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四 (21)
卷十四 (21)
1. 呃逆
此中央氣弱,不能四迄轉達也。宜急用四君子湯之理胃氣,則中央之樞轉有力,而四畔之機關盡利,喉管之水氣不逆,而口中之淡味亦除矣。不信,別召二醫,一謂中風,一謂傷寒。微用表劑,即汗出沾濡,氣高神蕩,呃逆不休矣。再投黃連一劑,則脈亂如沸羹,頻轉頻歇,神昏身強,年壽黑滯,氣出順而入必噦,晝夜萬三千五百息,即噦亦如之。二醫卸禍,謂喻前議四君,今始可用。
喻曰:氣已出而不入,再加參、術之膩阻,氣立斷矣,惟仲景旋覆代赭一方,可收神功於百一。進一劑而噦勢稍減,二劑加代赭至五錢,噦遂大減,連連進粥,神清色亮,脈復體輕。再用參、苓、麥冬、木瓜、甘草,平調二日,康復如初。
張三錫治一老人,偶傷飲食,消導未減。或誤與潤腸丸,二服下清水,脹痛轉甚。或復投巴豆丸,二服至呃逆不止。用大劑六君子湯二帖,至五帖全止,補養而愈。
一老人深秋患痢,發呃逆嘔吐。黃柏炒燥研末,陳米飯為丸小菀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參、白朮、茯苓三味濃煎湯下,連服三劑即愈。切不可下丁香等熱藥。
陳良甫治一人痢疾,呃逆不止,六脈沉弱。諸醫藥灼艾皆無效,乃投退陰散兩服愈。又嘗治許主簿,痢疾呃逆不止,諸藥無效。灸期門穴,不三壯而愈。(《良方》。)
王叔權治一男子,忽氣出不絕聲,病數日矣。以手按其膻中而應微,以冷針頻頻刺之而愈。初不之灸,何其神也。(《資生經》。)
陳霞山治一人,咳逆上氣,體重氣短,脹滿坐不得臥,常作水雞聲。用白前湯:白前二兩,紫菀、半夏各三兩,大戟一兩,水一斗,煮三升,分三服。(水腫大實之治。)
薛立齋治一婦人痢後嘔噦,(即呃逆也。)服降火化痰等劑愈甚,脈洪大,按之虛細,作渴飲湯,諸藥到口即嘔。此脾胃虛寒,不能司納,以參、朮、炮薑末各一錢,以飯作丸,米飲不時送三五粒,至三兩餘,聞藥不嘔。乃以六君加炮姜,三十餘劑。
一婦人患症同前,飲食少思,胸腹膨脹,大便不實。所見之症,悉屬虛寒假實,遂朝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木香,夕用六君子湯送四神丸,漸愈。又用八味丸料,煎送四神丸而痊。
一婦人因怒嘔噦,時或昏憒口噤,時或舉體內動,其面色或青或赤。此肝火熾甚,脾土受侮,用小柴胡湯加山梔、鉤藤治之漸愈。又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調理而痊。
繆仲淳治高存之鄰人賣腐者,傷寒微噦,兩日夜不省人事。其子乞方,問之曰:汝父當時曾頭身熱乎?曰:然。曰:曾服汗藥乎?曰:未也。曾吐下乎?,曰:未也。因索傷寒書檢之,其方類用乾薑、柿蒂、丁香及附子等溫熱之藥,(檢方云云者,蓋示人以病系陽明熱嘔,以上諸藥均不可用,非臨陣看兵書也。)末條僅載白虎湯一方。
白話文:
呃逆
這症狀是因為人體的中央之氣虛弱,無法周流全身。應該立即使用四君子湯來調理脾胃之氣,這樣就能使人體的中央樞紐運轉有力,四肢百骸的機能都能順暢,喉嚨的水氣就不會逆流,口中淡而無味的症狀也會消失。如果不相信,可以找兩個醫生來診治,一個診斷為中風,一個診斷為傷寒。如果稍微用一些發汗的藥物,患者就會出汗,精神亢奮,但呃逆卻仍然不止。如果再服用黃連,脈象就會紊亂如同沸騰的湯,忽快忽慢,神志昏沉,身體強硬,面色晦暗,氣體呼出順暢但吸入必定會呃逆,一天一夜要呼吸萬三千五百次,即使呃逆也會如此。這時,兩個醫生就會推卸責任,說之前建議的四君子湯現在才能使用。
我說:氣已經呼出卻無法吸入,再加入人參、白術這類滋膩阻滯的藥物,氣機就會更不通暢,只有仲景的旋覆代赭湯才能奏效。服用一劑後,呃逆的症狀稍微減輕,服用兩劑,將代赭石加到五錢,呃逆就大大減輕,可以連續喝粥,精神清爽,面色紅潤,脈象恢復正常,身體也輕快了。再用人參、茯苓、麥冬、木瓜、甘草等藥物調理兩天,就能完全康復。
張三錫治療一位老人,因為飲食不當,消化不良。有人錯誤地給他服用潤腸丸,服用了兩次,腹脹疼痛加劇。又有人給他服用巴豆丸,服用了兩次,結果呃逆不止。於是使用大劑量的六君子湯兩帖,到五帖的時候完全治癒,之後再補養身體就痊癒了。
一位老人深秋患痢疾,出現呃逆嘔吐。用黃柏炒乾研磨成粉末,用陳米飯做成如豌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人參、白朮、茯苓三味藥煎濃湯送服,連續服用三劑就痊癒了。絕對不可服用丁香等溫熱的藥物。
陳良甫治療一位痢疾患者,呃逆不止,六脈沉弱。各種藥物和灸法都無效,於是服用退陰散兩劑就痊癒了。他又曾經治療許主簿,痢疾呃逆不止,各種藥物都無效,灸刺期門穴,不到三次就痊癒了。(出自《良方》)
王叔權治療一位男子,突然氣息不暢,聲音斷續,病了幾天了。用手按壓他的膻中穴有微弱反應,用冷針頻頻刺穴,就痊癒了。一開始沒有灸治,真是神奇!(出自《資生經》)
陳霞山治療一位患者,咳嗽呃逆,氣喘,身體沉重,腹部脹滿,不能坐臥,經常發出像水雞一樣的聲音。使用白前湯:白前二兩,紫菀、半夏各三兩,大戟一兩,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用。(這是治療水腫實證的方劑。)
薛立齋治療一位婦女,痢疾後嘔吐呃逆(也就是呃逆),服用降火化痰的藥物後病情反而加重,脈象洪大,按之虛弱,口渴想喝水,但服藥後立即嘔吐。這是脾胃虛寒,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於是用人參、白術、炮薑末各一錢,用米飯做成藥丸,用米湯送服,每次三五粒,服用三兩餘,就不再嘔吐了。於是使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服用三十多劑。
一位婦女患病症狀與前例相同,飲食減少,食慾不振,胸腹膨脹,大便不實。所見的症狀都屬於虛寒假實,於是早晨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木香,晚上服用六君子湯送服四神丸,逐漸痊癒。又用八味丸煎湯送服四神丸而痊癒。
一位婦女因為生氣而嘔吐呃逆,有時昏迷不醒,口不能言,有時全身抽搐,面色有時青有時紅。這是肝火旺盛,脾土受損,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子、鉤藤治療,逐漸痊癒。又用加味歸脾湯、逍遙散調理而痊癒。
繆仲淳治療高存的鄰居,一位賣豆腐的人,傷寒伴有輕微呃逆,兩天兩夜昏迷不醒。他的兒子求醫,我問他:你父親當時有沒有發熱?他說:有。我問:有沒有服用發汗藥?他說:沒有。我問:有沒有服用吐瀉藥?他說:沒有。於是翻閱傷寒書籍,裡面大多是使用乾薑、柿蒂、丁香和附子等溫熱的藥物。(翻閱書籍,是為了表明這種病屬於陽明熱證引起的嘔吐,以上這些藥物都不能使用,並不是臨陣才翻看兵書。)最後只記載了一個白虎湯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