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壽堂

《醫原》~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論張仲景《傷寒論》

漢·張太守仲景著《傷寒》一書,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隨病之變遷用之,千變萬化,靈妙無窮,萬病皆當仿之為法,不可僅作傷寒書讀也。乃後之注是書者,五十餘家,移前易後,互相訾議,迄無定論。

白話文:

一千三百一十七年,遷都不可逾越之五十年互有誹謗。

愚按:是書,當分兩大段看法,其前一段為表寒而作,寒為天地燥結之氣,燥故化火也速,寒氣從外收斂,搏束氣機,津液不行,故停濕者多;後一段為裡寒而作,裡寒或由外直中於內,或虛則寒自內生,總不外脾腎陽虛,陽虛則不獨不能禦寒,而且脾陽虛則不能散精,腎陽虛則不能行水,不能散精行水,故化濕者多,化火者少。其法雖分六經,亦不外三焦。

白話文:

依我看,這本書應分為兩大部分來看:第一部分主要用於治療表寒證。寒邪是天地間燥結之氣,燥邪容易化火,寒氣由外向內收斂,束縛氣機,津液運行不暢,所以常會出現停濕的現象。第二部分主要用於治療裡寒證。裡寒證可能是外感寒邪直接由表入裡所致,也可能是虛證導致寒氣從內部產生。總的來說,裡寒證都與脾腎陽虛有關。陽虛不僅不能抵禦寒邪,而且脾陽虛不能運化精微,腎陽虛不能運行水液,不能運化精微和水液,所以常會出現化濕的現象,化火的現象較少。儘管本法分為六經,但其實都離不開三焦。

言六經者,明邪所從入之門、經行之徑,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飲渣滓,為邪所搏結,病之所由成也。觀其論中,曰胸中,曰心中,曰心下,曰胸脅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雖未明言三焦,較言三焦者更細也。人身一小天地,膈膜以上,天氣主之,肺與心也。

白話文:

六经指的是邪气入侵人体的门户、经络运行的途径,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方式。三焦则指人体内有形的痰、涎、水饮、渣滓等,这些物质容易被邪气攻击聚集,形成疾病。六经论述中,会提到胸中、心中、心下、胸胁下、胃中、腹中、少腹等部位,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三焦,但比三焦的概念更加细致。人身如同一个小天地,横膈膜以上属于上焦,由天气主宰,与肺和心相关。

膈膜以下,地氣主之,脾、胃、二腸、膀胱、三焦、腎也。界乎天地之間者為膈膜,膈膜乃肝、膽部位,如地之有樹木者然。行乎肌肉之裡,筋骨之外,以運行血脈者為經絡,如地之有脈絡溝渠,以通天氣者然。

白話文:

膈肌以下屬於地氣,由脾、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和腎臟主導。膈肌是天地之間的界限,位於肝膽部位,就像地面上的樹木。經絡在肌肉內部和骨骼外部運行氣血,就像地面的脈絡和溝渠運輸水氣,與天空相通。

從膈下而上,上至胸,旁至脅,皆清氣與津液往來之所,其病不外痰涎水飲,為邪所擊搏,與氣相結,由胃中脘及腹中,下抵少腹,乃有渣滓穢濁之物,邪氣得以依附之,而成下證。一為清陽,一為濁陰,人身所以為一小天地也。觀仲景先師所立方、法,確就邪傷人身之天地者治之,六經固不爽毫釐,三焦亦不逾分寸,千古醫聖之稱,舍仲景其誰與歸?

白話文:

從橫膈膜以下到胸腔,再延伸到兩側肋骨之間,都是清氣和津液循環流動的地方。如果生病了,病因多半是痰、涎、水、飲料等,在邪氣的影響下與氣結合在一起。從胃部中脘和腹中,一路延伸到少腹,堆積著渣滓和穢濁物質,邪氣依附在上面,就會形成下焦證。人體有清陽(氣)和濁陰(液),所以被稱為一小天地。看看中醫鼻祖張仲景所創立的藥方和方法,就是針對邪氣侵襲人體這個天地來進行治療。他的六經療法和三焦分治法一點也不差錯,歷代醫聖的稱號,除了張仲景,還能屬於誰呢?

以太陽論,太陽經脈行背,背者胸中之府,胸中為肺之外廓,肺主皮毛。凡邪從太陽入者,必自毛竅始,且六經之氣,皆天氣所運行,未有經氣鬱而天氣不郁者。故《傷寒論》云: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痛、腰痛、骨節痛、惡風、無汗而喘。又曰:喘而胸滿,劇者必衄,衄乃解。

白話文:

從太陽經的角度來說,太陽經脈循行於背部,背部是胸腔的保護層,胸腔是肺的外部覆蓋,肺主管皮膚和體表的毛髮。任何從太陽經入侵的邪氣,必定從毛孔開始。而且六經之氣都是由天氣推動運行的,沒有六經之氣鬱滯而天氣不鬱滯的情況。因此,《傷寒論》中說:太陽病的症狀是頭痛、發熱、全身疼痛、腰痛、骨節疼痛、怕冷、不出汗和喘息。同時也說到:如果出現喘息和胸悶,症狀嚴重的患者必定會流鼻血,流鼻血後症狀才會緩解。

夫頭痛以下,皆太陽見證;喘而胸滿,乃邪阻肺氣不舒也;衄者,寒燥化熱,熱甚動血,由肺之清道出也;衄解與汗解同,故曰衄乃解。經言太陽,固明明兼言肺矣。且邪由皮毛而肌肉,由肌肉而經脈,一層收近一層,是橫入。邪由外橫入,藥由內橫托,故用輕虛之麻黃,由肺化汗外達皮毛,以出肺之空竅,即以出太陽之門戶(經云:輕可去實。又云: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白話文:

頭痛以下的症狀,都是太陽經出現的症狀;喘息並且胸口發脹,是邪氣阻滯肺氣不舒暢造成的;流鼻血,是寒燥轉化為熱,熱氣旺盛導致動血,從肺部的清道(鼻)流出;流鼻血與出汗解熱相同,所以說流鼻血也是一種解熱的方式。經典中提到太陽經,其實暗指與肺經有關。而且邪氣從皮毛進入肌肉,從肌肉進入經脈,一層層向內深入,這是橫向入侵。邪氣從體外橫向入侵,藥物就要從體內橫向托起,所以要用輕而虛浮的麻黃,透過肺部化汗,讓汗液排出體外經過皮毛,既可以疏通肺部的空竅,也可以打開太陽經的門戶。(經典中說:輕的藥物可以去除實邪。又說:薄的藥物可以發散,厚的藥物會發熱。)

麻黃體極空虛,氣味俱薄,輕薄、上浮、空虛、外達,太陽藥,即肺藥也,故用以為君,即以為使。桂枝辛溫微潤,主溫肌肉,枝亦橫達,故以為臣。杏仁質潤,微辛微苦,苦重於辛,開而能降,且仁含生意,又能入心化汗。炙甘草微潤而甘,能緩藥性於上,故以為佐。方雖四味,神妙無窮,奈後世舍而不用,偏用羌、獨、荊、薄辛燥濁烈之品,不知厚則發熱,服之徒增煩躁。且麻黃主開,是橫力;羌、獨等主升,是豎力。

白話文:

麻黃本身質地非常輕薄,氣味也很微弱,具有輕浮、上行的特點,可以通達外部。它是太陽經的藥物,同時也是肺部的藥物,所以把它用作君藥,並作為引導藥。

桂枝性溫微潤,主要溫暖肌肉,枝條也延伸較廣,所以用它作為臣藥。杏仁質地潤澤,微辛微苦,苦味重於辛味,具有宣發和降氣的作用,而且杏仁含有生機,還能入心化汗。炙甘草微潤而甘甜,可以緩和上方的藥性,所以用它作為佐藥。

這個方劑雖然只有四味藥,但療效非常顯著。可惜後世卻捨本逐末,只用羌活、獨活、荊芥、薄荷等辛燥濁烈之品,卻不知道用藥過於厚重會發熱,服用後只能徒增煩躁。而且麻黃的作用是宣發,屬於橫向的力量;而羌活、獨活等藥物的作用是升提,屬於縱向的力量。

肺主天氣,天氣宜開、宜降,而不宜升,故羌、獨等味,自《神農本經》已有之,但非為治傷寒、溫病設也,仲景所以不一用之)。若發汗,汗不出,而煩躁者,此邪鬱熱生,內灼肺津也,用大青龍湯,辛涼潤以解之。(麻黃湯加石膏、薑、棗。麻黃、生薑、石膏並用,神妙已極。

白話文:

肺臟主宰天地氣候的調節,天地氣候應當疏泄下降,而不適宜上升。因此,羌活、獨活等藥材自《神農本草經》記載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治療傷寒、溫病的藥材(但是仲景並不常用)。如果發汗,汗不出,並且煩躁,這是因為邪氣鬱結而產生熱氣,灼傷了肺臟津液。此時應使用大青龍湯,辛涼潤肺來解決這個問題。(麻黃湯加上石膏、薑、棗。麻黃、生薑、石膏同時使用,效果極佳。)

湯名青龍者,以龍為水族,行津發汗之義也)。其有表邪未解,搏束在裡之濕熱,走於肌膚髮黃者,麻黃連翹赤小豆生梓皮湯,辛涼燥以解之。其有發汗後,汗出而喘,或飲水多而喘,此表邪雖解未盡,肺中尚有留邪,與水邪相搏,故取麻杏甘膏湯,辛涼解表,表解則水邪自從汗而出。

白話文:

湯的名稱叫「青龍」,因為龍是水族,有運行津液、發汗的作用。

如果還有表面的邪氣沒有解除,邪氣和濕熱纏繞在體內,導致皮膚發黃,可以用麻黃、連翹、赤小豆、生梓皮湯,用辛涼燥熱的藥性來解除邪氣。

如果發汗後,出汗但有喘鳴,或喝水多也喘,表示表面的邪氣雖然已經解除,但肺中還有殘留的邪氣,與水邪糾結在一起,所以使用麻杏甘膏湯,辛涼解表,表面的邪氣解除了,體內的水邪就會隨著汗水排出。

若停水之重者,發熱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而咳、而喘、或噎、或渴、或不渴,或大便利,或小便不利,一派皆停水見證,主小青龍湯。(麻、桂開表,芍、草護營,尤妙在細辛之辛潤行水,半夏之辛滑降逆,乾薑、五味子並用,溫肺陽而固肺陰,無微不到,真神劑也。方下對證加減,亦毫釐不爽。

白話文:

如果水停得比較嚴重,發燒不退,心窩有水氣,乾嘔、咳嗽、喘氣、噎食、口渴或不渴,大便不通或小便不利,這些都是水停的表現,應該服用小青龍湯。(麻黃和桂枝發汗解表,芍藥和甘草保護營氣,最妙的是細辛的辛溫能行水,半夏的辛滑能降逆,乾薑和五味子一起使用,既溫暖肺陽,又固攝肺陰,沒有細微處不到,真是神效的方劑。方子中的加減,都要根據證狀來調整,分毫不差。)

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喘者,去麻黃,加杏仁;誤飲冷水,令汗大出,寒水相搏,其人噎者,去麻黃,加附子)。蓋汗為水類,肺為水源。汗不解則邪搏肺氣,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致水停肺胃之間。

白話文:

症狀輕微的:去除麻黃,加入芫花;口渴的:去除半夏,加入栝蔞根;小便不暢,小腹脹滿的:去除麻黃,加入茯苓;喘息的:去除麻黃,加入杏仁;誤喝冷水的,導致大出汗,寒水相搏,導致喉嚨堵塞的:去除麻黃,加入附子。

原因:汗液屬於水類,肺部是水源。汗液不能排出,邪氣就會阻滯肺氣,無法疏通水路,輸送到膀胱,導致水停留在肺胃之間。

若不開表而徒利水,無以解其搏束;若一味開表,而不用辛以行水,又無以祛其水邪。此方升中有降,開中有闔,真如神龍,變化不測,後人何曾夢得?論曰: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頸不強,寸脈浮微,或脈乍緊,或手足厥冷,胸中痞硬,氣上衝咽,不得息者,此胸中有寒也,當吐之(藥後探吐),宜瓜蒂散。夫所謂寒者,即寒飲也。

白話文:

如果只發散表邪而不利水,無法緩解胸腹氣血凝結阻塞的狀況;如果只發散表邪,不用辛溫藥物引導水邪排出,也無法祛除水邪。

這個方劑(桂枝湯)既能升達上焦發汗,又能降氣利水;既能疏散表邪,又能收斂內邪。它的作用就像神龍一樣變幻莫測,後世的人恐怕難以企及。

如果症狀類似桂枝證,但沒有頭痛、頸項強直,寸口脈浮而微弱或時緊時鬆,手足冰涼,胸中痞悶氣滯,氣息上衝咽喉,無法喘息,這是胸中有寒氣造成的,應當催吐排出(服用藥物後催吐),可以使用瓜蒂散。

這裡所說的寒,指的是寒飲(飲邪凝結)。

觀《神農本草》瓜蒂、赤小豆吐下胸腹中水邪可知。更有汗、吐、下後,正氣不運,痰涎結氣留於心胸之間,擾動清陽,虛煩不寐,劇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吐之。(藥後探吐,梔子輕虛上浮,微苦泄熱,豆豉本蒸曬醞釀而成,故能宣發蘊蓄之痰涎結氣)。若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陽邪在上,欲泄不得)。

白話文:

從《神農本草經》記載的瓜蒂和赤小豆可以瀉下腹中的水邪。進行發汗、催吐、瀉下等治療後,正氣不足,痰液和氣體留滯在胸腹之間,擾亂了清陽之氣,導致虛煩失眠,情況嚴重的會反覆顛倒,心中懊惱。這時可以服用梔子豉湯催吐(喝下藥後探吐,梔子輕飄虛浮,微苦可以瀉熱,豆豉經過蒸曬醞釀製成,所以能宣發積鬱的痰液和氣體)。如果心中懊惱,飢餓也不想吃東西,但頭部出汗(陽邪上浮,想發泄卻無法發泄)。

或煩熱汗出,胸中窒者,胸滿而喘者,心中結痛者,則皆主以梔豉宣化,而不用探吐之法,以汗出故也。他如嘔者,梔豉生薑湯;虛者,梔子甘草湯;誤下微煩者,梔子乾薑湯;濕熱發黃者,梔子柏皮湯;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枳實湯;食復者,枳實梔豉湯;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大一塊。(此二湯,治心中,並治腹中)。

白話文: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煩躁或發熱出汗、胸口發悶、胸悶喘氣、心臟疼痛,則主用梔子豉湯疏通體內氣血,而不採用嘔吐的方法,因為這些症狀通常是出汗造成的。其他情況如:

  • 嘔吐:梔子生薑湯
  • 身體虛弱:梔子甘草湯
  • 誤服導致煩躁:梔子乾薑湯
  • 濕熱引起的黃疸:梔子柏皮湯
  • 上廁所後心煩、腹部脹滿、臥起不安:梔子厚朴枳實湯
  • 飲食過量:枳實梔豉湯
  • 有積滯食物:加入一塊約象棋棋子大小的大黃。(這兩種湯劑既可以治療心臟問題,也可以治療腹部問題。)

觀麻杏甘膏以下諸湯,皆兼治胸中心中水飲、痰涎、結氣者也。所謂六經不外三焦者如此,所謂寒燥搏濕者如此。而未已也,更有六七日發熱不解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此表邪未解,里又停水,其人無惡寒見證,與小青龍證有別,但發熱不解,又不可不兼治,主以五苓散(桂枝、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多飲暖水,汗出愈。

白話文:

從「麻杏甘膏」等方劑來看,這些方劑都治療胸中水液、痰液和氣滯的問題。這就是「六經不離三焦」和「寒燥搏濕」的原理。

但還有更嚴重的,就是六七天後出現發熱、煩躁和口渴,喝水後會吐出來,這稱為「水逆」。這是因為表邪未解,內部又滯留了水液。患者沒有惡寒的症狀,與「小青龍」湯證有區別,但是發熱煩躁不能忽視,所以也要兼顧治療。可以用五苓散(桂枝、白朮、茯苓、豬苓、澤瀉)為主藥。多喝溫水,出汗後會好轉。

蓋取方中桂枝,化膀胱之氣,又能解肌,一藥而兩用之者也。他如發汗後,水停胸中不下,煩渴,小便不利,或因誤下而痞,口燥煩渴,小便不利,或病本應汗,而反以冷水浴之,致水氣結於皮膚肌肉之間,肉上粟起,意欲飲水(意欲二字宜玩,是欲飲而又不飲之意)。而反不渴,皆與五苓散,導胸中水邪,從小便解。

白話文:

使用方劑中的桂枝,可以轉化膀胱之氣,又能鬆解肌肉,一藥而有兩種用途。其他情況,例如發汗後,水停留在胸腔中不出,感到煩渴,小便不通,或者因為誤服藥物而感到痞滿,口乾煩渴,小便不通,或者病情本應發汗,卻反覆用冷水洗澡,導致水氣凝結於皮膚肌肉之間,皮膚上長出小粟粒,就想喝水(「就想喝水」這四個字值得玩味,是指很想喝水卻不能喝)。而卻又不想喝水,這些情況都可以使用五苓散,導出胸中的水邪,從小便排出。

若陽明發熱,渴欲飲水,用豬苓湯,是不取五苓散中之桂枝解表、化氣,而取豬苓湯中之阿膠、滑石潤燥清熱矣(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若少陰下利,咳而嘔,心煩不得眠(停水見證),用文蛤散,引心下濕熱從小便出,以文蛤燥濕清熱,又能滋陰,一舉而三善備焉。

白話文:

如果陽明經發燒,口渴想喝水,可以使用豬苓湯。這和五苓散中的桂枝不同,桂枝是用來解表化氣,而豬苓湯中的阿膠和滑石則是用來滋潤清熱(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

如果少陰經下利,咳嗽並嘔吐,心煩睡不著(水停滯的徵象),可以使用文蛤散。文蛤散可以引出心下濕熱,從小便排出,既能燥濕清熱,還能滋陰,同時具有三個好處。

又有汗出不渴者,水邪外溢也,厥而心下悸者,水邪凌心也,皆主以茯苓甘草湯,鎮水邪下降;不爾,汗多則亡陽,水由心下入胃則作利也。凡此皆治膀胱腑邪者也。夫膀胱為至下之腑,而見證多在心肺之間者,以金為水源,金鬱則不輸水,水上逆則剋火,故見證如此。所謂寒燥搏濕,病見膈上者,又如此。

白話文:

有些人出汗不口渴,這是由於水液外洩過多所致;如果出現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心悸等症狀,則是水濕邪氣侵犯了心臟。這些情況都需要使用茯苓甘草湯來治療,以鎮靜水濕邪氣,幫助其下降。如果不及時治療,汗液過多會耗傷陽氣,水濕邪氣從心下流入胃中,就會導致腹瀉。上述疾病都是膀胱腑邪氣所致。

膀胱是人體最下方的臟腑,但其病症多見於心肺之間,這是因為金屬性臟腑是水液的來源,如果金屬性臟腑鬱結不通,就會阻礙水液運行。水液上逆就會剋制心火,所以才會出現上述症狀。所謂「寒燥搏濕,病見膈上」,也是這一原理。

若太陽中風(中即傷也),又自有說。夫太陽中風,為寒中之風,由毛竅僅襲肌肉,雖由太陽(穴道)、太陰(毛竅)門戶而來,而未入於經脈之中。見證鼻鳴、乾嘔,肺氣雖亦被傷,而未甚遏郁,所以脈來陽浮(寸)陰弱(尺)。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惡風未有不惡寒者,但惡寒甚輕,非若傷寒及陰經之甚也)。翕翕發熱(翕翕,鳥羽掀張之貌狀,其在外之熱勢,非若陽明蒸蒸發熱之由里出也)。

白話文:

如果遇到太陽中風(中即為受傷的意思),也有不同的說法。太陽中風,是寒冷之風,從毛孔侵入肌肉,雖然從太陽(穴道)、太陰(毛孔)這兩個門戶而來,但還沒有進入經脈之中。症狀為鼻塞、乾嘔,肺氣雖也受傷,但並不嚴重,所以脈象浮陽(寸脈)而陰弱(尺脈)。浮陽是因為熱氣自然發出,陰弱是因為汗液自然排出。輕微怕冷、怕風(怕風的人一定也會怕冷,但怕冷的程度很輕,不像受寒或陰經受傷時那麼嚴重)。微熱(外在的熱勢,不像陽明經蒸蒸發熱那樣從裡向外發出)。

此衛分有邪,不能衛外,又不能護營,營氣不共衛氣和諧之象。衛行脈外,主溫肌肉、肥腠理(腠,謂津液滲泄之所。理,謂文理會逢之所)。所以主桂枝,取桂枝、甘草、生薑溫衛,芍藥、甘草、大棗護營,營衛兩和,病自可已,服後須臾,歠熱稀粥,以助藥力,溫覆取漐漐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以汗多動營,汗從營出,衛邪仍在故也。凡解肌法,皆當如此,與傷寒發汗不同,與溫病由里達表亦不同。

白話文:

當衛氣受邪氣侵襲時,它既無法禦衛外邪,也無法保護營氣,營氣與衛氣無法和諧共處。衛氣運行於脈絡之外,主要溫暖肌肉,滋潤腠理。(腠:津液滲出的地方;理:脈絡交會的地方)

因此,使用桂枝類方劑治療,取桂枝、甘草、生薑溫暖衛氣,芍藥、甘草、大棗保護營氣。當營氣與衛氣兩者和諧,疾病自然會痊癒。服藥後不久,喝點熱稀粥,以幫助藥效發揮。溫暖覆蓋身體,讓身體微微出汗最好,但不要像水流一樣淋漓大汗,否則疾病難以根除。因為過度出汗會動搖營氣,汗液從營氣中排出,衛邪仍舊存在。

所有解肌法都應該遵循此原則,與傷寒發汗法不同,也不同於溫病由內達表的治療方法。

若發汗太過,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津液少之故),此衛分表邪未盡,而又有津脫陽虛之象,主桂枝加附子湯,疏衛護營,回陽止汗。若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小腹上衝,如豚奔者然)。宜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取桂枝多則味重下達,不獨禦寒,且能為膀胱化氣也。

白話文:

如果發汗過多,就會持續虛汗不止。患者怕風,小便困難,四肢微微發緊,難以屈伸(這是津液不足的緣故)。這種情況是衛分邪氣尚未完全驅除,同時又有津液耗損,陽氣虛弱的徵兆。應以桂枝加附子湯疏散衛氣,保護營氣,回陽止汗。

如果用燒針的方法發汗,針刺處受寒,出現硬塊並發紅,預示著會發作奔豚(氣從小腹向上衝,像野豬奔跑一樣)。應在硬塊上各灸一壯,同時服用桂枝加桂湯。增用桂枝,味重能下達,不僅能驅寒,還能化膀胱之氣。

若下後脈促,胸滿,中虛而表邪仍在者,主桂枝去芍藥湯。下後陽虛微惡寒者,主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下後微喘,及未經下而自喘者,皆表未解故也,宜解表兼消痰降逆,主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白話文:

如果泄瀉後脈搏跳動快,胸部有脹滿感,身體虛弱而體表的邪氣仍然存在,應當使用桂枝去芍藥湯。泄瀉後陽氣虛弱,伴有輕微畏寒,應當使用桂枝去芍藥湯加附子。泄瀉後呼吸微喘,或者沒有腹瀉但自行喘息,都是因為表邪沒有完全解除,應當同時解表,消除痰液,平息逆氣,應當使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其有陽脈澀,陰脈弦者,當腹中急痛,此太陰土虛,肝木來乘故也,先與奔豚(即桂枝湯加飴糖),取大甘以和中土,治太陰不差者,即轉而治少陽,與小柴胡湯,疏土中之木。若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表未盡而里已虛者,主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汗為心液,多則心氣虛,主桂枝甘草湯。

白話文:

如果患者同時具有陽脈浮大、陰脈弦細的脈象,預示著腹中劇烈的疼痛。這是由於太陰土虛弱,肝木乘虛而入所致。首先給予奔豚湯(即桂枝湯加入甘草,以甘味益氣補脾胃),治療太陰脾胃虛弱。如果奔豚湯無效,則表示太陰證沒有完全解除,接下來治療少陽膽腑,給予小柴胡湯,疏泄肝膽之氣。如果發汗後,患者出現全身疼痛,脈沉細而弱,表證未盡而裏證已發者,主用桂枝加人參湯。如果發汗過多,患者出現叉手掩心,心窩脹悶,有按壓的需求時,這是因為汗液是心臟的津液,出汗太多會導致心氣虛弱,主用桂枝甘草湯。

若其人惡寒,振振欲擗地者,則陽虛已極,不能制水,又非用真武湯不克。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主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化膀胱之氣,以鎮水邪。太陽病八九日,過經不解,發熱惡寒,一日二三度發如瘧狀,但其人不嘔,非少陽證,清便自調,無裡熱證,此餘邪未盡,主桂麻各半湯,輕劑解之。若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用汗、吐、下法。

白話文:

如果這個人怕冷,渾身發抖,想要用東西拍打地面,表示陽氣虛極,無法控制水氣,非得用真武湯不可。出汗後,臍下悸動,有奔豚症的趨勢,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把膀胱之氣化掉,以鎮壓水邪。太陽病到了八九天,病程遲遲不癒,發熱怕冷,一天發兩三次,像瘧疾一樣,但是這個人不嘔吐,沒有少陽證,大便正常,沒有裡熱徵象,這是餘邪未盡,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輕劑解決即可。如果脈搏微弱,而且怕冷,這表示陰陽兩虛,不能再用發汗、催吐、瀉下的方法。

其有面有熱色,身癢者,此微邪在皮膚中,欲自出不得,亦主以此湯,取其小汗。若身癢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久虛也,又不可用。汗後形如瘧,日再發,微邪未盡者,當汗出愈,主桂枝二麻黃一湯微解之。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者,主桂枝二越婢一湯,辛涼解之。(越婢湯:麻黃、石膏、甘草、生薑、大棗)。

白話文:

如果有面部發熱發紅、身體發癢的情況,這是因為細微的邪氣在皮膚中,想自己出來但出不來,也用這個湯方,讓其微微出汗。如果身體發癢像蟲子在皮膚中爬行一樣,這是因為身體虛弱了很長時間,不可以用這個湯方。出汗後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每天發作兩次,說明邪氣還沒有完全去除,應該讓汗出更多,用桂枝二兩、麻黃一兩的湯方來緩解。發熱惡寒,發熱明顯、惡寒較輕的,用桂枝二兩、越婢湯一劑來辛涼解熱。(越婢湯:麻黃、石膏、甘草、生薑、大棗)

服桂枝湯後,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此停飲也,主桂枝去桂加苓朮湯。傷寒脈浮,宜以汗解,醫誤用火迫汗,遂致亡陽、驚狂、起臥不安者(此火迫其胸中之陽,與少陰汗出之亡陰迥別,故不用四逆回陽,而用安神鎮攝),主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鎮驚徹痰。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如果仍然頭痛、脖頸僵痛,還有發熱、但不出汗,心中隱隱作痛,小便不利,說明體內有飲水停滯,應當把桂枝湯中的桂枝去掉,加入茯苓和白朮。

傷寒時脈搏浮動,宜發汗治療。如果有醫生誤用蒸烤的方法發汗,導致陽氣虛弱、神志錯亂、臥牀不安(這種情況是火熱迫害胸中陽氣所致,與少陰病汗出傷陰的情況不同,所以不用四逆湯回陽,而要用安神鎮靜的藥物),應當把桂枝湯中的芍藥去掉,加入半夏、龍骨、牡蠣,以救助陽氣,平息驚悸,化痰止咳。

又有誤用火灸,致邪無出路,火氣上逆,陰氣獨治於下,腰以下重而痹者,此名火逆,主桂枝甘草龍牡湯,和陰鎮逆(此證心無痰閉,故不用蜀漆)。本太陽證,醫反下之,引邪入太陰,腹滿時痛,主桂枝加芍藥湯,以斂太陰之邪。若大實痛者,乃邪氣結於太陰,主桂枝加大黃湯,導邪出陽明之腑。

白話文:

有些人誤用了火灸,導致邪氣無法排出,火氣反往上走,陰氣只能留在下半身,導致腰部以下重而麻痹疼痛。這種情況稱為「火逆」,應以桂枝甘草龍牡湯為主,用它來調和陰陽、鎮壓逆氣(因為這種情況沒有心痰阻塞,所以不用蜀漆)。

原本是太陽證,但醫生卻誤用瀉下法,導致邪氣進入太陰,出現腹滿時痛的症狀。這種情況應以桂枝加芍藥湯為主,用它來收斂太陰的邪氣。

如果疼痛非常劇烈,表示邪氣已經結聚在太陰,應以桂枝加大黃湯為主,用它來引導邪氣排出陽明府。

凡此皆衛分肌腠之邪,因誤汗、誤下、誤火致生諸變,表邪猶未盡去,故皆從桂枝湯隨證加減,以救其誤,非依經正治之方也。其有衛分肌腠之邪,雖未入太陽經脈之中,而已逼近經脈之側。見證惡寒汗出,又多項背強𠘧𠘧(伸頸之貌,因強所致)一條。汗出則邪未入經脈,不得用麻黃,而項背𠘧𠘧,邪近經脈,又非桂枝所能達,主桂枝加葛根湯,取葛根辛甘微潤,氣味俱薄,鼓舞胃氣上行,隨桂枝外達。

白話文:

以上情況都是衛氣在肌膚之間的邪氣,由於誤發汗、誤用瀉下藥、誤用溫熱藥,導致各種變化,表面的邪氣尚未完全消除,所以都從桂枝湯加減用藥,以挽救錯誤,不是按照經方來治療。有些衛氣在肌膚之間的邪氣,雖然還沒有進入太陽經脈之中,但已經逼近經脈的兩側。出現惡寒出汗的症狀,同時還有項背強直、伸頸的表現。出汗說明邪氣還沒進入經脈,不能用麻黃,而項背強直說明邪氣接近經脈,桂枝又不能到達,所以主用桂枝加葛根湯,葛根微甜微潤,氣味都比較淡薄,能鼓舞胃氣向上運行,隨桂枝外達。

若無汗者,及陽明病,目痛、鼻乾、不得眠者,或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主葛根湯(即桂枝湯加葛根、麻黃)。不下利而嘔者,葛根加半夏湯。夫葛根湯中雖有麻黃,其意恰重在葛根,取其升胃中清陽以止利,辛甘涼潤以清熱。

白話文:


如果沒有出汗,以及陽明病(熱證),導致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失眠,或者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出現腹瀉的症狀,可以用葛根湯(桂枝湯加葛根、麻黃)治療。

如果不腹瀉而嘔吐的,可以使用葛根加半夏湯。葛根湯雖然有麻黃,但重點在葛根。葛根的作用是提升胃中的清氣,止住腹瀉,辛辣甘涼的性質可以清熱。

若太陽傷風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喘而汗出,此表邪未解,熱又陷里,主葛根黃芩黃連湯(方中有甘草),取辛涼解表升清,苦寒入腸,燥濕、泄熱、堅陰,此表裡兼治法也。

白話文:

如果感冒由外邪侵入而引起,但醫生卻開了瀉藥,導致腹瀉不止,脈搏急促,氣喘且出汗,這是因為身體表面的邪氣沒有被去除,熱邪又侵入內臟所致。應使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藥方中含有甘草),利用辛涼的藥性來疏散外邪,提振陽氣,苦寒的藥性進入腸道,能燥濕、瀉熱、益陰。這是一種表裡兼治的方法。

按:桂枝、葛根二湯,一和營衛,一治陽明,不盡關乎肺矣!然治陽明亦有重在肺者,如論中雲:服桂枝湯,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此表裡俱熱(裡熱傷津,未與宿滯相搏,故未見中焦下證),主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虛者白虎加人參湯。若傷寒解後,餘熱未清,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即人參白虎湯去知母,加竹葉、半夏、麥冬)。

白話文:

桂枝湯和葛根湯這兩種湯劑,一個調理營衛,一個治療陽明,並不完全與肺有關。然而,治療陽明也有一些重點在肺,比如《論中》所說:服用了桂枝湯後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難耐、脈搏洪大,這說明裏熱盛。此時,應該服用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大米)。如果身體虛弱,可以服用白虎加人參湯。如果在傷寒痊癒後,殘留的熱氣未消,身體虛弱,氣虛欲吐,則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即人參白虎湯,去知母,加入竹葉、半夏、麥冬)。

夫白虎,西方金也,汗多液耗,陽明火熾,肺金被焚,必得虎嘯風生,亢熱乃解,此肺胃子母同治。又重在清燥救肺,俾天氣清肅下降乃愈。

白話文:

肺屬「白虎」,五行屬金,主掌西方。當人汗液過多、體液消耗時,陽明經的火氣旺盛,會造成肺金受傷。此時必須要有如「虎嘯風生」般的藥物來平息亢熱,才能同時治療肺和胃的問題。此外,重點在於清熱潤肺,讓天氣變得清爽,病情才能好轉。

界乎人身天地之間者,則有膈膜,膈下脅肋,肝膽布焉,膽屬少陽。陽明不治,則必傳少陽,傳少陽則病胸脅;胸脅為清陽之道路,津液升降之所,邪熱傳此,必有痰涎水飲與清氣搏結,故見證甚多,治法不一。論曰:傷寒往來寒熱,(寒已而熱,熱已而寒,不似太陽之寒時亦熱,熱時亦寒也)。

白話文:

在人體與天地之間,有一個膈膜。膈膜以下的肋骨和胸腔之間,分佈著肝膽。膽屬於少陽。陽明經不通暢,那一定會傳給少陽經,傳到少陽經就會得胸脅疼痛的病。胸脅是清氣陽氣的通路,津液升降的通道。邪熱傳到此處,必然有痰涎水飲與清氣相結,所以症狀表現很多,治療方法也不同。古籍中說:傷寒時寒熱交替,(寒退後發熱,熱退後又發寒,不像太陽病寒的時候也會發熱,熱的時候也會發寒)。

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木邪乾土)、心煩、喜嘔(木氣上逆)、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少陽熱邪)、或不渴、或小便不利(有痰涎蓄飲)、或咳(肺有留飲)、或心下悸(痰飲)、或脅下痞硬(水飲與氣相結)、或腹中痛(木鬱剋土)、身有微熱(太陽邪未盡),主小柴胡湯。

白話文:

胸口、肋骨兩側疼痛脹滿,悶悶的沒有食慾(是肝膽氣結導致的火邪傷及脾胃);心煩意亂,喜歡嘔吐(肝火上逆);或胸口煩悶但沒有嘔吐,或口渴(少陽之熱邪);或不口渴,或小便不順暢(有痰液和飲水停留於體內);或咳嗽(肺裏有飲水停留);或心窩下面跳動不安(痰飲);或肋骨兩側下方出現硬塊(水飲和氣結在一起);或腹痛(肝氣鬱結剋制脾胃);身體略有發熱(太陽之邪氣尚未完全消除),應該服用小柴胡湯。

(柴胡稟仲春之氣,得微辛之味,氣味俱薄,功專升達少陽胸脅寒熱結氣,並能疏腸中邪氣,故用以為君;臣以半夏、黃芩之降,生薑之辛,苦降辛通,與濕熱痰熱最宜;其參、草、大棗,因表裡無邪,用作佐鋪,截邪入里之路,若表裡稍有邪者,人參即不宜用,觀加減法便知。論曰:胸中煩者,去人參,加栝蔞實。

白話文:

柴胡具有早春的氣息,帶有微微的辛味,氣味都很淡薄,它的作用主要在於提升陽氣,疏通少陽經脈的胸脅部位的寒熱結氣,還能疏通腸道的邪氣,所以用它作為君藥;臣藥用半夏和黃芩的性質偏下降,生薑的辛味具有發散的作用,苦寒辛通的藥性最適合濕熱痰熱的症狀;參、草、大棗這三味藥,由於表裡無邪,所以用來作為佐藥鋪底,截斷邪氣進入裡面的通路。如果表裡有輕微的邪氣,那麼人參就不適合使用,從加減法中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有論述說:胸中煩悶的病人,去掉人參,加入栝蔞。

不嘔者,去半夏。渴者,去半夏,加花粉、人參。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不渴,表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溫覆取微似汗。愈咳者,去人參、生薑,加乾薑、五味)。他如婦人經水適斷,熱入血室,寒熱發作有時,如瘧狀者,亦主小柴胡湯。

白話文:

  • 不嘔吐者,去掉半夏。
  • 口渴者,去掉半夏,加入花粉、人參。
  • 腹中疼痛者,去掉黃芩,加入芍藥。
  • 肋骨下部腫脹變硬者,去掉大棗,加入牡蠣。
  • 心慌、小便不利者,去掉黃芩,加入茯苓。
  • 不口渴,皮膚有微熱者,去掉人參,加入桂枝,用溫暖的方法蓋住身體,直到微微出汗。
  • 咳嗽者,去掉人參、生薑,加入乾薑、五味子。
  • 其他情況,如:
  • 女性月經剛結束,熱氣進入血室,導致間歇性發熱發冷,類似瘧疾的症狀,也可用小柴胡湯為主方。

又有經水適來,表邪內陷,熱入血室,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期門在乳頭直下,第二肋端。以同身寸法驗之,去乳頭約四寸。此厥陰、陰維之會)。其最重者,晝則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法當無犯胃氣及中、上二焦(不可汗,不可下),必自愈。

白話文:

此外,經血剛剛來潮,體表邪氣深入體內,熱氣進入血脈之中,出現脈搏微弱、身體寒冷、胸脅之下部位腫脹、如結胸一樣,且胡言亂語的症狀,此時應當針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而進行瀉血治療(期門穴位於乳頭正下方,第二根肋骨盡頭處。使用同身寸法測量,距離乳頭約四寸。此穴是厥陰經和陰維脈的交會處)。症狀最嚴重的患者,白天神志清醒,到了晚上就會胡言亂語,好像看見鬼一樣,治療方法應當避免損傷胃氣以及中焦和上焦(不可發汗,不可瀉下),患者會自行痊癒。

又有太陽、少陽合病,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以上太陽證)、微嘔、心下支結(以下少陽證),主柴胡桂枝湯(小柴胡與桂枝湯併為一方),和而達之。又有少陽與陽明腑合病,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或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復下利者,均主大柴胡湯,表裡兩解之(即小柴胡去人參,加芍藥、枳實、大黃)。

白話文:

還有太陽病和少陽病同時發作的情況,出現發熱、輕微怕冷、四肢關節痠痛(以上是太陽病症狀)、輕微嘔吐、胸口悶脹(以下是少陽病症狀),主要用柴胡桂枝湯(將小柴胡湯和桂枝湯合用)來治療,從標本兩方面入手。還有少陽病和陽明腑病同時發作的情況,熱邪結在體內,反覆出現寒熱,或者發熱出汗不止,胸口滿悶,噁心嘔吐,又伴有腹瀉,都主要用大柴胡湯來治療,使表裡兩方面的症狀都得到緩解(即在小柴胡湯中去掉人參,加上芍藥、枳實、大黃)。

若胸脅滿而嘔(少陽證),日晡潮熱(胃腑邪實),已而微利(未大結實),小柴胡湯加芒硝湯軟蕩之。又有下後邪陷胸心,兼及胃腑,阻郁清陽,膀胱濕鬱不化,以致胸滿(少陽)、煩驚(心)、譫語(胃)、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膀胱蓄濕),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小柴胡去甘草,加龍、牡、鉛丹、大黃、桂枝、茯苓)。

白話文:

如果胸中感到鬱悶和煩滿(少陽證),下午發燒,吃了熱性食物後有腹瀉(但糞便不成形),宜服用小柴胡湯加上芒硝湯緩解。還有於拉肚子後,風邪侵襲胸腔和心臟,同時影響胃,阻礙清陽之氣,導致膀胱機能不化,以致胸悶(少陽)、心驚(心)、胡言亂語(胃)、小便不利、全身沉重、無法轉身(膀胱蓄積濁水),這時應服用柴胡加上龍骨、牡蠣湯治療。(小柴胡湯去掉甘草,加上龍骨、牡蠣、丹參、大黃、桂枝、人參)

又有誤汗、誤下,表邪內陷胸脅,阻遏清陽,陽氣上越,里有寒熱,以致寒熱往來,胸脅滿,微結,心下煩(皆少陽證),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陽氣上越),柴桂乾薑湯主之(柴胡、桂枝、乾薑、黃芩、牡蠣、花粉、甘草)。二者見證錯雜,故藥亦錯雜,真神妙無方劑也。

凡此皆治胸脅、心中、少陽分野者也。

白話文:

另外,還有誤汗、誤下的情況,邪氣從表層侵入胸腔兩側,阻礙清陽之氣上升,陽氣往上走,內部有寒熱錯雜,導致寒熱交替、胸腔兩側脹滿、微有結塊、心窩煩悶(這些都是少陽症的表現),小便困難、口渴但不想吐,只有頭部出汗(陽氣往上走),用柴桂乾薑湯治療(藥方包含柴胡、桂枝、乾薑、黃芩、牡蠣、花粉、甘草)。這兩種情況的症狀混雜,因此藥方也包含多種藥材,真是神妙無比的方劑。

若夫心下見證,又有不同者。論曰:十棗湯(發熱、惡寒),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無熱、惡寒),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痞氣。所以成者,以下之太早故也。夫結胸有熱結,有寒結,總不外痰涎蓄水,搏束清陽之氣,結於心胃之間(心下胃上),病屬有形,故痛而硬。痞氣,寒熱、虛實夾雜為病。

白話文:

如果看到心下的徵兆(出現胸悶、腹痛),又有所不同。醫書上說:十棗湯(適用於發熱、惡寒),卻反而用了瀉下藥,熱氣入內會形成結胸(胸悶疼痛);疾病從陰氣而發(沒有發熱、惡寒),卻反而用了瀉下藥,熱氣入內會形成痞氣(脹悶不適)。之所以會形成這些疾病,是(服用了)瀉下藥太早的緣故。結胸有熱結(有發熱)和寒結(沒有發熱),都是由於痰涎、體液蓄積,阻滯清陽之氣,結在心胃之間(心下胃上),病症屬於有形的,所以會痛而硬。痞氣是寒熱、虛實交雜的疾病。

又有濕熱痰涎阻遏清陽之氣,留於心胃之間。病屬有形而無形,故但滿而不痛。結胸,非攻其蓄水不可;痞氣,非苦辛寒熱並用、消補兼施不可。此大小陷胸、瀉心諸湯之所由立也。然結胸、痞氣諸劑,必表邪已解,乃可用之。若心下痞而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裡,先用桂枝湯解表,表解再行治里,或用五苓散兩解表裡亦可。試詳言之。

白話文:

還有濕熱痰涎阻礙清陽之氣,停留在心胃之間。這種病既有形也無形,所以只有滿悶感而沒有疼痛。結胸,如果不攻出積水就無法治癒;痞氣,如果不使用苦辛寒熱的藥物並配合消補的治療,也無法治癒。這是各種瀉心湯劑建立的依據。但是,必須在表邪消解之後,才能使用治療結胸、痞氣的藥方。如果心下痞氣同時出現惡寒,表示表邪尚未解除,不能攻治裡證,應該先用桂枝湯解表,再治療裡證,也可以用五苓散同時解表、利水。試著詳細說明。

其濕熱、痰涎小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小陷胸湯主之(黃連、半夏、栝蔞實)。其蓄水結胸者,頭痛(清陽被阻),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下利(皆蓄水見證),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芫花、甘遂、大戟為末,共一錢匕,約今秤三分,以十棗煎湯和服,得快下利)。

白話文:

濕熱痰涎導致胸中結塊

這種情況表現為在心窩下方有痛感,按壓時會疼痛,脈象浮滑而略微凹陷。使用小陷胸湯(含有黃連、半夏、栝蔞實)治療。

蓄水導致胸中結塊

這種情況表現為頭痛(因為清陽被阻),心窩以下脹痛、引發脅肋部位疼痛、乾嘔、氣短、腹瀉(這些都是蓄水的證據)。如果出汗但沒有惡寒,說明表證未解,裏證未和。使用十棗湯治療。(將芫花、甘遂、大戟研成細末,用量為一錢匕,約合三分,與十顆棗子一起煎湯服用,會迅速引起腹瀉。)

其蓄水與實熱互結胸者,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甚者,舌燥而渴,(胸有蓄飲,熱不得泄,故燥而渴。前五苓散治燥渴,亦與此同意)、日晡小有潮熱(胃腑有邪)、從心上至少腹硬滿、痛不可近(雖上下皆痛,而根由心上而起)。又有結胸無大熱者,此水結在胸脅也,但頭汗出者,此熱為水鬱,不得發泄,若小便不利,水無出路,身必發黃,故並以大陷胸湯主之(甘遂末一錢匕,大黃、芒硝煎湯和服)。

白話文:

如果胸中有積水和實熱互相纏結在一起,脈搏會沉而緊,心下疼痛,按壓時堅硬如石。嚴重的時候,舌頭乾燥而口渴(胸中有積液,熱氣無法疏通,所以乾燥口渴。之前的五苓散治療乾燥口渴,也是這個意思),下午稍微有點發熱(胃腑有邪氣),從心窩到小腹僵硬脹滿,疼痛難忍(雖然上下都痛,但根源在心窩)。

另外還有一種結胸沒有明顯發熱的,這是水液積聚在胸脅處。如果只有頭部出汗,這是因為熱氣被水氣鬱住,無法發散。如果小便不暢,水液無法排出,身體一定會發黃。因此可以用大陷胸湯來治療(甘遂粉一錢匙,大黃、芒硝煎湯同服)。

又有結胸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主大陷胸丸緩下之(大黃、芒硝、葶藶子、杏仁,和如彈丸一枚,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煎服。一宿乃下,不下再服,取下為效。用丸緩下,取其不傷津液)。又寒水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白散(桔梗、貝母、巴霜為末,服半錢匕,羸者減之。

白話文:

如果胸部有結塊、脖子僵硬,像是痙攣的樣子,用瀉藥治療就會好轉,可以使用「大陷胸丸」緩和通便。(成分:大黃、芒硝、葶藶子、杏仁,揉成彈丸狀,甘遂末一湯匙,白蜜二合,煎服。服用後一晚就會瀉下,如果沒有效果再服用,以瀉下為效。使用丸劑緩和通便,目的是不傷津液。)

如果寒痰凝結在胸部,沒有熱證,可以使用「三物白散」。(成分:桔梗、貝母、巴霜研磨成粉末,服用半湯匙,虛弱的人減量。

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不止進冷粥一杯。巴豆之性,得熱則行,得冷則止)。若夫痞氣,有因誤下而成者,有因汗後邪未盡而成者。蓋汗為水類,邪汗未盡,水濕與熱停於膈下,亦能作痞。其痞有水邪較重者,汗解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生薑瀉心湯主之,取辛以行水之意。(生薑、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參、甘草、大棗)。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膈肌以上,病人一定會嘔吐;如果在膈肌以下,病人一定會腹瀉。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喝一杯熱粥;如果熱粥止不住瀉,就改喝一杯冷粥。(番瀉葉的藥性:遇到熱會起作用,遇到冷會停止。)

如果出現痞氣,有的可能是誤服藥物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出汗後邪氣沒有完全排出造成的。汗水是水液的種類,如果邪汗沒有排乾淨,水濕和熱氣就會停滯在膈肌以下,也會產生痞氣。這種痞氣如果水邪較重,病人在出汗後會出現心下痞硬、乾嘔、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腹瀉等症狀,這時可以用生薑瀉心湯來治療,用辛溫的藥物來驅散水氣。(生薑、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參、甘草、大棗)

有胃虛較重者,誤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安,醫復誤下之,其痞益甚,此胃中虛,客氣挾痰熱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取甘以補虛緩逆之意。(甘草、黃芩、半夏、乾薑、黃連、大棗)。又有嘔而發熱,柴胡湯證,醫反下之,柴胡證仍在者,仍與柴胡湯,必蒸蒸振卻,發熱汗出而解(即今所謂戰汗是也。邪正相爭而出,虛人多有之)。

白話文:

對於胃氣虛弱比較嚴重的人,如果誤服了瀉下的藥物,就會出現以下症狀:

  • 腹瀉嚴重,持續多日
  • 大便不成形
  • 腹部雷鳴作響
  • 心口下堵塞、發硬、發脹
  • 乾嘔不止
  • 心煩意亂、不安

如果醫生又誤用了瀉下藥物,症狀會進一步加重。這是因為胃中虛弱,客氣(外邪)挾帶著痰熱上逆的緣故,所以導致心口下堵硬。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甘草瀉心湯來治療,取甘草以補益心脾、緩解上逆之勢。(組方:甘草、黃芩、半夏、乾薑、黃連、大棗)

此外,還有一些患者出現嘔吐和發熱,符合柴胡湯證。如果醫生誤用了瀉下藥,而柴胡湯證仍然存在,就應該繼續服用柴胡湯。這時需要讓患者多出汗,通過發熱出汗來解除症狀。(現在稱為「戰汗」,是邪氣和正氣相爭的結果,體虛的人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若無柴胡證,但心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半夏瀉心湯主之,取辛以燥濕之意。(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參、甘草、大棗)。又有脈浮而緊,邪在表也,醫誤下之,緊反入里(沉緊),則作痞,熱結氣分,內無水邪,故痞而按之自濡,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取苦以瀉熱之意,妙在麻沸湯(滾湯)泡汁,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上焦之邪熱。又有心下痞,復惡寒汗出者,此陽虛也,附子瀉心湯主之,取溫陽止汗之意。

白話文:

如果沒有柴胡證狀,但心部脹滿而不疼痛,這是痞證,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取其辛溫燥濕之意。(組成: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參、甘草、大棗)

還有脈象浮緊,說明邪氣在表證,醫生誤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緊脈反入裡(變成沉緊),就會形成痞證,熱邪結於氣分,體內沒有水邪,所以痞證按壓後會自動散開,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取其苦寒瀉熱之意,妙方用滾湯泡製藥液,使藥液輕揚清淡,以清除上焦邪熱。

還有心下痞證,同時伴有惡寒、汗出的症狀,這是陽虛所致,附子瀉心湯治療,取其溫陽止汗之意。

妙在濃煎附子,輕泡大黃、黃芩、黃連,蓋扶陽欲其熱而性重,開痞欲其生而性輕也。凡此皆治心下見證者也。他如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表邪陷入),腹痛欲嘔,與黃連湯(即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加桂枝達邪出外)。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黃芩、芍藥、甘草、大棗),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誤下寒格吐下,食入即吐,與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白話文:

巧妙的是濃煎附子,輕泡大黃、黃芩、黃連。因為扶陽氣需要它溫熱而藥性強,疏解不通要它生發而藥性輕。凡是治療確診心腹疼痛的。

其他像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表邪陷入),腹痛欲嘔,與黃連湯(就是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加桂枝引邪氣出外)一起服用。

與少陽合病自發下痢者,與黃芩湯(黃芩、芍藥、甘草、大棗)一起服用,嘔吐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誤服寒性的東西阻礙吐瀉,食物一吃進來就吐,與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一起服用。

此三者,皆寒熱、濕熱、虛實夾雜為病,與瀉心同一方法。又有發汗後邪氣已去,腹中脹滿(濕氣),與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泄濕補虛,此又虛邪入腹中治法也。

白話文:

這三種病症都是寒熱、濕熱和虛實混雜導致的,治療方法與瀉心病相同。還有一種情況是出汗後邪氣已經排出,但腹部脹滿(濕氣),可以使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和人參湯,既能祛濕又能補虛,這也是虛邪進入腹中時的治療方法。

若夫膈膜以下,病及地氣,不外胃中、腹中、少腹三者而已。夫胃為中土,藏垢納汙,萬物皆歸焉,故邪入胃腑,即不能外達,必從下解,或邪熱與胃腸渣滓搏結,或邪熱與膀胱血結,或邪熱夾濕鬱極走於肌肉,致身發黃。

白話文:

如果膈肌以下,病情影響到下部的氣,不外乎是胃、腹、少腹三個部位。胃就像身體的中間部位,負責消化食物和儲存廢物,萬物消化後的物質都匯集於此。因此,如果邪氣進入胃和腸道,就會被阻擋在體內,必須向下排出。邪熱可能會與胃腸道的廢物結合,或者與膀胱的血液結合,或者是邪熱夾帶濕氣在體內積累到極點,導致身體發黃。

匪直此也,陽明腑實,必病及三陰:胃脾相為表裡,太陰脾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咽乾;當臍屬少陰,少陰腎脈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少腹屬厥陰,厥陰肝脈絡於肝,循陰器,故煩滿囊縮。三陰屬臟,五臟藏而不瀉,其可瀉者,惟胃腸而已,此承氣諸湯所由立也。

白話文:

不僅如此,陽明腑實熱,必然影響三陰:

  • 胃和脾互為表裡,太陰脾脈分佈於胃中,絡於咽喉,所以腹脹會導致咽乾。
  • 臍下屬於少陰腎,少陰腎脈絡於肺,連繫舌根,所以口乾舌燥而口渴。
  • 少腹屬厥陰肝,厥陰肝脈絡於肝臟,循行於生殖器,所以煩躁脹滿,睾丸收縮。

三陰屬臟器,五臟以收藏為主,不能瀉出,能瀉出的只有胃和腸,這就是承氣諸湯立方的緣由。

承氣云者,謂承天氣以平地氣者也。亦有邪由陽明經(「經」字宜著眼)傳太陰經,由太陰而少陰而厥陰,成可溫之證者,此寒濕重者也,詳見裡寒條下,茲不具論。端以陽明腑實,必審其確實證見,如腑實則日晡(未、申時,陽明主令)。必有潮熱,或如瘧狀。其熱未潮者,里未結也;其發熱微惡寒者,表未解也。

白話文:

承氣(湯)的說法,是指配合天氣來平調體內的氣。另外,也有一些邪氣從陽明經傳到太陰經,再從太陰經傳到少陰經和厥陰經,形成可以用溫熱藥物治療的證狀。這是寒濕重的證狀,詳細說明請參閱裡寒條目,這裡不詳細討論。主要是以陽明腑實為準,一定要審慎觀察病人的確切證狀。如果腑實,那麼在下午(未時、申時,陽明主令)一定會有潮熱,或類似瘧疾的發作。如果潮熱還沒發作,表示裡面的病症還沒形成;如果發熱且微惡寒,表示表證還沒解除。

皆不可與承氣。即腹大滿不通,僅可與小承氣(厚朴、枳實、大黃)微和胃氣,勿令大下。若日晡潮熱,或手足濈然汗出,(四肢為諸陽之本,汗出則陽氣已盛於土中,以此為驗大便硬一法)。

白話文:

所有這些情況都不適合服用承氣湯。如果僅是大腹滿而不通,可以少量服用小承氣湯(厚朴、枳實、大黃)來緩和胃氣,不要大量服用導致腹瀉。如果到了傍晚出現潮熱,或者手腳出汗(四肢是陽氣的根本,出汗表示陽氣已經過多積聚在土中,這是大便乾燥的一個徵兆)。

多汗則津液外泄,胃中必燥,燥則大便必硬,腸有燥矢,則必譫語,或獨語如見鬼狀,或腹滿痛,或繞臍痛,或心以下按之硬,或煩躁發作有時,或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里邪結實,陽氣不能外達,往往微似惡寒,甚而厥逆(熱深厥亦深),舌苔必板厚欠津,或黃或黑,皆宜大承氣湯速下之(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大黃用酒洗先煨,以緩其性。

白話文:

出汗過多會導致身體水分外洩,胃部就會乾燥,乾燥就會導致大便硬結。腸道中有乾燥的大便,就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可能獨自說話像是看到鬼一樣,或腹脹疼痛,或繞臍疼痛,或按壓心窩以下腹部感到硬塊,或煩躁不安時常發作,或時常發燒,喘息冒汗無法入睡,或眼睛乾澀不清澈,視力不正常。體內邪氣凝聚,陽氣無法外達,常常會微微畏寒,嚴重時會出現厥逆(熱毒嚴重,厥逆也嚴重),舌苔必定厚膩乾燥,顏色發黃或發黑。這些情況都應該服用大承氣湯通下(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大黃用酒清洗後先煨熟,以緩和它的藥性。)

芒硝後下,欲其先軟化而後行也)。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席,惕而不安,微喘直視,此皆陽明危證,脈弦者生,澀者死。弦則以其尚能制土,若澀則氣血已枯矣(亦有邪結脈澀,氣血尚未盡枯者)。又有陽明、少陽合病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洪緩是陽明脈,為不負。

白話文:

芒硝先軟化腸道,然後再瀉下。(否則的話,劇烈腹瀉時,病人會發狂不識人,拉扯衣物和席子,坐立不安,輕微喘息,目光呆滯。這些都是陽明經危急證型的症狀,脈象弦緊者可以生,脈象澀滯者會死。脈象弦緊是陽氣尚能約束土氣,如果脈象澀滯,表示氣血已經枯竭。(也有因邪氣結聚而脈象澀滯,但氣血尚未完全枯竭的情況。)還有陽明和少陽經同時發病的,必定會出現腹瀉,如果脈象不浮大則表示正常,脈象浮大則表示失控。(洪緩的脈象是陽明之脈,屬於不浮大。)

弦緊是少陽脈,為負。負,木剋土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遲而滑者,內實也:宜大承氣湯。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邪結不通),有宿食也,宜大承氣湯。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舌乾者(少陰證),急下之;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肝邪傳腎),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弦緊的脈搏是少陽經脈,表示「陰虛火旺」。

脈滑而跳動頻繁 ,表示有未消化的食物。

脈搏遲緩而滑利 ,表示體內有實熱。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寸口脈浮大 ,按壓時感覺澀滯,尺脈也微弱而澀滯(氣血不通暢),表示有未消化的食物。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少陰病 發病二到三天,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需要緊急瀉下。

少陰病 自發排出清澈無色的小便(肝邪傳入腎臟),心窩疼痛,口乾舌燥,需要緊急瀉下。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治療。

又有發汗後不惡寒,但蒸蒸發熱者,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甘草。調胃全在甘草。恐傷中焦,故不用樸、實)。太陽病未解(未出汗),脈陰陽俱停,先振慄,汗出乃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乃解;但陰脈微者,下之乃解,宜調胃承氣湯。其有脾約者(精液不足,脾氣約束)。

白話文:

如果出汗後沒有怕冷,但是持續發熱,應當調和胃氣,使用調胃承氣湯(成分:大黃、芒硝、甘草。調胃關鍵在甘草。擔心傷及中焦,因此不使用厚朴和實大棗)。

太陽病症狀尚未解除(尚未出汗),脈搏陰陽兩部都停滯,先出現寒戰,出汗後癥狀才解除。但是陽脈微弱者,出汗後才解除;但是陰脈微弱者,使用瀉下法後才解除,適合使用調胃承氣湯。有的患者存在脾氣約束(精液不足,脾氣阻滯)。

大便必難,宜麻仁丸(即小承氣加麻仁、杏仁、白芍),潤脾泄肝,緩化行之。其有直腸津液內竭,欲行不行者,宜蜜煎導法、豬膽汁導法(膽汁導法尤效)。又有太陽病不解(經邪不解,勢必傳腑),熱結膀胱,以致蓄血,其人如狂(熱甚血凝,上干心包),血自下,下者愈(亦有血下而脫者,不可不知)!其少腹急結者,宜桃仁承氣湯(桃仁、大黃、芒硝、甘草、桂枝);重者,少腹硬滿,其人喜忘(血凝則心氣結),甚則發狂,小便自利,(蓄血在血分,不在氣分),矢雖硬,大便反利(血性滑利),其色必黑(內有瘀血),或漱水不欲咽,皆蓄血見證,抵當湯下之(水蛭、虻蟲,熬一次,大黃、桃仁)。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又別有治法。

白話文:

大便難以排出,應該服用麻仁丸,潤滑脾胃,疏泄肝氣,幫助緩解排便。如果直腸乾燥,想排便卻排不出來,可以用蜂蜜或豬膽汁灌腸,尤其是豬膽汁的效果更好。如果太陽病(指外感風寒,經脈受邪)沒有解除,熱邪困阻膀胱,導致瘀血積聚,患者會出現神志不清,甚至狂躁的症狀,並且會從下身流血,流血後病情會好轉,但也有可能會因失血過多而危及生命,要注意觀察。

如果下腹部疼痛緊結,可以服用桃仁承氣湯,嚴重者下腹部堅硬脹滿,患者容易健忘,甚至神志不清,小便通暢,雖然大便乾燥,但反而排便頻繁,糞便顏色發黑,或者漱口後不願吞嚥,這些都是瘀血積聚的表現,可以使用抵當湯治療。如果脈搏快速,排便不止,並且伴隨發熱和膿血便,則需要用其他方法治療。

其有熱而少腹滿者,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丸(即以湯藥作丸)。此見證較輕,故用丸以緩下其血。若脈沉結、少腹滿、身黃、小便不利(不利知為濕熱),此非血結,但濕熱不行耳,茵陳湯下之(茵陳、梔子、大黃)。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

白話文:

如果有人有熱症,小腹脹滿,按理說小便應該不順利,但現在卻反過來小便通暢,這是因為體內有血瘀的緣故。這種情況應當用瀉下之法,可以用「抵當丸」來緩下血瘀。這是症狀比較輕微的,所以用丸藥來緩和地排出血瘀。如果脈象沉結、小腹脹滿、全身發黃、小便不順(不順利說明濕熱內阻),這不是血瘀,而是濕熱不能通行的緣故,應該用「茵陳湯」來瀉下濕熱(茵陳、梔子、大黃)。陽明經有病,發熱並出汗的,這是熱邪過盛,不能發黃。

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此為瘀熱(濕與熱合)在裡,身必發黃,茵陳湯主之。熱利下重(後重)者,白頭翁湯主之(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大病瘥後,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牡蠣、澤瀉、葶藶子、蜀漆、花粉、商陸、海藻)。凡此皆治地氣為病者也,所謂六經不外三焦者此也。

白話文:

如果只有頭部出汗,汗水止於頸部,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這是由於體內鬱熱(濕氣和熱氣結合)所致,患者身體必須發黃,用茵陳湯治療。如果發熱導致大便失禁、肛門墜脹,用白頭翁湯治療(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大病初癒後,腰以下積聚水氣的,用牡蠣澤瀉散治療(牡蠣、澤瀉、葶藶子、蜀漆、花粉、商陸、海藻)。凡是這些藥方都用來治療由地氣引起的疾病,所謂「六經不出三焦」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試再言經邪。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按:循經傳,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六經傳遍,七日從太陽病漸次而減。今云二三日以上,當指五日以上之二三日言)。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黃連、阿膠、黃芩、芍藥、雞子黃)。

白話文:

嘗試再次討論經絡邪氣。少陰病在發病後兩三天以上(註:按照經絡傳變,第一天為太陽病,第二天為陽明病,第三天為少陽病,第四天為太陰病,第五天為少陰病,第六天為厥陰病,六經傳遍後,從第七天起太陽病逐漸減退。現在所說兩三天以上,應是指第五天以上的兩三天),出現心中煩悶、無法入睡的症狀。可以用黃連阿膠湯來治療(藥方:黃連、阿膠、黃芩、芍藥、雞子黃)。

此少陰傳經之熱邪,有熱無結,故用降火養陰法。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與甘草湯;不瘥,與甘桔湯,此少陰虛熱上爍,故用甘緩辛開苦降法。少陰病,咽傷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主苦酒湯(半夏、雞子白、苦酒,納雞子殼中,置刀環,安火上,令三沸,少少含咽之)斂火降逆。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而煩者,主豬膚湯(白蜜、米粉,傷寒湯和服)。

白話文:

這類少陰傳經的熱邪,只有熱而無結,因此採用降火養陰的法則。得少陰病二、三天,出現咽喉疼痛的,給予甘草湯;如果未痊癒,再給予甘桔湯,這是因為少陰虛熱上衝,所以採用甘味緩和辛味發散苦味降下的方法。少陰病,咽喉受傷生瘡,不能說話,不出聲的,主要是用苦酒湯(半夏、雞蛋清、苦酒,放入雞蛋殼中,放在刀環上,安置在火上,讓它煮沸三次,少少含在嘴裡嚥下)收斂火氣,平息逆氣。少陰病腹瀉、咽喉疼痛、胸滿煩躁的,主要是用豬膚湯(蜂蜜、米粉,用傷寒湯調和服用)。

此陰虛化燥,故用甘鹹潤納之法。又有病後脈結代,心動悸者,主炙甘草湯(炙甘草、乾地黃、麥冬、麻仁、阿膠、生薑、人參、桂枝、大棗)。此邪已去盡,氣血兩虧,經脈失養,燥結不通,故以甘涼潤養為主,尤妙在大甘緩之於上,佐辛潤通其脈絡,所以治脈結代心悸有殊功。

白話文:

因為是陰虛導致燥熱,所以使用滋陰潤肺的方法。還有人在生病後出現脈象結代、心悸的情況,這時要用炙甘草湯(炙甘草、乾地黃、麥冬、麻仁、阿膠、生薑、人參、桂枝、大棗)治療。這時邪氣已經去除,但氣血兩虛,經脈失養,燥結不通,所以以滋陰潤肺為主。特別妙的是,甘味緩和地針對上焦,辛味輔助滋潤和疏通脈絡,如此一來,治療脈結代和心悸特別有效。

又有汗、吐、下後,病已向愈,而心胃之間尚有留邪結氣,以致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旋覆代赭湯主之(旋覆花、人參、生薑、炙甘草、半夏、代赭石、大棗)。此散結補虛法也。又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無里證者,麻黃附子甘草湯主之。此兩感傷寒,一曰太陽與少陰並病。

白話文:

在出汗、嘔吐、腹瀉之後,病情逐漸好轉,然而心胃之間仍然殘留邪氣,導致心下痞硬、噫氣不散,可以使用旋覆代赭湯(成分:旋覆花、人參、生薑、炙甘草、半夏、代赭石、大棗)來治療。這種藥方既有助於散結,又能補虛。

此外,對於少陰病(寒證)剛開始發作時,出現發熱、脈搏沉細的症狀,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成分:麻黃、附子、細辛)來治療;對於沒有裡證(腹瀉)的少陰病,可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成分:麻黃、附子、甘草)來治療。這兩種藥方都是治療兩感傷寒(同時受到太陽病和少陰病影響)的方劑。

夫太陽、少陰相表裡而位最近,猶可引之外達,從汗而解,故溫陽而兼達表。又有少陰病四逆,四逆散主之(甘草、枳實、芍藥、柴胡)。咳加五味、乾薑;悸加桂枝;小便不利加茯苓;腹痛加附子;泄利下重加薤白。此少陰傳經之邪,非直中之邪,並無脈微、惡寒等陰證,即下利一端,並非清穀,而反下重,故用疏邪散結,而不用溫陽。若大汗、大下後,陽氣大虛,則當以扶陽為急務。

白話文:

太陽經和少陰經相表裡,而且位置相近,因此可以用讓陽氣向外散發,從汗液中排出的方法來治療少陰經的疾病,所以用溫陽藥兼調治表證。另外,少陰病出現四肢逆冷的症狀,可以使用四逆散(由甘草、枳實、芍藥、柴胡組成)來治療。如果咳嗽,可加入五味子和乾薑;心悸,可加入桂枝;小便不利,可加入茯苓;腹痛,可加入附子;腹瀉、下痢,可加入薤白。這是因為少陰經傳來的病邪,並非直接影響身體中部的病邪,也沒有脈搏微弱、惡寒等陰證的表現,即使腹瀉,也不是清稀的便,反而有腹重感,所以要用疏通經絡、散結的藥物,而不是溫陽藥。但如果大量出汗或腹瀉後,陽氣大虛,就應以扶助陽氣為主要任務。

論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此是陰煩)。吐逆者,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與芍藥甘草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甘草、乾薑、附子。此陰陽兩虛之後,又復竭其陽,非此湯不能挽回陽氣,然必實有陽虛見證,方可用)。

白話文:

論曰:

傷寒病患者脈象浮,自發汗,小便頻尿,心神煩躁,稍微畏寒,雙腳抽筋攣急,如果貿然使用桂枝湯來攻其表,這就錯了。

若患者病勢發展到出現昏厥、咽喉乾燥、煩躁不安(這是陰虛煩躁)。若出現嘔吐,可服用甘草乾薑湯,以恢復陽氣。如果昏厥症狀緩解,雙腳溫暖,則可改用芍藥甘草湯,以調和陰氣,腳部抽筋就能舒緩。

若患者胃氣不和,胡言亂語,可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若患者反复發汗,並伴隨燒灼感,可使用四逆湯治療(甘草、乾薑、附子。這是因為患者陰陽兩虛之後,又過度消耗陽氣,非四逆湯不能挽回陽氣。但一定要有陽虛的臨床表現,才能使用此湯)。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以上皆外證),又下利(清穀)、厥逆、惡寒者(三者皆虛寒內證)。四逆湯主之(急當救里)。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1. **救裏:**發燒時用下法治療,但之後仍然持續腹瀉,且大便清稀,身體疼痛的,需要緊急救治腸胃。

  2. **救表:**後來身體疼痛,大便自行恢復清調的,需要緊急救治外表。救腸胃可用四逆湯,救外表可用桂枝湯。

  3. **救裏:**大汗淋漓,但體內熱度不退,內部拘急,四肢疼痛(這些都是外證),同時腹瀉(大便清稀)、厥逆、怕冷(這三者都是虛寒內證)。可用四逆湯治療(緊急救治腸胃)。

  4. **救裏:**大汗、大量腹瀉,導致厥冷的,可用四逆湯治療。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雖有表證,急當救里)。既吐且利、小便複利(二便俱利,內陽將盡)、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雖有外熱表證,而里證重極)。脈微欲絕,四逆湯主之。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來安靜,(陽虛有二證,陰陽兩虛者畏陽,陰不虛者喜陽)。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 嘔吐腹瀉、出汗、發燒惡寒、四肢抽筋、手腳冰冷,使用四逆湯治療。(雖然有表證,但急需救治裡證)
  • 既嘔吐又腹瀉、小便也頻繁(兩便都拉,內陽將盡)、大汗淋漓、下痢清澈、內裡寒冷外在發熱,(雖然外表有熱症,但裡證極其嚴重)。脈搏微弱將斷,使用四逆湯治療。
  • 腹瀉後再次發汗、白天煩躁無法入睡、晚上安靜,(陽虛有兩種證狀,陰陽兩虛者怕太陽,陰虛不虛者喜陽)。
  • 不嘔吐也不口渴、沒有表證、脈搏沉細微弱、全身沒有發高燒,使用乾薑附子湯治療。

發汗復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陽氣不攝而煩,所謂陰煩也。然必參以他證,方不致誤)。茯苓四逆湯主之(茯苓、人參、附子、甘草、乾薑)。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此發汗太過,水邪隨陽氣上逆,比茯苓四逆湯證較重。

白話文:

  • 如果已經發汗,又讓患者服用催下之劑,但病情仍然不見好轉,且有煩躁不安的現象(這是因為陽氣無法內斂而造成的煩躁,也就是所謂的「陰煩」。不過,必須搭配其他證狀綜合診斷,纔不會誤診),此時可使用茯苓四逆湯(組成:茯苓、人參、附子、甘草、乾薑)。
  • 太陽病患者發汗後,汗水卻仍不停止,且伴隨有持續發熱、心悸、頭暈、身體動來動去、顫抖不已等症狀,則可以使用真武湯(組成:茯苓、附子、白朮、澤瀉、肉桂)。這是因為發汗過度導致水邪隨陽氣上衝,比茯苓四逆湯證狀更嚴重。

彼因汗、下兩傷,故用人參、乾薑;此因汗傷水逆,故用真武鎮伏水邪,挽回陽氣。真武屬北方水神,故取以為名。(茯苓、芍藥、生薑、白朮、附子)。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此亦陽虛水逆之證,即真武證之輕者。

白話文:

這種情況是因為汗液和瀉下都傷了元氣,所以使用人參和乾薑;而這種情況是因為出汗傷了水液,導致水逆,所以使用真武湯來鎮壓水邪,挽回陽氣。真武屬於北方的水神,所以取名為真武湯。

(按:附方)如果嘔吐或腹瀉後,出現腹脹、氣往上衝胸、頭暈目眩、脈沉緊的症狀,則可以使用桂枝白芍甘草湯。這也是陽虛水逆的表現,屬於真武證的較輕症狀。

若再發汗,則動經氣,而身為振振搖矣。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邪在上焦),表裡不解,桂枝人參湯主之(桂枝、甘草、白朮、人參、乾薑)。傷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已,復以他藥下之(一誤再誤),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

白話文:

如果再次發汗,會導致經脈氣血妄動,身體會出現顫動。

發汗後病情沒有好轉,反而惡寒,這是由於身體虛弱所致,可以用芍藥甘草附子湯治療。

太陽病的外在症狀還沒有消除,卻多次瀉下,導致發熱腹瀉、腹瀉不止、心下痞硬(邪氣在胸腔上部),表裡不和,可以用桂枝人參湯治療(由桂枝、甘草、白朮、人參、乾薑組成)。

傷寒腹瀉不止,心下痞硬,服用瀉心藥物後症狀有所緩解,但又繼續服用其他瀉藥(一錯再錯),腹瀉不止,醫生給予理中湯治療,效果顯著。理中湯的作用是調治中焦。

此利在下焦,(下藥太過,大腸受傷),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澀以止脫)。複利不止,當利其小便(分其清濁,則便自堅)。凡此皆誤汗、誤下,傷及真陽,故轉而用溫,以救其誤,非表寒化熱之正方也。

白話文:

這種病症位於下焦(過度服瀉藥,導致大腸受傷),可以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收斂止瀉)。如果腹瀉不止,應該利小便(把清濁分開,大便自然會變硬)。這些都是因為錯誤地出汗、錯誤地服瀉藥,損傷了人體的陽氣,所以改用溫熱的藥物來糾正錯誤,而不是表寒化熱的正方。

若夫裡寒一證,不外脾腎陽虛,陽虛則化濕,故夾濕者多,治法不外四逆、真武、理中三法。四逆一類,不離薑、附,再觀方中加減,皆欲其通陽開閉,重在腎也;真武一類,不離苓、附、生薑,欲其溫陽鎮水,亦重在腎也;理中一類,不離乾薑、白朮,欲其守中,重在脾也;其桂枝附子一類,為風濕陽虛而設,欲其解肌溫陽化濕,表裡兼治,重在裡。此治裡寒之大較也。

白話文:

如果說到內寒這種病證,必定是脾腎陽氣不足,陽氣虛弱就會化生濕氣,所以合併濕氣的症狀較多,治療方法不外乎四逆湯、真武湯、理中湯這三種。四逆湯這一類,離不開生薑、附子,再觀察方劑中的加減,都是希望能通陽開閉,重點在於腎;真武湯這一類,離不開茯苓、附子、生薑,希望能溫陽制水,重點也在於腎;理中湯這一類,離不開乾薑、白朮,希望能守住中焦,重點在於脾;而桂枝附子這一類,是用於風濕陽虛,希望能疏解表肌、溫陽化濕,表裡兼治,重點在於裡虛。以上這些就是治療內寒的大體原則。

試詳言之。論曰:發熱,頭痛(表邪),脈反沉(里脈),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急救里,宜四逆湯(甘草、乾薑、附子。身體疼痛,表寒、裡寒陰陽二證皆有之。雖沉為里脈,而表邪郁遏者亦有之。必審其人不煩不渴,脈沉而至數清楚,一派皆屬陰象,乃可用之,切勿孟浪)!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自利不渴,屬太陰,臟有寒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白話文:

讓我們詳細討論一下。有古文記載說:發熱伴有頭痛(表示體表有邪氣),但脈象卻沉穩(表示體內有脈象),如果病情進展不順利,出現全身疼痛的狀況,就應該緊急治療內臟,建議使用四逆湯(成分:甘草、乾薑、附子)。全身疼痛表示體表和體內都存在寒氣,雖然沉穩的脈象表示體內有問題,但表層邪氣鬱結的情況也有。必須仔細觀察患者是否不煩躁,不口渴,脈象沉穩且數量清楚,所有跡象都屬於陰性,才能使用四逆湯。切勿草率用藥!

脈象浮緩,表示體表發熱,體內寒冷,同時有腹瀉清澈便的情況,可以用四逆湯治療。患者如果沒有腹瀉但口渴,屬於太陰證,表示內臟有寒氣,應該溫補,建議使用四逆湯一類的藥物。

(凡溫熱之劑,皆可選用,故不曰湯而曰輩)。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寒實),不可下也,當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乾嘔無物,知其為飲),不可吐也,當溫之(寒散則飲化,凡治飲皆當用溫)。宜四逆湯;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利盡而止,津液內竭。

白話文:

所有溫熱的藥劑都可以選擇使用,所以不稱湯劑而稱作「輩」。

少陰病,吃東西就吐,心中溫熱,想吐又吐不出來。剛開始時,手腳冰冷,脈象弦細遲緩的,這是胸中邪氣實滯(寒邪實滯),不可使用瀉下法,需要使用催吐法(在上面的邪氣,就從上越出去)。

如果膈上有寒飲,乾嘔而不吐(乾嘔沒有東西出來,就知道是寒飲),不可使用催吐法,需要使用溫化法(寒邪散掉,寒飲就會化解,凡是治療寒飲都應該使用溫化法)。

可以使用四逆湯。如果惡寒,脈象微弱,又大便稀溏,大便停止後,就沒有血了(大便拉完就停止,津液耗盡)。

亡血,即亡陰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回陽生津)。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寒逼陽於外)、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寒邪入里)、其人面色赤(逼陽於外,名曰戴陽)。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寒逼陽上升)、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其脈即出者愈。(四逆湯,面赤加蔥。

白話文:

失血等同於失去陰氣,四逆加人參湯可以溫陽生津。少陰病症狀包括腹瀉清稀、內寒外熱、手腳冰涼、脈搏微弱將絕、身體反而不畏寒,患者面色發紅,因為寒氣逼迫陽氣外散。也可能出現腹痛、乾嘔、咽喉疼痛,或腹瀉停止但脈搏消失,通脈四逆湯可以治療,脈搏恢復者即痊癒。四逆湯的用法,如果患者面色發紅,則需要添加蔥。

腹痛去蔥,加芍藥。嘔加生薑。咽痛去芍藥,加桔梗。利止脈不出去桔梗,加人參。諸證或陰或陽,皆閉塞不通之故,故用辛溫通陽)。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厥而汗出,陽有立亡之象)。吐已下斷(利止也)、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取其苦滑,直達下焦)。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乾薑附子湯加蔥白四莖,取其通少陰之陽氣)。

白話文:

腹痛: 去除蔥,加入芍藥。

嘔吐: 加入生薑。

咽喉痛: 去除芍藥,加入桔梗。

痢疾的脈搏不出現: 去除桔梗,加入人參。(這些症狀都是由於陽氣不通所致,因此使用辛溫通陽藥物。)

腹瀉、內寒外熱、出汗而手腳冰冷: 使用通脈四逆湯。(汗出而厥,是陽氣將要消失的徵兆。)

嘔吐已停止、出汗而手腳冰冷、四肢僵硬無法舒展、脈搏細弱將斷: 使用四逆加豬膽汁湯。(取其苦滑性質,直達下焦。)

少陰病、腹瀉: 使用白通湯。(乾薑附子湯加蔥白四莖,取其通暢少陰陽氣的作用。)

少陰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童便湯主之(取童便引陽藥直達至陰,經所云反佐是也)。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若其人內有久寒者,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主之。所謂四逆一類,重在通陽開閉者,此也。

白話文:

少陰症候羣下痢,脈象微弱:

使用「白通湯」。

下痢不止,出現厥逆、脈搏消失、乾嘔煩躁:

使用「白通加豬膽汁童便湯」。(利用童便引導陽藥直達陰分,遵循「反佐」原則。)

手足冰冷,脈象微細欲絕:

使用「當歸四逆湯」。(組成: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

若患者有長期寒症:

使用「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

所謂「四逆」類證,重點在於溫陽開通體內氣血瘀阻。

試再言真武。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加五味、乾薑、細辛),或小便利(去茯苓),或下利(去芍藥,加乾薑),或嘔者(去附子,加乾薑)。真武湯主之。少陰病,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真武湯去生薑,加人參)。

白話文:

再說真武湯。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這是因為有水氣,其人可能會咳嗽(加入五味子、乾薑、細辛)、或小便利(去掉茯苓)、或下利(去掉芍藥,加入乾薑)、或嘔吐(去掉附子,加入乾薑)。可以用真武湯來治療。

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痛、脈象沉者,可用附子湯來治療(真武湯去掉生薑,加入人參)。

所謂真武一類,重在溫陽行水(水即是濕)者,此也。至理中丸一方,(人參、甘草、白朮、乾薑。臍上築築欲作奔豚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桂枝。吐者去白朮,加生薑。悸者加茯苓。渴欲飲水者加朮,消飲生津。腹中虛痛,加人參。寒加乾薑。腹滿者去朮,加附子)。

乃大病瘥後,喜唾(胃液不藏,兼有寒飲),久不了了,胃上有寒,當以丸藥緩理之。

白話文:

所謂「真武」等方劑,強調溫暖陽氣和促進水液運行(水指濕氣)。

「至理中丸」方劑:

  • 人參、甘草、白朮、乾薑。
  • 臍部有跳動感想要跑跳的,是腎氣活躍,去掉白朮,加入桂枝。
  • 嘔吐的,去掉白朮,加入生薑。
  • 心悸的,加入茯苓。
  • 口渴想喝水的,加入白朮,消解水腫生津液。
  • 腹中隱痛,加入人參。
  • 寒冷的,加入乾薑。
  • 腹脹的,去掉白朮,加入附子。

若桂枝附子一類,乃解肌、化濕、溫陽,表裡兼治之劑。論曰: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濕則身重)、不嘔不渴(濕為陰邪)、脈浮虛而澀(表裡皆虛),桂枝附子湯主之(桂枝、附子、甘草、生薑、大棗)。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白朮生腸胃之津液)。

白話文:

像桂枝附子這類藥物,具有疏解肌肉、祛除濕氣、溫暖陽氣,表裡兼顧的功效。《傷寒論》中提到:傷寒到了第八九天,風濕互相攻擊,身體疼痛煩悶,不能自行翻身(濕氣會使身體感到沉重)、既不嘔吐也不口渴(濕氣為陰邪)、脈象浮虛而澀滯(表裡虛弱),可以使用桂枝附子湯治療(組成:桂枝、附子、甘草、生薑、大棗)。如果患者大便硬結,小便通暢,則去除桂枝,加入白朮的藥湯治療(白朮可以生發腸胃津液)。

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仍當加桂(觀此條,可知桂枝能通小便,故五苓散用之)。服後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術並走皮肉,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其法當加桂以治之。又有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得微汗則解(即桂枝附子湯去薑、棗,加白朮。此條因汗出,故去薑、棗,雖用桂枝,而其意則重在甘草、附子溫陽,故以名湯。

白話文:

如果大便不硬,小便不通暢,仍然可以加用桂枝(從這條記載可以看出,桂枝有通小便的作用,因此五苓散中使用了它)。服藥後,人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不用擔心。這是因為附子和大術會一起作用於皮肉,驅除水氣,而水氣還未完全去除,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這個時候,應該加用桂枝來治療。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風濕相互作用,導致骨節疼痛、抽痛、不能屈伸,靠近疼痛處會加劇,伴有出汗、氣短、小便不利、怕風不想脫衣服,或者身體輕微腫脹。這種情況可以服用甘草附子湯主治,出微汗後就能緩解(這個方子就是桂枝附子湯去掉薑、棗,加上白朮。因為出汗了,所以去掉了薑和棗,雖然也用了桂枝,但主要目的是靠甘草和附子溫陽,因此以這兩種藥材命名)。

風濕發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治風濕,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此治風濕之大法也。他如食谷欲嘔者(必食谷而始嘔,受病在納穀之處,與乾嘔不同),屬陽明也(虛寒),吳茱萸湯主之(吳萸、人參、生薑、大棗)。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停飲)。

白話文:

風濕發病時,出很多汗,只會把風氣排出,濕氣仍在,所以無法治癒。治療風濕,應該只覺得微微出汗,風濕就會一起排出。這是治療風濕的大原則。

其他狀況,例如吃東西就會嘔吐(只有吃東西才會嘔吐,表示疾病發生在胃部,與沒有飲食也嘔吐不同),屬於陽明經證(陽虛受寒),可以用吳茱萸湯(吳茱萸、人參、生薑、大棗)治療。

如果服藥後病情加重,那是屬於上焦氣滯(停飲),需要另行治療。

又有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胃氣虛寒)。乾嘔,吐涎沫(胃中寒飲),頭痛者(陽明之脈上於頭),吳茱萸湯主之。又有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赤石脂、乾薑、粳米)。一服愈,余勿服。又有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陽不衛外),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不治),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

白話文:

另一種少陰病症: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煩躁不安,甚至有死亡危險。這是胃氣虛寒所致,可用吳茱萸湯治療。

嘔吐、吐出涎沫(胃中寒濕)、頭痛(陽明脈循行於頭面),也可用吳茱萸湯治療。

還有一種少陰病症:腹痛、小便不通、腹瀉不止、大便帶膿血。這是赤石脂、乾薑、粳米組成的桃花湯所適應的證狀。服一劑即可痊癒,無需再多服。

傷寒脈搏微弱而厥冷,持續七八天,皮膚冰冷(陽氣不足,不能溫煦體表),病人煩躁不安,沒有片刻安寧。這是臟厥(難以治癒),不是蛔厥。蛔厥的病人會吐出蛔蟲。

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烏梅、細辛、乾薑、當歸、附子、蜀椒、桂枝、黃連、黃柏、人參。先食後服十丸,漸加至二十丸,禁食生冷滑臭等物)。凡此皆治裡寒者也。余故曰《傷寒論》當分兩大段看法。

白話文:

現在的病人有時安靜,有時煩躁,這是因為臟腑受到寒氣侵襲。如果有蛔蟲侵入膈膜,患者會自己嘔吐出蛔蟲。蛔厥症狀,烏梅丸可以治療,還可以治療久痢。(烏梅、細辛、乾薑、當歸、附子、蜀椒、桂枝、黃連、黃柏、人參。在進食後服用十丸,逐漸增加到二十丸,忌食生冷、滑利、有臭味的食物)。凡是這些方劑都是用來治療內臟寒症的。所以我說《傷寒論》應該分成兩大段來看。

又有表寒壞證,如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遲、尺脈不至、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汗出愈(麻黃、升麻、當歸、桂枝、白芍、茯苓、甘草、乾薑、白朮、石膏、知母、黃芩、玉竹、天冬)。此上熱下寒互傷之證,病證之雜,藥味之多,為古方所僅見,觀此可悟古人用藥之法。

白話文:

還有表寒互損的證型,比如傷寒六七天後,腹瀉後,寸脈沉緩、尺脈微弱或無脈、手腳冰冷、咽喉不適、咳出血膿、腹瀉不止,這是難以治療的。麻黃升麻湯對此有療效(配方:麻黃、升麻、當歸、桂枝、白芍、茯苓、甘草、乾薑、白朮、石膏、知母、黃芩、玉竹、天冬)。這類上熱下寒相損的證型,症狀複雜,藥材種類繁多,在古方中很少見。由此可看出古人用藥的精妙之處。

又有表寒方愈,因交接感其餘熱,名陰陽易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禈散主之(男取婦禈襠,婦取男禈襠,燒灰,和服方寸匕,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蓋引其邪火從陰處出也)。此又以意用藥法也。

白話文:

如果仔細觀察《傷寒論》這本書,會發現處方藥物的搭配千變萬化,但都源自《黃帝內經》。所用的藥物也與《神農本草經》記載的完全吻合。我這裡只是簡要地說一下,希望學習者能夠在認真研讀全書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這樣就能夠掌握使用藥物的要領,所有疾病都能找到對應的治療方法。難道只是把《傷寒論》當成普通書籍來讀嗎?

觀《傷寒》一書,立方錯綜變化,皆本自《內經》,用藥又與《神農本草》所載一一吻合。余止言其大略,學者於全書講求而推廣之,則操縱在我,萬病皆得所指歸矣,豈徒作傷寒書讀哉!?

按:《傷寒論》中表寒一類,本是寒燥之邪,所立諸方,只此麻黃、桂枝、葛根、柴胡四味藥,係為經邪而設,其餘皆從三焦論治,與溫病原不相悖,觀諸方便知。麻黃專主開表,溫病忌用,若嚴寒天氣,實因感受風寒,新邪引動伏邪,如吳又可所云感冒兼役之證,麻杏石甘湯,亦不妨暫用。其桂枝一味,為溫病所最忌,以其溫里故也。

白話文:

按照《傷寒論》中記載的表寒證,本是寒燥之邪。所列出的各種藥方,只有麻黃、桂枝、葛根、柴胡四種藥物,是針對經絡邪氣而設。其餘藥物都從三焦角度進行治療,與溫病的原則並不矛盾,從這些藥方中就能看出來。麻黃專門用於解表,溫病中忌用。但如果是嚴寒天氣,確實因為受了風寒,新的邪氣引動了體內的餘邪,就像吳又可所說的那種感冒兼併症,麻杏石甘湯也可以暫時使用。桂枝這一味藥,溫病中最忌諱使用,因為它溫暖胃腸。

書云:桂枝入口,陽盛(熱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寒盛)則亡。嘗見誤服桂枝,變證蜂起,不可不知。葛根辛甘涼潤,為陽明藥。柴胡主治邪郁胸脅,溫病亦有陽明及胸脅證,故間有用之者。總之,有是病則用是藥,不可拘執。至救誤諸方,如四逆、真武、理中輩,乃為傷寒誤汗、誤下傷陽而設,皆與溫病相反。

傷寒多傷陽,故末路以扶陽為急務;溫病多傷陰,故末路以養陰為要法。此又寒溫判若霄壤者也。故並記之。

白話文:

古書上說:食用桂枝,如果體內熱氣過盛,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服用承氣湯,如果體內寒氣過盛,也可能死亡。我曾經見過誤服桂枝導致種種不良反應的情況,不可不知。

葛根性味辛甘涼潤,屬於陽明藥物。柴胡主要治療胸脅氣滯,溫病也可能出現陽明和胸脅證狀,因此偶爾會用到柴胡。

總之,需要根據具體病情使用相應的藥物,不可拘泥於固定用法。至於救治誤用藥物的方劑,比如四逆湯、真武湯、理中湯等,它們專門針對傷寒誤發汗、誤下泄導致陽氣受損的情況,這些方劑與治療溫病的原則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