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二 (23)
卷十二 (23)
1. 衄血
聶久吾治葉氏子,年十五,患衄血,治不效。詢其症,自九歲起,其初每年不過五七次,每次流數茶匙。至十一歲,則每月一次,每次流半酒盞。十二歲,則兩月三次,每次流一酒杯。十三歲,則每月兩次,流半茶鍾。十四歲,則每月或兩次,流大半碗。今十五歲,則八九日一次,每次流盈碗矣。
瘦削骨立,夜間身熱,危困極矣。諸醫所用,皆清熱涼血之劑。十劑衄減四五,三十劑減七八,四十劑則兩月一次,每次不過數點,五十劑全安,而肌肉豐矣。後或有時少作,以前方一劑立愈。地、芍、芎、歸、二冬、知、柏、芩、連、首烏、花粉、丹皮、香附、甘草、龍眼肉,水煮,調好發灰五分,食遠服。(聶方輕極,每品不過五七分。
)
魏玉橫曰:楊氏子年二十餘歲,病鼻衄如湧,有令以黑山梔末吹者,有令以濕草紙熨腦門者,有令以熱酒浸腳者,憧憧擾擾,一日夜不得止。令覓有乳婦人,以乳對鼻孔擠乳,乳入必止。止後,候鼻血乾燥,宜穵去之,如法立愈。
郭氏兒七歲,病咳嗽夜熱,時時鼻衄,衄之盛,常在半夜。兒醫端與疏散涼解,食減則又與香燥消運,日益就憊。延診,見其面目略腫,年壽環口隱起青氣,按其乳旁期門、虛里之間,突突跳築,謂此稟賦薄弱,頑耍過勞,傷其肝腎,木上侮金,故其衄多出於左鼻孔。乃內傷,非外感也,與養青湯數帖少減。再加熟地、地骨皮、蔞仁,四帖全愈。
白話文:
衄血
聶久吾治療葉家十五歲的兒子,患有鼻出血,治療無效。詢問病情,從九歲開始,最初每年不過五到七次,每次流出幾茶匙的血。到十一歲,每月一次,每次流出半酒盞。十二歲,每兩個月三次,每次流出一酒杯。十三歲,每月兩次,每次流出半茶鍾。十四歲,每月一次或兩次,每次流出大半碗。現在十五歲,每八九天一次,每次流滿一碗。
病人瘦削,夜間發熱,病情危急。許多醫生都使用清熱涼血的藥物。服用十劑藥後,出血減少四五次;服用三十劑藥後,出血減少七八次;服用四十劑藥後,變成兩個月一次,每次只流出幾滴;服用五十劑藥後,完全康復,而且肌肉豐滿了。之後偶爾少量出血,服用之前的藥方一劑就痊癒了。藥方:生地、白芍、川芎、當歸、二冬(冬瓜仁、冬蟲草)、知母、側柏葉、黃芩、黃連、何首烏、花粉、丹皮、香附、甘草、龍眼肉,水煮,加入適量的明礬,飯後服用。(聶氏的藥方用量很輕,每味藥材不過五到七分。)
魏玉橫說:楊家二十多歲的兒子,鼻出血像湧泉一樣,有人建議用黑山梔子末吹鼻子,有人建議用濕草紙熨額頭,有人建議用熱酒泡腳,各種方法都用上了,一天一夜都止不住血。於是找來一位哺乳期的婦女,用乳汁對著鼻孔擠壓,乳汁進入鼻孔後,出血就停止了。出血停止後,等到鼻血乾燥,應該將血痂清除,按照這種方法,馬上就痊癒了。
郭家七歲的孩子,患有咳嗽、夜間發熱,經常鼻出血,出血最厲害的時候,常常在半夜發生。兒科醫生用疏散涼解的藥物治療,飲食減少後又用香燥消運的藥物,病情日益嚴重。我診治後,發現孩子的臉部略微腫脹,嘴唇周圍隱約出現青色,按壓乳房旁邊的期門穴、虛里穴之間,感覺到脈搏跳動強烈,認為這是孩子稟賦虛弱,玩耍過度勞累,損傷了肝腎,肝木克金,所以鼻出血多發生在左鼻孔。這是內傷,不是外感,於是給他服用養青湯幾帖,出血稍減。又加入熟地黃、地骨皮、柏子仁,服用四帖藥後完全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