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原》~
1. 卷中
2. 聞聲須察陰陽論
五音:宮屬土,商屬金,角屬木,徵屬火,羽屬水。肝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心在音為徵,在聲為笑;脾在音為宮,在聲為歌;肺在音為商,在聲為哭;腎在音為羽,在聲為呻。此五音之應五臟也,若病則有不盡然者。獨是五音不外陰陽,陰陽不外燥濕。春山先生分平仄看法,實有至理。
燥邪乾澀,聲多屬仄,或乾噦,或咳聲不揚,或咳則牽痛,或乾咳連聲,或太息氣短(燥甚則經絡拘急,拘急求伸,故善太息);化火則多言,甚則譫狂,其聲似破似啞,聽之有乾澀不利之象。
濕邪重濁,聲必低平,壅塞不宣,古謂如從甕中作聲者然,或默默懶言,或昏昏倦怠,或多嗽多痰,或痰在喉中漉漉有聲,或水停心下汩汩有聲,或多噫氣(濕阻不宣,故多噫氣),周身痠痛,沉重難展;化火則上蒸心肺,神智模糊,呢喃自語,或昏沉迷睡,一派皆重濁不清之象,流露於呼吸之間。他如出言壯厲,先輕後重者,外感也;出言懶怯,先重後輕者,內傷也。
妄見妄言為譫語,無稽狂叫為狂言,實也。又有神虛譫語、虛煩似狂二證,當以脈、證、舌苔參之,斷不可誤以為實。若語不接續為鄭聲,無人始言為獨語,此屬虛居多。又有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二者皆屬危候。又如痰壅肺絡,咳聲不揚,金實無聲也;勞瘵音啞,金破無聲也。
腹形充大,鼓之板實者,實也;腹皮繃急,鼓之𪔣𪔣者,虛也。
然則燥濕、表裡、虛實,不皆可聞而知之乎?而猶不止此。聲出於肺而根於腎,其有無還聲如鴉聲者,乃肺腎將絕,金水不交,聲音不能發自丹田,亦不能還至丹田,故聲直而無迴音耳!然亦有痰閉肺竅使然者,又當以辛潤、清潤開痰利竅,不可竟作不治論。至喘促一證,尤當辨認。
肺為氣之統,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納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實喘責在肺,虛喘責在腎。實喘者,胸滿聲粗,氣長而有餘;虛喘者,呼長吸短,息促而不足。實喘者,出氣不爽;虛喘者,入氣有音。實喘,有水邪射肺,有痰飲遏肺,有客邪(六氣之邪,皆能致喘)干肺,上焦氣壅,治宜疏利;虛喘為腎不納氣,孤陽無根,治宜固攝。虛實分途,陰陽異治,然則聞聲之道,顧不重哉!經故曰聞而知之之謂聖。
白話文:
聞聲須察陰陽論
人體五音與五臟的關係是:宮音屬土,對應脾臟,其聲音表現為唱歌;商音屬金,對應肺臟,其聲音表現為哭泣;角音屬木,對應肝臟,其聲音表現為呼喊;徵音屬火,對應心臟,其聲音表現為笑聲;羽音屬水,對應腎臟,其聲音表現為呻吟。 雖然五音與五臟有這樣的對應關係,但若生病了,則可能會有例外情況。重要的是,所有聲音都離不開陰陽,陰陽又離不開燥濕。春山先生將聲音分平仄的觀點,確實很有道理。
燥邪導致的聲音乾澀,多為仄音,可能表現為聲音嘶啞、咳嗽聲音低微、咳嗽時伴隨疼痛、連續乾咳、或氣喘吁吁(燥邪嚴重時會導致經絡拘緊,拘緊則想舒展,所以容易氣喘);若燥邪化火,則會變得話多,嚴重時甚至會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聲音像是破裂又沙啞,聽起來乾澀不暢。
濕邪導致的聲音低沉渾濁,聲音阻塞不通暢,古人形容像是從甕裡發出的聲音,可能表現為沉默寡言、昏昏沉沉、咳嗽痰多、痰液在喉嚨裡咕嚕作響、腹部有水聲、經常打嗝(濕邪阻滯不通暢,所以容易打嗝)、周身酸痛沉重;若濕邪化火,則會上蒸心肺,神志模糊,喃喃自語,或昏昏欲睡,整體表現為渾濁不清,都體現在呼吸之間。此外,說話聲音先輕後重,是外感;說話聲音先重後輕,是內傷。
胡言亂語是實證;無緣無故大喊大叫也是實證。但也有神氣虛弱導致的胡言亂語,以及虛煩導致的類似狂躁的症狀,這需要根據脈象、症狀和舌苔來判斷,不能誤認為是實證。說話斷斷續續像是唱歌一樣,或是沒人說話時自己獨自說話,這多半是虛證。說話聲音很小,整天只說那麼幾句話,這是氣虛;衣衫不整,說話不分對象,這代表神志錯亂,以上兩種都是危急的徵兆。此外,痰阻礙肺絡,導致咳嗽聲音低微,這是金氣受阻;勞累導致聲音嘶啞,這是金氣受損。
腹部膨脹,敲擊起來堅實,是實證;腹部皮膚繃緊,敲擊起來鬆軟,是虛證。
所以,燥濕、表裡、虛實,都可以從聲音中判斷出來。但這還不止於此。聲音由肺發出,但根植於腎,如果聲音沒有回音,像是烏鴉叫一樣,那就表示肺腎將要衰竭,金水二氣不能交合,聲音不能從丹田發出,也不能回到丹田,所以聲音直而無回音。但也可能是痰阻塞肺竅造成的,這就需要用辛溫潤燥、清潤的藥物來化痰通竅,不能認為是無法治療的。尤其喘息這個症狀,更要仔細辨別。
肺是氣的統帥,腎是氣的根本,肺主呼氣,腎主納氣,陰陽交合,呼吸才能調和。如果出納升降失常,就會喘息。實喘在肺,虛喘在腎。實喘者,胸悶聲音粗重,氣長而有力;虛喘者,呼氣長吸氣短,氣短而無力。實喘者,呼氣不暢;虛喘者,吸氣有聲音。實喘可能是水邪侵犯肺部,或痰飲阻塞肺部,或外邪(六邪都能引起喘息)侵犯肺部,導致上焦氣機壅塞,治療需要疏通;虛喘是腎臟不能納氣,陽氣孤獨無根,治療需要補益。虛實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陰陽有不同的治療原則,所以聽聲辨證的方法,是不是很重要呢?古書上說:「聽而知之,謂之聖」。
3. 問證求病論
病,藏於中者也。證,形於外者也。工於問者,非徒問其證,殆欲即其證見,以求其病因耳!法當先問其人之平昔有無宿疾?有無恚怒憂思?飲食喜淡喜濃、喜燥喜潤?嗜茶嗜酒?大便為燥為溏?婦人問其有無胎產?月事先期後期?有無脹痛?再問其病初起何因?前見何證?後變何證?惡寒惡熱孰重孰輕?有汗無汗?汗多汗少?汗起何處?汗止何處?口淡口苦?渴與不渴?思飲不思飲?飲多飲少?喜熱喜涼?(喜熱飲不皆屬寒,嘗有郁遏不通者,亦喜熱飲,以熱則流通故也)。
思食不思食?能食不能食?食多食少?化速化遲?胸心脅腹有無脹痛?二便通澀?大便為燥為溏?小便為清為濁?色黃色淡?(二便最為緊要,乃病之外見者也)。種種詳詰,就其見證,審其病因,方得軒岐治病求本之旨。豈徒見痰治痰,見血治血而已哉!
白話文:
問證求病論
疾病隱藏於內,症狀則表現於外。善於詢問病情的醫生,並不只是單純詢問症狀,而是要透過觀察症狀,來探究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首先應該詢問病人平時是否有舊疾?是否有憤怒、憂愁、思慮過度?飲食習慣偏好清淡還是濃郁?偏好乾燥還是濕潤的食物?愛喝茶還是酒?大便乾硬還是稀溏?婦女則需詢問是否有懷孕生產史?月經是否提前或延後?是否有脹痛?接著詢問疾病最初發病的原因?之前出現什麼症狀?之後症狀又如何變化?惡寒還是惡熱較重?是否有汗?汗多還是汗少?汗從哪裡開始出?汗又從哪裡停止?口淡還是口苦?口渴還是不渴?想喝水還是不想喝水?喝得多還是喝得少?喜歡溫熱還是涼爽?(喜歡喝熱水並不一定都是寒症,有時氣機鬱結不通的人,也喜歡喝熱水,因為熱水可以使氣血流通)。
想吃東西還是不想吃東西?能吃還是不能吃?吃得多還是吃得少?消化快還是慢?胸、心、脅、腹是否有脹痛?大小便是否通暢?大便乾硬還是稀溏?小便清澈還是混濁?顏色深黃還是淺淡?(大小便是最重要的觀察指標,是疾病外在表現)。通過種種詳細詢問,從觀察到的症狀,探究疾病的根本原因,才能達到像扁鵲、岐伯一樣治病求本的境界。怎麼能僅僅看到痰就治痰,看到血就治血這麼簡單呢!
4. 切脈源流論
經曰:營行脈中。又曰:脈者,血之府也。又曰:十二經皆有動脈。(按:十二經動脈,上部動脈在頭,中部動脈在手,下部動脈在足,是為三部。一部三候,是為九候。上部天,兩額之動脈,足少陽之頷厭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足陽明之地倉、大迎也;上部人,耳前之動脈,手少陽之和髎也。中部天,手太陰之太淵、經渠也;中部地,手陽明之合谷也;中部人,手少陰之神門也。
下部天,足厥陰之五里也;下部地,足少陰之太谿也;下部人,足太陰之箕門也。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下部天,女子則取太衝;下部人,胃氣則候於陽明之衝陽,仲景謂之趺陽。
《難經》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又是一法。)《內經》診法三部九候,就十二經之動脈診之,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部位分明,毫釐不爽。迨扁鵲興,著《八十一難經》,將十二經脈均診於兩手,以圖簡便,其法亦自《內經》得來。經曰: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季脅包藏臟腑)。
尺外以候腎,尺內以候腹中;(內外者,一部中之內外也。浮為外,沉為內,非兩條脈也,辨見《金鑑》。柯韻伯云:凡臟腑近背者,皆候於外,近腹中者,皆候於內。《金鑑》謂五臟皆當候於內,六腑皆當候於外。《內經》內外字,是傳寫之誤)。中附上(關部),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按:心、肺居膈上,肝、脾、腎居膈下。
五臟俱注於膈,肝、脾、腎、膽之脈,俱貫膈而上;心、心包絡、腎、三焦、腸、胃之脈,俱從膈而下。是膈為十一經必由之道)。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寸部)。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關前以候前,關後以候後)。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或曰:十二經脈,手六經脈走手,足六經脈走足不走手,今皆診於手者何也?曰:崇其原也。十二經脈根心而生,而上通於肺,以回於下。心主血,肺主氣。氣為血帥,故肺主藏氣而朝百脈。十二經之氣,皆受之於肺。平旦寅初,肺氣流布,起於寸口(寸口又曰脈口、曰氣口,乃寸、關、尺三部之總名,非但指寸之一部已也),運行十二經中,周而復始,一日一夜,五十度畢。(按: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有八,周身十六丈二尺。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一呼一吸,合為一息,一息脈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凡行八百一十丈,即十六丈二尺而積之也)。次日平旦寅初,復會於寸口。寸口者,脈之大會,故十二經之盛衰,悉見於此。
經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經脈近筋骨走,故肉厚處按之不覺跳動,肉消處按之方見)。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此氣口所以獨為五臟主也。人生不過氣血兩端,萬病亦不過病氣血兩端。心為主血之臟,肺為藏氣以運血之臟,心肺二經之脈,皆走氣口,探其源不可知其流乎!
曰:脈有尺寸何說?曰:人身上下兩焦,中有膈膜一層,以分陰陽之界。《難經》分寸為尺,分尺為寸,(關上分去一寸,余者為尺。關下分去一尺,余者為寸)。陰得尺中一寸,陽得寸內九分。蓋象乎此。(關以下至尺澤,皆謂之尺,而診脈則止候關下一寸。關以下至魚際,皆謂之寸,而診脈則止候關上九分。
曰九分者,其下一分為關耳!關僅一分,象膈膜故也)。曰:關以前者,陽之動也(診心肺)脈嘗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若上魚際則為溢矣;(溢滿而出於外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診肝、腎)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若入尺中,則為覆矣。
(覆反而傾於內也。)《內經》云:陽氣太盛,陰氣不能營,謂之格;陰氣太盛,陽氣不能營,謂之關;(按:《三難》及《三十七難》關格二字倒置,故引《靈樞·脈度篇》以正之。)陰陽俱盛,不得相營,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此數句出《難經》。)
或又曰:既以尺寸分陰陽,又云脈有輕重者,何謂也?曰:此亦診陰陽之法也。曰: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實者,腎部也。
夫人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故浮者陽也,沉者陰也,脾在中州,故其脈在中。《靈樞·九針篇》曰:肺主皮,心主脈,脾主肌,肝主筋,腎主骨。扁鵲從此悟出,分輕重五等,診候五臟本象之脈,以別太過不及之為病,實足輔翼經文,而為診候之大法。
曰:診法如此,《內經》又以寸、關、尺分配臟腑者,何謂也?曰:人正南面而立,心屬南離,故候於寸;人之有心,猶天之有日,日出於東,故心候於左寸。肺主天氣,故亦候於寸;肺屬西方金,故候於右寸。肝、膽屬震巽木,故候於左關;脾、胃屬中央土,故候於右關。
腎與膀胱屬坎水,故候於兩尺;三焦生右腎傍,故候於右尺。二腸為至濁至下之腑,當候之於尺:小腸與心相表裡,候於左尺;大腸與肺相表裡,候於右尺(按:扁鵲《十難》據臟腑表裡之說,將大、小腸候於兩寸。西晉王叔和遵之。元、明諸家,力辨其非,謂二腸為至濁至下之腑,斷不能候於至上之寸部。
近代黃坤載又謂二腸腑雖至濁,經行頭上則至清。徐靈胎亦以為然。喻嘉言、羅東逸仍從元明諸公駁正之說。御纂《金鑑》配二腸於尺部。按:《內經》尺內以候腹中一句,當謹遵《金鑑》。又按:叔和謂左尺候腎水與膀胱,右尺候命門相火,蓋誤以三焦為命門也。考命門之說,《內經》不載。
《內經》所謂之命門,指眼目而言,後人以腎為人身之根蒂,故謂兩腎中央為命門,其實命門即兩腎之稱,診腎即是診命門。叔和右尺診命門之說,其誤可知。膀胱與腎相表裡,腎候之兩尺,膀胱亦當候之兩尺,惟三焦在右腎傍,當候之右尺)。再以三焦言之。肺為華蓋,居於至高,故候於寸;右肺大於左(左肺二葉,右肺三葉),故經謂肺藏於右,肺氣由右而降,故候於右寸。心象日,故候於寸。
心居肺下而位乎中,肺稍偏於右,是心稍居肺左矣。心血從心左下竅而生,故曰候於左寸。肝、膽、脾、胃同居膈膜之下,故候於關。肝生於左,故候於左關;脾雖居胃之左,而與胃相連,胃之下口由右而降,故候於右關。腎居腰脊,故候於兩尺。大小腸、膀胱、三焦同位於下焦,故亦候於尺。
《內經》三部分配臟腑,蓋象乎此。雖然,古人亦據常理言之耳!人身氣血,一氣貫通,區區一寸之地,不必拘分,亦不能盡驗。
他如男女左右及奇脈斜行之說,更難盡憑。東垣左手人迎主外感(人迎,穴名,在結喉兩旁,與肺脈同診),右手氣口主內積之說(六脈均謂氣口),尤屬不經。學者不可不知,亦不可盡拘,但能得其提綱,則權衡在握矣。
曰:診法何如?曰:診法之精,無過《內經》。經以浮、沉、緩、急、大、小、滑、澀八脈,辨表、里、寒、熱、虛、實、順、逆。曰諸浮者,病在陽;諸沉者,病在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寒主收引,故脈緊急;熱主蒸散,故脈緩數)。大者,多氣少血;小者,氣血皆少;滑為陽氣盛,澀為陰血少。
即於八脈中分對待(如浮沉、滑澀相對待之類)。微甚(如微浮、甚浮、微沉、甚沉之類)。懸絕(如太過至三倍、四倍,不及止一至、二至、絕無之類)之三等,以察病之進退、順逆、死生,何其精且約乎!及仲景以陰陽著脈為十,以浮、數、動、滑、大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診陰陽之法,又莫過於此。
迨叔和興,繁脈象為二十四,且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九道更不可解),愈多愈亂,皆由於未審夫脈之有大原也。夫脈之大原,緣於胃氣。經曰:五臟皆稟氣於胃,臟氣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胃氣,乃至於手太陰。若邪氣勝,精氣衰,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
獨見者病勝臟也,病勝臟曰死。又曰:四時百病,胃氣為本,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若是者,胃氣顧不重哉?然推胃氣之原,又生於穀氣。經曰:食氣入胃,濁氣(即穀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十二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即肺脈)合精,行氣於腑(六腑),府精神明(六腑精氣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肺主治節,分布氣化,以得其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又曰:得谷者昌,絕谷者亡。審是,穀氣不又為胃氣之本乎?
曰:胃氣脈何如?曰:胃氣脈和柔輕緩,勻淨分明,三部九候,皆要如此,中候尤重,非僅診於右關一部已也。經曰:春胃微弦曰平。胃而微弦者,輕虛而滑,端直以長,如循嫩竹竿梢之象。弦多胃少曰肝病。弦多胃少者,滑硬彈指,如循長竿者然。其氣來實而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巔疾;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兩脅胠滿。但弦無胃曰死。但弦無胃者,中外急勁,如按弓弦,如循刀刃,此真肝脈見也,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夏胃微鉤曰平。胃而微鉤者,圓滿滑利,來盛去衰,如連珠,如循琅玕(美玉)。鉤多胃少曰心病。鉤多胃少者,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有急促相仍之象。
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身熱膚痛為浸淫(蒸熱)。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見氣泄。但鉤無胃曰死。但鉤無胃者,前曲後居。前曲者,輕取則堅,強而不柔。後居者,重取則牢,實而不動(堅而且滯),如操革帶之鉤,全失沖和之氣,此真心脈見也,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長夏胃微軟弱曰平。
胃而微軟弱者,和柔輕緩,勻淨分明,如雞踐地,從容不迫。弱多胃少曰脾病。弱多胃少者,輕疾不緩,如雞舉足者然。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濕勝);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經曰:脾臟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今不能灌溉,故不通),名曰重強(臟氣皆不和順)。但代無胃曰死。
但代無胃者,弱而乍數乍疏,如鳥之啄,堅銳不柔,代而中止,如屋之漏,點滴不勻,又或如水之流,去而不返,此真脾脈見也,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秋胃微毛曰平。胃而微毛者,厭厭聶聶,如眾苗齊秀者然,輕浮和緩,如落榆莢者然。毛多胃少曰肺病,毛多胃少者,不上不下,往來澀滯,或如循雞羽,輕浮而虛。
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氣逆而背痛;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指氣下)聞病因(呻吟)。但毛無胃曰死。但毛無胃者,如物之浮,空虛無根,如風吹毛,輕散無緒,此真肺脈見也,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冬胃微石曰平。
胃而微石者,喘喘累累,沉而圓實流利,乃陰中藏陽之象。石多胃少曰腎病。石多胃少者,堅搏牽連如引葛然,其氣來如彈石,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如數者,動止急促,有似緊數,愈虛則愈數,乃真陰虧損之象,原非陽強實熱之數),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解㑊(寒不寒、熱不熱、弱不弱、壯不壯),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䏚中清(俠脊兩傍空軟處名䏚。清,冷也),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但石無胃曰死。但石無胃者,散亂而勁,如奪索,如彈石,此真腎脈見也,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凡此皆面兼二色者,五行相剋之道也;皆曰不澤者,陰液銷亡,色由無光而無體也;皆曰毛折乃死者,肺之化源絕也,草木之枯萎也,先本實而後枝葉,其即毛折不澤之義也。
夫觀《內經》診法,四時百病,一以胃氣為本,即以五臟本脈之微甚,診病之太過不及,以微甚之相去懸絕,知胃氣已亡,決之曰死。理何其精,法何其約乎!
且夫診法有以約為貴者,亦有以博為貴者,蓋以一脈能兼數病,一病能兼數脈,真偽固當辨認,常變尤貴圓通。試取景岳十六脈而詳辨之。浮在皮毛,主陽,主表,主風,固也,然有真正外感初起,陽(陽氣)為陰(陰邪)蔽,脈反不浮者,亦有緊數而略兼浮者,審其發熱、無汗、頭身疼痛,為表邪而開達之,陽氣得通,脈始轉浮。
更有里邪解後,表邪外達,沉小數實之脈,轉為浮緩,浮緩為外解之徵,日內可冀得汗,此先里後表病也;其有里邪解後,而脈反浮躁者。此邪火傷陰,病勝臟也,名陰陽交(陽邪交於陰分),不治。又有內傷陽氣虛者,脈必浮而無力;陰血虛者,脈必浮而空豁,浮而弦數。
是浮不可概言表。即謂浮而無力為虛,浮而有力為實,似可不誤,然有浮大弦硬之極,甚至四倍以上者,又非有力之謂,乃真陰涸極,孤陽無根,胃氣已無,真臟脈見,不可不知。又有兼脈,如浮緊風寒,浮數風熱,浮虛傷暑(暑月汗多,傷陰、傷氣,所以脈虛),浮緩傷濕,浮大傷熱,浮滑宿食,浮芤失血之類,更宜參看。
沉行筋骨,主陰,主裡,主氣鬱,主寒,主水;其病為停飲,為癥瘕,為脹滿,為厥逆,為洞泄。沉細為少氣,為寒飲,為胃中冷,為腰足痛,為痃癖;沉遲為痼冷,為精寒;沉滑為宿食,為伏痰;沉伏為霍亂,為胸腹痛;沉數為內熱;沉弦為痰飲;沉緊為胸腹痛。然沉雖主裡,亦有外感初起,寒燥之氣搏束皮毛,陽為陰蔽,脈不能達,反見沉緊而數者,見有寒熱、頭痛等證,即是表邪。是沉不可概言里。
更有沉而細者,或為陽氣不舒,或為陽虛氣陷,又不得以沉專主氣滯。凡此皆於有力、無力辨之,庶可不誤。
遲脈三至,為陰,為寒,為虛。氣寒則不行,血寒則凝滯。寸遲則氣虛不化精,尺遲則精虛不化氣。若遲兼滑大,多主濕痰頑痹;遲兼細小,必是真陽虧損,或陰寒留蓄於中,則為泄痛,或陽氣不衛乎表,而生外寒,以遲為寒、為虛固也。
然有濕溫、暑溫、溫熱初起,脈見沉遲,此非虛寒也,乃濕熱鬱蒸之邪,口鼻吸入,從里而發,所以脈象模糊,至數不清,有類沉遲也;遏而無力,亦勿作虛視,乃溫熱熏蒸散漫,所以脈不鼓指也。熱病初退,餘邪未清,正氣未復,脈多遲滑。是遲不可概言寒。凡此於氣色、舌苔、神情、見證驗之,乃可無誤。
數脈六至,有虛有實,不盡主熱。熱邪主蒸散,脈多緩滑。經曰:緩者多熱,緩而滑者為熱中。又曰:數則煩心。及《難經》有數脈為熱之說,舉世宗之,要不可以不辨。一傷寒在表,脈必緊數,此寒燥之氣搏束使然,非熱也。一瘧作時,脈必浮數,瘧止脈則和緩,豈作則有熱,止則無熱乎?此營衛交爭使然,非熱也。一痢疾脈多數而弦、數而澀。
仲景曰:弦為陰脈。沉弦為飲。其數而弦者,濕鬱氣血也;其數而澀者,(澀字與遏字不同,澀是乾澀,有如刀刮竹之象),燥傷血液也,非熱也。一癰瘍初起,脈多數,此邪壅氣血也,非熱也。一痙病脈多數,表痙為風寒外搏,里痙為血燥生風,非熱也。一癥瘕里疽,脈多數而澀,此血燥而結,脈所以數澀不利也,非熱也。
一胎脈多數而滑,此衝任血旺也,非熱也。更有陽虛者,數而緩大;陰虛者,數而弦澀。愈虛愈數,愈數愈危,真臟脈見,數而散亂,數而堅勁,豈可誤以為熱乎?總之,邪正相爭者,多數脈;陰虛成勞者,尤多數脈。數而有力為實,數而無力為虛,是熱非熱可無瘥矣。
洪脈狀如洪水,來盛去衰,是為陽脈。洪而有力,為陽實耗陰,或為頭痛、面熱、煩渴、咽痛,或為癰瘍、斑疹,或為動血,或為二便不通等證;若洪而無力,乃陰虛陽亢。是洪不可概言實。
微脈纖細無神,浮弱之極,是為陰脈,主氣虛、陽虛,或畏寒、少氣,或脹滿、食不化,或嘔吐、泄瀉,或腰腹痛,或眩暈、厥逆。然亦有痛極氣閉,營衛壅滯,似微而實遏者。是微不可概言虛。
滑脈往來流利,如珠走盤,陽也。滑而和緩,為營衛充實,稟賦充厚。婦人滑而圓滿,經斷無他病,為胎孕。大抵沉分圓滑者多男,浮分圓滑者多女。若病人緩滑而大,為內熱蒸散,滑數有力,為痰、為食,多見脹悶、嘔吐等證。凡病虛損者,瀉痢久者,脈多弦滑,此脾、腎受傷故也,不得概以火論。
澀脈往來艱澀,如刀刮竹,陰也(此陰字,非陰寒也,血主陰,澀乃血少之象)。外感澀而緊數,為寒燥搏束,主身熱無汗,或皮膚刺痛,或咳嗽不爽,胸臆牽疼;內傷澀而弦數,為血燥陰傷,男子傷精,婦人不孕。
多由七情不遂,營氣耗傷,血無以充,氣無以暢,在上有上焦之不舒,在下有下焦之不運,在外有筋脈之拘攣、麻痹、枯痿,在裡有風、勞、蠱、膈、瘰癧、內疽、乳岩、癥瘕等證。總之,皆血虛化燥,由燥而結,由結而堅,致成乾澀內著之候。
弦脈彈指,如張弓弦,按之有餘,陽中陰也。(仲景謂弦為陰脈。陰非寒也,乃病伏於裡之說。觀下諸病便知)。弦而滑大,病在陽、在外;弦而細澀,病在陰、在內。外病為痰飲蓄水,陽中伏陰,或眩暈、嘔酸,或胸脅疼脹,或為瘧、痢、痹、疝(瘧脈多弦,弦為飲邪,飲即濕也,飲伏胸脅少陽部位,阻遏清陽,故脈多弦。
世認弦為少陽風邪,又不盡然);內傷為水虧木熾,木強土弱,為虛勞、寒熱、類中、偏枯、噎膈、蠱脹等證。凡人臟腑得胃氣所及,則五臟皆和;見肝木相侵,則五臟俱病。蓋以木之滋生在水,培養在土。若木氣過強,則水土皆敗,而且水又為肝陽所耗,土轉被木賊而傷。
腎為精血之本,胃為水穀之源,根本受傷,生氣敗矣,所以木不宜強也。故凡病脈見和緩者順,見弦強者逆,見弦甚者死,為其臟陰已盡故也。觀《內經》真臟脈見,即與之期日可知。
芤脈浮大中空,按如蔥管,為孤陽脫陰之候,主陰虛發熱,失血脫血,頭暈目眩,驚悸怔忡,喘急,盜汗,氣無所歸,血無所附。芤雖陽脈,而陽實無根,大虛之兆。
緊脈急疾有力,堅實搏指,陰多陽少,乃陰邪擊搏之候,主寒燥,主痛。緊數在表,為傷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等證,或為痹、為瘧;沉緊在裡,為心脅疼痛、胸腹脹滿,為中寒逆冷、瀉痢、陰疝、痃癖等證,在婦人為氣逆經滯,在小兒為寒燥搏束生痙之候。
緩脈四至,從容和緩,浮沉得中,胃氣衝和,是為平脈,必兼他脈,乃可斷病。緩而滑大,多主實熱;緩而遲細,多主虛寒。然實熱必緩大有力,或為煩熱、脹滿、二便不利,或為癰瘍,或傷寒、溫病愈後,餘熱未清,亦多有此脈;虛寒必遲緩無力,為陽虛畏寒、氣怯眩暈、痹弱痿厥、飧泄疼痛、精寒腎冷、小便頻數等證,在女子為經遲血少、氣不統血等證。凡病但得緩脈易愈,以其未失沖和之氣故也。
結脈脈來忽止,止而復起。舊訣以數來一止為促,促脈為熱,為陽極;緩來一止為結,結脈為寒,為陰極。浮結為邪在表,沉結為積聚在裡。促、結二脈,又通謂為氣血痰食、積聚癥瘕、七情鬱結等證。又動而中止,不能即還,良久復動,動而復止,止有常數為代。主五臟無氣,為呼吸存亡之候;又為女胎三月,衝任惡阻,往往脈代,不主於病。
觀舊訣所云,是以結、促為實,以代為虛也。以余驗之,又不盡然。暴病見結、促、代脈,多主中有留滯、鬱結等證;久病見促、結、代脈、多主憂思氣結、血結使然。但緩而結者多陽虛,數而結者多陰虛,代脈為氣血衰殘,力不接續,更屬虛極。緩者猶可,數者更甚,代者尤劇。
此可以結之微甚,察血氣之消長,故總謂之結脈。又有無病而一生見結脈者,此稟賦之異也,不可不知。
伏脈若有若無,附骨乃見,或火閉而伏,或寒閉而伏,乃一時陰陽潛伏,阻塞氣機之象。主霍亂痛極、疝瘕閉結、食滯水飲、怒忿厥逆等證。有心腹痛極而伏者,有氣逆於經,脈道不行而伏者,有偶因氣脫,不相接續而伏者。然必暴病、暴逆乃有之,開其閉而脈自復矣。若積困綿延,脈本微細,漸至隱伏者,乃爐火將絕之兆,安得尚有所伏哉?
虛脈無力無神,經所謂按之不鼓是也。浮而無力為血虛,陰氣不內營也;沉而無力為氣虛,陽氣不外鼓也;洪數無力為陰虛,陰不潛陽也;遲細無力為陽虛,氣不化精也。陰虛則金水虧傷,龍雷易熾,而五液神魂之病生焉。或喘咳、勞熱,或驚悸、盜汗,或失血、夢遺。陽虛則火土氣衰,真元日損,而君相化源之病生焉。
或頭目昏眩、嘔吐亡陽,或胸膈脹滿、泄則腹疼,或溺有餘瀝、寒精自滑。救陰者,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救陽者,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漸長則生,漸消則死。
實脈舉、按皆強,鼓動有力,為三焦壅塞之候。表邪實者,浮大有力;里邪實者,沉小有力;火邪實者,洪滑有力;寒邪實者,沉緊有力。然實脈有真有偽,真者實而聚,偽者實而散,辟辟如彈石,散亂如解索,乃肝腎真臟脈也,非實也,須兼形證察之,庶幾不誤。
凡此皆脈之有真有偽,不可不辨者也。
試再言常變。浮而無力為陽虛,常也。然陽虛者必反見陰脈,陽愈虛,脈愈沉細,此真陽不能鼓舞也。如沉極而反浮,是微陽欲脫之兆;若得補藥漸浮,而僅得之中候,乃為吉象。倘忽然而浮,浮而短澀無根,是肺之真臟脈見;浮而散大無根,是心之真臟脈見,陽將脫矣,汗出如珠不流乃死。沉而無力為陰虛,常也。
然陰虛者必反見陽脈,陰愈虛,脈愈浮數,此真陰不能潛陽也。如浮極而轉沉,是真陰將絕之兆。若得補藥漸沉,而僅得之中候,乃為吉象。倘忽然而沉,沉而欲絕,知陰將脫矣,色黑黃不澤乃死。暴病脈當有力,而反模糊不清者,此邪遏於內也,非虛也;其有沉弱細微,至數分明者,此正不勝邪也。久病脈當柔軟,而反弦澀細數者,此真陰欲涸也。
浮沉辨表裡,常也。然沉脈亦有表證,浮脈亦有里證。凡察外感,當以緊數與否為辨。蓋表寒主收引,脈皆緊數而浮;溫熱從里發,脈多緊數而沉。更有脈息素小之人,見似緊非緊,較平日稍為滑急者,即是外邪。又有邪輕者,或初起未甚者,亦多如此,是又不可不兼證察之。
若其脈緊急太甚,和緩全無,脈雖浮大,自非表邪。凡辨內傷,見甚浮、甚沉、甚遲、甚數、甚大、甚小、甚微、甚實,皆是勞傷之候。但漸緩則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數甚者病必危,弦細再加緊數,則百無一生,以無胃氣故也。又有始也,為浮、為大、為滑、為動、為數(五陽脈);繼也,反沉、反弱、反澀、反弦、反遲(五陰脈)。此由表入里,由腑入臟之機,其病也進。
始也,為沉、為弱、為澀、為弦、為遲;繼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動、微數。(微字宜玩,五陰脈雖喜轉陽,若忽然暴見,又是脫象)。此由里出表,由臟出腑之機,其病也退。又有脈體本大,而更加洪數,此邪氣日甚也,其病也進;脈體本小,而漸至緩大,此胃氣將至也,其病也退。
又有五陽脈終為陽,而始為有力之強陽,繼為無神無氣之微陽,知陽將絕矣;五陰脈雖喜變陽,若忽然暴見,知陽不附陰,孤陽飛越,反照之不長,餘燼之將滅也。又有不以部位拘者,如諸弦皆屬肝脈,諸洪皆屬心脈,諸軟皆屬脾脈,諸浮皆屬肺脈,諸沉皆屬腎脈是也。又如頭痛一證,脈應在寸,常也;若少陽、陽明之痛,則不候之寸而候之關,太陽里邪蓄水之痛,又不候之寸而候之尺。遺、淋等證,脈應在尺,常也;若氣不攝精,心為熱灼,又不候之尺而候之寸。
又如六脈中有一脈獨乖者,即當於獨乖之一脈求之,景岳所謂操獨見也。又有素大、素小、素陰(六陰)、素陽(六陽)之脈,此稟之先天,非病也,病則脈又不同矣。
總之,脈以胃氣為本。經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又曰: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夫穀氣,胃氣也。胃氣為氣血之本原,故無論何脈,但得兼而軟滑和柔之象,便是有胃氣,雖病無危。若今日尚和緩,明日更弦急,知邪氣之愈進;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緩,知胃氣之漸至。
頃刻之間,初急後緩者,胃氣之來也;初緩後急者,胃氣之去也。察邪正進退生死,一以胃氣為主,則得所指歸矣。然又有一切痰脈,不能以常情論者。王中暘曰:痰滯氣機,往往脈見蝦游、雀啄、代止之形,頃刻之間,時有時無,時大時小,或尺寸一有一無,或關上不見,或兩三路亂動。有素息多痰,不時而然者,有忽然而然者,有僵仆卒中而然者,皆非死脈也。
凡此皆其變焉者也。知常知變,乃可與言診。
且夫辨真偽,察常變,固貴求諸博;而審病因,觀進退,決死生,又貴返諸約。蓋以天地不外陰陽,陰陽不外燥濕。春山先生分剛柔、圓遏、神氣六字看法,最妙。病有燥濕,脈有剛柔;病有進退,脈有圓遏;病有死生,脈有有無神氣。學者以剛柔、圓遏、神氣六字為綱,以諸脈為目,則由博返約,綱舉而目張矣。
剛脈者,即古所謂弦、緊、動、澀、牢、革諸脈是也,按之有尖滯彈指之象,主陰虛之燥病。凡物少雨露滋培,勢必乾澀,人少血液灌溉,亦必乾澀,有同然也,故以剛脈屬陰虛化燥之病。柔脈者,即古所謂濡、緩、濫、滑、微、細諸脈是也,按之如絲線,濕泥柔軟之象,主陽虛之濕病。
凡物少風日暄動,勢必軟濫,人少火土蒸運,亦必軟濫,無二理也,故以柔脈屬陽虛化濕之病。夫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脈為血脈,有氣有質者也。故欲知陰陽之氣,須辨剛柔之質,不獨內傷為然也,外感亦然。但外感以剛、柔二字審病因,以圓、遏二字觀進退。剛而遏者,為燥邪;柔而遏者為濕邪。
再以浮、中、沉三候,以察邪之淺深,自有心得。此皆氣血為邪所阻,不能循其常席,一「遏」字足以賅之。暑濕之氣(溫病即暑、濕、熱三氣夾雜之邪),從口鼻吸受,病發於內,脈必似數似緩,或不浮不沉而數,或濡緩模糊,至數不清,皆遏象也。至於風,無定體者也,兼寒燥者緊數而浮,兼暑濕者濡緩而浮(風為陽邪,故脈兼浮)。
火,無中立者也,六氣皆從火化。化火在經、在氣分,脈必洪緩;化火入胃腑,與渣滓相搏,脈必沉實而小,甚則沉微而伏。實而小,微而伏,亦遏象也。迨里邪既下,脈轉浮緩而不沉遏,日內必得汗解。若汗後脈仍沉數者,邪未盡也;汗後脈轉浮躁者,邪勝正也;汗後必身涼脈靜,乃為邪盡。
夫靜者,沉細之謂。然脈雖沉細,而至數分明,與前之澀滯模糊者不同,數日內食進虛回,則脈轉圓浮矣。圓脈與遏脈反。遏者,病邪遏伏也;圓則氣血通調,精神貫注,何病之有?
昔人以胃、根、神三字為診家妙訣。高鼓峰以脈圓為病愈。此圓之一字,又得胃、根、神三字之神髓矣。夫胃、根、神三字,猶不甚確。蓋有胃即是有神,和柔輕緩,勻淨分明,如雞踐地,從容不迫,所謂胃氣者如此,所謂脈貴有神者亦如此。至根字之說,古人以沉候為根,又以尺部為根中之根。
歌曰: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診危證之脈,必求根以為斷。然以沉候、尺部為根,仍未得根中之氣。嘗見五臟絕脈,惟肺絕,脈如風吹毛,空而無根,其他臟絕,脈沉候尺部皆按之鼓指,分外堅搏,如彈石,如循刀刃,如雀啄,如操帶鉤,皆無神而有根者也。然有根而亦死者,何也?蓋猶木根深入地中而死者,不得氣故也。
夫木根雖下垂,而根上旁須四面旋繞,得四方之土氣,氣盛方能旁見側出,枝葉四布。人之脈,隱於肌肉之內,不但下至尺,深至筋骨,亦必按之中間,與肌肉相連一片,如是則氣血交紐,營衛未離,謂之有氣,有氣便是有根。嘗見陰虧之輩,以及年高之人,其脈若獨然一條扛起,似與肌肉不相連絡,陰與陽分,是謂無氣,萬物非氣不能融貫通連,故言根不若言氣,言胃不若言神。心主神,肺主氣,神、氣二者,非脈之大原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