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九 (6)

1. 飲食傷

而內傷之症才身大熱,舌焦芒刺,臍上下手不可按,四肢濈然汗出,下症悉具,第用枳、樸、熟黃少許,加鐵鏽水導之,去燥矢三四塊。勢未減,又與枳、樸、楂、連,小柴胡加人參少許,間四五日進潤字丸五分,大便去一次。如是八十餘日,里症去,六脈有神。向晡時潮熱,胃氣不開,口乾腹滿,前方去參,四劑勢又大減。

或謂傷寒三七不解,謂之壞症。經云:安穀者昌,絕谷者亡。今將百日,粒食不進,焉有生理?況身不熱,舌無苔,縱晡時微熱,亦是陰虛之故。急宜滋陰養血,開胃健脾自愈。遂服藥一劑,又強飲粥湯半盞,及龍眼湯一杯,是夜仍身體大熱,心口作痛,異常煩躁,舌上有苔。

再診,右關尺沉實,仍用枳實、黃連、卷柏、麥芽、楂、樸,送潤字丸一錢五分,大便一次極暢,諸症頓除。改用六君子,方知飢飽,計百三十餘日,頭髮落盡,年餘未得出門戶。

陳孟昭新正赴館,偶開別室,見一柩,心中怦然,是晚夢遺。次日勉強行文,薄暮啖肉面,遂頭疼身熱,右脅有塊如碗,疼痛寒熱,疑為腫毒。診之,謂內傷兼感。不信。瘍醫視之,外用敷藥,內服解毒之劑,不效。或與投補,遂昏冒煩躁,譫語如狂。再延診,脈洪數無倫,此誤補故也。

仍作內傷飲食治之,用青皮、陳皮、枳實、厚朴、山楂、黃連等,又以麩皮炒熨肚腹。稍蘇,再用潤字丸五分。數服後,宿垢去而痛減,改用參、朮、歸、芍、麥冬、陳皮、茯苓、甘草之類,調月餘而安。

沈振宇患陰症似陽,用溫經益元湯而愈。乃病愈未幾,因食饅頭、羊肉等物,遂胸腹脹滿,痞塞不通,服藥旬余不效。口渴煩躁,晡時更甚,大便閉結,凡硝、黃、枳、樸、檳、楂、麻仁、青皮、紅花、歸、地、芩、連,遍服而大便不通。

陸曰:大病須以大方治之,若拘拘一二錢,力量輕薄,安能奏捷?如元明粉、檳榔,必用五錢,枳實、生地、當歸、黃芩,必用一兩,紅花必用三錢,另以山楂四五兩煎湯,代水煎藥。臨服必加鐵鏽水半酒杯,其垢自行矣。如言,一劑果腹中運動,響聲不絕。兩時許,下宿垢半桶,頓覺爽利,調理而痊。

昔有婆羅門僧東來,見食麵者,云此大熱,何以食之?又見食中有萊菔,云:賴有此以解其性。自此相傳,食麵必啖萊菔。又小說云:人有中麥面毒者,夢紅裳女子悲歌,有一丸萊菔火吾宮之句。(《醫說續編》、本草。)

扁鵲云:酒飲過,腐腸爛胃,漬髓蒸筋,傷神損壽。有客訪周顗,顗出美酒二石,顗飲石二,客飲八斗。次明顗無所苦,酒量慣也,客已死矣。觀之客脅穿腸出,豈非量過而犯扁鵲之戒與。(同上。)

王海藏治秦生好服天生茶及冷物,積而痼寒。脈非沉非浮,上下內外,舉按極有力,堅而不柔,觸指突出膚表,往來不可以至數名,縱橫不可以鉅細狀,此陰證鼓擊脈也。一身遊行之火,萃於胸中,寒氣逼之,搏大有力。與真武、四逆、理中等湯丸,佐以白芍、茴香,酒糊丸,使不僭上。

白話文:

飲食傷

內傷患者症狀為全身發熱,舌頭乾燥發紅,肚臍上下按壓疼痛,四肢冒汗,下焦症狀俱全。先用枳實、厚朴、熟地黃少量,加入鐵鏽水服用,排出燥屎三四塊。若症狀未減,再用枳實、厚朴、山楂、黃連,加小柴胡湯及少量人參,隔四五天服用潤字丸五分,大便通一次。如此治療八十多天,里症消失,脈象有力。若傍晚時分潮熱,胃口不好,口乾腹脹,則前方藥方中去掉人參,服用四劑,症狀便會大大減輕。

有人說傷寒病發三天七天不好,就是壞症。醫書說:飲食正常則昌盛,絕食則死亡。現在已經一百天沒吃東西了,哪還有生命力?況且身體不發熱,舌苔也沒有,即使傍晚微微發熱,也是陰虛造成的。應該趕緊滋陰養血,調理脾胃,自然就會痊癒。於是服用一劑藥,再喝半碗粥和一杯龍眼湯,當晚卻又身體發熱,心口疼痛,異常煩躁,舌苔出現。

再次診治,右關脈和尺脈沉而有力,仍然使用枳實、黃連、卷柏、麥芽、山楂、厚朴,再服用潤字丸一錢五分,大便一次非常通暢,所有症狀都消失了。改用六君子湯,才開始有飢餓感和飽腹感,治療了一百三十多天,頭髮都掉光了,一年多都不能出門。

陳孟昭新官上任,偶然打開一間空屋,看到一口棺材,心裡怦怦亂跳,晚上遺精。第二天勉強寫文章,傍晚吃了肉麵,就頭疼發熱,右肋部出現一個像碗一樣大的腫塊,疼痛寒熱交替,懷疑是腫毒。診斷為內傷兼外感。他不相信,找外科醫生看,外敷藥物,內服解毒藥,都不見效。有人建議進補,結果昏迷煩躁,胡言亂語像瘋了一樣。再次求診,脈象洪大而數,這是因為誤補造成的。

仍然用內傷飲食療法治療,使用青皮、陳皮、枳實、厚朴、山楂、黃連等藥,再用麩皮炒熱熨燙腹部。症狀稍有好轉,再服用潤字丸五分。服用幾次後,宿疾排出,疼痛減輕,改用人參、白朮、當歸、白芍、麥冬、陳皮、茯苓、甘草等藥調養一個多月後痊癒。

沈振宇患陰虛但症狀像陽虛,服用溫經益元湯痊癒。病好不久,因為吃了饅頭、羊肉等食物,結果胸腹脹滿,痞塞不通,服用藥物十多天沒效果。口渴煩躁,傍晚更嚴重,大便不通。各種硝石、黃連、枳實、厚朴、檳榔、山楂、麻仁、青皮、紅花、當歸、生地、黃芩、黃連都用過了,大便還是不通。

陸某說:大病要用大劑量藥物治療,如果拘泥於一二錢,藥力輕薄,怎能奏效?比如元明粉、檳榔,必須用五錢,枳實、生地、當歸、黃芩,必須用一兩,紅花必須用三錢,再用四五兩山楂煎湯代替水煎藥。服用前必須加入半杯鐵鏽水,宿垢就會自行排出。按照這個方法,一劑藥下去,腹部就會有運動感,響聲不斷。兩個小時後,排出半桶宿垢,頓時感覺清爽,然後調養身體就痊癒了。

以前有個婆羅門僧人來到東土,看到有人吃麵條,說這個很燥熱,為什麼要吃?又看到有人吃蘿蔔,說:幸好有這個可以解麵條的燥熱。從此相傳,吃麵條一定要吃蘿蔔。小說也說:有人中毒,夢見穿紅衣的女子悲歌,歌詞中有“一丸蘿蔔火吾宮”一句。(出自《醫說續編》、《本草綱目》)

扁鵲說:喝酒過量,會腐蝕腸胃,損傷骨髓筋脈,傷害精神,減損壽命。有人拜訪周顗,周顗拿出兩石美酒,周顗喝了一石,客人喝了八斗。第二天周顗沒事,因為他酒量好,而客人卻死了。解剖發現客人肋骨穿腸而出,這難道不是因為喝多了酒,違背了扁鵲的告誡嗎?(出自《醫說續編》)

王海藏治療秦生,他喜歡喝天生茶和吃冷食,積久成寒症。脈象不沉不浮,上下內外,按壓都很有力,堅硬而不柔軟,按壓時突出皮膚表面,脈搏的頻率和力度都難以形容,這是陰證鼓擊脈。一身的陽氣都聚集在胸中,寒氣逼迫陽氣,所以搏動有力。於是用真武湯、四逆湯、理中湯等湯藥,輔以白芍、茴香,用酒糊做成丸藥服用,避免藥力過於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