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3)

1. 癥瘕

一婦人性多鬱怒,勤於女工,小腹內結一塊,或作痛,或痞悶,月經不調。恪服伐脾之劑,(今人受此害者尤多。)內熱寒熱,胸膈不利,飲食不甘,形體日瘦,牙齦蝕爛。此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腎水不能生肝木,當滋化原,用補中益氣、六味地黃,至仲春而愈。(必舉仲春者,以肝木斯令時也。)

松江太守何恭人,性善怒,腹結一塊,年餘上齶蝕透,血氣虛極。時季冬,肝脈洪數,按之弦緊,餘脈微弱。或用伐肝木清胃火之藥。薛曰:真氣虛而邪氣實也,恐伐肝木,至春不發生耳。用八珍湯以生氣血,用地黃丸以滋腎水,肝脈頓退。因大怒耳內出血,肝脈仍大,煩熱作渴,此無根之火也,仍以前藥加肉桂,二劑脈斂熱退。

復大怒,果卒於季冬辛巳日,乃以金剋木故也。

一婦人耳下腫赤,寒熱口苦,月經不調,小腹內一塊,此肝火氣滯而血凝也,用小柴胡加山梔、川芎、丹皮治之,諸症悉退。

潤州某公,補劑中多用敗龜板,垂十年頗健,晚患蠱膈,乃謁白飛霞。飛霞診視良久,曰:此瘕也,公豈餌龜板藥耶?今滿腹皆龜,吾藥能逐之。其骨節腠理者,非吾藥所能也。乃與赤丸如粒服之,下龜如菽大者升余,得稍寬,不數月死。易簀時,驗小遺,悉有細蟲彷彿龜形。物得氣而傳如此,可不慎哉。(《周櫟圖書影》。)

黃山畢公,服膃肭臍,初頗有驗,久之得沙淋疾,沙皆作犬形,頭尾略具。(同上。)

陳自明治一婦人,腹內結塊,久而不消,與神仙追毒丸一粒即痊。(方見蠱門。)

陳自明云:予族子婦病,腹中大塊如杯,每發則痛不可忍。時子婦已貴,京下善醫者悉診治,莫能愈。予應之曰:此血瘕也。投黑神丸,盡三丸,塊氣盡消,終身不復作。(《良方》、《醫說續編》。)

孫俟居比部病,腹中若有癥瘕,不食不眠,煩懣身熱。仲淳投以人參、白芍、茯苓、麥冬、木通、棗仁、石斛。方甫具,史鶴亭太史至,見方中有大劑人參,駭曰:向因投參至劇,此得無謬乎?仲淳曰:病勢先後不同,當時邪未退,滯未消,故不宜。今病久,飽脹煩懣者,氣不歸元也;不食者,脾元虛也;不眠而煩者,內熱津液少也。

今宜亟用此藥矣,四劑而瘳。後復病,仲淳診之曰:此陰虛也,非前症矣。更以麥冬、白芍、枸杞、五味、生地、車前,而熱遂退。(《廣筆記》。)

白話文:

癥瘕

一位婦女個性鬱鬱寡歡易怒,又經常從事繁重的女工,導致小腹內長了一個腫塊,時而疼痛,時而感到脹悶,月經也不規律。她服用瀉脾火的藥物,(現在有這種病症的人更多了。)導致內熱交替寒熱,胸膈不舒服,吃不下東西,身體日漸消瘦,牙齦也腐爛了。這是因為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腎水不能生肝木,應該滋養補益根本,服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到了仲春季節就痊癒了。(一定要說是仲春,因為這是肝木當令的季節。)

松江太守何恭人的妻子,性情暴躁易怒,腹部也長了一個腫塊,一年多後上顎都腐蝕穿透了,氣血非常虛弱。那時是冬季,肝脈洪大而快速,按下去感覺弦急,其他脈象都很微弱。有人想用瀉肝木清胃火的藥物治療。薛某說:這是真氣虛弱而邪氣盛實的症狀,恐怕瀉肝木,到了春天肝氣就無法生發了。於是用了八珍湯來滋養氣血,用地黃丸來滋養腎水,肝脈的異常情況立刻減輕了。因為她大怒,耳朵裡流出了血,肝脈又變得很盛,煩躁發熱口渴,這是沒有根基的虛火,於是繼續用之前的藥方,加了肉桂,用了兩劑藥後,脈象就恢復正常,熱也退了。

她再次大怒,最終在冬季辛巳日去世,這是因為金克木的緣故。

一位婦女耳下腫脹發紅,寒熱交替口苦,月經不調,小腹內也有一個腫塊,這是肝火氣滯導致血凝的症狀,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子、川芎、丹皮治療,各種症狀都消失了。

潤州某位官員,在補益的藥方中長期使用炮製過的龜板,用了十年身體都挺好的,晚年卻得了蠱膈病,於是去拜訪白飛霞醫生。白飛霞診脈很久,說:這是瘕證,您是不是服用過龜板藥物?現在您的肚子裡全是龜板的藥物成分,我的藥物可以把它排出。至於已經融入骨節肌膚的藥物成分,我的藥物就無能為力了。於是給他服用像米粒大小的赤丸,排出了許多像黃豆大小的龜板藥物碎屑,病情稍有好轉,但幾個月後就去世了。死後驗屍,小便裡都發現了細小的蟲子,形狀像龜。藥物得氣而傳播如此,不可不謹慎啊。(《周櫟圖書影》)

黃山畢公服用膃肭臍(一種藥材),一開始效果不錯,時間長了卻得了沙淋病,排出的沙子都像小狗的形狀,頭尾都清晰可見。(同上)

陳自明治癒一位婦女,她腹內有腫塊,很久都沒消,給她服用神仙追毒丸一粒就痊癒了。(方劑見蠱門)

陳自明說:我的族婦生病了,腹中有一個像杯子一樣大的腫塊,每次發作就痛得受不了。當時我的族婦地位尊貴,京城裡很多名醫都診治過,卻都不能治癒。我應診後說:這是血瘕。於是給她服用黑神丸,一共服用了三丸,腫塊和氣滯都消失了,此後終身不再復發。(《良方》、《醫說續編》)

孫俟居比部生病了,腹部好像長了癥瘕,不吃不睡,煩躁悶悶不樂,身體發熱。仲淳醫生給他開了人參、白芍、茯苓、麥冬、木通、棗仁、石斛的方子。藥方剛開好,史鶴亭太史來了,看見藥方裡有大劑量的人參,嚇了一跳,說:以前因為服用人參過量而病情加重,這不會是錯誤的吧?仲淳醫生說:病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不同,當時邪氣未退,氣血瘀滯未消,所以不宜服用人參。現在病情已經很久了,飽脹煩悶,是因為氣機不能歸元;不吃東西,是因為脾元虛弱;睡不好覺還煩躁,是因為內熱而津液不足。

現在應該趕快服用這個藥方,四劑藥就痊癒了。後來他又復發了,仲淳醫生診斷說:這是陰虛,不是之前的症狀了。於是改用麥冬、白芍、枸杞、五味子、生地黃、車前子,熱症就消退了。(《廣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