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九·小兒科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九·小兒科 (3)

1. 慢驚

小兒慢驚,因病後,或吐瀉,或藥餌傷損脾胃,而肢體逆冷,口鼻氣微,手足瘛瘲,昏睡露睛,此脾虛生風,無陽之症也。小兒初生吐熱吐哯,身體強直,手足抽掣,目反直視,是胎驚風症也。

白話文:

小兒慢驚

嬰兒出現慢驚,可能是由於生病後,嘔吐或腹瀉,或者藥物損傷了脾胃,導致四肢冰涼,口鼻呼吸微弱,手腳僵硬,昏睡且眼睛微睜。這是一種脾虛生風,陽氣不足所致的疾病。

小兒胎驚風

嬰兒出生後出現吐熱、嘔吐不止,身體僵硬,手腳抽搐,眼睛上翻直視。這是一種胎兒驚風,是由於母親懷孕期間受到驚嚇所致。

清驚散,治小兒痙厥瘛瘲。陳膽星九分,飛辰砂一分研細,以竹瀝小半杯,生薑汁一小匙和勻,再用麥冬一錢,橘紅八分,薄荷尖一分,煎湯調服。《醫鏡》云:俗云急驚風,乃痰火閉也。小兒或感風寒,或積乳食,皆能生痰,痰積則化火,或受暑熱亦生火,失於清解,則火升而痰亦升,痰火上壅,閉其肺竅,則諸竅皆開。其證目直氣喘,昏悶不醒,且火甚則肝燥筋急,為搐搦掣顫,反張竄視,而八候生焉。

白話文:

清驚散,治療小兒驚厥抽搐。

  • 陳膽星:9分
  • 飛辰砂(研磨成細粉):1分

將陳膽星和飛辰砂用半杯竹瀝和少許生薑汁調勻。再用麥冬1錢、橘紅8分、薄荷尖1分熬湯,然後將調勻的藥物放入湯中服用。

《醫鏡》上說:民間俗稱急驚風,是由於痰火鬱結。小兒受風寒或積攢乳食,都會產生痰液。痰液積聚後就會化火,或者因為暑熱也會上火。如果不能清熱化痰,火氣就會上升,痰液也會上升。痰火上衝,閉塞肺竅,就會導致全身的竅穴閉塞。症狀表現為:雙眼直視,氣喘,昏迷不醒。如果火氣過旺,就會導致肝臟乾燥,筋脈緊張,出現抽搐、震顫、眼睛外突等症狀,並伴有八候(指脈象的八種變化)出現。

總由閉結,肝風內動而成,非驚嚇也。當其拘攣弓仰之時,不可用力緊抱,但以手扶,聽其自抽自止,庶不傷經絡而成廢人。初起宜通關散開其嚏,得嚏則醒。次以竹瀝或梨汁、萊菔汁,和入石菖蒲汁灌之,火降痰平,則病自已。愈後宜清熱養陰,勿投溫補。

白話文:

疼痛發作總是由經絡閉塞、肝氣內動所造成,並非驚嚇所致。當痙攣弓背時,不可用力緊緊抱住,只要用手支撐,等它自然舒展,纔不至於損傷經絡而殘廢。一開始宜疏通經絡,讓它打噴嚏,打噴嚏後就會清醒。接著用竹瀝或梨汁、蘿蔔汁,加入石菖蒲汁灌服,火氣降低痰平息,病症自然痊癒。痊癒後宜清熱滋陰,不要服用溫補藥物。

抱龍丸琥珀五錢,辰砂三錢,雄黃七錢,麻油煎十二時,再用水蘿蔔汁煮膽星二兩一錢,殭蠶四錢,炒去嘴足,全蠍三錢,研末,用石榴一枚,剜,共以無灰酒調末填入蓋定,坐文火上,徐徐攪動成膏,取出冷定。用牛黃一錢,麝香五分,天竺黃七錢,赤茯苓一兩。上各為末,蒸餅為丸,金箔為衣,燈心薄荷湯送下。

白話文:

抱龍丸

材料:

  • 琥珀:5 錢
  • 辰砂:3 錢
  • 雄黃:7 錢
  • 麻油:適量 (煎煮 12 小時)
  • 膽星 (羊膽結石):2 兩 1 錢
  • 殭蠶 (死蠶):4 錢 (去除嘴足後炒過)
  • 全蠍:3 錢 (研磨成粉)
  • 石榴:1 個 (挖空)

製作方法:

  1. 將麻油倒入鍋中,加入琥珀、辰砂、雄黃,煎煮 12 小時。

  2. 將膽星、殭蠶、全蠍加入水蘿蔔汁中煮。

  3. 將石榴挖空,將煎煮後的材料、煮沸後的材料、研磨成粉的全蠍放入石榴中。

  4. 加入無灰酒攪拌成糊狀,放入鍋中加熱,邊加熱邊攪拌。

  5. 取出糊狀物,冷卻後加入牛黃、麝香、天竺黃、赤茯苓,研磨成粉。

  6. 將粉末蒸成餅,做成藥丸。

  7. 用金箔包裹藥丸。

服用方法:

將藥丸放入燈心薄荷湯中送服。

王晉三曰:此方集肝經之藥為複方,初無深意。一方加人參二錢,培植正氣以御肝風,紫河車三錢五分,即蚤休草切片,黑穭豆制,能伏牛黃、丹朱砂之毒,並可治驚祛風。二味卻有妙義,當纂入方中。

白話文:

王晉三說:這個方劑的藥物都是針對肝經的,最初並無特別用意。但有人在方劑中添加了兩味藥:人參二錢,用於增強正氣,抵禦肝風;紫河車三錢五分,是用蚤休草切片,經過黑大豆處理,可以抑制牛黃、硃砂的毒性,還能治療驚悸祛風。這兩味藥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加入到方劑中。

孫文垣治侄孫女,周歲發慢驚,眼開手拳,目不動移,腳趾微動,自囟門後,遍身如火,喉中痰聲,口中痰沫,腹脹下氣,大便亦先行,以牛黃丸蘇合丸進之不效。後與藥,皆從痰沫流出。通關散吹鼻無嚏,自申至戌不醒。面色素青白,氣稟甚弱,因婢女抱之失跌,受驚發熱,此驚氣乘虛而入,法在不治。

白話文:

孫文垣醫治侄孫女。她一歲時發了高熱驚厥,眼睛睜開,手握拳,目光呆滯,腳趾輕微抽動,從頭頂後的囟門開始,全身發燙,喉嚨中有痰聲,口中流出泡沫,腹脹放屁,大便也先拉出來。用牛黃丸和蘇合丸治療無效。之後給藥,藥物都從口中泡沫中流出來。通關散吹鼻子沒有打噴嚏,從下午申時到晚上戌時都沒有甦醒。面色青白,呼吸微弱,是因為丫鬟抱著她摔倒,受到驚嚇發燒,這種驚嚇之氣趁虛而入,方法只能是不治療。

姑以人參三錢,薑汁拌炒,煎湯頻頻用匙挑入口中。初三四匙皆不受,又與五六匙,得一二匙下咽,便覺痰聲少緩,因頻頻與之。喉中氣轉,目能動,再以六君子湯天麻石菖蒲、殭蠶、澤瀉薄荷煎服,乃略啼,吮乳。次日咳嗽,語聲不出,小水短少,以辰砂益元散一錢,燈心湯調下。

白話文:

先用三錢人參,拌炒薑汁,煎煮成湯,頻頻用湯匙舀著倒入口中。開始給三、四匙都不肯接受,再給五六匙,喝下一、兩匙,就覺得咳痰的聲音減輕了,於是頻頻地餵給他。喉嚨裡的氣順暢了,眼睛也能動了。再用六君子湯加入天麻、石菖蒲、殭蠶、澤瀉、薄荷煎服,他就稍稍哭鬧,開始吸奶了。第二天咳嗽,聲音喊不出,小便量減少,便用一錢辰砂益元散,用燈心草煎的湯調和後服用。

熱退聲出,改以四君子湯陳皮、五味、麥冬、桑白皮桔梗杏仁、薄荷,一帖全愈。

白話文:

發燒症狀退去,嗓音恢復,改用四君子湯加陳皮、五味子、麥冬、桑白皮、桔梗、杏仁、薄荷,服用一帖即可痊癒。

馮楚瞻治黃氏兒,甫五月,忽發抽掣竄引,角弓反張,一夜五次,發則二便並出,額汗如雨,勢甚危篤。馮視之,亡陽之勢俱備矣。詢其由,因常生重舌,屢服五福化毒丹,服後必瀉數次即愈。蓋陽虛肆進苦寒,脾陽下元虧極,肝木無養,挾火上乘,脾土益傷,虛風乃發。以人參、白朮各一錢,熟附四分煎服,服後安然靜睡。下午復發,隨服隨安,數帖而愈。

白話文:

馮楚瞻替黃姓的小孩看病,這小孩才五個月大,突然抽搐,就像拉弓一樣雙腳反張,一晚上痙攣了五次,每次發作時大小便都會失禁,額頭上冒出如雨滴般的汗珠,看起來非常危急。馮楚瞻診斷後,發現小孩陽氣嚴重不足。詢問病因,得知小孩從出生就有嚴重的舌苔,家人多次給他服用五福化毒丹,每次服用後都會拉肚子好幾次而後痊癒。馮楚瞻認為,小孩的陽氣虛弱而服用過多寒涼的藥物,導致脾陽元氣極度衰竭,肝木得不到滋養而挾著肝火上升,脾胃虛弱而導致虛風發作。馮楚瞻使用黨參、白朮各一錢,熟附子四分煎服,服用後小孩安穩地睡著了。下午小孩痙攣又發作,馮楚瞻立即再讓他服用藥物,很快就安靜下來,連續服用幾帖藥後,小孩的痙攣就痊癒了。

吳孚先治一小兒,吐瀉後失於調治,忽痰涎上湧,面色青白,似搐不搐,右手脈沉遲而弱,關紋隱隱,手足微冷。此慢驚也,不速治即成慢脾莫救。用白朮、人參、甘草黃耆半夏、炒冬瓜仁、炮薑、制附而安。

白話文:

一名叫吳孚的醫師曾治療過一個幼兒,這名幼兒曾經嘔吐腹瀉,而後沒有調理好。突然間,他開始出現痰液湧上,面色發青發白,像抽搐又不像抽搐的樣子,右手的脈搏細微而衰弱,關脈的紋路隱約可見,手腳有點冷。這是屬於慢驚症,如果不趕快治療,就會轉變成慢脾症,到時就難以救治了。因此,醫師使用白朮、人參、甘草、黃耆、半夏、炒冬瓜仁、炮薑、制附子等藥材來治療,才得以安穩。

龔子才治一小兒,目內色青發搐,目上視,叫哭不已。或用牛黃清心丸不愈,反咬牙頓悶,小便自遺,此肝經血虛甚故耳。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味丸而瘥。

白話文:

小兒患有眼目青色發脹,眼睛上視,不斷哭叫。有人用牛黃清心丸醫治,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咬牙切齒、急に倒地不起,小便失禁。這是肝經血氣淤塞嚴重所致。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丸,病情才得以痊癒。

一小兒潮熱,手足發搐,痰涎上湧,手足指冷,左腮自申酉時青中隱白,此肝經虛弱,肺金所勝而潮搐,脾土虛弱而足冷也。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肺,六味丸以補肝腎而愈。蓋病氣有餘,當認為元氣不足,若用瀉金伐肝,清熱化痰則誤矣。

白話文:

一個小孩發高燒,手腳抽搐,痰液湧上,手腳冰冷,左臉頰從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呈現青色中帶有白斑,這是因為肝經虛弱,被肺金之氣剋制而導致發燒和抽搐,脾臟虛弱導致手腳冰冷。使用「補中益氣湯」來補益脾肺,「六味丸」來補益肝腎,就能治癒。因為病氣過剩,應該從元氣不足著手,如果用潟金伐肝、清熱化痰的方法,就錯了。

一小兒嘔吐不食,手足搐搦,痰涎上湧,手足指冷,額黑唇青,此腎水勝心火也。用五味異功散木香、炮姜頓安。乃去炮姜,再劑而愈。(亦是脾虛之症。)

白話文:

一個小孩嘔吐不吃東西,手腳抽搐,痰液湧上,手腳指頭冰冷,額頭發黑嘴脣發青,這是腎水旺盛超過心火導致的。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炮薑,病情立刻得到緩解。後來去掉了炮薑,再服用一劑就痊癒了。(這也是脾虛引起的症狀。)

立齋治太平王職坊子,患瘧疾,恪用化痰之劑,虛症悉至,殊類驚風。曰:小便頻數,肝經陰虛也;兩目連札,肝經風熱矣;作嘔懶食,胃氣虛弱也;泄瀉後重,脾氣虛弱也。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痊。

白話文:

立齋醫生治療太平王府官員的兒子,他患有瘧疾。醫生堅持使用祛痰藥,結果虛症全部出現,非常像抽搐。他說:小便頻繁,是肝經陰虛;兩眼發紅腫痛,是肝經風熱;噁心不想吃東西,是胃氣虛弱;拉肚子後肛門發脹,是脾氣虛弱。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後,病情痊癒。

大君劉應昌子,患瘰癧,恪服化痰之劑,又服祛風至寶丹,致與前症同,亦用二方而愈。

白話文:

郡守劉應昌的兒子得了瘰癧,服用了化痰的藥劑,又服用了祛風的「至寶丹」,結果和以前症狀一樣。後來也用這兩種藥方治好了。

葉弘士之子,歲半慢驚,服金石藥,乃風痰之劑,昏悶七日,指紋直抵三關,醫辭不治。予投以加減補脾湯立愈。(《慈幼篇》。)

白話文:

葉弘士的兒子,一歲半時慢驚發作,服用了金石藥,那是治療風痰的藥劑,結果昏迷了七天,手指尖直達三關穴,醫生放棄治療。我給他投用加減補脾湯,他立即痊癒。(出自《慈幼篇》)

蒼朮治尚書洪端明子,始生未及三個月,腹脹滿,足肚冷,囟門高急,上氣涎潮,四肢搐搦。同坐眾官,皆言死症。洪公曰:我在前死了七八個兒子,皆是這般症候,此兒子足見難醫,枉廢生受。亦不召醫視之。或告陳,因往視,而謂之曰:小官人此症候不死,尚可救活。

白話文:

蒼朮醫生診治尚書洪端明的兒子,孩子剛出生不到三個月,腹脹滿,腳掌冰冷,囟門高高鼓起,氣往上衝,四肢抽搐。在場的人都說這是絕症。洪端明說:「我之前有七八個兒子都死了,都是這種症狀,這個兒子肯定很難治,活受罪也沒有用。」因此也不叫醫生來看。有人告訴陳醫生後,陳醫生就去看了,並告訴洪端明:「這位小公子不是絕症,還可以救活。」

洪公曰:此兒必死,毋勞用計。眾官皆曰:陳君高明,既有救療之心,勸洪公從說。乃用油珠膏一服,次用長生丸一服,便下黃稠黏涎約半盞,內有白奶塊,如小豆大十餘塊,是風痰結聚乳奶,一併便下。後用前胡厚朴散,加附子兩片,二服而愈。(《病源方論》。)

白話文:

洪公說:「這孩子一定會死,不必浪費心思。」眾官員都表示:「陳先生醫術高明,既然有心救治,就勸洪公聽從他的意見。」於是,他用油珠膏服用一劑,之後又用長生丸服用一劑,孩子隨即排出約半杯黃稠黏液,其中有白色奶塊,大小如小豆,約十多塊。這些是風痰凝結在乳液中,全部順著大便排出。後來,用前胡厚朴散加附子兩片,兩劑後,孩子就痊癒了。(《病源方論》。)

淮西戴運使小娘子,始生周歲,腹中氣響,痰涎壅閉,手足抽掣。欲與芎蠍散,斡取痰涎。運使曰:兒子小,恐難依此施治。陳曰:前制參劉菊坡小兒,始生五個月,因作搐,乃服芎蠍散斡去痰涎,次服油珠膏即愈,菊坡贈一跋於卷末。今運使小娘子,因驚嚇蓄冷氣於喉厭間,傳入肝膽,其氣上不能升,下不能降,血與氣俱不能流轉,故致痰涎壅閉而作搐也。若不能依此施治,小娘子必將不起。

白話文:

淮西地區戴運使的女兒,剛滿一歲,肚子裡發出聲響,痰液堵塞,手腳抽搐。陳醫師打算用芎蠍散,清除痰液。戴運使說:「女兒年紀小,恐怕不能用這種方法治療。」

陳醫師說:「之前我治療參劉菊坡的兒子,剛滿五個月,因為抽搐,服用芎蠍散後清除了痰液,接著服用油珠膏就痊癒了。菊坡還在捲軸末尾寫了一段跋文。現在運使的女兒,是因為受到驚嚇而導致寒氣積聚在喉嚨和食道之間,傳入了肝膽。這一股氣無法上升,也無法下降,導致血液和氣都無法流動,進而引起痰液堵塞而抽搐。如果不按照這種方法治療,小娘子恐怕會死亡。」

遂以芎蠍散一服,更用手法斡去喉厭寒痰,約有半盞,次用油珠膏二服,後用補脾益真湯三服,再用前胡厚朴散、長生丸各二服而愈。(同上。)

白話文:

於是給服用芎蠍散一帖藥,再用手法誘出喉嚨中的痰液,大約有半茶杯。接著服用油珠膏兩帖,然後服用補脾益真湯三帖。最後使用前胡厚朴散和長生丸各兩帖,病就痊癒了。(摘錄自《毉學心悟》)

萬密齋治一小兒,二歲,發搐已死,家人痛哭,乃阻之曰:此兒面色未脫,手足未冷,乃氣結痰湧而悶絕,非真死也。取艾作小炷,灸兩手中衝穴,火方及肉而醒,大哭,父母皆喜。遂用家傳治驚方,以雄黃解毒丸十五丸利其痰,涼驚丸二十五丸去其熱,合之煎薄荷湯送下。須臾,利下痰涎而搐止矣。

白話文:

萬密齋醫生治療一個兩歲的小孩,小孩發作抽搐,已經沒有呼吸,家人哭得很悲痛。萬密齋阻止他們,說:「這個小孩面色還沒有失去光澤,手腳也未冰涼,是氣血鬱結、痰液湧上堵住氣道,導致昏迷,並不是真的死亡。」他取艾草做成小艾柱,灸孩子的兩手中衝穴,艾火剛接觸到皮膚,小孩就醒來了,大聲哭泣,父母十分高興。隨後,萬密齋使用家傳的治驚藥方:雄黃解毒丸十五丸,緩解痰液中毒;涼驚丸二十五丸,祛除體內的熱毒。將兩者一起煎成薄荷湯,給小孩服用。不一會兒,小孩吐出了痰液,抽搐也停止了。

一兒發搐痰湧,有醫用白餅子下之不退,凡三下,病益深,合目昏睡,不哭不乳,喉中氣鳴,上氣喘促,大便時下。萬曰:五臟氣絕,不可治,轉下之過也。彼醫曰:白餅子,錢氏下痰神方也。萬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錢氏小兒,皆出於門人附會之事也。(虞天民謂錢乙書出於門人閻孝忠所集,非錢氏本意。

白話文:

有個小孩發生抽搐,喉嚨裡有痰液湧出,某位醫生用白餅子讓他瀉下,但是連瀉了三次症狀都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了。小孩閉著眼睛昏睡,不吃不喝,喉嚨裡有氣鳴聲,呼吸急促,排便時也會拉肚子。

萬全醫師說:「這小孩五臟的氣血已經衰竭斷絕了,沒救了,這是反覆瀉下的後果。」

那位醫生辯解說:「白餅子可是錢乙用來瀉痰的祕方啊!」

萬全醫師說:「完全相信書本上的內容不如乾脆不要看書。錢乙的兒科學說都是他的弟子們捕風捉影、附會出來的。」(虞天民認為錢乙的著作是由門人閻孝忠編輯整理,並非錢乙本人的原意。

)蓋人之有痰,猶木之有津,時令大熱,草木流津,痰自熱生,此明證也。痰猶水也,附氣自行,過顯在山,豈水之性哉,乃搏激使之也。今痰隨火上,不知降火,而反下之,損其胃氣,胃氣既敗,五臟俱損。故目不開者,肝絕也;昏睡不語者,脾絕也;啼聲不出者,心絕也;喘促痰響者,肺絕也;便尿遺失者,腎絕也。果不可治而死。

白話文:

人體產生痰液,就像樹木流出樹液一樣。天氣炎熱時,草木水分流失,痰液也會因熱而產生,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痰液類似於水,依附氣息而自行流動。大山上的顯著河流,並不是水本身的特性,而是因為外界力量激盪導致的。如今,痰液隨著熱氣上行,卻不知道要祛除熱氣,反而用瀉藥將其往下導,這會損傷胃氣。胃氣一旦受損,五臟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眼睛失明是由於肝臟衰竭;昏迷不語是由於脾臟衰竭;叫不出聲是由於心臟衰竭;呼吸急促、痰聲明顯是由於肺臟衰竭;大小便失禁是由於腎臟衰竭。如果不及時治療,最終會導致死亡。

(雄按:論痰中肯。)

巴中有儒醫者,治病多奇方,惟性太執,不知變通。時有兩小兒發搐,萬謂急驚,當用涼血導赤散瀉青丸是也。彼謂驚風者,肝火鬱遏而成也。火鬱則發之,(論極是。)小續命湯是也。(方大謬。)人不能決,兩從之。萬所治者,一日而安。彼治者死,悔無及也。

白話文:

在巴中有一位擅長醫術的儒者,治療疾病經常使用奇特的方法,但是為人過於固執,不願意變通。

有一次,有兩名小兒抽搐,萬氏診斷為急驚風,應該服用涼血導赤散和瀉青丸。儒醫卻說,抽搐是肝火鬱結所致。火鬱則要發散(這個理論是非常正確的),因此給小兒服了小續命湯(這味藥方卻是大錯特錯)。

人們無法判斷哪個方法更正確,於是兩位醫師都給小兒服藥。萬氏所治療的小兒,一天後就痊癒了。而儒醫所治療的小兒卻死了,後悔也已經來不急了。

一兒發搐,先取善推法者推之,止而後發,病益危甚。萬曰:推法者,乃針灸按摩之遺意也。經曰:無刺大虛人。推掐之法,壯實者可用之。如怯弱者,其氣不行,推則有汗,反傷元氣也。其家不信。萬曰:不死必成癇。半月後果死。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發生抽搐,一開始用推拿手法治療,但發病反而更加劇烈,情況惡化。萬姓醫生說:「推拿手法是針灸按摩的衍生手法。經書上說:不要針灸身體虛弱的人。推拿掐捏的手法只能用於身體強壯的人。如果是虛弱體質的人,氣血運行不暢,推拿會出汗,反而會損傷元氣。」但是小孩的家人不相信萬姓醫生。萬姓醫生說:「如果不治療,必定會變成癲癇症。」半個月後,小孩果然死亡。

一兒發搐,因用推法。萬曰:病成癇矣。推法者,乃發表之意,痰聚在心,不得出也。幸初成癇,當可治。若久則為終身痼疾,不可治也。立方用黃連五錢,硃砂二錢五分,白甘遂三分,膽星一錢,為末,米糊為丸,獖豬心血杵勻,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燈草煎湯化下,夜服三,日服一,遂安。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得了抽搐病,有人用針灸治療。醫師萬密齋說:這樣會變成癲癇病的。針灸的用意是讓病氣從體表透出來,但現在孩子的痰液聚集在心臟,出不來。還好現在只是癲癇病初期,還可以治療。如果拖久了就會變成一輩子的頑疾,無法治癒。

醫師開的藥方:

  • 黃連:五錢
  • 硃砂:二錢五分
  • 白甘遂:三分
  • 膽星:一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再用野豬的心血拌勻,丸成芡實大小。

服用方法:

  • 晚上服用三丸
  • 白天服用一丸
  • 每一次服用都用燈草煎的水送服

經過這樣治療後,小孩的病情好了。

一兒發搐,醫以二陳湯、薑汁、竹瀝治之不效。萬視其外候,三關青氣,兩頰赤色,目常直視,指如捻物。曰:此得之外感,未與發散,熱入於裡。錢氏曰,肝有熱,則目直視,得心熱,則發搐。又曰,頰赤而目直視,必作驚風。小兒肝常有餘,又乘木旺之時,當與瀉肝。若二陳湯,陳皮、半夏、生薑之辛,皆助肝之物,經曰以辛補之,所以無效。

白話文:

一位兒童發作抽搐,醫生用二陳湯、薑汁和竹瀝治療卻沒有效果。萬視察兒童的外表症狀,發現三關(口、鼻、眼)發青,兩頰發紅,眼睛經常直視前方,手指像在捻東西。

萬視說:這是因為外感因素導致,還沒有給予發散治療,熱邪已經入侵內部。錢氏說,肝臟有熱,則眼睛直視前方;心臟有熱,則會發作抽搐。又說,兩頰發紅而眼睛直視前方,必定會發生驚風。小兒的肝臟通常旺盛,再加上春天木氣旺盛的時候,應該給予瀉肝治療。

如果服用二陳湯,陳皮、半夏、生薑的辛味都會助長肝氣。經典中記載「以辛補之」,所以治療無效。

乃用瀉青丸瀉肝木之有餘,導赤散以瀉心經之火,一服而搐即止。因其胎稟素怯,脾胃且弱,恐後作搐,便成癇疾。又與琥珀丸,常服而安。

白話文:

於是使用瀉青丸來去除肝火旺盛,再服用導赤散來瀉心火。一劑藥下去,抽搐就立刻停止了。因為他的體質原本就比較虛弱,脾胃功能也不好,擔心以後還會抽搐,變成癲癇。所以讓他經常服用琥珀丸,以維持身體健康。

一小兒周歲,發熱而搐,以瀉青丸投之不效。乃問其發搐之狀,其母曰:搐過後只好睡,以乳與之則飲,不與則不思,醒時則戲作貓兒聲,見人則笑,不發搐,便是好了。萬曰:醫要識症,藥要對症,怪底前藥之不效也。以導赤散服之,一劑而安。其父問故,曰:心臟屬火,其聲為笑。

白話文:

一個一歲的小孩,發燒並且抽搐,用瀉青丸治療無效。然後詢問他抽搐的狀況,小孩的母親說:抽搐過後他只會睡覺,如果餵他奶水他就會喝,如果不餵他就不想喝。醒著的時候會學貓叫,看到人就笑,不抽搐的時候就會好轉。萬姓醫師說:醫師要懂得辨別症狀,用藥要對症下藥,怪不得之前的藥沒有效。用導赤散讓他服用,一劑藥就痊癒了。孩子的父親詢問原因,萬姓醫師說:心臟屬火,其聲音就是笑。

火生於寅,屬虎。貓者,虎之類也。貓聲而笑,知非肝病,乃心病也,故以導赤散瀉其心火而安。(可稱絕世聰明。)

白話文:

火屬寅虎。貓和老虎同類。當貓發出笑聲時,表示不是肝病,而是心火過旺,所以使用導赤散來瀉心火,使之安心平靜,可謂是絕頂聰明。

一兒發搐,五日不醒,藥石難入。萬針其三里、合谷、人中而醒。父母喜曰:吾兒未出痘疹,願結拜為父,乞調養之。萬曰:曩用針時,針下無氣,此稟賦不足也。如調數年後出痘,可保無事,若在近年,不敢許。次年果以痘疹死。

白話文:

一個小孩得了抽搐症,昏迷了五天,藥物治療無效。萬姓醫師在他身上針灸了三里、合谷和人中穴,孩子因此甦醒。父母很開心,說:「我兒子還沒有出痘,我們願意拜你為義父,請你悉心照料他。」萬姓醫師說:「我剛才針灸時,針下沒有氣,這表示他的體質虛弱。如果他在幾年後出痘,我還能保證他的安危,但如果是在近幾年,我不敢做出保證。」第二年,小孩果然因為出痘而死亡。

張子和治一小兒,病手足搐搦。張曰:心火勝也,勿持其手,當聽之。此由乳母保抱太急所致。乃令掃淨地,以水灑之,待其干,令復灑之,令極濕,俯臥兒於地上良久,渾身轉側,泥涴皆滿矣,仍以水洗之,少頃而瘥。

白話文:

張和子治療一個小孩子,他的手腳抽筋。張和子說:「這是因為心火旺盛,不要抓他的手,應該由著他。」這孩子是因為保母抱得太緊造成的。於是張和子讓人把地掃乾淨,灑上水,等水乾了,再灑一次,讓地面非常濕,然後把孩子俯臥在地上很長時間,孩子的身體不停轉動,全身沾滿了泥巴水,最後用清水洗了洗孩子,沒多久孩子就好了。

子和曰:小兒風熱驚搐,乃常病也。當搦時,切戒抱捉手足,握持太急,必半身不遂也。氣血偏勝,必痹其一臂,漸成細瘦,至老難治。當其搐時,置一竹簟,鋪之涼地,使兒寢其上,待其搐,風力行遍經絡,搐極自止,不至傷人。

白話文:

子和說:小兒因風熱而出現驚厥,這是常見的疾病。發作時,一定要避免抱著或抓其手腳,以免過度用力導致半身不遂。氣血偏勝,必定會導致一側手臂癱瘓,逐漸變細變瘦,到老了都難以痊癒。發作時,應將一片竹篾鋪在涼爽的地面上,讓孩子躺在上面,讓其抽搐,風力會沿著經絡運行,抽搐到極點就會自行停止,不至於造成傷害。

予嘗診一兒,見其左掌拳曲,詢其由,乃小時患驚搐,為母抱持太急,病愈,手遂不能伸舒。按此症,若初得以大劑肝腎陰劑與之,必能伸舒如故,惜世無知者。

白話文:

我曾看診過一個孩子,發現他的左手掌緊握成拳,詢問原因後才知道,他小時候患了驚風,母親抱著他過於緊張用力,病好後,他的手就無法伸展自如。照我的看法,這種症狀如果是剛發作時就用大量滋補肝腎陰液的藥物治療,手一定能恢復正常伸展。可惜世間懂得這種治療方法的人太少。

葛茂林治少師楊公子,當暑而驚眩已絕,且移之木矣。葛趨而入曰:無傷也,亟出之。公曰:兒已噤矣,奈何劑也?葛曰:予無劑也,所恃者,天上云耳。云生而悽悽欲雨,陰氣舒而陽郁消。吾以清利物煮水而蒸於下,其可瘳乎。果如其法而疾愈。迨暮,兒復戲於庭矣。(《杭州府志》。)

白話文:


葛茂林醫治少師楊公子的兒子,在炎熱的夏天中暑昏迷,並且已經快要沒有呼吸了。葛茂林走上前去說:"沒有大問題,快點把他搬出來。"少師楊公子說:"孩子已經昏迷不醒,怎麼治療呢?"葛茂林說:"我沒有什麼治療方法,只是仰望天空的雲。"天空中的雲層密佈,即將下雨,陰氣舒展而陽氣消退。我用清涼利氣的草藥煮水,然後在下面蒸熱,這樣他應該可以好轉。

果然按照他的方法去做,孩子的病情就開始好轉。到了晚上,孩子就在庭院裡玩了。(出自《杭州府志》)

薛立齋治一小兒,三歲,因驚搐搦,發熱痰盛,久服抱龍丸等藥,反致面色或赤或青。此心肝二經血虛,風熱生痰,不足之象也。用六味丸滋腎水,生肝血,用六君、柴胡升麻調補脾胃而安。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一個三歲的小孩,因受驚嚇而抽搐,發燒痰液多,長期服用抱龍丸等藥物,反而導致面色時紅時青。這是心肝兩經血虛,風熱生痰,氣血不足的現象。使用六味丸滋養腎水,生髮肝血,使用六君子湯、柴胡、升麻等藥物調補脾胃,使之安寧。

高鼓峰治徐彥為子,甫四歲,盛夏發熱,驚搐不已,腰曲目直,小便短赤,面無神色。醫作傷寒不應。高視之曰:火燥生風,風淫末疾,非傷寒也。用滋水清肝飲,盡一劑而汗解,便利熱退。高曰:瘧至矣,立用五味異功散,(補脾。)加麥冬、五味,(生脈清暑。)十餘劑而愈。

白話文:

高鼓峯替徐彥治療他的四歲兒子,盛夏時發了高燒,抽搐不止,腰部和四肢都伸得筆直,小便短赤,面色蒼白。找來的醫生說是傷寒,但治療無效。

高鼓峯診斷後說:這是火氣過旺生風,風邪侵入體內造成的疾病,不是傷寒。於是開了滋水清肝飲,只服用了一劑,孩子就出了一身汗,大便順暢,高燒也退了。

高鼓峯說:瘧疾就要發作了,立即用五味異功散(補脾),再加麥冬和五味子(生津清暑)。服用十幾劑後,孩子就痊癒了。

陸肖愚治鞠氏子,年十一,向因水土不便,泄瀉瘦弱,四月終旬,蒸熱淫雨,忽患頭面大腫,手足身體亦微腫。或謂風熱,與蘇葉、羌、防、升麻、柴、葛等,汗大泄,既而痰湧吐逆,語言不倫,身強直,手足振掉。又謂急驚風,用抱龍、鎮心等丸不效。脈之,浮緩而弱,此因脾虛土不勝水,且濕氣盛行,內濕與外濕相感而作腫,治而健脾滲濕,乃反發汗,致升動其臟腑之痰涎,漏泄其經絡之津液,宜其變症若此也。因用六君子湯加歸、芍投之,一劑而吐止,數劑而僵直振掉除。

白話文:

陸肖愚診治鞠氏之子,十一歲。因水土不服,導致腹瀉消瘦。在四月底梅雨季節,蒸熱多雨,他突然頭面嚴重腫脹,手腳和身體也有些許腫脹。有人認為是風熱,給他服用了蘇葉、羌活、防風、升麻、柴胡和葛根等藥物,大汗淋漓,導致痰液上湧、嘔吐逆氣,言語錯亂,身體僵直,手腳抽搐。又有人認為是急驚風,給他服用了抱龍丸和鎮心丸,但無效。醫生為他診脈,脈搏浮緩且弱。這是由於脾虛導致土不勝水,加上濕氣盛行,內部濕氣與外部濕氣相互影響而導致腫脹。治療方法應當是健脾化濕,但如果採用發汗的方法,則會導致臟腑痰液上湧,經絡津液外泄,自然會引起如此的變症。因此,醫生使用了六君子湯加當歸和芍藥,服了一劑後嘔吐停止,服了數劑後,僵直和抽搐也消失了。

又數劑精神復,加澤瀉,倍茯苓,數十劑,下腫消,瀉止。

薛立齋治憲幕顧斐齋元孫二周,項結核,兩臂反張,索敗毒,果系前症,遂與六味丸一服,清晨灌之,午後肢體如常。

白話文:

薛立齋醫生治療憲幕顧斐齋的孫子二週。二週患有項部結核,雙臂反張。薛醫生對症下藥,給他服用了六味丸。第二天清晨灌服藥物後,到了下午,二週的肢體就恢復了正常。

一兒兩目札動,手足發搐,數服天麻防風丸之類,以祛風化痰,前症不愈,其痰益甚,得飲食諸症稍愈。視其準頭及左頰,色青黃。曰:脾主涎,此肝木製脾土,不能統攝其涎,非痰盛也。遂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鉤藤,二劑飲食漸進,諸症漸愈,又用補中益氣而安。

白話文:

孩子眼睛抽動,手腳抽搐,服用過天麻防風丸之類的藥物,希望能祛風化痰,但症狀沒有好轉,反而痰變多了,吃東西也會引發其他症狀。看孩子的印堂和左臉,顏色發青發黃。醫生說:脾主統涎,這是肝火過旺導致脾土受損,不能控制涎液了,不是痰盛。於是使用六君子湯,並加入升麻、柴胡、鉤藤等藥物,服用兩劑後,孩子的食慾逐漸好轉,其他症狀也逐漸好轉,又服用補中益氣的藥物,病情逐漸康復。

萬密齋治一小兒,痰壅發搐,氣促而喘,而礞石滾痰丸桑白皮煎湯,碾碎調服之,喘定痰下,搐亦止矣。

白話文:

萬密齋治療一個小兒,痰液壅盛導致驚厥,呼吸困難並喘鳴。他就用礞石滾痰丸和桑白皮煎的湯,把礞石滾痰丸碾碎後混入湯中給小兒服用。小兒服用後,喘鳴平息,痰液排出,驚厥也停止了。

一小兒七月,發搐無時,昏睡不醒,不哭不乳,掐之札之不痛,㗜之鼻不嚏,灌藥不入。曰:此真搐也,不可治矣。

白話文:

一個七個月大的嬰兒,經常發作抽搐,昏睡不醒,不哭也不吃奶。用手掐或針扎他,他都沒有反應。用紙撚刺激他的鼻子,他也不打噴嚏。給他灌藥也灌不進去。診斷為真性抽搐,病情危重,無法救治。

密齋父治一小兒,滿月後發搐,以至聖保命丹治之而安。

喻嘉言治門人王生表兄沙無翼之子,縱啖生硬冷物,一夕吐食暴僵,不省人事。醫以驚風藥治之,渾身壯熱,面若裝朱,眼吊唇掀,下利沾汙。診畢謂曰:此慢脾風候也。脾氣素傷,更以金石藥重傷,今已將絕,故顯若垂危症。本有法可救,但須七日方醒,恐信不篤而更醫,無識反得諉罪生謗。

白話文:

喻嘉言醫治他的學生王生表兄沙無翼的兒子。這個孩子愛吃生硬冰冷的食物,有一晚突然吐食後,馬上昏厥不省人事。醫生用治療驚風的藥物給他治療,結果全身發熱,臉色紅得像塗了胭脂,眼睛吊著,嘴脣翻起,拉肚子弄髒了衣服。喻嘉言看完診後說:「這是脾氣虛弱導致的風證,脾氣原本就受傷,再用金石藥重傷脾氣,現在已經快死了,所以才表現出這樣像快死的症狀。原本有辦法救他,但需要七天才會醒來,恐怕你不相信而換醫生,到時候不懂的醫生反而會找藉口責怪並毀謗我。」

王生堅請監督其家,且以代勞,且以壯膽。於是用烏蠍四君子湯,每日灌一大劑,每劑用人參一錢。渠家雖暗慌,然見面赤退,而色轉明潤,便瀉止而動移輕活,似有欲言不言之意,亦自隱忍。至第六晚,忽覺手足不寧,揭去衣被,始極詆人參之害。王生先自張皇,任其轉請他醫。

白話文:

王生懇切地請我監督他家,還讓我替他做事,而且以此壯膽。於是,我用了烏蠍四君子湯,每天灌一大劑,每劑用人參一錢。他家雖然暗中著急,但看到他的臉色逐漸好轉,變得明潤,腹瀉也止住了,而且活動自如,似乎有話想說卻忍著不說。到了第六個晚上,他突然覺得手腳不安分,揭開被子一看,才極力地指責人參的危害。王生最初顯得很慌張,便隨他去請其他醫生。

才用牛黃少許,從前危症復出,面上一團死氣,但大便不瀉耳。重服理脾藥,又五日方蘇。

楊乘六治孫氏子慢脾症,痰涎湧盛,咳嗽身熱,抽搐自汗,嗜臥露睛,撮空手振。屢進補脾逐風消痰之劑不應。楊曰:此症風自內出,本無可逐,痰因虛動,亦不必消,只補脾土,諸症自退。今面白睛散,舌滑白,天柱已倒,虛上加寒,非炮薑、桂、附,何以追已去之陽,而蘇垂絕之氣哉?乃寫參附養榮方與之,且囑之曰:如以稚幼純陽,無補陽之法,無挽回矣。一劑症減,三劑全除。

白話文:

楊乘六治療孫氏子慢性的脾臟虛弱症,出現大量痰液上湧,導致咳嗽、身體發熱、抽搐、自發出汗、嗜睡、眼睛發呆、手指空握且顫動。楊乘六使用補脾益氣、驅風化痰的藥物多次治療,但病情沒有好轉。楊乘六說:這種病症是風氣從身體內部發出,本不需要驅風,痰液則是因為虛弱而動,也不需要化痰,只需要補益脾胃,其它的症狀自然會消失。現在病人的臉色蒼白,眼睛散渙,舌苔滑而白,天柱穴已經低下,虛弱中又夾雜寒氣,如果不使用炮製過的薑、桂皮、附子,怎麼能讓已經離開的身體陽氣回到體內,讓人重新振作起來呢?於是開了參附養榮方的藥方給病人服,同時囑咐他說:如果以小孩子純陽的體質,不能夠補充陽氣的話,就沒有挽救的辦法了。服下一劑藥後,症狀減輕,服完三劑藥後,所有症狀全部消除。

次用五味異功散,加煨薑、白芍而痊。

薛立齋云:一小兒常患停食,數服克伐消導之劑,以致脾胃虛甚,患吐瀉慢脾風而卒。

萬密齋治一兒,脾胃素弱,病瀉,以理中丸服之,瀉未止。口內生瘡,或謂前藥性熱助火,復以冷藥與之,身微熱,睡則揚睛。曰:此慢脾風矣。脾胃本虛,瀉利益虛,口中生瘡者,脾虛熱也,誤服冷藥,則中氣益損,昏睡不乳,虛損之極也。當急作調元湯,倍加人參服之,調理半月而愈。

白話文:

萬密齋治療一名脾胃虛弱的孩子,孩子因腹瀉而服用理中丸,但腹瀉未停。孩子嘴裡長了瘡,有人認為之前的藥物性質偏熱,助長了火氣,於是又給孩子服用寒涼藥物,導致孩子身體發熱,睡覺時眼皮睜著。萬密齋說:這是脾胃虛損所致的慢脾風。孩子的脾胃本來就虛弱,腹瀉加重了虛弱,嘴裡長瘡是因為脾虛生熱,誤服寒涼藥物後,中氣更加受損,出現昏睡不醒、拒絕喝奶等虛損極重的症狀。應立即服用調元湯,並加倍人參的用量,連續調理半個月後孩子康復。

馬銘鞠治華叔蟾乃郎,慢脾風,五六日愈。愈甫三四日,即過多飲食,連浴兩宵,復痰壅沉迷,面目俱浮,胸腫滿,嘔吐,乳食不進,魚弓反張,二便交秘。有欲進以牛黃丸者,馬曰:下咽死矣,此病後虛症也,然參且勿用。用麥冬三錢,枇杷葉三片,貝母二錢半,桑皮錢半,杏仁一錢,藿香一錢,鮮糖球一枚,蒼朮人乳炒八分,橘紅一錢二分,加燈心煎,臨服入薑汁。服逾時,小便隨利,腹即寬,諸症悉退,盡劑竟愈。

白話文:

馬銘給華叔蟾的兒子治療慢性的脾虛風濕,五六天就痊癒了。痊癒後三四天,他就暴飲暴食,並且連續兩個晚上洗澡,導致痰液再次鬱結堵塞,臉部和胸部腫脹,嘔吐,不能進食乳汁,舌頭反張,大小便不通。有人建議給他吃牛黃丸,但馬銘說:他如果服下牛黃丸,肯定會死。這是因為他現在身體虛弱,暫時還不能用補藥。

馬銘用以下藥物治療他:

  • 麥冬:三錢
  • 枇杷葉:三片
  • 貝母:二錢半
  • 桑皮:半錢
  • 杏仁:一錢
  • 藿香:一錢
  • 鮮糖球:一枚
  • 蒼朮(拌人乳炒):八分
  • 橘紅:一錢二分

將這些藥材加入燈心一起煎煮,服用前加入薑汁。

服藥後過了段時間,他的小便變通暢,腹脹立刻緩解,其他症狀也全部消退了。用完所有的藥之後,病情完全痊癒。

汪元津子,年五歲,傷食成瘧,瘧後發搐,乃脾虛病也。萬曰:凡治驚風,必用瀉青丸、導赤散,雖良工不能廢其繩墨也。今此症不可瀉,宜用調元湯,琥珀抱龍丸。如言服之而搐止,但目不能開,昏昏喜睡,蓋脾虛極矣。脾主困,故喜睡。目之上下胞屬脾,脾虛故不能開也。

白話文:

汪元津的小孩,五歲,因消化不良而得瘧疾,瘧疾後又出現抽搐,這是脾氣虛弱的表現。

有位名醫說:凡是治療抽搐,一定使用瀉青丸和導赤散,即使是高明的醫生也不能廢除這種治療準則。

但這個孩子不能使用瀉法,應該使用調元湯和琥珀抱龍丸治療。

如果按照這個方案治療後,抽搐停止,不過眼睛還是不能睜開,昏昏沉沉、喜歡睡覺,這表示脾氣虛弱到了極點。

脾主管安眠,所以脾虛就喜歡睡覺。眼睛的上眼瞼和下眼瞼都屬於脾,所以脾虛就睜不開眼睛。

仍以調元湯補其虛,琥珀抱龍丸安其神。脾喜樂,命平日所與作伴嬉戲者,環列床前,取鼓鈸諸器擊之,或歌或舞以引之,(設法亦善。)病兒之目乍開乍閉,以漸而蘇,不喜睡矣。

白話文:

我們仍以調元湯來補虛,琥珀抱龍丸來安神。脾氣喜悅,就讓平常喜愛和孩子為伴嬉戲的人,環繞在牀邊,拿出鼓、鈸等樂器演奏,或唱歌或跳舞來逗引他。(這種方法也很管用。)病兒的眼睛一會兒睜開,一會兒閉上,逐漸甦醒了,不再喜歡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