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回本書目錄

1. 卷三十

2.

張子和曰:鹿子春一小兒八歲,夏月病嗽,羸甚,余欲湧之,子春以為兒幼弱,懼其不勝,少難之。一日飲酒,家人與之酒,過多大吐,吐定而嗽止。蓋酒味苦,苦屬通劑,乃大悟余之言也。

萬密齋治胡元溪子,五歲,春病嗽。醫用葶藶丸,乍止乍作,至夏轉作。又一醫用五物湯不效。或以葶藶,或以三拗,發表攻裡,其嗽益加,至百十聲不止,面青氣促,口鼻出血,勢急矣。曰:自春至秋,病已半年,治之不易。乃用二冬、二母、梔、芩、甘、桔、蘇子、茯苓、陳皮去白,連進三劑,咳只二三十聲。

一醫以二陳加防風、百部、杏仁、紫菀、桑皮。萬曰:肝氣已逆,吾方降之,其咳稍罷,防風、百部升發之品,似不可用。彼云:防風、百部,乃咳嗽聖藥也。服之,氣上逆而咳,百十聲不止,口鼻血復來。再求治,仍用前方,取生茅根搗自然汁,和藥與之,五日而血止。去茅根,或加款冬、杏仁以止其咳。

或去黃芩、梔子,加人參、白朮以補其脾。或加阿膠以補其肺。調理二旬而安。蓋方春時,多上升之氣,肺感風寒,當與發散;葶藶丸乃攻裡之劑,肺金本虛,而反瀉之,此一逆也。夏天火旺,肺金受克,當用清金瀉火之劑;三拗湯乃發散藥也,用熱犯熱,此二逆也。一汗一下,肺金大虛矣;方秋時,氣應降而不降,反用升發之劑,此三逆也。

今用收斂清降之藥,以平其浮游之火,火衰於戌,時值九月,故病易已。

許氏子病嗽,痰中帶血,或用茅根湯治之不效,延萬治。因問先生治胡元溪子用茅根,此亦用茅根,然不愈何也?曰:彼病於秋,肺旺肝燥,此病於冬,血衰時也。且彼乃口鼻出血,屬陽明胃;此是痰中有血,屬太陰肺。病既不同,治亦有別,乃用阿膠為君,杏仁霜、栝蔞霜、貝母為臣,蘇葉、桔梗、甘草為佐,煉蜜為丸,薄荷煎湯化服而愈。

萬石泉女,病久嗽不止,胸高氣急,曰:此龜胸病也。胸者,肺之府也,肺脹則胸骨高起,而狀如龜殼。吾聞其病,未曾治之,故無方也。或者不可治乎?石泉曰:氣脹者,肺實也,當服葶藶丸。曰:病有新久,症有虛實,(知為虛,何不投補?)再服葶藶瀉肺之劑,恐有虛脫之禍。不聽,竟以是卒。

吳孚先治一小兒咳嗽,動便作痰聲,喉如曳鋸,脈數洪滑,紋如魚刺,用加減二陳湯,兼服神仙玉露散而痊。

萬密齋治舉人蔡沙江子,病咳久不止,其咳連聲不絕,咳時面青,右手常自擺動。曰:不可治也。問何故?曰:咳者,肺病也,肺屬金。面青者,肝之色也,肝屬木。手擺者,肝風欲發之狀。木來侮金,寡乎畏也。今十月,金病木生之時,四時之序,將來者進,成功者退。木生而進,金病而退,必發搐,甲乙日劇。

果乙日搐而死。(此段談理入微,然何不大用養肝清肺之劑以冀萬一?設玉橫遇此症,必有以處之矣。)

曾芸塘子九歲,病咳,半夜甚,乃胎稟不足,腎虛嗽也。用人參固本丸加阿膠、桑皮,盡劑而安。又汪元津子,病腎虛嗽,與上症同,亦用人參固本丸加茯苓、知母、貝母、山藥各等分,為丸服之而安。

蔣仲芳治盛氏女,十餘歲,患內熱,乾咳特甚。醫與清火滋陰麥冬、黃芩之品,服之不效。脈得弦數,脈症湯藥甚相合也,因何不愈?沉思間,忽聞女衣有煙火氣,詢其曾臥火箱中乎?曰:然。即以前方與之,令其遷臥床上,遂不終劑而愈。問故,曰:咳嗽,火熱爍金,以清火潤肺之品治之甚當,其如外火復逼,一杯水,其能救車薪之火乎?今離卻外火,其病自愈耳。(可見藥即對症,而飲食起居調攝失宜,亦致不效,非如此細心體察,鮮不誤矣。

白話文:

[嗽]

張子和說:鹿子春的一個八歲小孩,夏天患咳嗽,非常瘦弱,我想用瀉下方法治療,但子春認為孩子年幼體弱,擔心他承受不住,所以猶豫了。有一天,家人給孩子喝了太多酒,孩子大量嘔吐,嘔吐停止後咳嗽也好了。因為酒味苦,苦味具有通利的作用,這讓我頓悟了自己的想法。

萬密齋治療胡元溪的兒子,五歲,春天患咳嗽。醫生用葶藶丸治療,咳嗽時好時壞,到夏天加重了。又換了一位醫生用五物湯,也不見效。有人用葶藶,有人用三拗湯,發表攻裡,咳嗽反而加重,甚至咳到一百多聲不止,面色青白,呼吸急促,口鼻出血,情況危急。他說:從春天到秋天,病了半年,治療起來不容易。於是用二冬、二母、梔子、黃芩、甘草、桔梗、蘇子、茯苓、陳皮(去白皮),連續服用三劑,咳嗽就減少到二三十聲。

一位醫生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加了防風、百部、杏仁、紫菀、桑皮。萬密齋說:肝氣已經逆上,我的方子是為了降逆,咳嗽稍微減輕了,防風、百部是升發的藥物,似乎不宜使用。那位醫生說:防風、百部是治療咳嗽的聖藥啊!服用後,氣體逆上,咳嗽一百多聲不止,口鼻出血再次出現。再次求治,仍然用之前的方子,取新鮮茅根搗汁,和藥一起服用,五天後出血停止。停用茅根,或者加款冬花、杏仁來止咳。

或者去掉黃芩、梔子,加人參、白朮來補益脾臟;或者加阿膠來補益肺臟。調理二十天後痊癒。因為春天,氣上升,肺受風寒,應該用發散的方法;葶藶丸是攻裡的藥物,肺金本就虛弱,反而瀉下,這是第一個錯誤。夏天火旺,肺金受克,應該用清金瀉火的方法;三拗湯是發散的藥物,用熱治熱,這是第二個錯誤。一瀉一汗,肺金大虛;到秋天,氣應該下降而不下降,反而使用升發的藥物,這是第三個錯誤。

現在用收斂清降的藥物,來平息浮游的火氣,火氣在戌時(傍晚七點到九點)衰弱,正值九月,所以病容易好轉。

許氏的兒子患咳嗽,痰中帶血,曾經用茅根湯治療不見效,延請萬密齋治療。於是詢問先生治療胡元溪兒子時用茅根,這次也用茅根,為什麼沒有效果?萬密齋說:那孩子病在秋天,肺旺肝燥;這個孩子病在冬天,血氣衰弱的時候。而且那孩子是口鼻出血,屬於陽明胃;這個孩子是痰中帶血,屬於太陰肺。病情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於是用阿膠為主藥,杏仁霜、栝蔞霜、貝母為輔藥,蘇葉、桔梗、甘草為佐藥,煉蜜為丸,用薄荷煎湯送服而痊癒。

萬石泉的女兒,患久咳不止,胸部隆起,呼吸急促,萬密齋說:這是龜胸病。胸部是肺的府舍,肺脹滿則胸骨隆起,形狀像龜殼。我聽說她的病情,沒有治療過,所以沒有方子。也許不能治好?石泉說:氣脹是肺實,應該服用葶藶丸。萬密齋說:病情有新久之分,症狀有虛實之別,(知道是虛證,為什麼不使用補益的方法?)再次服用葶藶瀉肺的藥物,恐怕會有虛脫的危險。石泉不聽勸告,最終因此去世。

吳孚先治療一個小孩咳嗽,咳嗽時有痰聲,喉嚨像拉鋸一樣,脈數洪大滑利,脈紋像魚刺一樣,用加減二陳湯,同時服用神仙玉露散而痊癒。

萬密齋治療舉人蔡沙江的兒子,患久咳不止,咳嗽連綿不斷,咳嗽時面色青白,右手經常自己擺動。萬密齋說:不能治療。問為什麼?萬密齋說:咳嗽是肺病,肺屬金。面色青白是肝的顏色,肝屬木。手擺動是肝風將要發作的樣子。木來克金,情況很危險。現在是十月,金病木生的時候,四季的順序,將來者進,成功者退。木生而進,金病而退,必然會發作抽搐,甲乙日病情會加重。

果真在乙日抽搐而死。(這段話講解病情很精細,為什麼不用養肝清肺的藥物試一試呢?如果玉衡遇到這種症狀,一定會有辦法處理的。)

曾芸塘的兒子九歲,患咳嗽,半夜加重,這是胎稟不足,腎虛咳嗽。用人參固本丸加阿膠、桑皮,服用完藥就痊癒了。又汪元津的兒子,患腎虛咳嗽,與上述症狀相同,也用人參固本丸加茯苓、知母、貝母、山藥等分,製成丸藥服用而痊癒。

蔣仲芳治療盛氏的女兒,十多歲,患內熱,乾咳非常嚴重。醫生用清火滋陰的麥冬、黃芩等藥物,服用後沒有效果。脈象弦數,脈症與藥物非常相符,為什麼沒有效果?蔣仲芳沉思片刻,忽然聞到女孩衣服上有煙火味,於是詢問她是否曾經臥在火箱裡?女孩說:是的。於是用之前的方子,讓她搬到床上睡覺,還沒服用完藥就痊癒了。問原因,蔣仲芳說:咳嗽是火熱灼傷金(肺),用清火潤肺的藥物治療非常合適,但是外火還在逼迫,一杯水能救得了車薪之火嗎?現在離開了外火,病自然就好了。(由此可見,藥物即使對症,但是飲食起居調攝失宜,也會導致治療無效,如果不這樣仔細觀察,很容易就會出錯。)

3.

萬密齋治一兒四歲,忽作喘,氣逆痰壅,鼻孔開張。萬曰:此馬脾風也。(以鼻煽命名也。)如胸高肩聳,汗出發潤,(皆下脫也。)則不可治。須急治之,以葶藶丸去防己,加大黃,除肺之熱,合小陷胸湯,除肺之痰。碾為細末,竹瀝調服。(作實治,服法精當。)

一兒病,兩腮紅,上氣喘急,脈浮緩而濡。此得之傷食,食傷脾,脾虛則不能養肺,母病子亦病也。兩腮紅者,虛熱也。上氣喘急者,肺虛也。脈浮緩而濡,氣虛也。時醫咸以驚風為治,用抱龍丸、牛黃丸、蘇合丸,不效。聞其言皆匿笑,乃以阿膠炒成珠,煎蘇葉烏梅湯化服,三劑而瘳。

(觀其治法,乃肺虛之喘,以阿膠補肺陰,兼用一散一斂之法,其用意甚巧。傷食云云,乃英雄欺人語,未足為據也。)

一富室小兒,先病瀉,醫以藥服之,乃作喘,歸咎於醫。萬曰:非醫之誤,乃冷傷脾作瀉,脾傳肺作喘。脾為母,肺為子,傳其所生也。用陳氏芎葛散,一服喘止而安。後用此方,治瀉後喘者良驗。

一女子素有喘病,發則多痰,用補腎地黃丸。或曰:喘者,肺病也,今補腎何也?曰:肺主氣,腎則納而藏之。痰涎者,腎之津液所生也。哮喘吐痰,乃氣不歸元,津涎無所受也。果服此而安。

朱丹溪治一女,年十二,自小喘嗽。白朮、陳皮、青皮各五錢,麻黃、茯苓、木通、片芩各三錢,蒼朮、桔梗各二錢,乾薑一錢,甘草五分,每帖一錢半煎服。

龔子才治一小兒,外感風邪,服表散之劑,汗出作喘,此邪風去而脾虛也。用異功散而汗喘止,再劑而乳食進。

馮楚瞻治同姓子,三歲,平時面色㿠白,囟門寬大,顱骨開解。一夕,忽發微喘,不能睡倒,抱起稍可。至二三日,雖抱起而喘急不減,出多入少,兩便亦急。(肝腎大虧。)理宜用上病療下之法,恐不肯輕服,乃設詞曰:喘已多日,肺氣虛矣,當以人參錢許,配生脈飲作湯,化服啟脾丸乃愈也。急歸寓,以八味丸杵作大丸代之,服下喘日減。

四五日後,本症悉平,精神倍長,屢索啟脾丸,而囟門顱骨俱長滿矣。

吳孚先治一小兒,氣急而喘,喉中聲如水雞叫,用三拗湯而愈。

錢國賓治中翰六登之次子,自幼吼喘,日夜不絕,今八歲莫愈,身體無病。診右寸浮滑,主肺竅有痰喘吼。三白丸:煅白砒、貝母、桔梗各三分,飯丸黍米大,每睡時,冷茶送下五丸。至五日,此子索物不厭,其母嗔之,猛然一嗆,吐出黑痰一塊,如圓眼大,其臭滿室,剖開,內包大黑瓜子一枚,尖小破,從此吼喘即止,舉家感激,除此子一生之患矣。及問其故,曰:肺有六葉兩耳,四垂如華蓋,清虛之臟,一塵不染。

因乳子誤吞瓜子,入於肺縫,久則痰膠,阻礙呼吸之氣,作吼喘聲也。今藥力攻出,肺清而金不鳴則無聲,痰出而呼吸利,則無吼喘症矣。

白話文:

[喘]

一位醫生萬某治療一個四歲小孩,突然發生喘息,氣逆痰壅,鼻孔張開。萬某說:這是脾臟的風邪引起的。(以鼻煽命名)。如果胸部高聳,肩膀聳起,出汗濕潤(都是氣虛下陷的表現),就不能治療,必須緊急治療。用葶藶丸去掉防己,加大黃,去除肺熱,再配合小陷胸湯,去除肺痰。研磨成細末,用竹瀝調服。(這是實證治療,服藥方法很精確)。

一個小孩生病,兩頰紅潤,上氣喘急,脈象浮弱濡滑。這是因為飲食傷損脾胃,脾胃受損,脾虛則不能滋養肺臟,母親生病孩子也會生病。兩頰紅潤是虛熱,上氣喘急是肺虛,脈象浮弱濡滑是氣虛。當時的醫生都認為是驚風,用抱龍丸、牛黃丸、蘇合丸治療,都不見效。萬某聽了之後暗自一笑,就用阿膠炒成珠,用煎好的蘇葉烏梅湯送服,三劑就好了。

(觀察他的治療方法,是肺虛引起的喘息,用阿膠補益肺陰,又用散寒和斂肺的方法,用意很巧妙。飲食傷損脾胃之說,是高明的醫生欺騙人的話,不足為憑)。

一個富人家的小孩,先患腹瀉,醫生用藥治療後,卻開始喘息,家屬責怪醫生。萬某說:不是醫生的錯,而是受寒傷了脾胃導致腹瀉,脾虛則傳累肺臟而致喘息。脾是母,肺是子,傳其所生也。用陳氏芎葛散,一劑就止喘痊癒了。後來用這個方子治療瀉後喘息,療效很好。

一位女子本來就有喘息病,發作時痰多,用補腎地黃丸治療。有人說:喘息是肺病,現在補腎是什麼意思?萬某說:肺主氣,腎負責儲藏和吸收。痰涎是腎臟津液生成的。哮喘吐痰,是因為氣不歸元,津液無處可收。結果服藥後就好了。

朱丹溪治療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從小就咳嗽喘息。用白朮、陳皮、青皮各五錢,麻黃、茯苓、木通、黃芩各三錢,蒼朮、桔梗各二錢,乾薑一錢,甘草五分,每帖一錢半煎服。

龔子才治療一個小孩,外感風寒,服用發表散寒的藥物,出汗後就開始喘息,這是邪風去除,脾胃虛弱了。用異功散,汗喘就止住了,再服兩劑,就能吃奶喝粥了。

馮楚瞻治療同姓的一個三歲小孩,平時面色蒼白,囟門寬大,顱骨未閉合。一天晚上,突然發生輕微喘息,睡不着,抱起來稍微好些。過了兩三天,即使抱起來,喘息加重,吸氣少呼氣多,大小便也急促。(肝腎虧虛)。應該用上病下治的方法,擔心他不肯輕易服用,就說:喘息已經很多天了,肺氣虛弱了,應該用人參少許,配合生脈飲煎湯,再服用啟脾丸,就會痊癒。小孩回家後,用八味丸研磨成大丸代替,服藥後喘息一天天減輕。

四五天后,症狀完全消失,精神倍增,多次索要啟脾丸,囟門和顱骨也長滿了。

吳孚先治療一個小孩,氣急喘息,喉嚨聲音像水雞叫,用三拗湯治癒了。

錢國賓治療中翰六登的次子,從小就吼喘,日夜不停,現在八歲還沒好,身體沒有其他疾病。診脈右寸浮滑,認為是肺部有痰引起的喘息吼叫。用三白丸:煅白砒、貝母、桔梗各三分,做成米粒大的丸藥,每次睡覺時,用冷茶送服五丸。到第五天,孩子胃口大開,他母親責備他,他突然嗆了一下,吐出一塊黑痰,像圓眼那麼大,臭氣熏天,剖開後,裡面包着一顆黑色瓜子,尖端破損,從此吼喘就停止了,全家人都非常感激,解除了這個孩子一生的痛苦。後來問起原因,說:肺有六葉兩耳,四垂如華蓋,是清虛的臟器,不應該有一點塵埃。

因為孩子誤吞瓜子,進入肺部縫隙,時間久了,痰液凝結,阻塞呼吸之氣,發出吼喘聲。現在藥力把瓜子排出,肺部清淨,金不鳴則無聲,痰液排出,呼吸順暢,就沒有吼喘症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