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9)

1. 瘧疾

薛立齋治一妊婦,瘧久不已,噯氣下氣,胸腹膨脹,食少欲嘔,便血少寤寐,此屬肝脾鬱怒。用歸脾湯柴胡、山梔漸愈。又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升麻而愈。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一名懷孕婦女,瘧疾久治不愈,有噯氣下氣的症狀,胸腹脹滿,食慾不振並有嘔吐感,大便帶血,睡眠時容易驚醒。這是因為肝脾鬱結憤怒所致。他使用歸脾湯,加上柴胡和山梔子,病情逐漸好轉。隨後,他又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山梔子和升麻,最後治癒了該名患者。

一妊婦患瘧已愈,但寒熱少食,頭痛,晡熱內熱,此脾虛血弱。用補中益氣湯蔓荊子頭痛頓止。又用六君子湯加芎、歸,飲食頓進。再用逍遙散白朮而寒熱愈。

白話文:

一位產婦患瘧疾已痊癒,但仍感到寒熱、食慾不振、頭痛、下午發熱和內熱。這是因為她的脾虛血弱。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頭痛立刻停止。又使用六君子湯加川芎、當歸,飲食增加。再使用逍遙散加白朮,寒熱痊癒。

陳良甫治一妊婦,六七個月而瘧疾,先寒後熱,六脈浮緊,眾醫用柴胡、桂枝無效。柴胡此疾非常山不愈,眾醫不肯,因循數日,病甚無計,勉強聽之,遂用七寶散一服愈。(《良方》。)

白話文:

一位中醫陳良甫曾經治療一位懷孕婦女。這位孕婦在懷孕六七個月時得了瘧疾,症狀表現為先發冷後發燒,六脈浮動且緊繃。其他醫生用柴胡和桂枝治療,但效果不佳。陳良甫認為,這種瘧疾如果不轉移到山上治療,是無法痊癒的。其他醫生不願同意,拖延了幾天後,情況惡化,別無辦法,只能勉強聽從陳良甫的建議。於是,孕婦服用了一劑七寶散後,病情便痊癒了。(摘自《良方》)

薛立齋治一妊婦,三月,飲食後因怒患瘧,連吐三次,用藿香正氣散二劑,隨用安胎飲一劑而愈。後因怒痰甚,狂言發熱,胸脹,手按少得,此肝脾氣滯。用加味逍遙散川芎,二劑頓退,四劑而安。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一位孕婦,懷孕三個月後,飲食後因生氣而患了瘧疾,連續嘔吐三次。他使用了兩劑藿香正氣散,然後又用了一劑安胎飲,患者的症狀就痊癒了。後來,因為生氣,患者痰多,胡言亂語,發燒,胸悶,用手按壓腹部幾乎摸不到(胎動),這是肝脾氣滯造成的。薛立齋使用了加味逍遙散加川芎的方劑,兩劑後症狀明顯好轉,四劑後患者安穩下來。

蔣仲芳治一孕婦,瘧疾大作,脈得弦數,用知母四錢,柴胡三錢,陳皮二錢,甘草一錢,井、河水各一碗,煎至一碗,露一夜,明早隔湯頓服而愈。不愈,加生首烏五錢;自盜汗甚,加黑豆三錢;食多,加枳殼二錢。此方熱多者宜之。

白話文:

蔣仲芳給一位孕婦治療瘧疾,症狀嚴重,脈搏弦數。他使用知母四錢、柴胡三錢、陳皮二錢、甘草一錢,並用井水和河水各一碗煎煮到剩下一碗,放在露水下放置一夜。第二天早上隔水加熱服用一次,症狀痊癒。

如果症狀未痊癒,可加入生首烏五錢。如果盜汗嚴重,可加入黑豆三錢。如果食量大,可加入枳殼二錢。此方適合熱證較多的患者。

一孕婦瘧疾,右脈微滑,左脈微弦,曰:脾虛生痰也。以白朮五錢,生薑三錢,井、河水煎,露一夜,溫服而愈。此方寒多者宜之。

白話文:

一位孕婦得了瘧疾,右脈搏動微滑,左脈搏動微弦。醫生說:這是脾氣虛導致生痰。用白朮五錢、生薑三錢,以井水和河水煎煮,靜置一夜,溫熱服用,即可痊癒。這個方劑適合寒氣較重的患者。

2. 下痢

薛立齋治地官胡成甫之內,妊娠久痢。自用消導理氣之劑,腹內重墜,胎氣不安。又用阿膠艾葉之類不應。薛曰:腹重墜下,元氣虛也;胎動不安,內熱甚也。遂用補中益氣而安,又用六君子湯全愈。(何以遺卻內熱?薛氏用藥不愜人意,往往如此。)

白話文:

薛立齋醫師治療地官胡成甫的內科,她懷孕時久患痢疾。她自己使用了清熱導滯、調理氣息的藥物,但腹中感到沉重下墜,胎氣也不安定。又使用阿膠、艾葉等藥物,也未見改善。薛醫師說:「腹中沉重下墜,是元氣虛弱所致;胎動不安,是內熱過盛所致。」於是使用補中益氣安胎的藥物,又使用六君子湯治療,最終痊癒。(為何故忽略了內熱?薛醫師用藥不符合人心意,往往如此。)

盛用敬治陳杰妻,有胎而患痢數月,昏厥六日矣,所下若室漏水,棺斂已俱。盛診之曰:無慮。藥之,痢止而胎動,越數日生一子。(《吳江縣誌》。)

白話文:

吳江盛用敬醫生,曾經診治一位姓陳的孕婦。這個孕婦得了痢疾好幾個月,已經昏迷了六天,腹瀉物如同房屋漏水一樣,棺材和壽衣都已經準備好了。盛用敬診視後說:"不用擔心。"開藥後,孕婦的痢疾止住了,胎兒開始動。過了幾天,孕婦生下了一個兒子。(出自《吳江縣誌》)

孫文垣表侄女,孕已七月,患赤痢,腹痛後重,體素弱,以白芍三錢,條芩一錢五分,白朮地榆各八分,甘草三分,二帖而愈。後因稍勞,痢復作,以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五分,真阿膠二錢,艾葉三分,一帖全愈。(此非積滯為痢,故治法如此。)

白話文:

孫文垣的表侄女,懷孕七個月,得了痢疾,腹痛便後不爽,身體虛弱,用白芍三錢、條芩一錢五分、白朮、地榆各八分、甘草三分,兩帖藥就治好了。後來因為稍微勞累,痢疾又發作了,用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五分、真阿膠二錢、艾葉三分,一帖藥就完全治好了。(這不是積滯引起的痢疾,所以治療方法是這樣。)

朱丹溪治八嬸將產患痢,脈細弦而稍數,後重裡急。用滑石三錢,白芍二錢,枳殼炒一錢五分,木通二錢,甘草五分,白朮二錢,茯苓一錢,桃仁九枚,研同煎。

白話文:

朱丹溪治療一位即將臨盆的八嬸,她的脈象細小、緊繃且略快,並伴有腹痛和便意急迫感。他使用了以下藥材:

  • 滑石:三錢
  • 白芍:二錢
  • 炒枳殼:一錢五分
  • 木通:二錢
  • 甘草:五分
  • 白朮:二錢
  • 茯苓:一錢
  • 桃仁,研磨成粉:九枚

將這些藥材一同煎煮。

馬元儀治張氏婦,孕八月患痢,晝夜四五十行,腹痛,胎氣攻逆,不思飲食。診之,兩關尺沉細,下半徹冷,曰:據證亦濕熱成痢,但脈沉則為寒,微細則為虛,又下半徹冷,乃火衰於下,土困於中。五陽之火,敷布於上,則水穀之氣,順趨而下,津液血脈不充,胎元失養而攻逆。

白話文:

馬元儀治療張氏婦女,懷孕八個月患上痢疾,晝夜排便四五十次,腹痛,胎氣上逆,不想吃東西。診脈,兩關和尺脈沉細,下半部脈象冰冷,馬元儀說:根據症狀來看也是濕熱之氣導致的痢疾,但脈象沉細表示有寒,微弱細小表示虛弱,而且下半部脈象冰冷,說明下焦陽氣衰弱,中焦脾胃功能睏乏。人體陽氣五行屬火,分佈在身體上部,這樣水穀之氣才能順利下行,津液和血脈才會充足,胎兒才能得到滋養而不出現上逆。

便膿脈沉,腹痛脈微,均屬危險,當舍證從脈,可以母子保全。用人參一兩,合附子理中湯二劑,脈安和。四劑減半,調理而愈。

白話文:

當出現膿樣便、脈搏沉細,腹痛伴有脈搏微弱等情況時,都屬於危險的信號。此時,應該忽略具體症狀,重視脈象的變化,以保全母子性命。

可以使用人參一兩配合附子理中湯兩劑,當脈搏穩定平穩後,再減半服用四劑,調理身體即可痊癒。

友人虞元靜房中人,方孕五月,患滯下腹痛,日不下數十次,為定此方。甫服一鍾,覺行至腹,即解一次,痛亦隨已,滯亦全愈。川黃連四錢,白芍、黃芩、枳殼各三錢,蓮肉四十粒,橘紅、乾葛各一錢五分,扁豆、紅曲各二錢,升麻五分,炙草一錢,烏梅肉一個。(《廣筆記》。)

白話文:

朋友虞元靜家的侍女,懷孕五個月,患有白帶過多腹痛,每天腹瀉數十次。我為她開了這個方子。她剛服下一副藥,就感覺藥性到達腹部,隨即腹瀉了一次,疼痛也隨之減輕,白帶過多也完全痊癒了。

配方組成:

  • 川黃連:4錢
  • 白芍:3錢
  • 黃芩:3錢
  • 枳殼:3錢
  • 蓮肉:40粒
  • 橘紅:1錢5分
  • 乾葛:1錢5分
  • 扁豆:2錢
  • 紅曲:2錢
  • 升麻:5分
  • 炙草:1錢
  • 烏梅肉:1個

魏玉橫曰:汪陛堂,鄰居也,其室人病痢已久,未嘗藥。初下紅白,後單下紅,每甚於夜,腹痛後重。渠岳翁乃儒而醫者,與歸脾合補中益氣,持方問余。余曰:此古人成法也,第慮服之轉劇耳。不信,服二劑,果下益頻。乃延診,脈沉細且駛,與棗仁、山藥、杞子、地黃、當歸、白芍、甘草、黃芩,六劑全愈。

白話文:

中醫魏玉橫說:我的鄰居汪陛堂,他的妻子患有痢疾已經很長時間了,沒有用過藥。起初大便為紅色和白色,後來只排紅色,每到晚上症狀尤為嚴重,腹痛後大便困難。渠嶽翁既是儒生也是一名醫生,他給汪妻開了歸脾湯合補中益氣湯,然後拿著藥方來詢問我的意見。我說:這是古人流傳下來的有效方劑,但擔心服藥後症狀會加重。汪陛堂不信,服用了兩劑藥,果然腹瀉更加頻繁。於是請我去診治,把脈發現脈象沉細而快速,於是開了棗仁、山藥、枸杞、熟地黃、當歸、白芍、甘草、黃芩等藥,六劑藥後汪妻的痢疾痊癒了。

因問曰:君向謂歸脾補中,服之必增劇,已而果然,此何故也?余曰:久痢亡陰,耆、朮、升、柴令陽愈升,則陰必愈降,理所必然。又問腹尚痛而後重未除,乃不用香、砂,此又何說?余曰:用香、砂亦無大害,第不能速愈耳。

白話文:

有人問道:您之前說歸脾湯能補中,服用後必定會加重症狀,後來果然如此,這是為什麼呢?我答道:長期痢疾會傷及陰液,耆草、白朮、升麻、柴胡這些藥物會讓陽氣上升,陰液自然會下降,這是必然的道理。又問腹痛還有下墜感沒有消除,為什麼不用香附和砂仁這兩味藥呢?我答道:用香附和砂仁也沒有什麼大害,只是不能讓病情快速痊癒罷了。

唐赤城內人,年二十餘,孕月喜瓜果。夏間,腹痛下痢,以為胎氣。冬盡,已分娩,而痛痢不減。一老醫謂產後虛寒,且久痢,與白朮、炮薑、建蓮、扁豆、香附砂仁木香遠志,諸溫燥健脾,痢轉甚。又加補骨脂、肉豆蔻,痢益頻。每粥食才下咽,糞穢即下出不及至圊,視之乃完穀不化,僉謂腸胃已直,瀉若竹筒,病必不起,將治木。診之,脈細數而澀,額頰嬌紅,舌苔燥黑,曰:此痢疾也。

白話文:

唐朝赤城府裡一位女子,年紀二十來歲,懷孕時喜歡吃瓜果。夏天時,她腹痛腹瀉,以為是胎動。冬天過後,她已經分娩,但腹痛腹瀉的症狀並沒有減輕。一位年長的老醫生認為她是產後虛寒又久痢,於是開了白朮、炮薑、建蓮、扁豆、香附、砂仁、木香、遠志等藥物,這些藥物都有溫燥健脾的作用。然而,服用這些藥物後,腹瀉反而加重了。後來又加了補骨脂、肉豆蔻,腹瀉更加頻繁。她每次喝完粥,還沒來得及走到廁所,糞便就已經排出,而且還是未消化的米粒。大家都認為她的腸胃已經穿通了,像竹筒一樣瀉下,病恐怕治不好了,準備幫她準備後事。醫生診脈後發現她的脈搏細數而澀,額頭和臉頰泛著嬌紅色,舌苔又乾又黑,便說道:"這是痢疾。"

第服藥二劑,必見紅白。因告以向醫謂為虛寒將敗之證,今以為痢,再下紅白,寧望生乎?曰:病緣過傷生冷,滯於迴腸,久從熱化。產後腹空,其積將下,乃為燥熱所劫,致積反留,而真陰愈傷,內熱愈熾。今之頻並急速,乃協熱下痢之痢,非虛寒下脫之痢也。試觀其面紅,陰虛可知;舌黑,內熱可知。

白話文:

服用了兩帖藥後,必定會排出紅白物質。當時告訴我,以前其他醫生說我虛寒衰敗,現在認為是痢疾,再排出紅白物質,怎麼可能活下去呢?我說明:疾病是因為過度食用生冷食物,停滯在迴腸,時間長了開始發熱。產後腹部虛空,停積的物質就要排出來,卻被燥熱之氣劫住,導致停積的物質反而留住,同時真陰越來越受損,內熱越來越旺盛。現在腹瀉頻繁而急促,這是配合熱證的腹瀉,並不是虛寒下脫的腹瀉。可以觀察病人的面色發紅,表明陰虛;舌頭發黑,表明內熱。

但先助其陰,則其下必緩,而積滯見矣。與熟地、杞子各一兩,棗仁五錢,服下面紅頓減,舌黑漸退,食入遂不下迫。再服則裡急後重,紅白兼行。仍與前方入芩、連、歸、芍、甘草,出入加減,十餘劑已愈八九矣。以歲除停藥,新正邀診,已飲食如常,起居復故。惟便後微有淡血水,此脾絡受傷之餘證也。

白話文:

但如果先調理好陰虛,那麼下焦的寒症必定緩解,積滯便會顯現出來。加入生地黃和枸杞各一兩,棗仁五錢,服後面色潮紅明顯減少,舌苔發黑的現象也逐漸消退,所吃的東西也不再下迫。再次服藥後,裡急後重,二便不暢,大便時兼有紅白便。仍然使用前方的藥物,加減芩連、歸芍、甘草,經過十幾劑藥的治療,八九成的症狀已經痊癒。到過年時停藥,正月初一請我去看診,患者已經能正常飲食,起居也恢復了正常。只是大便後會有點淡紅色的水,這是脾臟脈絡受傷後留下的餘證。

前方去芩、連,加烏梅,二劑可愈。乃云:舍親謂先生用補藥太早,致成休息痢。蓋前醫是其至戚,特令其邀予一次以相嘲耳。予因謂曰:與其為直腸瀉,毋寧為休息痢乎。一笑而別。

白話文:

前面去掉黃芩、連翹,加上烏梅,兩劑藥就能治好。那個人說:我的親戚說您用補藥太早,導致現在得了休息痢。原來之前看病的醫生是他很親近的親戚,特意讓他邀請我來診治,目的是為了嘲笑我。我對他說:與其直腸下瀉,不如得了休息痢吧。兩人一笑別過。

凌表侄婦素怯弱,孕數月,幾成損證,以重劑滋養而愈。已十月,因時感發瘄,專科投荊、防、枳、桔等二劑,其師黃澹翁力止之,乃但服頭煎,已而乾咳咽痛,面赤口燥,夜熱盜汗。因食生梨數片,遂泄瀉如痢,腹痛後重,日夜十餘行。或曰:立齋云,梨者利也。凡病後及孕產,皆不可食。

白話文:

凌表侄婦原先體質虛弱,懷孕數月後,幾乎變成虛損的疾病,用滋補強壯的藥物纔好轉。懷孕十個月後,因時令因素發了瘄病,某專科醫師開了含有荊芥、防風、枳殼、桔梗等成分的藥,她的中醫導師黃澹翁極力反對,只讓她服用頭煎藥,結果她出現乾咳、咽喉痛、臉紅口乾、半夜發熱、盜汗等症狀。因為她偷吃了好幾片生梨,就開始腹瀉、腹痛、後重感,一天拉十幾次。有人說:清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梨有滑利通便的特性。在生病後或懷孕生產時,都最好不要吃梨。

今腹痛下痢,非傷生冷而何?診之,脈洪數,左寸鼓指,曰:錢仲陽謂疹子無他症者,但用平藥。今病人陰虛多火,滋養猶恐不及,乃用香竄以鼓之,致三陰之火,乘虛上衝,肺既熱甚,勢必下迫大腸而為痢,於梨何與?蓋立齋之言,言其常耳。合脈與證,猶當以涼潤取效也。

白話文:

現在肚子痛、拉肚子,不是因為接觸寒涼的東西,還有什麼原因呢?檢查脈象,脈搏又洪又數,左手的寸脈脹得很高,好像鼓起來一樣。錢仲陽說過,出疹子沒有其他症狀的,只用平淡的藥就夠了。現在的病人陰氣虛弱,火氣很旺,滋潤性的藥物恐怕都來不及緩解,竟然還用香竄的藥物來鼓動火氣,導致三陰之火趁虛而上,肺火旺盛,必定會向下侵襲大腸而導致痢疾,這和梨有什麼關係呢?蓋立齋的說法,只是說它的一般情況而已。結合脈象和症狀,還是應該用涼潤的藥物來治療。

詢其小便熱短而口臭,用生地、杞子、沙參、麥冬,川連、蔞仁、元參、牛蒡,二劑痢止,後重除。忽肛門腫痛,謂欲作痔。曰:非也,此肺火下傳,病將愈耳。去黃連加黃芩,數劑諸證全愈。

白話文:

詢問患者的小便情況,他說小便灼熱且量少,同時有口臭。使用了生地、杞子、沙參、麥冬、川連、蔞仁、元參、牛蒡等中藥,服用兩劑後痢疾停止,後來又加重了。突然肛門腫痛,患者認為是要長痔瘡了。醫生說:「不是這樣,這是肺熱向下傳導,疾病快好了。」去了黃連,加了黃芩,服用幾劑後,所有症狀都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