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7)

1.

(雄按:議論極是,方未盡善。)

易思蘭治一婦人,年十九,稟賦怯弱,庚辰春因患痿疾,臥榻年餘,首不能舉,形瘦如柴,髮結若氈,起便皆賴人扶,一粒不嘗者五月,惟日啖甘蔗汁而已,服滋陰降火藥百帖不效。有用人參一二錢者,輒喘脹不安。其脈六部俱軟弱無力,知其脾困久矣。以補中益氣湯加減治之,而人參更加倍焉,服二劑遂進粥二盞,雞蛋二枚。

後以強筋健體之藥,調理數月,飲食步履如常,全愈。或問曰:諸人皆用滋陰降火,公獨用補中益氣,何也?易曰:痿因內臟不足,治在陽明。陽明者胃也,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痿由陽明之虛,胃虛不能生金,則肺金熱不能榮養一方,脾虛則四肢不能為用。茲以人參為君,耆、術為佐,皆健脾土之藥也。

土健則能生金,金堅而痿自愈矣。又問:向用人參一二錢,便作喘脹,今倍用之,又加諸補氣藥而不喘脹,何也?曰:五月不食,六脈弱甚,邪氣太盛,元氣太衰,用參少則杯水車薪,不惟不勝,而反為所制,其喘脹也宜矣。予倍用之,如以大軍摧大敵,豈有不剿除者哉?加減補中益氣湯方:人參一錢,黃耆八分,歸身八分,陳皮六分,白朮八分,炙甘草五分,澤瀉六分,黃柏五分,丹皮六分。

陸養愚治王庚陽,中年後患足拘攣,屈伸不利,以風濕治不效。自制史國公藥酒,服之亦不效。脈之左手細數,重按則駛,右手稍和,重按亦弱。詢其病發之由,告曰:始偶不謹而冒寒,便發寒熱口苦,筋骨疼痛。服發散藥,寒熱除而口苦疼痛不減。至月餘,先左足拘攣,難以屈伸,漸至右足亦然,又漸至兩手亦然,手更振掉不息。

醫數十人,不外疏風順氣及行氣行血而已。數月前,少能移動,而振動疼痛不可忍。今雖不能移動,幸不振掉疼痛。曰:若不疼痛,大事去矣。曰:不移動則不疼痛,若移動極其痠痛。曰:幸尚可藥,此筋痿症也。少年房帷間,曾有所思慕而不得遂願否?曰:早年一婢,其色頗妍,因暱之。

拙荊覺而私黜他方,後極想念。本年間欲事反縱,後患遺精、白濁,今陽事久不起矣。曰:《內經·痿論》中一條云,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由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又曰:筋痿者,生於疾使內也。

蓋思願不遂,遇陰必恣,風寒乘虛襲之而不覺。至中年後血氣既衰,寒變為熱,風變為火,消精爍髓而病作。醫又以風熱之藥治之,重耗其血,筋無所養,不能束骨而利機關,宜其病轉劇也。所幸飲食未減,大便猶實。蓋痿症獨取陽明,陽明盛則能生氣生血,未為難治。用當歸、地黃、參、耆、白朮、丹皮、黃柏、青蒿、山萸、枸杞、牛膝,少加秦艽、桂枝、羌活、獨活煎服。又以紫河車、鹿角、龜板、虎脛骨熬膏,酒服兩許,調治一月而愈。

白話文:

[痿]

一位十九歲的婦人,體質虛弱,庚辰年春天患上痿病,臥床一年多,頭都抬不起來,瘦得像柴火一樣,頭髮糾結如同氈子,起身都需要別人扶著,五個月不吃米粒,只喝甘蔗汁,服用滋陰降火藥物百餘帖無效。服用人參一、二錢,就喘脹不安。脈象六部皆軟弱無力,可知她的脾胃虛弱已久。醫生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並將人參用量加倍,服用兩劑後就能吃下兩碗粥,兩個雞蛋。

後來用強筋健體的藥物調理數月,飲食和行走都恢復正常,痊癒了。有人問:其他人都是用滋陰降火的方法,你為何獨用補中益氣湯?醫生回答:痿病是因為內臟不足,治療應從陽明入手。陽明指胃,是五臟六腑之海,主司滋潤宗筋,宗筋主束縛骨骼,使關節靈活,痿病是由於陽明虛弱,胃虛弱不能生金,則肺金的津液不能滋養四肢,脾虛弱則四肢不能活動。因此用人參為主藥,黃耆、白朮為輔藥,都是健脾的藥物。

脾胃強健就能生金,金氣充足,痿病自然痊癒。又問:之前用人參一、二錢就喘脹,現在加倍用量,又加其他補氣藥卻不喘脹了,這是為什麼?醫生回答:五個月不吃東西,六脈極其虛弱,邪氣太盛,元氣太衰,少量使用人參如同杯水車薪,不僅不能奏效,反而被邪氣所制,所以會喘脹。我加倍用量,如同以大軍壓制敵軍,豈有不剿滅邪氣的道理?加減補中益氣湯的藥方如下:人參一錢,黃耆八分,當歸八分,陳皮六分,白朮八分,炙甘草五分,澤瀉六分,黃柏五分,丹皮六分。

一位中年男子王庚陽患足拘攣,屈伸不利,用治療風濕的方法無效,服用自制的史國公藥酒也不見效。左手的脈象細數,重按則脈速,右手的脈象稍平和,重按也虛弱。詢問病情起因,他說:開始時不小心受寒,接著發熱、口苦、筋骨疼痛。服用發散藥物後,寒熱症狀消失,但口苦、疼痛未減。一個多月後,左腳先出現拘攣,難以屈伸,逐漸波及右腳,然後是雙手,手還不停地顫抖。

看過很多醫生,治療方法都離不開疏風順氣、行氣活血。幾個月前,還能稍微活動,但顫抖疼痛難忍。現在雖然不能活動,但幸好沒有顫抖疼痛了。醫生說:如果不痛,就是病情好轉的重大跡象。病人說:不活動就不痛,但活動就會非常酸痛。醫生說:幸好還能治療,這是筋痿症。年輕時房事方面,曾有想念而不能如願的事嗎?病人說:年輕時有一個婢女,長得很漂亮,我跟她很親密。

妻子發現後把她送走了,後來我一直想念她。這段時間想重溫舊情,結果患上遺精、白濁,現在陽痿很久了。《內經·痿論》中有一條記載: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因為思慮過度,所願不得,意淫於外,房事過度,導致宗筋弛緩,出現筋痿和白濁。筋痿是因情志內傷引起的。

大概是願望不能實現,遇到陰冷就縱慾,風寒乘虛而入而不自知。到中年後,血氣衰弱,寒邪轉化為熱邪,風邪轉化為火邪,耗損精髓而發病。其他醫生用風熱藥物治療,加重了血氣的耗損,筋得不到滋養,不能束縛骨骼,使關節靈活,所以病情加重。幸好飲食沒有減少,大便也正常。因為痿症只治療陽明經,陽明經盛則能生氣生血,所以不難治療。醫生使用當歸、熟地黃、人參、黃耆、白朮、丹皮、黃柏、青蒿、山茱萸、枸杞子、牛膝,少量加入秦艽、桂枝、羌活、獨活煎服。又用紫河車、鹿角、龜板、虎脛骨熬膏,用酒送服,調理一個月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