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 (5)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 (5)
1. 懸癰
薛立齋治一弱人,穀道前結核,如大豆許,勞則腫痛。先以十全大補湯去桂枝,加車前、麥冬、酒炒黃柏、知母少愈,更服制甘草漸愈,(即國老膏。)仍以四物、車前之類而消。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一位虛弱的病人,他的消化道前面有一個像黃豆一樣大的硬塊,勞累後會腫脹疼痛。薛立齋先用十全大補湯,去除桂枝,加入車前子、麥冬、酒炒黃柏、知母,症狀略有改善。接著再服用甘草膏(即國老膏),病情逐漸好轉。最後,用四物湯和車前子類的藥物來消散硬塊。
一男子患懸癰,焮腫發熱,以龍膽瀉肝湯二劑,及制甘草四劑而潰,再用滋陰之劑而愈。若膿未成,以蔥炒熟敷上,冷則易之。隔蒜灸之亦可。數日不消,或不潰,或潰而不斂,以十全大補湯加柴胡為主,間服制甘草並效。若不保守,必成漏矣。
白話文:
一位男性患者患有懸癰,腫脹發熱。用龍膽瀉肝湯兩劑和制甘草四劑,膿腫破潰後再用滋陰藥方治療痊癒。如果膿液未形成,可以用大蔥炒熟敷在患處,冷了就換新的。隔著大蒜灸治也可以。如果數日後膿腫不消退、不破潰或破潰但不收斂,則以十全大補湯加柴胡為主方,間或服用制甘草方,也能見效。如果不注意保養,可能會形成漏瘡。
一男子患懸癰,服坎離丸及四物、知、柏之類,不應。脈浮洪,按之微細,以為足三陰之虛,用托裡散及補陰八珍湯愈。又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調補化源,半年而痊。大凡瘡瘍等症,若腎經火氣亢盛,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坎離丸,取其苦寒,能化水中之火,令火氣衰而水自生;若陽氣衰弱,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六味丸,取其酸溫,能生火中之水,使陽氣旺而陰自生。況此症屬腎經精氣虧損者,十有八九;屬腎經陽氣亢盛者,十無一二。
白話文:
一個男子得了懸癰,服用坎離丸以及四物、知母、柏子仁等藥物,沒有效果。脈搏浮滑洪大,按壓時細弱,醫生認為是足三陰虛弱,使用託裡散和補陰八珍湯治療,病情好轉。之後再用六味丸和補中益氣湯調養氣血,半年後痊癒。
一般來說,瘡瘍等疾病,如果腎經火氣過盛,導致陰水不能生成化育,而導致陰虛發熱,就應該使用坎離丸,利用它的苦寒性質,可以化解水中之火,讓火氣衰減,水液自然生長;如果陽氣虛弱,導致陰水不能生成化育,而導致陰虛發熱,就應該使用六味丸,利用它的酸溫性質,可以生出火中之水,讓陽氣旺盛,陰液自然生長。況且這種疾病大多是腎經精氣虧損所致,屬於腎經陽氣亢盛的極少。
然江南之人,患此者多屬脾經陰血虧損,元氣下陷,須用補中益氣湯,升補陽氣,使陽生而陰長。若嗜欲過多,虧損真陰者,宜用六味丸,補腎經元氣,以生精血。仍用補中益氣湯,以培脾肺之生氣,而滋腎水。經云:陰虛者,脾虛也。但多認為腎經火症,用黃柏、知母之類,復傷脾肺,絕其化源,反致不起。
惜哉。
白話文:
在江南地區,罹患此症的人大多是脾經陰血虧損,導致元氣下陷,需要使用補中益氣湯,提升陽氣,使其與陰氣相互滋養。如果過度縱慾,導致真陰虧損,應該使用六味丸,補腎經元氣,以生精血。此外,仍需使用補中益氣湯,以培補脾肺的生氣,同時滋養腎水。經典著作中提到:「陰虛的人,通常脾虛。」但很多人卻錯誤地認為這是腎經火症,使用黃柏、知母等藥物,反而會傷害脾肺,阻絕其化生之源,導致病情更加嚴重。
通府張敬之患懸癰,久不愈,日晡熱甚,作煩渴而喘。或用四物湯、知、柏之類,病益甚,肢體倦,少食,大便不實,小便頻數。問何故?曰:此肺虛之症,前藥復傷而然。遂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數劑飲食漸進,症漸減。更加麥冬、五味,調理乃痊。經曰:脾屬太陰,為陰土而主生血。
白話文:
通府的張敬之患有懸癰(一種化膿性皮膚病),長期無法痊癒。到了下午,熱度很高,發燒口渴且喘氣。有些醫生用四物湯、知母、柏樹等藥物治療,病情反而更嚴重。張敬之感到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小便頻繁。詢問醫生為何會這樣,醫生說:這是肺氣虛弱造成的症狀,之前使用的藥物又傷了肺氣,才會如此。於是改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治療,服用幾劑後,飲食情況逐漸好轉,症狀也逐漸減輕。再加入麥冬、五味子調養身體後,終於痊癒。醫書上說:脾臟屬於太陰經,是陰性的土,主要負責生血。
故東垣云:脾虛元氣下陷,發熱煩渴,肢體倦怠等症,用補中益氣湯,以升補氣而生陰血。若誤認為腎虛火盛,而用四物、知、柏之類,反傷脾胃生氣,是虛其虛矣。況知、柏乃瀉陽損陰之劑,若非膀胱陽火盛而不能生陰水,以致發熱者,不可用也。
白話文:
因此東垣說:脾氣虛弱,元氣下降,出現發熱、口渴、四肢疲倦等症狀,應使用補中益氣湯,以升補氣血。如果誤認為是腎虛火旺,而使用四物湯、生地黃、知母、柏子仁等藥物,反而會損傷脾胃之氣,這將會讓虛弱的身體更加虛弱。況且生地黃和柏子仁是瀉陽損陰的藥物,若不是膀胱陽氣過盛,導致無法生出陰液,而引起發熱的,就不可以使用這些藥物。
魏玉橫治江云溪兄,初春患痔,即令服一氣湯加減。不信,致臥月餘,後遂成管。冬月復患懸癰,初時如大豆,半月來大如雞卵,按之甚痛,行動有妨,幸未服藥。脈之,惟左關尺略大而微,此膿尚未成也。仍與一氣湯加減,大生地、麥冬、北沙參、甘杞子、生米仁、蔞仁、丹皮、地丁等,令服八劑。二劑知,四劑消其半,八劑完而全愈。
白話文:
魏玉橫醫生治療江雲溪先生,他在初春患有痔瘡,魏醫生立即讓他服用一氣湯加加減減。江先生不相信,導致臥牀一個多月,最後痔瘡變成了管狀。
到了冬天,江先生又患上了懸癰,最初像大豆大小,半個月後長到雞蛋般大,按壓時非常疼痛,行動受到阻礙,幸運的是他沒有服用任何藥物。魏醫生為他把脈,發現只有左關尺脈略大而微弱,這表明膿液還沒有形成。
魏醫生仍然給他服用一氣湯加加減減,添加了大生地、麥冬、北沙參、甘杞子、生米仁、蔞仁、丹皮、地丁等藥材,讓他服用八劑。服用兩劑後,江先生感到症狀有所緩解,四劑後消了一半,八劑服完後完全康復。
薛立齋治尚寶鮑希,傳足發熱,服四物、知母、黃柏之類年餘。患懸癰,唾痰,作渴飲湯,其熱至膝,更加芩、連、二陳,熱痰益甚。問故,曰:此足三陰虧損,水泛為痰,寒涼之劑傷胃而甚耳。遂朝用補中益氣,夕用六味丸,間佐以當歸補血湯,半載乃愈。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尚寶局的鮑希。鮑希得了足部發熱的病症,連續服用四物湯、知母、黃柏等藥方治療了一年以上。後來又患上了懸壅腫,並出現唾液黏稠、口渴愛喝湯的症狀,而且發熱的症狀擴散到了膝蓋。於是薛立齋又加入了黃芩、黃連、二陳湯等寒涼藥物,結果發熱和痰液更嚴重了。
薛立齋詢問鮑希病情加重的緣由,鮑希回答說:我的足三陰經(太陰脾經、厥陰肝經、少陰腎經)虧損,體內水液泛濫成痰,而寒涼的藥物傷了胃,所以病情加重。
於是薛立齋改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丸」交替服用,早晚各一劑,偶爾佐以「當歸補血湯」,治療了半年後,鮑希的病情才痊癒。
上舍劉克新,懸癰潰後作痛,發熱口乾,小便赤色,自用清熱消毒之藥不應。左尺洪數,此陽氣盛而陰氣虛也。先用四物湯加知母等諸劑,瀉其陽氣,使陰自生,數劑諸症漸愈。後用益氣湯、地黃丸,補脾肺,滋腎水而愈。
白話文:
上舍劉克新,患了化膿的癰瘡潰破後疼痛,發燒口乾,小便呈紅色,自己用了清熱解毒的藥物卻不見效。左手寸口脈搏洪數,說明陽氣旺盛而陰氣虛弱。先用四物湯加入知母等藥物,瀉去陽氣,讓陰氣自然生長,服用了幾劑藥後各種症狀逐漸好轉。後來又服用益氣湯、地黃丸,補脾肺,滋養腎水,最終痊癒。
一儒者患懸癰,小便赤澀,勞則足軟腫痛,發熱,口乾舌燥,體倦,日晡益盛,此氣血虛而未能潰也。遂用八珍加麥冬、山藥,倍用制甘草,數劑諸症悉退。但患處腫痛,此膿內焮也。又五劑膿自湧出,又五十餘劑而瘡口將完。又因勞役且停藥,寒熱作渴,膿多腫痛,用補中益氣湯加炒梔,二劑少愈。
白話文:
一位儒者患有懸癰(長在高處的癰),小便赤黃且排尿困難,勞累後腳發軟腫脹疼痛,發熱,口乾舌燥,身體疲倦,下午症狀加重。這是氣血虛弱,不能潰破。於是使用了八珍湯加麥冬、山藥,加倍使用甘草。服用了幾劑藥後,各種症狀都消退了。但患處仍然腫痛,這是膿液在裡面灼燒。又用了五劑藥,膿液自然流出。又用了五十多劑藥,瘡口將要癒合。後來因為勞役暫停服藥,出現寒熱、口渴、膿液增多、腫痛。使用了補中益氣湯加炒梔子,兩劑後症狀略有改善。
又以八珍湯加麥冬、五味,百餘劑腫痛悉去。喜其慎起居,節飲食,常服補劑而安。但勞則膿出一二滴,後惑於他言,內用降火,外用追蝕,必其收斂,致患處大潰,幾至不起,仍補而愈。
白話文:
又以八珍湯加入麥冬和五味子,服用百餘劑後,腫痛全部消失。他對自己的起居飲食很小心,經常服用補藥,因此健康狀況良好。但只要勞累,就會化膿一兩滴。後來聽信別人的說法,內服降火藥,外用腐蝕劑,想要收斂創口,結果導致患處大潰爛,幾乎無法起身。仍舊用補藥治療才康復。
一男子懸癰腫痛,小便赤澀,以加減龍膽瀉肝湯加制甘草,二劑少愈。以參、耆、歸、朮、知、柏、制甘草,四劑而潰。更以四物湯加知、柏、參、耆、制甘草而愈。
白話文:
一個男子得了懸癰腫痛,小便赤黃澀痛,服用了加減龍膽瀉肝湯加製甘草,兩劑後稍微好轉。接著服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地黃、柏子、製甘草,四劑後膿瘍潰破。再用四物湯加地黃、柏子、人參、黃耆、製甘草,服後痊癒。
一男子患懸癰,膿清不斂,內有一核,以十全大補湯加青皮、柴胡、制甘草,更以豆豉餅灸之,核消而斂。
一男子患懸癰,久而不斂,脈大而無力。以十全大補湯加五味、麥冬,灸以豆豉餅,月餘而愈。
白話文:
一位男子患有懸癰,膿汁清稀且不收斂,裡面有一個硬塊。於是使用十全大補湯,再加入青皮、柴胡、炙甘草,並用豆豉餅灸治。最終,硬塊消失,膿汁收斂。
一老人患懸癰,年餘不斂。診其脈,尚有濕熱,以龍膽瀉肝湯二劑,濕退。乃以托裡藥及豆豉餅灸之而愈。
白話文:
一位老人患有懸壅(皮膚感染),已經超過一年沒有癒合。醫生診脈發現他的脈象仍有濕熱,於是使用龍膽瀉肝湯兩劑,濕氣消退。之後,醫生使用託裡藥(補益氣血的藥物)和豆豉餅灸之,疾病才治癒。
一男子患此症,腫痛發熱,以小柴胡湯加黃連、青皮,四劑少愈,更以加減龍膽瀉肝湯而消。
白話文:
有一名男子患上此病症,感到疼痛和發熱。醫師用小柴胡湯加上黃連、青皮,病人服用了少許藥後,病情有所好轉。後來又加加減減了龍膽瀉肝湯,病情才得以消除。
一男子患懸癰,膿不潰,脹痛,小便不利,急針之,尿膿皆利。更以小柴胡湯加黃柏、白芷、金銀花,四劑痛止,以托裡消毒四劑而愈。常見患者多不肯用針,待其自破。殊不知緊要之地,若一有膿,宜灸針之,使毒外發,不致內潰。故前人云:凡瘡,若不針烙,毒結無從而解,膿瘀無從而泄。
又云:宜開戶以逐之。今之患者,反謂地部緊要,而不用針,何其悖哉。
白話文:
有一位男性患有懸癰,膿無法排出來,感到脹痛,小便也不通暢。緊急用針灸治療後,尿液和膿液都順利排出。再加服小柴胡湯,並加入黃柏、白芷、金銀花,四劑藥後疼痛消失。又以託裡消毒四劑藥,病症痊癒。常見患者大多不肯使用針灸,等待膿液自行破裂。殊不知在緊要部位,一旦有膿液出現,應立刻用針灸治療,讓毒素從外部排出,避免在內部潰爛。因此,古人說:所有瘡瘍,如果不針灸或烙印,毒素會凝結無法散解,膿液也會無法排出。
一男子懸癰,膿熟不潰,脈數無力,此氣血俱虛也。欲治以滋陰益血之劑,更針之使膿外泄。彼不從,仍用降火散毒藥,致元氣愈虛,瘡勢益甚,後潰不斂,竟致不救。夫懸癰之症,原系肝腎二經陰虛,雖一於補,尤多不治,況膿成而又克伐,不死何俟?常治初起腫痛,或小便赤澀,先以制甘草一二劑,及隔蒜灸,更飲龍膽瀉肝湯。
白話文:
一名男子患有懸癰,膿液已經成熟卻無法破潰,脈搏急數而無力,這是氣血虧虛的徵兆。應當使用滋陰補血的藥物進行治療,再針灸幫助膿液排出。
然而,患者沒有聽從醫囑,仍然使用瀉火解毒的藥物。這導致他的元氣更加虛弱,瘡勢更加嚴重,後來膿液潰爛後無法斂合,最終因救治不及而死亡。
懸癰這種疾病,本來是肝腎陰虛所致,雖然需要滋補,但往往很難治癒。更何況膿液已經成熟,氣血攻伐,如果不補養,等待的就是死亡。
對於初起的腫痛,或小便赤澀的症狀,首先應使用制甘草湯和隔蒜灸進行治療,再服用龍膽瀉肝湯。
若發熱腫痛者,以小柴胡湯加車前、黃柏、芎、歸;膿已成即針之;已潰者,用八珍湯加制甘草、柴胡梢、酒炒知、柏;小便澀,而脈有力者,仍用龍膽瀉肝湯加制甘草;小便澀,而無力者,用清心蓮子飲加制甘草;膿清不斂者,用大補之劑,間以豆豉餅灸之;久而不斂者,用附子餅灸之並效。
白話文:
如果發燒腫痛,加上小柴胡湯,用車前子、黃柏、川芎、當歸;膿包已經形成就針灸它;已經潰爛的,使用八珍湯,加上炙甘草、柴胡梢、酒炒知母、柏子仁;小便不通,但是脈搏有力,仍然用龍膽瀉肝湯,加上炙甘草;小便不通,但是脈搏無力,使用清心蓮子飲,加上炙甘草;膿水清稀不收斂,使用大補藥物,配合豆豉餅灸;久久不收斂的,使用附子餅灸,也有效果。
薛立齋治一男子,患懸癰焮痛,發寒熱,以小柴胡湯加制甘草,二劑少退。又用制甘草四劑而消。大抵此症屬陰虛,故不足之人多患之。寒涼之藥,不可過用,恐傷胃氣。惟制甘草一藥,不損氣血,不動臟腑,其功甚捷,最宜用之,不可忽也。
白話文:
薛立齋曾經治療一位男子,男子患有懸壅腫痛,發燒發冷。薛立齋使用小柴胡湯加上處理過的甘草,連服兩劑後,症狀稍退。他又連續服了四劑處理過的甘草,腫痛徹底消退。
這種疾病通常屬於陰虛證,所以身體虛弱的人容易患上。使用寒涼的藥物不能過量,以免損傷胃氣。只有處理過的甘草這種藥物,既不傷氣血,也不影響臟腑,見效非常快,最適合用來治療這種疾病,不可忽略。
馬銘鞠治談公武,患跨馬癰,外勢不腫,毒內攻,膿多,瘡口甚小,突出如指大一塊,觸之痛不可忍,多飲寒劑,敷涼藥,毒內攻,胃氣俱損。令盡去圍藥,洗淨瘡口,但用一膏藥以護其風,用大劑黃耆、山藥、生地、白芷、牛膝、米仁、銀花,雜以健脾藥。十餘劑膿盡,再數劑肉長,突出者平矣。後服六味丸斤許,精神始復。(《廣筆記》)
白話文:
馬銘鞠醫生治療某位官員患的股癰,外部沒有腫脹,毒氣內攻,膿水很多,瘡口卻很小,有一塊突出的膿包像手指那麼大,觸碰劇痛難忍。官員服用了許多寒性藥劑,並敷用涼藥,毒氣內攻,胃氣也受到損傷。馬醫生命令撤掉所有敷藥,清洗瘡口,只用了一種膏藥來保護它免受風寒。然後使用大量黃耆、山藥、生地、白芷、牛膝、米仁、銀花,並搭配一些健脾藥。服了十幾劑藥後,膿水消盡,再服幾劑後,肉就長了出來,凸出的膿包也平復了。後來官員服用六味丸約一斤,精神才逐漸恢復。(《廣筆記》)
薛立齋治黃吏部,穀道前患毒,焮痛寒熱。此肝經血虛濕熱所致,名曰懸癰,屬陰虛症。先以制甘草,二服頓退。用以四物加車前子、青皮、甘草節、酒製知、柏,數服而消。
白話文:
中醫薛立齋治療黃吏部,黃吏部肛門前面有毒感染,灼熱疼痛,伴有寒熱。這是肝經血虛濕熱導致的,稱為「懸癰」,屬於陰虛證。
一開始使用炙甘草,服用兩次疼痛就緩解了。接著服用四物湯加車前子、青皮、甘草節、酒製知母、柏樹,服用數次後感染消除了。
一男子歲逾五十,患懸癰,膿清,肝腎脈弱,此不慎酒色,濕熱壅滯也。然膿清脈弱,老年值此,甚難收斂。況穀道前任脈發源之地,肝經宗筋之所。辭不治,後果死。嘗治此癰,惟澗水制甘草有效。已破者,兼十全大補湯為要法。
白話文:
一名男子年齡超過五十歲,患有化膿性膿瘍,膿液清澈,肝腎經脈虛弱。這是因為不節制飲酒和房事,導致濕熱壅滯造成的。
但是,老年人出現膿液清澈和脈搏虛弱的情況,很難收斂膿瘍。而且,肛門和子宮是任脈發源的地方,也是肝經的筋脈匯聚之處。醫生拒絕治療,後果會是死亡。
我曾經治療過這種膿瘍,發現用甘草配澗水煎服有效。如果膿瘍已經破潰,還要配合使用十全大補湯。
柴嶼青以省覲舟行,舟人患騎馬癰,哀號痛楚,憐而治之,先用大歸湯十餘劑,外貼回生膏,日令其以藥水勤洗,繼惟十全大補湯。因貧人,若無力購參,攜有扁黨參,給以半斤,始備藥。又用玉蟾生肌散,人參末敷患處,調理月餘而愈。
白話文:
柴夫為了省錢不搭船,船伕卻苦於騎馬之痛,哀嚎不斷。柴夫便為他治療,先用大歸湯十多次,外敷回生膏,每日讓他用藥水勤洗,接著用十全大補湯。因為是窮人,若無力購買人參,只給半斤黨參,才配齊藥材。又用玉肌生肌散,將人參磨碎敷於患處,調理一個多月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