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 (6)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 (6)
1. 痃癖
(一名便癰,一名便毒,一名㾦子,一名血疝,又俗名石米瘡。左為魚口,右為便毒,生於兩胯合縫之間。結腫名曰橫痃,又名外疝。)
白話文:
一種痔瘡,也叫便毒、㾦子、血疝,俗稱石米瘡。在左邊稱為魚口,在右邊稱為便毒,生長在兩條大腿合縫的地方。腫塊形成後稱為橫痃,也叫外疝。
薛立齋治一婦人,拗中赤腫脹痛。此膿內作,用托裡消毒散加柴胡,數劑潰而膿清。寒熱,乃氣血復虛,用托裡散而寒熱止。用十全大補,百餘劑而痊。
白話文:
薛立齋為一位婦人看病,婦人患有扭傷,傷口發紅腫脹疼痛。這是因為膿液在體內形成,薛立齋使用「託裡消毒散」加上柴胡,幾劑藥之後,膿液化解排出,變為清澈。病人的寒熱症狀是因為氣血虛弱,薛立齋使用「託裡散」,寒熱症狀隨之消失。接著,薛立齋使用「十全大補」調理,百餘劑後痊癒。
一婦人腹拗腫痛,小水不利,或時胸乳作痛,脅腹作脹。此肝火氣滯,四物加柴胡、青皮、元胡索、木香而愈。
白話文:
某位婦人肚子脹痛難受,小便不順,偶爾胸部疼痛,兩側腹部脹氣。這是因為肝火氣滯引起的,使用四物湯加上柴胡、青皮、元胡索、木香等藥材治療後痊癒。
一婦人拗中作痛,小腹痞悶,小便不利,內熱體倦,飲食少思,此肝火內動,脾胃受傷也。用加味歸脾湯、柴胡清肝散而安。
白話文:
一個婦女被扭傷之後感到疼痛,小腹脹悶,小便不通暢,內熱疲倦,食慾不佳,這是由於肝火內旺,脾胃受損所致。使用加味歸脾湯和柴胡清肝散治療後,症狀得以緩解。
一婦人拗中腫脹,小腹作痛,服下血之劑,其痛益甚,更吐瀉少食。此肝脾復傷,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婦人扭傷而導致腹中發炎,小腹感到疼痛,服用了活血通絡的藥物,疼痛反而更加嚴重,還出現了腹吐腹、食量減少的症狀。這是因為肝氣和氣血同時受損,使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柴胡來治療而康復的。
薛立齋治一婦人,兩拗腫痛,腹內一塊,不時上攻,月經不調,大便不利,此肝脾氣滯而血傷。以四君加芎、歸、柴胡、山梔而愈。後因鬱怒,前症復作,兼胸滿腹脹盜汗,此肝木甚而傷脾土也。用加味歸脾湯,下蘆薈丸而痊。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一位婦人,雙腿腫痛,腹內一塊,時常往上衝,月經失調,大便不通暢。這是因為肝脾氣血瘀滯而導致血液受傷。使用四君子湯加上川芎、當歸、柴胡、山梔子治癒。後來因為鬱悶生氣,之前的症狀復發,還伴有胸悶、腹脹、盜汗。這是因為肝火過盛而傷及脾土。使用加味歸脾湯和瀉蘆薈丸治療後痊癒。
一婦人小腹內作痛,或痞悶,兩拗腫痛,內熱寒熱,胸膈不利,飲食不甘,形體日瘦,此肝氣滯而氣傷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蘆薈丸漸愈,更用六味丸全愈。
白話文:
一位女性小腹疼痛,有時還發脹,兩側太陽穴發痛,內部忽冷忽熱,胸腔膈膜不舒暢,飲食無味,身體一天比一天消瘦,這是肝氣鬱積而導致氣血受傷。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消氣丸,症狀稍減,再服用六味丸,最終康復。
一婦人兩拗腫痛,小腹痞脹,白帶時下,寒熱往來,小水淋瀝,此肝氣滯而血病。用龍膽瀉肝湯漸愈,又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全愈。
白話文:
一位婦女患有兩側腹股溝腫痛,下腹部脹滿,白帶時常流出,忽冷忽熱,小便淋漓不盡。這是由於肝氣鬱滯,導致血行不暢所致。使用龍膽瀉肝湯後,病情逐漸好轉,之後再使用加味逍遙散和六味地黃丸,最終痊癒。
一婦人患前症,胸脅脹悶,或小水不利,或時腹痛,此肝火氣病。先用龍膽瀉肝湯,以清肝熱,又用加味逍遙散,以生肝血,六味地黃丸,以滋腎水而愈。
白話文:
有一位女性患有以下症狀:胸部和肋骨下方脹痛,小便不順暢,有時肚子疼痛,這屬於肝氣太旺引起的疾病。最初使用龍膽瀉肝湯來清除肝臟熱毒,再使用加味逍遙散來養護肝血,最後使用六味地黃丸來滋養腎陰,最後治癒了該疾病。
一婦人患前症,內熱作渴,飲食不甘,肢體倦怠,陰中作梗,小便赤澀,此脾經鬱結,肝經濕熱。用加味歸脾湯而愈。後因怒氣復作,小腹脹痛,用小柴胡加山梔、芎、歸痛止,又用加味逍遙散而愈。
一婦人小腹痞悶,溺澀,內熱,體倦懶食,此肝火動而脾血傷也。用八珍加柴胡、山梔、膽草而安。
白話文:
有一位女性患了以下症狀:內熱導致口渴,飲食沒有胃口,四肢疲倦,陰道有異物感,小便發紅且有灼熱感。這些症狀是脾經氣血不暢,肝經濕熱所造成的。於是使用「加味歸脾湯」治療,她的症狀就痊癒了。後來由於生氣,導致病情復發,小腹脹痛。於是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子、川芎、當歸治療,疼痛止住了。接著又使用「加味逍遙散」治療,她的病情再次痊癒。
一婦人陰中如梗,兩拗腫痛,寒熱不食,小便頻數,小腹重墜,此肝脾鬱怒所致。先以補中益氣加茯苓、山梔、車前子、青皮以清肝火,升脾氣,更以加味歸脾湯,調理脾鬱而愈。
白話文:
一位婦人生病了,小腹裡感覺好像有東西結塊,兩邊的腹股溝和陰道口都紅腫,小便時斷時續,月經不規律,身體內部發熱口渴,食慾不佳,腹內腫塊如雞蛋般大小且逐漸變大,脈搏又快又虛,左手寸口脈尤其明顯。這屬於肝膽鬱結引起的疾病。使用加味歸脾湯,肝火退後,脾胃強健。再配合逍遙散和蘆薈丸,就能治癒。
一婦人小腹內如有所結,兩拗並玉門俱腫,小便淋漓,經候不調,內熱作渴,飲食少思,腹內如雞卵而漸大,脈洪數而虛,左關尤甚,屬肝膽鬱結之症也。用加味歸脾湯,肝火退而脾土健。間以逍遙散,下蘆薈丸而愈。
一男子患便毒,焮腫作痛,大小便秘,脈有力,以玉燭散二劑,頓退。更以龍膽瀉肝湯,四劑而愈。
白話文:
一位男性患有腸胃炎,出現肛門灼痛、腫脹,大小便不通暢,脈搏有力。給予玉燭散兩劑,症狀立刻好轉。再給予龍膽瀉肝湯四劑,痊癒。
一男子便毒已潰,而痛不止,小便秘澀,此肝火未解也。以小柴胡加黃柏、知母、芎、歸,痛止便利。更以托裡當歸湯而瘡斂。若毒未解而痛不止者,須用活命飲。
白話文:
一名男子膿瘡已經潰爛,但疼痛仍未停止,小便也困難且不通暢,這是因為他的肝火還沒消退所致。用小柴胡湯加上黃柏、知母、川芎、當歸,疼痛就能停止且小便也會順暢。再用託裡當歸湯,膿瘡就能痊癒。如果膿毒尚未消退而疼痛持續,必須服用活命飲。
春元凌待之,虛而服克伐藥,幾致危殆,用托裡健脾藥而愈。秀才王文遠,因勞苦之後患此,服小柴胡湯及表症散後,用托裡藥,膿成針之,而旬日愈。又胡判官膿清脈弱,以大補藥已愈,因新婚而復發,自用連翹清毒散,致瀉利不止,竟至不救。可見此症屬不足者多矣,非補不可。
白話文:
春元凌一開始接受治療,虛弱時服用攻伐的藥物,導致身體極度虛弱,使用補氣健脾的藥物纔好轉。秀才王文遠,勞碌後患上此病,服用小柴胡湯和表症散後,再服用補氣的藥物,膿液形成針狀,十天後痊癒。又有一位胡判官,膿液清稀,脈弱,服用大補藥方後痊癒,但因為新婚而復發,自行服用連翹清毒散,導致腹瀉不止,最終不治身亡。由此可見,患有此病的人多數屬於氣血不足,必須使用補藥。
大凡便毒屬肝經,初起堅硬,肝主筋故也。五七日後赤軟,膿成故也。若尚堅硬,乃元氣不能腐化。往往人見堅硬,只欲內消,反服攻散藥,多致虛虛之禍。前此治者,即其驗也。
白話文:
絕大部分的便祕問題是由肝經引起的,一開始糞便會比較硬,這是因為肝臟主管筋脈。過五到七天後,糞便會變軟發紅,這是因為膿水形成了。如果糞便還很硬,表示元氣不足以腐化食物。許多人見到糞便硬,就想用內服的方式化解,反而會服用攻散的藥物,最後導致身體氣虛的問題。以前治療的案例就是這樣。
魏玉橫治宋復華兄,因勞頓患左拗腫硬,漸如鵝卵。或與發散,轉甚。已半月,足冷過膝,面赤手亦冷,惡寒夜熱,口苦食懈,脈之弦數,曰:此肝虛火甚也。與生地、杞子、沙參、麥冬、丹皮、蔞仁、歸身、紅花,間入川楝、川連、羚羊、牛蒡,數劑寒熱退。又十劑,其腫硬及諸症漸愈。
白話文:
魏玉橫醫師治療宋復華先生,由於過度勞累導致左側腫脹變硬,逐漸像鵝蛋般大小。有人給予發散的藥物,反而使病情加重。經過半個月後,宋先生的腳冷過膝,臉色發紅,手也變冷,怕冷且晚上發熱,口苦食慾不振,脈搏弦數。魏醫師說:「這是肝虛火旺盛的緣故。」於是給予生地、枸杞子、沙參、麥冬、丹皮、蔞仁、當歸身、紅花等藥物,中間加入川楝子、川連子、羚羊角粉、牛蒡等藥材,服藥後寒熱症狀逐漸消退。再服用十劑藥,腫脹變硬以及其他症狀逐漸好轉。
惟余小塊如豆大未消,彼以要務奔走勞碌,復腫,數日大如李,其色赤而軟,已成膿。再與前藥,即自潰而愈。此症俗名一石米瘡,言百日後可愈也。即遇先輩如立齋,其治法或未能如是。余非能有過古人,第知為肝腎病,則不雜入他藥耳。
白話文:
我的小瘡塊尚未消散,那個病人因為公務繁忙,奔波勞累,瘡塊又腫脹起來,幾天後大了像李子一樣,顏色鮮紅而且柔軟,已經化膿。再次給他服用了之前的藥物,膿瘡自動潰破並痊癒。這種疾病俗稱「一石米瘡」,意思是經過一百天才能痊癒。即使像立齋這樣的名醫,其治療方法或許也無法像我這樣。並不是我比古人更厲害,而是知道這種疾病是肝腎疾病,所以不會擅自添加其他藥物。
薛立齋治一婦人,素清苦,因鬱怒患前症。或用散毒寒涼之藥,反晡熱內熱,自汗盜汗,月經不行,口乾咽燥。此鬱氣傷脾,因藥復損。先以當歸湯數劑,後兼逍遙散五十餘劑而愈。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一名女性患者,她平常過著清苦的生活,因為氣憤鬱結而患上前述症狀。有人使用散毒寒涼類藥物,反而導致她內熱加劇、自汗盜汗、月經不調、口乾咽燥。這是因為鬱氣損傷脾臟,加上藥物後更加嚴重。薛立齋先使用當歸湯數劑,後續再配合逍遙散五十多劑,才讓她的病情好轉。
陳自明治一男子,患便毒,堅硬,與神仙太乙丹一粒,即服之,去後二次,痛止,不日而消。(方見蟲門。)
白話文:
有一位名叫陳自明治的男子,得了痔瘡,又硬又大。有人給了他一粒神仙太乙丹,他馬上吞服了。服藥後大便兩次,疼痛就停止了。沒過幾天,痔瘡就消了。(詳細方劑請見醫書《蟲門》)
薛立齋治一男子患此,未作膿,小便秘澀,以八珍三劑少愈。以小柴胡湯加澤瀉、山梔、木通,二劑而消。
白話文:
一位男性患者來找薛立齋醫師,患有此病,但尚未化膿,小便不通暢。薛醫師給他開了八珍湯,服用三劑後,病情稍有好轉。接著又開了小柴胡湯,加入澤瀉、山梔、木通等藥材,兩劑後,症狀就消失了。
一男子患此症,腫痛發寒熱,以荊防敗毒散二劑而止。以雙解散二劑而愈。
白話文:
一位男性患者患有此症,腫脹疼痛,發熱出汗。服用荊防敗毒散兩帖藥後,症狀停止。再服用雙解散兩帖藥後,痊癒。
一男子患此症,膿未成,覺大痛,服消毒托裡內疏藥不應。診之脈洪大,毒尚在,以仙方活命飲,一劑痛止,又一劑而消。
一男子患此症,腫痛,日晡發熱,以小柴胡湯加青皮、花粉,四劑痛止熱退。以神效栝蔞散,四劑而消。
白話文:
有一位男性患者得了膿瘡,膿還沒成熟,但是非常疼痛。他服用了排毒兼調理身體的藥物,但沒有效果。診脈後發現脈搏強盛,表示毒氣還在體內。於是使用仙方活命飲,服用一劑後疼痛停止,再服用一劑後膿瘡就消除了。
一男子患此症,腫而不潰,以參、耆、歸、朮、白芷、皂角刺、柴胡、甘草節,數服而潰。以八珍湯加柴胡,數劑而愈。
白話文:
有個病人得到這種病,腫塊一直不潰爛,用人參、黃耆、當歸、白術、白芷、皁角刺、柴胡、甘草這幾味藥組成的方劑,服了幾天後,腫塊潰爛了。再用人參、黃耆、當歸、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甘草這幾味藥組成的八珍湯加柴胡,服了幾劑後,病就好了。
一男子患此症,潰而腫不消,且不斂。診之脈浮而澀,以豆豉餅灸之,更以十全大補湯,月餘而愈。
一男子患此症,潰而痛不止,諸藥不應。診之脈大,按之則數,乃毒未解也。以仙方活命飲而止,又二劑而斂。
白話文:
一位男性罹患此疾,潰爛腫脹不消,且無法收斂。診斷時發現他的脈象浮而澀,以豆豉餅灸治,再輔以十全大補湯治療,一個月後痊癒。
一男子患此症,服克伐之藥,以求內消,致瀉利不食。以二神丸先止其瀉,以十全大補,倍加白朮、茯苓,數劑而消。大抵此症多患於勞役之人,亦有內蘊熱毒而生者,須辨虛實及成膿否,不可妄投藥餌。常見治此症者,概用大黃之類,下之以求內消,或膿成令膿從大便出,鮮有見其痊也。
白話文:
有一位男子得了這個病,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想要內部消散,結果腹瀉不止,無法進食。醫生用「二神丸」先止住他的腹瀉,再用「十全大補湯」,特別添加了白朮和茯苓。服用了幾次,病症就消失了。
一般來說,這個病多發於勞累過度的人,也有因體內蘊熱生毒導致的。需要分辨是虛症還是實症,以及是否有膿,不能隨便用藥。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大黃之類的瀉藥,通過瀉下促進內部消散,或者讓膿液通過大便排出體外。但是很少見到因此痊癒的例子。
人多欲內消者,蓋恐收口之難也。若補養血氣,不旬日而收矣,何難之有?若膿既成,豈有可消之理?如再用克伐之劑,反為難治。
白話文:
很多人害怕內消,主要是擔心無法控制飲食。其實只要補充氣血,不到十天就能收斂,哪有什麼難的?如果膿瘡已經形成,根本不可能消散。如果再使用克伐之藥,反而會讓情況更難治療。
一男子不慎房勞,患此腫痛。以雙解散,一服通之,其痛即止。更以補中益氣湯數劑而膿,針之。以八珍湯加五味子、麥冬、柴胡,三十餘劑而愈。大抵便癰者,血疝也,俗呼為便毒,言於不便處腫毒,故為便癰也。乃足厥陰肝之經絡,及衝任督脈,亦屬肝之旁絡,且氣血流通之道。
今壅而腫痛,此則熱毒所致,宜先疏導其滯,更以托裡之劑。此臨症制宜之法也。
白話文:
一位男子因房事過度而患上腫痛。醫生給他服用雙解散,一劑藥後疼痛就消失了。隨後,醫生又給他服用了幾劑補中益氣湯,膿液自然流出,再用針灸治療。醫生還開了八珍湯,加入五味子、麥冬和柴胡,吃了三十多劑藥後痊癒。
一般來說,這種生在會陰部位的腫痛叫便癰,民間也稱之為便毒,是指發生在排便不暢部位的腫毒,故稱便癰。便癰屬於足厥陰肝經的經絡,與衝任督脈相通,也屬於肝的旁支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
一老婦患此症,腫痛,膿尚未成,小便澀,肝脈數,以加減龍膽瀉肝湯加山梔、黃柏,四劑而消。
白話文:
一位老年女性患有此症,腫脹疼痛,膿液尚未形成,小便不通暢,肝脈跳動快速。使用加減龍膽瀉肝湯,再加入山梔子、黃柏,服用四劑後症狀消失。
張德俊灸便毒,親曾取效。云:屢以灸他人皆驗。以細草或軟篦一莖,隨所患左右手量中指,自手掌盡處橫紋量起,通三節,至指盡處為則,不量指甲集斷。卻將此草於手腕橫紋量起,引草向臂,當中草盡處即是穴。麥粒大灸三壯,腫散痛止,即時安。(《百乙方》)
白話文:
張德俊用艾灸治療毒瘡,他親自體驗過它的效果。他表示:我多次用艾灸為別人治病,全都見效。用一根細草或柔軟的梳子,按照病人左右手的習慣量取中指的長度,從手掌末端的橫紋開始量,共量取三個關節,到手指末端為止,不包括指甲部分。然後把這根草放在手腕的橫紋處,順著草的方向向上量到手臂,草的末端就是穴位。用麥粒大小的艾柱灸三壯,腫脹散去、疼痛消失,當場見效。
繆仲淳親試治便毒甚驗。棉地榆四兩,白酒三碗,煎一碗,空心服,雖腫者亦愈。加穿山甲同患處者三片,土炒引經更妙。(《廣筆記》)
白話文:
繆仲淳親自試驗的治癒痢疾的方法非常有效。棉花地榆四兩,白酒三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即使是腫脹的痢疾也也能痊癒。如果同時患有穿山甲瘡,再加入三片穿山甲鱗片,經過土炒引徑的方式服用效果會更好。(《廣筆記》)
又方:棉地榆四兩,粉甘草一兩,金銀花一兩,白芷三錢,皂角刺二錢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另一個方子:
- 棉花地榆:四兩
- 粉甘草:一兩
- 金銀花:一兩
- 白芷:三錢
- 皁角刺:二錢五分
全部藥材放入水中煎煮後服用。
黃履素曰:余家有女流患便癰,兩拗腫痛,不能起,瘍醫用敗毒藥十餘帖,以圍藥逼之出膿,腫痛愈甚。予查薛氏《外科樞要》,此症皆因鬱怒傷肝得之,治用加味歸脾湯、加味逍遙散間服。遂依用之,不三劑腫痛減半,六劑而起。
白話文:
黃履素說:我家有一位婦女患有便癰,兩個臀部腫痛,不能起身。外科醫生用了十多帖驅散毒藥,並用圍住藥物的藥膏逼出膿液,腫痛更加嚴重。我查閱薛氏的《外科樞要》,這種症狀都是因為抑鬱憤怒傷了肝臟所致。治療方法是用加味歸脾湯和加味逍遙散交替服用。我於是照此用藥,不到三劑腫痛減半,六劑後就能夠起身了。
孫文垣治吳翁,年七十有三,偶墜馬,左脅作痛,隨治而愈。後半年,忽左胯腫痛,憎寒作熱,諸治罔效。或作疝氣,投荔核、大小茴香、川楝、橘核之類,痛不可忍,至欲引繩自絕。診之,六脈浮而洪數,左尺尤甚。驗痛處紅腫如匏,按之烙手。此便毒也,非因近色而得。
白話文:
孫文垣醫治吳翁,吳翁七十三歲,偶然從馬上摔下,左肋疼痛,經過治療後痊癒。半年後,吳翁的左胯突然腫脹疼痛,畏寒發熱,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有人認為是疝氣,服用荔枝核、大茴香、小茴香、川楝子、橘核等藥物,但疼痛仍然劇烈,吳翁痛苦不堪,甚至想要上吊自殺。孫文垣診脈,發現六脈浮而急速,左尺脈尤其厲害。檢查疼痛部位,發現一片紅腫如葫蘆,按壓時如烙鐵燙手。孫文垣判斷這是便毒,不是因為接觸女色而感染。
蓋胯屬厥陰肝經,肝為血海,乃昔時墜馬,惡血消之未盡,蓄於經絡,化而為膿。年高氣虛,又為香燥克伐,故痛且劇。今其色青中隱黑,膿成久矣。乃令外科針之,出青黑膿五六碗。此俗名一石米瘡也。乃用托裡十宣散,又加參、耆每帖三錢,後加至五錢,一日兩進,兩月而愈。
白話文:
胯部屬於厥陰肝經,肝臟是儲存血液的地方。過去的騎馬摔傷,瘀血消散不完全,積聚在經絡中,轉化成膿液。年紀大了,氣虛,加上香燥外邪侵襲,所以疼痛加劇。現在傷口顏色青中帶黑,膿液已經形成了很久。於是讓外科醫生針灸,放出青黑膿液五六碗。這種病俗稱「一石米瘡」。於是使用「託裡十宣散」藥方,再加入人參、黃耆,每劑服用三錢,後來增加到五錢,每天服用兩次,兩個月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