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八 (1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2)

1.

包瑞溪學憲,傳治血痢痛甚方:白芷酒炒五錢,(此一味仲淳加入者。)枳殼、槐花同炒,去槐花,五錢,升麻醋炒七分,真川連薑汁炒五錢,滑石末三錢,乳香、沒藥各七分五釐,山楂肉三錢,甘草五分,試之神效。(《廣筆記》。)

黃聚川年兄太夫人,年八十餘,偶患痢,胸膈脹,絕粒數日。予以升麻、人參、黃連、蓮肉,方投之,參用至一兩,諸子駭甚。再問,予曰:遲則不救。一劑啜粥,再劑腹中響,一泄痢即止。今年九十餘尚健也。(同上。)

陳赤石督學,因校士過勞感冒,遂滯下純血,醫皆難之。陳刺史曰:此非繆仲淳莫能療也。使者旁午得之吳門,一日夜馳之武林。診知其所由,遂用人參五錢,升麻七分,炙甘草、紅曲各錢半,烏梅二枚,川連三錢,白芍二錢,蓮肉二十粒,煎調滑石末五錢,二劑而愈。督學曰:痢止矣,心搖搖不能閱卷,奈何?仲淳曰:此勞心太過,暑因客之耳。

加竹葉、乾葛、棗仁,一劑遂平。(同上。)

庚子秋,華氏妹歸寧忽痢,日夜幾百行,身熱發嘔,一嘔數十聲不絕。吳醫爭欲下之,且曰:補即死矣。時仲淳以先王母病,留湖濱,憐其促治後事甚亟。曰:既以知危,何不以藥試之?服如金丸,(一味黃連,薑汁和丸。)因思飲,予固守仲淳前方,以人參、炒白芍、扁豆、升麻、滑石、炙草、橘紅,煎下如金丸,二劑勢稍定,更數服愈。華水部至今感服。

(同上。)

一少年貴介,暑月中出外,飲食失宜,兼以暑熱,遂患滯下,途次無藥,病偶自止,歸家腹痛不已,遍嘗諸醫之藥,藥入口,痛愈甚,亦不思飲。仲淳視之曰:此濕熱耳。其父曰:醫亦以濕熱治之而轉劇。問投何藥?曰:蒼朮、黃連、厚朴、枳殼、陳皮等。仲淳曰:誤也。術性溫而燥,善閉氣,故滯下家忌之。

郎君陰虛人也,尤非所宜。更以滑石一兩為細末,丹皮汁煮之,別以白芍酒炒五錢,炙草二錢,炒黑乾薑五分,水煎調服。依方服之,須臾小便如注,痛立止。(同上。)

秦公藩病痢,醫誤投澀藥,一劑痢止。濕熱無自而出,遍攻肢體骨節間,以致項強、目赤,肩、臂、腕、膝、足脛俱發腫,痛甚不能轉側。仲淳疏方寄之,用白芍、石斛、牛膝、木瓜、黃柏、苡仁、炙草、車前、茯苓,痛雖止,尚不能轉側。更用蒺藜、菊花、首烏、胡麻、黃柏、炙草,復逾年愈。

其始病時,一醫稍投參、術,痛極欲死。此係本症陰虛有火,又加濕熱,暑濕交攻,故現此症,名痢風。陰虛有火,故不受補,又不宜燥,惟微寒清平之劑調之,久之自愈。(同上。)

姚公遠幼子病痢,醫誤下之,遂下純血,喘,身熱不思食。繆以人參四五錢、石蓮子、白芍、升麻、橘紅、甘草、滑石、殭蠶、白扁豆。(同上。)

白話文:

[痢]

包瑞溪學憲治療血痢疼痛劇烈的方法:白芷用酒炒五錢(這是仲淳醫生加入的藥材),枳殼、槐花一起炒,然後去掉槐花,五錢;升麻用醋炒七分;川連用薑汁炒五錢;滑石粉三錢;乳香、沒藥各七分五釐;山楂肉三錢;甘草五分。試用效果奇佳。

黃聚川先生的母親,八十多歲,偶患痢疾,胸膈脹滿,數日不吃不喝。我用升麻、人參、黃連、蓮子肉治療,人參用量達一兩,其他人非常驚訝。我再次詢問病情,說再拖延就來不及了。服藥一劑後能喝粥,兩劑後肚子咕嚕作響,瀉下一次後痢疾就好了。今年她已經九十多歲,身體仍然很健康。

陳赤石督學因為校對考卷過度勞累而感冒,導致下痢純血,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陳刺史說:只有繆仲淳才能治好。於是派人迅速找到在吳門的繆仲淳,日夜兼程送他到武林。繆仲淳診斷出病因後,用人參五錢,升麻七分,炙甘草、紅曲各一錢半,烏梅二枚,川連三錢,白芍二錢,蓮子二十粒,煎好後調入滑石粉五錢,兩劑藥後就痊癒了。督學說:痢疾好了,可是心神不寧,不能閱卷,怎麼辦?仲淳說:這是勞心過度,暑熱外邪入侵造成的。

於是又加入竹葉、葛根、棗仁,一劑藥後就痊癒了。

庚子年秋天,華氏的妹妹回娘家探親,突然患痢疾,一天一夜瀉下幾百次,發燒嘔吐,每次嘔吐數十聲,連綿不斷。吳地的醫生都想要瀉下治療,而且說:如果補益就會死。當時仲淳因為先王母親生病,住在湖邊,憐憫華氏妹妹急於處理後事,說:既然知道病情危急,為什麼不用藥試試呢?先用像金丸一樣大小的藥丸(單味黃連,用薑汁和成藥丸),等她想喝水時,我就用之前治療先王母親的方子,用人參、炒白芍、扁豆、升麻、滑石、炙甘草、橘紅煎湯,服藥像金丸一樣大小的劑量,兩劑藥後病情稍有好轉,再服用幾劑就痊癒了。華水部至今都非常感激。

一個年輕的貴公子,夏天外出,飲食不當,再加上暑熱,患下痢,途中沒有藥,病情偶然自愈,回家後腹痛不止,遍嘗各種醫生的藥,藥入口,疼痛加劇,也不想喝水。仲淳診察後說:這是濕熱。他父親說:醫生也用濕熱的方法治療,病情反而加重了。我問他用了什麼藥,他說:蒼朮、黃連、厚朴、枳殼、陳皮等。仲淳說:錯了。蒼朮性溫燥,容易閉氣,所以下痢的病人忌用。

這位公子陰虛,更不適合用這些藥。我用滑石一兩研成細末,用丹皮汁煮,另外用白芍酒炒五錢,炙甘草二錢,炒黑乾薑五分,水煎服用。按照這個方子服藥後,不久小便如注,疼痛立刻停止了。

秦公藩患痢疾,醫生誤用澀藥,一劑藥後痢疾停止了。濕熱之邪無處發洩,遍攻肢體骨節,導致項強、目赤,肩膀、胳膊、手腕、膝蓋、腳踝都腫痛,不能翻身。仲淳寫方子寄給他,用白芍、石斛、牛膝、木瓜、黃柏、薏苡仁、炙甘草、車前子、茯苓,疼痛雖然停止了,但仍然不能翻身。又用了蒺藜、菊花、何首烏、黑芝麻、黃柏、炙甘草,一年多後才痊癒。

他一開始生病時,有一個醫生稍微用了點人參、蒼朮,疼痛劇烈,幾乎要死了。這是因為本病是陰虛有火,又加上濕熱,暑濕夾攻,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叫做痢風。陰虛有火,所以不能補益,也不宜燥熱,只能用微寒清平的藥劑調治,時間長了自然會痊癒。

姚公遠的幼子患痢疾,醫生誤用瀉下藥,結果瀉下純血,喘息,發燒,不想吃東西。繆仲淳用人參四五錢、石蓮子、白芍、升麻、橘紅、甘草、滑石、殭蠶、白扁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