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三 (19)
卷十三 (19)
1. 痛痹
不知藥不可籠統而用,須精專,必使之填髓入骨中,透風自骨出,斯為合法耳。
孫文垣治程參軍,年六十四,向以乏嗣,服下元藥太多,冬月單袴立溪邊,督工受寒,致筋骨疼痛,肩井、缺盆、腳膝、跟踝及骨節動處,皆紅腫而痛,臥床三年。或認為虛、為寒、為風、為濕,百治不效,腿間大肉盡消,惟骨節合處腫大而痛。脈之弦澀有力,知為濕熱痰火被寒氣凝滯,固澀經絡也。
所喜目中精神尚在,胃氣未全損。其小便在器,少頃則澄結為砂,色紅而濁。兩膝下及腳趾,皆生大瘡,瘡靨如靴釘狀,皆由向服春方所致。為先逐經絡凝滯,然後健脾消痰,俾新痰不生,血氣日長,後以補劑收功,斯得也。以新取威靈仙一斤,裝新竹筒中,入燒酒二斤,塞筒口,刮去青皮,重湯煮三炷官香為度,取出曬乾為末,用竹瀝打糊為丸桐子大,早晚酒送一錢,日服二次。五日後,大便去稠黏痰積半桶,腫痛減大半。
改以人參、石斛、蒼朮、黃柏、薏仁、蒼耳子、牛膝、烏藥葉、龜板、紅花、犀角、木通,煎服二十帖,又用前末藥服三日,又下痰積如前之半。仍以前藥服半月,又服末藥三日,腹中痰漸少。乃以虎骨、晚蠶砂、蒼朮、黃柏、丹參、杜仲、牛膝莖葉、薏仁、紅花、五加皮、蒼耳子、龜板,酒打糊為丸梧子大,每空心服七八十丸,外以丹溪保和丸,食後服,半年全愈。
孫質庵患痛風,兩手自肩顒(巨骨下臂臑上。)及曲池,(肘彎處三里上。)以至手梢,兩足自膝及跟尻,腫痛更甚,痛處熱,(火流注也。)飲食少,伏褥者三年。脈之皆弦細而數,面青,(肝色。)肌瘦,(火多。)大小腿肉皆瘦削。(三陰虛損。)曰:此得之稟氣弱,下虛多內以傷其陰也。
燕地多寒,今血虛則筋失養,故榮不榮於中,氣為寒束,百骸拘攣,故衛不衛於外,是名周痹。治當養血舒筋,疏濕潤燥,使經絡通暢。待痛止,即以大補陰血之劑,實其下元。先與五加皮、蒼朮、黃柏、蒼耳子、當歸、紅花、薏仁、羌活、防風、秦艽、紫荊皮,二十劑,筋漸舒,腫漸消,痛減大半。
更以生地、龜板、牛膝、蒼朮、黃柏、晚蠶砂、蒼耳子、薏仁、海桐皮、當歸、秦艽,三十劑,腫痛全減。戒之曰:難足而易敗者,陰也。須痛絕酒色,以固根本,斯刀圭可恃。乃用仙茅為君,杞子、牛膝、鹿膠、虎骨、人參為臣,熟地、黃柏、晚蠶砂、茯苓、蒼耳子為佐,桂心、秦艽、澤瀉為使。蜜丸,服百日腿肉長充,精神復舊。
俞東扶曰:此案論治處方俱精當,葉案有藍本於此者。
薛立齋治一男子,先腿腫,後四肢皆痛,遊走不定,至夜益甚,服除濕敗毒之劑不應。診其脈滑而澀,此濕痰濁血為患。以二陳湯加蒼朮、羌活、桃仁、紅花、牛膝、首烏,治之而愈。凡濕痰濕熱,或死血流注關節,非辛溫之劑,開發腠理,流通隧道,使氣行血和,焉能得愈?
白話文:
痛痹
藥物使用不能籠統,必須精準,務必使藥力深入骨髓,驅散風寒,才能算是合乎醫理。
孫文垣治療程參軍,六十四歲,先前因想繼承香火服用大量補腎藥物,冬月穿單衣在溪邊監工受寒,導致筋骨疼痛,肩井穴、鎖骨上窩、腳膝、腳踝及骨骼關節活動處都紅腫疼痛,臥床三年。有人認為是虛症、寒症、風症、濕症,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大腿肌肉都消瘦了,只有骨節連接處腫大疼痛。診其脈象弦澀有力,判斷是濕熱痰火受到寒氣阻滯,導致經絡不通。
所幸眼神尚且明亮,胃氣未完全受損。小便在便器中過一會兒就沉澱成沙狀,顏色紅濁。雙膝以下和腳趾都長了大瘡,瘡口像靴釘一樣,都是先前服用春藥造成的。治療方法是先疏通經絡凝滯,然後健脾消痰,防止新的痰濕產生,讓氣血逐漸恢復,最後再用補藥收功,才能痊癒。先用新鮮的威靈仙一斤,裝入新竹筒中,加入燒酒二斤,封好筒口,刮去威靈仙的青皮,用大火煮三炷香的時間,取出曬乾研磨成粉,用竹瀝調成糊狀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早晚用酒送服一錢,每日服用二次。五天後,大便排出黏稠的痰積半桶,腫痛減輕了一大半。
接著改用人參、石斛、蒼朮、黃柏、薏仁、蒼耳子、牛膝、烏藥葉、龜板、紅花、犀角、木通煎服二十帖,又服用之前的威靈仙丸藥三天,再次排出像之前一半的痰積。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半個月,又服用威靈仙丸藥三天,腹中痰濕逐漸減少。然後改用虎骨、晚蠶砂、蒼朮、黃柏、丹參、杜仲、牛膝莖葉、薏仁、紅花、五加皮、蒼耳子、龜板,用酒調成糊狀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七八十丸,外加丹溪保和丸飯後服用,半年後痊癒。
孫質庵患痛風,雙手從肩膀到肘部,一直到手指,雙腳從膝蓋到腳踝,都腫痛,痛處發熱(火邪流注),食慾減少,臥床三年。脈象弦細而數,面色青(肝氣不順),肌肉消瘦(火邪過盛),大小腿肌肉都消瘦(三陰虛損)。診斷為先天體質虛弱,下元虛損,導致陰氣受損。
燕地寒冷,現在血虛則筋脈失養,因此不能溫養內臟,寒邪束縛經絡,百骸拘攣,所以衛氣不能抵禦外邪,這就是周痹。治療應當養血舒筋,疏通濕氣,潤燥,使經絡通暢。待疼痛停止後,再用大補陰血的藥方,滋補下元。先用五加皮、蒼朮、黃柏、蒼耳子、當歸、紅花、薏仁、羌活、防風、秦艽、紫荊皮,二十劑,筋脈漸漸舒緩,腫痛漸漸消退,疼痛減輕了一大半。
再用生地、龜板、牛膝、蒼朮、黃柏、晚蠶砂、蒼耳子、薏仁、海桐皮、當歸、秦艽,三十劑,腫痛完全消退。告誡病人:容易得病又容易復發的是陰虛,必須戒酒戒色,才能鞏固根本,藥物才能有效。於是用仙茅為主藥,杞子、牛膝、鹿膠、虎骨、人參為輔藥,熟地、黃柏、晚蠶砂、茯苓、蒼耳子為佐藥,桂心、秦艽、澤瀉為引藥。製成蜜丸,服用一百天,腿部肌肉恢復飽滿,精神恢復如初。
俞東扶說:這個病例的診斷和處方都非常精準,葉天士的病例中也有類似的案例。
薛立齋治療一個男子,先腿腫,然後四肢都疼痛,疼痛部位遊走不定,晚上加重,服用祛濕解毒的藥方無效。診其脈象滑而澀,判斷是濕痰濁血引起的疾病。用二陳湯加蒼朮、羌活、桃仁、紅花、牛膝、首烏治療,痊癒。凡是濕痰濕熱,或者瘀血流注關節,如果不是辛溫的藥物,疏通毛孔,使氣血暢通,怎麼能治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