷,小便不利則是三焦氣化功能失常所致,於是根據東垣的治療內傷的思路,調整藥方,十天左右痊癒。

一位二十多歲的左中丞夫人,體形瘦弱,痰嗽、呼吸粗重,夜不能寐。許多醫生給她服用消痰理氣的藥物,反而病情加重。醫生診斷其脈象微細,是氣虛,根據張仲景的理論,氣虛有痰可以用腎氣丸來治療,因此使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治療,病情好轉。但夜裡仍不能熟睡,又服用養榮湯加茯神、棗仁,十幾劑後就能安睡,逐漸恢復健康。

一位名叫伊喇齊長郎的病人,過節來求治咳嗽。醫生診斷其脈象細數,右寸脈鬱結,認為難以速效,建議使用麻黃湯。但病人不同意,說自己陰虛,之前服用過熟地黃、人參等藥物。醫生解釋說雖然陰虛,但風邪阻滯肺氣,補藥反而會加重病情。病人最終不信,結果病情沒有好轉。

醫案中提到,如果脈象在右寸部位厥逆如豆,按之堅硬,則病情難以好轉,是肺金受損。但文中判斷右寸脈鬱結是風邪閉塞,則需要有鼻塞聲重、頭痛痰濃、咳嗽連續等症狀才能確診。

王肯堂醫治一位婦人咳嗽不止,服用多種藥物無效,漸成勞瘵。診斷其脈象濡弱,是血虛,再加上憂慮過度,導致病情。因此使用當歸等藥物治療,先服用橘皮湯,再服用蘇子降氣湯、金釵煎、熟地黃丸、當歸丸等藥物調理,最終痊癒。

文中也記載了橘皮湯的組成和用法。

張路玉醫治一位名叫郭邑侯的病人,出現喘嗽氣逆。診斷其脈象,認為是腎虛肺燥,是暑熱內伏肺絡,遇到秋燥而發病。病人每年秋天都咳嗽,已經持續四年,咳嗽痰液不易排出則會喘息,夜裡不能睡覺,咳嗽劇烈時大便乾燥帶血。之前服用過越婢湯,咳嗽有所減輕。醫生認為病人腎氣強盛,但水虧火旺,陰火上爍肺金,導致肺金乾燥不能滋生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