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二 (1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16)

1. 吐血

(名言。)議以氣分輕揚,無取外散,專治內通。(妙想。醫工遇此法,則每每忽而失察。連翹、牛蒡子、通草、桑葉、鮮荷葉汁、青菊花葉,臨服入生石膏末,煎一沸。)

一人年二十三,以毒藥熏瘡,火氣逼射肺金,遂咳嗆痰血,咽乾胸悶。診脈尺浮,下焦陰氣不藏,最慮病延及下,即有虛損之患,姑以輕藥,暫清上焦以解火氣。杏仁三錢,綠豆皮三錢,冬瓜皮三錢,苡仁三錢,川貝錢半,馬兜鈴七分。

嚴某年四十三,脈數澀小結,痰血經年屢發,仍能納食應酬,此非精血損怯,由乎五志過動。相火內寄肝膽,操持鬱勃,皆令動灼,致絡血上滲,混入痰火,必靜養數月方安,否則木水劫灼,胃傷減食,病由是日加矣。丹皮、薄荷梗、菊花葉、黑梔子、淡黃芩、生白芍、鬱金、川貝母。

藜按:此神志之病,固非藥餌所能勝。然靜以制動,潤以滋液,亦用藥之規則也,喻氏制滋液救焚湯以治。夫關格之症,本無治法,喻氏之方,亦為徒設。竊擬藉以治此症,頗為酌對。至方中之五味、人參,則臨症酌其去取可也。

生地二錢取汁,麥冬二錢取汁,人參一錢五分,人參拌蒸炙甘草一錢,真阿膠一錢,胡麻仁一錢炒研,柏子仁七分炒,五味子四分,紫石英一錢,寒水石一錢,滑石一錢,生犀角汁三分,薑汁二茶匙。上除四汁及阿膠,用泉水四茶杯,緩煎至一杯半,去渣,入四汁及阿膠,再上火,略煎至膠烊化,斟出,調牛黃細末五釐,日中分二三次熱服。

葉天士曰:凡咳血之脈,右堅者,又在氣分,系震動胃絡所致,宜薄味調養胃陰,生扁豆、茯神、北沙參、苡仁等類。左堅者,乃肝腎陰傷所致,宜地黃、阿膠、枸杞、五味等類。脈弦脅痛者,宜蘇子、桃仁、降香、鬱金等類。成盤碗者,葛可久花蕊石散,仲景大黃黃連瀉心湯。一症而條分縷晰,此再加分別,則臨症有據矣。

鄒某年二十四,向有失血,是真陰不旺。夏至陰生,伏天陽越於表,陰伏於裡,理宜然矣。無如心神易動,暗吸腎陰,絡脈聚血,陽觸乃溢。陰伏不固,隨陽奔騰,自述下有衝突逆氣,血湧如泉。蓋任脈為擔任之職,失其擔任,衝陽上衝莫制,皆腎精肝血不主內守,陽翔為血溢,陽墜為陰遺,腰痛足脛畏冷,何一非精奪下損現證?經言,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藥味宜取質靜,填補重著歸下。

莫見血以投涼,莫因嗽以理肺。若此治法,元海得以立基,衝陽不來犯上。然損非旬日可復,須寒暑更遷,凝然不動,自日逐安適,調攝未暇縷悉也。人參三錢,熟地炒鬆成灰四錢,冷水洗一次,鮮河車膏一錢和服,茯苓錢半,炒黑枸杞子錢半,北五味一錢,沙苑蒺藜一錢半,紫石英五錢生研。(徐靈胎曰:以五味易牡蠣則無弊矣。

白話文:

吐血

某位醫師認為,吐血是氣分輕揚,不需外散藥物,應著重內在調理。這方法很巧妙,但醫生容易疏忽。處方用連翹、牛蒡子、通草、桑葉、鮮荷葉汁、青菊花葉,服用時加入生石膏末,煎沸服用。

一位二十三歲男子,因毒藥熏瘡,火氣逼迫肺部,導致咳嗽、痰中帶血,咽喉乾燥、胸悶。診脈發現尺脈浮,下焦陰氣不足,擔心病情延至下焦,造成虛損,故先用輕藥,暫時清解上焦火氣。處方用杏仁、綠豆皮、冬瓜皮、薏苡仁、川貝母、馬兜鈴。

一位四十三歲的嚴姓男子,脈象數而澀,略微結滯,多年來反覆吐血,但仍能正常飲食,這並非精血虧損,而是由於五志過度活躍所致。相火內寄於肝膽,情志鬱結,導致火氣熾盛,絡血上溢,與痰火混雜,必須靜養數月才能痊癒,否則肝腎功能受損,胃氣受傷,食慾減退,病情會日益加重。處方用丹皮、薄荷梗、菊花葉、黑梔子、淡黃芩、生白芍、鬱金、川貝母。

藜按:此乃神志疾病,藥物難以完全治愈。但需靜養以制止病情發展,滋陰潤燥,也是用藥的原則。喻氏的滋液救焚湯可用於治療。關格症本無特效療法,喻氏的方劑也僅供參考。我嘗試修改此方,以治療此症。方中的五味子、人參,可根據病情增減。

處方:生地黃汁、麥冬汁、人參、炙甘草、阿膠、炒胡麻仁、炒柏子仁、五味子、紫石英、寒水石、滑石、生犀角汁、薑汁。除了四種藥汁及阿膠,先用泉水煎煮,煎至藥汁剩下一杯半,去渣,加入四種藥汁及阿膠,再煎至阿膠溶化,盛出,加入牛黃末,分二次服用。

葉天士說:凡是吐血的病人,脈象右側堅實的,是氣分病變,因胃絡震動所致,應服用薄味藥物滋養胃陰,如扁豆、茯神、北沙參、薏苡仁等。脈象左側堅實的,是肝腎陰虛所致,應服用生地黃、阿膠、枸杞子、五味子等。脈象弦緊,脅肋疼痛的,應服用蘇子、桃仁、降香、鬱金等。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用葛花蕊石散或大黃黃連瀉心湯。將不同症狀區分開來,臨症用藥更有依據。

一位二十四歲的鄒姓男子,以前曾失血,真陰不足。夏至陰氣初生,伏天陽氣旺盛於外,陰氣潛伏於內,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然而,由於心神容易躁動,暗耗腎陰,導致絡脈聚血,陽氣外溢。陰氣不足,隨陽氣奔騰,自述下腹有衝擊逆氣,出血如泉湧。這是因為任脈失職,衝脈陽氣上衝不受抑制,都是腎精肝血不能固守內部,陽氣亢盛導致出血,陽氣下墜導致陰虛,腰痛、小腿畏冷,都是腎精虧損的表現。經書說,精氣不足,應補益之。藥物應選擇性質平和,補益下焦的藥物。

不要一見出血就用涼藥,也不要一見咳嗽就治療肺部。如果這樣治療,元氣才能建立基礎,衝脈不會再犯上。但損傷的恢復非一日之功,需要經過寒暑更替,才能痊癒。人參、炒熟地黃、鮮河車、茯苓、炒黑枸杞子、北五味子、沙苑蒺藜、紫石英。徐靈胎說:可用五味子代替牡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