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一 (12)
卷一 (12)
1. 傷寒
一人,途次患傷寒,經吳門,泊舟求治。詢之,自渡淮,露臥受寒,恣飲燒酒,發熱,在京口服藥,行過兩次,熱勢略減,而神昏不語,不時煩擾。見其唇舌赤腫燥裂,以開水與之則咽,不與則不思。察其兩寸,瞥瞥虛大,關寸小弱,按久六脈皆虛,曰:此熱傳手少陰經也。
與導赤瀉心湯,一啜神識稍寧。泊舟一日夜,又進二帖,便溺自知。次早解維再診,脈靜神安,但與小劑五苓去桂易門冬,二帖,囑其頻與稀糜,可收功。
吳介臣傷寒,餘熱未盡,曲池壅腫,不潰不消,日發寒熱。瘍醫禁止飲食,日服消毒清火藥,上氣形脫,倚息不得臥,渴飲開水一二口,腹脹滿急,大便燥急不通。兩月中,用蜜導四五次,所去甚艱,勢大危。診之,其脈初按繃急,按久絕無,此中氣逮盡之兆,豈能復勝藥力耶?乃令續進稀糜,榻前以鴨煮之,香氣透達,徐以汁啜之。是夕,大便去結糞甚多,喘脹頓止,飲食漸進。
數日後,腫赤漸消。此際雖可進保元、獨參之類,然力不能支,僅惟穀肉調理而安。近一人過餌消導,胃氣告匱,聞穀氣則欲嘔,亦用上法,不藥而痊。
高鼓峰治徐五宜長君,傷寒危甚。延診,頃之有人來言:病者晚來狂叫,暈去五六次,早起一暈竟絕,不必往矣。問病來幾日?云:九日矣。又問胸尚熱否?曰:胸但不冷耳。曰:可救也。急往視之,至則殭屍在床,口鼻無氣,面色青黯,口噤目閉,手撒,獨唇色紫黑。高笑曰:此人不死,陰虛症,誤服白虎所致耳。
切其脈,兩尺尚在,(脈在仍是厥耳。)遂取人參一兩,熟地二兩,炮姜五錢,濃煎湯挖而灌之。盡劑口開,面色轉紅,不及一時,大叫冷甚,連以熱湯飲之,即發壯熱,通身淋漓汗下而蘇,此晚,腹脹不便。曰:無憂也,大汗之後,虛不能出耳,再飲藥一鍾,即得解。次日諸病悉除,但多妄言怒罵,如有鬼神驅之者。
調治數日,至夜半,診其脈,曰:虛至此乎?復以大劑附子理中、建中投之,數日而愈。
杭友沈僑如甥,病傷寒。診其脈,浮數有力,舌黑,胸脅痛脹,此得之勞倦,後復傷飲食。(戰汗而解,不得單謂飲食勞倦。)醫以寒涼消導攻之,火受遏抑,無所歸也。急以大劑參、朮、歸、耆、炮姜救之。戒其家人曰:夜半當發戰,戰則汗而解矣。如戰時,頻頻以粥與之。
高臥天長寺,四鼓時,病家急叩門,曰:服藥後果寒甚索被,頃之大熱,昏沉而死矣。先生尚有法救之否?曰:不足慮也,汗來矣。但戰時曾進粥否?曰:實未也。曰:吾語汝,戰時須與粥,要以助胃氣,使汗來速,不至困乏耳。今亦無妨,第歸,此時當得汗矣。果如言,齁睡而安。
(與粥助汗,亦仿仲景桂枝治法。)
白話文:
傷寒
一個人旅途中得了傷寒,經過吳門,停船求醫。詢問病情,得知他從淮河渡過後,露宿受寒,又大量飲酒,於是發熱。在京口服藥,服了兩次,熱症略微減輕,但神志昏迷不語,時常煩躁不安。觀察他的嘴唇和舌頭,又紅又腫又乾又裂,給他喝開水他就咽下,不給就不想喝。診其脈搏,寸關尺三部脈象皆浮大而虛弱,按壓很久,六脈都虛弱,診斷說:這是熱邪傳入手少陰經了。
於是給他服用導赤瀉心湯,喝下一劑後神志稍稍清醒。停船一天一夜,又服用了兩劑,大小便都能自行控制。第二天早晨解開船纜再次診脈,脈象平穩,精神安靜,就只給他服用少量的五苓散(去桂枝,用麥冬代替),兩劑,囑咐他經常喝稀粥,就能痊癒。
吳介臣患傷寒,餘熱未消,肘部曲池穴腫脹,既不潰爛也不消退,每天發冷發熱。庸醫禁止他飲食,每天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結果導致他上氣不接下氣,不能平臥,只能倚靠著休息,即使喝一兩口水也感到很渴,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乾燥不通。兩個月中,用了蜂蜜導瀉四五次,排便都非常困難,病情十分危急。診脈,脈象剛開始按壓時繃緊急促,按壓久了就沒有脈象了,這是元氣將盡的徵兆,怎麼還能承受藥力的負荷呢?於是命令他繼續喝稀粥,在床邊用鴨子煮粥,香氣瀰漫,慢慢地用勺子舀著粥水給他喝。當天晚上,排出了很多宿便,喘息和脹滿都停止了,飲食也逐漸恢復正常。
幾天後,腫脹和發紅逐漸消退。此時雖然可以服用保元湯、獨參湯等補益藥物,但他體力不足,只能用穀物和肉類調理身體,慢慢恢復健康。最近有個人因為過度服用消導藥物,胃氣衰竭,聞到穀物氣味就想嘔吐,也用了上述方法,不藥而癒。
高鼓峰治療徐五宜長君,傷寒病情危急。有人請他診治,不久就有人來說:病人傍晚狂叫,昏迷了五六次,早晨昏迷一次後就沒了氣息,不用去了。我問他發病多少天了?說:九天了。我又問胸部還熱嗎?他說:胸部只是不冷而已。我說:還能救!趕快去看看。到了那裡,只見病人像個殭屍一樣躺在床上,口鼻沒有呼吸,面色青黑,嘴巴緊閉,眼睛閉著,手腳冰涼,只有嘴唇是紫黑色。高鼓峰笑著說:這個人不會死,是陰虛症,是誤服白虎湯造成的。
診脈,兩尺脈尚在(脈象雖弱但仍在,仍屬厥證),於是取人參一兩,熟地黃二兩,炮薑五錢,濃煎後用勺子挖著灌下去。藥喝完後,他的嘴巴張開了,臉色轉紅,不到一會兒,就喊著冷得很,連續用熱湯給他喝,於是發出大量的汗,渾身汗流浹背而甦醒過來,當天晚上,腹部脹滿,大便不通。我說:沒關係,大汗之後,虛弱不能排便,再喝一劑藥,就能通便。第二天,所有病症都消失了,只是說胡話罵人,好像被鬼神附體一樣。
調理幾天後,半夜診脈,說:虛弱到這種地步了嗎?又用大劑量的附子理中湯、建中湯給他服用,幾天後就痊癒了。
杭友沈僑如的侄子,患傷寒。診脈,脈象浮數有力,舌頭發黑,胸脅疼痛脹滿,這是由於勞累和飲食不節造成的(雖然有發汗的症狀,但不能單純認為是飲食勞倦)。醫生用寒涼消導的藥物攻邪,結果火邪受遏制,無處發洩。趕緊用大劑量的人參、白朮、當歸、黃耆、炮薑救治。告誡他的家人:半夜將會發冷戰慄,戰慄後就會出汗,病就好了。如果發冷戰慄時,要經常給他喝粥。
我在高臥天長寺,四更時分,病人家屬急敲門,說:服藥後果然很冷,要蓋被子,過了一會兒就發高燒,昏迷死了。先生還有辦法救治嗎?我說:不用擔心,要出汗了。但是發冷戰慄的時候給他喝粥了嗎?他說:沒有。我說:我告訴你,發冷戰慄的時候必須給他喝粥,目的是幫助恢復胃氣,使出汗加快,不至於太虛弱。現在也沒關係,回去吧,現在應該開始出汗了。果然不出所料,病人呼呼大睡,安靜下來了。
(用粥幫助出汗,也是仿效仲景的桂枝湯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