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壽堂

《醫原》~ 卷下 (3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4)

1. 醫宜識字論

古人造字,不外形、聲。形聲,陰陽之道也。然形、聲又各有陰陽。聲有四:平、上、去、入。平,聲之陽也;上、去、入皆仄,仄,聲之陰也。以形言之,伏羲畫卦,一畫開天則為一(一音奇,奇以象陽,數之始也),一畫豎之則為丨,(丨音袞,上下通也。)左右倚之,則為丿為乀,(丿音撇,左戾也。

乀音弗,右戾也。縮之則為丶,丶音主,有所絕止,丶而識之也。)曲之則為乙,(乙音軋,乙乙,難出之貌。)一,象天陽也。丨,天氣下降於地,陽統陰也。丿繼乀象人,乃陰精陽氣合而成之者也。陳修園曰:左丿為陽,右乀為陰。作書者,遇丿處輕手揮之,陽主乎氣,輕清之象也;遇乀處重手頓之,陰主乎精,重濁之象也。先丿後乀,氣以生形,陽統陰也。

乀繼以丿,形隨乎氣,陰承陽也;丿乀左右各自位置,陰陽對待之道也;丿乀左右不相離,陰陽互根之道也。丿乀合而為人,合謂之抱,又謂之交。抱者,負陰抱陽之義;交者地天交泰之義。觀人字字義,而人之陰陽可知矣。

試以人之外形言之。鼻為中土,鼻下名人中,人中以上,鼻、目、耳皆偶竅;人中以下,口奇竅。偶屬陰,奇屬陽,陰上陽下,地天泰也。頭項以下,乳偶竅;臍、前陰、後陰奇竅。男子前陰,內偶竅,外奇竅;女子前陰,內外皆偶竅,亦地天交泰也。外形既如此,而人所以生之之理,不從可想乎?夫人在天中,而附於地上,故後天胃氣為最重。

胃主地氣,為倉稟之官,為人身氣血生化之本,故胃之為言匯也,胃從田,田乃五穀所匯而生之者也。又胃者衛也,布焌穀氣,衛外而為固也。經故曰:四時百病,胃氣為本,脾為堤防之土,乃散輸胃中水穀之精氣,以傳於肺者耳!故脾從卑,卑者由下申上之義。又脾者裨也,裨助胃氣以散精者也。

肺從市,市,從—從丨,象天氣降於地,而上下貫通者也;從冂(冂,凶去聲)。冂,空也,象肺輕虛之體也。又肺者沛也,敷布水精行於臟腑,沛然而莫御也。心從、從乚。夫—丨丿乀,方以直,乚圓而神,字雖萬變,未有能外—丨丿乀以結構之者。人心虛靈圓妙,故出乎—丨丿乀之外,而從丶從乚,即圓而神之義也。

又心為身之主,故從丶。心善思,陸士衡文賦曰:思乚乚其若抽,故從乚。又心者新也,神明變化而日新也。又心屬火,小篆嘗言心字篆文,只是一倒火字耳!蓋火下交於水為既濟,故顛倒之以見陰陽調燮之妙。考五臟惟心有包絡,蓋以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不受邪,故有包絡以為外衛。

曰包絡者,即心外之脂膜,形如油網,包裹而散絡於心者也。肝從干,干,從二從丨,二偶數,偶以象陰,而貫通於上下者也。然肝雖屬藏血之陰臟,而在五行屬木,肝者干也,如木之有幹有枝也。木於時為春,後天震巽之木,居東方而主生氣。巽上坤下為觀,觀之義,崇陽而抑陰也;上坤下震為復,復之義,見陰必從陽轉也。

白話文:

醫宜識字論

古人造字,方法不外乎形體和聲音。形聲字體現了陰陽之道。然而,形和聲本身又各有陰陽。聲調有四種:平、上、去、入。平聲是聲調的陽,上、去、入聲都是仄聲,仄聲是聲調的陰。從字形來說,伏羲畫卦,一畫開天為「一」(「一」音同「奇」,奇象徵陽,是數的開始),一畫豎起來為「丨」(「丨」音同「袞」,上下貫通)。左右傾斜,就成了「丿」和「乀」(「丿」音同「撇」,向左傾斜。「乀」音同「弗」,向右傾斜。縮短就成了「丶」,「丶」音同「主」,表示有所終止,「丶」而認識它)。彎曲就成了「乙」(「乙」音同「軋」,兩個「乙」字,像是難以出來的外形)。「一」象徵天陽。「丨」象徵天氣下降於地,陽統陰。「丿」和「乀」連起來象徵人,乃陰精陽氣結合而成。「丿」和「乀」的寫法,陳修園說:左邊的「丿」為陽,右邊的「乀」為陰。寫字時,遇到「丿」要輕手揮寫,因為陽主氣,輕清是其象徵;遇到「乀」要重手頓寫,因為陰主精,重濁是其象徵。先寫「丿」後寫「乀」,氣生形,陽統陰。「乀」接著寫「丿」,形隨氣,陰承陽。「丿」和「乀」左右各有位置,是陰陽對待之道;「丿」和「乀」左右不相離,是陰陽互根之道。「丿」和「乀」合在一起成為「人」,合在一起稱為抱,也稱為交。抱,是負陰抱陽的意思;交,是天地交泰的意思。觀察「人」字的字義,就能了解人的陰陽。

試從人的外形來說。鼻子居中,鼻下為人中,人中以上,鼻子、眼睛、耳朵都是成對的竅穴;人中以下,嘴巴是單獨的竅穴。成對的屬陰,單獨的屬陽,陰在上陽在下,是天地交泰。頭頸以下,乳房是成對的竅穴;肚臍、外生殖器都是單獨的竅穴。男子外生殖器,內部成對,外部單獨;女子外生殖器,內外都是成對的,也是天地交泰。外形既然如此,人所以能生存的道理,難道不可以想見嗎?人居於天地之間,依附於地面,所以後天胃氣最重要。

胃主地氣,是倉廩之官,是人身氣血生化的根本,所以「胃」字的本義是匯聚。「胃」字從「田」,「田」是五穀匯聚而生長的地方。又,「胃」字有守護的意思,佈散穀氣,守護體表,使身體強固。經書說:四季百病,胃氣為本,脾是堤防的土,它散佈運輸胃中水穀的精氣,傳輸到肺部。所以「脾」字從「卑」,「卑」是從下向上申展的意思。又,「脾」字有輔助的意思,輔助胃氣以散佈精氣。

「肺」字從「市」,「市」字從「一」從「丨」,象徵天氣下降於地,上下貫通;從「冂」(「冂」,凶,去聲)。「冂」是空的意思,象徵肺的輕虛之體。又,「肺」字有豐沛的意思,廣佈水精行於臟腑,豐沛充盈,不可阻擋。「心」字從「」從「乚」。「一丨丿乀」都是方正筆直的,「乚」圓而有神,字雖然萬變不離其宗,沒有能脫離「一丨丿┘乀」結構的。人心虛靈圓妙,所以脫離「一丨丿乀」之外,而從「丶」從「乚」,就是圓而有神的意思。

又,心是人體的主宰,所以從「丶」。心善於思考,陸機《文賦》說:「思慮紛亂如同抽絲一樣」,所以從「乚」。又,「心」字有新的意思,神明變化而日新。又,心屬火,小篆曾經說心字的篆文,只是一個倒過來寫的火字而已!因為火下交於水為既濟卦,所以顛倒過來寫,以體現陰陽調和的妙處。考究五臟,只有心有包絡,因為心是五臟六腑的大主,主要不受邪氣侵犯,所以有包絡作為外圍保護。

所謂包絡,就是心臟外面的脂肪膜,形狀像油網,包裹並聯繫著心臟。肝從「干」,「干」從「二」從「丨」,「二」是偶數,偶數象徵陰,而貫通上下。「干」也指樹幹,肝雖然屬於藏血的陰臟,但在五行屬木,肝就是樹幹,像樹木有幹有枝一樣。木在時序屬春,後天八卦震巽為木,居於東方而主生氣。巽在上坤在下為觀卦,觀卦的意思,是崇尚陽氣而抑制陰氣;坤在上震在下為復卦,復卦的意思,是陰氣必從陽氣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