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二 (1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19)

1. 吐血

大約症見肝燥咳紅,脈見左關獨數,非用首烏、阿膠不能潤;肝氣上逆,非用龍骨不能鎮;肺氣隨濕上湧,非用苡仁不能瀉;肝氣燥而不收,非用牛膝、車前不能使氣歸陰,下朝於左;火衰氣浮,非用附子、五味不能使陽陰下行於右。至或脾濕痰湧,不思飲食,則當重陳皮、厚朴以疏之,或加半夏以降之。

肺有感冒而見胸痹,微用枳殼、桔梗以開之,蓋重用則恐其腎氣上浮也。若更見哮喘,則又當用麻黃、杏仁,使血歸經而不上溢。但總不宜過潤過清致傷脾胃,俾流為嘔吐泄瀉之症。又不宜礙肝礙氣,使血隨氣湧,而致不可救也。

白話文:

吐血

患者症狀大致為肝燥引起咳嗽,咳出的痰血色紅,脈象顯示左關脈跳動次數異常。必須使用何首烏、阿膠來滋陰潤燥;因肝氣上逆,必須使用龍骨來鎮肝熄風;因肺氣受濕邪影響而上湧,必須使用薏苡仁來利濕瀉肺;由於肝氣燥盛,氣血不能收斂,必須使用牛膝、車前子來引導氣血下行,使氣歸於陰,並使左脈恢復正常;由於陽氣衰弱,氣血上浮,必須使用附子、五味子來溫補腎陽,使陰陽之氣下行,使右脈恢復正常。如果患者同時伴有脾濕痰盛、食慾不振等症狀,則應加大川陳皮、厚朴的用量以疏通脾胃,或加用半夏以消痰降逆。

若患者肺部有感冒引起胸悶,可少量使用枳殼、桔梗以開胸散結,但用量不宜過大,以免傷及腎氣導致腎氣上浮。如果更嚴重出現哮喘,則需使用麻黃、杏仁,使血液回歸經脈,不再溢出。但總體而言,治療過程中不宜過度滋潤或過度清泄,以免傷及脾胃,導致嘔吐、泄瀉等症狀。也不宜過度抑制肝氣,以免阻礙氣機運行,造成血液隨氣上逆,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