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6)

1.

萬密齋治王氏子,善食,嘗病腹痛,乃蟲痛也,用安蟲丸服之。三日後,取下一蟲甚異,約長一尺,身赤色,大如蟮。令持兩頭牽之,長可丈餘,其形如線,放下依舊短縮,此蟲母也,以火焚之而愈。

白話文:

萬密齋治療王姓子的病症。王氏子平日飲食過度,曾經罹患腹痛,是由於蟲子引起。萬密齋使用安蟲丸讓他服用。三天後,王氏子排出蟲子,形狀非常奇特,長約一尺,身體呈紅色,大小如蟮。萬密齋命令王氏子抓住蟲子的兩頭拉長,可以拉長到一丈多長,形狀像線,放下後又縮短成原來的長度。這是一條母蟲,萬密齋用火焚燒它,王氏子的病就痊癒了。

胡氏子嘗腹痛,萬診之曰:蟲病也。問何以辨之?曰:腹痛,凡一向不止,乃積痛也。腹中成聚,口吐涎水者,蟲痛也。用安蟲丸與解毒丸,屢進不效,因思此蟲有靈,當設法取之。擇定除破日,在月初旬取之,勿令兒知也。隔夜煎苦楝根湯,次日五更,用清油煎雞子餅一個,令兒聞其香味,遂急欲食,故遲不與。

白話文:

胡家的孩子曾經腹痛,很多醫生診斷說:是蟲子病。我問醫生,怎麼辨別的?醫生說:腹痛,如果長時間都沒有間斷,就是積聚的疼痛。腹中結成一團,口中吐出涎水,這就是蟲子疼痛的表現。用安蟲丸和解毒丸給孩子服用,多次服用都沒效果。後來我想到,這些蟲子很靈敏,應該想辦法把它們取出來。選擇了破除蟲子的日子,在月初旬進行,不要讓孩子知道。夜裡煎煮苦楝根的湯劑,第二天黎明,用清油煎一個雞子餅,讓孩子聞到它的香味,孩子就急著想吃,所以故意不給他。

而以少許啖之,覺腹中有如物湧上心口,乃取藥與服之。少頃心口之物墮下,以蛋食之,不食矣。巳時腹中大鳴,而瀉下一蟲甚異,如指長,有頭手足,狀如嬰兒。萬曰:此三傳勞蟲也。初起於父,再傳其母,三傳其子,幸去之矣。令一婢用鐵鉗夾送河中焚之,其婢受煙氣一口,亦勞病死,此兒至今無恙。

白話文:

吃了一點藥後,感覺肚子中有東西往上湧到心口,於是服用了剩下的藥。過了一會兒,心口的東西就掉下來了,就著雞蛋吃下,從此沒有再產生了。到了上午九點,肚子裡發出巨大的聲響,瀉出了一條很奇怪的蟲子,長得像手指一樣長,有頭、手、腳,形狀像新生兒。萬先生說:「這是三傳勞蟲。」這種蟲子最初傳染給父親,再傳給母親,最後傳給兒子,還好已經把它消滅了。他讓一個女僕用鐵鉗夾住蟲子丟進河裡焚燒,結果女僕吸了一口煙氣,也因為勞病而死亡。而那個孩子,則從此沒有生病。

(雄按:紫庭方云,第一代初,勞蟲如嬰兒。萬氏此說,不知何本。)

閻姓子有蟲病,黃瘦,腹中時痛,口饞,如有肉食則痛不發,一日無肉,則痛甚。萬視其體甚弱,不敢下,只用苦楝根皮,放肉汁中煮食之,單服三日,下蟲如蝌蚪者一盆,色黃黑。後以養脾丸調理而安。

白話文:

姓閻的孩子得了蟲子病,身體瘦弱發黃,肚子時不時疼痛,嘴巴老是饞肉,只要吃了肉,疼痛就不發作。如果一天不吃肉,疼痛就會加劇。萬姓大夫見他身體虛弱,不敢給他下猛藥,只用苦楝根皮放在肉湯裡煮給他吃。患者只吃了三天的苦楝根皮,就拉出了一整盆像蝌蚪一樣的蟲子,蟲子的顏色是黃黑色。之後用養脾丸調理,病就好了。

一兒七歲,善食肉,常病腹痛。其父問積痛蟲痛何如?萬曰:積痛發有常處,手不可按,惡食而口乾;蟲痛無常處,喜人按摩,口饞而吐清水。此兒乃蟲痛也,以藥取之,下蟲大者十餘條而痛止。未一月又痛,萬曰:不事再取矣,恐傷胃氣。乃立一方,用黃連木香檳榔,去積為主,陳皮青皮三稜莪朮枳實山楂,專去其蟲。等分為末,神麯為丸麻子大,米飲下。

白話文:

有一個七歲的孩子,愛吃肉,經常胃痛。他的父親詢問積痛與受痛的區別。萬先生說:積痛發作時有固定位點,用手按壓會疼痛,厭食口乾;受痛發作時位置不定,喜愛按摩,口渴吐清水。這個孩子是積痛,用藥物取出來,排出了十餘條大蟲後疼痛就停止了。不到一個月,孩子又發作了,萬先生說:不應該再取蟲了,否則會損傷胃氣。於是開了一副藥方,使用黃連、木香、橘皮,用來祛除積食為主,陳皮、青皮、三楂、鬱金、黃耆、山楂,專門用來祛除寒氣。均等研磨成粉末,用神麴製成丸藥,如麻子般大,用米湯送服。

常服之,時下小蟲,及下大蟲如指大,約長一尺,乃蟲母也。自後痛漸減。

吳孚先治一婢,面黃身瘦,嗜油,甚至燈盞垢膩都盡。與醫,下蟲如蝦者數枚,遂而不嗜矣,尋肥健。(《本草綱目》載患發瘕者,能食油至五斤。)

白話文:

吳孚先醫師曾經治療一名侍女,她的臉色蠟黃、身材瘦弱,而且非常嗜油,連燈盞上的油垢都吃得精光。醫師給了她藥,讓她排出了一些像蝦子一樣的蟲子,之後她就戒掉了嗜油的習慣,很快地就變胖且健康。(《本草綱目》記載,患有發瘕的人,可以吃油多達五斤。)

一小兒將自身布衣,渾身遍吃,兩袖吃至肩上,吳用煎蟲丸,下蟲如蠶者數枚而愈。

錢仲陽治辛氏女,五歲,病蟲痛。醫以巴豆乾漆硇砂之屬治之不效。至五日外,多哭而俯仰,睡臥不安,自按其心腹,時大叫,面無正色,或青或黃,或白或黑,目無光而慢,唇白吐沫。至六日,胸高而臥轉不安。錢視之,用蕪荑散三服。見目不除青色,大驚曰:此病大困,若更加瀉,則為逆矣。

白話文:

錢仲陽治療辛氏的女兒,年齡五歲,患有蟲痛的疾病。醫生用巴豆、乾漆、硇砂等藥物治療,但沒有效果。過了五天後,病人哭鬧得很多,而且俯仰不安,睡覺和臥牀都無法安穩,經常自己按壓心腹,還會大叫,臉色異常,有時青、有時黃、有時白、有時黑,眼睛沒有光澤而且迷離,嘴脣發白並吐出泡沫。到了第六天,胸部高聳,轉動身體也無法安穩。錢仲陽檢查後,用了蕪荑散治療,服用了三劑。發現病人的眼睛仍然有青色,錢仲陽大吃一驚,說:這個病很嚴重,如果再繼續瀉下,就會導致逆症。

至三更果瀉,如藥汁,以杖攪之,見有丸藥。錢曰:此兒肌厚,當氣實,今症反虛,不可治矣。辛曰:何以然?錢曰:脾虛胃冷則蟲動,今反目青,此肝乘脾。又更加瀉,知其氣極虛也。而丸藥隨糞下,脾胃已脫,兼形病不相應,故知死病。五日昏篤,七日而死。(此醫用乾漆、巴豆之過也。

白話文:

龔子才曾治療一位小孩,腹部劇烈疼痛,病情嚴重到危及生命。龔子才用手觸摸腹中,感覺到有大小不一的硬塊。其他醫師都束手無策,於是龔子才指示家人用手輕柔地揉搓小孩的痛處。經過半天的時間,一條蟲子隨著大便排出,小孩的疼痛也隨著痊癒。

四明顧氏女十餘歲,尫羸骨立,百治不瘥,奄奄待斃。偶端午,家人調雄黃酒,女竊飲之,不覺大醉,嘔穢狼藉。視之,中有物如鱉,蠕蠕動,色純紅,兩眼正碧。家人驚怪,以足踩之,頸伸甚長。以鉗夾之,掉頭齧之,格格有聲,棰之不死。亟搗捶至爛,埋之土中,明日發視,僅血塊耳。自後女益長成無恙。(新安方懋記。)

白話文:

朱肇能擅長下圍棋,生了一位女兒,腹部裡有許多的寄生蟲。有一天,朱肇能偶然在何矩那裡談起,一位醫生說:「吃榧子應該可以治癒。」果然,服用榧子後,排出了寄生蟲,曬乾後長達八尺。

朱肇能著圍棋,生一女腹多蟲,偶在何矩所在談及,一醫云:食榧子當愈。果食榧子,下蟲曝乾,尚有八尺長。(《續金陵瑣事》。)

鄉間一大姓,有子方周歲,值熱天,遍身疼痛,啼哭不休。延請諸醫,束手無策。王起云後至云:能以十金酬我,一刻即愈。主人唯唯,乃濃煎甘草湯浴兒,未幾兒即睡去,半日方醒,已不作痛矣。主人大喜,出銀酬之。特問小兒何病?王云:此乳母抱之納涼,為刺毛所著耳,(疑即毛蟲,俗呼為羊辣子。

白話文:

鄉下一個大家族,有一個孩子剛滿一歲,在炎熱的夏天,全身疼痛,哭個不停。請來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

王起雲聽說後,最後纔到,他說:「能給我十兩銀子報酬,我能在片刻之內治好。」主人連連答應。

於是王起雲濃煎了甘草湯,給孩子洗澡。沒過多久,孩子就睡著了,半天後才醒來,已經不痛了。主人非常高興,拿出銀子酬謝王起雲。

主人特別問孩子得了什麼病?王起雲說:「這是奶媽抱著孩子納涼,被刺毛蟲蜇了。」(懷疑就是毛蟲,俗稱為毛毛蟲。)

)故以甘草湯浴之。若預說明,豈肯以十金酬我哉?眾大笑而別。(《云間雜記》。)

張子和治一兒悲哭,亦以浴愈,謂心火乘肺,浴之汗出,則肺熱散也。(雄按:毛蟲刺者,皮膚即時赤腫,最忌洗浴,宜以菜油塗之。)

白話文:

張子和治療一個哭泣的孩子,也用洗澡的方式治癒。他說孩子的肺部受到心火的影響,洗澡出汗後,肺部的熱氣就會散發。

(備註:如果被毛蟲刺到,皮膚會馬上變得又紅又腫,最忌諱洗澡。應該用菜油塗抹患處。)

小兒口吐涎沫,或吐清水,面㿠白,心腹痛有時者,蟲痛也,與癇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安蟲散主之。胡粉炒黃、檳榔、川楝子鶴蝨各三錢,枯白礬二錢五分。上為末,每服五六分,痛時米飲調下。

白話文:

小孩子的嘴巴流口水或清水,臉色蒼白,心和肚子偶爾會痛,這是蟲子引起的疼痛,症狀很像癲癇,但眼睛不會斜視,手也不會抽搐,可以用安蟲散治療。

製作方法:

  • 胡粉(炒黃):3 錢
  • 檳榔:3 錢
  • 川楝子:3 錢
  • 鶴蝨:3 錢
  • 枯白礬:2 錢 5 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 5-6 分,在疼痛的時候,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