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 (17)
卷十 (17)
1. 鬱症
四劑,寒熱已。再用補中益氣,升發生陽之令而康。(純用薛立齋法,木鬱於肝脾之中,而血不虧者,可以用之。)
朱氏子,場屋不利,鬱郁而歸,遂神識不清,胸滿譫語,上不得入,下不得出,已半月。診之,兩脈虛澀兼結。此因郁所傷,肺金清肅之氣不能下行,而反上壅,由是木寡於畏,水絕其源,邪火內擾,而津液干格。胸中滿結者,氣不得下也;神昏譫語者,火亂於上也;上不得入,下不得出者,氣化不清,而現晦塞之象也。但通其肺氣,諸症自已。
用紫菀五錢,宣太陰以清氣化;乾葛二錢,透陽明以散火鬱;枳、桔各一錢,散胸中之結;杏仁、蘇子各二錢,導肺中之痰。一劑而脈轉神清,再劑而諸症悉退。改用歸脾湯調理而痊。
顧霖蒼婦,寒熱如瘧,便血不已,左脅有塊,攻逆作楚,神氣昏憒。診之,兩脈弦數兼澀。弦則為風,數則為熱,澀則氣結。此脾肝之氣,悒鬱不宣,胸中陽和鬱而成火,故神明不精。肝之應為風,肝氣動則風從之,故表見寒熱也。人生左半,肝腎主之,左氣逆,故左脅攻楚有塊也。
肝為藏血之地,肝傷則血不守,而風熱益勝,為亡血之由也。用生首烏一兩,滋燥而兼搜風。黃連一錢,治火兼以解鬱。柴胡以疏其表,黃芩、知母以清其里,枳實、厚朴以和其中。一劑,脈起神清。再劑,便行熱解而安。(方論俱佳。)
繆仲淳曰:甲申夏,傭婦因鬱火痰喘身熱,手拳目張,半月不眠食。按其胃口不痛,諸醫疑其虛也。或云中暑,百藥試之,痰喘滋急。以皂角末嚏鼻通竅,痰上逆如沸。延楊石林診之,請亟吐之。先大夫曰:病久矣,虛甚,可奈何?石林曰:經云,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則死。即以鹽湯吞之,去白痰數碗,喘定。
先大夫曰:何以藥之?石林曰:吐即藥也。待其熟寢,勿服藥,以養胃氣。夜半,啜粥二碗。詰旦,投六君子湯,數劑而起。石林者,里中博雅士,不行術而精醫者也。(深得子和之法。)
姑蘇張漣水治紀華山,雅,自負數奇,更無子,悒悒不快,漸至痞張,四年,肌肉削盡,自分死矣。張診而戲之曰:公那須藥?一第便當霍然。以當歸六錢,菲菜子一兩,香附童便炒八錢,下之。紀有難色,不得已,減其半。張曰:作二劑耶?即服,夜忽夢遺,舉家慟哭。張拍案曰:吾正欲其通耳。
仍以前半劑進,胸膈間若勇士猛力一擁,解黑糞數升,尋啜粥二碗。再明日,中櫛起見客矣。逾年生一子,即是表弟汝占也。(《廣筆記》。)
張意田治柯姓人,病劇。診之,得脈浮大而空,左關沉候有微弦之象,左尺沉候有一絲之根。面目皆紅,鼻青耳聾,眼瞪神昏,自語不休,舌燥赤大,唇紫齒燥。(只此數端,便非戴陽症明矣。)初病發熱咳嗽,已七八日,所服乃傷風散解之藥。昨日早間,連大便三四次,即臥床不省人事,今日忽然發昏。
白話文:
鬱症
四劑寒熱症狀已退,再服用補中益氣湯,提升陽氣,即可康復。(此法源於薛立齋,適用於肝脾鬱結,而血氣不虛者。)
一位朱姓先生,科舉考試失利,鬱鬱寡歡而歸,神志不清,胸悶說胡話,氣機不通,已持續半月。診脈發現脈象虛弱、澀滯且結代。這是由於鬱結傷及肺金,清肅之氣不能下降,反而上壅,導致肝木失於抑制,腎水失去來源,邪火內擾,津液枯竭。胸悶結滯是氣機不通,神志不清說胡話是邪火上擾,氣機不通則呈現阻塞之象。只要疏通肺氣,諸症自然會好轉。
於是處方紫菀(清肺氣),乾葛(散火鬱),枳實、桔梗(散胸中結滯),杏仁、蘇子(化痰),一劑藥後脈象轉好,神志清明,再服一劑,諸症皆退。之後改用歸脾湯調理,痊癒。
顧霖蒼的妻子,寒熱如瘧疾,便血不止,左脅有腫塊,胃氣上逆,神志昏沉。診脈發現脈象弦數兼澀。弦脈為風,數脈為熱,澀脈為氣結。這是脾肝之氣鬱結不通,胸中陽氣鬱結化火,故神志不清。肝主風,肝氣動則風從之,故外見寒熱症狀。人體左側由肝腎主管,左氣逆,故左脅疼痛有腫塊。
肝藏血,肝傷則血不守,風熱更盛,導致出血。處方生首烏(滋陰養血,祛風),黃連(清熱解鬱),柴胡(疏肝解表),黃芩、知母(清熱瀉火),枳實、厚朴(理氣和中)。一劑藥後脈象轉好,神志清明,再服一劑,便血、發熱症狀消失,痊癒。(此方論證俱佳。)
繆仲淳記載:甲申年夏天,一位傭婦因鬱火痰喘、身熱、手拳目張,半月不眠不食。檢查發現胃口並無疼痛,其他醫生懷疑其為虛症,或診斷為中暑,用過各種藥物,但痰喘反而加重。用皂角末噴嚏通竅,痰液上逆如沸騰。請楊石林診治,建議立即催吐。先大夫認為病久體虛,難以處理。楊石林說:經書記載,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應當催吐,不吐則死。於是用鹽湯催吐,吐出大量白痰,喘息平復。
先大夫問用何藥物治療,楊石林說:催吐本身就是藥物。讓病人充分休息,暫不服用其他藥物,以養護胃氣。半夜喝兩碗粥,第二天早上服用六君子湯,幾劑藥後痊癒。楊石林是當地一位博學之士,不常用針灸,卻精通醫術。(深得子和治療方法的精髓。)
姑蘇張漣水治療紀華山,紀華山性格孤傲,自負,沒有兒子,鬱鬱寡歡,日漸消瘦,四年後,肌肉消瘦殆盡,自認為快要死了。張漣水診治後開玩笑說:你需要什麼藥?一劑藥就夠了。處方當歸、菲菜子、香附(用童尿炒),讓其服用。紀華山面露難色,只服用了半劑量。張漣水問:要分兩劑服用嗎?紀華山服藥後,當夜夢遺,全家人都哭了。張漣水拍案叫好:我正是想讓他通暢啊!
仍然服用剩下的半劑藥,胸膈之間好像勇士用全力一衝,排出大量黑色大便,然後喝兩碗粥。第二天就能起床見客了。一年後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我的表弟汝占。(出自《廣筆記》)
張意田治療一位柯姓病人,病情危重。診脈發現脈象浮大而空,左關脈沉而略帶弦象,左尺脈沉而有一絲脈根。面色潮紅,鼻塞耳聾,眼瞪神昏,自言自語,舌燥紅大,唇紫齒燥。(僅憑這些症狀,就能判斷不是陽虛之症。)起初發熱咳嗽,已持續七八日,服用的是治療傷風感冒的藥物。昨天早上連續大便三四次,然後臥床不省人事,今天突然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