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課兒策》~ 正文 (1)
正文 (1)
1. 正文
問溫病始於《內經》何條?仲景接言者幾條?後人治溫每與傷寒混者在何處?自漢以來論溫病者幾家?葉天士出而直接劉河間,以三焦論治而治溫之法始詳,其理安在?上焦之治不外肺衛心營,肺衛心營見證能詳述歟?治肺衛者何方?治心營者何方?兼治者何方?中焦之病在陽明經府,見證分別何在?白虎承氣變化幾方?此外尚有何法?脾臟獨不傳歟?下焦之病在肝腎,宜詳見證治當何方?近日治溫多宗葉氏,葉氏之闕失者何在?吳氏之得失安在?與葉氏可互參歟?其詳晰書之。
白話文:
問題:
-
《內經》中記載溫病的哪一條文?
-
仲景承接以上所言,提出了幾條溫病論述?
-
後世的溫病治療常與傷寒混淆,這是由於哪些因素造成的?
-
自漢朝以來,有哪些醫家論述過溫病?
-
葉天士以三焦論治溫病,始使溫病治療之法詳細,其中的道理是什麼?
-
上焦之病主要涉及肺衛心營,能詳述其證狀嗎?
-
治療肺衛的藥方是什麼?治療心營的藥方是什麼?兼治肺衛和心營的藥方是什麼?
-
中焦之病位於陽明經府,其證狀分別是什麼?
-
白虎承氣湯有幾種變化方?此外還有什麼治療方法?脾臟是否也會有疾病?
-
下焦之病位於肝腎,請詳述其證狀與治療藥方。
-
近代治溫病多效法葉氏,葉氏的不足之處為何?
-
吳氏對於溫病治療的得失如何?可以與葉氏互補嗎?請詳細說明。
-
《內經》記載溫病的條文是「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為嬌臟,嬌則易傷」。
-
仲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溫熱病」、「溫病」、「熱病」等概念,承接《內經》展開論述。
-
後世治溫常與傷寒混淆,原因在於病狀相似,如發熱、咳嗽等,且溫病早期與傷寒表現區別不大。
-
自漢朝以來,論述溫病的醫家有張仲景、王叔和、李東垣、朱肱等。
-
葉天士提出三焦論治溫病,認為溫病的主要病機在於三焦,因此治療以通調三焦為主。
-
上焦之病(肺衛心營):
- 肺衛:發熱、咳嗽、頭項強痛、惡寒等。
- 心營:舌紅絳、脈洪大有力等。
- **治肺衛藥方:**荊防敗毒散。
**治心營藥方:**銀翹散。 **兼治肺衛和心營藥方:**柴胡桂枝乾薑湯。
- 中焦之病(陽明經府):
- 胃熱:口渴、噁心、嘔吐、大便祕結。
- 腸熱:腹痛、瀉下、裡急後重。
-
**白虎承氣湯的變化方:**白虎湯、宣白承氣湯、承氣湯。
-
下焦之病(肝腎):
- 肝熱:口苦、心煩、脈弦數。
- 腎熱:腰痠、尿短赤、脈沉細。
-
葉氏治溫病的不足之處:強調三焦而忽視六經辨證。
-
吳氏對於溫病治療的得失:重視六經辨證,同時吸取葉氏三焦之說,取長補短,可與葉氏互補。
天有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惟火有二,曰君曰相。風濕與燥無不兼溫,惟寒水與溫相反。然傷寒者必病,熱溫病亦多矣哉。陰陽應象大論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自漢以後,醫家皆未註明,因以溫病為傷寒伏氣,遂以溫病與傷寒同治由。
白話文:
自然界中有六種氣:風、寒、暑、濕、燥、火。其中火氣有兩種,分別稱為君火和相火。風、濕和燥這三種氣多少都帶有溫熱的性質,只有寒氣和溫熱的性質相反。但是,受寒氣侵襲一定會生病,而因熱溫而生病的也不少。
《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過於陰冷必會轉為陽熱,過於陽熱必會轉為陰冷。因此,冬天遭受寒氣侵襲,春天一定會生病。」漢代以後,醫家都沒有詳細記載這點,所以把溫病當成寒氣留下的病氣,並用治療寒氣的方式來治療溫病。
其不知,「故曰」二字從上句來也。若曰:冬日嚴寒重陰者必傷人之陽,而病在陽;春日大熱重陽者必傷人之陰,而病在陰。故曰:在冬則名傷寒,在春則名溫病,仲景《傷寒論》剖別分明,曰:「太陽病,發熱、無汗、惡寒、脈浮而緊者,曰傷寒,發熱而渴、不惡寒者曰溫病;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白話文:
古文中「故曰」二字並非指「因此」,而是從上句而來,意思是說:
冬天的嚴寒厚重的陰氣必定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因此疾病會在陽氣上表現出來;春天的酷熱厚重的陽氣必定會損傷人體的陰氣,因此疾病會在陰氣上表現出來。所以,在冬天稱之為傷寒,在春天稱之為溫病。
東漢名醫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對此做了明確的區分:太陽病,發熱、不出一身汗、怕冷、脈浮而緊的,稱為傷寒;發熱而口渴、不畏寒的,稱為溫病;發汗後,身體灼熱的,稱為風溫。
」然則伏氣竟不病乎?曰溫病之原有三:一曰伏氣,指春溫兼咳,溫瘧春初惡寒之病而言;二曰主氣,六元正紀大論曰:辰戌年初之氣民病溫厲,寅申丑未歲以次而推,此客氣也,若每年主氣,春夏之交,時令大熱,熱氣感人,豈無溫病;三曰戾氣,凶荒兵亂之後,與非其時,而有其氣,皆曰戾氣。戾氣成瘟,沿門相傳,又可所謂瘟疫也。
白話文:
「如果接觸了邪氣,就一定會生病嗎?」回答:造成溫病(熱性疾病)的原因有三個:
-
伏氣:指春天出現溫熱伴隨咳嗽、溫瘧(春秋交替發生的惡寒發熱)的疾病。
-
主氣:《六元正紀大論》說:辰年(陽氣生發)和戌年(陽氣收斂)年初出現的氣候導致人民患上溫病,寅年(陽氣萌動)、申年(陽氣漸退)、丑年(陽氣蟄藏)、未年(陽氣旺盛)依次類推,這是客氣(外來的邪氣)。如果每年春夏交替時,天氣極度炎熱,熱氣侵襲人體,豈能不引起溫病?
-
戾氣:災荒、戰亂之後,或者在不適當的季節,出現不尋常的氣候,都稱為戾氣。戾氣形成瘟疫,沿著門戶傳播,又可以稱之為瘟疫。
明乎此,而傷寒與溫病可以不混。宋元以來諸名家,不知溫病傷寒之辨,如龐安常《卒病論》、朱肱《活人書》、韓祗和《微旨》、王實之《證治》、劉守真之《傷寒醫覽》、《傷寒直格》、張子和《傷寒心鏡》等書,每以傷寒之法治溫病,用麻桂等方於心不安,別立通聖、九味羌活、雙解等方,甚至辛溫藥中加苦寒,皆非理也。近時論溫病者張景岳、吳又可、喻嘉言三家。
白話文:
瞭解了這些區別,傷寒和溫病就能夠不混淆。宋元以來很多著名的醫家,不知道溫病與傷寒的區別,例如龐安常的《卒病論》、朱肱的《活人書》、韓祗和的《微旨》、王實之的《證治》、劉守真的《傷寒醫覽》、《傷寒直格》、張子和的《傷寒心鏡》等書,他們通常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治療溫病,用麻桂等方藥來治療心神不安,另外製定了通聖、九味羌活、雙解等方藥,甚至在辛溫藥物中加入苦寒藥物,這些都不符合醫理。近年來,論述溫病的醫家有張景嶽、吳又可、喻嘉言三位。
景岳以「溫病為傷寒」,無足論。喻氏有火症斷不至化為寒病之說,分晰極清,而亦用辛溫辛熱之藥,是但能治春初伏氣之溫,而忘乎主氣之溫病也,又可直斷溫熱之原非風寒所中,一以闢穢為治。彼當崇禎凶荒兵火之時,但能治戾氣之瘟疫,忘乎伏氣主氣之溫病也。兩家詳於治溫者,各執已見,不能融會貫通,如此後之治溫病者,將何從取法哉?幸也,葉天士出而剖晰分明,謂:「傷寒從表入,自太陽經膀胱始,當從六經論傳變。
白話文:
景嶽主張「溫病就是傷寒」,不足為訓。喻昌主張火症絕不會轉化為寒病,分析十分透徹,但他也使用辛溫、辛熱藥物,只能治療早春外來的溫病,而忽略了內在因素造成的溫病。他還武斷地斷定溫熱病的根源不是風邪寒邪入侵,而是穢氣所致。他在崇禎年間戰亂天災肆虐之時,只能治療傳染性瘟疫,而忽略了內在因素和外感因素的溫病。
景嶽和喻昌這兩位擅長治療溫病的醫家,各執己見,不能融會貫通,後世治療溫病的人該向誰學習呢?幸好,葉天士出現了,他剖析分明,指出:「傷寒從體表侵入,從太陽經膀胱開始,應該按照六經辨證論治。」
溫邪自口鼻入,自手太陰肺經始,當從三焦論重輕,傷寒必困其陽,當溫散以救陽,得汗而寒解。溫病必爍其陰,當辛涼以救陰,得汗而溫亦解。」大綱之眉目既清,三焦之治可按部而理矣。試言上焦溫邪,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肺主衛,心主營。
白話文:
溫熱邪氣從口鼻侵入,從手太陰肺經開始,應從三焦來判斷病情輕重。寒邪侵襲,必定會損傷陽氣,應以溫散法來扶助陽氣,發出汗來就可以解除寒邪。溫熱病必定會灼傷陰液,應以辛涼藥來扶助陰液,發出汗來就可以解除溫熱。基本綱領的重點已經釐清,三焦的治療就可以按照步驟來處理。先說上焦的溫熱邪氣,首先侵犯肺部,然後逆傳到心包。肺主衛氣,心為主血。
肺衛見證:舌白、咳嗽、口渴、脈右大微、惡寒,甚則發疹,當以辛涼之品,輕則銀翹、竹葉、蒡桔、重則石膏、知母、元參;心營見證:舌紅或黑,神氣模糊或見血,甚則見癍,當以清營之劑,輕則芩、連、丹、梔、赤芍,重則犀角、牛黃、麝、玳、紫雪,此皆上焦見證也。
白話文:
肺衛證:
- 舌頭發白
- 咳嗽
- 口渴
- 脈搏右邊較大而微弱
- 惡寒
- 嚴重時會發疹
- 治療原則:使用辛涼中藥,輕微者用銀翹、竹葉、蒡桔,嚴重者用石膏、知母、元參。
心營證:
- 舌頭發紅或發黑
- 神情模糊或出現血癥
- 嚴重時會出現癍(一種皮膚病)
- 治療原則:使用清營中藥,輕微者用黃芩、黃連、丹參、梔子、赤芍藥,嚴重者用犀牛角、牛黃、麝香、玳瑁、紫雪。
- 注:以上證狀均屬於上焦見證。
方主衛者銀翹散兩方、白虎湯化三方;主營者犀角地黃湯,又合銀翹湯、五汁飲、梔豉湯,清寒清營牛黃、至寶、紫雪共,約治上焦者十方。次言中焦陽明為市,病至四五日後必傳陽明,而況平日積滯者最多積在腑,則溫熱亦引而傳於腑,其見證:胸痞拒按、口燥,脈沈實,承氣症也。
白話文:
治療表邪的方劑有銀翹散兩方、化裁自白虎湯的三方;治療營熱的方劑有犀角地黃湯,再加入銀翹湯、五汁飲、梔豉湯,清熱清營的牛黃、至寶、紫雪等藥物,總共有十方藥劑可用來治療上焦。
其次談到中焦陽明,也就是胃腸道,疾病發展到四、五日後,必定會傳到陽明部位。何況平日積食積滯的人,積滯大多積在腸胃,因此溫熱病邪也會引致傳到腸胃。其症狀是:胸中痞悶,按壓有不適感;口乾;脈搏沉實有力,這屬於承氣症。
然而變化者十餘方,胃實腸虛,用大黃而去芒硝(為小承氣);胃虛腸實,用芒硝而去大黃(為柴胡芒硝);腸胃實而不痞,輕用硝黃去樸實(為調胃承氣);虛者加三參(為新加黃龍);兼上焦者,加瓜蔞、杏仁、石膏:兼心營者,大黃湯化牛黃丸;兼小腸小便不通,大黃同芩、連、丹、地苦泄之液;涸甚者,硝黃同元參、地麥合用,名增液。皆承氣變法也。
白話文:
然而,變化後的方劑有很多種:
- 如果胃氣實、腸道虛,使用大黃去掉芒硝(叫做小承氣湯)。
- 如果胃氣虛、腸道實,使用芒硝去掉大黃(叫做柴胡芒硝湯)。
- 如果腸、胃氣都實,但沒有痞滿,輕微使用硝黃去掉樸實(叫做調胃承氣湯)。
- 如果氣虛,加入三參(叫做新加黃龍湯)。
- 如果同時兼顧上焦,加入瓜蔞、杏仁、石膏。
- 如果同時兼顧心營,將大黃湯化為牛黃丸。
- 如果同時兼顧小腸、小便不通,大黃與芩連、丹皮、地膚子同用,以瀉利之。
- 如果已經非常乾涸,將硝黃與元參、地麥合用,叫做增液湯。
這些都是承氣湯的變法。
若在經見證,脈必洪大浮躁,白虎三法外,又有竹葉、石膏化癍湯兩方,此皆中焦見證化方也。若傷脾者必發黃,其病最急,茵陳梔子大黃湯急救法也。下焦之病見於肝者、痙厥見於腎者、煩而不寐治痙者,宜龜甲、鱉甲、牡蠣、阿膠等。治煩者,黃連、阿膠、地芍共約十方,皆從定風珠復脈、黃連、阿膠數方變化。
白話文:
如果經絡有症狀,脈搏一定會大而浮動,除了白虎三法之外,還有竹葉石膏化膿湯和化膿湯兩方,這些都是中焦出現問題的應證方劑。如果傷及脾臟,必定會發黃,病情非常危急,茵陳梔子大黃湯是急救方法。下焦的疾病表現在肝臟上的是痙攣,表現在腎臟上的是煩躁而不寐,治療痙攣應使用龜板、鱉甲、牡蠣、阿膠等方劑。治療煩躁的方劑有十多種,都是由定風珠復脈、黃連、阿膠數種方劑變化而來的。
壯火盛者,不得用定風珠復脈。邪少虛多者,不得用黃連、阿膠。除虛痙,不得用青蒿、鱉甲。若夫,葉氏闕失在無消食消痰。蓋溫病初起,豈無夾食,當用保和之類;豈無胸滿夾痰,當用陷胸之類者,葉氏方中獨闕。而芳香化穢、甘寒生津二法,實足為溫病死中求活之方。
白話文:
體內火氣旺盛的人,不能使用定風珠來恢復脈搏。體虛氣少的人,不能使用黃連、阿膠。治療虛痙,不能使用青蒿、鱉甲。如果要說葉氏的方劑有什麼缺點,那就是沒有考慮到消化不良和痰多。因為溫病初期,難免會伴隨食積,應該使用保和類的藥物;難免會有胸悶痰多的情況,應該使用治療胸悶類的藥物,這些在葉氏的方劑中都沒有提到。而芳香化穢和甘寒生津這兩種方法,確實是溫病中從危重症狀中挽救生命的好方法。
故吳又可能盪滌而短於養津;香化能治黎霍而不能治高梁。葉天士能柔和而短於消痰,消食能治高梁而不能治黎霍,此定論也。在今日讀兩公書者,去其偏而救其弊,何不可互參歟?
白話文:
吳氏治療法太過猛烈,容易傷津;而香老的治療法雖然對霍亂有效,卻不能治療高熱。葉天士的治療法雖然溫和,但化痰效果不佳;而擅長化痰的醫師,卻無法治療霍亂。這是很明顯的事實。因此,研讀兩位名醫的著作時,應該吸取他們的優點,彌補他們的不足。如果能這樣做,對我們的治療工作一定有幫助。
問:治病必先定病名,而後可按證立方。王叔和雖不能自立溫病之方,而傷寒例中立溫病名目九條,能一一分晰其見證歟!吳又可著《瘟疫論》,瘟溫二字能詳辨歟?溫病始於上焦,能言其所以然歟?溫病之因與傷寒分別處安在?明乎死症之所以然,而後可救其生。
白話文:
問:治療疾病必須先確定病名,然後才能根據症狀開處方。王叔和雖然不能自創溫病方劑,但在《傷寒論》中設立了溫病的九個分類,能詳細辨析其臨牀表現嗎?吳又可是《瘟疫論》的作者,他對瘟疫和溫病這兩個字能詳細辨別嗎?溫病從上焦開始,你能說明原因嗎?溫病的病因和傷寒的區別是什麼?清楚死症發生的原因,才能挽救其生命。
溫病之死法有幾?能歷歷詳言之歟?溫病不用麻黃髮汗者曷故?而冬溫病萎蕤法獨用麻黃者曷故?何者為癍?何者為疹?能詳其所生所發之源歟?或曰宜托,或曰宜化,能剖其宜托宜化之故歟?醫家以實事應人之求,瞭然於心者,先當了然於手。
白話文:
溫病的危急情況有多少種?你能詳細地描述一下嗎?溫病為什麼不用麻黃發汗?而冬天的溫病萎蕤法卻獨獨使用麻黃呢?什麼是癍(皮膚潰瘍)?什麼是疹(皮膚發炎)?你能說明它們的產生和發作根源嗎?有人說治療方法應該是託(扶正),有人說應該是化(祛邪),你能分析它們的理由嗎?醫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滿足病人的請求,心中瞭然於胸,首先要手到病除。
溫病有風溫,有溫熱,有溫疫,有溫毒,有暑溫,有濕溫,有秋燥,有冬溫,有溫瘧共九條。王叔和以一切外感敘於傷寒例中,悉以傷寒法治之,貽惠無窮。今按:風溫者,初春陽氣始開,厥陰令行,風夾溫也;熱者,春未夏初,陽氣弛張,溫盛為熱也;溫疫者,厲氣流行多兼穢濁,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溫毒者,諸溫夾毒,穢濁太甚也;暑溫者,正夏之時,暑病之偏於熱者也;濕溫者,長夏初秋,濕中生熱,即暑病之偏於濕者也;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氣也;冬溫者,冬應寒而反溫,陽不潛藏,民病溫也;溫瘧者,陰氣先傷,又因於暑,陽氣獨發也。
白話文:
溫病包含以下九種類型: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暑溫、濕溫、秋燥、冬溫、溫瘧。王叔和將所有外感病症都歸類於傷寒中,並用傷寒的治療方法來治療,造福無數人。如今我們解釋:
- 風溫:初春陽氣開始出現,厥陰當令,風邪夾雜溫邪。
- 溫熱:春末夏初,陽氣伸張,溫邪盛而化熱。
- 溫疫:疫氣流行,多夾雜穢濁之氣,全家人都會感染,就像中了妖術一樣。
- 溫毒:各種溫病夾雜毒邪,穢濁之氣過於嚴重。
- 暑溫:正值夏天,暑熱之邪偏於熱者。
- 濕溫:長夏初秋,濕氣中生出熱氣,即暑熱之邪偏於濕者。
- 秋燥:秋天金氣燥烈之氣。
- 冬溫:冬天本應寒冷,卻反而溫熱,陽氣不能潛藏,導致人們患上溫病。
- 溫瘧:陰氣先受損傷,又因暑熱的影響,陽氣獨自發作。
《瘟疫論》一書,又可特論瘟疫一端,瘟字從溫之半,仍屬熱病,但只指厲氣為病耳,不可以統治四時之溫病也。試言溫病起手太陰之故:夫天地一陰陽也,若在時節一寒暑也,而寒暑之成由風變也。自秋而冬,風從西北方來,乃觱慄之寒風,寒必傷陽。膀胱足太陽府也。寒邪郁遏陽氣,而為頭痛惡寒之傷寒。
白話文:
《瘟疫論》一書特別論述瘟疫,瘟這個字是從溫字一半而來,仍然屬於熱症,但只指因邪氣侵襲而致病,不可以統治四季發生的溫病。
試著說明溫病從太陰經開始發病的原因:天地萬物都遵循陰陽原理,時間節令也有寒暑之分,而寒暑的形成是由於風的變化。從秋天到冬天,風從西北方吹來,是刺骨的寒風,寒氣必定會損傷陽氣。膀胱足太陽經是人體的陽氣之府,寒邪積聚阻滯陽氣,就會導致頭痛惡寒的傷寒。
自春而夏,風從東南方來,乃解凍之溫,風溫必傷陰。肺經手太陰藏也,溫邪郁遏陰氣,而為咳嗽、自汗、口渴、身熱之溫病。故傷寒從太陽經肌表始,由表而里;溫病從太陰上焦始,由上而下。一縱一橫,而寒熱之病情彰矣。故曰: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南北者,陰陽之極致也。
白話文:
從春末到夏季,風從東南方吹來,是一種解除冰凍的溫暖。溫熱的風必定會損傷人體的陰液。肺經屬於手太陰藏,溫熱的邪氣積聚阻礙陰氣,進而形成咳嗽、自汗、口渴、發熱的溫病。因此,傷寒從太陽經的肌表開始,由表及裏發展;溫病從太陰的上焦開始,由上及下發展。一個縱向,一個橫向,寒熱的病情就這樣明顯區分開來。所以說:水和火,是陰陽的徵兆;南北,是陰陽的極限。
天地之陰陽和平,而萬物生;人身之陰陽和平,而百病卻。一有所偏,即為病。偏於水者病寒,偏於火者病熱。燭其病在水也,溫之熱之;燭其病在火也,涼之寒之。各救其偏,以底於平,而醫之能事畢矣。
白話文:
當天地間的陰陽平衡,萬物就能生長;人體的陰陽平衡,百病就能消退。一旦有所偏頗,就會生病。偏向於水的就生病寒,偏向於火的就會生病熱。如果發現病因為水,就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發現病因為火,就用涼寒的方法來治療。各自針對偏頗的部分加以治療,恢復平衡,醫學的任務就完成了。
雖然不明乎溫病,所以死之故,將何以救其生?夫溫病死狀大略不外五條:一曰火勢燎原,血從上溢,肺之化源絕者死;二曰熱入心營,心神內閉,內閉外脫者死;三曰陽明太實,土剋水者死;四曰肝鬱發黃,黃極則竅為閉,穢濁塞竅者死;五曰在下焦者,無非銷爍津液,涸盡而死也。明乎此,病既瞭然於心,藥可瞭然於手下矣。
白話文:
如果你不明白溫病發生的原理和致死的因素,怎麼能挽救病人?溫病致死的症狀大致不外乎五種:
-
火勢蔓延,血氣從上溢出,肺部的化生源頭斷絕而致死;
-
熱毒侵襲心臟,心神內閉,內外隔絕而致死;
-
胃腸積熱太盛,脾土剋制腎水而致死;
-
肝氣鬱結,引起黃疸,黃疸極盛,導致竅道閉塞,穢濁阻塞竅道而致死;
-
溫病在下焦,損傷津液,津液耗盡而致死。
瞭解了這些,病症就會在你的心中一目瞭然,用藥自然也能輕而易舉。
若夫溫病發汗不用麻黃之故,可罕譬而知之。今夫冬令嚴寒,西北令行也。西北風為主風,見之不雨,風轉東南而雨來矣。春夏溫暖,東南令行也,東南風為主風,見之不雨,風轉西北而雨至矣。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夏令安得用辛溫之麻黃髮表之藥乎?且夫汗也者,以陽氣為運用,以陰津為材料。
白話文:
如果發作溫病不用麻黃來發汗,只要拿天氣變化的道理來比喻就很容易知道了。如今冬天的時候天氣寒冷,是西北風盛行的季節。西北風是主風,遇上西北風時不會下雨,當風轉向東南時就會下雨了。春季和夏季天氣溫暖,是東南風盛行的季節。東南風是主風,遇上東南風時不會下雨,當風轉向西北時就會下雨了。人體的汗液,可以用天地間的雨水來比喻,在夏天怎能使用辛溫的麻黃來發汗呢?況且汗液是由陽氣推動、由津液組成的。
陰津有餘,陽氣不足,又為寒邪殺厲之氣所搏,不能自出,必用麻桂辛溫味薄急走之藥,以運其陽氣而汗始出,故《傷寒》一書始終以救陽氣為主。若陽氣有餘,陰津不足,又為溫熱升發之氣所爍,而汗自出,或不出必用羔、知、冬、地辛涼甘潤之品培養其陰津為材料,以為正汗之地。故治溫病者,始終以救陰津為主,至萎蕤用麻黃。
白話文:
當體內陰液過多,陽氣不足,又被寒邪侵襲,身體無法自行發汗,必須使用麻桂等辛溫、氣味濃烈且迅速發揮作用的藥物,來促進陽氣運作,使汗液排出。因此,《傷寒論》一書的主旨是拯救陽氣。
如果陽氣過盛,陰液不足,又被溫熱升騰之氣灼傷,會自然發汗或無法發汗,則必須使用生地黃、知母、冬葵子、生地等甘涼滋潤之品來滋養陰液,為發出正汗打下基礎。所以,治療溫病的主旨是拯救陰液,即使到病情嚴重時才使用麻黃這種溫熱藥物。
雖感冬時之溫,仍有冷風外束也,故以石膏治溫,麻黃達表,或溫病而誤發太陽經之汗,其人熱甚,血燥不能蒸汗,溫邪鬱於肌表血分,必發癍疹,不知手經本是逆傳。手太陰病不解,本有必傳手厥陰心包絡之理,故溫病中發疹者十八九,發癍者十二三。癍乃純赤大片,為肌肉病,胃主肌肉,胃病也,赤為營色,故化以石膏、知母,亦可加犀角、元參,所謂主以鹹寒佐以苦甘法也。
白話文:
雖然患者感覺到冬天的溫暖,但外在仍有寒風吹襲,所以用石膏治療溫病,麻黃發散表邪。或者有人誤將溫病發汗為太陽經的汗證,患者發熱嚴重,血液乾燥,無法蒸汗,溫邪鬱積在表皮血分,一定會出疹生瘡。有些人不知道手經本來就是逆傳的。手太陰經的病症未解除,本來就會傳到手厥陰經的心包絡,因此溫病中出現疹子的有十八九成,出現瘡癤的有十二三成。瘡癤是純紅色的、大片區域的病症,是肌肉的病,而胃主肌肉,所以是胃病。紅色是營血的顏色,所以用石膏、知母治療,也可以加上犀角、元參,這是採用鹹寒為主,苦甘為輔的方法。
若夫疹系紅點,高起系血絡中病,肺病也,當主以銀蒡芳香透絡,薄翹辛涼解肌,甘竹地元參甘寒清血,一皆主以化法為正。彼吳又可出一托裡舉癍法,用歸升柴芷山甲溫燥之品。當春夏陽升時更升陽氣,能不畏其爍津液乎?此不通經文之過也,宜戒用之。
白話文:
如果疹子是紅色小點、凸起,代表血脈生病,是肺部疾病,應當使用銀蒡草芳香特性疏通血脈,薄荷和翹搖辛涼性質疏散肌肉,甘草和地黃甘寒性質清涼血液,這些都以化解為主要治療方法。
但吳茱萸的藥方則使用歸、升麻、柴胡、芷草、山甲等溫燥藥物,這種藥方在陽氣上升的春夏季節使用會讓陽氣更盛,難道不擔心會耗損體液嗎?這是因為不懂醫經而產生的錯誤,應該避免使用。
(一)論寒暑由乎風變及寒風傷陽、溫風傷陰之故,詢是特識。(二)論溫病發汗不用麻黃或用麻黃一節,理明辭暢。(三)葉氏《溫熱論》中有瑣碎小點淡紅色,非屬陰癍即屬虛癍之說,似宜補托,如加減復脈之類亦托法也。若又可之託里舉癍、溫燥升發,斷不可從。王旭高注。
白話文:
(一)關於寒暑是由風的改變以及寒風傷陽、溫風傷陰的原因的論述,值得特別注意。(二)關於溫病發汗不用麻黃或使用麻黃的論述,條理清晰,語言流暢。(三)葉天士《溫熱論》中有一些細微的小紅點,不是屬於陰邪,就是屬於虛邪的說法,宜予補充說明。例如加減復脈類的論述也是補充的。如果要進一步補充關於「託裏舉癍、溫燥升發」的論述,則不可採用。這是王旭高的批註。
問:溫病上焦肺衛心營外,尚有何證何方?中焦脾胃外,尚有何證何方?下焦肝腎外,尚有何證何方?今人論舌苔較細,古人能分辨其見證歟?甘寒、苦寒、鹹寒能分辨其當用歟?辛涼與香化用法,能言其故歟?古人每用敗毒散起首,或陶節庵柴葛解肌,其宜安在?其禁安在?今人每用吳氏不食起首,其宜安在?其禁安在?白虎、承氣、復脈三方之禁,能詳言歟?小兒麻疹之類,與癍疹同源歟?婦人胎前產後之溫病,丹溪謂宜先補氣血,景岳謂宜急清外邪內食,能獨出手眼歟?平日明白辨之,臨時庶應手用之。
白話文:
問題:
溫病影響肺、心時,除了基本的證狀外,還有哪些特別的證狀?該用什麼方劑?
溫病影響脾胃時,除了基本的證狀外,還有哪些特別的證狀?該用什麼方劑?
溫病影響肝腎時,除了基本的證狀外,還有哪些特別的證狀?該用什麼方劑?
現代人對舌苔的觀察比較細緻,古代醫家是否也能精細地區分舌苔的證狀?
甘寒、苦寒、鹹寒的藥物,如何區分它們的適用情況?
辛涼和香化的藥物,它們的使用方法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用?
古代醫家常將敗毒散作為治療溫病的起始方,或是用陶節庵的柴葛解肌湯,它們適用的時機和禁忌是什麼?
現代醫家常使用吳氏不食方作為起始方,它的適用的時機和禁忌是什麼?
白虎湯、承氣湯、復脈湯這三種方劑,它們的禁忌是什麼?
小兒麻疹等疾病,它們和癍疹的病因是否相同?
婦人懷孕前和產後如果得了溫病,丹溪認為應該先補氣血,而景嶽認為應該急著清熱解毒,哪一種見解比較獨到?
平常就應該深入理解這些知識,到實際運用時才能得心應手。
上焦營衛外,有夾痰證,咳喘、苔膩、脘悶、宜小陷胸湯;有夾飲症,煩躁、面紅、苔黃,宜大陷胸湯;有膈間症,舌微黃、寸盛、懊憹、欲嘔,宜梔豉湯;痰涎湧甚者,宜瓜蒂散;有液涸症,口渴、白沫,宜五汁飲。
白話文:
上焦營衛受外邪侵襲,若夾帶痰證,會出現咳嗽、氣喘、舌苔厚膩、胸悶等症狀,適合服用小陷胸湯;若夾帶飲證,會出現煩躁不安、面紅耳赤、舌苔黃厚等症狀,適合服用大陷胸湯;若出現膈間症,會有舌頭微微泛黃、寸脈有力、心煩意亂、欲嘔等症狀,適合服用梔豉湯;若痰液過多,適合服用瓜蒂散;若出現液涸症,會有口渴、吐白沫等症狀,適合服用五汁飲。
中焦脾胃外,下後汗自出,下既傷陰,汗又泄陰,當復其陰,宜益胃湯;下後無汗,脈數,宜清燥湯加沙參、梨汗、牡蠣,懊憹、小便不利,宜梔子柏皮湯,渴飲舌燥、發黃,茵陳蒿湯;證未可下,小溲短,宜冬地三黃湯。
白話文:
中焦脾胃虛弱,腹部和後背出汗,腹瀉傷陰,出汗也傷陰,應該補陰,可以使用益胃湯;腹瀉後不出汗,脈搏快速,可以使用清燥湯加沙參、梨汁和牡蠣,煩躁、小便不利,可以使用梔子柏皮湯;口渴、舌燥、發黃,可以使用茵陳蒿湯;病情不容許瀉下,小便量少,可以使用冬地三黃湯。
下焦肝腎外,少陰心煩不得臥,宜黃連阿膠湯;陰中伏熱夜甚者,宜青蒿鱉甲湯;瘀血漱水便黑者,宜犀角地黃湯;少腹堅滿蓄血,宜桃仁承氣抵當;便膿血者,宜桃花粥;少陰胸滿心煩者,宜豬膚湯;咽痛者,甘桔湯;少陰咽瘡,苦酒湯。
白話文:
下焦肝腎有問題時,如果心煩意亂,睡不著覺,可以喝黃連阿膠湯;如果陰虛內熱,晚上症狀加重,可以喝青蒿鱉甲湯;如果瘀血阻滯,大便發黑,可以喝犀角地黃湯;如果少腹脹滿,積聚瘀血,可以服用桃仁承氣湯;如果大便帶有膿血,可以喝桃花粥;如果少陰經脈胸悶心煩,可以喝豬膚湯;如果咽喉疼痛,可以喝甘桔湯;如果少陰經脈咽喉生瘡,可以喝苦酒湯。
試言舌苔:舌絳不渴夜甚,乃入營的候(清營),絳而中心黃者,當氣血兩清(玉女);純絳鮮紅,急滌心包(清營牛黃);中心干絳,兩清心胃(化斑元犀);尖獨干絳,專泄火腑(冬地三黃);舌絳而干,當濡胃陰(五汁);絳而枯萎,急用膠黃;干絳無色,急投復脈。以上仍宜脈症合參。
白話文:
觀察舌頭的顏色和苔狀可以判斷病情:舌頭紅潤不渴,夜間症狀加重,屬於熱入營血的表現,需要清解營血的藥物;舌頭紅潤而中心黃,說明氣血兩虛,需要滋陰清熱的藥物;舌頭鮮紅如火,需要清心解毒的藥物;舌頭中心乾紅,說明心胃兩虛,需要清熱化斑的藥物;舌頭尖端乾燥紅潤,說明火熱內侵,需要瀉火清熱的藥物;舌頭紅潤乾燥,需要滋潤胃陰的藥物;舌頭紅潤枯萎,需要滋陰潤燥的藥物;舌頭乾燥紅潤無苔,需要補氣養血的藥物。以上診斷需結合脈象症狀綜合判斷。
若舌絳,兼有白苔或黃白相兼,邪仍在氣分;絳而滑苔,濕熱熏蒸,忌血藥膩補,邪必難解。若夫溫家用方,經云: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甘寒,如麥、地、石膏、梨蔗之屬;苦寒如芩、連、知、柏、山梔。蓋鹹寒保腎水而安心體(犀角金汁),苦寒通火腑而瀉心火(連梔黃柏)。
白話文:
如果舌頭呈紅色,同時伴有白色苔或黃白色苔,表示邪氣仍在氣血之中;舌紅而苔潤滑,說明濕熱上蒸,忌用補血益氣的膏粱厚味之藥,否則邪氣難以解除。
關於溫和調理的方劑,醫書中說:風邪侵入體內,應以辛涼藥治療,佐以苦甘味藥;熱邪侵入體內,應以鹹寒藥治療,佐以甘苦味藥。
甘寒的藥物,如小麥、生地黃、石膏、梨、甘蔗等;苦寒的藥物,如黃芩、黃連、知母、柏子仁、山梔子等。
鹹寒的藥物,如犀角、金汁,可以保護腎水、安神定志;苦寒的藥物,如黃連、梔子、黃柏,可以疏通火腑、瀉熱通便。
甘寒則養胃液而保肺陰,加以芳香化穢濁而利機竅(麝香、冰片、鬱金、雄黃),是從仲景溫化之外立一涼化法門,搜剔絡中之穢最為微妙。活人敗毒散、柴葛解肌湯,是冷風外罩肌肉、溫邪內伏於裡,其症必先惡寒、骨節煩疼。立此法者,先去其新感之寒,再理其溫。然而陰虧者宜禁,自汗者宜禁。
白話文:
甘味和寒性的藥物可以滋養胃液並保護肺部的津液。芳香化濁的藥物(如麝香、冰片、鬱金、雄黃)可以清除體內的污穢,促進身體機能運轉。
這是中醫在仲景溫熱療法之外建立的一種涼化治療方法,用於清除體內的污穢。活人敗毒散和柴葛解肌湯適合治療因受冷風侵襲而肌肉疼痛、溫邪內伏的情況。這些療法首先要祛除新感染的寒邪,然後再調理溫邪。
不過,陰虛的人和自汗的人不適合使用涼化療法。
若夫吳氏之達原飲,達募原之邪,其見症所謂厭厭懾懾、苔如白粉然,惟強壯實體者宜之,液枯者禁,火重者亦禁,白虎之禁,脈沉細者禁,不渴者禁,汗不出者禁。承氣非實熱蔽錮、血氣俱結者,不可用。復脈之用在邪少虛多,陰虛欲痙、壯火尚甚者禁之。若小兒麻疹、瘄痧與溫邪之疹無異,皆屬熱邪犯肺。
白話文:
吳氏的「達原飲」可以治療「達募原」的病邪。如果出現「神志昏沉」、「舌頭白而乾」等症狀,只適合強健的人服用。津液不足的人不能用,火氣旺盛的人也不能用。和「白虎湯」的禁忌相同:脈象細弱的人不能用,不口乾的人不能用,不出汗的人不能用。
「承氣湯」只在熱邪閉塞、氣血凝結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復脈湯」用於邪氣不足、陽氣不足的情況。陰陽不足、有抽筋跡象、火氣旺盛的人不能使用。
如果小兒得麻診、風署,與溫邪引起的發熱沒有區別,都是熱邪侵犯肺部。
但疹之限期最迫,只有三日。前人有痘宜溫、疹宜涼之論,實為確見。惟溫疹,更甚於小兒之風熱疹,當先以辛涼清解,後以甘涼收功。今夫春升秋降,天地之常理也。況病溫者,下焦之精氣本虛,當春升之令,下虛之體再升,其少陽主氣能無下竭上厥乎?治溫疹者,忌麻黃四河柳之辛溫傷肺,尤忌羌防柴葛之表散升提,誤用必致喘咳欲厥。救其誤者,仍宜用辛涼之品加苦桔旋覆上升,下降甚則白虎加旋覆杏仁。
白話文:
但是疹子的發作期限非常短,只有三天。古人有「痘宜溫補、疹宜清涼」的論點,這是非常正確的。然而溫疹更加嚴重於兒童的風熱疹,必須先用辛涼藥來清熱解毒,再用甘涼藥來收功。如今春季生髮,秋季歸根,這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況且患有溫疹的人,下焦的精氣原本虛弱,在春季生髮的季節,下虛的體質再次升發,少陽主氣怎能不虛竭而上逆呢?治療溫疹,忌用麻黃、四河柳等辛溫藥物,會傷及肺部;尤其忌用羌活、防風、柴胡、葛根等表散藥物,會升散氣血,誤用必定會導致喘咳、欲厥。要挽救誤用藥物的錯誤,仍應使用辛涼藥物,再加入苦桔、旋覆花,如果上逆、下陷症狀嚴重,則加入白虎湯加旋覆花、杏仁。
若癍為胃病已詳言之,婦人胎前產後之溫病,又當分別言之。朱丹溪曰:產後當大補氣血,即有疾病,從末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虛,不可發表,是原於仲景「亡血禁汗」之條。張景岳曰:產後表邪宜解,火邪宜清,內滯宜消。此原於仲景小柴胡承氣等法。是二子之論,不可偏廢。
白話文:
如果內熱病是因為胃病引起的,前面已經詳細說明。至於婦女懷孕前和生產後的內熱病,則需要分別說明。朱丹溪說:產後應該大量補充氣血,即使有疾病,也不從根本上治療。所有的疾病大多是血虛造成的,不能發散,這是根據仲景「失血禁止發汗」的原則。張景嶽說:產後表邪應該解除,火邪應該清除,內部瘀滯應該消除。這是根據仲景的小柴胡湯和承氣湯等方法。這兩個人的論述,不可偏廢。
然而產後自有妙法。妙法云何?手揮目送是也。手下所治是實症,目中心中意中註定是產後,識症真對病確,一擊而罷。如病從上焦來,治上不犯中,藥不可輕,須用多備少服法。外感已,即復其虛,所謂無糧之兵貴在速戰;若畏產後虛怯,用藥過輕,延至三四日後反不能勝藥矣。如腹痛拒按則化瘀,喜按即補絡,快如轉丸。
白話文:
然而,產後有獨特的治療方法。什麼是獨特的治療方法呢?就是用手按壓、用眼睛觀察。手下的治療針對具體症狀,心中認定是產後,認識清楚、對症下藥,一擊即中。
比如疾病來自上焦,治療上焦不影響中焦。用藥不可輕率,應採取多備藥少服用的方法。外感(病邪)已除,就要恢復元氣,就像沒有糧食的軍隊必須速戰速決;如果擔心產後虛弱,用藥過輕,拖到三四天之後反而不能耐受藥物了。
如果腹痛拒按,則化瘀血;喜歡按壓,則補益氣血,像轉動丸藥一樣快速。
其六氣為病,除傷寒遵仲景外,當於溫熱條中三焦救之,斟酌輕重而急用之,所謂「另出手眼者不外」是矣。顧產後熱病之難,更有故。蓋溫經之藥多能補虛,而補虛之品不能清熱。此則復脈三甲定風等法,能補前人之未備,而產後陰氣大虧之熱症,可相機而用矣。若夫類白虎一症,東垣用當歸補血湯,是勞役傷陽氣之的方,產後之妙法也。
白話文:
六氣造成的疾病,除了遵循仲景的傷寒論外,還應該在溫熱病條目中找到三焦的治療方法,根據病情輕重急用此法,也就是所謂的「另闢蹊徑」。然而,產後熱病更難治。因為溫經的藥物大多能補虛,但補虛的藥物不能清熱。所以,復脈三甲定風等方法,能夠補足前人的不足,對於產後陰氣大虧引起的熱症,可以根據情況使用。至於類似白虎湯的證候,東垣用當歸補血湯,這是補養陽氣的良方,也是產後用藥的妙法。
而胎前一切病,仍各從見症,應清則清,應下則下,斷弗拘執思過半矣。
(一)宜與葉氏《溫熱論》中舌苔一段合看。
(二)手揮目送四字妙妙。王旭高注。
白話文:
而懷孕期間的所有疾病,仍然應該根據具體的症狀來治療,需要清熱就清熱,需要攻下就攻下,絕對不要拘泥於固定的思維模式。
(一)應該與葉天士《溫熱論》中關於舌苔的那一段一起閱讀。
(二)“手揮目送”這四個字非常精妙。王旭高的註解。
問:《內經》諸痙強直皆屬於濕,其義安在?仲景治痙幾方能舉其要歟?今日之治痙可以通用乎?痙瘈癇厥四症,分別處何在?痙病之寒熱虛實能歷歷剖分之歟?痙病亦有六氣所感歟?俗傳小兒驚風分明是痙,俗傳產後驚風分明是痙,可一一詳言之歟?此症為時邪,變症最多,當細辨之。
白話文:
問:
《黃帝內經》中提到各種痙攣強直的症狀都與濕有關,這是什麼道理?張仲景治療痙攣的方法有哪些,能不能歸納出要點?現在治療痙攣的方法是否可以普遍適用?
痙攣、瘈瘲、癇、厥這四種疾病,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能清楚地區分痙攣病的寒、熱、虛、實證嗎?
痙攣病是否也會受到六氣的影響?
民間傳說的小兒驚風顯然是痙攣,民間傳說產後驚風也是痙攣,可以一一詳細說明嗎?
這種疾病是由時邪引起的,變症最多,需要仔細辨別。
《內經》云:「諸痙強直皆屬於濕」,此濕字,風字傳寫之誤也。痙症現象皆風木剛強屈幼之象,濕性下行而柔,木性上行而剛,濕非無痙也,而濕字不能包括痙病方中,行痙書十八條,除《素問》、《千金》二條外,其餘皆仲景之言,其論脈二條,曰痙脈緊兼弦,曰痙脈伏堅直,皆風木之象,餘十四條,風寒致痙居其十,風家禁下一條,瘡家禁汗一條,新產亡血兩條,皆內因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各種抽搐和僵直都屬於『濕』」,這裡的「濕」字是筆誤,應該是「風」。抽搐的症狀都是風木過於強勁,導致筋脈屈曲幼弱的表現。濕邪性質柔弱,向下流淌;風邪性質剛強,向上運行。濕邪並非不會引起抽搐,但「濕」字不能涵蓋痙病。在治療抽搐的方劑中,共十八條,除了《素問》和《千金方》中的兩條之外,其餘都是張仲景所說。關於脈象的兩條,說「抽搐的脈象緊且兼弦」,「抽搐的脈象潛藏而堅挺」,都是風木的表現。其餘十四條,風寒導致的抽搐佔了十條。其他還有風家禁下的一條、瘡家禁汗的一條、新產後失血的兩條,這些都是內因引起的。
明乎此而外感內傷皆能致痙其理灼然,何不可通於今日之治痙乎?「痙瘈癇厥」四字最宜分別。痙者強直之謂,後人所謂「角弓反張」,古人所謂「痙」也;瘈者蠕動引縮之謂,後人所謂「抽掣牛蒡」,古人所謂「瘛」也;抽掣搐搦時作時止,數日數月復發,發則不治而自止者,癇也;四肢冷如水者,厥也,四肢熱如火者,亦厥也。仲景曰:「陰陽氣不相接,故曰厥」,《素問》謂「太陽所至為痙,少陽所至為瘈。
白話文:
明白這個道理,無論外因還是內因都能導致痙攣,道理很明顯,為什麼不能應用到現在的痙攣治療中呢?「痙瘈癇厥」四個字最需要區分清楚。痙攣是指身體強直,後人所謂的「角弓反張」,古人所謂的「痙」也是這樣;瘈是指身體蠕動抽搐,後人所謂的「抽掣牛蒡」,古人所謂的「瘛」也是這樣;抽搐顫抖時發時止,幾天幾月後再次發作,發作時不治療也會自行停止的,就是癇;四肢冰冷如水的是厥,四肢灼熱如火也是厥。仲景說:「陰陽之氣不能相接,所以叫厥」,《素問》說:「太陽所到的部位出現痙攣,少陽所到的部位出現瘈。」
」蓋痙屬水而瘈屬火,一則因寒,一則因熱,各不相謀也。大抵痙、瘈、癇、厥四症皆當以寒熱虛實辨之。六淫致痙,實症也;產婦亡血病久致痙,風家誤下溫病誤汗、瘡家發汗皆虛痙也;風寒風濕致痙者,寒痙也;風溫、風熱、風暑、燥火致痙者,熱痙也;俗傳慢驚風者,虛寒痙也;陰液虛而本臟自病者,虛熱痙也。後人皆以痙名,其實寒為痙而熱為瘈。
白話文:
痙攣屬於水而癲癇屬於火,痙攣是由寒氣引起的,癲癇是由熱氣引起的,這兩種疾病的性質不同。總的來說,痙攣、癲癇、驚厥和厥症這四種疾病都應該根據寒熱虛實的情況進行區分。六種外邪(風寒暑濕燥火)引起的痙攣屬於實證;產婦失血過多或久病導致的痙攣,以及風熱病誤下發汗、溫病誤發汗,瘡瘍發汗後發生的痙攣屬於虛證。由風寒風濕引起的痙攣屬於寒痙;由風溫、風熱、風暑、燥火引起的痙攣屬於熱痙;民間傳說的慢驚風屬於虛寒痙。陰液不足而臟腑自身有病的痙攣屬於虛熱痙。後人統稱為痙攣,但實際上寒痙為痙攣,而熱痙為癲癇。
仲景剛痙柔痙之論,為傷寒者而言,未嘗議及瘈病,故抱摠在寒水一門,兼風則為有汗之柔痙。蓋寒而實者也,除寒痙外,皆瘈病之實而熱也,治痙宜用剛而溫,治瘈宜用柔而涼。痙而兼瘈,水極而似火也。瘈而兼痙,火極而似水也,此其大略也。欲細分六氣內傷之條目,先當明辨痙瘈之九大綱。
白話文:
仲景關於剛痙、柔痙的論述是針對傷寒患者而言,並未涉及瘈病。因此,抱摠將瘈病歸於寒水一類,加上風邪後就成為有汗的柔痙。這主要是寒證實證的表現。
除了寒痙之外,其他痙證都是瘈病的實熱證。治療痙證宜用剛而溫的藥物,治療瘈病宜用柔而涼的藥物。痙證兼有瘈證,是水邪極盛而類似火證。瘈病兼有痙證,是火邪極盛而類似水證。這是兩者的大致區別。
如果想要細分六氣內傷的條目,首先必須清楚辨別痙瘈這九大綱領。
九綱云何?一曰寒痙,仲景之太陽病,身體強𠘧𠘧,然脈沉遲有汗者為柔痙,因其風多寒少而用桂枝加味。無汗為剛痙,屬寒,用葛根湯,內有麻黃桂枝,而不用麻桂立名者,病已至陽明也。若冷風咳嗽致痙者,用杏蘇散。一曰風溫痙,即瘈症也。當陽氣發泄之時,君火主氣之候,輕則用辛涼輕劑銀翹散,重則用辛涼重劑白虎湯。
白話文:
九綱:
1. 寒痙:
- 類似於仲景的太陽病
- 身體僵硬、疼痛
- 脈搏遲緩,但有汗,稱為「柔痙」,可能是寒多風少的緣故,可使用桂枝加味湯。
- 無汗,稱為「剛痙」,屬於寒證,可使用葛根湯,湯中有麻黃和桂枝,但沒有以「麻桂」命名是因為病已經發展到陽明經。
- 因受寒風引起的咳嗽痙攣,可使用杏蘇散。
2. 風溫痙:
- 指瘈症
- 陽氣過盛,君火主氣
- 症狀較輕,可使用辛涼清熱的銀翹散。
- 症狀較重,可使用辛涼清熱的重劑白虎湯。
傷津液者,加地冬;神昏者,用芳香開膻中,如清宮牛黃、紫雪,愈後用三才六味,以復其津;咳者,用桑菊飲,此症最忌辛溫。一曰溫熱痙,此其病發於夏至之前,六淫之火氣銷爍真陰而致此症,較前症重而多,治法一如上,但藥之淺深輕重,視病之淺深輕重而已。一曰暑痙,其症發於夏至以後,其時二氣發泄,邪之來也如奔馬,其傳變也如擊電。
白話文:
體液受傷的,加生地黃;神志昏迷的,用芳香藥物開通胸中氣滯,如清宮牛黃丸、紫雪丹;痊癒後用三才六味飲,以恢復津液;咳嗽的,用桑菊飲,這種病最忌辛溫之劑。
一種稱為溫熱痙的病,發生在夏至之前,六淫中的火氣耗傷了人體的陰液,導致了這種病症,比上一種病症更嚴重,治療方法與上同,但藥物的劑量輕重,要根據病情輕重而定。
一種稱為暑痙的病,發生在夏至之後,此時陽氣和陰氣交替發泄,邪氣來勢洶洶,傳變迅速。
如身熱、頭痛、項強、無汗,暑兼風寒,宜香薷飲。有汗者,用銀翹重加桑葉,咳用桑菊,汗多用白虎,脈芤喘者用人參白虎,身重汗少用蒼朮白虎,脈芤、汗赤、多言、喘咳、欲脫用生脈,神識不清用清營加鉤勾、羚角、丹皮,神昏者紫雪牛黃,勢輕者清絡飲。
白話文:
- 如果出現發燒、頭痛、頸部僵硬、不出汗等症狀,是由熱感風寒合併引起的,可以使用香薷飲。
- 如果有出汗,可以使用銀翹散再加入桑葉,咳嗽時使用桑菊飲,出汗過多時使用白虎湯,脈搏微弱且喘氣時使用人參白虎湯,身體沉重、出汗少時使用蒼朮白虎湯,脈搏微弱、汗液發紅、多言、喘咳、接近脫水時使用生脈飲,神志不清時使用清營飲再加入鉤勾、羚羊角、丹皮,神志昏迷時使用紫雪牛黃,症狀較輕時使用清絡飲。
一曰濕痙,其症有寒有熱,寒濕瀉久作癇,五苓散或三仁湯;濕火入心包,清宮去蓮麥加赤小豆,重者紫雪、銀翹、馬勃、葦莖加滑、杏,寒濕苔白經絡拘急桂枝、姜附,余見苔黃手足瘲者用黃連瀉心亦愈。一曰燥痙,燥氣化火銷爍津液,本能致痙,證略似風溫,正秋時涼風外罩之症,宜辛涼潤,有伏暑則兼濕,宜苦辛淡燥氣化寒脅痛嘔吐法,用苦溫佐以甘辛。一曰內傷飲食痙,即俗所謂慢驚也。
白話文:
一、濕痙
這種痙攣有寒熱之分。寒濕瀉久了會變成癇,可以用五苓散或三仁湯來治療。濕熱入心包,可以用清宮去蓮麥湯,再加上赤小豆。嚴重的可以使用紫雪、銀翹、馬勃、葦莖,再加滑石和杏仁。寒濕苔白,經絡拘急,可以使用桂枝、姜附湯。我見過苔黃手足冰冷的,用黃連瀉心湯也能治癒。
二、燥痙
燥氣化火,消耗津液,也可能導致痙攣。症狀和風溫有些相似,多發生在天氣轉涼的秋季。宜用辛涼潤肺的藥物。如果有伏暑的情況,同時出現濕邪,則宜用苦辛淡燥的藥物化寒,緩解脅痛嘔吐。這種情況可以用苦溫的藥物,配上甘辛的藥物來輔助治療。
三、內傷飲食痙
就是民間俗稱的慢驚。
必先由吐瀉有脾胃兩傷者,有專傷脾陽、專傷胃陽者,有傷及腎陽者,參苓白朮、四君、六君、異功、補中益氣、理中等皆可選用,虛寒甚者理中加丁香、肉桂、肉果、訶子類,因他病傷寒涼者亦同此例。一曰客忤痙,此則因驚嚇而致者也。蓋小兒神怯氣弱,見非常物、聽非常聲、或失足落空百中一二,如謂皆因驚嚇而致則謬矣。
白話文:
對因嘔吐下瀉而傷及脾胃的人,有專門傷及脾陽的、專門傷及胃陽的,也有傷及腎陽的。這時可以選用參苓白朮、四君、六君、異功、補中益氣、理中等藥方治療。虛寒症狀嚴重的,可以在理中湯中加入丁香、肉桂、肉果、訶子等藥物。因其他疾病而傷及寒涼也採用這種治療方法。
此外,還有一種症狀叫做客忤痙,這是因驚嚇而引起的。因為小兒神志脆弱、元氣不足,遇到不常見的事物、聽到不尋常的聲響,或者不小心跌落地面,這些情況中只有一兩成是真的因驚嚇而導致。如果將所有情況都歸結為驚嚇所致,那就是錯了。
其症發熱面青時為囈語、四肢蠕動,宜復脈去參、桂、薑、棗,加丹皮、丹參、犀角,補心之體配心之用,便結加元參,溏加牡蠣,汗多神不寧恐懼者加龍骨、整琥珀、硃砂,然必得確情而後用之。一曰本臟自病痙,治此者一以育陰柔肝為主。以上所謂外感痙,即今日俗所傳小兒驚風之痙也。
白話文:
這種症狀表現為發熱、面色青紫、有時說胡話、四肢抽搐。治療時宜把脈,去除參、桂、薑、棗,加入丹皮、丹參、犀角。補益心臟的根本方法是配合心臟的功效。大便祕結的加元參,大便稀溏的加牡蠣。出汗過多、精神不安恐懼的加龍骨、整琥珀、硃砂。但必須確診後才能使用這些藥物。另外還有一種痙,是臟腑本身的疾病所致,治療以養陰柔肝為主。上面所說的外感痙,就是現在俗稱的小兒驚風的痙。
以上所謂內傷痙,即今日俗所傳產後驚風之痙也。蓋小兒易痙之故,一由肌膚薄弱、臟腑嫩小、變傳最速;一由近世不明六氣,一見外感即與發表,既痙之後重用苦寒,雖壯男壯女,誤汗致痙者多矣。
寒為痙而熱為瘈,一語破的。王旭高注。
白話文:
以上所說的內傷引起抽搐,就是當今民眾所說的產後驚風抽搐。嬰兒容易抽搐的原因,一是因為肌膚嬌嫩,臟腑尚未發育健全,病邪傳變得很快;二是因為近來不懂得六氣致病的道理,一遇到外感,就給病人發散治療,抽搐之後又大量使用苦寒藥物,即使是強健的成年男女,因誤發汗而導致抽搐的也很多。
問:濕溫之病,其所由成者何因?濕溫見症,以何證為提綱?其不能速愈者何故?忌汗者何故?忌下者何故?忌清潤者何故?治當以何方為主方?上焦之變症何方??中焦之病何症何方其蔓延三焦之病亦分氣血,治氣分者何方?治血分者何方?濕溫並治者何方?病至下焦與溫熱病異處何在?當斡旋者何方?此病今人混稱癉瘧久矣,必須詳辨明晰,庶幾挽世之謬。
白話文:
為什麼現代人容易得失眠症?
失眠症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以持續性睡眠困難為特徵。以下是一些導致現代人容易得失眠症的原因:
- **壓力和焦慮:**現代生活的壓力和焦慮可以幹擾睡眠,使得入睡和維持睡眠變得困難。
- **電子產品的使用:**睡前使用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產生,這是一種幫助你入睡的荷爾蒙。
- **不規律的睡眠時間:**不固定的睡眠和起牀時間會打亂你的身體時鐘,從而導致失眠。
- **咖啡因和酒精:**咖啡因和酒精在睡前食用會干擾睡眠。
- **藥物:**某些藥物,如抗抑鬱藥和興奮劑,可以作為失眠症的副作用。
- **醫療狀況:**某些醫療狀況,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糖尿病,會導致失眠。
-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入睡和維持睡眠可能變得更加困難。
暑兼濕與熱者也。蒼瘦而黑之人陰虛而火旺,感暑之熱而即發者,為暑溫。肥白麵黃之人,感暑之濕不即發,至秋後發者,曰濕溫。今人謬言癉瘧,其實皆濕溫也。濕溫所由成,濕重熱輕熱伏濕中而成也。其見症頭痛、惡寒、胸悶、不飢、午後身熱、狀若陰虛,而必以舌白不渴、脈細而濡、面色淡黃為提綱。蓋惡寒、身痛、頭痛、發熱,傷寒似之,脈濡則別於傷寒矣。
白話文:
暑病同時兼有濕氣和熱氣。身形瘦弱且膚色黝黑的人陰氣不足而陽氣旺盛,受暑熱之氣侵襲後會立即發病,稱為暑溫。肥胖且面色黃白的人,受暑濕之氣侵襲後不會立即發病,直到秋天後才發作,稱為濕溫。現在的人誤稱瘧疾,其實都是濕溫。濕溫形成的原因是濕氣重,熱氣輕,熱氣潛伏在濕氣之中所導致的。濕溫的症狀包括頭痛、惡寒、胸悶、不思飲食、午後發熱,看上去像陰虛,但必須以舌頭白而不渴、脈象細而濡、面色淡黃作為辨別要點。因為惡寒、身體疼痛、頭痛、發熱等症狀類似傷寒,但脈象濡軟可以區別於傷寒。
舌白不渴、面黃,則並非傷暑之偏於火者矣,此濕溫之的症也。濕閉清陽之道,則胸悶不飢。濕為陰邪,陰邪旺於陰分,故與陰虛同,午後之發熱,濕性氤氳黏膩,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溫邪之一涼即退,其症較之溫病勢最緩而實重,故難速已。世醫不知其濕溫,見其惡寒、頭痛、身熱,以為傷寒也,而汗之。
白話文:
舌頭發白沒有口渴,臉色發黃,這就不是外感暑熱偏於火熱的情況了,而是濕溫的典型症狀。濕邪阻礙清陽之氣運行,就會導致胸悶食慾不振。濕邪為陰寒邪氣,陰邪旺盛於陰分,所以和陰虛的症狀相似,下午發熱。濕邪性質黏膩,不像寒邪出點汗就能解決,溫邪遇到涼藥就會退熱,它的症狀比溫病的發展緩慢,但是實際上病情更嚴重,所以很難快速痊癒。世上的許多醫生不知道濕溫病,看到患者怕冷、頭痛、發熱,就認為是傷寒,於是讓患者發汗來治療。
汗傷心陽。濕隨辛溫表藥蒸騰上逆,內蒙清竅,則神昏;上蒙清竅,則耳聾目瞑。不言濕症之所以忌汗也,見其中滿不飢,以為停滯而大下之。誤下則傷陰而重抑脾陽之升。脾氣轉陷,濕邪內漬,故洞泄,濕症之所以忌下也。見其午後身熱,以為陰虛而用柔藥潤之,濕為膠滯陰邪,再加柔潤陰藥,二陰相合,同氣相求,遂有錮結而不可解之勢,濕症之所以忌清潤也。治之之法,宜三仁湯,用杏、蔻、樸、半等先開上焦肺氣。
白話文:
出汗會損傷心陽。濕邪隨著 辛溫發汗的藥物蒸發上升,內部矇蔽了頭腦,就會神志不清;上升矇蔽頭腦,就會耳聾眼瞎。不說濕證忌諱出汗的原因,看到濕證患者肚子脹不餓,就以為是食物停滯而大劑量瀉下。誤用瀉下藥物會傷陰,並進一步抑制脾陽的升發。脾氣轉弱,濕邪內積,所以會腹瀉不止,這是濕證忌諱瀉下的原因。看到濕證患者午後發熱,就以為是陰虛而使用滋潤藥物。濕邪是黏滯的陰邪,再加滋潤的陰藥,兩陰相合,同氣相求,就會形成無法解除的凝聚狀態,這也是濕證忌諱清潤的原因。治療濕證的方法,應該使用三仁湯,利用杏仁、蔻仁、樸硝、半夏等藥物先疏通上焦的肺氣。
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用滑石、通草等分利下焦,此治濕之正方也。濕氣瀰漫,本無形質,最忌以重濁滋膩之藥治之,愈治愈壞。其有熱感肺胃營分者,咽喉阻膈而痛,銀翹、馬勃、牛蒡、射干。濕鬱氣分者,為呃宣痹法,用射干、枇杷葉、鬱金、香豉。喘促者,葦莖加杏仁、滑石,此皆上焦之變症治法也。
白話文:
肺部掌管全身的氣,氣運行順暢,濕氣也會跟著消散。使用滑石、通草等藥物,利於排泄,這是治療濕氣的正方。濕氣瀰漫,原本沒有具體的形狀,最忌諱用性質沉重、滋膩的藥物治療,愈治癒糟。如有熱感侵犯肺胃營分的人,會出現咽喉疼痛、胸悶,可以用銀翹、馬勃、牛蒡、射干來治療。濕氣鬱結在氣分的人,採用打嗝和宣通痹阻的方法,可以用射干、枇杷葉、鬱金、香豉來治療。喘促的人,可以用葦莖加上杏仁、滑石,這些都是治療上焦病變的方法。
中焦之病略同於暑病,不食,不飢,不便,由濁痰凝竅而痞,宜半、枳開氣分之濕結,芩、連開氣分之熱結,杏仁開肺大腸之痹。若其蔓延三焦,舌滑微黃者,邪在氣分,仍以手太陰一經為要領。蓋肺與大腸一家,氣化則暑濕俱化,肺能通調水道,下達膀胱。肺痹開則膀胱亦開。
白話文:
因為潮濕,痰濕內阻,氣滯而不暢,中焦壅塞不通,濕熱凝聚,導致關節痹痛,蔓延全身,家中各處受潮,水溝不通,膀胱受影響,導致膀胱痹阻。
治肺而胃與膀胱皆在治中,此三石湯,微苦辛寒,用滑石、寒水石、石膏、杏、草宣氣分之用,用竹茹通絡,金汁銀花敗暑之熱毒而兼芳香之治也。若邪氣久留,舌絳苔少,熱摶血分,用苦辛寒法,清宮湯加知母、銀花、竹瀝,以治血分,此暑病延三焦氣血分治之法也。濕溫化火,亦宜照此用之。
白話文:
治療肺部疾病時,胃和膀胱也需要一同治療。這「三石湯」,味道微苦辛涼,使用滑石、寒水石、石膏等礦物,再搭配杏仁、草宣散氣,並用竹茹疏通經絡。金銀花可以清熱解毒,並兼具芳香化濕的作用。如果邪氣滯留已久,舌頭發紅、苔少,熱氣侵犯血液,則使用苦辛寒法。加用知母、銀花、竹瀝入「清宮湯」中,以治療血分受熱。對於暑熱病延及三焦、氣血的治療方法即是如此。若濕熱化為火熱,也適合用此法治療。
若夫伏暑舌白、胸痞、自利、嘔惡,濕之見症也,潮熱、煩渴、汗出、溺短,熱之見症也,熱處濕中,濕蘊生熱,濕熱交混,非偏寒偏熱可治,以杏仁、滑石、通草,宣肺、膀胱之濕,厚朴苦溫瀉濕滿,芩連清裡止濕熱之利,鬱金芳香走竅而開閉結,橘半化痰止嘔,三焦之邪皆得分解,此濕溫並治之方也。若病至下焦,濕邪深入厥陰肝、少陰腎,與暑溫同法。
白話文:
如果因為中暑而出現舌苔發白、胸部脹滿、腹瀉、嘔吐惡心,這些都是濕證的症狀。潮熱、口渴、出汗、小便短少,這些都是熱證的症狀。熱邪存在於濕邪之中,濕邪積聚而生熱,濕熱交雜,不能用單純的寒或熱來治療。
使用杏仁、滑石、通草,來宣通肺部和膀胱的濕邪。厚朴性味苦溫,有瀉除濕熱鬱積的作用。黃芩和黃連清熱解毒,止住濕熱引起的腹瀉。鬱金芳香通竅,能解除阻滯。橘紅化痰止嘔。這樣,三焦之邪都可以被分解消散。這是兼治濕邪和熱邪的方法。
如果病邪侵犯到下焦,濕邪深入肝經和腎經,則與暑熱同法治療。
若陰分大虛,則與濕熱下焦病者同法。此外若正氣誤傷於藥,邪氣竊踞於中,錮結不解,攻補難施,須旋轉清濁之法,則來復丹復陽於下,寒熱相配,陰陽互濟,有扶危拯逆之功。陰液與元氣俱傷者,可用三才兼補其陽;若飲留脅下者,旋覆蘇子霜二陳,甚則控涎丹,此皆濕溫與溫熱不同處,亦即斡旋之法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陰液嚴重不足,則與濕熱導致下焦疾病的治療方法相同。此外,如果正氣受到藥物誤傷,邪氣趁虛而入,導致體內氣血凝滯,難以攻補,就需要採用「旋轉清濁之法」,即讓陽氣回到下焦,寒熱相配,陰陽互補,達到扶危救急的效果。如果陰液和元氣都受損,可以用「三才兼補其陽」的方法;如果濕氣滯留在脅下,可以用旋覆花、蘇子霜、二陳湯治療,嚴重時可以用控涎丹。這些方法都是濕溫和溫熱不同的治療方式,也是「斡旋之法」。
而奈何今人混稱癉瘧也,不知此症與陰氣先虛、陽氣獨發之旨迥不相侔,謹明辨之,以俟有識者裁焉。
又有一種膏粱嗜酒體肥之人,時值春末夏秋,觸染溫邪與濕相摶,亦屬濕溫。王旭高注。
白話文:
而現在的人常常混淆了癉瘧的名稱,不瞭解這種病症與陰氣先虛、陽氣單獨發作的情況完全不同,這裡特別明確地加以區分,等待有識之士來評判。
還有一種人,他們體型肥胖,喜歡吃肥膩的食物和喝酒,當到了春夏之交或夏秋之際,接觸到溫熱邪氣與濕氣結合,也會患上濕溫病。這是王旭高的註解。
問:濕之體質何物能詳言歟?仲景論濕十數條,多用溫藥,豈濕之體本寒歟?抑別有濕熱之見症歟?濕之在人有中有傷,有外感曰風濕,有直中曰濕痹,有內生曰痰濕,能條分縷晰其所以然歟?濕在上焦傷肺之見證若何?應何治法?濕在中焦傷胃陰之見證若何?傷胃陽之見證若何?傷脾陰之見證若何?傷脾陽之見證若何?宜各詳治法。濕在下焦傷肝腎之見證若何?宜詳治法。
試明辨之。
白話文:
問題:
濕氣體質的特徵是什麼?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列舉了十幾條關於濕氣的論述,其中大多使用了溫熱藥物,這是否說明濕氣體質本質上是寒冷的?還是存在濕熱的證候表現?
濕氣在人體內部可以傷及臟腑,外部可以形成風濕,直中可以成為濕痹,內生可以產生痰濕,能夠條理分明地闡述它們形成的原因嗎?
濕氣在上焦傷及肺部的表現是什麼?應該如何治療?
濕氣在中焦時,傷及胃陰的表現是什麼?傷及胃陽的表現是什麼?傷及脾陰的表現是什麼?傷及脾陽的表現是什麼?每種情況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濕氣在下焦時,傷及肝腎的表現是什麼?治療方法是什麼?
嘗讀《易》曰:水流濕,濕之體質水也。在天之陽時為雨露、陰時為霜雪,在山為泉,在川為水。包含於土中者為濕。在人則與肺脾胃肝腎合,以人與天地異出同源,土為雜氣水為天一所生,無處不合者也。今人競惡濕之病人,而不知人為倮蟲之長倮者。土也,亦藉濕以為生長者也。
白話文:
我曾經讀過《易經》上說:水流泄,而濕氣的本質就是水。水在天上的陽氣旺盛時化為雨露,陰氣盛時化為霜雪,在山裡化為泉水,在江河中化為江水。而蘊藏在土壤中的就是濕氣。在人體中,濕氣與肺、脾、胃、肝、腎相合。這是因為人與天地雖然來源不同,但本質相同,土壤是各種氣體的混合物,水是天地之初所生,它們無處不和。現在的人們都厭惡患有濕氣疾病的人,卻不知道人作為萬物之靈,也是由土生土長的,濕氣也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生長的重要因素。
故喻氏有瘦人以濕為寶之論,非探本者不能言仲景論濕十餘條,其出方有四桂枝附子湯、桂枝白朮湯、麻黃白朮湯、甘草附子湯。大都夾風之病多,其所謂風則冷風也,故多用溫法。其濕痹一症留於關節者,以利小便為主,隱非五苓在於言下。
白話文:
因此,喻氏有「瘦人以濕為寶」的論點,只有探究事物的根源才能理解。仲景在《傷寒論》中討論濕證十餘條,其治療方主要有四種:桂枝附子湯、桂枝白朮湯、麻黃白朮湯、甘草附子湯。由於風寒夾雜的疾病較多,所謂的「風」是指寒風,因此多使用溫補的方法。對於濕痹症狀停留於關節處的,應以利小便為主,即使五苓散未被直接提到,其含義也隱含其中。
其身色如熏黃者,屬熱,隱非麻黃赤小豆湯,甚則梔子柏皮湯、茵陳蒿湯在言下,其丹田有寒、胸中有熱、渴欲得水一症,有瀉心湯意在言下,斯三者皆濕熱也,讀仲景書可不明辨乎。或問中濕、風濕、傷濕之別,張石頑曰:山澤陰雨熏蒸之氣,人氣虛而冒襲者,曰中濕,脾腎受病也。其見證或身痛,或身色如熏黃,脈緩,治之以燥勝濕,兼利小便。
白話文:
如果身體顏色呈燻黃色,表示有熱,很顯然要用麻黃赤小豆湯,情況嚴重時要使用梔子柏皮湯或茵陳蒿湯。如果丹田有寒、胸口有熱、口渴想喝水,則適合使用瀉心湯。這三種情況都是濕熱導致的,閱讀仲景之作難道會不清楚嗎?有人詢問中濕、風濕、傷濕的區別,張石頑說:山林沼澤陰雨連綿時蒸發的水氣,如果人體虛弱而被侵襲,稱為中濕,是由於脾腎受到病邪。它的症狀可能是身體疼痛,或身體顏色呈燻黃色,脈搏緩慢。可以用燥化濕的方法進行治療,同時要利尿。
汗出當風、濕鬱腠理,名曰風濕,此膀胱與胃受濕也。其症惡風不欲去衣,支節痛,脈浮澀,治之以風勝濕兼取微汗。若水穀內蘊,肺虛不能化氣,脾虛不能散津,或飲寒飲冷,或酒客中虛,內外相合,客邪既從表入、伏邪又從內發,此脾胃受濕也,其症或痞滿,或嘔吐、腹脹、便泄,治之以和脾胃,此外治濕之法。
白話文:
如果出汗後吹風,濕氣進入皮下組織,就會導致風濕病。這是因為膀胱和胃部受濕的緣故。症狀表現為怕冷不想脫衣、四肢疼痛、脈象浮而澀。治療方法是採用祛風濕兼發汗的藥物。
如果飲食不節制,肺部虛弱無法將食物轉化為氣體,脾臟虛弱無法運化津液,或者喝了冷飲,或者虛弱的酒客飲酒過量,內外結合,邪氣同時從體表和體內發作,就會導致脾胃受濕。症狀表現為脹滿、嘔吐、腹脹、腹瀉等。治療方法是採用和胃養胃的藥物,輔以祛濕的方法。
在上焦犯肺者,氣不得化水反剋火,肺病心亦病,救上焦者以開肺氣、救心陽為主,《金匱》太陰中暍,身熱疼痛,脈微弱,此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用瓜蒂吐之,此濕鬱於肺之一證也。又寒濕傷陽、形寒脈緩、舌淡白滑、不咳、經絡拘束,桂術姜附湯,此亦濕鬱於肺之一證也。皆屬上焦中焦之病,土最惡濕,治法不外開溝渠、運中陽、崇剛土、作堤防。
白話文:
上焦侵犯肺部,氣不能化水,反而剋制火氣,肺部疾病同時也會影響心臟。救治上焦的原則是疏通肺氣,救治心陽為主要目的。
《金匱要略》記載的太陰中暑,身熱疼痛,脈搏微弱,是夏季受寒水所致,水行於皮下導致,可以用瓜蒂吐服法治療,這是濕邪鬱積於肺部的一種病證。
另外,寒濕傷陽,身體寒冷,脈搏緩慢,舌淡白滑,不咳嗽,經絡拘束,可以使用桂術姜附湯治療,這也是濕邪鬱積於肺部的一種病證。
以上這些病證都屬於上焦和中焦的疾病,濕邪最傷及土氣,治療方法不外乎疏通水路、運轉中陽之氣、加強土氣、築起堤壩。
若傷胃陰,則口渴不飢、潮熱、得食煩加。復胃陰者莫若甘酸化陰,用麥冬、麻仁、白芍、首烏、烏梅、知母。傷胃陽者,嘔吐不食、膈脹、胸痛、渴不欲飲、味酸變濁,加減人參瀉心湯。濕傷脾陽,在中則不運,痞滿,以茯半培陽土以吸陰土之濕,厚朴苦溫瀉濕滿,連以滲濕通草利水,若木來剋土者,腹脹、溺澀、便溏似滯,四苓加厚朴秦皮。濕困脾陽甚者,肢冷、苔灰、自利、舌謇、神昏,四苓加木瓜、草果、厚朴。
白話文:
若傷胃陰
如果傷害了胃中的陰液,就會出現口渴而不覺得飢餓、身體發熱、吃東西會加重不適。補益胃陰的方法,莫過於用甘味和酸味來滋養陰液,可以使用麥冬、麻仁、白芍、首烏、烏梅、知母等藥材。
傷胃陽者
如果傷害了胃中的陽氣,就會出現嘔吐、不想吃東西、胸悶、胸痛、口渴但不想喝水、食物的味道變酸或混濁。此時可以加減人參瀉心湯。
濕傷脾陽
如果濕氣傷害了脾胃的陽氣,就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減弱,出現腹脹、腹滿。可以使用茯苓和半夏來培育陽氣以吸收濕氣,使用厚朴的苦溫之性來瀉除濕氣和脹滿,再搭配通草來滲濕利水。
如果濕氣過度傷害了脾陽,就會出現四肢冰冷、舌苔發灰、腹瀉、舌頭發硬、神志昏沉。此時可以使用四苓湯加減木瓜、草果、厚朴。
若中焦痞滯者,草果茵陳湯,甚則面黃支冷陽虛者,茵陳四逆同服。若舌灰、脈遲、不食、寐者,椒附白通湯,皆所以治脾陽也。若脾陰為濕傷者,舌先灰滑,後反苔燥、大便堅結,治以連、芩、白芍、枳實、半夏。以上皆所以治中焦之濕也。若濕傷於下,邪水旺一分,正水虧一分。
白話文:
如果中焦氣滯不暢,可以用草果茵陳湯治療。如果病情嚴重,面色發黃、四肢發冷、陽氣虛弱,可以在茵陳湯的基礎上加入四逆湯一起服用。如果舌苔發灰、脈搏跳動緩慢、食慾不振、失眠,可以用椒附白通湯,這些都是治療脾陽虛的藥方。如果脾陰受到濕氣損傷,舌苔初起灰滑,後來反而變乾,大便乾結,可以使用連翹、黃芩、白芍、枳實、半夏等藥物治療。以上這些藥方都是治療中焦濕邪的。如果濕邪侵襲到下焦,邪水就會增多,而正水就會減少。
若跗踵者,治以鹿附湯升督脈之陽,佐以兔絲。獨一味草果,清太陰獨勝之寒以醒脾陽。俾地氣上蒸,白苔可除。若脾敗而及腎者安腎丸,以鹿茸補督脈,附韭補真陽,苓朮滲濕,所謂釜底增薪法也。又有痿弱不振、肢體麻痹、便血者,苓薑朮附湯。
白話文:
如果腳腫脹痠痛(跗踵)的人,
治療方法:使用鹿附湯,引陽氣上升督脈,並搭配兔絲子。單獨使用草果,清除太陰脾寒,以喚醒脾陽。這樣一來,地氣就會蒸騰上升,白苔就可以去除。
如果是脾氣虛敗而影響到腎臟的人,
治療方法:使用安腎丸,以鹿茸補強督脈,以附子補強真陽,以茯苓、白朮滲透濕氣。這叫做「釜底增薪法」。
還有體質虛弱、四肢麻痺、便血的人,
治療方法:使用茯苓、生薑、白朮、附子湯。
及古方黃土湯,夫腎之真水生於一陽,治少陰之濕,一以護腎陽,使火能生土以化濕;一以泄膀胱之積水從下治,亦所以安腎中真陽也;一以升脾陽從上治,亦所以使水不沒真陽也,此治少陰之濕也。若濕太過,水能泛木,木無生氣,自失其疏泄之任。治厥陰之濕,復其風木之本性,便能疏泄,此治厥陰法也。
皆下焦法也。
白話文:
至於古方中的黃土湯,腎臟的真水產生於陽氣,用於治療少陰的濕證。有三個方法:
-
**保護腎陽:**讓火氣能生出土氣來化解濕氣。
-
**泄膀胱積水:**從下方治療,同時也能安頓腎中的真陽。
-
**升脾陽:**從上方治療,防止水氣淹沒真陽。
這是治療少陰濕證的方法。如果濕氣過於嚴重,水氣會氾濫到肝臟,導致肝臟失去生發之氣,無法發揮疏泄作用。治療厥陰濕證時,需要恢復肝膽系統的本性,這樣才能疏泄濕氣。這便是治療厥陰濕證的方法。
問:《大易》「水流濕,火就燥」二句之義能暢言歟?《內經》「少秋傷於燥」一句,後人遂疑燥不為病,得毋誤歟?夫寒熱燥濕皆有勝氣、復氣,燥病勝復二氣能分別歟?喻西昌轉補秋傷乾燥二句有所本歟自立清燥救肺法其用當在秋之何節歟以此治燥法果該備歟。燥症之見於三焦者,何證分治者何方,能詳言歟?燥病之變症能類舉一二歟?《素問》有「燥極而澤」能言其故歟?宋元明書罕言及燥,今人尤混,當細剖之。
白話文:
問題:
- 如何解釋《易經》中的「水流濕,火就燥」這兩句話?
- 《黃帝內經》說「少秋傷於燥」,後人質疑燥不為病,這是否錯誤?
- 寒熱燥濕都有勝氣和復氣,如何區分燥病的勝氣和復氣?
- 喻西昌的「轉補秋傷乾燥」兩句話有什麼依據?
- 自立清燥救肺法的使用時機應該在秋天的哪個時節?
- 這種治療燥症的方法是否全面?
- 燥症在三焦出現的證狀是什麼,如何區分並治療?
- 燥病可以變化成哪些證症?
- 《素問》中提到的「燥極而澤」是什麼意思?
- 宋、元、明時期的醫書很少提到燥症,現代人更是混淆不清,應該細細探討這方面的問題。
聖人於干之九五示人以後天太極之象,此一節當連讀、急讀,言下儼然有一活太極在目前。若分讀則無意味,緩讀則失神。理水、流濕二句有三義:既是水則自然流濕,既是火則自然就燥,一義也。水之流濕已有就燥之機,火之就燥已有流濕之機,又一義也。水不能流濕,有火為之宰而濕乃流;火不能就燥,因水為之爍而燥乃就,又一義也。
白話文:
聖人用《乾卦》的「九五」爻象,向人們展示了後天的太極圖案。這一節應連續朗讀,快速誦讀,這樣會在你的眼前出現一個活靈活現的太極圖。如果分開朗讀,就沒有意義了;如果慢慢朗讀,就會失去神采。
「理水、流濕」兩句有三重含義:第一,既然是水,自然就會流淌濕潤;既然是火,自然就會乾燥;第二,水的流淌濕潤已經包含了乾燥的機理;火的乾燥已經包含了流淌濕潤的機理;第三,水不能流淌濕潤,是因為有火在控制,所以才會流淌濕潤;火不能乾燥,是因為有水在消解,所以才會乾燥。
醫家明乎此二句急讀之,故中藏三義之說。治濕當常目在燥,治燥當常目在濕。余曾於瘡恙驗之,東南風起則滋水淋漓,頃之風轉西北乾枯燥癢,此其證也。《內經》少秋燥一句,後人疑燥不為病,固屬誕妄,而知論燥者如戴人云:「休治風兮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亦僅知以潤藥治燥,以清藥治火,是治燥之復氣而非燥之勝氣也。
白話文:
中醫學家明白這兩句話的重點,所以認為其中有三重意思。治療濕證時,目光應常放在燥證上,治療燥證時,目光應常放在濕證上。我曾經在瘡瘍的治療中驗證過這點,東南風起時就會滲出淋漓的水液,不久後風轉西北後,瘡瘍就會變得乾燥、搔癢,這就是證據。《內經》中「少秋燥」一句,後人懷疑燥證不是病,這固然是荒謬的,而懂得討論燥證的人,例如戴人說:「不用治療風,也不用治療燥,等到火旺時,風燥就不見了。」也只知道用滋潤的藥物來治療燥證,用清熱的藥物來治療火證,這只是治療燥證的虛證,而不是燥證的實證。
復氣云何?大抵五行之理「克之太過其子必為母復仇」,知冬傷於寒,其勝氣是寒勝熱,用麻桂姜附治寒之勝氣也。寒水剽火,克之太過則火之子為母復仇,白虎承氣治胃土,即寒之復氣也。燥氣亦然,燥屬金,金屬陰屬寒,金能剋木,克之太過,木之子火,也為母復仇而化火,故治燥之勝氣屬寒,治燥之復氣屬火。
白話文:
所謂復氣是什麼?大體上五行之間的道理是「剋得太多,被剋的一方必定會反過來報復」。知道冬天時身體受到寒邪的傷害,其過盛的邪氣是寒勝熱,所以用麻桂、生薑、附子等藥物來治療寒邪的過盛之氣。寒屬水,水去剋火,剋得太過就會導致火這一方的孩子(木)來為母親報仇,白虎承氣湯治療胃土,這便是寒邪的復氣。燥氣也是一樣的,燥氣屬金,金屬性陰寒,金可以剋木,如果剋製得太過分,木這一方的孩子(火)也會為母親報仇而化火,所以治療燥氣的過盛之氣用寒涼的藥物,治療燥氣的復氣用溫熱的藥物。
喻西昌「補秋傷乾燥,冬生咳嗽」二句本生氣,通天論曰:「秋傷於燥,上逆而咳,發為痿厥」數語,其自立清燥救肺湯甘寒潤液治諸氣,膹郁諸痿喘嘔之因於燥者,亦以治燥之復氣而非治燥之勝氣也。大抵秋分以前屬長夏傷濕之餘氣為病,秋分以後小雪以前屬陽明燥氣為病。
白話文:
喻八:苦頭之威,草木氣之時則,乃然甚於肺,成;│破,久發,生華,素,指,、補傷。唬奇中,。
《內經》曰:「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溏泄,內為噎塞,外發㿗疝,大涼肅殺,華英改容,毛蟲乃殃,胸中不便,噎塞而咳。」據此經文,燥令必有涼氣感人,肝木受邪而為燥也。《性理大全》謂:「燥屬次寒。」知燥病屬寒,與傷寒同類。經以寒淫所勝,治以甘熱。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記載:「陽明勝氣發於內,導致左胸肋疼痛、大便稀溏,內部出現哽噎,外部衍生疝氣,伴有大寒的肅殺之氣,華英凋謝,毛蟲大肆侵害,胸中氣機不舒,哽噎咳嗽。」根據這段經文,乾燥的氣候必定會讓人染上寒氣,肝木受邪而導致乾燥。《性理大全》中說:「乾燥屬於次寒。」可以看出乾燥的病症屬於寒症,與外感風寒同類。按照經文中的說法,寒邪盛行導致的疾病,應當用溫熱的甘味藥物治療。
此則燥淫所勝,治以苦溫,用苦溫辛溫解表,與冬令麻桂姜附雖不同,和中攻裡則一,故不立方。且如夏暑熏蒸肌肉潮潤,冬寒肅殺乾槁燥冽,深秋氣涼,肺金應之肌膚亦燥,火令無權。奈何諸賢皆謂屬火,大相逕庭也。知此,則喻氏此法但可治復氣之燥,而不可謂該備也。
白話文:
這個病例是燥邪盛致,治療方法是使用苦溫藥物,以辛溫藥物發汗解表。雖然本病例與冬季使用麻桂姜附不同,但溫中攻裡的原則是一樣的,所以不另外開具藥方。而且,就像夏季暑氣蒸騰使肌肉潮濕,冬季寒氣肅殺使肌膚乾燥,深秋氣候涼爽,肺金之氣旺盛,肌膚也較乾燥,火熱之氣無法發揮作用。但奇怪的是,有的名醫卻認為屬於火熱,這差別很大。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知道喻氏開的藥方只能治療復氣引起的乾燥,不能說能包治所有乾燥問題。
欲求該備,先論上焦勝氣為病。初感必在肺衛,清氣分者桑杏湯,用桑、杏、象貝、香豉以化其表,用沙參、開痞、梔子以清其本,咳者桑菊飲。如燥傷肺衛陰分,北沙參麥冬湯,用甘草、玉竹、桑葉、扁豆。清竅不利,用薄荷、桔梗、黑梔、綠豆衣、牛蒡,枯草。所謂火鬱發之,如初寒咳嗽、痰稀、鼻塞、無汗,此誠燥之正病也,用杏蘇散治之,皆治上焦法也。
白話文:
要全面探討治療方法,首先要論述上焦(肺部)的勝氣所致疾病。初期感受必定在肺衛,清氣受損者用桑杏湯,以桑葉、杏仁、象貝、香豉化解其表證,以沙參、開痞散、梔子清其裡證,咳嗽者用桑菊飲。如果燥熱傷及肺衛陰分,用北沙參麥冬湯,以甘草、玉竹、桑葉、扁豆。清竅(鼻腔、咽喉)不通暢,用薄荷、桔梗、黑梔子、綠豆衣、牛蒡、枯草。所謂「火鬱發之」,例如初期寒咳、痰稀、鼻塞、無汗,這正是燥熱正病,用杏蘇散治療,這些都是治療上焦的方法。
中焦之病,金能剋木,木病與金病同見胸脅作痛,甚則疝瘕痛,以柴胡達少陽之氣,即所以達肝木之氣,合桂枝而外,出太陽加吳萸、川楝、茴香,苦溫通降。若病在陽明裡實而堅者有二法,脈仍短澀兼緊、面青,此未從熱化也,用苦溫下之,如《金匱》大黃附子細辛湯,及天台烏藥散加巴霜之類。
白話文:
中焦出現疾病時,金氣會剋制木氣,因此木氣的病症和金氣的病症會同時表現在胸部疼痛上,嚴重時還會出現胸部的腫痛。此時,可以使用柴胡疏通少陽之氣,這也可以疏通肝木之氣。結合桂枝,從太陽經外出,再加入吳茱萸、川芎、㮊香,可起到苦溫通降的作用。
如果病症在陽明經,且陽明經裡熱嚴重而堅實,有兩種治療方法:
-
脈象仍然短促且緊,面色發青,表明熱氣尚未化解。此時可以使用苦溫瀉下的方法,如《金匱要略》中的大黃附子細辛湯,或天台烏藥散加入巴霜等。
-
脈象沉遲,舌質淡,表明熱氣已化解。此時可以使用苦寒瀉下的方法,如《傷寒論》中的承氣湯加味。
如脈已數而堅、面赤、舌黃,參之他證皆見火象,此已從熱化也,用苦寒下之,如三承氣之類,輕用硝黃亦可。病在下焦,燥氣結於血分而成癥者,無論男女皆當以化癥回生丹主之,經又曰:「燥淫所勝,男子㿗疝,女子少腹痛」,故燥症中下焦病癥疝為多,所謂燥之變症也,亦自然之病也。然則變症其盡於此乎?未也,中燥之極重者,如霍亂、寒疫。
白話文:
如果脈搏又數又硬、臉色發紅、舌苔發黃,結合其他症狀都顯示出熱象,這已經從熱性發展過來了。可以使用苦寒的瀉下藥,比如三承氣之類的,輕微使用硝黃也可以。
如果疾病位於下焦,燥氣鬱結在血脈中形成癥結,無論男女都應該以化癥回生丹為主藥。經文上說:「燥淫相勝,男子得疝氣,女子小腹疼痛。」所以燥症中下焦的疾病癥結多為疝氣,這是燥症的變證,也是自然發生的疾病。
那麼變證是不是就到此為止了?不是的,中燥最嚴重的,比如霍亂、寒疫。
蓋風火暑為陽邪,與穢濁相參則為瘟疫;濕燥寒為陰邪,與穢濁相參則為寒疫。其證支麻、轉筋、逆冷、吐瀉,甚至反惡熱、大渴、涼飲。經謂:「霧傷於上,濕傷於下。」此症乃燥金寒濕之氣直犯筋絡,由大絡、別絡內傷三陰藏真,所以轉筋入腹,即死;吐瀉者,陰陽逆亂也;諸痛者,燥金濕土之氣所摶也;渴思涼飲者,仲景謂自利而渴者屬少陰虛,故飲水自救也;陰邪上逼陽不能降,所謂戴陽也;喜涼惡熱者,飲邪內踞,陽氣無附,欲外散也;陰病見陽症,水極似火也。
白話文:
風、火、熱都是陽邪,如果和污濁之氣混合在一起就會變成瘟疫;濕、燥、寒都是陰邪,如果和污濁之氣混合在一起就會變成寒疫。其症狀有肢體麻痺、抽筋、發冷、嘔吐腹瀉,甚至厭惡熱、口渴、想喝涼水。經書中說:「霧氣傷在上,濕氣傷在下。」這種疾病是由燥金寒濕之氣直接侵犯筋絡,從大絡、別絡內傷三陰藏真,所以抽筋會痛到肚子裡,就會死亡。吐瀉是陰陽失衡引起的。各種疼痛都是燥金濕土之氣造成的。口渴想喝涼水,仲景說自發性腹瀉和口渴屬於少陰虛,所以喝水來自救。陰邪上逼,陽氣不能下降,這叫做戴陽。喜歡涼爽厭惡熱,是寒邪在體內作祟,陽氣無法依附,想要向外發散。陰病表現出陽症,水勢極強就像火一樣。
辨此症者,以當臍痛甚拒按者為真陰症,治之之法以附、桂、椒、薑、草果、吳萸、良薑驅其內走之寒,保住陽氣,烏木、降香、雄黃、薤白、丁、茴等芳香去穢,用細辛、石菖等以開其道,一面由真臟而別絡大絡外出筋經以達皮毛,一面由臟絡府絡以通六腑外達九竅,俾穢濁陰邪一齊立解,所謂「離照當空,群陰退避」,今人以謂痧症廖矣。
白話文:
判斷這種病症,以肚臍附近疼痛、按壓時非常抗拒者為真正陰寒症,治療方法要用附子、桂枝、花椒、生薑、草果、吳茱萸、良薑驅散內部寒氣,保護陽氣。烏木、降香、雄黃、薤白、丁香、茴香等芳香藥物去除穢氣,用細辛、石菖蒲等藥物打開經脈通道,一方面從臟腑經絡循行至筋骨皮毛,一方面從臟腑經絡至六腑,最終通達九竅,使穢濁陰邪全部消散,就像太陽當空照耀,所有陰寒之氣都會退散一樣。如今人們認為痧症很少見了。
若夫燥極而澤一語,以水為金子、土為金母故也,其病多見於寒濕伏暑門中,如腹痛嘔吐之類,均苦溫治燥之正法也。學者宜知濕有兼熱兼寒、暑有兼風兼燥、燥有熱化寒化,先將燥濕分開,再將寒熱細細辨之,庶幾胸有準的,而手下絲絲入扣乎。
白話文:
若說到「燥極而濕」,是因為水為金的子、土為金的母之故。這種病多見於寒濕、伏暑等疾病,如腹痛、嘔吐等症狀,適合溫治燥的方法。學者應了解,濕可兼熱兼寒,暑可兼風兼燥,燥可化熱或化寒,應先將燥濕分開,再仔細辨別寒熱,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治療時才能掌握要領。
問:瘧疾之因何由,而發瘧疾之理何書最詳,能細述歟?歷來論瘧何家最精,何方最妙,能縷述歟?溫瘧、癉瘧古方甚著,何以不驗歟?痎瘧、夜瘧其說甚多,能辨其故歟?瘧在少陽一經,其輕重深淺亦分上中下三焦臟腑論治,能分剖而明辨歟?外感有風寒暑濕,內傷有痰食瘀阻、有汗無汗、新久虛實,能條分縷晰歟?瘧母、瘧勞能詳病因治法歟?其逐層條對毋忽。
白話文:
請問瘧疾的病因是什麼?哪本書最詳盡地解釋了發病原理?可以詳細說明嗎?歷代醫家論述瘧疾,哪家最精妙?哪種方法最有效?可以詳細闡述嗎?溫瘧、癉瘧的古方很有名,為什麼現在不靈驗了?痎瘧、夜瘧有很多說法,可以辨明原因嗎?瘧疾屬於少陽經,其輕重深淺也分上中下三焦臟腑來治療,可以詳細分析並辨別嗎?外感有風寒暑濕,內傷有痰食瘀阻、有汗無汗、新久虛實,可以條理分明地解釋嗎?瘧母、瘧勞能詳細說明病因和治療方法嗎?請逐層條對,不要遺漏。
瘧之因由於夏暑,瘧之理詳於《內經》。經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巨陽虛則腹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虛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故渴而欲飲水也,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
白話文:
瘧疾的成因源自夏季暑氣,《內經》中詳細說明瞭瘧疾的原理。經典記載:「陰陽上下交替運轉,虛實不斷轉變,陽氣過於陰氣,則陰氣實而陽氣虛。陽明經虛,則會寒戰、下巴顫動;巨陽經虛,則會腹背頭頸痛;三陽經皆虛,則陰氣虛而骨頭寒冷和疼痛。寒氣從內部產生,因此內外都寒冷。陰氣逆行達到極點,則陽氣又重新出現,陽氣和陰氣再次交替於體外,則陰氣虛而陽氣實。陽氣旺盛,則體外發熱;陰氣虛,則體內發熱。因此會口渴而想喝水。這些症狀都是夏季因暑熱所致。
氣藏於肌膚之內腸胃之外營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孔疏,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於浴水遂閉汗孔,暑毒無從發泄,故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蓋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其間日作者,由氣之舍深內薄於陰,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而作也。」讀以上經文,明朗朗如月,後人著作不昌斯言矣(以上瘧因)。
白話文:
氣藏在皮膚和胃腸之外,是營氣停駐的地方。這使人毛孔疏通,可以排出體內的秋氣。如果汗水遇風或沖冷水,汗孔就會閉合,暑熱之毒無法排出,所以氣就會停留在皮膚內,與衛氣並存。
衛氣就像太陽一樣,白天在外,晚上在內。陽氣升起時,衛氣就會外出;陰氣來臨時,衛氣就會內收。內外相交,所以人才能正常活動。
其中隔日發作的瘧疾,是因為氣藏得很深,內收於陰氣後,運行路徑長、氣息深、運行緩慢,無法與衛氣同步運行,所以無法完全排出,因此隔日發作。讀了這段經文,道理就像月光一樣清清楚楚,後人的著作都沒有超過這番論述(以上是瘧疾發生的原因)。
惜無治法,不得不求之後賢,而後賢亦有精當之論,可與經文並行者朱丹溪曰:「無痰不成瘧。瘧由暑邪舍於營衛,腠理不密,復遇風寒,鬱閉汗孔,郁汗成痰,寒熱相搏,故為瘧。其治法,無汗者要有汗,散邪為主,兼補正氣;有汗者要無汗,扶正為主,兼散邪氣。」按丹溪補出痰字,所以易於纏綿。
白話文:
可惜沒有治療方法,不得不再請教後代賢人,而後代賢人也有精闢的見解,可以和經典文獻並行。朱丹溪說:「沒有痰就無法形成瘧疾。瘧疾是由於暑邪停留在營衛之間,腠理不緻密,又遇上風寒,汗孔閉塞,鬱結的汗液形成痰,寒熱交替作用,因此產生瘧疾。治療方法是,不出汗的要發汗,以祛邪為主,兼顧補益正氣;出汗的要止汗,以扶正為主,兼顧祛邪。」按朱丹溪補充了「痰」字,所以瘧疾容易纏綿不愈。
有汗無汗最當明辨於後,秦元宮曰:「少陽膽為震,為乾之長子,諸陽所從,邪欲入陰而拒之,遂積於經,隨氣行少陽而與邪爭,二陽三陽並而入內為援。由是外無陽而戰慄,頃之陽從外出則大熱,勝復之道也。間日一發者,戰後兩衰不能爭,休息而更戰也。」按:此條可作經注。
白話文:
關於有沒有出汗,最好能清楚辨別。秦元宮說:「少陽膽為震,為乾(卦)的長子,是諸陽的領導者。邪氣想侵入陰經,但是少陽膽會抗拒它,所以邪氣就積聚於經絡中,隨著氣血運行在少陽經脈,與邪氣相爭。二陽、三陽經脈也前來協助。因此,體外沒有陽氣,所以會感到戰慄。過一會兒,陽氣從體內外出,就會發熱,這是戰勝邪氣的方法。隔天發作一次的,是因為戰勝後雙方都虛弱,不能繼續爭鬥,休息後再繼續作戰。」按:這段話可以作為經文的註解。
又曰:「四序五行皆順生,惟夏交秋為火剋金,雖有坤土間之,熱極忽涼,火未退而金受制。庚日為伏,是火未退而金潛伏也。立秋後金令當權,而木藉子之勢不肯受制,於是金木相戰。《易》曰:「戰乎乾是也。瘧病者,金木相戰也。脈弦,木強之徵也。然必有外邪交構而禍作。
白話文:
又說:「一年四季五行的變化都是順著生長,只有夏季交接秋季的時候是火克金,雖然有代表土的坤卦來調和,但極熱的天氣會突然變涼,火氣尚未退去,金氣就被壓制住了。庚日是伏藏,是因為火氣尚未退去,金氣潛藏著。立秋之後,金氣掌權,但木氣依附著水氣不肯屈服,於是金木相爭。《易經》裡說:「在乾卦中作戰」,瘧疾就是金木相爭造成的。脈搏弦緊,是木氣強盛的徵兆。不過,一定有外來的邪氣介入,才會引發疾病。
暑邪甚者黨木,寒邪甚者黨金。始則金先犯木,木火退而身寒;繼則木出相爭而大熱,此其常也。木火強者木先犯金,先熱後寒,變也。但熱不寒者癉瘧,木火太旺,肺金束手無權,不得不用石膏、知母以瀉其子,治法以助金為正理,以講和為善術,柴胡疏肝,黃芩助肺金,甘草調和,半夏驅邪,而陰用人參、生薑補肺金為左袒,使相和而止,甚則膏知以助金,歸桂以和肝。若虛人胃嘔吐不堪,用人參姜皮專補肺金,使木不敢交鋒,大兵壓勝法也。
白話文:
夏天陽氣過盛,容易導致木氣亢盛,而冬天陰氣過盛,則容易導致金氣亢盛。
一開始,金氣會先侵犯木氣,導致木火之氣衰退,身體發寒;接著,木氣會出來反抗金氣,導致體溫升高,這是常見的情況。
如果木火之氣特別強盛,則木氣會先侵犯金氣,先出現發熱的症狀,然後才會發寒,這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如果只發熱不發寒,則可能是瘧疾。因為木火之氣過於旺盛,導致肺金(金氣)失去控制權,必須使用石膏、知母等藥物來瀉掉過多的木火之氣。
治療方法應該是幫助肺金恢復平衡,並促進木火之氣與金氣和解。柴胡可以疏通肝氣,黃芩可以協助肺金,甘草可以調和氣血,半夏可以驅邪。
此外,還可以陰用人參、生薑來補益肺金,使木火之氣和金氣和解,從而止住症狀。
如果症狀嚴重,則可以加大石膏和知母的用量來幫助肺金,並使用歸桂來調和肝氣。
如果患者體質虛弱,出現胃嘔吐的症狀,則應使用人參和姜皮專門補益肺金,讓木火不敢與肺金對抗,這就是所謂的「大兵壓勝」之法。
露一宿者,藉秋氣之助金也。」按:此條精當奇確,在諸家之上,能清其界(以上語諸家)。薛一飄曰:「瘧邪皆得自夏秋浴水悽風,俞穴留邪與衛氣相遇乃作。」《內經》溫瘧論謂:「冬寒藏於少陰,大暑用力而發,皆紙上空談,仲景之白虎桂枝用之不見其撤熱之功,反見營熱煩躁之害,石膏徒足郁邪,桂枝反熱其營,故不中病情。
白話文:
過了夜晚的人,藉助秋天助金的氣。**注釋:**這句話精確而奇妙,在眾多說法中,最能明確這一點(以上是諸家之言)。
薛一飄說:「瘧疾都是由於夏秋洗澡遇上寒風,病邪留穴,遇上衛氣而發作。」《內經》中關於溫瘧的理論說:「冬天寒氣藏在少陰,大暑時動用陽氣而發病。」這些說法都是紙上談兵。仲景用的白虎湯和桂枝湯,用後不見其退熱的功效,反而會見營熱煩躁的危害。石膏只能鬱結病邪,桂枝反而會使營熱加重,所以都不符合病情。
余制一方,治溫瘧、癉瘧頗效,名清瘧飲,用青蒿、炒蜀漆、知母、花粉、淡芩、鱉甲、丹皮,取蜀漆苦辛引達瘧邪,知、芩、花粉、苦鹽清肺胃之熱,鱉甲、丹皮、辛鹽、清鹽以破肝血,其症自愈,然不能速治,不可急,急則生變。」按:此條知今日但熱不寒之癉瘧,與古人方論不合,當另出心裁(溫瘧癉瘧)。
白話文:
我配製了一個方劑,治療溫瘧和癉瘧效果很顯著,名為「清瘧飲」。方中使用青蒿、炒蜀漆、知母、花粉、淡芩、鱉甲和丹皮。蜀漆味苦辛,能引導瘧邪排出;知母、淡芩、花粉和苦鹽可以清肺胃之熱;鱉甲、丹皮、辛鹽和清鹽可以破肝血。服用此方後,症狀自然會好轉,但不能指望快速治癒,不要著急,著急容易導致病情變化。
注: 此條方劑適用於現代只發熱不發冷的癉瘧,與古代方論不合,需要另行考量(溫瘧癉瘧)。
三日一發為痎瘧,以氣虛不能抵受暑邪,邪氣深陷故也。先哲皆以大補元氣為主,立齋用參朮煨姜頓服即止,丹溪用大劑補中益氣加煨姜亦妙。其有不效者因暑邪未清,先宜清暑益氣湯,驅散暑邪補養正氣,再用溫補。其病在脾肝腎,方詳下焦瘧中(痎瘧)。夜瘧者,諸書皆作陰分受邪,惟汪石山謂陽虛陷入,當用助氣藥加血藥引入陰分,如四君加羌、防、柴、桂升接三陽,芎、歸、桃仁引入陰分以出還陽分。按:此條論夜瘧,宜與分晰。
白話文:
每三天發病一次的瘧疾,是因為氣虛不能抵抗暑邪,導致邪氣深入體內。古人治療原則都是以大補元氣為主,齋戒期間用人參、茯苓、煨生薑一起服用,立即就能止瀉。丹溪用大量補中益氣湯加煨生薑也很有效。
如果治療無效,可能是暑邪未清。應先用清暑益氣湯驅散暑邪,滋養正氣,再用溫補藥物。
瘧疾涉及脾、肝、腎,詳細方劑見下焦瘧疾。
對於夜間發作的瘧疾,其他醫書都認為是陰分受邪。只有汪石山認為是陽虛導致邪氣深入,應使用補氣藥加補血藥引邪氣進入陰分。例如四君子湯加羌活、防風、柴胡、桂枝升提三陽,川芎、當歸、桃仁引邪氣進入陰分,最終排出體外。
注: 這段文字討論夜間瘧疾,應仔細辨別。
三四發後漸入陰分者,從陽虛陷入,宜上法;若初起即發於夜,是陰分受邪,宜桂枝桃仁湯直散血中之邪。薛氏清瘧飲、追瘧飲亦治熱入營中之瘧,(夜瘧)。上焦之瘧,舌白濁飲、咳嗽頻仍,寒從背起,名曰肺瘧,最忌小柴胡,以肺去半表半裡甚遠,不得引邪深入,用杏、蔻、翹、桑、芩、滑輕宣肺氣,無使邪聚則愈(肺瘧)。昏狂譫語、煩渴者曰心瘧,加減銀翹湯,甚則牛黃丸、紫雪丹(心瘧)。
白話文:
發作三四次後逐漸進入陰分(身體深層)的瘧疾,是由陽虛而引起的,應採用溫陽散寒之法;如果發病初期就出現在晚上,是陰分受到邪氣,宜用桂枝桃仁湯直接散去血中的邪氣。薛氏清瘧飲、追瘧飲也可治療熱邪進入營血中的瘧疾(即夜瘧)。
上焦(上半身)的瘧疾,舌苔白濁,經常咳嗽,寒氣從背部開始產生,稱為肺瘧,最忌用小柴胡湯,因為肺既屬表又屬裏,距離較遠,不適合引邪深入。宜用杏仁、蔻仁、半夏、桑白皮、黃芩、滑石等輕宣肺氣的藥物,防止邪氣聚集,從而治癒(肺瘧)。
出現神志不清、語言錯亂、煩渴等症狀的,稱為心瘧,加減銀翹湯治療;嚴重時可用牛黃丸、紫雪丹(心瘧)。
中焦之瘧變化最多,大約不外胃熱脾濕兩種。濕瘧見瘡,蒼朮、白虎加草果,此胃熱也。胸中痞結,邪漸入陰,草果、知母、半、樸、芩、粉、薑、梅湯,此脾濕也。惟草果能治太陰獨勝之寒,能升邪使出;樸、半助之;知母能瀉陽明獨勝之熱,花粉佐之;薑、半開痞,梅、芩清熱和肝,此從清脾達原兩方化裁而出,實瘧門之主方,用之善於剪裁可也。傷胃陰者味變酸濁,加減瀉心湯;不復者麥冬、麻仁、白芍、首烏、烏梅、知母(胃瘧)。
白話文:
中焦的瘧疾變化很多,但主要有胃熱和脾濕兩種。濕熱瘧疾會出現瘡瘍,可以用蒼朮、白虎湯加草果來治療,這是胃熱造成的。如果胸部有痞結,邪氣逐漸侵入陰分,則可以用草果、知母、半夏、樸硝、黃芩、花粉、生薑、烏梅湯來治療,這是脾濕造成的。其中,草果能治療太陰獨勝的寒證,還能升提邪氣讓它排出;樸硝、半夏幫助草果發揮作用;知母能瀉陽明獨勝的熱證,花粉輔助知母;生薑、半夏可以消除痞結,烏梅、黃芩可以清熱和肝。這個方劑是從「清脾達原湯」兩方化裁而來的,是瘧疾中最主要的方劑,使用時可以靈活調整。如果傷了胃陰,味道會變酸腐,需要加減「瀉心湯」;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使用麥冬、麻仁、白芍、首烏、烏梅、知母(用於胃瘧)。
脾瘧多嘔,熱聚心胸,芩、連、枳、芍、薑、半;燥甚者,牛黃丸:脈濡腹滿肢冷,露姜飲;嘔吐噫氣,腹鳴溏泄,參、薑、草果、青皮、陳、半;久不止者氣虛,補中益氣;偏熱重者,青蒿鱉甲飲;少陽如傷寒者,小柴胡,熱多加花粉,寒多加乾薑;舌白、脘悶、肢冷、渴喜熱飲,濕蘊之故,厚朴草果湯(脾瘧)。下焦之瘧皆三陰痎瘧。
白話文:
脾瘧
脾臟受瘧疾侵擾,常伴有嘔吐,熱氣聚集在心胸,用黃芩、黃連、枳殼、芍藥、生薑、半夏治療。
症狀較為乾燥的 ,可用牛黃丸治療。
脈搏濡滑、腹部脹滿、四肢冰冷 ,可用露姜飲治療。
嘔吐、打嗝,腹鳴、腹瀉 ,可用人參、生薑、草果、陳皮、半夏治療。
久治不癒且氣虛 ,可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偏熱較重 ,可用青蒿鱉甲飲治療。
少陽症狀與傷寒相似 ,可用小柴胡湯治療,熱症較重加花粉,寒症較重加乾薑。
舌苔白、胸悶、四肢冰冷、口渴喜喝熱飲 ,是由於濕氣鬱積所致,可用厚朴草果湯(脾瘧)治療。
下焦的瘧疾都是三陰經受瘧疾侵擾。
在太陰脾者腹脹、不渴、嘔水,溫脾湯,草果、桂、樸、苓、漆、生薑;在少陰腎者形寒、嗜臥、舌淡、脈微,扶陽湯,鹿茸、參、附、歸、桂、漆;在厥陰者痞結、氣逆、欲嘔,減味烏梅丸,朮、附、參、橘、歸。此皆下焦法也(以上三焦)。風瘧,惡風、自汗、脈浮,桂枝羌活湯(羌桂防草);無汗加麻黃,嘔加陳半(風瘧)。
白話文:
太陰脾:
- 腹脹,不口渴,嘔吐清水。
- 溫脾湯: 草果、桂枝、茯苓、肉桂、漆皮、生薑
少陰腎:
- 身體發冷,嗜睡,舌色淡,脈搏微弱。
- 扶陽湯: 鹿茸、人參、附子、當歸、肉桂、漆皮
厥陰
- 腹部脹結,氣逆上行,欲嘔。
- 減味烏梅丸: 蒼朮、附子、人參、橘皮、當歸。
以上為下焦的治療方法 (包括以上提及的三焦)。
風瘧
- 怕風、自發汗、脈搏浮。
- 桂枝羌活湯: 桂枝、羌活、防風、草果。
- 若不發汗,可添加麻黃;若嘔吐,可添加陳半夏。
寒瘧,惡寒、無汗、脈緊,麻黃羌活湯(即前方加麻黃)。暑瘧,面垢、口渴、熱退亦常自汗,白虎湯(暑瘧)。濕瘧,小便不利、骨節重痛而煩、脹滿、自汗,滲濕湯加柴、芩,或胃芩湯加黃芩(濕瘧)。痰瘧,痰涎潮壅,二陳加常山、枳實、柴芩(痰瘧)。食瘧,惡食、吞酸、噯氣、膈中不寬,平胃散加砂仁、草果、神麯、青皮(食瘧)。
白話文:
寒瘧:
- 症狀:畏寒、無汗、脈搏緊
- 治療:麻黃羌活湯(在前方藥方中加入麻黃)
暑瘧:
- 症狀:臉色暗沉、口渴、退燒後常出汗
- 治療:白虎湯
濕瘧:
- 症狀:小便不順、關節沉重疼痛、煩躁、腹脹、自汗
- 治療:滲濕湯加上柴胡、黃芩,或胃芩湯加上黃芩
痰瘧:
- 症狀:痰多、呼吸不順
- 治療:二陳湯加上常山、枳實、柴胡、黃芩
食瘧:
- 症狀:厭食、反酸、打嗝、胸悶
- 治療:平胃散加上砂仁、草果、神曲、青皮
瘀阻,即陰分夜瘧之一種,桂枝桃仁湯(瘀阻)。久瘧無汗,屬氣虛,宜撫元氣,不宜散,雖屬有汗、仍身疼怕風,此汗未徹,仍須汗之。初發多汗,當清暑疏風;無汗寒多,風寒未散,煩熱多汗,暑熱未清,氣虛者,參朮苓耆人參養營湯;血虛者,何首烏散(有汗、無汗、新久、虛實)。瘧邪日久不散,私結營壘於肝木之部,名曰瘧母,宜鱉煎丸。
常在左脅結癖,其延久氣血衰而寒熱時作者瘧勞,仍當從陰陽偏處調補。
白話文:
淤阻:是一種陰性體質的間歇性發作的瘧疾,使用桂枝桃仁湯治療。久瘧無汗:屬於氣虛,應當溫補元氣,不宜散邪;即使有汗,但仍然身體疼痛、怕風,這是汗未完全排出,仍需要發汗。初發多汗:應當清熱疏風;沒有汗且寒氣較多,表示風寒未散;煩熱且多汗,表示暑熱未清;氣虛的人可用參朮苓耆人參養營湯;血虛的人可用何首烏散(針對不同情況,如出汗、不出汗、新發、舊發、虛症、實症)。瘧邪長期不散,會在肝木的部位私自形成營壘,稱為「瘧母」,應當使用鱉煎丸治療。
問:滯下之病古稱腸癖,後世名痢。痢字作順利解,今以澀滯名痢者何居?其所以澀滯者何故?赤色者何故?色白者何故?赤白相兼見者何故?色黑者何故?色青者何故?純血者何故?如濃血稀薄者何故?如豆汁者何故?如屋漏水者何故?自古論痢諸名家其精當可道者,能詳述乎?諸家皆謂濕火,景岳、石頑獨有寒冷一種,其故安在?厭食者曰噤口痢,時發者曰休息痢,當詳所因所治,孕婦尤難,皆宜辨。
白話文:
問:
中醫古籍中稱滯下之疾為「腸癖」,後世稱為「痢疾」。然而,「痢」字應解作順暢,為何現在卻用「澀滯」來稱呼痢疾?痢疾之所以澀滯的原因是什麼?赤色痢疾為何物?白色痢疾為何物?赤白相兼的痢疾又是什麼原因?黑色痢疾和青色痢疾又是什麼?純血色痢疾是如何形成的?如濃血稀薄的痢疾是什麼情況?如豆汁一樣的痢疾是如何形成的?如屋漏水一樣的痢疾又是什麼?自古以來,中醫各家對痢疾的論述之中,有哪家尤其精當值得闡述?諸家都認為痢疾是由濕火所致,唯獨景嶽和石頑認為痢疾還有一種寒證,這是什麼緣故?厭食的痢疾稱為「噤口痢」,時有時無的痢疾稱為「休息痢」,要仔細區分其成因和治法,尤其孕婦患痢疾更加棘手,這些都應該明確辨別。
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則入,五臟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癖。」言「臟氣久滯不能運行,津液移於二腸而為澼積崩迫,陰氣受傷所致也。」審是痢疾,古名腸澼,今以痢名,傳述之謬也。欲其所以滯下,所以五色,當求之諸名家。李東垣曰:「飲食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清陽之氣反下降為飧泄,久則太陰傷少陰為腸澼,寒冷傷中而脹者為飧泄,宜溫熱消導。濕熱傷中下濃血,宜苦寒疏利。
白話文:
古書上說:「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陰邪就會趁虛而入,五臟被堵塞,就會導致大便稀溏,時間長了就會變成慢性腹瀉。」意思是「臟腑之氣長期停滯無法運行,津液積在大小腸中形成粘稠的積液導致排便困難,這是陰氣受損造成的。」仔細看這種腹瀉,古稱腸澼,現在就直接叫腹瀉,是傳承中的錯誤。想知道腹瀉發生的原因和不同症狀,應該向各個名醫請教。李東垣說:「飲食起居不規律損傷了胃氣,於是胃氣會升騰,清陽之氣反而下降形成腹瀉,時間長了就會損傷太陰脾臟和少陰腎臟,形成腸澼,寒邪損傷中焦而導致腹脹的也是腹瀉,宜溫熱驅散,疏通導泄。濕熱損傷中焦而產生黏濁的血液的,宜苦寒瀉下,疏利氣血。
風邪下陷,宜升舉。濕熱內盛,宜分別:裡急者宜下,後重者宜調,洞泄腸鳴脈細者溫收之,稠黏澀滯脈有力者寒下之。」按:此條前注經而後統論痢病,最明晰。朱丹溪曰:「赤痢自小腸來,白痢自大腸來,皆以濕熱為本。」按:此條明金色白而火色赤。王宇泰曰:「胃有濕熱拂鬱不化,氣凝注大腸成白痢,血凝注小腸成赤痢,二腸均受赤白並下,以大腸合肺、小腸合心也。初起實者必推蕩之,通因通用也。
白話文:
風邪下行,應使用升舉藥物。濕熱內盛,應視情況處理:裡急後重的,宜用瀉下藥物;後重較明顯的,宜用調和藥物;洞洩腸鳴而脈細的,溫補收澀;大便粘稠燥結而脈有力的,寒性瀉下。
註解:
這段話先解釋經文,後統論痢疾,非常清晰。
朱丹溪說:「赤痢是由小腸引起,白痢是由大腸引起,都是以濕熱為根本。」
註解:
這段話說明紅色痢疾是因為火氣,而白色痢疾是因為金氣。
王宇泰說:「胃中有濕熱,鬱結不散,氣凝結在大腸形成白痢,血凝結在小腸形成赤痢,兩條腸同時受到影響,就會出現赤白相間的痢疾,因為大腸與肺相合,小腸與心相合。痢疾初期症狀較重的,必須使用推蕩之劑,因為同時治療原因和症狀。」
如失下,五六日後脾胃虛,難勝下。白者平胃加楂、檳、枳、芍、芩、連、滑、曲、歸、姜,紅者芍藥湯加桃仁、滑石、枳殼、青皮、蒼朮,以引血調氣。純血脈弦,風邪傷肝,肝主血,宜防風白芍湯;痢如豆汁者,此元氣大虛,香參散加當歸、粟殼;赤黑相雜者,此濕勝也。」按:此條論痢甚明。
白話文:
如果痢疾持續超過五、六天,脾胃就會虛弱,難以抵抗腹瀉。白色痢疾,可用平胃顆粒加上山楂、檳榔、枳殼、芍藥、黃芩、連翹、滑石、麥芽、當歸、生薑。紅色痢疾,可用芍藥湯加上桃仁、滑石、枳殼、陳皮、蒼朮,以引血調氣。脈象呈弦緊,說明風邪侵襲肝臟,肝臟主血,應使用防風白芍湯。痢疾的排泄物像豆汁一樣,表示元氣大虛,應服用香參散加上當歸、粟殼。排泄物呈赤黑色相雜,說明濕氣過重。
註解:
本條古文對痢疾的論述十分清晰。
薛立齋曰:「久痢黃中帶青,肝木刑脾土,宜補脾平肝,四君白芍;黃而兼白,子全母虛,宜補脾胃,用益黃散;黃而兼黑,腎水侮土,宜補土製水,六君加薑桂。」按:此條明青黑色之所以然。張景岳曰:「痢起夏秋,濕蒸熱鬱,本乎天也。因熱求冷,過吞生冷,由乎人也。
白話文:
薛立齋說:「長期的痢疾,糞便呈黃色中帶青色,是肝木剋制脾土,應補脾氣、平息肝氣,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白芍;糞便黃色兼白,是腎氣不足,應補脾胃,可以用益黃散;糞便黃色兼黑色,是腎水剋制脾土,應補土氣、制約水氣,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薑桂。」
註解:這條文說明瞭糞便呈現青色或黑色的原因。張景嶽說:「痢疾多發在夏秋,是由於濕氣蒸騰、熱氣鬱積造成的,這是自然環境的因素。而因為怕熱而過度吃生冷食物,這是人為的因素。
氣壯而傷於天者,鬱熱居多;氣弱而傷於人者,陰寒為甚。寒者必虛,熱者必實。」按:此條似痢有陰寒一種。周慎齋曰:「夏日太陰用事,過食生冷,積而不化,積久成熱。發於秋者,陽氣入里攻之使發,治宜苦寒,燥濕滌熱,佐以辛熱,開鬱達氣,故曰:行血則便膿自已,調氣則後重自除。又曰:肺主氣,凝滯傷氣,移熱大腸,氣凝澀而成白痢。
白話文:
陽氣旺盛而受天氣傷害的,多是鬱熱;陽氣虛弱而受人為傷害的,則陰寒較為嚴重。寒證必定虛弱,熱證必定實證。
按: 這條說的是痢疾中有一種陰寒型。
周慎齋說:「夏天是太陰當令,過度食用生冷食物,積聚而不消化,時間久了就化熱。到了秋天發作,是陽氣進入體內攻擊它而發病,治療應以苦寒藥物為主,燥濕清熱,佐以辛熱藥物,疏通氣鬱,所以說:行血止住血痢,調理氣血消除腹脹。
又說:肺主氣,氣血凝滯傷及肺氣,熱邪轉移到大腸,氣血凝結而形成白痢。」
心主血,鬱熱傷血,移熱小腸,則血凝澀而成赤痢。此二臟二腑之積熱也。若胃傷於冷物則胃寒,精氣不輸於脾,脾不能散精幹肺,津液留滯於胃為胃積。症見嘔逆、噁心、便色如桃膠不臭、右關沉細而緊,當用樸、桂、萸、薑、木香;虛者附子理中,非二腸之積可比也。」按:此條辨寒者屬胃積,熱者是腸積。
白話文:
心主導血,鬱結的熱氣會損傷血液,移熱到小腸,使得血液凝結變澀,形成赤痢。這是心臟和小腸兩臟兩腑積熱造成的。如果胃受到寒涼食物的傷害,就會導致胃寒,精氣無法輸送到脾臟,脾臟也無法將精氣散佈到肺部,津液就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積。症狀表現為嘔吐逆氣、噁心、便便顏色像桃膠一樣且沒有異味、右手關脈沉細而緊,此時應當使用樸硝、肉桂、肉蓯蓉、生薑、木香等藥物;如果是虛證,則使用附子理中湯,與兩腸積熱的情況不可相提並論。」注:此條辨證,寒者屬於胃積,熱者屬於腸積。
又曰:「色黑有兩種。焦黑者,熱極反兼勝己之化,芩芍湯送香連丸;如漆有光者,瘀血凝久,桃核承氣湯。」按:此條辨黑色更明。張石頑曰:「劉、李、朱三家皆以痢主濕熱,恣用苦寒,蒙害至今未已,曷知血色鮮紫濃厚者,信乎屬熱。若瘀晦稀淡及瑪瑙色者,如陽虛不能制陰而下,非溫理其氣則血不清,理氣如爐冶分金,最為捷法。
白話文:
他又說:「黑色也分兩種。焦黑色是熱到極點,反過來又兼併剋制自己的病變,用芩芍湯送服香連丸;像漆那樣有光澤的,是瘀血凝結了很久,用桃核承氣湯。」按:這一段話把黑色證辨得更加清楚。張石頑說:「劉(完素)、李(杲)、朱(肱)三家都認為痢疾是由濕熱引起的,只用苦寒的藥物,受蒙害的人至今沒有停止,哪能只知道血色鮮紫濃厚的人,的確是屬於熱證。如果瘀血暗晦稀淡,或者瑪瑙色的,就像陽氣虛弱不能控制陰氣而下降,如果不溫暖調理其氣,血就不會清,調理氣就像爐子裡冶煉金子,是最快速的方法。
余凡遇五色噤口及瘀晦清血諸痢,每用別絡專理脾胃,肉桂茯苓專伐腎邪,其效如神。腹痛後重加木香檳榔以泄之;飲食艱進,兼枳實焦術以運之;陰氣上逆乾嘔,木香吳萸以溫之;嘔吐涎水,橘半生薑以豁之;膿血稠黏,茜根烏梅理之。」按:此條合以溫法。秦元宮曰:「秋時肺金氣欲降,而小腸有火,間不使達於大腸。
白話文:
我處理各種痢疾(例如五色噤口和瘀血膿血痢),總是專門調理脾胃和腎臟。使用肉桂和茯苓專門消除腎臟的邪氣,效果神奇。腹痛便後加重時,再用木香和檳榔將其瀉出。飲食困難時,再加枳實和焦術來幫助消化。陰氣上逆引發乾嘔時,可以用木香和吳茱萸來溫暖。嘔吐涎水時,可以用橘皮和生薑來疏通。膿血稠黏時,可以用茜根和烏梅來治療。
按語:
這條藥方屬於溫法治療。秦元宮說:「秋季肺金之氣下降,而小腸有火,有時會阻礙肺金之氣到達大腸。」
小腸丙火克庚金,秋金燥,故腹痛後重而氣不能通。正治之法,不過沙糖利小腸,萊菔汁以通大腸,加陳松蘿茶四五錢以瀉火,淡關頭化熱以潤,燥則愈。火甚閉結者,用檳榔二三錢,煎湯下黑金丸三四錢,或酒蒸大黃飯丸三四錢亦可。若其人肥甘過度,瓜果炙煿煎炒熱毒遺積腸間,肺氣斂降隨小腸之火而急奔大腸,則如被火焚,腹大痛、痢不休、煩躁口渴,急須芩連檳柏大劑以救之。脈必數而有力,緩則腸胃腐爛。
白話文:
小腸的火熱之氣(丙火)會剋制肺金之氣(庚金)。秋天金氣乾燥,所以腹痛便祕,氣血不通。治療的方法,就是用沙糖通利小腸,用萊菔汁通利大腸,再加上陳松蘿茶四五錢來瀉火,用淡關頭化解熱氣滋潤腸道,乾燥的情況就會改善。如果火氣太盛導致嚴重腹脹便祕,可以用檳榔二三錢煎湯後,服用黑金丸三四錢,或者也可以用酒蒸大黃飯丸三四錢。如果一個人飲食過於肥膩、過多食用煎烤炒的食物,導致熱毒積存在腸道,肺氣下降合著小腸的火氣直接奔入大腸,就會出現像被火燃燒一樣的症狀:劇烈腹痛、腹瀉不止、煩躁不安、口渴。這時必須趕緊服用大量的黃芩、黃連、檳榔、柏子來急救。脈象一定會數而有力,如果脈象緩弱,表示腸胃已經腐爛。
若兼發熱脈浮者,必有外邪,用敗毒散熱服取微汗。兼瘧者,先治瘧。先輩脾傳胃之說迂而未當,此症腹痛是丙火克庚金,與木剋土不同,宜用通法,不宜芍草歸等。若純紅者,熱入血分,用涼血湯地榆、槐花、神麯酒炒各三錢,煎七分,藕汁一杯,沙糖調服。」按:此條明白曉暢,勝於前輩。
白話文:
如果同時有發熱、脈浮的症狀,一定是外邪入侵,使用敗毒散退熱,服後發點微汗。如果伴有瘧疾,先治療瘧疾。古人提出的「脾傳胃」的說法迂腐不切實際,此病的腹痛是丙火克庚金,與木剋土不同,應採用疏通的方法,不宜使用芍藥、歸脾等藥物。如果疼痛呈純紅色,表示熱氣已經侵入血液,使用涼血湯:地榆、槐花、神麯酒炒,各三錢,煎取七分,藕汁一杯,加沙糖調勻服用。按:此條說明清晰明瞭,優於前輩。
從來論痢皆屬火,而石頑、景岳獨言寒涼者皆寒藥誤治而變之痢,非痢之本病也。因其始不急通大腸,而徒用梔柏芩連,腸仍未通而胃已寒。或屢用香陳檳樸,致火未除而氣已大耗,未有痢疾起始而先虛寒者也。此丙火小腸閉塞而腎燥,肉蓯蓉為對症之的藥。他如噁心厭食者曰噤口痢,是濕熱之氣上塞於胃口也。
白話文:
歷來關於霍亂的醫學論述都認為它屬於火熱證,而只有石頑和景嶽認為是寒症,這種說法是因為寒性的藥物錯誤治療而導致霍亂的病變,並不是霍亂的根本病因。
由於在霍亂初期沒有及時暢通大腸,反而使用苦寒的黃柏和連翹,導致大腸仍然不暢通,而胃部已經寒涼。或者誤用溫熱的香附和陳皮,導致火熱未消,而氣血已經大量耗損。沒有任何霍亂疾病在發病之初就出現寒證的。
真正的霍亂是由於小腸閉塞導致乾燥灼熱,肉蓯蓉是對證治療的良藥。其他如治療心煩或嘔吐的藥物,也都是因為熱氣上逆,堵塞胃口所致。
若未下者脈有力,仍須大黃,下通上自寬也。若下過脈弱者,養胃湯茉莉、扁豆花、連肉、菖蒲根、枳殼、粳米、炒黃米、綠豆皮、人參,用老蘇梗乘熱泡藥,再隔煮三四沸,即服。渴者加連一分,銀花露溫服數杯亦妙。服此不愈者,胃氣大虛,用升麻一錢、炒蓮肉五錢、人參三錢、煎服,此治噤口症也。
白話文:
如果沒有腹瀉,脈搏有力,仍然需要服用大黃,使大便通暢,上身的症狀自然會緩解。如果腹瀉過度,脈搏虛弱,則服用養胃湯,配方如下:茉莉花、扁豆花、蓮肉、菖蒲根、枳殼、粳米、炒黃米、綠豆皮、人參。用老蘇梗趁熱泡茶,再隔水煮三到四次,趁熱服用。口渴的人,增加連翹的分量。也可以服用銀花露,溫熱後分多次服用,效果也不錯。服用這些藥物後,如果症狀沒有改善,說明胃氣已經非常虛弱,可以用升麻一錢、炒蓮肉五錢、人參三錢煎服,這可以治療噤口症。
又如經年累月時作時止者曰休息痢,因兜澀太早,積未盡除之故,宜再投蕩積之藥,後調脾胃。如虛者,以調養之中微加消導藥。仲景云:「下痢已瘥,至其年月日後發者,以積未盡也。當下之餘,用補中益氣加肉果煎送駐車丸,多效。
白話文:
另外,像是連續好幾個月時好時壞的稱作「休息痢」。這是因為過早服用收斂藥,導致積食沒有完全清除的緣故。此時宜再服用消積的藥物,後續再調理脾胃。如果是虛證,可稍加消導藥在調養藥物中。仲景說:「腹瀉已經痊癒,到了某個特定年月日時又發作,是因積食沒有完全清除之故。此時宜再用補中益氣湯加肉果煎服送下駐車丸,常有效果。
至如孕婦痢疾裡急後重最為棘手,只用蘇梗、杏仁、枳殼,不宜檳榔,黃芩可以重用,中氣不和少加木香,重用砂仁,金銀花露宜多服,不可缺也,若夫純血如塵腐色,如屋漏水,大孔如竹筒,唇如硃紅,身熱脈大有力,四肢腫冷及呃逆者,皆不治。」
白話文:
尤其針對孕婦的痢疾,便意急促且大便黏滯,最難處理。可用蘇梗、杏仁、枳殼治療,不要用檳榔。黃芩可以用量較多,如果中氣不協調,可以適當加入木香,砂仁用量加大。金銀花露應該多服用,不能缺少。如果大便純粹是血,呈現出陳腐的顏色,像屋頂漏水,大孔像竹筒,嘴脣呈硃紅色,身體發熱,脈搏有力,四肢腫脹冰冷,伴有呃逆的,都無法治癒。
問:中風急症也,先當分辨閉脫二症,若何見症?脫者何因?閉者何因?其次有中外風見症、有中內風見症、有風入腸胃見症、有風入經絡見症、有類中風見症、有痰厥見症、有中暑見症、有客忤見症、又有無病忽然風發見症,以上十症各宜分別定方。此症風外惟痰,痰有從火化者,有從濕化者,皆宜明辨。
又此症初病時往往不能言,切脈又為要務,當分別詳細書之。
白話文:
問題:
中風是一種急症,首先需要區分閉證和脫證。閉證和脫證是如何表現症狀的?它們的病因是什麼?此外,中風有內外之分,還有風入腸胃、經絡、類中風、痰厥、中暑、客忤等症狀。還有一種是無病突然發作的風證。這十種症狀都需要區分清楚,才能確定治療方案。風證的外在病因只有痰,而痰又分為由火化生和由濕化生。這些都需要明確辨別。
中風當先辨閉脫二證。脫者見症:口開、目合、自汗、遺尿、喘急,此由真陰本衰,不能外固其陽,加以憂思勞心,鬱火既久,一值酒色過傷,或觸大怒,於是坎中之陽與雷電肝膽之火一齊衝擊而上,卒然顛仆,脾絕而口開,腎絕而遺尿,肝絕而目合,心絕則自汗,肺絕則喘促。急治之法用奠坤湯。
白話文:
口¯
此脫症也,猶地震山崩也,故不治者多,亦有一臟未絕,停七日而死者(已上脫症)外。此皆閉症也。閉者手握、口噤、目張、暈眩、昏迷,此名中風。有外內之別。中外風者,有六經見證,脈浮、惡寒、發熱、拘急、不仁,用錄驗續命湯,即大青龍加芎歸人參也;河間小續命,即益以熟、附、黃芩、防己、防風;其夾食者腹滿便閉,用三化湯,即小承氣加羌活。此純實症也,江以南極少間有之(以上外風)。
白話文:
這種脫症就像地震或山崩一樣,因此大多數情況下無法治癒。只有少數情況,患者還有一臟器官未完全損壞,停滯七天才死亡(以上是脫症的症狀)。
這些都是閉症。閉症的症狀包括手緊握、口緊閉、眼睛睜開、頭暈、昏厥,這叫做中風。中風分為外風和內風。
外風
外風有六經的表現,包括脈象浮、惡寒、發熱、肌肉緊縮、麻木。可以使用錄驗續命湯治療,即大青龍湯加上川芎、當歸、人參。河間小續命湯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入熟附子、黃芩、防己、防風。如果伴有飲食積滯,腹脹便祕,可以使用三化湯,即小承氣湯加上羌活。這些都是實證,在江南地區極少見(以上是外風的症狀)。
中內風者,肝膽火鬱,衝擊於上,火盛風生,狂風勃發,其性剛急,氣血大亂,風火由下直上,將胃中津液頃刻皆化為痰涎,壅塞上焦,痰因凝聚而心氣混濁。難言者,舌本乾燥也;昏憒者,氣血內亂也;手足勁直或搖動者,風能爍真陰也;口眼歪斜者,風入經絡也;麻痹不仁者,血痹不流也;半身偏枯者,經絡無血也。
白話文:
中樞內風是指:
肝膽鬱火,衝擊向上,導致火氣旺盛,風暴洶湧。病性急躁,氣血混亂,風火猛烈上升,將胃中的津液瞬間轉化為痰涎,堵塞上半身。痰液凝結成團,心氣混沌。
難以言語:舌根乾燥。
意識昏迷:氣血混亂。
手腳僵直或顫抖:風邪消耗了陰液。
口眼歪斜:風邪進入經絡。
麻木不仁:氣血瘀滯,不通暢。
半身不遂:經絡中沒有氣血。
此皆風從火出,所謂內風也,位在震巽,左關寸之脈必弦急洪滑或數疾;如木反侮金,右寸亦弦數滑大。《史記》倉公傳曰:「迥風其脈滑,滑者內風發也。」巽風大旺,自當以助金平木為要義,以養血滋木為正治,治宜緩風湯。若飲食未消而風逼則痰食交結而胸滿作痛,先用鹽湯探吐之。
白話文:
這些跡象都屬內風由內火而起,存在於震巽穴位(人體肝臟和膽囊部位),左關脈(手臂橈骨動脈尺側)必定變得緊繃、急躁、滑動或頻率加快;就像木頭反過來傷害金屬一樣,右寸脈(手臂橈骨動脈)也會變得緊繃、頻率加快、滑動加大。《史記》倉公傳中說:「迴轉的風,其脈搏會滑動。」而脈搏滑動表示內風發作。如果巽位之風勢過於強盛,應以協助金氣平穩、減弱木氣為治療要義,以滋養養血、滋潤木氣為主要治療方法,宜用緩風湯治療。如果飲食未消化而受到風氣侵襲,那麼痰飲食物會交結在一起,導致胸部脹滿疼痛,應先用鹽湯引吐。
口不開者,勝金丹或側柏葉湯(以上內風)。若內風入腸胃者,《金匱》有風引湯及侯氏黑散,取諸石屬金、金能平本之義。其冷食十日俾藥積腹中填塞空竅,治法高出千古(以上風入腸胃)。若內風入經絡,及風息血不歸經,筋被風燥,手足不遂,半身偏枯,宜養血以潤之,宜潤枯湯及煮酒方(風入經絡)。
白話文:
嘴巴無法張開,可用金丹或側柏葉湯治療(這些都是針對內風)。
若內風進入腸胃,根據《金匱要略》記載,可以服用風引湯或侯氏黑散,因為它們含有金屬成分,金屬具有平息內風的功效。服用後十天,藥物會積聚在腹中填塞空虛之處,這療法自古以來就被認為十分有效(這些都是針對風入腸胃)。
若內風進入經絡,或是風息後血液無法回到經絡,筋脈被風寒乾燥,導致手腳不遂,半身癱瘓,應養血潤燥,可使用養血湯或煮酒方治療(這些都是針對風入經絡)。
若肥人素多痰濕,脈緩或沉澀,肢節重痛,手足筋軟,是痰濕積於絡中也,宜桑枝湯(痰入絡中)。又有類中風者不可不辨。其人素多濕痰,忽然氣逆痰塞,牙關緊急是名痰厥中風者,左脈浮弦。此症右脈沉澀左脈和平,亦有脈伏者,以膽星、木香為末灌之,後用順氣湯。若醉飽惱怒之後忽然昏迷,右脈緊盛,急用陳皮姜鹽湯,調以消食健脾之品(以上痰食)。
白話文:
- 如果肥胖的人長期痰濕過多,脈搏緩慢或沉澀,四肢關節沉重疼痛,手腳筋骨無力,這是痰濕積聚在經絡之中。宜服用桑枝湯(治療痰入經絡)。
- 還有一種情況類似中風,不可輕忽。患者素有濕痰過多,突然氣息逆亂,痰液阻塞,牙關緊閉,稱為痰厥中風。左脈浮而弦。這種情況,右側脈搏沉澀,左側脈搏平和,也可能有脈搏沉伏的現象。可以用膽星、木香研磨成末,吹入患者口中,然後用順氣湯。
- 如果在醉酒、飽食或發怒後,突然昏迷不醒,右側脈搏緊盛,應立即使用陳皮、薑、鹽湯,並配合健脾消食的藥物(以上情況均與痰濕相關)。
又有暑天悶倒,昏不知人,冷汗出,手足冷或吐瀉、喘滿,是謂中暑,急用皂角末燒存性同甘草新汲水調下。輕者香薷飲冷服,大渴大熱者茅朮白虎湯(以上中暑)。又有飛屍鬼擊、卒厥客忤或吊死問喪,忽然面青、錯語、牙閉、口噤、昏憒,是名中惡,急以蘇合香丸灌之(以上客忤)。
白話文:
在夏季,如果因為天氣悶熱而感到昏倒、意識不清、冒冷汗、手腳冰冷或嘔吐、腹瀉、呼吸急促,這就稱為中暑。此時應緊急使用皁角末燒成存性,加入甘草粉和新汲的水調服。症狀較輕的,可以服用香薷飲,冷服;非常口渴發熱的,可以服用茅朮白虎湯(以上均為中暑)。
另外,如果遇到飛屍鬼祟、突然驚厥昏倒、被人怨恨或弔喪後,突然面部發青、胡言亂語、牙關緊閉、口不能言語、神志昏亂,這就叫做中惡。此時應緊急灌服蘇合香丸(以上均為客忤)。
若夫似輕而實重,毫無病苦,忽然一手一足重不能舉,心神如醉,少頃復常,其脈沉遲,非風也,是脾腎陽虛胃中有痰有時不運,為後來脫症之根,急急用六君培養(以上陽虛)。此外內風一種內有痰從火化,心中煩悶言語謇澀者,經所謂風淫於內,治以甘涼。是症多陰虛瘦削之人,肝火鬱熱而生痰招風,宜先服竹瀝湯。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看起來輕盈卻實際很重,沒有任何病痛,突然一隻手或一隻腳重得抬不起來,精神狀態就像喝醉了,過一會兒又恢復正常,他的脈搏緩慢無力,這不是中風,而是脾腎陽虛、胃中有痰,有時無法運行,是日後癱瘓的根本原因,需要立即用六君子湯來調養(以補陽氣)。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內風,是由於內有痰液被火氣化生,導致心煩、言語不清的,經典上稱之為「風淫於內」,可以用甘涼的藥物治療。這種情況多見於陰虛瘦弱的人,是肝火鬱熱生痰招致風邪,宜先服竹瀝湯。
脾胃熱者,用地黃煎。若邪中經絡與痰氣相摶,神暴昏、脈暴絕者,惟香藥能達經隧通神明。然亦有寒熱之別。其脈沉緩或遲或伏,須用迴天再造丸,或地黃飲子。有脈數大有力或浮或滑,須用蘇合香丸及至寶丹。同一開法有寒熱各分,虛者以四君湯送(以上痰有火濕)。他如經絡中有死血、濕痰留滯者,宜活絡丹。
白話文:
脾胃有熱,可以用地黃煎來治療。
如果邪氣侵入經絡,與痰氣糾結在一起,導致神志突然昏迷、脈搏突然消失,只有芳香化濕的藥物才能暢通經絡,振奮精神。但是香藥也有寒熱之分。
如果脈象沉緩、遲緩或隱伏,需要使用迴天再造丸或地黃飲子。
如果脈象數大有力、浮或滑,需要使用蘇合香丸和至寶丹。
同一個治療方法,根據寒熱不同而有所區分。對於虛證,可用四君子湯送服(以上都是有痰且火旺的證型)。
如果有經絡中有瘀血、濕痰等病邪留滯,則適合服用活絡丹。
此症名論最多,略舉數家。喻嘉言曰:「河間指火為本,東垣指氣為本,丹溪指痰為本,曷不曰:陽虛邪害孔竅為本,而風從外入者,必扶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氣或痰而為標耶,故挾虛者補虛則風去,挾火者清熱則風去,挾氣者開鬱則風去,挾痰者谿痰則風去。」按:此條筆最該括,然猶不敢別乎外風而言也。
白話文:
關於症候的名稱論述很多,簡略舉出幾家。
-
嘉言說:河間醫派認為火氣是本源。東垣醫派認為氣是本源。丹溪醫派認為痰濕是本源。
-
餘不說是:陽氣受邪氣侵害,導致孔竅潰爛是本源。而從外面侵入的風,必定會依附於體內原本存在的邪氣(火、氣或痰濕)而成為標證。所以,用補氣藥來補充氣血,風就會消失;用清熱藥來清除熱氣,風就會消失;用通氣藥來疏通氣道,風就會消失;用化痰藥來化濕化痰,風就會消失。
按:這條論述概括性很強,但是餘 不敢區分外風和內風。
薛立齋曰:「陽主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不必外感而名風也。左半肝腎之居。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精血枯槁不能滋養,故筋骨廢。」繆仲淳曰:「南方質多柔脆,多熱,多痰,真陰既虧,內熱彌甚,煎熬津液凝結為痰,壅塞氣道不得通利。熱甚生風,亦致卒僕。」按:此二條皆言內風也。
白話文:
孔子說:「天地運行,萬物生成,腎氣充足的人,當然是用不着腎加以滋養;腎氣枯竭了,那當然是不能廢除腎的滋養。」繆淳說:「南方的水土氣候,容易使人虧耗腎氣,所以用補腎的藥來調補氣血,使它暢通無礙。」
張景岳曰:「人之根本真陰也。陰虛有二,陰中之水虛,病在精血;陰中之火虛,病在神氣。陽衰則氣去,神志昏亂,非火虛乎!陰虧則形壞,支體廢馳,非水虛乎!以神離形壞之證。不求其源而治風乎,宜培養真陰以救根本。惟有實症者,但察其因痰因氣,而暫開之。」按:此條分明補陰為主。
白話文:
張景嶽說:「人體的根本在於真正的陰。陰虛有兩種:一種是陰中水液虛,這種病會影響精血;另一種是陰中火氣虛,這種病會影響精神氣血。陽氣衰弱,則氣血會散失,精神意識也會昏亂,這不就是陰虛嗎?陰氣虧損,則身體會衰弱,四肢無力,這不就是水液虛嗎?從精神分離、身體衰弱的症狀來看,不從根本上治療,只治療風病,是不行的。應該培補真正的陰,以挽救根本。只有實證,才需要看是因痰還是因氣,而暫時打開。」
按:這條文主要是強調補陰的重要性。
張石頑曰:「中風之脈皆真氣內虧,即南方屬痰,總由腎氣衰微不能主持,是以脈不能沉,隨虛風鼓激而見浮緩之象。」昔人云:中風脈見沉伏,亦有脈隨氣奔指下洪盛者。當知中風者多體肥痰盛,外有餘中不足,加以房勞。初中氣閉脈必沉伏,少頃氣還脈見洪盛,皆風火痰濕用事也。
白話文:
張石頑說:「中風的脈象都屬於真氣不足,也就是南方屬痰的脈象,總是由於腎氣衰弱無法支撐所導致。因此,脈象不能沉穩,隨著虛風鼓動而出現浮緩的現象。」
過去的人說:中風的脈象出現沉伏,也有脈象隨著氣息奔向手指下方,呈現洪盛的現象。要知道,中風患者大多體型肥胖、痰多,體外有餘而體內不足,再加上面交過度。起初,氣息閉塞,脈象必然沉伏;過一會兒,氣息恢復,脈象就變得洪盛,這些都是風、火、痰、濕在體內作祟的表現。
大都中風之脈浮小緩弱者生,堅大急疾者危。蓋浮緩為中風之本脈,兼緊則多表邪,兼大則多氣虛,兼遲則多虛寒,兼數則多虛熱,兼滑則多痰濕,皆為可治之脈。惟兼澀者為脈不應病,多為危狀。以痰症脈澀為正虛氣衰經絡閉滯,難於搜剔也,所以中風之脈最忌伏澀,尤忌堅大急疾云。
白話文:
中風病人的脈象表現為浮而弱緩的,通常會康復;脈象硬實、急促的,則病情嚴重。
浮緩是中風的基本脈象,如果同時伴有脈緊,則表示體內可能有外邪;若脈象大,則可能是氣虛;若脈象遲緩,則可能是虛寒;若脈象數急,則可能是虛熱;若脈象滑利,則可能是痰濕。這些情況都是可以治療的。
只有脈象同時出現澀滯,才表示脈象與病情不符,通常屬於危重的情況。因為痰症脈澀表示正氣虛弱,經絡不通,難以疏通清利。因此,中風的脈象最忌諱伏澀,尤其是硬實、急促的脈象更是令人擔憂。
問:虛勞一症仲景《金匱》七方多偏重陽虛,丹溪多用寒涼,後人薛立齋、張景岳、李士材等多非丹溪之寒涼而是溫補,又未必用仲景之方,今人遵用立齋、景岳等法,又未必效,其故何歟?夫病有寒熱虛實,豈容預定,自宋元以來各家出入是非可詳晰言之歟?近時名家治此病者能否有細膩沉著勝前人者乎?抑或另出心裁因症論治可補前人之未備乎?醫貴實效,不必拘守前輩也,其細參之。
白話文:
問題:
虛勞這類疾病,仲景的《金匱要略》中記載的七個方劑大多偏重於補陽,丹溪派的方劑多用寒涼藥物。後來的薛立齋、張景嶽、李士材等人,雖然不認可丹溪派的寒涼療法,而是採用溫補的方法,但也不一定完全沿用仲景的方子。現在的人遵從薛立齋、張景嶽等人的方法,但效果也不見得理想。是什麼原因呢?
疾病有寒熱虛實之分,難道可以預先確定嗎?自從宋元之後,各家醫派的說法和做法各有不同,很難一一細說是非對錯。當今的名醫在治療虛勞方面,是否比前人有更精細穩妥的方法?或者有不同的見解,能根據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補足前人的不足?醫學以療效為重,不必拘泥於前輩的說法。請大家仔細參詳。
虛勞一症古今治法各殊,仲景七法卓然典型,其失精家少腹急、陰頭寒、目眩,用桂枝龍牡湯。張石頑曰:「人身氣血全賴後天水穀滋生,水穀入胃,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氣不營上熱血溢,衛氣不衛下寒精亡。營衛和三焦各司其職,而火自歸根,熱者不然,寒者不寒,水穀之精微輸化,而精血之源有賴矣。
白話文:
虛勞症的治療方法,古今中外各不相同。其中,仲景的七種治療方法最為著名。
仲景的七種治療方法
- 陽氣虛弱,下腹部緊縮、陰囊寒冷、頭暈者,使用桂枝龍牡湯治療。
張石頑的論述
人體的氣血滋養全靠後天飲食的供給。飲食進入胃後,清者化為營氣,濁者化為衛氣。營氣運行不暢會導致上熱血溢,衛氣不守則下寒精亡。當營衛之氣調和,三焦各司其職,火氣自然歸位,寒熱正常。這樣,飲食的精微物質才能運輸轉化,精血之源才能得到保全。
以亡脫既憒恐下焦虛滑不緊,乃加龍牡以固斂之,以龍骨入肝斂魂,牡蠣入腎固精,皆收斂精魂之品入桂枝湯中,則為固蟄封藏之本藥也。若失精悸衄腹痛,本方加膠飴為小建中;裡急為營衛枯槁,更加黃耆為黃耆建中,此皆後天不足以調和營衛為主治。後人專用滋陰降火,未至於劇用此,尚可挽回。
白話文:
對於病情嚴重到出現精神恍惚、下腹虛滑不穩定的情況,會加入龍骨和牡蠣來固斂精氣。龍骨能入肝,收斂魂魄;牡蠣能入腎,固攝精華。這些都是收斂精魂的藥物,加入桂枝湯中,就能固護陽氣,封存精氣。如果出現失精、心悸、流鼻血、腹痛的症狀,可以在原方中加入膠飴,成為小建中湯;如果出現裡急下重,是營衛之氣枯槁所致,則再加入黃耆,成為黃耆建中湯。這些方劑都是以調理營衛之氣為主的,後來的醫家只專注於滋陰降火,不太採用這些藥物,即使病情嚴重,如果及時使用,還是可以挽救的。
若先天腎虛者八味腎氣:虛煩不眠酸棗仁湯;乾血者䗪蟲丸。惟薯蕷丸專治表邪不解、誤用涼藥傷犯肺胃、自上而下之虛勞。」秦元宮曰:「仲景用建中復脈以扶胃而建立中氣,以胃為氣血生化之原。
白話文:
先天腎虛者應使用「八味腎氣」:
- 虛煩不眠:酸棗仁湯
- 乾燥血虛:䗪蟲丸
只有薯蕷丸專門用於治療表邪未除、誤用寒涼藥物損傷肺胃、自上而下引起的虛弱。
秦元宮說:「仲景使用建中復脈湯來調理胃氣,建立中氣,因為胃是氣血生化的來源。」
其人稍見膈虛內熱,神氣不旺,以建中未雨綢繆,桂枝和衛,白芍和營,調劑陰陽,而以飴糖、甘草、大棗補胃土,以生薑、生髮多服,胃氣旺而上升於肺,肺行降下之令而主水,所謂地氣上為云也,天氣下為雨,山澤通氣之道也。故一則曰脈大為勞;又曰浮則無血,大則無氣;又曰脈極虛芤遲,從未聞數脈也,亦未聞兼咳嗽也,失此不治而陰火上升,脈之遲者變而為數,火上弄金而咳嗽起,豈可仍用桂枝。」按:此條論仲景所治,非今日脈數咳噘陰火上升之虛勞也。
白話文:
當一個人感到胸悶和內熱,精神不佳時,就應該採取預防措施。桂枝能溫和氣血,白芍能養血,調和陰陽。再用飴糖、甘草、大棗補養脾胃,用生薑、山藥多服,讓胃氣旺盛,上達肺部。肺主降水,所以水汽上揚為雲,肺氣下行為雨,這也是山澤之間相互通氣的道理。
因此,「脈大為勞」;「浮脈無血,大脈無氣」;「脈極虛芤遲」,這些都沒有提到脈數或伴有咳嗽。如果此時不進行治療,陰火上升,脈數會變為脈遲,火邪上炎,就會導致咳嗽。因此,不能再使用桂枝。
(注:這段文字討論的是仲景的用藥,而不是現代脈數咳噘陰火上升的虛勞證。)
後賢論治,或以謂補氣者,當補肺之母脾;補血者當補肝之母腎。又曰土旺而金自生,勿拘拘乎保肺;水盛而大自熄,勿汲汲乎寒涼。東垣謂:「人參補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白飛霞謂:「多服人參,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肺虛喘嗽者,並宜服之。」王好古謂:「肺,熱還傷肺。
白話文:
後世醫者在治療時,有的認為補氣要補肺的母親脾臟;補血要補肝的母親腎臟。還有人說:脾臟旺盛,肺氣自然滋生,不要執著於保肺;腎水旺盛,體內熱性自然消退,不要過度使用寒涼藥物。
東垣先生說:「人參補肺,氣血充足,則五臟之氣也充足,精液自然生長,身體自然強壯。」
白飛霞先生說:「服食大量人參,可以將元氣恢復到虛無飄渺的境界。肺虛咳嗽的人,都適合服用。」
王好古先生說:「肺熱也會損傷肺臟。」
王節齋謂:「虛勞服參耆者必死。」按:古書如聚訟,愚以謂無脈證而論治,猶無題而論文。宋元清名家論理極是,施之實事皆屬似是而非,惟沈朗仲曰:「陰虛多火之人,即感客邪,蒸熱咳嗽,切忌羌防柴葛表散,亦不可用桔杏蘇橘清肺止嗽,有積者忌消導,當靜以養陰。」亦屬調停之見(以上論古)。
白話文:
王節齋說:「患有虛勞症狀的人服人參、黃耆等補品必定會死。」
考究:古籍中對於中醫理論的爭論就像聚訟一樣,我認為不根據脈證來論述治療方法,就像沒有題目就寫文章一樣。宋元明清時期的著名醫家論述的道理都很正確,但是應用到實際中往往是似是而非。只有沈朗仲說:「陰虛生內熱的人,即使受到外邪侵襲,導致發熱咳嗽,也千萬不要使用羌活、防風、柴胡、葛根等藥物驅散表邪,也不能用桔梗、杏仁、蘇葉、橘皮等藥物清肺止咳;有積滯的情況也不可使用消導類藥物,應該靜養,以滋養陰氣。」這也是一種折衷的觀點(以上是關於古人的論述)。
大抵此症起於斫喪者,肝腎過勞,多亡血失精,強中陰竭而死;起於鬱結者,內火爍津,多致血結,乾咳,嗜食,發癍而死;起於藥誤者,脾肺受疾居多,多致飲食減少,喘漱泄瀉而死。此其大概也,治之之法:陰火刑金而咳,脈數,為內風生,生則氣行急疾,一呼一吸或六七至,氣急巽風用事,逼血妄行,或吐衄,或血去,而陰益虛,不獨肺燥,膽汁亦枯。
白話文:
這種疾病一般會出現在悲傷過度的人羣中,因為傷肝損腎,導致血精損失過多,體力和元氣耗盡而死亡。還有起於鬱結的人羣,內熱灼傷津液,容易導致血凝,乾咳,嗜食,發出膿瘡而死。還有些人是因誤服藥物,導致脾肺受傷,進而導致食慾不振,喘息,咳嗽,腹瀉而死。這些都是導致這種疾病的原因,治癒的方法是:
陰火會損傷肺部而導致咳嗽,脈搏變快,這是因為體內產生了風,風一旦產生,氣息運行會變得急促,一次呼氣一次吸氣可能只需要六七息的時間。氣急風大肆活動,強行驅使血脈,可能會導致吐血或流血,從而導致陰分虛弱,不僅肺部乾燥,膽汁也會枯竭。
膽枯木將自焚,且肺既嗽,又能激動火勢化液為痰,逮肺枯而痿生,水之源絕,潮熱不休,安得不死。仲景曰:「脈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至精至妙。實虛勞生死之關,趁其人胃氣尚強以飲食補之,所謂形不足者補之以味。補氣血,以肥鴨牛肉之屬;補陰如海參、鰻、鱉;補土如童雌黃雞、鯽魚、鱓魚;清火則燕窩、蛤蜊;補肺豬肺、百合;健脾大棗、蓮子。
白話文:
如果膽汁枯竭,會導致身體自行焚燒。而且肺部已經咳嗽,還會激發火氣,將液體轉化為痰液。等到肺部枯竭而萎縮,水液的來源就會斷絕,潮熱不斷,怎麼可能不死?仲景說:「脈搏跳動加快是風邪發作,用飲食來控制和緩解。」這真是至理名言。實虛引起的生死關頭,趁著人還有胃氣,用飲食來補養,所謂「形體不足就要用味道來補」。
補氣血:肥鴨、牛肉等
補陰:海參、鰻魚、鱉等
補土:童子雞、鯽魚、鱓魚等
清火:燕窩、蛤蜊等
補肺:豬肺、百合等
健脾:大棗、蓮子等
多其火候,恣意食之;不可過飽,恐脾難運化,食後徐步,服滋生丸一丸;俾心閒氣靜內火不生,久久食入,於陰氣長於陽,胃氣充足上升於肺,肺能生水,脈數乃退,所忌發風動氣生冷之品。此胃尚強時,飲食調補一法也(以上食養)。其或遷延日久,服藥差誤大耗真氣,中虛胃弱,食少不運,前法難施,議者多本壯水制火,知柏苦寒,地黃濕滯,即苓朮亦苦燥。夫水從金出為天一之水,方能有濟。
白話文:
過度使用火候烹飪食物,隨意進食;切勿過飽,以免脾胃難以消化。飯後緩步走動,服用滋生丸一丸;這樣可以讓心神安寧,氣息平和,內火不生。長期堅持這種飲食習慣,陰氣會逐漸增強,陽氣相對減弱,胃氣充足並上升到肺部。肺部能生水,脈搏就會逐漸恢復正常。忌諱食用會誘發風邪、動氣或生冷的食物。在胃氣尚強時,可以通過飲食調理的方法來恢復健康(以上為食療方法)。
如果病情拖延很長時間,服藥不當,會大量損耗元氣,導致中虛胃弱,飲食減少且無法消化,前面的方法就難以奏效。有人主張以壯水的方法來制火,但知柏性寒,地黃濕滯,即使茯苓、澤瀉也偏於苦燥。水必須從金中生出,才能成為天一之水,這樣才能起到效果。
金之所以能生水者,全賴脾胃之氣上升而水可生。脾濕胃益弱,而肺金愈無土生。若用斂降,無論難降即或,火降而氣既下陷,酷日無雲,雨安從來,過時復升,其火愈甚,皆不明水出高源、水澤通氣之義也。蓋脈數不除,風行不息,必無愈機。診虛勞脈者,盡一晝夜間必有一刻其數少減,此正陰陽自為勝復之時,乘此投藥迎機而導,否則寅初氣注肺時服迴風湯入米耆露一杯。數服後,兼服丙辛湯。
白話文:
金可以生水,完全依賴脾胃之氣升上來,水才能產生。如果脾氣虛弱,胃功能下降,肺金就更沒有土壤生長了。如果使用收斂下行的藥物,不論難以往下引還是引到了,火氣下行,元氣也隨之陷落,就像烈日當頭沒有雲,雨水怎麼會從天而降呢?過一段時間後,火氣反而會更加嚴重。這都是不明白水從高處產生、水澤與天氣相通的道理。脈搏數促不消除,風邪也不停地吹拂,肯定沒有康復的機會。診察氣血虛弱的人的脈象,在一個晝夜之間必定有一個時辰脈搏稍微減少,這正好是陰陽自行恢復的時候,趁這個時候用藥引導,如果錯過時機,就在寅時(3-5點)肺氣旺盛時服迴風湯,送服米耆露一杯。連續服用幾次後,再配合服用丙辛湯。
及三合水湯脈少減者,即是生機。蓋此風與中風之風異,彼則陰霾晝晦髮屋拔木狂暴之風,此則夏日亢陽東南熏熟之風。逆其勢自西而東,則西方涼風至,而雨可望矣。故陽不上升者用柴胡左升以趨右,今當升右之陽以趨左,此又一法也(以上回風)。
白話文:
如果三合水湯的脈象減弱,這表示患者生機旺盛。因為這種風邪與中風之風不同,後者是陰霾蔽日、狂風暴雨、摧毀房屋樹木的惡風。而這種風邪則是夏日烈日炎炎、東南熱風肆虐之風。如果逆轉它的勢頭,從西向東吹拂,那麼西方涼風就會到來,而降雨就指日可待了。所以,陽氣不升的患者用柴胡左升湯來引陽氣向右走;現在,應該升起右邊的陽氣引向左邊,這是另一種方法。(以上是回風法)
若夫虛火上升,面赤心煩,咳嗽口乾,其脈寸盛尺弱,來盛去衰者,病又加進,先用導火湯引火下入小腸,靜坐數刻,火從下降,降至丹田,乘火在下時服赤幟湯填實中焦,不使火得再上,是韓信拔趙幟立漢幟法也,此又一法也(以上赤幟法)。若血初見時,慎不可用酸斂止澀及生地之泥滯,恐血凝而瘀,須用黑金散降火去瘀最妙。
白話文:
如果虛熱上衝,臉色發紅、心煩、咳嗽口乾,把脈寸關部的脈搏盛大,尺部的脈搏虛弱,脈象來勢猛烈去勢衰弱,病情會進一步加重,首先使用導火湯引導虛熱下行進入小腸,靜坐幾分鐘,虛熱便會從上向下,降到丹田,趁著虛熱下行的時機,服用赤幟湯填實中焦,不讓虛熱再上衝,這就像韓信拔掉趙國的旗幟,插上漢國的旗幟一樣,這也是一種方法(以上為赤幟法)。如果血瘀剛剛出現,不可用酸性藥物收斂止血和生地這類黏膩的藥物,以免血液凝結成淤血,應當使用黑金散疏散虛熱,袪除淤血,這樣效果最佳。
若勞力內傷嘔血者,活蟹一大隻搗爛,溫陳酒調服,此皆陰火上升而生內風之虛勞也(以上血症)。如痰中帶血如絲縷者,是因咳傷肺也;用清肺湯血從咯出者,從肝腎來,火猶未入於肺,急服鎮火湯統治諸血;發熱者,有三陰陽虛勞,常服者有升陰養血湯、止嗽湯。常服金生丸,可引肺氣下入於腎(以上總治)。
白話文:
嘔血
- 如果是因為過度勞累內傷而導致嘔血,可用一隻大活蟹搗爛,用溫熱的陳年酒調服。這是因為陰火上升,生內風,導致虛勞。
痰中帶血
- 如果痰中帶血絲,這是因為咳嗽傷及肺部。可用清肺湯,血從喉嚨咳出來。
- 如果血從肝腎而來,火氣還沒進入肺部,應緊急服用鎮火湯來控制。
發熱
- 發熱可能是陰虛或陽虛所致,平日可服用升陰養血湯或止嗽湯。
- 平日服用心生丸,可以引導肺氣下入腎。
此外有發熱晝夜不休,肌膚澀絕無汗者,必有外邪未清,或誤為補藥所痼,用內托湯熱服發汗(以上夾邪)。又有骨蒸勞病,肌膚不甚熱,按之骨間甚熱,其人善食而瘦,皮膚枯澀,無汗,大便結實,其脈沉緊數有力,與諸虛勞不同,皆起於風寒外邪,日久蘊蓄而成,當用苦寒大補陰之類,大忌燥熱之品。蓋其熱在骨髓,亦不宜用升散之使其熱炎灼於外。
白話文:
另外,如果發燒持續不退,皮膚乾燥得沒有汗水,必定是外邪未除,或誤用補藥所致,應使用內託湯熱服,引發出汗(以上是帶有邪氣的)。還有一種骨蒸勞病,皮膚不特別熱,但按壓骨骼之間會感到很熱,患者食量大卻很瘦,皮膚乾枯無汗,大便也乾硬,脈象沉而緊促有力,與一般的虛勞不同,這些都起因於風寒外邪,長期積蓄形成,治療時應使用苦寒大補陰藥,最忌燥熱之物。因為其熱在骨髓中,不適合用升散藥物,以免使熱氣外發,加重病情。
又諸虛皆系膽汁枯,則肝木之火無水制,而風火大發。骨蒸一症,膽汁尤枯,用退蒸湯(以上骨蒸)。又如每日先寒後熱如瘧,汗出而熱始退者,桂枝柴胡各半湯加膽汁二匙。此外有因血瘀而發者,婦人尤多,古人䗪蟲丸之外有麥煎散,今方黑金丸。若夫傳屍瘵症,其症心中煩熱欲露體,覆之即悶,驚悸、怔忡、面無顏色、忘前失後,乃心蒸之狀,用傳屍勞方。若骨蒸五心煩熱者,清骨散。
白話文:
再者,各種虛症都是由於膽汁枯竭所致,導致肝木之火得不到水液的制約,而風火大作。骨蒸症狀,膽汁尤為枯竭,使用退蒸湯(如上文所述的骨蒸症狀)。另外,如有每日先寒後熱如瘧疾,出汗後熱才退者,使用桂枝柴胡各半湯,並添加兩匙膽汁。此外,還有因血瘀而發的,婦女尤其多見。古人用䗪蟲丸,現在再加麥煎散、黑金丸。至於傳屍癆疾病,症狀為心中煩熱,想露體而不敢,覆蓋後感覺悶熱,驚悸、怔忡、面色無華、忘前失後,是心蒸的症狀,使用傳屍勞方。若骨蒸五心煩熱者,使用清骨散。
問:爛喉丹痧見於仲景書否,此症宋元名家議論絕少,能言其發病之故乎?或曰由乎司天,然燥令濕令俱能發病,主氣客氣不一,其說能詳說其所以然乎?順症何如,逆症何如,初起之治法當何如,中後之治法當何如,當清之見證當何若,當下之見症何若,能詳言歟?此症近來頗多。
家大人已立論在前,尤當擴充其意而詳說之。
白話文:
詢問:
喉嚨潰爛且有血痧的症狀是否記載在《傷寒論》中?宋元時期的名醫們很少討論這個問題,你能說明它的發病原因嗎?有人說是由於天氣變化,但乾燥或潮濕的氣候都能導致發病,主氣和客氣的影響也不同,這種說法能詳細解釋其原因嗎?順症和逆症的表現是什麼?發病初期應該如何治療,中期以後應該如何治療?什麼情況下應該清熱,什麼情況下應該瀉下,你能詳細說明嗎?最近這個症狀的患者很多。
《金匱》云:「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此條經文與今之爛喉丹痧絕似,而治法則不可從,無論蜀椒、雄黃溫燥不可服。亦思此症發於春夏,地氣本升,不當再用升麻,因於溫熱,血中伏火不必更用當歸,人所共知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上說:「陽毒引起的疾病,面部發紅斑點如錦緞的花紋,咽喉疼痛,吐出膿血,五天內可以治療好,七天後就難以治癒。升麻鱉甲湯可以治療這種疾病。」這段經文跟現在的爛喉丹痧病狀非常相似,但是治療方法不能照搬。無論是蜀椒、雄黃,性質溫燥,都不宜服用。而且這種疾病發作於春夏季節,地氣原本升發,不應再使用升麻;由於屬溫熱證,血中有熱,不用再用當歸這種溫補的藥材,這是醫學界的共識。
古書絕少今時盛行者,宋元名家多北人,而此病盛於江南也,從來論司天者其說不一,吾以為客氣不足憑,當實求之主氣。與運行之令氣客氣如先天之八卦,有定位而無用。主氣令氣則參互錯綜,隨時而見。如今年春令地氣本溫而多西北風,陰雨數旬,此太陰濕土令氣加臨少陽相火。
白話文:
在過去的古代醫書中,鮮少有現在盛行的疾病。宋元朝的著名醫家大多是北方人,而這個疾病卻盛行於江南。過去討論掌控天氣之神司天時,說法不一。我認為外來之氣無法依賴,應該實際探究身體內部的「主氣」。「主氣」和隨著時間流轉而變化的「令氣、客氣」就像先天八卦,它們有固定的位置但沒有作用。而「主氣」和「令氣」則會互相交錯、變化,隨著時間而不同。例如今年春天,地氣原本溫暖,但卻颳了許多西北風,且陰雨綿綿了好幾個星期。這是因為太陰濕土的「令氣」加臨了少陽相火的「主氣」。
主氣病必見濕遏鬱伏,爛喉丹痧所由發也。發之何如?因疫癧之氣從口鼻而入於肺胃也。何以爛喉?濕熱鬱蒸也。如何為痧?與疹為類,是血絡中病,與癍之出於胃者不同,當主芳香透絡,辛涼解肌,甘寒清血,其後逆傳心胞,仍不外乎葉老溫熱之旨。然一症宜分三種,風邪化熱者治宜清透,濕邪化熱者治宜清滲,痰火凝結者治宜清降。
白話文:
當人體的正氣虛弱時,就會出現濕邪鬱結,這是喉嚨潰爛和丹痧發生的原因。這些症狀的發生是怎麼回事呢?主要是因為疫癧之氣從口鼻進入肺胃。為什麼會喉嚨潰爛?是濕熱內蘊所造成的。什麼是丹痧?它與疹子類似,是血脈中的疾病,與從胃中發出的癍不同。治療時應以芳香之藥透入經絡,辛涼之藥疏散肌膚,甘寒之藥清熱解毒。之後,如果逆傳至心包,仍離不開葉老提出的溫熱原則。但是,同一種疾病也應分為三種情況:風邪化熱宜用清透之法,濕邪化熱宜用清滲之法,痰火凝結宜用清降之法。
順症初起,脈緊弦數,惡寒,頭脹,膚紅,肌熱,喉中碎腐而痛,疹現隱隱。三四日後溫邪化火,熱盛痧透。五六日後,熱甚,神昏,喉爛。此火盛逆傳,內逼心胞見症也。七日後,熱退,偏體焦紫,痧如麩殼脫皮而愈,此順症也。若逆症,一二日脈見細勁,身雖紅痧不外透,神識已昏,語言錯亂,氣逆喘急,此由邪毒內閉肺胃,內閉則外厥而脫矣。治之之法:順症一二日宜疏表,牛蒡解肌湯或銀翹散,加消食之品,吹以珠黃散。
白話文:
順症:
疾病初期,脈搏快而緊,畏寒,頭痛脹痛,皮膚發紅,肌肉發熱,喉嚨乾涸疼痛,皮膚上隱約可見疹子。三四天後,溫熱邪氣化作火氣,熱盛,痧點透發出來。五六天後,熱度更高,神志昏迷,喉嚨潰爛。這是火氣盛,逆傳向上,內迫心肺所致。七天後,熱度退卻,全身發黑焦紫,痧點如麩殼脫落,病症痊癒,這就是順症。
逆症:
一二天時脈搏細而有力,身上雖有紅痧但不透發出來,神志昏迷,語言錯亂,氣息不順,喘促。這是因為邪毒閉阻肺胃,內在閉阻,外在厥冷而脫陽所致。
治療方法:
對於順症,一兩天內宜疏散表邪,可用牛蒡解肌湯或銀翹散,並加入消食藥物,吹用珠黃散。
三四日化火,前方加犀角、羚角、花粉、石斛。五六日,見內逼心胞,症在營分,犀角地黃湯。有汗神清者,邪在氣分,玉女煎加膽星、石菖、西黃藥珠,甚則紫雪。中後之治法大都如此。其或便結燥實、舌乾而黃黑者,涼膈散,即下法也。協熱便泄、舌苔白膩者,葛根芩連。
白話文:
三到四天後會化熱,前方藥方可加入犀角、羚角、花粉、石斛。五到六天,如果內熱逼迫心臟,症狀在營分,可用犀角地黃湯。
如果有汗神清氣爽,說明病邪在氣分,可用玉女煎加入膽星草、石菖蒲、西黃藥珠,嚴重時可用紫雪丹。後期治療方法大致如此。
或者有大便乾燥、舌苔乾枯發黃發黑,可用涼膈散,也就是下法治療。
或有腹瀉協熱、舌苔白膩,可用葛根芩連。
至於逆症,火毒內閉於肺胃,用鮮地四兩搗汁,加金汁、梨汁、蔗漿更葛根、芩、連。至於逆症,火毒內閉於肺胃,用鮮地四兩搗汁,加金汁、梨汁、蔗漿,更用鮮蘆根煎湯,磨犀角汁,沖和紫雪丹,或珠黃散,要不外乎清開泄熱為主。若夫不治之症,鼻塞流涕者,肺已傷,不治;閤眼朦朧者,肝欲壞,不治;色白如粉皮者,氣色敗,尤屬不治。
白話文:
對於逆症,是火毒內閉導致肺胃受損。可以用四兩的鮮地瓜搗汁,加入梨汁、蔗汁和葛根、黃芩、黃連等藥材。另外,還可以煎煮蘆根水,磨犀角,放入紫雪丹或珠黃散。這些方劑的共同特點都是清熱瀉火。如果出現鼻塞流涕的情況,說明肺部已經受傷,無法治癒。如果出現雙眼昏花的情況,說明肝臟將要衰竭,也無法治癒。如果面色蒼白如粉皮,說明氣色極差,更是無法治癒。
蓋元氣虛者,不能托毒外出,毒且深伏,雖有清補化邪一法,究屬難圖,尚不如陰虛者可重用養陰泄熱也。治詳於溫熱症下焦篇中。家大人老年議論甚惡夫清之太早者,以感風感濕未曾化火而先清,必有結毒發頤之變。善乎!祖鴻範之言曰:「初起發熱憎寒者,以透散為主,火鬱發之也。
白話文:
如果元氣虛弱,身體無法將毒氣排出體外,毒氣就會潛伏得更深。即使使用清熱補氣化邪的方法,也很難奏效。還不如對於陰虛的患者,重點使用滋陰清熱的方法,效果更好一些。詳細的治療方法,請參閱《溫熱症下焦篇》。家父年長時,非常不贊成過早清熱的做法。他認為在風寒濕邪尚未化火之前就清熱,必定會導致毒氣積聚,引發腮腺炎。祖鴻範說得很對:「發燒惡寒的初期,應以發散為治療重點,因為這是火氣鬱結的緣故。」
惡寒已止,內蘊之邪火方張,以涼解為宜,若仍執辛散,火得風而益熾,腫熱必增,當於先後次第之間隨機權變,各中其款要,斯為盡善。」
白話文:
惡寒症狀已消除,體內蘊藏的邪火便會興盛起來,適合使用涼性藥物治療。如果仍堅持使用辛散溫熱藥物,邪火會因風勢而更加旺盛,腫脹發熱的情況也會加劇。應根據患者病情的前後變化,靈活應變,對症下藥。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問:婦人之病胎產為要,妊子之脈能分辨歟?男女之分可預測歟?試胎之法果孰勝歟?惡阻之因治之之法能詳言歟?胎漏小產其因其治能詳說歟?妊婦有頭痛、心痛、胃脘痛、少腹痛、股痛、環跳痛、目赤、咽痛、甚至於跌僕損傷,能各舉其證因治法大略歟?胎死腹中驗法下法,亦附詳焉。
白話文:
婦女疾病中,懷孕生產是最重要的,能否辨別懷孕的脈象?男女胎兒是否可以預測?驗胎的方法哪一種最有效?惡阻的原因和治療方法能詳細說明嗎?胎漏小產的原因和治療方法能詳細說明嗎?懷孕婦女如果有頭痛、心痛、胃痛、小腹痛、腿痛、臀部疼痛、眼睛紅腫、喉嚨痛,甚至跌倒受傷,能分別說明這些症狀的原因和治療方法嗎?胎兒死在肚子裡的驗證方法和處理方法,也請詳細說明。
經曰:「手少陰脈動甚為妊子,陰搏陽別為妊子,身病無邪脈為妊子,尺脈不絕為妊子。」夫尺者是少陰腎脈也。腎脈滑利亦見帶症,惟與手少陰心動脈相應乃為妊子,無疑是即所謂陰搏陽別也。且血留氣聚胞宮內實,能無尺陰滑數乎?其與虛勞數脈分別處:胎脈數中有胃氣,勞脈則兼弦澀無胃氣也。然亦有中年羸婦細小而不數者,其微弱中必有隱隱滑動之象可憑也。
白話文:
經典中說:「手少陰脈跳得特別有力是懷孕的徵兆;陰氣和陽氣相爭是懷孕的徵兆;身體有病但脈象沒有病症是懷孕的徵兆;尺脈脈搏不絕也是懷孕的徵兆。」這裡所說的尺脈,是手少陰腎脈。腎脈滑利,也會出現帶下症狀,但只有與手少陰心動脈相應時,才說明是懷孕了,這無疑就是所謂的「陰搏陽別」。而且,血液和氣血聚集在子宮內,尺陰脈怎麼能不滑數呢?它與虛勞脈的不同之處在於:胎脈在脈數中伴有胃氣,而虛勞脈除了脈數之外,還兼有弦緊澀滯,沒有胃氣。不過,也有一些中年體弱的婦女,脈象細小而不數,但仔細診脈,在其微弱的脈象中,必定有隱隱的滑動之象,可以作為依據。
辨男女之脈最難執,左大為男、右大為女之說,不有臟氣偏勝者乎?聞之先業師曰:婦人背陰而面陽,其左男子之右也,右則男子之左也。所以丹溪謂是診脈者左右手。此不可憑者也,惟兩寸浮滑為陽脈,主男胎;兩尺沉滑為陰脈,主女胎。庶幾近之然。易不辨之男胎三月動而臍凸硬腹如釜、女胎五月動臍軟腹如箕之為直捷也。
白話文:
辨別男女胎位的脈象是最困難的。有人主張左手脈較大為男,右手脈較大為女,但如果內臟氣血有偏盛的情況,會影響這個判斷。
我聽過師父說:女性背對陰面,面向陽面,所以男性的脈象位於女性的左側,而女性的脈象位於男性的右側。道家學者丹溪子認為左右手的脈象可以判斷男女胎。
但這並不可靠。只有兩寸處浮滑的脈象為陽脈,主男胎;兩尺處沉滑的脈象為陰脈,主女胎。
這大概比較接近實際情況。但還是不如直接觀察胎動時間和形狀來辨別男女胎更直觀:男胎三月會動,臍部凸硬,腹部像鍋一樣;女胎五月才動,臍部柔軟,腹部像簸箕。
瘀阻與胎混,不得已而用試法:陳酒調佛手散(歸七分芎一錢),待兩時許,臍腹微動為胎,不動者為經滯。法頗穩當,惡阻者噁心,阻其飲食也。其故有二:一由胃虛,宿有痰飲而兼氣滯;一由衝任上壅,氣不下行,蓋經血既閉,水漬於臟,臟氣不宣通,故心煩憒悶、氣逆而嘔吐。及三月後胎漸大,子能食血,自無上逆之患。
白話文:
當瘀血阻滯和懷孕症狀混淆不清時,不得已可以採用試驗性方法:用陳酒調和佛手散(配比:歸七分,芎一錢),過兩個時辰左右,如果臍部和腹部微微動彈,則表明是胎動;如果沒有動彈,則表明是經絡不通暢。這個方法相當可靠。孕吐嚴重的孕婦會噁心,阻礙她們飲食。原因有兩個:一是胃氣虛弱,原先就有痰飲,再加上氣滯;二是衝脈和任脈壅塞,氣機無法下降。這是因為經血閉阻,水液停積在臟腑內,臟腑之氣無法正常運行,所以出現心煩意亂、胸悶氣逆、嘔吐等症狀。等到懷孕三月後,胎兒逐漸長大,能夠吸收母體血液的營養,自身就不會再有氣機上逆的毛病。
然而間有不惡阻者,何也?中宮氣健,胃無宿痰,清濁自能升降,不令穢氣上壅,自無惡阻矣。治法:虛者加味參橘飲(溫膽加參、木、歸、藿、砂),實者小和中飲(陳、樸、苓、查、扁、草),吐酸不止者二香(藿草、香附)為末(服二錢)。大約胃寒者加丁香、豆蔻、砂仁,脾虛有火加黃芩、山梔、竹茹。
白話文:
不過,有些人沒有惡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中焦氣旺,胃裡沒有積存的痰,清濁之氣自然能升降,不讓穢氣上逆,所以不會有惡阻。
治療方法:
- 氣虛者,加味參橘飲(溫膽湯加減人參、木香、當歸、藿香、砂仁)。
- 實熱者,小和中飲(陳皮、厚朴、茯苓、澤瀉、扁豆、草果)。
- 不斷嘔吐酸水者,二香(藿香、香附)研成粉末(每次服兩錢)。
通常,胃寒者可加丁香、豆蔻、砂仁;脾虛有熱加黃芩、山梔、竹茹。
要不外丹溪兩言:「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其法則二陳加減,須知此病不必疑半夏、茯苓二味為礙胎。胎漏小產由於氣血虛弱者多,氣虛則提攝不固、血弱則灌溉不周。而系胞者腎,腰為腎腑,腰痛則墮,不可不防。外此,則血太熱而妄行。大凡暴下水者,胎必墮。若徐下者,可用補氣安神治之。
白話文:
總而言之,就像醫家丹溪所說的「胖的人容易生痰,瘦的人容易上火」。治療法則就是加減二陳湯。此病不用擔心半夏、茯苓會妨礙懷孕。流產小產大多是氣血虛弱造成的。氣虛則無法固攝,血弱則無法滋養。而子宮是由腎臟主管的,腰部是腎臟所在,腰痛容易導致流產,不可不防。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血太熱而亂行。一般來說,突然腹瀉的,胎兒一定會流掉。如果腹瀉不急,可用補氣安神的方法治療。
此症之脈宜弦牢滑利,忌沉細而微。其治視稟質所偏,陰虛內熱者而用艾、附、白朮、砂仁,溫劑則陰愈消,如草木之無雨露,枯萎立見矣。陽虛內寒者,而用芩、芍,涼血則脾胃虛寒,氣血亦弱,如果實秋冬少結矣。三月前宜養脾胃,四月後宜壯腰腎,此大法也。以泰山磐石山散為主方(八珍去苓,加參、斷、芩、耆)。
白話文:
這種疾病的脈象應該是弦脈、牢脈、滑脈和利脈,忌諱沉脈、細脈和微脈。治療方法要根據體質的偏向來制定。
陰虛內熱的人,可以服用艾葉、附子、白朮和砂仁。如果使用溫熱藥物,陰液會消耗殆盡,就像植物沒有雨露滋潤,很快就會枯萎一樣。
陽虛內寒的人,可以服用黃芩和芍藥。如果使用寒涼藥物,脾胃虛寒,氣血也會虛弱,病情會加重,像秋冬季節容易結霜一樣。
三月份之前應當調理脾胃,四月份之後應當強健腰腎,這是治療的大原則。以泰山磐石散為基本方劑(八珍湯去除茯苓,加入人參、斷續、黃芩和黃耆)。
血熱者加黃柏、阿膠,氣寒者加艾葉、炮姜。然而胎漏一症,辨之宜慎。有妊婦血盛月信常來而不墮者,治之反墮;亦有孕婦脈見滑數、月事略少,至三四月止者。今人以為七月生,其實足月也。又有壯盛之婦前三月按月去血點滴者,苟無腰痠胎動,不須服藥。此又當合形體論也。
白話文:
血熱的人加入黃柏和阿膠,氣虛的人加入艾葉和炮薑。然而,胎漏這個病症,在辨別時要小心謹慎。有些孕婦氣血旺盛,月經照常來潮也不會流產,如果治療反而會導致流產;也有些孕婦脈象滑數,月經量稍微減少,到三四月時才停止。現在的人認為胎兒會在七個月出生,但實際上這是足月。另外,有些健壯的婦女在前三個月按月少量出血,只要沒有腰痠或胎兒胎動,就不需要服藥。這也需要結合形體來判斷。
再世人一月墮胎者最多,其人好潔,日必舉足洗下體而滑也。胎前諸痛、氣虛血虛、血熱三種宜常目在之。而外感內傷,仍各宜分剖。如頭痛血虛多火者,四物加減;感風者,加味芎歸(芩、木、茶);心腹痛或素有痰飲更觸外感者,正氣散;按之痛者積滯,保元;不痛者脾胃傷,六君;滿痛及心,芩、朮、芍三味;不時腹痛者血虛,熟地、當歸二味煎湯服之;重墜者氣虛也,補中益氣;脅痛者不宜破氣,童便和酒服之;少腹冷痛,小建中加炮姜;腰痛,環跳痛者,宜補;目赤、口舌咽痛者,涼膈亦可服;若跌僕傷者,膠、艾、芎、歸加地。此其大略也。
白話文:
現代有很多女性在懷孕初期就流產,這些人通常很愛乾淨,每天都會洗腳和私密處,導致私密處過於滑溜。懷孕前經常出現的疼痛、氣虛血虛、血熱等症狀需要格外留意。而外感和內傷應分別治療。例如:
- 頭痛、血虛火旺:加減四物湯。
- 受風寒:加味芎歸湯(芩、木、茶)。
- 心腹疼痛,或原本有痰飲問題,又受到外感影響:正氣散。
- 按壓時疼痛,表示有積滯:保元湯。
- 不痛,但脾胃受損:六君子湯。
- 滿痛及心痛:芩、朮、芍三味。
- 不定期腹痛:血虛,熟地、當歸煎湯服用。
- 嚴重墜痛:氣虛,補中益氣湯。
- 脅痛:不宜破氣,用童便和酒服用。
- 少腹冷痛:小建中湯加炮薑。
- 腰痛、環跳穴疼痛:宜補。
- 目赤、口舌咽痛:涼膈湯也可以服用。
- 跌打損傷:膠、艾、芎、歸加地黃。
以上是一些常見症狀的簡要治療方法。
至如面青舌紅母死子活,面紅舌青母活子死,為驗死胎之訣,一定無疑。下之之法:丹溪用佛手散重劑(歸一兩芎七錢),要不若平胃加芒硝為穩。
白話文:
如果臉色發青,舌頭發紅,表示母親去世,孩子存活;如果臉色發紅,舌頭發青,表示母親存活,孩子去世。這是驗證死胎的訣竅,非常準確。用於催下藥的方法:丹溪用重劑量的佛手散(當歸一兩,川芎七錢),否則加入芒硝以加強效果。
問:胎前症,最多子懸症,多心腹脹滿,以紫蘇飲為主方,其故何歟?抑另有法歟?又有子嗽、喘咳、子腫、子氣、子滿、子煩、五心煩熱、煩躁口乾、子淋、子癇、胎壓膀胱遺尿等症,更有吐血、衄血、咳血、便血諸症,其因其治可詳言歟?夫婦科諸書似少專門,名家所作每見頭緒煩多雜亂無章,如能條分縷晰,俾學者知各門用方之所以然,豈不善歟?
白話文:
問題:
懷孕前出現的症狀,常見於懷孕後期的胎兒懸吊感,以及心腹腫脹。請問主方以紫蘇飲為主的理由是什麼?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此外,小兒出現的咳嗽、喘息、腫脹、氣滯、腹脹、煩躁、五心煩熱、口乾舌燥、遺尿、抽搐、胎位壓迫膀胱而導致的遺尿等症狀,以及咯血、鼻血、咳血、便血等症狀,其成因和治療方法能否詳述?夫妻性事方面的書籍似乎很少有專門著作,名家所著的書籍往往條目繁多、雜亂無章。如果能夠將這些知識條理分明地列出,讓學習者瞭解各方藥的緣由,豈不是很好嗎?
子懸者,懷子六七月胸腹滿而胎上懸也。中於氣鬱者多,紫蘇飲一方出許學士《本事方》中,自注云:「有婦產數日催生法不驗,此必心懷畏懼、氣結不行。經謂恐則氣下精神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氣乃不行。爰制此方服之即產,分明紫蘇、川芎、陳皮、腹皮疏氣舒郁,歸、芍補血,參草補氣,皆佐使也。自注又云:兼治六七月子懸,數有效,亦疏氣開鬱之意。
白話文:
「子懸」是指懷孕六、七月時,腹部脹滿而胎位上懸。
這種情況多是因為氣鬱造成的。「紫蘇飲」這個方劑出自許學士的《本事方》。許學士在方劑後自注說:「有位婦人臨產數日催生無效,這肯定是因為她心懷恐懼,氣鬱結滯不通。醫經上說,恐懼就會導致氣血下行,精神萎靡。萎靡就會導致上焦閉塞,閉塞就會導致氣息迴流。氣息迴流就會導致下焦脹滿,氣血也就無法通暢。因此,我制定了這個方劑,服用後即可生產。方中紫蘇、川芎、陳皮、腹皮疏通氣息,舒緩鬱悶。歸尾、芍藥養血,人參、甘草補氣,這些藥材都是輔助藥物。」
許學士還自注說:「這個方劑還可以治療懷孕六、七月時胎位上懸的情況,效果很好。也是疏通氣息,解除鬱悶的意思。
有熱加芩、梔,脹甚加木香汁、歸、術,名和氣安胎飲。停滯嘔吐加蒼、樸,名加參平胃散;郁多者加味逍遙;子嗽者,妊婦外感風寒則咳,咳久亦易墜胎,古方用寧嗽散(蘇、桑、杏、皮、知、桔、麥、草),亦有土虛不能生金者,歸脾;有陰火上炎者六味,斟酌用之。
白話文:
現代
添加黃芩和梔子,用於有發熱症狀;腫脹厲害,加木香湯、當歸、白術,稱「和氣安胎飲」。
食物積滯嘔吐,加蒼朮、厚朴,稱「加參平胃散」;氣鬱嚴重的,加味逍遙散;
孕婦因外感風寒而咳嗽,久咳容易導致流產,古方使用寧嗽散(蘇葉、桑白皮、杏仁皮、橘皮、黃精、桔梗、麥芽、甘草),也有脾胃虛損導致咳嗽的,使用歸脾湯;有陰火上炎的,使用六味地黃丸,根據情況調整使用。
」以余所用胎前咳四五月不止者,橘餅(一枚),松子肉(一兩),水糖(三錢)煎服,甚效。喘由外感者,參蘇飲。然火動而喘,孕婦最多,治不外二母、芩、冬,他若腰痛短氣,脾虛則母令子虛,腎氣不歸元而上乘於肺也,生脈補肺益氣湯,補脾須去升、紫為妥,子腫與子氣名異而相類。子氣腫下體,子腫腫上體,子滿又名胎水,在五六月後,因胎大而腹滿遍身浮腫耳。
白話文:
我治療過懷孕前咳嗽持續四五個月的人,用以下方法:橘餅(一枚),松子仁(一兩),水糖(三錢),煎服,效果很好。
如果喘息是由外感引起的,可以使用參蘇飲。但是,孕婦常常因為火氣旺盛而喘息,治療方法離不開二母(貝母、浙貝母)、黃芩、冬花。
如果還有腰痛、氣短,可能是脾虛導致胎兒虛弱,腎氣不上歸元而上沖於肺。這種情況可以用生脈補肺益氣湯。
補脾時要避開升麻、紫蘇。
「子腫」和「子氣」名字不同,但很相似。「子氣」腫在下半身,「子腫」腫在上半身。「子滿」又稱「胎水」,在懷孕五六月後,因為胎兒變大而腹部長滿,全身浮腫。
三症皆屬脾虛,或因泄利耗傷、病渴多飲、濕漬脾胃、水漬於胞胎易損傷,急治為宜。治法不外健脾利水四字,健脾用六君,利水用五皮出入,兩方者利氣之烏藥、香附、紫蘇,甚則加炮姜,古人用五皮,以白朮易去桑皮。閻純璽以為點鐵成金手,可類推矣。外此,治水氣有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散(香、附、紫六分,木香二分,陳皮四分)。
白話文:
這三種病症都是因為脾虛造成的,可能是因為腹瀉損傷了脾胃、喝太多水導致病渴、濕氣侵襲脾胃、水液積聚在子宮導致胎兒易受損,需要及時治療。
治療的方法不外乎「健脾利水」四個字,健脾可以用「六君子湯」,利水可以用「五皮散」來加減,兩方的共同點是含有烏藥、香附、紫蘇,嚴重的話可以加入炮姜。古人使用「五皮散」,用白朮代替桑皮。閻純璽認為這是一個點石成金的手法,可以類推運用。
除此之外,治療水氣還可以服用天仙藤(也就是青木香藤)散(香附、紫蘇各六分,木香二分,陳皮四分)。
氣虛加參朮,血虛加歸。《千金》有鯉魚湯(重一斤者,橘一分,姜七片),同煮汁入(朮、苓、歸、芍)同煎,虛加人參,此尤下水最捷法。子煩者,心驚膽怯,煩悶不安,由心肺虛熱或積痰於胸,胎動不安,竹葉安胎飲為主方。君以竹葉、條芩、麥冬,臣以棗仁、遠志,佐以四君去苓、四物去芍。
白話文:
氣虛 時,加入黨參和黃芪。 血虛 時,加入當歸和川芎。
《千金方》記載的鯉魚湯(一條一斤,柑橘皮一分,生薑七片),與(黨參、茯苓、當歸、芍藥)一起煎服,虛弱時加入人參,這是最快速下氣的方法。
心煩 的人,會出現心驚膽怯、煩躁不安的情況,是由於心肺虛熱或胸中有積痰,胎動不安。以竹葉安胎飲為主要方劑。
君藥:竹葉、條芩、麥冬
臣藥:棗仁、遠志
佐藥:四神散中的茯苓、四物湯中的芍藥
渴加竹茹,痰積者以竹葉換竹瀝、茯苓,躁甚熱壅口乾者加犀角、知母,氣虛倍人參。又有因藥多致煩不得眠者用知母二兩,棗肉丸彈子大,每日參湯化一丸。又有口乾不臥川連一味、米飲調一錢。
白話文:
如果口渴劇烈,可以加入竹茹;如果有痰液積聚,可以用竹葉代替竹瀝和茯苓;如果煩躁明顯、熱氣上攻導致口乾舌燥,可以加入犀角和知母;如果氣虛,可以加倍使用人參。
另外,有的人服用藥物後會心煩難眠,可以用知母二兩,搗碎後與棗肉丸成彈子大小,每天用參湯化開一丸服用。
還有,如果口乾舌燥不能入睡,可以用川連一種藥材,用米湯沖服一錢即可。
子淋者,小便淋漓澀少,因氣血養胎,不及敷榮滲道,且胞系於腎,腎中虛熱移於膀胱,安榮湯主之,君以燈心、通草、苓皮、參朮補氣,歸補血,麥冬清肺,去原方之滑石,惡其重鎮而滑也,以石斛、山梔代之。如在脈微弱氣陷者,大劑參耆。類此者有轉胞症,因小便不通,臍下急痛,此由飽食忍尿或忍尿入房,水氣上逆,氣逼於胞,屈戾不得舒張所致,非小腸膀胱病,當治其氣,所謂胎壓膀胱也。補中益氣為主方,去濕者加油炒半夏六分,血虛加芎、地,急用鹽湯吐提。
白話文:
小便淋漓澀少,稱為「子淋」,這是因為氣血滋養胎兒,不足以敷布於體表和滲透於排尿管道。再加上胞脈連於腎,腎中虛熱轉移到膀胱,因此用安榮湯來治療。
安榮湯的君藥是用燈心、通草、苓皮、參朮來補氣,歸尾補血,麥冬清肺。去掉了原方的滑石,因為滑石太過於沉重濃稠。改用石斛、山梔代替。
如果脈象微弱氣虛,就加大參、耆的用量。
類似這種情況的還有轉胞症,是小便不通,臍下急痛。這是因為暴飲暴食後忍尿,或者忍著小便行房,導致水氣上逆,氣壓迫到胞脈,屈曲不舒展所致。這不是小腸或膀胱的疾病,而是要治療其氣,也就是所謂的「胎壓膀胱」。
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加入油炒半夏六分來除濕。如果血虛,再加入芎、地。緊急情況下,可以用鹽湯催吐。
又不若穩婆以香油塗手從產戶托起其胎,俾溺之漲解為穩使。此症因虛。子淋之因火者不同,他如遺尿不知胎滿之故,用白薇、白芍,酒調末服三錢。虛者同地丹服。子癇、口噤、項強、肢攣、語謇、痰壅、人事不省、忽然卒倒,與瘈瘲同,不可作風治。
白話文:
助產的手法不應像穩婆那樣用香油塗在手上,然後從產戶手中托起胎兒,讓胎水流出就穩妥了。這種情況是虛證。小兒遺尿與火證不同,如果是遺尿且不知道是胎滿所致,可用白薇、白芍,研磨成粉後用酒送服,每次三錢。如果是虛證,則服用地丹丸。小兒癇疾、口噤、項強、肢攣、語謇、痰壅、人事不省、忽然卒倒,這些症狀與瘈瘲相似,不應當做風證來治療。
多因血虛血燥,陰火上炎,鼓動其痰,主以羚羊角散(鉤、棗、獨),氣虛加(參、耆、術),血虛加(歸、芍、芩),有用南星(一斤,炭火炕,酒製合)、琥珀(一兩)、硃砂(五錢)豬心血為丸,服五十丸,參湯下。此方通治癇症,胎前亦宜。妊家諸血症自當作火論,然「胎前宜清」一語不可拘泥,當分晰其火所由來。
白話文:
大多數情況是由於氣血不足、氣血燥熱,導致虛火上炎,鼓動痰液。
主要使用羚羊角散(包括鉤藤、酸棗仁、獨參),如果氣虛,可加入參、耆、術;如果血虛,可加入當歸、芍藥、芩聯。
此外,還可以加入南星(一斤,用炭火烘烤後,用酒浸泡)、琥珀(一兩)、硃砂(五錢),以及豬心血,做成丸劑,每次服用 50 丸,用參湯送服。
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各種癇症,孕前服用也有效。孕婦的各種血癥都應當歸類為虛火,但「孕前應當清補」這句話不能死板地理解,應當根據虛火的成因具體分析。
第一辨虛實,實火宜清,其中又當分內外。從外感者,風熱內郁所化(涼膈加歸、地、茅、花),從內發者,肝經怒火(加味逍遙),膏粱積熱,加味清胃(川、連、翹、丹、地、歸);鬱結傷脾之火(加味歸脾),虛火。宜補,當分陰陽,有氣不攝血者(補中益氣),有陰虛火旺者(地、歸、二冬、知母、陳、犀、草、芩、梔、朮、苑),有腎經虛火(六味加芩、地),此口鼻血也。二便之血多濕熱,便血(槐榆防歸烏梅),尿血導赤加(山梔、發灰、阿膠、麥、味)。
白話文:
一、辨別虛實
- 實火應清熱,實火又分為內外兩種。
- 外感實火:風熱內鬱所化(加涼膈散、歸芍、生地、茅根、花粉)。
- 內發實火:肝經怒火(加味逍遙散),膏粱厚味積聚化熱(加味清胃湯:川芎、連翹、大黃、丹皮、生地、歸芍)。
- 鬱結傷脾之火(加味歸脾湯)。
虛火
- 宜補虛,虛火又分為陰虛和陽虛。
- 氣虛不攝血者(補中益氣湯)。
- 陰虛火旺者(生地、歸芍、二冬、知母、陳皮、犀角、地骨皮、黃芩、梔子、茯苓、石斛)。
- 腎經虛火(六味地黃丸加黃芩、生地),多表現為口鼻出血。
二、辨別便血和尿血
- **便血:**多為濕熱所致(槐角丸、榆皮、防風、歸芍、烏梅)。
- **尿血:**導赤散加(山梔、發灰、阿膠、麥冬、益母草)。
問:肺病咳嗽為多,咳字嗽字何解,能分講歟?咳嗽症不外外感內傷兩種,能分別歟?外感不外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六氣分見於四時,四時皆可以受六淫之邪,能各舉其見證治法歟?內傷不外陽虛陰虛,陽虛者多痰,陰虛者多見血,能各言其見證治法歟?勞風一症,外感內傷並見,能舉其治法歟?先業師論治病莫妙於剖析分明,愈細愈精,曷不剖分而詳說之。
白話文:
問題:
肺部疾病多半伴有咳嗽,那麼「咳」和「嗽」是什麼意思?它們有區別嗎?咳嗽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內傷,如何區分這兩種情況?外感包括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邪氣,它們在四個季節中分別侵襲人體,四個季節都可以受到這六種邪氣的侵犯,你能分別舉出它們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嗎?內傷包括陽虛和陰虛,陽虛多痰,陰虛多血,你能分別說明它們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嗎?勞風是一種外感和內傷兼見的疾病,你能舉出它的治療方法嗎?先師在診斷治療疾病時,主張仔細分析,越詳細越好,為什麼你不按照這種方法進行分析,而是籠統地說呢?
咳者何?諧聲也,其音開口而出,彷彿亥字之音,故有聲無痰曰咳。嗽則如盥嗽然,有物在喉,漾漾而出,故從口從敕。後人遂以有痰者謂嗽。然則咳嗽之病何從生?曰病有萬變,要不外內傷外感兩端。試言外感。外感者,風寒暑濕燥火盡之。而六者論其常,各主一時為病。
白話文:
咳嗽是什麼?它是一種發音,發出的聲音是張開嘴發出的,就像「亥」字的發音,所以有聲但沒有痰的稱為咳嗽。咳則像是漱口,喉嚨中有東西,咕嚕咕嚕地咳出來,所以字形從「口」旁加「敕」。後來的人就用有痰的稱為咳嗽。那麼咳嗽的病是怎麼產生的?疾病有各種變化,但不出內傷和外感兩方面。
先來說外感。外感是由風寒暑濕燥火等引起的。這六種原因中,通常各自在特定時期引發疾病。
論其變,則四時皆可以受六淫之邪。今且即風寒論感風咳者,鼻塞聲重、惡風涕清,此證也,左脈浮弦,此脈也。而風之中又有辨,春則傷溫風,肝木用事則傷肝。而有又中氣中血之別,傷氣者為衛(參蘇飲、桑菊飲),傷血者為營(芎蘇飲)。
白話文:
討論疾病的變化,一年四季都可以受到六淫邪氣的侵襲。現在就以風寒為例來探討感冒咳嗽的症狀:鼻塞、聲音沉重、怕風、流清涕。這就是感冒咳嗽的症狀。檢查脈象時,左手脈浮弦,這就是感冒咳嗽的脈象。而且風邪之中還有區別:春天傷溫風,肝木旺盛則傷肝。還要區分是氣血受傷:傷氣者為衛氣受傷(治療可用參蘇飲、桑菊飲),傷血者為營血受傷(治療可用芎蘇飲)。
夏則為熱風傷心胞(雞蘇散),或傷冷風者(香茹飲);秋為涼風犯肺(敗毒散),兼痰者(金沸草散);冬為寒風傷腎(麻黃加減),兼飲者(桂枝厚朴杏仁湯),倘冬時天熱而感寒風(葳蕤湯、陽旦湯)。惟秋冬有暑濕,如春夏無燥氣。他如先傷風而後傷熱為熱之寒(葳蕤),肺熱感寒為寒之熱(金沸草散),嗽而痰出稠黏者脾濕勝(二陳),連嗽無痰者肺燥勝(清燥救肺),此皆外感咳嗽也。內傷則痰飲。
白話文:
夏天受熱風影響,可導致心胞受損(可服雞蘇散),或受冷風影響(可服香茹飲)。秋季受涼風影響,可導致肺部受損(可服敗毒散),如有痰液伴隨(可服金沸草散)。冬天受寒風影響,可導致腎部受損(可服麻黃加減),如有飲液伴隨(可服桂枝厚朴杏仁湯)。若冬季天氣溫暖時受寒風影響(可服葳蕤湯或陽旦湯)。一般來說,秋冬季節不會有春夏那樣的乾燥病症。其他情況,例如先受風寒後受暑熱,稱為「熱之寒」(可服葳蕤湯),肺部發熱再受寒涼,稱為「寒之熱」(可服金沸草散),咳嗽咳出稠黏痰液,表示脾濕較重(可服二陳湯),持續咳嗽但無痰液,表示肺燥較重(可服清燥救肺湯)。這些都是外感引起的咳嗽。如果咳嗽是由內傷引起的,則會形成痰液。
陰虛兩種:痰飲者多陽虛,淺者六安煎,有火者溫膽;虛者金水六君煎,陽虛而不可攻者(玉竹飲子),有痰火者鹽降法,喘甚者(降氣合貞元)。他若陰虛者陰火上升也,胃氣不清者(麥門冬湯),五更咳甚曾見血者(四陰煎),痰多而濃無胃氣者(六君加減),痰少嗌乾胃氣未絕者(六味八仙長壽)。
凡若此者,所謂隔二隔三之治,土不生金者補脾,木反侮金者平肝,火上刑心者治心,皆隔一之治也。
白話文:
陰虛有兩種:
- 有痰飲者多為陽虛:
- 輕微者:服用六安煎
- 有火者:溫膽湯
- 無痰飲者:
- 陰虛陽虛者:金水六君煎
- 陽虛但不能進補者:玉竹飲子
- 有痰火者:鹽降法
- 喘得很厲害者:降氣合貞元湯
其他陰虛者:
- 陰火上升:
- 胃氣不清者:麥門冬湯
- 五更咳得很厲害,曾見血:
- 四陰煎
- 痰多且濃,無胃氣者:
- 六君加減湯
- 痰少,口乾舌燥,胃氣未絕:
- 六味八仙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