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七 (21)
卷七 (21)
1. 瘧
黃氏姑患三日瘧,發陰分,用何首烏一兩,牛膝一兩,當歸五錢,鱉甲醋炙一兩,橘紅三錢,水三鍾,煎一鍾,空心服,立愈。虛極者,加參一兩。(《廣筆記》。)
於中父病三日瘧,初服人參一兩,生薑皮五錢,水煎,空心服。不肯服,仲淳堅持此方,加人參至三兩,生薑皮至一兩五錢,二服即起。
繆仲淳年十七時,為瘧所苦,凡湯液丸飲巫祝,靡不備嘗,終無救於病。遍檢方書,乃知瘧之為病,暑邪所至。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遂從暑治,不旬日瘳。後數以意消息,散邪之外,專養胃氣。痰多者消痰,氣虛者補氣,血虛者補血,又分臟腑經絡,各從其類,以施嚮導,即經年不愈者,竟霍然起矣。(同上。)
沈少卿中丞,請告時苦瘧,仲淳往診之,憊甚。曰:再一發死矣。先生何方立止之?仲淳曰:何言之易也。疏三方,作五劑,一日夜飲之盡,次早瘧止。先二劑清暑,用大劑竹葉石膏湯加桂枝,以其渴而多汗也。次二劑健脾去滯,用橘紅、白豆蔻、白朮、茯苓、谷櫱、烏梅、扁豆、山楂、麥芽。
最後一劑,人參一兩,生薑皮一兩,水煎露一宿,五更溫服,盡劑而效。(同上。)
顧伯欽患瘧,仲淳之門人疏方,以白虎湯加人參一兩。一庸工云:豈有用參至兩數者乎?改用清脾飲,二十餘劑而瘧不止,體尫弱。仲淳至,笑曰:此虛甚,非參不可,吾徒不謬也。投以大劑參、耆,一劑而瘥。人參一兩,黃耆蜜炙一兩,知母蜜炙五錢,陳皮二錢,乾葛二錢,甘草八分,石膏五錢。(同上。)
莊斂之妾患瘧,寒少熱甚,汗少頭痛,不嗜飲食。余為診,脈洪數而實,用麥冬五錢,知母三錢五分,石膏一兩五錢,竹葉六十片,粳米一撮,橘紅二錢,牛膝一兩,乾葛、茯苓、扁豆各三錢,三劑,不應。忽一日,凡寒熱者再,昏迷沉困,不省人事,勢甚危急。斂之曰:恐是虛瘧,前方石膏、知母、竹葉,似近寒涼,非其治也。
繆亦心疑,為去石膏等,而加人參二錢,已別矣。復追想前脈,的非屬虛,急令人往視,令其將參煎好,勿輕與服,待按脈加斟酌焉。次早往視,其脈洪數如初,急止人參勿服,惟仍用前方而加石膏至二兩,何首烏五錢,令其進二劑,瘧遂止。(雄按:袁子才云:丙子九月,余患瘧,早飲呂醫藥,至日昳,嘔逆頭眩不止,家慈抱余起坐,覺血氣自胸僨起,命在呼吸。適同徵友南豐趙藜村來訪,診脈有方,曰:誤矣,此陽明暑瘧也。
誤以升麻、羌活提之,血乃逆流而上,惟白虎湯可治。甫投一勺,如以千鈞之石,將陽胃壓下,血氣全消,未半盂即睡去,微汗而醒。趙問思食西瓜否?曰:想甚。即命儘量食之。食片許,如醒醐灌項,晚便進粥,次日愈矣。)
白話文:
[瘧]
黃氏的媳婦得了三天瘧疾,發作時寒邪較盛,用何首烏一兩、牛膝一兩、當歸五錢、醋炙鱉甲一兩、橘紅三錢,加水三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立刻痊癒。如果病人極度虛弱,可以再加人參一兩。
某位中大夫得了三天瘧疾,起初服用人參一兩、生薑皮五錢,水煎服,空腹服用。他不願意服用,仲淳堅持這個方子,將人參加到三兩,生薑皮加到一兩五錢,服用兩劑後病就好了。
繆仲淳十七歲時,曾患瘧疾,各種湯藥丸劑,巫術祝禱,都試過了,始終沒有好轉。他遍查醫書,才知道瘧疾是暑邪引起的。經書上說:夏天受暑邪侵害,秋天就會得瘧疾。於是他就從治療暑邪入手,不到十天就好了。後來,他根據不同的情況,除了驅散暑邪外,還專注於調理胃氣。痰多的就消痰,氣虛的就補氣,血虛的就補血,又根據不同的臟腑經絡,對症下藥,即使是多年不愈的病人,最終也能痊癒。
沈少卿中丞請假在家,得了瘧疾,仲淳去診治,病人非常疲憊,說再發作一次就會死了。沈少卿問仲淳有什麼方法能立刻止住瘧疾,仲淳說:這很容易。他開了三個方子,一共五劑,一天一夜服完,第二天早上瘧疾就止住了。前兩劑清暑,用了大劑量的竹葉石膏湯加桂枝,因為病人口渴多汗。接下來兩劑健脾祛濕,用橘紅、白豆蔻、白朮、茯苓、谷芽、烏梅、扁豆、山楂、麥芽。
最後一劑,用人參一兩、生薑皮一兩,水煎後放置一晚,五更時溫服,服完藥後就見效了。
顧伯欽患瘧疾,仲淳的學生開了個方子,用白虎湯加人參一兩。一個庸醫說:怎麼可以用這麼多的人參?於是改用清脾湯,服用了二十多劑,瘧疾還是沒好,身體更加虛弱。仲淳來了,笑着說:這是氣虛太甚,非用人參不可,我的學生沒有錯。他又開了個方子,用大劑量的人參和黃耆,一劑藥就治好了。方子是:人參一兩,蜜炙黃耆一兩,蜜炙知母五錢,陳皮二錢,乾葛二錢,甘草八分,石膏五錢。
莊斂的妾得了瘧疾,寒少熱多,少汗頭痛,不思飲食。我診脈,脈洪數有力,用了麥冬五錢,知母三錢五分,石膏一兩五錢,竹葉六十片,粳米少許,橘紅二錢,牛膝一兩,乾葛、茯苓、扁豆各三錢,用了三劑,沒有效果。突然有一天,寒熱發作兩次,昏迷不醒,情況十分危急。莊斂說:恐怕這是虛證引起的瘧疾,之前的方子裡石膏、知母、竹葉,都偏寒涼,不是治療這種病的藥物。
繆仲淳也懷疑,於是去掉了石膏等藥,加了人參二錢。他又回想之前的脈象,覺得並非虛證,趕緊讓人去看病人,讓把人參煎好,不要輕易服用,等他再診脈後再決定。第二天早上去看,病人脈象洪數如初,他立刻阻止服用人參,還是用之前的方子,把石膏加到二兩,再加何首烏五錢,讓病人服用兩劑,瘧疾就止住了。
(袁子才說:丙子年九月,我得了瘧疾,早晨喝了呂醫生的藥,到下午,嘔吐頭暈不止,母親抱着我坐起來,感覺血氣從胸中湧起,命在旦夕。正好同鄉好友南豐趙藜村來訪,診脈後說:你用錯了藥,這是陽明暑熱引起的瘧疾。你用了升麻、羌活,反而使血逆流而上,只有白虎湯才能治療。剛喝了一勺,就像用千斤重的石頭壓住胃部,血氣都消了,喝不到半碗就睡着了,微微出汗後就醒了。趙藜村問我想不想吃西瓜,我說很想,他就讓我儘量吃。吃了幾片後,感覺像醍醐灌頂一樣舒服,晚上吃了點粥,第二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