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六 (2)
卷六 (2)
1. 惡寒
一士人患惡寒,右尺獨滑。尺滑者,濕熱下陷也。惡寒者,因積勞傷脾,胃氣下陷,穀氣不得升發,無陽以護榮衛也。用補中益氣湯加肉桂,二劑而愈。(此殆陽陷入陰之證,非濕熱也。)
龔子才治一婦人,六月惡寒之極,雖穿棉襖,亦不覺熱,此火極似水也。六脈洪數,小水赤少,以皮硝五錢,溫水化服而愈。
薛立齋治一婦人,內熱作渴,大便秘結,畏惡風寒,手足逆冷,此內真熱而外假寒。先用黃連解毒湯,後用六味地黃丸而愈。
朱丹溪治晉胡君錫,年三十一,形肥大,面色蒼厚,其家富足,專嗜口味。兩年前得消渴病,醫與寒涼藥得安。有人教以病後須用滋補,令其專用黃雌雞,因此食至千餘隻,漸有膈滿嘔吐之病。醫者意為胃寒,遂與以附子、沉香之藥百餘帖,嘔病除。(此謂劫之而愈,反致病重。
世不知此,以為治驗。古今受其害者,可勝數哉?)月餘,天氣大熱,忽惡風冷,足亦怕地氣,遂堆糠尺許厚,上鋪以簟,糊以重紙,方敢坐臥,而兩手不能執筆,口鼻皆無氣以呼吸,欲言無力,行十餘步便困倦,脈皆浮大而虛,僅得四至。此內有濕痰,因服燥熱藥,遂成氣耗血散。
當此夏令,自合便死。因其色之蒼厚,神氣尚全,可以安穀。遂以人參、黃耆、白朮熬膏,煎淡五味子湯,以竹瀝調飲之。三日,諸病皆愈,令其頓絕肉味。二月後,康健如舊,又以雞湯下飯。一月後,胸腹膨滿甚,自煎二陳湯加附子、豆蔻飲之頓安。問調理藥,教以勿藥,並斷肉飲,自愈。
白話文:
惡寒
一位男子患了惡寒,右寸脈滑。寸脈滑,是濕熱下陷的表現。惡寒的原因,是因為積勞傷脾,胃氣下陷,導致穀氣無法上升,沒有陽氣來溫煦榮衛。於是用了補中益氣湯加肉桂,兩劑就痊癒了。(這其實是陽氣陷入陰分的症狀,並非濕熱。)
龔子才治療一位婦人,六月間惡寒到了極點,即使穿著棉襖,也感覺不到熱,這就像火到了極點反而像水一樣。六脈洪數,小便赤色而量少,於是用皮硝五錢,溫水沖服,就痊癒了。
薛立齋治療一位婦人,內有熱症口渴,大便秘結,害怕惡風寒,手足冰冷,這是內有真熱而外假寒的表現。先用黃連解毒湯,然後用六味地黃丸,就痊癒了。
朱丹溪治療晉胡君錫,三十一歲,體形肥胖,面色蒼白厚重,家境富裕,嗜食肥甘厚味。兩年前患了消渴病,醫生用寒涼藥治好了。有人告訴他病後需要滋補,於是他就專吃黃雌雞,吃了上千隻,漸漸出現了膈脹嘔吐的毛病。醫生認為是胃寒,於是就給他用了附子、沉香等藥百餘劑,嘔吐的毛病是好了。(這就是所謂的強行治療,反而導致病情加重。
世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反而認為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古今以來受此害的人,多得數不清啊!)一個多月後,天氣炎熱,他突然怕風寒,腳也怕地上的寒氣,於是就在地上鋪了尺許厚的糠,上面再鋪上竹席,用厚紙糊住,才敢坐臥,兩手不能執筆,鼻口都氣短喘不過氣,想說話也沒力氣,走十幾步就疲倦,脈象浮大虛弱,脈搏只有四次。這是內有濕痰,因為服用燥熱的藥物,導致氣虛血散。
在這個夏天,照這樣下去很快就會死了。但是因為他的面色蒼白厚重,但神氣還算完好,還可以進食。於是就用人參、黃耆、白朮熬膏,煎淡五味子湯,用竹瀝調和服用。三天後,所有的病症都痊癒了,囑咐他立刻停止吃肉。兩個月後,身體康復如初,又開始用雞湯下飯。一個月後,胸腹脹滿得很厲害,他自己煎服二陳湯加附子、豆蔻,喝下去就舒服了。問他調理的藥方,我告訴他不用藥,只戒肉和酒,他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