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五 (10)
卷十五 (10)
1. 咳嗽
一婦人患勞嗽,晡熱內熱,寒熱往來,作渴盜汗,小便頻數,其經兩三月一行。此肝脾氣血虛損,用八珍湯、六味丸,六十餘劑,諸症漸愈。其經兩月一行,仍用前二藥,間以加味逍遙散,各三十餘劑。後恚怒,適經行去血過多,諸症悉至,飲食少思,腹脹氣促,用十全大補湯,數劑漸愈,仍用前藥調補。復因喪子,胸腹不利,食少內熱,盜汗便血,無寐,用加味歸脾湯,仍兼前藥而愈。
錦衣李大用,素不慎起居,吐痰自汗,咳嗽發熱,服二陳、芩、連、枳殼、山梔之類,前症不減,飲食少思。用四物、二陳、芩、連、元參、知、柏之類,前症愈甚,更加胸腹不利,飲食亦少,內熱晡熱。加桑皮、紫蘇、杏仁、紫菀、桔梗之類,胸腹膨脹,小便短少。用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枳殼、青皮、半夏、黃連、蘇子,胸膈痞滿,脅肋膨脹,小便不通。加茵陳、葶藶,喘促不臥,飲食不進。
診之,六脈洪數,肺腎二部尤甚,曰:脾土既不能生肺金,而心火又乘之,此肺癰之候也,當滋化源,緩則不救。不信,後唾膿痰,復求治。胸膈痞滿,脾土敗也。喘促不臥,肺金敗也。小便不通,腎水敗也。脅肋膨脹,肝木敗也。飲食不化,心火敗也。此化源既絕,五臟已敗,藥豈能生?已而果然。
絲客姚荃者,素鬱怒。年近六十,脾胃不健。服香燥行氣,飲食少思,兩脅脹悶。服行氣破血,飲食不入,右脅脹痛,喜用手按。彼疑為膈氣痰飲內傷。曰:肝木克脾土,而脾土不能生肺金也。若內有瘀血,雖單衣亦不敢著肉。用滋化源之藥四劑,諸症頓退。彼以為愈。曰:火令在邇,當保脾土以補肺金。
彼不信,後復作,另用痰火之劑益甚。求治,左關右寸滑數,此肺內潰矣。仍不信,服前藥,果吐穢膿而歿。
嘉興周上舍,每至夏患咳嗽,服降火化痰之劑,咳嗽益甚。脾肺腎脈皆浮而洪,按之微細。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而虛火上炎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而痊,後至夏遂不再發。
一婦人不得於姑,患咳嗽,胸膈不利,飲食無味。此脾肺俱傷,痰鬱於中,先用歸脾湯加山梔、川芎、貝母、桔梗,諸症漸愈。後以六君加川芎、桔梗,間服全愈。
一婦人咳嗽脅痛,或用清氣化痰降火等劑,久不愈。更加內熱晡熱。若兩脅或小腹內熱,其嗽益甚,小便自遺。此屬肝經血虛火動,用六味丸加五味子,滋腎水以生肝血,用補中益氣生脾土,以滋肺金而尋愈。
上舍陳道復長子,虧損腎經,久患咳嗽,午後益甚。薛曰:當補脾土滋化源,使金水自能相生。時孟春。不信,乃服黃柏、知母之類。至夏吐痰引飲,小便頻數,面目如緋。薛以白朮、當歸、茯苓、陳皮、麥冬、五味、丹皮、澤瀉四劑,乃以參、耆、熟地、山茱為丸,俾服之,諸症頓退。復請視以為信,遂以前藥如常與之。仍泥不服,卒致不起。
白話文:
[咳嗽]
一位婦女患有勞累引起的咳嗽,下午發熱,內有熱氣,寒熱交替出現,口渴盜汗,小便頻數,月經兩個月到三個月才來一次。這是肝脾氣血虧損所致,用了八珍湯、六味丸六十多劑,症狀逐漸好轉,月經兩個月來一次,繼續服用之前的兩種藥物,間或服用加味逍遙散,各服用三十多劑。後來因生氣,正值月經期間出血過多,各種症狀又都出現了,食慾不振,腹脹氣促,於是服用十全大補湯幾劑後症狀漸癒,仍然服用之前的藥物調補身體。又因喪子,胸腹不適,食慾不振,內熱,盜汗便血,失眠,於是服用加味歸脾湯,同時服用之前的藥物,病就好了。
錦衣李大用,平常不注意生活起居,經常咳嗽吐痰自汗,發熱,服用二陳湯、黃芩、黃連、枳殼、山梔子等藥物,之前的症狀沒有減輕,食慾不振。於是服用四物湯、二陳湯、黃芩、黃連、玄參、生地黃、側柏葉等藥物,之前的症狀更加嚴重,並且出現胸腹不適,食慾減少,內熱,午後發熱。又加用桑白皮、紫蘇葉、杏仁、紫菀、桔梗等藥物,胸腹膨脹,小便減少。於是服用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枳殼、青皮、半夏、黃連、蘇子等藥物,胸膈痞滿,脅肋膨脹,小便不通。又加用茵陳蒿、葶藶子,呼吸急促無法平臥,飲食不進。
診脈,六脈洪數,肺腎兩部尤其明顯,醫生說:脾土不能生肺金,心火又乘虛而入,這是肺癰的徵兆,應該滋補臟腑的根本,緩慢治療是救不了的。病人不信,後來吐出膿痰,再次求醫。胸膈痞滿,是脾土衰敗;呼吸急促無法平臥,是肺金衰敗;小便不通,是腎水衰敗;脅肋膨脹,是肝木衰敗;飲食不化,是心火衰敗。這已經是臟腑元氣衰竭,五臟都已衰敗,藥物還能起什麼作用呢?結果正如醫生所料。
絲客姚荃,素來鬱鬱寡歡,容易生氣。年近六十,脾胃虛弱。服用辛香燥熱行氣的藥物後,食慾不振,兩脅脹悶。服用行氣破血的藥物後,飲食減少,右脅脹痛,喜歡用手按壓。他懷疑是膈氣、痰飲內傷。醫生說:肝木克脾土,脾土又不能生肺金。如果體內有瘀血,即使是單衣也不敢貼身穿。服用滋補臟腑根本的藥物四劑,諸症狀頓時減輕。他以為病好了。醫生說:火邪就在附近,應該保護脾土來補益肺金。
他不相信,後來病情複發,又服用治療痰火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再次求醫,左關脈右寸脈滑數,這是肺部已經潰爛了。他仍然不信,服用之前的藥物,結果吐出污膿而死。
嘉興周上舍,每年夏天都患咳嗽,服用降火化痰的藥物,咳嗽反而加重。脾肺腎三經脈都浮而洪數,按壓則感覺細弱。這是脾土虛弱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虛火上炎。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病就好了,後來夏天就再也沒有發作。
一位婦女和婆婆關係不好,患有咳嗽,胸膈不適,飲食無味。這是脾肺都受損,痰氣鬱結於內,先服用歸脾湯加山梔子、川芎、貝母、桔梗,症狀逐漸好轉。後來服用六君子湯加川芎、桔梗,間斷服用後痊癒。
一位婦女咳嗽脅痛,服用清熱化痰降火的藥物,很久都不好。而且內熱,午後發熱。如果兩脅或小腹內熱,咳嗽就加重,還會尿失禁。這是肝經血虛火旺,服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滋補腎水以生肝血,服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土,來滋養肺金,最後病好了。
上舍陳道復的長子,腎經虧損,久患咳嗽,下午加重。薛醫生說:應該補脾土,滋養臟腑的根本,使金水就能夠互相滋生。那時是孟春季節。他不信,就服用黃柏、知母等藥物。到了夏天,吐痰引飲,小便頻數,面色紅潤如火。薛醫生用白朮、當歸、茯苓、陳皮、麥冬、五味子、丹皮、澤瀉四劑,然後用人參、黃耆、熟地黃、山茱萸製成丸藥給他服用,症狀頓時減輕。他又請醫生診治,以示相信,於是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但他仍然不堅持服用,最終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