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一 (1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18)

1. 虛損

童便味鹹性溫,溫可養元氣,咸則歸腎速而引火下行,實人身中之氣血藥也。用治本元虧損之病,則同氣有情而易入。褚氏謂服寒涼者,百不一生。服溲便者,百不一死,良以此也。

一人年三十餘,積病而多欲,遂起熱兼旬,無盜汗,六脈飲食不減,此勞症之微而未深者也,正與養血滋陰治法相合。藥用生地三錢,醋炙鱉甲二錢,知母、當歸、柴胡、丹皮、山萸肉各一錢,黃芩六分,煎服六劑而熱平。隨灸百勞、膏肓二穴,以杜其根。更以河車丸與之調理,不百日形氣飲食脈候俱如初而愈。

葛可久曰:勞症最為難治,當治於微病之時,莫治於已病之後。今此病正當微發之時,故能取效於旦夕間耳。若不早為之治,必至乾咳聲嘶,肌消腸滑,脈來細數,而莫能挽回矣。患此者,不可不防微而杜漸也。

昔王好古論人參曰:肺熱用之則傷肺。王節齋論人參曰:陰血虛血證忌服,服之過多必不治。余深味之,皆千古不可移易之繩墨,何後之妄議其非者紛然耶?是豈詞不足以發其理,而人莫之解歟?非也。唱和成風,耳熱心痼,遂不復有揭其理,而正其誤者,謂非吾道之一大不幸哉。

夫所謂肺熱者,即陰虛之肺熱也;所謂陰虛者,即陰虛也。蓋肺熱謂陽獨盛,陰虛謂陰獨虛,則陰獨虛不足以化陽為火熾,火則爍金,而咳血、咯血、干嗽、聲嘶,諸肺熱之候所從出矣。此症有陽無陰之病,治當曲盡養陰之法,以化陽而救熱,遽用人參助其陽氣,則肺愈熱而陰愈虛,嗽喘痰血不愈甚乎。此兩先生所以諄諄垂戒也。

藜按:方書於虛勞症,無不執陽生陰長之說,主用參、耆,然投之陰虛火旺之軀,無不輒敗。想諸老於此等病症,皆付之不治之列,故未嘗躬親閱歷細心體驗也。《理虛元鑑》獨持清金保肺之諭,可稱卓見。然其用藥亦斥節齋為繆論,實不免隨聲附和之失。裴公此諭,與歸重脾胃一著,皆治虛勞之要法,具見高出前人遠甚,學者不可不細參也。

原文反復辨論,其說甚詳,然精意已在於此,故節之。

虛勞病惟於起初時,急急早灸膏肓等穴為上策。外此,則絕房室、息妄想、戒惱怒、慎起居、節飲食,以助火攻之不逮。一或稍遲,脈旋增數,雖有良工,莫可為矣。至於藥餌,則貴專而少,不貴泛而多。萬不可漫聽名流,積月窮年,不廢潤肺滋陰之藥。蓋此等藥,其名雖美,釀禍極深,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凡勞心勞力之人,須時時偷閒歇息,以保既耗之元氣。蓋氣根於息,息調則氣調,氣調則一身之中,無不流通四達,百脈安和,神情清泰,雖勞不甚苦人矣。調息之法,端默靜坐,隨境澄心,口目俱閉上,於鼻中徐呼徐吸,任其自然,勿得作意思維。若著力太重,反使本來不息之真,窒而不利。(此治虛勞之妙法,仿而行之,無有不驗,勝於藥餌多矣。)

白話文:

虛損

童子尿味鹹性溫,溫能滋養元氣,鹹味歸於腎臟,能迅速引導火氣下降,是人體氣血的良藥。用於治療本元虧損的疾病,因其與人體氣血同性相合,所以容易吸收。褚氏認為服用寒涼藥物,百人中難有一人活下來;而服用童子尿,百人中難有一人死亡,原因就在於此。

曾有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積勞成疾又好色,於是發熱十多天,沒有盜汗,脈象、飲食正常,這是勞損初期輕微的症狀,正適合採用養血滋陰的治療方法。用生地三錢,醋炙鱉甲二錢,知母、當歸、柴胡、丹皮、山萸肉各一錢,黃芩六分,煎服六劑,熱症便消退了。隨後灸百勞、膏肓穴,以徹底根治。再用河車丸調理,不到一百天,形體、氣色、飲食、脈象都恢復正常而痊癒。

葛可久說:勞損最難治療,應該在疾病初期就治療,不要等到病情嚴重了才治療。這位病人正處於疾病初期,所以能迅速見效。如果不及時治療,必定會導致乾咳聲嘶、肌肉消瘦、腸道滑利、脈象細數,到時就無藥可救了。患有此病的人,不可不防微杜漸。

從前王好古論述人參時說:肺熱者服用會傷肺。王節齋論述人參時說:陰虛血虛者忌服,服用過多必定無效。我深以為然,這些都是千古不易的準則,為何後世有那麼多妄議者呢?難道是他們的文字不足以表達道理,讓人們無法理解嗎?不是的。盲目跟風,固執己見,以致沒有人去闡明道理,糾正錯誤,這真是醫學界的一大不幸。

所謂肺熱,就是陰虛引起的肺熱;所謂陰虛,就是陰虛。肺熱是指陽氣過盛,陰虛是指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不能化解陽氣之火,火氣旺盛則灼傷肺金,從而導致咳血、咯血、乾咳、聲嘶等肺熱症狀。這種病是陽盛陰虛,治療應盡力採用養陰的方法,以滋陰降火,如果貿然使用人參增強陽氣,則肺熱更盛,陰虛更甚,咳嗽、喘息、痰血等症狀豈不更嚴重?這就是兩位先生一再告誡的原因。

藜按:方書中治療虛勞的方劑,無不遵循陽氣生長、陰氣滋長的理論,主要使用人參、黃耆,但是用於陰虛火旺的人身上,往往都失敗了。我想古代醫家對於此類疾病,都認為難以治療,所以沒有親身經歷和仔細體驗。而《理虛元鑑》獨持清金保肺的論點,堪稱獨到見解。但其用藥也斥責節齋為謬論,實屬盲目跟風之失。裴公的這個論點,與重視脾胃的觀點,都是治療虛勞的重要方法,顯然高出前人許多,後學者不可不仔細研究。

原文反覆論證,說得非常詳細,但精華都在這裡,所以節錄於此。

虛勞病,唯有在初期,立即灸膏肓等穴位為最佳方案。此外,還要戒房事、去除妄想、戒怒、注意起居、節制飲食,以輔助治療。如果稍微延遲,脈象就會加快,即使有良醫,也無能為力了。至於藥物,貴在專一少用,不貴在廣泛多用。千萬不要盲目聽信名醫之言,服用滋陰潤肺的藥物很久,因為這些藥物,雖然名字很好聽,但其害處極深,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凡是勞心勞力的人,必須時時偷閒休息,以保護已經損耗的元氣。因為氣根於呼吸,呼吸調順則氣順,氣順則全身氣血暢通,百脈和順,精神爽朗,即使勞累也不覺得很辛苦。調息的方法,是端坐靜思,隨遇而安,澄清心緒,閉上眼睛嘴巴,用鼻子緩緩呼氣吸氣,順其自然,不要刻意用腦思考。如果用力過猛,反而會阻礙先天之氣的運行。(這是治療虛勞的妙法,仿效實行,無不奏效,比服用藥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