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五 (1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1)

1.

程竹坡室,年過六十,染疫,頭疼口渴,舌苔前黃燥,後紫黑,身熱沉重,人事昏憒,語言錯亂,小水短澀,嘔逆煩躁,耳聾,胸脅痛,時五月初旬也。脈左浮而弦數,右洪長而數,邪在少陽、陽明二經。即以柴胡、石膏為君,知母、麥冬、天花粉、竹茹為臣,黃連為佐,甘草、枳殼、桔梗為使,二帖得微汗,熱退神清。因驟進葷粥,又大熱,譫語昏沉,此食復也。

以小柴胡加山梔子、枳實、淡豆豉、鱉甲,四帖復得汗,熱退神清。仍口渴躁煩,以生脈湯加黃連、香薷、竹茹、竹葉而安。

程元祖春瘟食復,人事昏沉,內熱口渴,舌如焦煤,脅痛耳聾,身熱如火,僵硬不能轉,脈數,左數右洪大而數。以柴胡、石膏各五錢,黃芩、知母、葛根各二錢,山梔子、枳實各三錢,甘草五分,進三帖,額上微汗,腹中雷鳴,大便行三次,皆清水,熱仍不退,右寸稍軟。前方加人參七分,又二帖,汗出熱退。

身仍僵,口仍渴,耳仍聾,瀉亦不止,汗亦不收,勺粒不進者,已十三日。以人參、麥冬、白芍、石斛各一錢,五味子十一粒,當歸八分,桂枝三分,黃柏、甘草各五分投之,左脈已弱,咳嗽,人事漸爽,粥飲稍進,瀉止,稍可轉身,大有生氣。以四物湯加苡仁、甘草、陳皮、白朮、石斛、百合、貝母,調理一月而瘳。

金溪令臧太夫人,勞倦後多食魚蝦,偶發寒熱,三日不退。第四日,左耳前後及頰車皆紅腫。第五日,右邊赤腫。第六日,腫及滿頭,紅大如斗,眼合無縫,昏憒譫語。粒米不進者八日,六部脈洪長而數,此大頭疫也,乃陽明少陽二經壅熱所致。高年不敢用硝、黃,惟宜輕清解散之劑,使因微汗而解。

以貫眾、石膏各六錢,柴胡、葛根各三錢,赤芍、天花粉各二錢,甘草一錢,黑豆四十九粒,日進二帖,脈始減半。第九日方進粥飲,前藥除石膏,又四帖而安。

一僕發熱頭疼,口渴腹痛,小便赤,大便瀉,日夜不睡者六日。孫診之曰:據脈汗後浮數,熱不減,乃疫症也。以滑石三錢,青蒿、葛根、白芷、片芩各一錢半,炙甘草、升麻各五分,一帖即得睡,熱減半,頭疼除。惟小水赤,頭暈,腳膝無力,此病後血虛之故。以四物湯加青蒿、酒芩、苡仁,服之而安。

雍正癸丑,疫氣流行,撫吳使者囑葉天士制方救之。葉曰:時毒癘氣,必應司天,癸丑濕土氣化運行,後天太陽寒水,濕寒合德,挾中運之火,流行氣交,陽光不治,疫氣大行。故凡人之脾胃虛者,乃應其癘氣,邪從口鼻皮毛而入。病從濕化者,發熱目黃,胸滿,丹疹泄瀉,當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乾焦者,濕邪猶在氣分,甘露消毒丹治之。

若壯熱,旬日不解,神昏譫語,斑疹,當察其舌,絳干光圓硬,津涸液枯,是寒從火化,邪已入營矣,用神犀丹治之。甘露消毒丹方:飛滑石十五兩,淡黃芩十兩,茵陳十一兩,藿香四兩,連翹四兩,石菖蒲六兩,白蔻仁四兩,薄荷四兩,木通五兩,射干四兩,川貝母五兩,生曬研末,每服三錢,開水調下。或神麵糊丸如彈子大,開水化服亦可。

白話文:

[疫]

程竹坡先生,六十多歲,染上疫病,頭痛口渴,舌苔前端黃而乾燥,後端紫黑,身體發熱沉重,神志昏迷,說話語無倫次,小便短少澀痛,嘔吐煩躁,耳朵聽不見,胸脅疼痛,這是在五月初旬發生的。脈象左手浮而弦數,右手洪長而數,邪氣在少陽、陽明二經。於是用柴胡、石膏為主藥,知母、麥冬、天花粉、竹茹為輔藥,黃連為佐藥,甘草、枳殼、桔梗為使藥,服用兩劑藥後微微出汗,發熱退去,精神清爽。因為突然吃了葷粥,又再次發熱,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是飲食再次誘發病情。

於是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子、枳實、淡豆豉、鱉甲,服用四劑藥後再次出汗,發熱退去,精神清爽。但仍然口渴煩躁不安,於是用生脈散加黃連、香薷、竹茹、竹葉服用,病情才得以平穩。

程元祖先生春天感染瘟疫,飲食再次誘發病情,神志昏迷,內熱口渴,舌頭像焦炭一樣,脅痛耳聾,身體發熱如火,身體僵硬無法翻身,脈象數,左手脈數,右手脈洪大而數。用柴胡、石膏各五錢,黃芩、知母、葛根各二錢,山梔子、枳實各三錢,甘草五分,服用三劑藥後,額頭微微出汗,腹中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大便三次,都是清水樣便,發熱卻仍未退去,右寸脈略微軟弱。之前的藥方中加人參七分,再服用兩劑藥後,汗出熱退。

身體仍然僵硬,口渴,耳朵仍然聽不見,大便仍然瀉不止,汗也止不住,吃不下任何東西,已經十三天了。於是用人參、麥冬、白芍、石斛各一錢,五味子十一粒,當歸八分,桂枝三分,黃柏、甘草各五分,服用後,左手脈象已經虛弱,咳嗽,神志逐漸清醒,可以少量喝粥,大便停止,可以稍微翻身,氣色好轉許多。用四物湯加薏苡仁、甘草、陳皮、白朮、石斛、百合、貝母調理一個月後痊癒。

金溪縣令臧太夫人的母親,勞累後多吃魚蝦,偶然發熱,三天不退。第四天,左耳前後及臉頰都紅腫。第五天,右側也紅腫。第六天,腫脹遍及整個頭部,紅腫如斗,眼睛都睜不開,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八天不吃不喝,六脈洪長而數,這是大頭瘟疫,是由陽明少陽二經壅塞熱邪引起的。年紀大了不敢用硝石、黃連,只能用輕清疏散的藥物,使之微微出汗而解。

用貫眾、石膏各六錢,柴胡、葛根各三錢,赤芍、天花粉各二錢,甘草一錢,黑豆四十九粒,每天服用兩劑藥,脈象才減弱一半。第九天才開始喝粥,之前的藥方去掉石膏,再服用四劑藥後痊癒。

一個僕人發熱頭痛,口渴腹痛,小便赤,大便瀉,日夜不睡已經六天了。孫先生診斷說:根據脈象,汗後脈浮數,發熱未減,是疫病。用滑石三錢,青蒿、葛根、白芷、片芩各一錢半,炙甘草、升麻各五分,一劑藥後就能睡覺,發熱減輕一半,頭痛消失。只是小便仍然赤色,頭暈,腳膝無力,這是病後血虛造成的。用四物湯加青蒿、酒芩、薏苡仁服用,病情才得以平穩。

雍正癸丑年,疫病流行,撫吳使者請葉天士先生制定藥方救治。葉天士說:這次瘟疫,必然應在司天,癸丑年濕土氣化運行,後天太陽寒水,濕寒相合,夾雜著中運之火,流行之氣相交,陽光不能治療,疫病大行。所以凡是脾胃虛弱的人,就容易感染瘟疫,邪氣從口鼻皮膚毛髮侵入。疾病由於濕邪化熱而引起的,發熱目黃,胸悶,發疹泄瀉,要觀察舌頭的顏色,或是淡白,或是舌心乾焦,濕邪仍在氣分,用甘露消毒丹治療。

如果壯熱,十天都不退,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出現斑疹,要觀察舌頭,舌頭絳紅乾燥光滑堅硬,津液枯竭,這是寒從火化,邪氣已經侵入營分了,用神犀丹治療。甘露消毒丹藥方:飛滑石十五兩,淡黃芩十兩,茵陳十一兩,藿香四兩,連翹四兩,石菖蒲六兩,白蔻仁四兩,薄荷四兩,木通五兩,射干四兩,川貝母五兩,曬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也可以做成神麵糊丸,像彈子一樣大,用開水化服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