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七 (6)
卷七 (6)
1. 泄瀉
沈少西女年二十,自小脾胃受傷,不時作泄作嘔,近則寒熱不時,手足厥冷,胸膈不舒,脅脹噯氣。左眠則氣不通暢,左脅胃脘時疼時止,渴而不欲飲,小便短,大便日二三行,腹中雷鳴,彈之如鼓,揉之如水。大約氣上塞則脹而痛,氣下墜則泄而痛。幸飲食不甚減。常服胃苓、白朮、黃連及消導之藥,或調氣補血之品,不應。
謂此證非參、術不能取效,但今微有表邪,先與小柴胡加桔梗二三帖。寒熱稍和,(近時庸師專得此訣。)易以調中益氣湯去黃柏,加青皮以伐肝,神麯以助脾,炮姜以溫中。四帖,脹痛俱減,大便稍實,但微有寒熱,中宮不實不堅,且聚且散,無積可攻,法當補益臟氣。
用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棗仁、柴胡、遠志、炙草、炮薑、龍眼肉,大益元氣以退虛熱。數劑後,夜來略脹,更以六君子料加枳實、黃連、神麯、木香、砂仁為丸,與煎劑間服,月餘而安。
陸祖愚治潘古臣母,患脾泄久,多啖水果,瀉更甚。嘗因經行腹痛,服攻瘀去血之劑,致淋瀝不止,肌肉枯槁,身體發熱,不能轉側,不思飲食,氣短口渴,夜臥不安。服養血健脾藥,內有麥冬、生地、棗仁等物,而瀉不止,渴益甚。脈之,兩寸關虛數,兩尺隱隱若無,此下元不足,中氣虛寒,虛火上炎之證。
乃用人參、炮薑、白朮、陳皮、山楂、木香、薏仁、木通、山藥、甘草、蔻仁服之,頗覺相宜。又用肉果、人參、白朮、炮薑、棗肉為丸,日服兩次,一月瀉止,兩月肌肉漸長,月事亦調。
黃履素曰:乙巳之夏,余患中脘痛,既而泄瀉。偶遇姑蘇一名醫,令診之。驚曰:脾胃久傷,不治將滯下。予體素弱,憚服攻克之藥,因此醫有盛名,一時惑之,遂服枳、朮、黃連、厚朴、山楂、木通等藥數劑,又服枳朮丸一月,以致脾胃大傷。是秋,遂溏泄不止,漸覺飲食難化,痞悶脹飽,深自悔恨。
乃服參、耆等藥,及八味丸十餘年,始得愈。然中氣不能如故,苦不耐飢,稍飢則中氣大虛,憊不可狀。凡山楂消導之物,入口即虛,脾胃之不可妄攻如此。方書極言枳朮丸之妙,孰知白朮雖多,不能勝枳實之迅利。予友胡孝轅刺史,亦誤服枳朮丸而大病,可見此丸斷非健脾之藥。
或飲食停滯,偶一二服則可耳。
又曰:脾胃喜暖而惡寒,脾虛必宜溫暖之藥。或飲食停滯,偶一二服。患嘔吐不止,服聶逆源五氣。丹數丸,遂不復發。予近患脾不和,不時溏泄,服參、術三日不效,服胡與辰金鉛一丸,脾氣頓佳,得兩三月安妥。家庵中一比邱尼,患脾疾甚殆,肛門不收,穢水任出,服金鉛一丸,肛門頓斂,漸調而愈。其神效有如此者,故知脾病之宜於溫暖也。
張路玉治陳總戎泄瀉,腹脹作痛,服黃芩、白芍之類,脹急愈更甚。其脈洪盛而數,按之則濡,氣口大三倍於人迎,此濕熱傷脾胃之氣也。與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二劑,瀉痢止而飲食不思。與半夏瀉心湯,二劑而安。
白話文:
泄瀉
沈姓女子,二十歲,自小脾胃受損,經常腹瀉嘔吐,近期還伴隨寒熱交替、手腳冰冷、胸膈不適、脅肋脹痛、噯氣等症狀。左側臥睡時氣血運行不暢,左脅肋胃脘時痛時止,口渴卻不想喝水,小便量少,大便每天二三次,腹部隆隆作響,像鼓一樣可以彈動,按壓像水一樣柔軟。大概是因為氣機上逆受阻則脹痛,氣機下陷則腹瀉疼痛。幸好飲食方面並未明顯減少。她曾服用過胃苓湯、白朮、黃連等消導藥物,以及一些調氣補血的藥方,但效果都不理想。
醫生認為此症非人參、白朮等補藥不能奏效,但目前略有表邪,先用小柴胡湯加桔梗幾劑。寒熱症狀稍有好轉後(近年庸醫多用此法),改用調中益氣湯,去除黃柏,加入青皮疏肝,神麴健脾,炮薑溫中。服用四劑後,脹痛都減輕了,大便也成形了一些,但仍有輕微寒熱,中焦氣血不足,時聚時散,沒有積滯可以攻伐,應當補益臟腑元氣。
於是使用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棗仁、柴胡、遠志、炙甘草、炮薑、龍眼肉,大補元氣以消除虛熱。服用幾劑後,晚上略感腹脹,又用六君子湯加枳實、黃連、神麴、木香、砂仁製成丸藥,與湯劑一起服用,一個多月後痊癒。
陸祖愚醫生治療潘古臣的母親,她患有長期脾虛泄瀉,經常食用水果,導致瀉痢更甚。曾因經期腹痛,服用過活血化瘀的藥物,結果導致小便淋漓不盡,肌肉消瘦,身體發熱,無法翻身,不想吃東西,氣短口渴,夜間睡不好。服用過養血健脾的藥物,其中包含麥冬、生地、棗仁等,但瀉痢不止,口渴更甚。把脈後發現,寸關脈虛弱而數,尺脈微弱幾乎摸不到,這是下元虛損,中氣虛寒,虛火上炎的表現。
於是使用人參、炮薑、白朮、陳皮、山楂、木香、薏仁、木通、山藥、甘草、蔻仁等藥物治療,效果不錯。又用肉豆蔻、人參、白朮、炮薑、棗肉製成丸藥,每天服用兩次,一個月後瀉痢停止,兩個月後肌肉漸漸豐滿,月經也恢復正常。
黃履素說:乙巳年夏天,我患了中脘痛,接著腹瀉。偶然遇到蘇州一位名醫,請他診治。他驚訝地說:你的脾胃長期受損,不治療將會導致久瀉不止。我體質虛弱,害怕服用攻伐之藥,因為這位醫生名聲很大,一時被迷惑了,於是服用枳實、白朮、黃連、厚朴、山楂、木通等藥物幾劑,又服用枳朮丸一個月,結果導致脾胃受損更嚴重。那年秋天,腹瀉不止,逐漸感到飲食難以消化,胸悶腹脹,深感後悔。
於是服用人參、黃耆等藥物,以及八味丸十多年,才痊癒。但是中氣仍然不如以前,很怕餓,稍微餓一點中氣就非常虛弱,疲憊不堪。凡是山楂等消導的食物,一吃就感覺虛弱,可見脾胃不能妄加攻伐。方書上極力讚揚枳朮丸的功效,卻不知白朮雖然用量很多,也抵不過枳實的峻下作用。我的朋友胡孝轅刺史,也因為誤服枳朮丸而重病,可見此丸絕非健脾之藥。
如果只是偶爾飲食停滯,服用一兩劑還可以。
他又說:脾胃喜歡溫暖而怕寒冷,脾虛一定要用溫暖的藥物。如果只是偶爾飲食停滯,服用一兩劑即可。如果嘔吐不止,服用聶逆源五氣丹幾丸,就能不再發作。我最近脾胃不和,經常腹瀉,服用人參、白朮三天沒效,服用胡與辰金鉛丸一丸,脾胃頓時好轉,安穩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寺廟裡的一位比丘尼,患有嚴重的脾胃疾病,肛門失禁,穢水不斷流出,服用金鉛丸一丸,肛門立即收縮,逐漸恢復健康。藥效如此神奇,可見脾胃病適合溫暖的治療方法。
張路玉醫生治療陳總戎的腹瀉,腹脹疼痛,服用黃芩、白芍等藥物,脹痛反而加重。他的脈象洪大而數,按之濡弱,氣口脈象比人迎脈大三倍,這是濕熱傷及脾胃之氣的表現。於是給他服用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兩劑,瀉痢停止了,但不想吃東西。於是又給他服用半夏瀉心湯兩劑,病情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