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原》~ 卷上 (4)
卷上 (4)
1. 人身一小天地論
其水隨肺氣呼吸,攝入腸胃間微絲血絡(即孫絡。西學驗孫絡有二千餘根)。以入絡脈,由絡脈過肝入心,運行周身,由肺升出為氣,由毛竅滲出為汗,余入內腎,得三焦之氣化,滲入膀胱為溺。故曰:氣為水母。又曰:水行天上。然水血並行絡中,而不相妨者,何也?蓋血有血輪以統之者也。
(按:《內經》刺血絡,出清汁,便知水血並行血絡)。其渣滓變化於小腸(小腸為火腑,故能變化)。以傳道於大腸,是皆肺氣所統布也,是陰從陽也。夫天之真陰真陽,發於地上,以生萬物,實藏於地中,而為萬物所由生。人身肺之真陰,下布於腎而為水,肺之真陽,下納於腎而為火,所謂地居天中,天包乎地也。兩腎中間,名曰命門,為人身之根柢,一陽藏於二陰之中,水火互宅,在卦為坎。
肺一呼一吸,與腰間腎氣息息相通,經故曰:腎上連肺,至於脾,猶地上堤防之土,為胃散精以上輸於肺者耳;肝猶地上之木,以樞轉地中生髮之氣者耳;六經為川,腸胃為海,猶地之有涇渭,運清而行濁者耳。由此觀之,人身不誠一小天地哉!肺、腎也,胃也,非又人身所最重者哉!
白話文:
人身一小天地論
人體的水分隨著肺部的呼吸運作,被吸收到腸胃之間細微的血管網絡(即孫絡,西醫驗證孫絡有兩千多根)中。然後進入絡脈,經絡脈流經肝臟到達心臟,再運行全身,由肺部上升成為氣,由毛孔滲出成為汗液,其餘進入腎臟,藉由三焦的氣化作用,滲入膀胱成為尿液。所以說:「氣是水的根本」。又說:「水運行於天上」。然而水和血同時運行在絡脈中,卻互不干擾,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血液有血輪(心臟)來統攝它。
(註:根據《內經》,針刺絡脈,排出清澈的液體,就能知道水和血同時運行在絡脈中)。血液中的雜質在小腸(小腸屬火臟器,所以能進行變化)中轉化,然後傳輸到大腸,這些過程都由肺氣所統攝和佈署,陰氣依附於陽氣。天地的真陰真陽之氣,發源於大地,用以生長萬物,實際上則藏於地下,成為萬物生長的根本。人體肺部的真陰之氣,向下佈散於腎臟而成為水,肺部的真陽之氣,向下歸納於腎臟而成為火,這正如「地居於天中,天包圍著地」的道理。兩腎之間,稱為命門,是人體的根本,一陽之氣藏於二陰之氣之中,水火互相依存,在八卦中屬坎卦。
肺部每一次呼吸,都與腰部腎臟的氣息相互聯繫,經書上說:「腎臟向上連接著肺臟」,一直到脾臟,如同地上堤岸的泥土,是胃部將精華之氣輸送到肺部的通道;肝臟如同地上的樹木,負責轉運地中生長之氣;六經如同河流,腸胃如同大海,如同地上有涇水和渭水,運送清淨之物,排除濁穢之物。由此看來,人體的確是一個小天地!肺、腎、胃,豈非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