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三 (16)
卷十三 (16)
1. 痛痹
一月後,人壯氣復,步履如初。後以此法治數人皆驗。
潘塤曰:予少時讀書郡學,夏月洗足,風濕搏於右足外踝,注痛十餘年,足跟不仁。宦遊北方,少愈,歸老又發,前後幾四十年,沉痼之疾也。嘉靖丁未,右臂亦遭此患,牽連上下手腕及指,將成偏痹,用藥宣通驅逐,敷貼攻熨,百治不效,蓋風邪入於筋骨,藥力莫能達也。
予思骨必有竅,喘息呼吸,百骸相通,邪氣因乘虛而入,亦可引之而出,又思手居上體,出路頗近,先從手臂試之。心之所注,氣必至焉。元門運氣之法,不過如是。乃澄心靜慮,每夜側臥,右臂向上,伸手平嚲,以意從肩井骨竅中,步步存想而下,直至指尖,復徐徐引氣而上,過兩腕,直至肩井旁,分一路穿頸入喉出口,細細吐之。每夜如是行者往復十數遍,倦則止。
行之二三夜,意熟路通。又四五夜,覺骨竅中有一線氣隨意想上行,微微牽通。至十數夜,覺肩井紅腫生小瘡,而腹亦微痛。蓋惡氣上衝肩井旁一路,由喉下墜入腹,不能盡從口中吐出也。乃用拔毒膏帖肩井,瘡潰而成膿,腹自利二三遍,痛止而右臂豁然通矣。因思足外踝,歲雖久而病根所發,道雖遠而骨竅相通。
亦如前法,側臥伸足,以意存想,以漸引氣過膝,穿腿入腹,則惡氣注腹而大痛,口不及引之而出也。忽一日大瀉四五遍,臭味極惡,而足病亦瘳。此殆神啟愚衷,獨得靈異之訣,至妙至妙者歟,而昔人未之有行也。(諸記室。)
琇按:此與景岳之父,導痰飲之法頗宜參閱。張案在飲門。
孫文垣治姚畫老夫人,年幾七十,右手疼不能上頭。醫者皆以中風治不效,益加口渴煩躁。診之,右脈浮滑左平,曰:此濕痰生熱,熱生風也。治宜化痰清熱,兼流動經絡,乃可瘳也。二陳湯,倍加威靈仙、酒芩、白殭蠶、秦艽,四劑病去如失。
吳少溪有酒積,常患胃脘痛,近又腰眼足跟肢節皆痛。孫曰:此由濕熱傷筋,脾肺痰火所致,法宜清肅中宮,消痰去濕,俾經絡流通,筋骨自不疼矣,切不可作風痛而用風劑。以二陳湯加威靈仙、蒼朮、黃柏、五加皮、枳實、葛根、山梔子進之,肢節痛減。改用清氣化痰丸加瓦楞子、蒼朮、枳實、薑黃,用竹瀝、神麯打糊為丸,調理而安。
李妓體素肥,患痛風,自二月起至仲冬,諸治不效。六脈大而無力,手足肢節腫痛,兩胯亦痛,不能起止,肌肉消半,日僅進粥二碗,月汛兩月一行,曰:此行痹也。以人參、白朮、薏仁各三錢,當歸、枸杞、杜仲、龜板、蒼耳子各二錢,晚蠶砂、秦艽、防風各一錢,附子、甘草、桂枝、黃柏各五分,五帖痛止腫消。改用歸芍六君子加薏仁、丹參、紅花、石斛、紫荊皮,三十帖全愈。
白話文:
痛痹
一個月後,病人身體強壯,氣色恢復,行走如常。後來用這種方法治療好幾個人,都得到了驗證。
潘塤說:我年輕時在郡學讀書,夏天洗腳時,風濕侵襲了右腳外踝,疼痛十幾年,腳跟麻木不仁。後來到北方做官,病情稍有好轉,回到家鄉後又復發,前後將近四十年,是久治不癒的頑疾。嘉靖丁未年,我的右臂也得了這種病,疼痛牽連到手腕和手指,快要變成半身不遂了,我用藥物疏通經絡,驅逐寒邪,貼敷、熨燙,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因為風邪已經侵入筋骨,藥力無法到達病灶。
我想,骨頭一定有孔竅,人體呼吸吐納,百骸互相連通,邪氣乘虛而入,也可以引導它出來。我又想,手在身體的上部,邪氣排出較為方便,就先從手臂試起。心想所至,氣血必能到達。元門運氣的方法,不過如此而已。於是我就靜下心來,每天晚上側臥,右臂向上,伸直平放,用意念從肩井穴的孔竅中,一點一點地向下運行,直到指尖,然後慢慢地把氣引回來,經過手腕,直到肩井穴旁邊,再分出一路氣從頸部進入喉嚨,從口中慢慢呼出。每天晚上這樣做十幾遍,累了就停止。
做了二三夜,意念熟練,經絡暢通。又過了四五夜,感覺骨頭的孔竅中有一股氣流隨著意念向上運行,微微地拉通經絡。到了十幾夜,感覺肩井穴紅腫,長出小瘡,肚子也微微疼痛。這是因為邪氣向上衝擊肩井穴一路,從喉嚨往下進入腹部,不能完全從口中呼出來。於是用拔毒膏貼在肩井穴上,瘡潰爛並化膿,腹部也大便二三遍,疼痛停止,右臂也突然通暢了。
我想起腳外踝的病,雖然病程很長,但病根就是從那裡發起的,雖然距離較遠,但骨頭的孔竅是相通的。
也用同樣的方法,側臥伸直腳,用意念運行,慢慢地引導氣流經過膝蓋,穿過腿部進入腹部,這時邪氣進入腹部,腹部劇烈疼痛,口又不及時引導排出。突然有一天,大便四五次,臭味極重,腳病也好了。這大概是我的愚昧之心得到了神明的啟示,獨得了一個神奇的秘訣,妙極了!妙極了!而古人卻沒有這樣做。(諸記室。)
琇按:這個方法與景岳的父親導痰飲的方法很值得參考。張案在飲門。
孫文垣治療姚畫老夫人的病,她年近七十,右手疼痛,抬不起來。很多醫生都用中風的療法治療,但無效,而且她還更加口渴煩躁。孫文垣診斷後,發現她的右手脈浮滑,左手脈平,說:這是濕痰生熱,熱生風。治療應該化痰清熱,並使經絡暢通,才能痊癒。於是用二陳湯,加倍威靈仙、酒芩、白殭蠶、秦艽,四劑藥後,病就好了。
吳少溪有積酒的毛病,經常患胃脘痛,最近又腰部、腳跟、四肢關節都疼痛。孫文垣說:這是由於濕熱損傷筋脈,脾肺痰火所致,治療應該清肅中焦,消痰除濕,使經絡暢通,筋骨自然就不會疼痛了,絕對不能當作風濕痛來用祛風的藥物治療。於是用二陳湯加上威靈仙、蒼朮、黃柏、五加皮、枳實、葛根、山梔子給他服用,肢體疼痛減輕。然後改用清氣化痰丸加上瓦楞子、蒼朮、枳實、薑黃,用竹瀝、神麴打糊做成丸藥,調理後痊癒。
李妓體型肥胖,患痛風,從二月到仲冬,各種治療都無效。六脈洪大而無力,手腳關節腫痛,兩胯也痛,不能站立行走,肌肉萎縮了一半,每天只吃兩碗粥,月經兩個月來一次。孫文垣說:這是行痹。於是用人參、白朮、薏苡仁各三錢,當歸、枸杞、杜仲、龜板、蒼耳子各二錢,晚蠶砂、秦艽、防風各一錢,附子、甘草、桂枝、黃柏各五分,五帖藥後,疼痛停止,腫脹消退。然後改用歸芍六君子湯加上薏苡仁、丹參、紅花、石斛、紫荊皮,三十帖藥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