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九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0)

1. 飲食傷

顧開一內人,以傷食飽悶求治。診其脈,氣口初非緊盛,而反得虛微,察其症,雖若胸次有物,而神氣殊短,正符東垣飲酒食勞倦之說,宜補正以祛邪。即用六君子健脾,佐以薑、桂等味,助中焦腐熟水穀。一二劑後,腹脹寬舒,君子進而小人退之機也。改用補中益氣湯,脾瀉即止,飲食如常,神氣日增。

聶久吾曰:一侍婢停食腹痛,先用消導藥,略加發散,一劑而痛未減。因用炒鹽湯,服二碗吐之,其痛減半。又用發散為主加消導,一劑其痛立止。因悟寒邪停食作痛,散其寒氣,則食自消,而痛自止。自後依此施治,無不神效。

梁撫軍章鉅云:向余在甘肅齊禮堂軍門授一藥酒方,謂可治聾明目,黑髮駐顏,余服之一月,目力頓覺勝常。方用蜜炙黃耆二兩,當歸一兩二錢,茯神二兩,黨參一兩,麥冬一兩,茯苓一兩,白朮一兩,熟地一兩二錢,生地一兩二錢,肉桂六錢,五味子八錢,山萸肉一兩,川芎一兩,龜膠一兩,羌活八錢,防風一兩,枸杞一兩,廣皮一兩。凡十八味,外加紅棗七兩,隨量飲之。

軍門云:此名周公百歲酒,其方得自塞上周公,自言服此方四十年,壽逾百歲。其家三代皆服此酒,相承無七十歲以下人。有名醫視之曰:水火既濟,真是良方。其制勝全在羌活一味,所謂小無不入,大無不通,非神識神手,莫能用此也。余弟灌雲廣文,素嗜飲,中年後,已成酒勞,每日啜粥不過一勺,顏色憔悴,骨立如柴,醫家望而卻走。余錄此方寄之,灌雲素不飲燒酒,乃以紹酒代之,日飲數杯,以次遞加。

半月後,眠食漸進,一月後遂復元。比余回福州相見,則清健反勝十年前,而豪飲如故。蓋常服此酒,日約三斤,已五年矣。

清和酒,不能斷飲之人,可用此法,庶幾飲而無弊。真生地八兩,天冬四兩,銀花八兩,生豬脂一斤,生綠豆一升,柿餅一斤切碎,汾酒二十斤,密封浸之。一月後可飲,久藏不壞。

加減思食丸,治脾胃俱虛,水穀不化,胸膈痞悶,腹脅時脹,食減嗜臥,口苦無味,虛羸少氣,胸中有寒,飲食不下,反胃噁心,及病後心虛,不能勝穀氣,食不復常,並宜服之。神麯炒黃、麥冬、麥芽炒黃各二兩,烏梅四兩,木瓜半兩,白茯苓、炒甘草各二錢半,蜜丸,櫻桃大,每服一丸,細嚼,白湯送下。如渴時,噙化一丸。

徐靈胎曰:此收納胃氣之方,用烏梅、木瓜甚巧。

裴兆期曰:病有用藥傷而變重者,甚有變症莫識,而卒至危亡者,不可不知。昔一婦,患經閉,服血藥過多,血不行而飲食反減,又增寒熱嘔逆,醫猶以為瘀血攻心,倍加峻削,病者忽神昏齒噤,口角流涎,狀類中風。診其脈,伏而微,心下按之滿急且有聲,曰:此飲症也。

白話文:

飲食傷

一位顧姓先生的妻子因飲食傷導致飽脹不適而求醫。診脈後發現,脈象並非緊實有力,反而虛弱微弱。觀察其症狀,雖然胸部好像有異物堵塞,但精神氣色卻很差,這與東垣先生所說的飲酒勞累傷及脾胃的症狀相符,應當先補益正氣再去除邪氣。於是醫師用六君子湯健脾,再加入生薑、桂枝等藥材,幫助中焦(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水谷。服用一到兩劑後,腹部脹滿得以舒緩,正氣開始回升,邪氣開始消退。於是改用補中益氣湯,脾胃的洩瀉也停止了,飲食恢復正常,精神氣色也一天天好轉。

聶久吾說:曾有一位侍女因飲食停滯導致腹痛,一開始用消導藥並略加發散,服用一劑後疼痛未減。於是改用炒鹽湯,服用兩碗後嘔吐,疼痛減輕一半。然後再用發散為主,兼顧消導的藥方,服用一劑後疼痛立刻消失。從中悟出寒邪停滯導致的飲食停滯腹痛,驅散寒邪,則飲食自然消化,疼痛自然止息。此後依此方法治療,效果都非常好。

梁撫軍章鉅說:以前在甘肅齊禮堂軍門那裡得到一個藥酒方子,據說可以治療耳聾眼花,使頭髮烏黑,容顏駐留青春。我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視力明顯比以前好。藥方是:蜜炙黃耆二兩,當歸一兩二錢,茯神二兩,黨參一兩,麥冬一兩,茯苓一兩,白朮一兩,熟地一兩二錢,生地一兩二錢,肉桂六錢,五味子八錢,山萸肉一兩,川芎一兩,龜膠一兩,羌活八錢,防風一兩,枸杞一兩,廣皮一兩。共十八味藥材,再加紅棗七兩,隨時適量飲用。

軍門說:這個藥方叫做「周公百歲酒」,是從塞外一位周姓老人家那裡得來的。周公自稱服用這個藥方四十年,壽命超過一百歲。他家三代人都服用此酒,沒有七十歲以下的人。一位有名的醫生看過這個方子後說:水火既濟,真是個好方子。這個方子的精妙之處就在於羌活這一味藥,所謂小無不入,大無不通,如果不是醫術高明,精通藥理,是無法使用這個藥的。我的弟弟灌雲,平時嗜酒如命,中年以後,已經因酒傷身,每天只能喝一小勺粥,面色憔悴,瘦骨嶙峋,醫生們都望而卻步。我把這個方子寄給他,灌雲平時不喝燒酒,就用紹酒代替,每天喝幾杯,逐漸增加劑量。

半個月後,睡眠和飲食都逐漸好轉,一個月後就恢復了健康。等我回到福州見到他時,他比十年前更加精神健朗,而且依然豪飲如故。據說他常服此酒,每天大約喝三斤,已經五年了。

對於那些不能戒酒的人,可以使用「清和酒」的方法,這樣就可以飲酒而無害。藥方是:真生地八兩,天冬四兩,銀花八兩,生豬脂一斤,生綠豆一升,柿餅一斤切碎,汾酒二十斤,密封浸泡。一個月後就可以飲用,久藏不壞。

「加減思食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水穀不化,胸膈痞悶,腹部兩側時常脹滿,食慾減退嗜睡,口苦無味,身體消瘦氣短,胸中有寒邪,飲食不下,反胃噁心,以及病後心虛,不能消化食物,飲食不正常的病症。藥方是:神麴炒黃、麥冬炒黃、麥芽炒黃各二兩,烏梅四兩,木瓜半兩,白茯苓、炒甘草各二錢半,製成蜜丸,如櫻桃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細嚼,用白開水送服。如果口渴,可以含化一丸。

徐靈胎說:這個方子收納胃氣,用烏梅、木瓜非常巧妙。

裴兆期說:生病服用藥物而病情加重的例子很多,甚至有些病情變化莫測,最後導致死亡,大家不可不知。從前有一位婦女患經閉,服用活血藥過多,結果血行不通暢,反而飲食減少,又出現寒熱嘔逆的症狀。醫生仍然認為是瘀血攻心,加重用藥,結果病人突然神志昏迷,牙關緊閉,嘴角流涎,症狀類似中風。診其脈象,脈搏微弱隱伏,心下按壓則感覺飽滿緊急,並有聲響,我說:這是飲食傷引起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