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壽堂

《醫原》~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陰陽治法大要論

陽,天道也;陰,地道也。非天之陽,地亦不凝,而萬物不生;非地之陰,天亦無依,而萬物不成。天主動,無一息之靜,使稍不動,則失其健運之機,而萬物屯矣;地主靜,無一息之動,使稍不靜,則失其貞凝之義,而萬物否矣。人身之陽,法天者也,一失其流行之機,則百病起;人身之陰,法地者也,一失其安養之義,則百害生。陰陽二氣,固不可稍偏而或失也。

夫所謂陽者,乃人身之真陽。真陽,陰中之陽,非燥烈無濟之亢陽。亢陽無陰則為火,如天之久旱酷暑,不得不藉甘霖以消其亢厲,故丹溪發補陰之論,補陰正所以濟陽也。王太僕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者,此也。所謂陰者,乃人身之真陰。真陰,陽中之陰,非堅凝寒結之濁陰。

濁陰無陽則為水,如天之重陰凜冽,不得不藉皓日以致其睛和,故先哲發扶陽之論,扶陽正所以濟陰也。王太僕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者,此也。

夫乾為陽,坤為陰,乾坤化為坎離,是天地為陰陽之體,水火為陰陽之用。用傷則體害。水火有過不及之弊,在天地則不能無旱澇之災,在人則不能無燥濕之患,其理一也。

陰,人之形也;陽,人之氣也。大凡形質之失宜,莫不由氣行之失序。故地之萬物不生,又皆由天之旱澇失節。人身一分陽氣不到之處,則此處便有病;然陰陽互根,凡陽所到之處,皆陰所到之處,若陽到而陰不到,則此處亦有病。

陰陽又當審其虛實。外感實證,先病陽;內傷虛證,先病陰。病陽者,肺主之;病陰者,脾、胃、腎主之。外感上焦陽氣鬱閉,治以開豁,通天氣也;中焦陽氣燥結,治以苦辛攻下、苦辛開化,平地氣也。(治實火,要使邪有出路,若純用苦寒,逼邪深入,而無出路,非徒無益,而有害之。

乃晉唐以後醫道失傳,如三黃解毒諸方,毫無法律,不可從也。)內傷中焦陽氣下陷,不能上升於肺,治以升補,使地氣上騰乎天也;下焦陽氣外越,不能下歸於腎,治以溫納,使天氣下降於地也。蓋先天真一之氣,自下而上,與後天胃氣,相接而生,而為人身之至寶。若人真陰受傷,致精不能化氣,氣即不能歸精,於是腎中龍火內爍,而見骨蒸等證;龍火外越,而見發熱、顴紅、面赤等證。

一火興而五火熾,將見肝之風火雷火,心之離火,胃之燥火,又必相因而起,而見有餘之象。非有餘也,實下元不足所致耳!經曰:少火生氣,壯火食氣。火在丹田以下為少火,即真火;火離丹田而上為壯火,即虛火。虛火,水中之火,不得再以水滅之固也。奈何世執丹溪法,而用知母、黃柏之苦寒以撲滅之,勢必愈治愈劇,如雨愈大龍愈騰,欲其潛藏也得乎?不獨苦寒不可用也,即甘涼亦當慎投。

其在初病,本原未傷者,甘涼清潤,猶可獲效;若高年以及久病,本原已傷者,法當治以溫潤,引火歸原,如雲開日出而龍乃潛也。濁陰可溫,桂、附、乾薑辛熱之屬,不得不用;若陰中陽虛,而藥偏剛燥,恐陽未能扶,而陰又被劫,法當治以溫潤,納氣歸原。經曰:氣納為寶。

蓋氣納則歸腎,不納則不歸腎。氣不歸腎者,謂肺氣不得歸腎,並謂脾胃之氣不得歸腎也。

夫腎為先天五臟之始,始數一,一,水數也。金為水源,水天本一氣也。脾胃為後天五臟之成,成數五,五,土數也。土為萬物之母,故精、神、氣、血,皆胃氣所生,又皆腎氣助之以生。胃為人之地,腎為地中之天氣,胃、腎又本一氣也,經故曰:腎為胃關。夫所謂胃氣者,穀氣也。

經曰:營為水穀之精氣,衛為水穀之悍氣。又曰:精氣生於穀氣。故「氣」字從氣、從米,「精」字從青、從米,米乃谷之精者也。胃主納穀,亦主銷谷,脾主散精,水穀精氣生於胃,輸於脾,由脾上輸於肺,則為氣,從肺回下,入心化血,入腎化精,是生之者胃,升之者脾,降之者肺,地天交泰,胃、脾、肺又本一氣也。經故曰: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

俗謂脾主銷谷,以能食不能化為脾不健,是不知脾之功用也,是指鹿為馬也。或曰:飲食傷脾,則又何說?曰:飲食不節,遏郁脾氣,脾氣為其所郁,則不能散精,而濕斯停矣。是謂傷逆,非脾之過也,良由飲食不節所致耳!

夫人生天地間,天氣固重,地氣尤重。蓋人在天中,(離地而上,凡空處皆謂之天。人在天中,非在天下,以天本無上下之極者也。)而附於地上。生於天中,一呼一吸,與天氣相通,而人莫名其妙,亦莫得自主,故凡天之六氣,病人之天氣者,人不能盡避之。附於地上,實而可據,人得以自主,故凡七情之病,由人事所致者,多病人之地氣以及天氣。病地氣,則胃、腎為重。

然腎雖主地氣,而實為地中之天氣。腎屬天一所生之水,而為人之先天者,此也。其有胎元薄弱,先天不足者,人不得而主之,又恃調攝後天,以補先天之不足。若是者,胃氣不尤重哉?重胃氣非即所以重腎氣哉?

夫胃為中土,胃氣賴五臟之氣以生化。如地無堤防之土,則水無收束,無水則燥,無火則濫,無木則實,無金則死是也。然五臟之氣,又賴胃氣以成功。如金無土則不生,木無土則不載,水、火無土則無本原,脾土無胃土則不滋潤是也。

故脾胃穀氣,不得到肺,則肺之脾胃虛;脾胃穀氣,不得到心,則心之脾胃虛;脾胃穀氣,不得到肝,則肝之脾胃虛;脾胃穀氣,不得到腎,則腎之脾胃虛;胃之穀氣,不得到脾,則脾之胃虛。若是者,脾胃顧不重哉?內傷百病,可不首固脾胃哉?請申言之。

肺之脾胃虛,則熱自內生,熱則不能生水,而見虛喘、乾咳諸燥證,是肺氣不得歸腎也;又或肺之脾胃虛,則寒自內生,寒則不能化水,而見喘嗽、腫滿諸濕證,是亦肺氣不得歸腎也。醫學云喘,在腎為虛,在肺為實。夫所謂實者,非真實也,乃肺之陽虛不化,致水上溢高源耳!金寒水冷,非溫潤納氣不可;邪水射肺,非辛淡輸水扶氣不可。

心之脾胃虛則熱,熱則燥,君弱者臣自強,血虛者肝自旺,火水未濟,致生虛煩、心熱、不寐等證,是心氣不得歸腎也。或曰:心屬火,火性炎上,如何下降?腎屬水,水性就下,如何上升?曰:心屬火,而心中有血,是火中有真陰,故心火隨真陰下降,以交於腎水;腎屬水,而腎中有氣,是水中有真陽,故腎水隨真陽上升,以交於心火。夫真陰真陽者,心腎中之真氣也。

故欲補心者,先實腎,使腎得升;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肝之脾胃虛則熱,熱則燥,肝血一虧,肝氣即亢,或風雷激搏,致生頭疼、嘔吐等證;或木火刑金,致生乾咳、吐血等證;或燥木侮土,致生脅痛、嘔吐、蠱、膈等證,是肝氣不得歸腎也。夫治肝較他臟尤難。

他臟之邪,可移之出腑,若膽雖為肝之腑,而一囊膽汁,藏而不瀉,而無出路,雖屬腑而與臟無殊,故肝病較他臟為難治。則惟有清潤以濡之、咸柔以潛之,沃水以生木也;甘潤以緩之,培土以載木也;微苦以降之,使木火不上僭也;平潤以納之,導木火得下潛也;血能含氣,氣不耗血,而肝自平矣。其肝有濕熱者,方可用苦降、辛通、酸泄之劑;氣不條達者,方可用木鬱達之之法。

彼破氣、耗血諸品,豈可妄用,以伐生氣,以耗肝陰也哉?腎之脾胃虛則熱,熱則燥,腎陰一虧,腎陽即亢,或骨蒸、發熱,或吐血、夢遺,或上咳、下利,是腎氣不得歸腎也。治法亦不外清潤、溫潤,以增水養火而已矣;甘潤、甘平,以固水火中之脾胃而已矣。脾之胃虛則中土自病,或因思慮過度,或因飢飽失宜,以致氣結化濕,血結化燥,濕困脾陽,燥傷脾陰等證。

胃病則不能散輸精氣於脾,脾病則不能上輸精氣於肺,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降,是脾胃之氣不得歸腎也。此則非寒熱溫涼所能納也,法當病燥則治燥,病濕則治濕,取純甘之味,扶土生金,順其升降之性以納之耳!

總之,內傷百病,不起於先天,即起於後天;起於後天,又必病及先天。五臟中有一臟不秉生成之氣,則形氣病,形病不能無害於氣,氣病不能無害於形,此不易之道,相因之理也。但治之者,不可無標本先後之分。夫陰陽、臟腑、氣血,有各自為病者,有相因而至者,有去此適彼者。

用藥之法,如腑病宜開通,不得以臟藥犯之;臟病宜補益,不得以腑藥犯之。腑病將及臟,治腑尤須顧臟,臟病將入腑,治臟必兼理腑。腑入臟,臟入腑,又有輕重之異,藥亦不得不隨其輕重而用之。更有病雖在腑,而原起於臟,則重在治臟;病雖在臟,而原起於腑,則重在治腑。

蓋病雖在此,不必治此,治此反劇;病已去此,猶當顧此,不顧此則損。此陰陽標本先後輕重之大略也。

要之,天地與人,不外陰陽二氣。天之陰陽失,相燮理之;人之陰陽失,醫燮理之。良相、良醫,總在調劑陰陽,使之兩得其平焉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