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 (3)
卷十 (3)
1. 鬱症
竇材治一人,年十五,因大憂大惱,卻轉脾虛。庸醫用五苓散及青皮、枳殼等藥,遂致飲食不進,胸中作悶。乃命灸命關二百壯,灸關元五百壯,服姜附湯一二劑,金液丹二斤,方愈。方書混於勞損,用溫平小藥,誤人不少,悲矣。
白話文:
竇材曾治療一名 15 歲的患者,因憂鬱過度,導致脾氣虛弱。庸醫使用了五苓散、青皮、枳殼等藥物治療,結果導致患者飲食不進,胸悶。竇材於是指示灸命關穴 200 次、關元穴 500 次,並服用姜附湯 1-2 劑,以及服用金液丹 2 斤,患者才得以痊癒。醫書將這種情況誤歸於勞損,並使用溫和且力道較小的藥物,導致許多人誤診。實在令人惋惜。
一人功名不遂,神思不樂,飲食漸少,日夜昏默,已半年矣,諸治不效。此藥不能治,令灸巨闕百壯,關元二百壯,病減半。令服醇酒,一旦三度,一月全安。(原注: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以灸法操其要,醉酒陶其情,此法妙極。)
白話文:
某人仕途不順,精神憂鬱,飲食日減,晝夜昏沉,已持續半年,各種治療都無效。這種病用藥無法醫治,於是我讓他灸「巨闕穴」一百壯、「關元穴」二百壯,病情好了一半。再讓他每天喝醇酒三次,一個月後就完全康復了。(編者注:失意不順的病,非排除情緒困擾不可,灸法掌握了關鍵,醉酒讓情緒陶醉,此法妙不可言。)
張子和治項關令之妻,病飢不欲食,常好叫呼怒罵,欲殺左右,惡言不輟,眾醫半載無效。張視之曰:此難以藥治,乃使二媼,各塗丹粉,作伶人狀,其婦大笑。次日又令作角觝,又大笑,其旁令兩個能食之婦,常誇其食美,其婦亦索其食,而為一嘗之。不數日,怒減食增,不藥而瘥,後得一子。夫醫貴有才,無才何得應變無窮?
白話文:
張子和替項關令的妻子看病,這個女人病得吃不下飯,總是喜歡大喊大叫,破口大罵,還想殺身邊的人,而且說盡難聽的話,許多醫生治療半年都沒效果。張子和看過後說:「這種病用藥很難治。」於是找來兩個老婦人,讓她們塗上胭脂,打扮成藝人的樣子。那婦人看見後大笑。第二天又讓她們角力摔跤,那婦人又大笑。張子和還讓旁邊兩個能吃飯的婦人,誇讚自己吃的飯很美味,那婦人聽了也跟著要飯吃,嘗試了一點。沒過幾天,那婦人的怒氣就減少,食慾也增加了,不用吃藥就痊癒了,後來還生了一個兒子。醫生的可貴之處在於有才能,沒有才能怎麼能應付各種變化呢?
羅太監治一病僧,黃瘦倦怠。詢其病,曰:乃蜀人,出家時其母在堂,及遊浙右,經七年。忽一日,念母之心不可遏,欲歸無腰纏,徒爾朝夕西望而泣,以是得病。時僧二十五歲,羅令其隔壁泊宿,每以牛肉豬肚甘肥等煮糜爛與之,(太監替和尚開葷。)凡經半月餘,且慰諭之。
白話文:
太監羅先生治療一位生病的和尚,和尚體質虛弱、面色蠟黃、倦怠乏力。詢問他的病情,和尚說:我是四川人,出家時母親健在,到浙江遊歷後已經七年了。突然有一天,非常想念母親,難以抑制,想要回家卻身無分文,只能每天早上、傍晚望著西方哭泣,因此得病。和尚當時才二十五歲,羅先生讓他在隔壁住下,每天用牛肉、豬肚、米飯等營養豐富的食物熬煮成粥給他吃(太監幫助和尚破戒吃葷)。經過半個月,和尚的身體漸漸好轉,羅先生也常常安慰勸導他。
且又曰:我與鈔十錠作路費,我不望報,但欲救汝之死命耳。察其形稍蘇,與桃仁承氣湯,一日三帖,下之皆是血塊痰積。次日與熟乾菜稀粥,將息又半月,其人遂愈。又半月,與鈔十錠遂行。(《格致餘論》。)
白話文:
過後,他又說:我給你十錠銀子作盤纏,不要指望回報,我只想救你的命而已。看到病人病情稍有好轉,於是給他服了桃仁承氣湯,一天三劑,排除了大量的血塊和痰積。第二天,給他喝了熟乾菜粥,又休養了半個月,病人便痊癒了。又過了半個月,給他十錠銀子後,就離開了。
孫文垣治丁耀川母,年四十四,常患胃脘痛,(肝木侮胃。)孀居十五年,日茹疏素。七月,因怒,吐血碗許,不數日平矣。九月又怒,吐血如前,加腹痛。(肝木乘脾。)次年二月,(木旺之時。)忽裡急後重,肛門大疼,(肝火後迫。)小便短澀,惟點滴痛不可言,(肝火前迫。
白話文:
孫文垣治療丁耀川的母親,當時她四十四歲。她經常胃痛(肝火侵害胃)。她守寡十五年,每天吃得很清淡。七月,她因生氣吐了一碗血,沒幾天就好了。九月,她又因生氣吐血,像上一次一樣,還加重了腹痛(肝火侵犯脾)。第二年二月(肝木當旺之時),她突然腹瀉、下墜,肛門疼痛難忍(肝火下逼)。小便少而不通暢,僅能滴幾滴,疼痛難以形容(肝火上擾)。
)腰與小腹熱如湯泡,(三陰火熾。)日惟仰臥,不能側,側則左胯並腿作痛。兩胯原有痛,二陰之痛,前甚則後減,後甚則前減,(諸痛屬火。)至不能坐,遇驚恐則下愈墜疼,(驚則火動,火動則水傷。)經不行者兩月。往行經時,腰腹必痛,下紫黑血塊甚多。今又白帶如注,口渴不寐,不思飲食,多怒,面與手足虛浮,喉中梗梗有痰,肌肉半消。
白話文:
腰部和小腹像是泡在熱湯中一樣(這是三陰火盛的症狀)。每天只能平躺著,無法側臥,側臥就會讓左邊的臀部和大腿疼痛。兩邊的臀部本來就有疼痛,陰部的疼痛,前面痛的時候後面痛就會減輕,後面痛的時候前面痛就會減輕(各種疼痛都屬於火)。直到無法坐起來,遇到驚嚇就會讓下腹更疼痛(驚嚇會導致火動,火動則會傷害水)。經期停止已經兩個月了。過去在經期的時候,腰腹部一定會疼痛,有許多紫黑色的血塊排出。現在又像水流一樣排出白帶,口渴失眠,不想吃東西,容易生氣,臉部和手腳浮腫,喉嚨中有痰,肌肉消瘦。
診之,脈僅四至,兩寸軟弱,右關滑,左關弦,兩尺澀。據脈,上焦氣血不足,中焦有痰,下焦氣凝血滯,鬱而為火,蓋下焦肝腎所攝,腰胯肝之所經,二便腎之所主也。據症,面與手足虛浮,則脾氣甚弱;飲食不思,則胃氣不充;不寐由過於憂愁思慮,而心血不足,總為七情所傷故爾。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得之則不月。
白話文:
診脈結果:脈搏只有四次跳動,寸部脈象軟弱,右關脈滑動,左關脈弦緊,尺部脈象澀滯。根據脈象,可以判斷:上焦氣血不足,中焦有痰,下焦氣血凝滯鬱結,化為火熱。由於下焦由肝腎所主,而肝氣運行於腰胯部位,腎氣主管大小便的排泄。根據症狀:面部和手腳浮腫,說明脾氣虛弱;不想進食,說明胃氣不足;失眠是由於過度憂愁思慮,導致心血不足,總之是由於七情內傷所致。經典醫書中記載:陽明和少陽經絡的病變會影響心和脾,女性患此病則會導致閉經。
此病近之,所幸脈不數,聲音清亮,當先為開鬱清熱,調達肝氣,保過夏令。(欠通。)後再峻補陰血,必戒惱怒,使血得循經乃可愈。初投當歸龍薈丸,以徹下焦之熱。繼以四物湯、龍膽草、知、柏、柴胡、澤蘭,煎吞滋腎丸,連服兩日,腰與少腹之熱漸退。後以香薷、石葦、龍膽、桃仁、滑石、杜牛膝、甘草稍、軟柴胡,煎吞滋腎丸,二陰全減。
白話文:
這個病症剛發作時,脈象不快,聲音清亮,應先疏肝降火,調理肝氣,這樣可以安然度過夏季。(但效果不佳)之後再大力滋補陰血,務必戒除惱怒,讓血液循經運行,才能痊癒。最初服用當歸龍薈丸,以清除下焦的火熱。之後服用四物湯,加上龍膽草、知母、柏子仁、柴胡、澤蘭,煎服後再吞服滋腎丸,連續服用兩天,腰部和下腹的火熱逐漸消退。後來改用香薷、石葦、龍膽、桃仁、滑石、杜牛膝、甘草和軟柴胡,煎服後再吞服滋腎丸,陰虛火旺的症狀全部消除。
韓約齋子婦,每怒動則夜臥不安,如見鬼魅,小水淋瀝。今又大便秘結,腹中疼痛,腰胯脹墜,如生產狀,坐臥不安。因痛而脈多不應指,孫曰:此肝經鬱火所致,法當通利。以杏仁、桃仁各三錢,桕樹根皮、山梔仁、青皮各一錢,檳榔五分,枳殼八分,水煎服之。少頃,大便通,痛脹遂減。
琇按:此亦治標耳。非滋水生肝,病何能已?
白話文:
韓約齋先生的兒媳婦,每次發怒後便整夜難以安眠,好像見到了鬼怪,而且小便頻頻滴漏。現在她又有嚴重便祕,腹部疼痛,腰部和大腿腫脹下墜,就像要生產的樣子,坐著或躺著都覺得不舒服。因為疼痛劇烈,把脈時脈搏大多無法觸摸到。孫大夫說:這是肝經鬱火引起的,應該疏通肝氣。用了杏仁、桃仁各三錢,桕樹根皮、山梔仁、青皮各一錢,檳榔五分,枳殼八分,用水煎服。過了一會兒,大便通暢了,疼痛和腫脹也隨之減輕。
一婦人因夫荒於酒色,不事生產,多憂多郁,左胯及環跳穴疼痛過膝,(肝火下鬱於經隧。)大小便頻數,(肝火下迫於二陰。)臍腹脹痛,口乾。脈之,右手弱,左手數。近又發熱惡寒,汗因痛出,時刻不寧。此食積、痰飲、瘀血流於下部足厥陰經,挾鬱火而痛。恐成腸癰,與神效栝蔞散,一帖痛減半,汗止,數脈稍退。
白話文:
一位婦女因為丈夫沉迷酒色,不事生產,讓她憂鬱焦慮,左邊胯骨和環跳穴疼痛到膝蓋,(是肝火鬱結在經脈中。)小便和排便次數增多,(是肝火迫近膀胱和大腸。)臍腹脹痛,口乾。把脈後發現,右手脈象虛弱,左手脈象急促。後來又出現發熱惡寒,疼痛時出汗,時刻坐立不安。這是因為積食、痰飲、瘀血流入下部的足厥陰經,夾雜鬱火而疼痛。擔心會形成腸癰,服用了神效栝蔞散,服用一帖後疼痛減輕一半,盜汗止住,急促脈象也緩解了。
小腹堅如石,按之且痛,再與前藥,小腹稍軟。余無進退,再進之,每帖大栝蔞二枚,加丹皮、莪朮、五靈脂、金銀花,諸症悉平。
白話文:
小腹硬得像石頭,按壓會痛,再給病人服用了以前的藥,小腹稍軟。我沒有什麼辦法,只好再給他服藥,每次給他服用的藥方中,加入兩片大栝蔞,並加上丹皮、莪朮、五靈脂、金銀花,各種症狀全部平復了。
亮卿內人,頭痛,遍身痛,(挾暑。)前後心乳皆脹,玉戶撮急,肛門逼迫,(皆肝火為患。)大便三日未行,口乾。因大拂意事而起,下午發熱似瘧,噁心煩躁不寧,而時當盛暑,乃怒氣傷肝,挾暑熱而然。以石膏三錢,青皮、柴胡、枳殼各一錢,半夏曲、黃芩各八分,甘草、桔梗各五分,夜與當歸龍薈丸下之,大小便皆利,熱退,諸症悉減。惟略見噁心,與青皮飲兩帖全安。
白話文:
亮卿的妻子患有頭痛和全身疼痛(伴有暑熱)。她的前胸和後背,以及胸部都感到脹痛,下體收緊,肛門有灼熱感(這些都是肝火惹的禍)。她三天沒有大便,並且口渴。由於某件令她非常不滿意的事情,所以導致下午發熱,像瘧疾一樣,噁心煩躁,無法安寧。因為當時正值盛夏,所以是怒氣傷了肝,加上暑熱而導致的病症。
於是使用石膏三錢,青皮、柴胡、枳殼各一錢,半夏曲、黃芩各八分,甘草、桔梗各五分。晚上服下當歸龍薈丸後,大小便通暢,熱度退去,各種症狀都減輕了。只是還略微感到噁心,再服用兩帖青皮飲,即可痊癒。
程湘內人,鼻衄後眩暈噪雜,嘔吐清水,夜臥不安,腹中飢而食不下膈。孫謂由脾虛,肝膽有鬱火也。以人參、黃連、白朮、扁豆、甘草、陳皮、半夏、竹茹、茯苓、石膏,水煎,調理而平。
白話文:
程湘的妻子,鼻子出血後感到頭暈目眩,耳朵裡有噪音,嘔吐清水,晚上睡不安穩,肚子餓了卻吃不下東西。孫思邈認為這是因為脾虛,肝膽有鬱火所致。於是使用人參、黃連、白朮、扁豆、甘草、陳皮、半夏、竹茹、茯苓、石膏水煎服用,調理後症狀平復。
黃履素曰:予少年患鬱火之症,面時赤而熱,手足不溫,復覺咽乾口燥,體中微黃,夜更甚。就醫吳門,粗工投以黃連、黃芩、黃柏等藥。服方二劑,忽覺手足甚冷,漸漸過腕過膝,鼻間突出冷氣,神魂如從高橋墜下深溪,陰陰不能自止,幾登鬼籙。延名醫張漣水治之,張云:症雖誤服寒藥,又不可驟以熱藥激之,但服八珍湯加姜及天麻,久當自愈。如法調之,雖漸安而元氣則大減矣。
後簡方書有云:郁不可折以寒劑,誤治必致死,然則予之不死者幸也。夫記之以為戒鑑。
白話文:
黃履素說:我年輕時患有鬱火症,面部時常發紅發熱,手腳卻不溫暖,還覺得喉嚨乾渴,身體略微發黃,到了晚上症狀更加嚴重。我到蘇州求醫,一位普通的醫生給我開了黃連、黃芩、黃柏等中藥。服藥兩劑後,我突然覺得手腳非常寒冷,寒冷逐漸向上蔓延,超過手腕和膝蓋,鼻孔中呼出的氣體都是冷的,神魂彷彿從高處墜入深淵,陰寒之氣難以控制,幾乎被勾到閻王帳下。後來我請了有名望的醫生張漣水為我診治,張醫生說:雖然你誤服了寒性藥,但也不能突然用熱性藥去驅趕寒性,可以服用八珍湯加上生薑和天麻,假以時日就能自愈。按照他的方法調理,症狀雖然逐漸好轉,但元氣卻大傷。
潘塤曰:予稟氣素偏於火,晚年多難,懷抱鬱郁,因而肝氣不平,上衝心肺,水火不能既濟,殊無應病之藥,乃自制一方,名曰兼制丸。以柴胡、龍膽、青皮各五錢平肝,歸身一兩養肝,生地一兩,生甘草五錢,黃柏一兩,知母五錢補北方,蒼朮八錢燥濕,芩、連各六錢清心肺,桂心二錢引經,加白朮、防己、陳皮、茯苓蜜丸。每服八十丸,常服有效。
(楮記室。)
白話文:
潘塤說:我天生體質偏熱,晚年多災多難,心情鬱悶,因此肝氣不調,衝上心肺,水火失衡,找不到合適的藥物治療。於是,我親自配製了一個方子,叫做「兼制丸」。
方中:
- 柴胡、龍膽、青皮各五錢:平抑肝氣
- 歸身一兩:滋養肝臟
- 生地一兩:滋陰降火
- 生甘草五錢:緩和藥性
- 黃柏一兩:清熱燥濕
- 知母五錢:滋陰清熱,補腎
- 蒼朮八錢:燥濕,健脾利水
- 芩、連各六錢:清心肺之火
- 桂心二錢:引藥入經
- 加白朮、防己、陳皮、茯苓
製成蜜丸。每次服用八十丸,長期服用有效。
琇按:合黃、潘二說觀,皆鬱火之症也。一則服苦寒幾斃,一則服苦寒有效。要之,人之稟賦各殊,陰陽亦異,臨症者不宜執著也。
白話文:
琇按:綜合黃、潘二人的論點來看,都是鬱火證。但一人服用苦寒藥物後幾乎喪命,一人服用苦寒藥物後有效。歸根結底,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陰陽也不盡相同,臨證時不宜拘泥於某一種說法。
龔子才治何進士夫人,患經行胃口作痛,憎寒發熱。一醫以四物湯加官桂、香附,服之即吐血而痛愈甚。診之,六脈洪數,乃鬱火也,以山梔二兩,薑汁炒黑色,服之立愈。
白話文:
龔子才為何進士的夫人診治。她患有經期胃痛、畏寒發熱的症狀。另一位醫生使用四物湯加上桂枝和香附,服用後她吐血,疼痛加劇。龔子才診斷後發現,她的六脈洪數,這是肝火鬱結的表現。於是使用山梔子二兩,用薑汁炒至黑色,服用後立馬康復。
馮楚瞻治一壯年,作宦失意退居,抑鬱成疾,即經所謂常貴後賤,名曰脫營,常富後貧,名曰失精。其後氣血日消,神不外揚,六脈弦細而澀,飲食入胃盡化為痰,必咳吐盡出乃能臥,津液內耗,肌表外疏,所以惡寒而瘦削。
白話文:
馮楚瞻診治了一位中年男子,這位男子在官場上失意後退隱,鬱鬱寡歡導致生病。也就是說,他以前地位尊貴,後來地位低下,這叫做「脫營」;以前富裕,後來貧窮,這叫做「失精」。此後,他氣血逐漸衰退,精神萎靡,六脈細微而澀滯,吃進胃中的食物全部化為痰液,必須咳嗽吐乾淨才能入睡。體內津液消耗過多,體表鬆弛,所以畏寒且消瘦。
以人參保元固中為君;黃耆助表達衛為臣;當歸和養氣血,白朮助脾勝濕,麥冬保護肺中之氣,五味收斂耗散之金,炙甘草和藥性而補脾,並以為佐;桂枝辛甘之性,能調榮衛而溫肌達表,麻黃輕揚力猛,率領群藥,遍徹皮毛,驅逐陰凝之伏痰,化作陽和之津液,並以為使。
白話文:
以人參為君藥,保全元氣,穩固中焦;
黃耆為臣藥,幫助提昇陽氣,固護衛氣;
當歸和血養氣,白朮健脾祛濕;
麥冬養肺潤肺,五味子斂氣固腎;
炙甘草調和藥性,補益脾氣,並作為佐藥;
桂枝辛甘溫通,調和營衛,溫暖表層;
麻黃輕揚猛烈,領導羣藥,遍達皮毛,驅除陰寒痰濁,化生溫潤津液,並作為使藥。
但恐麻、桂辛烈,有耗榮陰,入白芍和肝,以抑二藥之性,更加白朮以固中,薑、棗以助脾生津。二三劑,脈氣漸充有神,痰涎咳吐俱愈。繼以十補丸及歸脾養榮加減全愈。
白話文:
但是擔心麻黃和桂枝太辛熱,會耗損虛弱的肺陰,所以加入了白芍來緩和這兩種藥物的性質。又加上白朮來固護脾胃,薑和棗來幫助脾臟生津。服下兩三劑藥後,患者的脈氣逐漸充盈有力,精神也好多了,痰液和咳嗽也全部痊癒了。隨後,又服用十全大補丸和歸脾養榮湯加加減減,最後才完全康復。
呂東莊治弁玉偶患寒熱,旋至熱不退,胸中作惡。診之曰:此肝鬱而致感也。用加減小柴胡湯,一劑熱減半,次進柴胡飲、地黃飲子。呂適他往,後日用六君子湯加黃芩,且戒之曰:明日若尚有微熱在內,則後日須再用地黃飲子一帖,而後用六君子,此後皆有次第,不可亂也。因服地黃飲子,覺熱已盡退,遂竟用補中益氣一帖。
白話文:
呂東莊治療一個玉偶病人,患有寒熱症狀,轉變成持續不退的發熱,胸中感到不適。診斷後說:「這是因為肝氣鬱結引起的病症。」於是使用了加減小柴胡湯,服一劑後發熱減半,接著服用柴胡飲和地黃飲。
呂東莊剛好外出,後天使用了六君子湯加黃芩。他告誡病人:「如果明天還有餘熱,後天必須再服一帖地黃飲,之後再用六君子湯,這些藥物的服用順序不能亂。」
病人服用了地黃飲子後,感覺發熱已經完全退去,於是又服用了補中益氣一帖。
是夜即煩熱不安,乃知次第果不可紊,仍用地黃飲子即安。然後依次服至第三日,再用補中益氣湯,泰然得力矣。第覺病後煩怒易動,時體虛劣,自改用歸脾湯。呂歸診之,曰:今脈已無病,但夜不寐著耳。曰:正若此,奈何?曰:當加味歸脾湯。曰:今已服此方而未效。曰:君試我歸脾自愈矣。
白話文:
當晚就感到身體發熱不安,才明白服藥的順序是不可錯亂的,於是立即服用地黃飲,情況就緩解了。隨後按照順序服藥到第三天,又使用補中益氣湯,身體明顯好轉。不過,我發現自己病情發作後容易煩躁易怒,而且體力很差,就自行改用歸脾湯。呂歸辰診脈後說:「你的脈象已經沒有問題了,但晚上還是睡不著。」病人說:「正是這樣,怎麼辦?」呂歸辰說:「應該加入一些藥材到歸脾湯中。」病人說:「我現在已經在服用這個方子,但沒有效果。」呂歸辰說:「你試試我的歸脾湯,一定會好的。」
一劑而鼾睡達旦。(必去遠志、木香,而入地黃、麥冬、白芍。)
白話文:
服用一帖藥,就能從晚上睡到天亮。(一定要去掉遠志和木香,加入地黃、麥冬、白芍。)
琇按:此等病,予惟以地黃飲子,令服五七劑,永無他患。今必用六君、補中、歸牌,以至紛紛,此何故耶?未免呆守立齋成法之過。
白話文:
琇醫生說:這種病,我只要讓病人服用五七劑地黃飲子,就能徹底痊癒。現在醫生卻一定要用六君、補中、歸脾等藥物,而且用得五花八門,這是為什麼呢?這都是因為死守古方造成的過錯。
沈氏婦夏月發寒熱,醫以為瘧也。時月事適下,遂淋漓不斷,又以為熱入血室。用藥數帖,寒熱益厲,月事益下,色紫黑,或如敗醬,醫且云:服此藥,勢當更甚,乃得微愈矣。乃疑其說,請呂診之。委頓不能起坐,脈細數甚,按之欲絕。問其寒熱,則必起未申而終於子亥。
白話文:
沈家的婦人到了夏天,開始發燒發冷,醫生認為是瘧疾。當時正值月經來潮,於是經血淋漓不止,醫生又認為是熱氣侵入子宮。下了幾帖藥,發熱發冷的症狀更加嚴重,月經量也越來越多,顏色紫黑或像腐敗的醬料,醫生還說:繼續服用這些藥,症狀勢必更嚴重,才能逐漸好轉。沈家婦人於是懷疑醫生的說法,請呂醫生診治。婦人虛弱不堪,無法起身坐起,脈象細弱而數,按壓時幾乎感覺不到。詢問她的發熱發冷時間,她表示都是從早上開始到下午未時(13-15點),晚上亥時(21-23點)結束。
曰:鬱火虛症耳。檢前藥則小柴胡湯,彼意以治寒熱往來,兼治熱入血室也。又加香薷一大握,則又疑暑毒作瘧也。乃笑曰:所謂熱入血室者,乃經水方至,遇熱而不行,故用清涼而解之。今下且不止,少腹疼痛,與此症何與,而進黃芩等藥乎?即灼知熱入血室矣,當加逐瘀通經之味。
白話文:
他說:這是鬱火虛症吧。查看之前的藥方,是用了小柴胡湯,他的意思是治療寒熱交替,同時治療熱氣進入血室。又加了香薷一大把,又懷疑暑毒導致瘧疾。於是笑著說:所謂熱氣進入血室,指的是月經剛剛來潮,遇到熱氣而無法順利運行,所以用清涼藥來化解。現在月經不僅沒有止住,小腹還疼痛,這跟這個症狀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服用黃芩等藥物呢?如果肯定知道是熱氣進入血室,應該加入活血通經的藥味。
香薷一握,又何為者?乃用肉桂二錢,白朮四錢,炮姜二錢,當歸、白芍各三錢,人參三錢,陳皮、甘草各四分,一服而痛止經斷,寒熱不至,五服而能起。惟足心時作痛,此去血過多,肝腎傷也,投都氣飲子加肉桂、牛膝各一錢而全愈。使卒進寒涼,重陰下逼,天僵地折,生氣不內,水泉冰潰,不七日死矣。
乃云更甚方愈,夫誰欺哉!庸妄之巧於卸脫,而悍於誅伐如是夫。
白話文:
香薷一把,是什麼作用呢?再加上肉桂兩錢、白朮四錢、炮薑兩錢、當歸、白芍各三錢、人參三錢、陳皮、甘草各四分,服用一次痛楚就會停止、月經會中斷,不會感到寒熱,服用五次就能起牀。只是腳心有時會疼痛,這是因為放血過多,傷到了肝腎,用都氣飲子再加入肉桂、牛膝各一錢就能痊癒。如果冒然進補寒涼藥物,過重的陰寒之氣會下逼,導致身體僵直、氣血斷絕,元氣不內運,水液凍結崩潰,七天內就會死亡。
朱綺厓,多憤郁,又以內病憂勞,百感致疾。初發寒熱,(少陽之症也。)漸進不解,時方隆冬,醫進九味羌活湯,不效。易醫,大進發表消中之藥,凡狠悍之味悉備,雜亂不成方,三劑勢劇。又進大黃利下等物,下黑水數升,遂大熱發狂,昏憒暈絕,湯水入口即吐。其家無措,試以參湯與之,遂受,垂絕更蘇。
白話文:
朱綺厓是一個性格比較抑鬱的人,再加上他內心有憂愁和勞累,各種複雜的情緒導致了他生病。一開始發燒怕冷,這是少陽症的表現。逐漸加重,卻一直沒有好轉。當時正值隆冬,醫生開了九味羌活湯給他服用,但是沒有效果。於是換了醫生,新醫生用了很厲害的發散和消解腹部積聚的藥物,各種猛烈刺激的藥味都有,這些藥物雜亂無章地混在一起,根本沒有經過配伍。三劑藥下去,病情加重。他又用了大黃等瀉下的藥物,瀉出了幾升黑色的水,於是高燒發狂,神志不清,昏迷不醒,喝水吃湯都會吐出來。他的家人手足無措,試著給他喝一些參湯,他終於接受了,快要死的人又活了過來。
次日呂至,尚憒亂不省人事,承靈、(在顛頂通天穴兩旁。)正營(在承靈穴兩旁。)及長強(在尻骨上腰腧穴下。)俱發腫毒,時時躁亂。診其脈,數而大,曰:幸不內陷,可生也。遂重用參、耆、歸、術,加熟地一兩許。時村醫在座,欲進連翹、角刺等敗毒散,且力言熟地不可用。
白話文:
第二天,呂某來看診時,神智仍不清醒,承靈穴(在頭頂百會穴兩旁)和正營穴(在承靈穴兩旁)以及長強穴(在尾骨上,腰腧穴下方)都腫脹化膿,時不時躁動不安。診斷脈象,脈搏數且大,呂某說:「幸好沒有內陷,還能救。」於是,我大量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術,再加一兩熟地。當時,村裡的醫生也在場,他想用連翹、角刺等敗毒散,還極力主張不能用熟地。
其家從呂言進藥,是夜得臥,次早神情頓清。謂曰:吾前竟不解何故臥此,今乃知病,如夢始覺也。又次日,脈數漸退,煩躁亦平。但胃口未開,腫毒礙事,旬日間,但令守服此,諸症悉治。因晉方及加減法,且囑之曰:毋用破氣藥以開胃,苦寒藥以降火,通利藥以啟後,敗毒藥以消腫,有一於此,不可為也。出邑,遇友人,問其病狀。
白話文:
她家的病人從呂姓郎中那裡得到藥物,當晚就能夠入睡,第二天早上神情也清朗多了。病人對郎中說:「我之前完全不明白為什麼會臥牀不起,現在才明白自己的病症,就像從夢中醒來一樣。」又過了次日,脈搏次數逐漸減少,煩躁的情況也平復了。但是病人的食慾還沒有恢復,腫毒也阻礙了進食,在接下來的十天裡,郎中只要求病人服用這個藥方,各種症狀都得到了治療。因為這張藥方是根據《晉方》和加減法改編的,郎中特別囑咐病人:不要服用破壞正氣的藥物來開胃,不要服用寒涼的藥物來降火,不要服用瀉藥來通便,不要服用解毒藥來消腫,有任何一項都不可服用。出城後,郎中遇到了一位朋友,詢問他的病情。
曰:七情內傷,而外感乘之,傷厥陰而感少陽,從其類也。乃不問經絡而混表之,三陽俱敝矣。然邪猶未入府也,轉用枳實、厚朴、山楂、栝蔞之屬,而邪入二陽矣。然陰猶未受病也,用大黃、元明粉而傷及三陰矣。究竟原感分野之邪,不得外泄,展轉內逼,中寒拒逆,幸得參扶胃氣,鼓邪出外。
白話文:
意思是说,七情内伤,再加上外感入侵,伤了厥阴,又感动了少阳,这是顺应其类别而生的。结果不分经络,把表症混在一起治,导致三阳都虚弱了。然而邪气还没进入内府,却用枳实、厚朴、山楂、栝蔞等药,反而让邪气进入二阳。但阴气还没受病,又用大黄、元明粉,损伤了三阴。最终原先外感的分散的邪气,无法外泄,反复内逼,导致寒气阻滞,幸亏人参扶助胃气,才把邪气鼓出去。
其發於承靈、正營者,乃本經未達郁怫之火也;其發於腰腧、長強者,乃下傷至陰,凝沍而成也。蓋毒得發者,參之功也。今毒之麻木平塌,將來正費調理者,前藥之害也。其家如言守防,服之而愈。
白話文:
發作於胸部和背部的,是經絡不通導致的鬱火;發作於腰部和尾椎骨的,是下半身受傷導致陰氣受損,凝結為毒氣所致。毒氣能發作出來,是因為參藥起了作用。現在毒氣麻木平緩,將來的調理會費力,這是前次用藥的弊端。家人像你說的服藥後就能康復。
張路玉治江禮科次媳,春初患發熱頭疼腹痛,咳逆無痰,十指皆紫黑而痛,或用發表順氣不效。診之,脈來弦數而細,左大於右。曰:此懷抱不舒,肝火鬱干脾土而發熱,熱蒸於肺故咳;因肺本燥,故無痰;脾受木克,故腹痛;陽氣不得發越,故頭疼;四肢為諸陽之本,陽氣不行,氣凝血滯,故十指疼紫。其脈弦者,肝也;數者,火也;細者,火鬱於血分也。
遂以加味逍遙散,加桂枝於土中達木,三劑而諸症霍然,十指亦不疼紫矣。
白話文:
張路玉治療江禮科的媳婦,早春時她患有發熱、頭痛、腹痛、咳嗽,且咳無痰,十個手指紫黑而疼痛。用了幾種發表順氣的藥物但無效。診斷時,脈象弦數而細,左手脈較右手強。張路玉解釋說,這是因為患者心情鬱結,肝火干擾脾土,導致發熱。肺部因為熱氣蒸騰而引起咳嗽,由於肺部本身乾燥,所以無痰;脾受到木氣的影響,導致腹痛;陽氣無法散開,頭痛;四肢疼痛因為陽氣不足,血液循環不暢,導致十指疼痛和發紫。脈象弦是因為肝火,脈數代表火氣,細脈則表示火鬱在血液中。
徐孝廉室不得寐,不能食,心神恍惚,四肢微寒,手心熱汗,至晚則喉間熱結有痰,兩耳時塞,用安神清火藥不效。診之,六脈縈縈如蛛絲而兼弦數,此中氣久郁不舒,虛火上炎之候也。本當用歸脾湯以補心脾之虛,奈素有虛痰陰火,不勝耆、圓之滯,木香之燥,(用歸脾之法。
白話文:
徐孝廉的太太睡不好,食不下嚥,心神恍惚,四肢微冷,但手心出汗,傍晚的時候會感覺喉嚨有熱痰結塊,兩耳偶爾會塞住,服用安神清熱的藥物卻沒效果。診斷時,發現他的六脈就像蛛絲一樣綿軟無力,而且還帶有弦脈和數脈的徵兆,這是因為中氣鬱悶不舒暢,虛火上炎造成的。原本應該用歸脾湯來補益心脾的虛弱,但由於他本來就有虛痰陰火,受不了耆、圓的黏滯,木香的燥熱,(用歸脾這個方法治療
)遂以五味異功散,略加歸、芍、肉桂以和其陰,導其火,不數劑而食進寢寧,諸症釋然矣。
白話文:
因此使用五味異功散,略微添加歸身、芍藥、肉桂,以調和其寒性,疏導其火氣。服用幾劑藥後,病人的食慾便恢復了,夜晚也能夠安然入睡,所有的症狀都明顯減緩了。
張飛疇治一婦,平昔虛火易於上升,因有怒氣不得越,致中滿食減,作酸噯氣,頭面手足時冷時熱,少腹不時痠痛,經不行者半載余。其脈模糊,駛而無力。服諸破氣降氣行血藥不愈。此蘊怒傷肝,肝火乘虛而克脾土,脾受克則胸中之大氣不布,隨肝火散漫肢體。當知氣從濕騰,濕由火燥。
白話文:
張飛疇治療一位女性患者,她以往就有虛火容易上揚的體質,因為一肚子氣無法宣洩,導致中焦滿脹,食量變少,出現酸性反胃,頭部、臉部、手腳時冷時熱,下腹部時常痠痛,月經已經半年多沒來了。她的脈象模糊,脈搏又快又無力。服用過各種破氣、降氣、行血的藥物,但都沒有改善。
這是因為鬱怒的情緒損傷了肝臟,肝火趁虛攻擊脾胃,脾胃受制後,胸中的氣血運行不暢,隨著肝火遍佈全身。要知道氣的運行仰賴濕氣的濡潤,而濕氣又與火熱相關。
惟太陽當空,則陰霾自散;真火行令,則鬱蒸之氣自伏。又釜底得火,則能腐熟水穀,水穀運則脾胃有權,大氣得歸,而諸症可愈矣。用生料八味倍桂、附,十日而頭面手足之冷熱除。間用異功而中寬食進,調理兩月,經行而愈。
白話文:
當太陽高照時,陰霾就會自然消散;當真火發揮作用時,停滯的氣血就會自然平息。就好像鍋底生火,就能夠煮熟食物,食物消化後,脾胃就能順利運作,身體的元氣得以恢復,各種疾病也就會痊癒。使用生薑、大棗、人參、白術、茯苓、甘草、桂枝、附子這八味藥,桂枝和附子的用量加倍,服用十天,就能消除頭面手足的冷熱之感。偶爾使用其他功效不同的藥物,同時適量進食,調理兩個月,經絡通暢,疾病也就痊癒了。
柴嶼青治潼川守母,八十三。在瀋陽禮部時,聞伊母在京病甚,忽身熱吐痰,妄言昏憒。眾醫俱主發表病勢日增,始求治。悲淚哀號,自分必死。診其右關沉澀微滑,曰:此思慮傷脾,更兼鬱結,痰涎壅盛,脾不能運也;身熱昏憒,清陽不升,脾氣傷也。先用二陳、栝蔞治其標,繼用歸脾加神麯、半夏、柴胡,調治數口而痊。
向使誤服表劑,豈不蹈昔人虛虛之戒耶?
白話文:
柴嶼青為潼川守衛的母親醫治,當時母親已八十三歲。當柴嶼青在瀋陽禮部任職時,得知母親在北京染病嚴重,突然發熱、吐痰,胡言亂語、神志不清。其他醫生都主張使用發散法治療,但病情卻越來越嚴重。於是,守衛才求助於柴嶼青。母親悲痛哀嚎,認為自己必死無疑。柴嶼青診脈後,發現母親的右關脈沉澀微滑,於是說:「這是思慮傷脾,加上鬱結,導致痰涎壅盛,脾氣不能運行;發熱神志不清,是清陽不上升,脾氣受損所致。」他先使用「二陳湯」和「栝蔞」治療表證,然後再使用「歸脾湯」加上「神麯」、「半夏」、「柴胡」,治療母親的內在病因。經過幾次調理後,母親的病情痊癒了。
山陰林素臣,偶患時氣,為醫所誤,身熱,嘔吐綠水,轉側不寧。柴以為肝鬱所致,用逍遙散加吳茱萸、川黃連各五分,一服吐止身涼,二服全愈。又服調理藥,數劑而安。
白話文:
在山陰地域的林素臣,偶然染上時疫,因為醫生誤診,導致他發燒、嘔吐綠色的水,翻來覆去不得安寧。柴先生認為是肝氣鬱結所致,使用逍遙散加上吳茱萸和川黃連各五分,病人服下一劑後,嘔吐便停止,身體也涼爽了,再服下第二劑就痊癒了。之後再服用一些調理藥,經過幾劑就恢復了健康。
陸養愚治沈立川內人,胸膈不舒,咽嗌不利,中脘少腹常疼,大便溏,經水淋瀝,腰膝無力,倦怠頭眩,得食少可,食後則異常不快。半年間,順氣、清熱、開鬱、化痰、消食之藥,服將百劑。脈之,左手沉數而細右手沉弦而微。此肝脾燥熱,忿鬱積久而致。前屬有餘,今為不足,宜用補劑。
白話文:
陸養愚醫治沈立川的妻子,她的胸口和橫膈膜不舒服,喉嚨也不通暢,胃和下腹部常感到疼痛,大便稀溏,經血淋漓,腰膝無力,疲倦頭暈眼花,吃一點東西稍有緩解,但飯後會異常不舒服。半年來,她服用了順氣、清熱、開鬱、化痰、消食的藥物近百劑。診脈時,她的左手脈象沉數而細,右手脈象沉弦而微。這是因為肝脾燥熱,憤怒鬱積的時間太久了。以前她的身體有餘,現在卻變成了不足,應該使用補藥治療。
沈曰:前用人參五分,且有開氣之藥,極痞滿,恐補不能投。曰:參少而兼開氣,所以痞滿也。乃用八物湯,人參一錢,服之大脹。乃加參二錢,脹即減。加至三錢,竟不脹矣。又合六味丸,空心服之,調理二月而痊。
白話文:
沈氏說:先前使用人參五分,還有開氣的藥,導致極度痞滿,擔心補虛不能進行。他說:人參用量少,而且同時使用開氣的藥,所以才導致痞滿。於是使用八物湯,人參一錢,服用後脹氣得很嚴重。於是增加人參至二錢,脹氣立即減輕。增加到三錢,完全不脹氣了。又合用六味丸,空腹服用,調理兩個月而痊癒。
一婦鬱怒憂思,胸腹脹痛,痛甚則四肢厥冷,口噤冷汗,用二陳湯加芍、歸、烏藥、青皮、枳殼、香附、厚朴、蘇葉,一劑痛脹即愈。後去蘇葉,加姜炒黃連,再服一劑而安。
白話文:
一位女性憂鬱憤怒,思慮過多,導致胸部和腹部脹痛,疼痛劇烈時四肢冰冷,嘴巴緊閉,冒冷汗。使用二陳湯,並加入芍藥、當歸、烏藥、青皮、枳殼、香附、厚朴、蘇葉,一劑藥服用後,脹痛就痊癒了。後來去掉了蘇葉,加入薑炒黃連,再服用一劑藥就完全康復了。
一婦鬱怒不發,久之,噫聲甚高,言談不知終始,𩞄雜易飢。經曰:心病為噫。此因憂而血鬱於心胸也,用桃仁承氣湯,(大黃、桃仁、桂枝、芒硝、甘草。)下蓄血數升而安。經曰:血蓄在上則喜忘,在中則喜狂也。
一中年人,因鬱悒,心下作痛,一塊不移,日漸羸瘦,與桃仁承氣湯一服,下黑物並痰碗許,永不再發。
白話文:
一位女性長期鬱悶不宣洩,後來,常常發出很高的嘆息聲,說話時前言不搭後語,而且容易飢餓。醫書上說:心臟生病會導致嘆息。這是因為憂愁導致血液鬱積在心胸所致,使用桃仁承氣湯(成分:大黃、桃仁、桂枝、芒硝、甘草),讓她排除了幾升積蓄的血液而得到康復。醫書上說:血液鬱積在胸部,容易健忘;鬱積在中焦,容易發狂。
薛立齋治一婦人,身顫振,口妄言,諸藥不效。薛以為鬱怒所致,詢其故,蓋為素嫌其夫,而含怒久也。投以小柴胡湯稍可,又用加味歸脾湯而愈。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一位女性,她的身體顫動,口中胡言亂語,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薛立齋認為這是鬱怒所致,詢問她的緣故,原來是這位女性平時就厭惡她的丈夫,因此一直懷恨在心。薛立齋給她服用小柴胡湯,病情稍有改善,又使用加味歸脾湯,最終治癒了她的疾病。
一婦人,年六十有四,久鬱怒,頭痛寒熱。春間,乳內時痛,服流氣飲之類,益甚,不時有血如經行。又因大驚恐,飲食不進,夜寐不寧。此因年高去血過多,至春無以生髮肝木,血虛火燥,所以至晚陰旺則發熱。經云:肝藏魂。魂無所附,故不能寐。先以逍遙散,加酒炒黑龍膽草一錢,山梔一錢五分,二劑腫痛頓退,又二劑而全消。
再用歸脾湯加炒梔、貝母,諸症悉愈。
白話文:
一位 64 歲的女性,長期鬱怒,頭痛且寒熱交加。春天時,她的乳房經常疼痛,吃了通利氣血的藥物後,情況更加嚴重,時常會有經血樣的出血。之後因受到極大驚嚇,飲食減少,且夜裡無法安眠。這主要是因為年齡高,失血過多,到了春天無法生長肝木,導致血虛火旺。所以到了晚上,陰氣旺盛時就會發熱。經典醫書上說:「肝藏魂。」魂魄沒有依附之處,所以無法安眠。首先以逍遙散治療,再加入炒黑龍膽草一錢、山梔一錢五分,服用了兩劑後,腫痛就明顯消除,再服用了兩劑後,腫痛就完全消失了。
一婦人,因喪子懷抱不舒,腹脹少寐,飲食素少,痰涎上湧,月經頻來。曰:脾流血而主涎,此鬱悶傷脾,不能攝血制涎歸源。遂用補中益氣、濟生歸脾二湯而愈。又用八珍湯調理而愈。
白話文:
一名婦人因為喪子而悲痛難抑,導致胸悶腹脹、睡眠不足、食慾不振、痰液上湧,且月經頻頻。
醫師診斷後表示:脾臟是統血和主導津液的臟器。這位婦人因鬱悶傷脾,導致脾臟無法約束血液和津液,造成痰液上湧和月經頻發。
醫師使用了「補中益氣湯」和「濟生歸脾湯」來治療,使病症得到改善。隨後又用「八珍湯」來調理,婦人最終康復。
秀才楊君爵,年將五十,胸痞少食,吐痰體倦,肌肉消瘦,所服方藥,皆耗血破氣化痰降火。曰:此氣鬱所傷,陽氣未升越,屬脾經血虛之症,當用歸脾湯,能解鬱結,生脾血,用補中益氣,壯脾氣,生髮諸經,否則必為中滿氣膈之患。不信,仍用前藥,後果患前症而歿。
白話文:
秀才楊君爵,年近五十,胸悶食慾不振,嘔吐腹脹,肌肉消瘦。所服藥方均為耗血破氣、化痰降火之品。醫師說:這是氣血虧損所致,陽氣不升,屬於脾胃血虛的疾病,應當服用歸脾湯,能夠解除氣血結滯,生化氣血,補益中氣,調理氣血,振興諸經。如果不這樣,必會轉為中滿氣脹之病。楊君爵不信,仍然服用之前的藥方,後來果然得了前述的疾病而身亡。
羅謙甫曰:疏五過論云,常貴後賤,里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鎮陽一士人,軀幹魁梧,而意氣豪雄,喜交遊,而有四方之志,年逾三旬,已入仕至五品,出入騎從塞途,姬侍滿前,飲食起居,無不如意。不三年,以事罷去,心思鬱結,憂慮不已,以致飲食無味,精神日減,肌膚漸致瘦弱,無如之何。遂耽嗜於酒,久而中滿,始求醫。
白話文:
羅謙甫說:在《疏五過論》中提到,人的貴賤經常會變化,居住環境不適中會影響健康,疾病是由內部因素引起的,這稱為「脫營」。鎮陽有一名男子,身材魁梧,性格豪邁,喜歡交朋友,有遠大的志向,年齡超過三十歲後,已經入仕做到了五品官,出入都有隨從侍衛,姬妾成羣,飲食起居一切都如意。不到三年,因事罷免了官職,心中鬱悶,憂慮重重,導致食慾不振,精神每況愈下,身體也逐漸消瘦。後來沉溺於飲酒,一段時間後得了腹部飽脹的病,這才開始尋求醫治。
醫不審得病之情,輒以丸藥五粒溫水送,下二十餘行。時值初秋,暑熱猶盛,因而煩渴,飲冷過多,遂成腸鳴腹痛,而為痢疾,有如魚腦,以致困篤,命予治之。診其脈,乍大乍小;其症,反復悶亂,兀兀欲吐,嘆息不絕。予料曰:此症難治。啟元子曰,神屈故也。以其貴之尊榮,賤之屈辱,心懷慕戀,志結憂惶,雖不中邪,病從內生,血脈虛減,名曰脫營。或曰:願聞其理。
白話文:
大夫沒有仔細診斷病情,就隨便給了五粒藥丸,用溫水送服,結果排泄了二十餘次。當時正值初秋,暑熱仍然很盛,病人服藥後感到口渴,大量飲用冷水,導致腸鳴腹痛,演變為痢疾。大便像魚腦一樣,病情十分危急,請我前去診治。我診斷他的脈象,時而強盛時而虛弱。他的症狀複雜多變,時而煩悶,時而欲嘔,時而嘆息。我判斷說:這種情況難以治癒。元子說,這是因為神志受損所致。病人貴賤不均,屈辱不已,心中充滿怨恨,憂思難解,即使沒有邪氣入侵,病情也會從內部產生,導致氣血虛弱,這種情況稱為脫營。有人問:能詳細解釋一下嗎?
《黃帝針經》有曰,宗氣之道,內谷為主,谷入於胃,乃傳入於脈,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周而復始,常營無已,是為天地之紀。故氣始從手太陰起,注於陽明,傳流而終於足厥陰,循腹理,入缺盆,下注肺中,於是復注手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故晝夜氣行五十營,漏水下百刻,凡一萬三千五百息。
白話文:
《黃帝針經》說,生命能量的運行,以胃中水穀為主,水穀進入胃後,輸布到脈管,在體內循環,並散佈全身。精華能量運行在經絡之中,週而復始,永不停歇,這是天地間的生命運作規律。
因此,氣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運行,流注到陽明胃經,再傳遞到足厥陰肝經,順著腹中臟腑的次序,進入缺盆(膈肌),然後下注到肺中,接著再回流到手太陰肺經。這是生命能量的運行路徑,因此一天一夜間,氣息會運行五十個周天,一刻鐘過去,大約會有十次呼吸。
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今病者,始藥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阻。暴喜傷陽,暴怒傷陰,喜怒不能自節。蓋心為君主,神明出焉。肺為輔相,主行榮衛,制節由之。主貪人慾,天理不明,則十二官相使,各失所司。使道閉塞而不通,由是則經榮之氣脫去,不能灌溉周身,百脈失其天度,形乃大傷。
以此養生則殃,何疑之有?
白話文:
所謂「卒」的症狀,就是身體機能全面下降,就像人體內運行的一套系統同時出了問題。因此,如果人體系統運行良好,五十套系統健全,就可以活到天地間最長的壽命。如今得病的人,剛開始服藥時會覺得痛苦,那是因為傷到了精氣,精氣耗盡,身體機能就會衰退而不順暢。突然過於開心會傷陽氣,突然過於生氣會傷陰氣,喜怒不能控制自己。
心臟是人體的君主,主導精神和思維。肺臟是輔佐君主的大臣,負責運行血液和維持平衡。但是,如果貪圖慾望,而忽略了天理,那麼各個器官就會互相影響,各自失去職責。這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無法灌溉全身,百脈失去正常的節律,身體就會受到嚴重損害。
馬元儀治洪聲遠,惡寒發熱,倦怠懶言,神氣怯弱,兩脈弦虛,此甲木內郁,生氣不榮,而陽明受病也。蓋甲木乃少陽初生之氣,勾萌始坼,其體柔脆,一有拂鬱,即萎軟抑遏而不上升,反下克脾土而為病矣。由是樞機不利,虛邪入之,而與陰爭則寒,頃之既去,而與陽爭則熱。
白話文:
馬元儀治療洪聲遠的病情,患者表現出惡寒發燒、疲倦懶言、精神萎靡,脈搏虛弱而弦緊。這是由於肝氣鬱結在體內,導致氣血生機不足,同時陽明經受損所致。
肝木之氣就好比初春萌生的小草,枝條柔嫩脆弱。如果遇到外邪鬱阻,就會萎靡不振,向上生長受阻,反而會剋制脾土而導致疾病。因此,身體氣機運行不暢,外邪乘虛而入,與陰氣相爭則表現為寒,過一會兒外邪離開,與陽氣相爭則產生熱。
倦怠者,胃病而約束之機關不利也;神怯者,木臟傷而心臟之神明失養也,是皆木鬱土衰之故。木氣既郁,惟和風可以達之,陰雨可以滋之。柴胡風劑之平者,能入少陽,清發升陽而行春氣;當歸、白芍,味辛而潤,辛以疏其氣,潤以養其陰;白朮、茯苓、陳皮、炙甘草,以和中氣而益脾土。兩劑,脈象有神。
白話文:
容易疲倦的人,通常是胃部出現問題,導致約束的器官無法正常運作;精神怯弱的人,通常是肝臟受傷,導致心臟的神明失去滋養,這些都是肝氣鬱結、脾土衰弱所造成的。肝氣鬱結,必須用和煦的風氣來疏通,陰雨可以滋養肝氣。柴胡風劑屬於平性的藥,可以進入少陽經脈,清除陽氣,運行春季的氣息;當歸、白芍味道辛辣而滋潤,辛味可以疏通肝氣,滋潤可以滋養肝陰;白朮、茯苓、陳皮、炙甘草可以調和中氣,益補脾土。這兩劑藥方,可以使脈象健旺。
四劑,寒熱已。再用補中益氣,升發生陽之令而康。(純用薛立齋法,木鬱於肝脾之中,而血不虧者,可以用之。)
白話文:
經過四帖藥物,寒熱的症狀已經消退。繼續使用補中益氣的藥方,以升發陽氣,進而恢復健康。(這是完全採用薛立齋的方法,對於肝脾中氣機鬱滯,但氣血並沒有虧損者,可以使用此方法。)
朱氏子,場屋不利,鬱郁而歸,遂神識不清,胸滿譫語,上不得入,下不得出,已半月。診之,兩脈虛澀兼結。此因郁所傷,肺金清肅之氣不能下行,而反上壅,由是木寡於畏,水絕其源,邪火內擾,而津液干格。胸中滿結者,氣不得下也;神昏譫語者,火亂於上也;上不得入,下不得出者,氣化不清,而現晦塞之象也。但通其肺氣,諸症自已。
白話文:
朱姓年輕人,在考場上失利,鬱鬱寡歡地回家,以致神智不清,胸中滿悶,胡言亂語,進退不得,已經半個月了。診斷時發現,他的脈象虛弱澀滯,並伴有結脈。這是因為鬱悶傷肺,導致肺的金清肅降之氣無法下降,反而向上逆行,造成肝木不受約束,腎水失去來源,內生邪火,津液乾枯。胸中滿結,是因為氣無法下降;神昏亂語,是因為火氣在上焦擾亂;進退不得,是因為氣化不清,出現了閉塞的症狀。只要疏通肺氣,各種症狀就會自行消失。
用紫菀五錢,宣太陰以清氣化;乾葛二錢,透陽明以散火鬱;枳、桔各一錢,散胸中之結;杏仁、蘇子各二錢,導肺中之痰。一劑而脈轉神清,再劑而諸症悉退。改用歸脾湯調理而痊。
白話文:
使用紫菀五錢,宣發太陰肺經的清氣來化解;乾葛二錢,透發陽明經的火熱鬱積;枳實、橘皮各一錢,散開胸中的鬱結;杏仁、蘇子各二錢,引導肺中的痰液。服用一劑後脈象轉動,精神清爽,再服用一劑後各種症狀都消退了。最後改用歸脾湯來調理,使身體恢復健康。
顧霖蒼婦,寒熱如瘧,便血不已,左脅有塊,攻逆作楚,神氣昏憒。診之,兩脈弦數兼澀。弦則為風,數則為熱,澀則氣結。此脾肝之氣,悒鬱不宣,胸中陽和鬱而成火,故神明不精。肝之應為風,肝氣動則風從之,故表見寒熱也。人生左半,肝腎主之,左氣逆,故左脅攻楚有塊也。
白話文:
一個姓顧的婦女面色蒼白,出現像瘧疾一樣的寒熱,大便帶血不止,左脅有腫塊,疼痛劇烈,精神恍惚。我為她診脈,發現兩條脈象都又弦又數,同時還伴有澀感。弦脈表明有風,數脈表明有熱,澀脈表明氣血不通。這是因為脾肝之氣抑鬱不舒,胸中陽氣鬱積而化為火,導致神志不清。肝主風,肝氣動則風從之,因此表現在外就是寒熱。人體的左半邊由肝腎主導,左氣逆行,所以左脅疼痛並有腫塊。
肝為藏血之地,肝傷則血不守,而風熱益勝,為亡血之由也。用生首烏一兩,滋燥而兼搜風。黃連一錢,治火兼以解鬱。柴胡以疏其表,黃芩、知母以清其里,枳實、厚朴以和其中。一劑,脈起神清。再劑,便行熱解而安。(方論俱佳。)
白話文:
肝臟是儲存血液的地方,肝受傷則血液不能守住,而風熱會更加旺盛,這是失血的原因。
使用生地首烏一兩,滋養乾燥兼驅風。
黃連一錢,治療火熱兼解鬱。
柴胡疏通表層,黃芩、知母清熱裡層,枳實、厚朴調和中間。
服下一劑,脈象就會恢復,精神也會清爽。
再服一劑,熱會消退,病情就會痊癒。(方劑和論述都很好。)
繆仲淳曰:甲申夏,傭婦因鬱火痰喘身熱,手拳目張,半月不眠食。按其胃口不痛,諸醫疑其虛也。或云中暑,百藥試之,痰喘滋急。以皂角末嚏鼻通竅,痰上逆如沸。延楊石林診之,請亟吐之。先大夫曰:病久矣,虛甚,可奈何?石林曰:經云,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則死。即以鹽湯吞之,去白痰數碗,喘定。
白話文:
繆仲淳說:甲申年的夏天,一個女傭因鬱火痰喘發燒,手握拳、眼睛瞪大,半個月不吃不睡。按她腹部不痛,很多醫生懷疑她是虛症。有人說是中暑,試了各種藥物,但痰喘反而加重。於是用皁角粉通鼻竅,結果痰液如泉水般湧上來。請楊石林診治,他建議立即吐出來。我父親說:病已久,虛得很,能吐嗎?石林說:經文上說,上部有脈搏,下部沒有脈搏,這樣的人應該吐,不吐就會死。於是用鹽水灌她服下,吐出幾碗白色痰液,喘息就平穩了。
先大夫曰:何以藥之?石林曰:吐即藥也。待其熟寢,勿服藥,以養胃氣。夜半,啜粥二碗。詰旦,投六君子湯,數劑而起。石林者,里中博雅士,不行術而精醫者也。(深得子和之法。)
白話文:
我父親說:用什麼藥呢?石林說:吐出來就是藥。等到他睡熟了,不要給他服藥,用來養護胃氣。半夜的時候,讓他喝兩碗粥。第二天早上,煎服六君子湯,幾劑藥就能讓他康復。石林,我們村裡博學的人,雖然不當醫生,但醫術卻很高明。(深刻地掌握了和子之的養生方法。)
姑蘇張漣水治紀華山,雅,自負數奇,更無子,悒悒不快,漸至痞張,四年,肌肉削盡,自分死矣。張診而戲之曰:公那須藥?一第便當霍然。以當歸六錢,菲菜子一兩,香附童便炒八錢,下之。紀有難色,不得已,減其半。張曰:作二劑耶?即服,夜忽夢遺,舉家慟哭。張拍案曰:吾正欲其通耳。
白話文:
蘇州的張漣水醫生治療紀華山。紀華山人很瀟灑,自認命運奇特,但沒有孩子,因此鬱鬱寡歡,漸漸得了痞脹病,四年來,肌肉消瘦,自己認為活不成了。張漣水診治後取笑他說:你哪兒需要吃藥?一次就可以好了。於是用當歸六錢,菲菜子一兩,香附用童便爆炒後八錢,熬成藥湯給他喝。紀華山猶豫不決,不得已減了一半的藥量。張漣水說:你這意思是要喝兩劑嗎?紀華山當場就喝了,晚上忽然夢遺,全家人都悲痛大哭。張漣水拍著桌子說:我就是希望他通暢啊。
仍以前半劑進,胸膈間若勇士猛力一擁,解黑糞數升,尋啜粥二碗。再明日,中櫛起見客矣。逾年生一子,即是表弟汝占也。(《廣筆記》。)
白話文:
繼續服用前半劑藥,胸膈之間好像有勇士用力擠壓,排出黑色的糞便數升。接著喝了兩碗粥。第二天,病情緩解,可以起牀見客了。過了一年,生了一個兒子,就是你的表弟汝佔。(《廣筆記》。)
張意田治柯姓人,病劇。診之,得脈浮大而空,左關沉候有微弦之象,左尺沉候有一絲之根。面目皆紅,鼻青耳聾,眼瞪神昏,自語不休,舌燥赤大,唇紫齒燥。(只此數端,便非戴陽症明矣。)初病發熱咳嗽,已七八日,所服乃傷風散解之藥。昨日早間,連大便三四次,即臥床不省人事,今日忽然發昏。
白話文:
張意田治療一位姓柯的病人,病情十分嚴重。他在診病時發現,病人的脈象浮大而虛空,左關的脈象沉穩而微弱有弦狀,左尺的脈象沉穩而僅有一絲根氣。病人的面部發紅,鼻子發青,耳朵失聰,眼睛瞪得很大,神情昏迷,自言自語說個不停,舌頭乾躁發赤且肥大,嘴脣發紫,牙齒乾躁。(僅這些症狀,便可明顯排除是陽明經熱證。)病人最初發病時有發熱、咳嗽的表現,已經持續七、八天,服用的是治療風寒感冒的藥。昨天早上,連續大便了三四次,隨即臥牀不省人事,今天突然發昏昏迷。
或謂戴陽症,用熟地、附子等,未服。張思外症雖類戴陽,然症起無因。察其所言,皆平日之事,則似少陰之獨語。至鼻現青色,時在秋令,則肺氣絕矣。然面有光亮,為表氣不和,唇色深紫,宜有鬱火。且左尺有根,本非無治;左關微強,則別有致病之故。詢之,乃昨早失手自碎粥罐,因怒不止,即大便昏迷,知為鬱怒所傷,肝火上逆而諸症蜂起,經所謂怒則氣上是也,與戴陽相去遠矣。用逍遙散去白朮,加地黃、丹皮、炒梔之屬而愈。
病多隱微,醫不審察,誤斯眾矣。
白話文:
有的人說這是陽氣過盛的症狀,應該用熟地黃、附子等藥物去治療,但病人並沒有服用這些藥。張思胤覺得症狀雖然跟陽氣過盛很像,但仔細追問病人的病史,發現並沒有明確的原因。仔細傾聽病人所講的症狀,都像是平時的生活瑣事,反而像陰氣過盛的表現。
到了鼻子出現青紫色的時候,正是秋天,這表示肺氣已經衰竭了。但病人的臉色紅潤有光澤,這表示表氣不和。嘴脣顏色深紫色,表示體內有鬱火。
再把脈,左關脈有力,並不是病很嚴重;但是左尺脈無力,表示另有疾病的原因。仔細詢問後才知道,前一天不小心打破了盛粥的罐子,病人生氣得不得了,接著大便後就昏迷了。這時才知道,是生氣傷到了病人,導致肝氣上升,進而引發各種症狀。正如經書所說的:「生氣則會導致氣上衝」,跟陽氣過盛相差甚遠。
治療時,使用逍遙散去掉了白朮,再加上生地黃、丹皮、炒梔仁等藥物後,病人的症狀逐漸好轉而痊癒。
一宦素謹言,一日,會堂屬官筵中,有蘿蔔頗大,客羨之。主曰:尚有大如人者,客皆笑以為無。主則悔恨自咎曰:人不見如此大者,而吾以是語之,宜以吾言為妄且笑也。因而致病,藥不應。其子讀書達事,思其父素不輕言,因愧赧成病,必須實所言,庶可解釋。遂遣人至家取蘿蔔如人大者至官所,復會堂屬,強父扶病而陪。
陪至數巡,以車載蘿蔔至席前,客皆驚訝,其父大喜,厥旦疾愈。(《石山醫案》。)
白話文:
一位名叫宦素的清貧之人,一天在會堂裡跟官員們一起吃宴席。席間有一根蘿蔔特別大,客人們都感到很稀奇。主人說:「還有比人還大的蘿蔔呢。」客人們都笑著認為他胡說八道。主人很後悔,自責地說:「你們沒見過這麼大的蘿蔔,我卻拿這件事來說,難怪你們都把我當做大話精取笑我。」結果,主人因此生了病,吃藥也不見效。他的兒子是個博學又通曉世事的人。他想到父親一向不輕易說謊,於是猜想父親是因為羞愧內疚才生病的。要解除他的病痛,必須證明他的話是對的。於是,他派人回家裡拿了一根和人一樣大的蘿蔔到官府,再次召集會堂裡的官員們,讓病重的父親勉強前來陪客。
一女與母相愛,既嫁,母喪,女因思母成疾,精神短少,倦怠嗜臥,胸膈煩悶,日常懨懨,藥不應。予視之曰:此病自思,非藥可愈。彼俗酷信女巫,巫托降神言禍福,謂之卜童。因令其夫假託賄囑之,托母言女與我前世有冤,汝故託生於我,一以害我,是以汝之生命克我,我死皆汝之故。今在陰司,欲報汝仇,汝病懨懨,實我所為,生則為母子,死則為寇仇。
白話文:
丈夫對妻子說:「妳病得這麼嚴重,我去找人幫忙,可以請巫婆幫妳卜個卦看看怎麼樣?」妻子答應了。於是丈夫就請巫婆卜卦,卦象正好跟丈夫所說的一樣。妻子聽了勃然大怒,罵道:「我因為母親生病才來這裡,母親卻反而害我,我為什麼要想她呢?」於是妻子就不再想母親,果然病就好了。這是因為生氣勝過了思念。
夫乃語其婦曰:汝病若此,我他往,可請巫婦卜之何如?婦諾之。遂請卜,一如夫所言。女聞大怒,詬曰:我因母病,母反害我,我何思之?遂不思,病果愈,此以怒勝思也。
蕭萬輿治一婦,年四旬,懷抱鬱結,嘔痰少食,胸膈脹痛,雖盛暑猶著綿衣,六脈浮結,或煩渴不寐,此命門火衰,元氣虛寒也。以六君子加薑、桂及八味丸,不兩月而症痊矣。
白話文:
蕭萬輿醫生治療一位四十歲的女性,她情緒低落,嘔吐痰液,食慾不振,胸悶脹痛,即使在盛夏仍穿著棉衣,把脈後發現脈象浮快而緊,有時會煩渴失眠。這表示她的命門之火衰弱,元氣虛寒。於是蕭醫生使用了六君子湯加上薑、桂和八味丸,不到兩個月,她的症狀就痊癒了。
易思蘭治徐文淙妻,臥病三年,身體羸瘦,畏寒戰慄後發熱,得汗始解,脊背拘痛,腰膝軟弱,飲食不進,則腸鳴作瀉,心虛驚悸,胸肋氣脹,畏風畏熱,頭眩目昏,月信愆期。易診之曰:此氣鬱病也。左寸脈心小腸屬火,當浮大而散,今心脈大而散,卻不浮。蓋心為一身之主,藏神而生血,宜常靜而不宜多動。
白話文:
易思蘭醫生治療徐文淙妻子的病,她臥病三年,身體消瘦,常感到怕冷打顫,之後發熱,只有出汗後症狀才會緩解。她的脊背疼痛難忍,腰膝酸軟無力,吃不下東西就會腹鳴腹瀉。她的心臟虛弱,心悸不安,胸肋憋脹。她怕冷又怕熱,頭暈眼花,月經也不正常。易醫生診斷後說:這是氣鬱病。左寸脈是心小腸所屬的脈象,應當浮大而且鬆散,現在心脈雖然大而鬆散,但是不浮。這是因為心是人體的主宰,儲藏精神並產生血液,心主靜不主動。
人能靜養,則心血充滿,脈自浮大。若事事攪亂,心不寧則神不安而血不充,是以脈無力而不浮,怔忡驚悸之病,由之以生。況診七八至,或十二三至,又往關中一獵,有類以灰種火之狀,此乃君火鬱於下,而無離明之象也。據脈論證,當有胸中煩悶,蒸蒸然不安,蒸出自汗,則內稍靜,而腠理不密畏寒為驗。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能靜養身體,心血充盈,脈搏強而有力,浮於表層。如果凡事思慮過多,心神不寧,則氣血不暢,脈搏綿弱無力,不浮於表。由此會導致怔忡驚悸等疾病。況且診斷時脈搏跳動七至八次,甚至十二至十三次,如果再急忙趕往關中打獵,就像用灰燼點火的樣子。這是因為君火鬱結於下,沒有離明之象。根據脈象判斷,會出現胸悶、煩躁不安,自發出汗,內在稍稍平靜下來,但表皮腠理不密而畏寒。
左關肝膽屬木,宜弦細而長,今左關弦長而不細,又侵上寸部二分,推之於內,外見洪大有力,是肝氣有餘也。蓋因火鬱於中,下不能承順正化之源,木母太旺,上助心火,中侮脾土。肝藏血而主筋,病當頭眩目昏,脊背項強,卒難轉側,背冷如冰,甚則一點痛不可忍,下則腰膝軟弱無力,脾胃不和等症為驗。左尺腎與膀胱屬水,脈宜沉濡而滑,惟此部得其正。
白話文:
左手關脈屬於肝膽,肝屬木,脈象應細長而略緊張。現在左手關脈弦長但不足夠細,而且侵犯上寸部兩分。從脈象推斷,外觀顯得洪大有力,說明肝氣旺盛。
原因可能是內有火氣鬱結,下焦不能順應肝的正常疏泄功能。肝氣太旺,向上助長心火,中間損害脾胃,使其失和。肝藏血、主筋,因此症狀會表現為頭暈目眩,脊背項部強硬,突然不能轉身側臥,背部寒冷如冰,嚴重時會出現一點刺痛,難以忍受。下焦的症狀則包括腰膝軟弱無力、脾胃不和等。
左手尺脈屬於腎與膀胱,腎屬水,脈象應沉穩濡滑,只有這個部位的脈象是正常的。
右寸肺與大腸屬金,脈宜短澀而浮。茲診得沉滯而大,按三五至或十數至一結,結乃積深,沉則氣滯,此正肺受火邪,氣鬱不行也。病當胸膈不利,或時悶痛,右肋脹滿,飲食不進,大腸鳴泄等症為驗。右關脾胃屬土,脈宜緩而大,此部雖無力,猶不失其本體。右尺三焦命門屬相火,亦宜沉靜,不宜浮大。
白話文:
右手寸口脈代表肺和大腸,屬金,脈象應是短促收澀且浮起。現在診得的脈象卻是沉滯而洪大,按壓三到五次,或十幾次才會出現一次結脈。結脈說明積鬱已久,沉脈說明氣機不通暢。這正是肺受到火邪侵襲,氣機鬱滯不通所致。患者應當出現胸膈不適,有時伴隨悶痛,右肋脹滿,飲食不進,大腸鳴瀉等症狀,可以作為驗證。
右手關脈代表脾胃,屬土,脈象應是緩和而洪大。這一部分脈象雖然無力,但還不失其本來的特徵。右手尺脈代表三焦、命門,屬相火,脈象也應沉穩安靜,不應浮大。
此部浮取三焦脈,浮而無力,侵上脾胃,是君火鬱於下,而相火升於上,侮其金也,病主氣滿胸膈𩞄雜,飲食不利等症為驗。詳六部脈症,惟左尺得體,腎為壽元,根本尚固。右關脾土為木所侮,雖是少力,然來去緩大而不弦。此五臟之源,生氣有存,無足慮也。病症多端,要之不過氣鬱而已。
白話文:
這個脈象浮取於三焦脈,浮而不有力,侵犯了脾胃部位。這是因為君火鬱積在下面,相火上升到上面,欺侮了肺金之氣。因此,症狀主要是胸膈滿脹、心煩口渴、飲食不順暢。
仔細觀察六部的脈象,只有左尺脈有力,腎氣為生命的根本,仍然堅固。右關脈脾土屬木,現在被相火欺侮,雖然脈象較弱,但是來去緩和有力,而且不緊。這是因為五臟之源,生氣仍然存在,所以不必過於憂慮。
病症雖然有很多,但是總的來說都是氣鬱造成的。
丹溪云:氣有餘便是火。火鬱則發之,先投以和中暢衛湯,用蘇梗、桔梗開提其氣,香附、撫芎、蒼朮、神麯解散其鬱,貝母化其鬱痰,砂仁快其滯氣。鬱氣散則金體堅,木平水王,何慮相火不降耶?若夫木當夏月,成功者退,雖王不必專治。服三劑而肺脈浮起,胸次豁然,諸症頓減。
白話文:
丹溪說:氣盛就會化為火。火氣鬱結就要發散它,先用和中暢衛湯,用蘇梗、桔梗開提氣機,香附、撫芎、蒼朮、神麯疏散鬱結,貝母化解鬱痰,砂仁理氣通滯。鬱氣散了,金肺就會強健,木肝就會平穩,水腎就會旺盛,不用擔心相火不降。如果遇到木旺的夏季,火就退了,即使腎水不旺也不必專門治療。服了三劑藥後,肺脈變得浮起,胸中開闊舒暢,各種症狀都明顯減輕了。
繼以清中實表,固其腠理,月信大行,久積盡去,表裡皆空。用補陰固真之劑,並紫河車丸,日進一服,月餘全愈。
白話文:
接下來使用清熱解毒、調理氣血兼顧的方法,鞏固表皮和肌理,讓月經順利排出,清除體內積累的毒素,達到內外空明的狀態。使用滋陰保元的中藥,配合紫河車丸,每天服用一劑,大約一個月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