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壽堂

《醫原》~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望病須察神氣論

經曰:望而知之之謂神。既稱之曰神,必能以我之神,會彼之神。夫人之神氣,棲於二目,而歷乎百體,尤必統百體察之。察其清濁,以辨燥濕;察其動靜,以辨陰陽;察其有無,以決死生。如是而望始備,而望始神。春山先生曰:人之神氣,在有意無意間流露最真,醫者清心凝神,一會即覺,不宜過泥,泥則私意一起,醫者與病者神氣相混,反覺疑似,難於捉摸。此又以神會神之妙理也。

白話文:

中醫經典說:望診能夠看出病人的問題,稱為「神」。既然稱為神,必定能夠用醫生自己的神,與患者的神相會。人的神氣,寄居在雙眼,遍佈全身各處,尤其要統帥全身來觀察。觀察它的清濁,來分辨濕燥;觀察它的動靜,來分辨陰陽;觀察它的有無,來判斷生死。這樣望診才全面,才神妙。春山先生說:人的神氣,在有意無意之間流露最真實。醫生清心凝神,一會面就能感覺到,不應該過於執著。如果執著,個人的偏見就會產生,醫生的神氣和病人的神氣混淆在一起,反而會產生似是而非的錯覺,難以捉摸。這正是用神與神相會的微妙道理。

試以色論。經謂五色內應五臟,青屬肝木,紅屬心火,黃屬脾土,白屬肺金,黑屬腎水。此道其常也。而病則有變,甚有五色不應五臟者,此又變中之變。總之,不論何色,均要有神氣。神氣云者,有光、有體是也。光者,外面明朗;體者,裡面潤澤。光無形,主陽、主氣;體有象,主陰、主血。

白話文:

從顏色來判斷身體狀況。古籍《黃帝內經》提到五色對應五臟,青色屬肝木,紅色屬心火,黃色屬脾土,白色屬肺金,黑色屬腎水。這是身體正常的狀態。

但是,當身體生病時,顏色就會發生變化。甚至可能出現五色與五臟不對應的情況,這又是變化中的變化。

總之,不論是什麼顏色,都必須有神氣。所謂神氣,是指有光澤、有實質。光澤就是外觀明亮;實質就是內部滋潤。光澤沒有形狀,代表著陽氣和氣血;實質有形狀,代表著陰氣和血液。

氣血無乖,陰陽不爭,自然光、體俱備。經云: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蓋以平人五臟既和,其色稟胃氣,而出於皮毛之間,胃氣色黃,皮毛色白,精氣內含,寶光外發,既不浮露,又不混蒙,故曰如縞裹。又云: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白話文:

氣血運行正常,陰陽平衡,自然而然地容光煥發,身體健康。

古籍中記載:氣血生於心臟,就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硃砂;生於肺部,就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紅色;生於肝臟,就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深藍色;生於脾臟,就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黃瓜;生於腎臟,就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紫色。

這比喻的是健康人五臟和諧,其色澤源自胃氣,並透於皮膚表面。胃氣色黃,皮膚色白,精氣內蘊,容光自然外露,既不浮誇,也不晦暗,所以說是「如縞裹」。

另外還說:精氣鮮明呈現出五種顏色,這是氣血的精華。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重言以申明之,即重有神氣之義。蓋有神氣者,有胃氣者也。又云: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炱(煙煤)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氣血俱亡,無光無體,神氣已去者也。

白話文:

紅色應該像紅色布包裹著白色絲綢,而不是像赭石那樣深紅色;白色應該像鵝毛一樣潔白,而不是像鹽那樣發灰;青色應該像蒼翠的湖水一樣,而不是像藍草那樣藍;黃色應該像用網袋包裹著雄黃一樣鮮豔,而不是像黃土那樣暗淡;黑色應該像厚重的黑漆一樣濃黑,而不是像地上的黑蒼耳那樣淺。

重複強調這些要求,是爲了說明其重要性,也就是要有神氣。所謂神氣,就是胃氣充足。另外記載:「青色像乾草一樣的,是死相;黃色像枳實一樣的,是死相;黑色像煙煤一樣的,是死相;紅色像豬血一樣的,是死相;白色像枯骨一樣的,是死相。」這些都是氣血俱無、毫無光澤和形體,神氣已經消散的死相。

又云: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氣血雖病,神氣未傷,有光有體,不能內含而不外露者也。觀《內經》論色,分平、病、死三等,雖未明言神氣,而神氣已寓於其中矣。

白話文:

古籍中還說:面部青色如翠鳥羽毛者,說明身體有病,但還沒有傷及精神氣血;面部紅色如雞冠者,說明有病,但未傷及精神氣血;面部黃色如螃蟹腹部者,說明有病,但精神氣血未傷;面部白色如豬油者,說明有病,但精神氣血未傷;面部黑色如烏鴉羽毛者,說明有病,但精神氣血未傷。這些人的氣血雖然有問題,但精神氣血並未受損,因此面部還能呈現出一定的顏色和形狀,不會完全內斂或外露。在《黃帝內經》中,對面色的論述將面色分為健康、有病、死亡三等,雖然沒有明確提及精神氣血,但精神氣血的狀態已經隱含在其中了。

或曰:病有萬變,色於何別?曰:天地不外燥濕,病亦不外燥濕,色亦不外燥濕。燥屬天氣,色多有光而浮;濕屬地氣,色多有體而晦。風燥、寒燥,由外搏束,主收斂,收斂則急,面色多繃急而光潔;燥搏津液痰飲,外溢於面,色多紅潤而浮;夾濕多紅潤而晦;燥邪化熱,色多幹紅,苗竅乾澀,多煩渴,甚則變枯而青黑,枯而青黑則真陰虧極,而色無光體矣。

白話文:

有人說:疾病千變萬化,那面色上如何區分?

回答:天地之間不離乾濕,疾病也不離乾濕,面色也不離乾濕。乾燥屬天,面色多有光澤和浮動;濕潤屬地,面色多有質感而晦暗。

風燥、寒燥,由外來束縛,主收斂,收斂則急促,面色多緊繃急促而光潔;乾燥與津液痰飲相搏,外溢於面,面色多紅潤而浮動;夾雜濕氣則多紅潤而晦暗;乾燥之邪化熱,面色多乾燥紅,竅道乾澀,多煩渴,嚴重時變枯而青黑;枯而青黑則是真陰虧損至極,而面色無光無體。

寒濕內生,色必滯暗,變黃變黑,皆沉晦不明;濕兼風,色潤而浮,多自汗;濕與暑合,與熱合,或濕土鬱蒸之溫邪,三者皆由口鼻吸入,三焦主蒸散,蒸散則緩,面色多鬆緩而垢晦,甚者濁邪由內蒸而外溢,如油膩煙燻者然;若由濕化燥,則又晦而且干,晦而干則濕邪未去,真陰又虧,色又無光而無體矣。

白話文:

寒氣濕氣在體內產生,膚色必然晦暗,變黃變黑,都顯得沉重晦暗;濕氣加風寒,膚色潤澤但浮腫,容易出汗;濕氣與暑熱結合,或濕土鬱結蒸發出的溫熱邪氣,這三種情況都是從口鼻吸入的,三焦之氣負責蒸散,蒸散功能緩慢,膚色便多鬆弛晦暗,嚴重時濁邪會從內部蒸發到體表,就像油膩或煙燻過的樣子;如果濕邪化為燥邪,膚色就會又晦暗又乾燥,晦暗且乾燥表示濕邪未除,真陰又損,膚色就既無光澤又沒有生氣了。

或曰:部位何如?曰:經謂心熱病,額先赤;若青黑色,主有暴疾。肺熱病,鼻先赤。凡鼻色青者,主腹痛;微黑者,有水氣。鼻準黃者,小便難;白者,為氣虛;鮮紅,有留飲。又曰:肺熱病,右頰先赤;肝熱病,左頰先赤;腎熱病,頦先赤,又主膀胱熱結,小便不通。肝病者,目眥青;赤主熱;白睛黃,主黃疸;目眥黃,為病欲愈。

白話文:

問:不同部位的面色代表什麼?

答:經書記載:

  • 心熱病:額頭先變紅。如果變成青黑色,表示有急病。
  • 肺熱病:鼻子先變紅。
  • 鼻子青色:腹痛。微黑色:有水氣。
  • 鼻子尖黃色:小便困難。白色:氣虛。鮮紅色:有飲水停滯。
  • 肺熱病:右臉頰先變紅。
  • 肝熱病:左臉頰先變紅。
  • 腎熱病:下巴先變紅,也表示膀胱熱結,小便不通。
  • 肝病:眼睛發青。發紅:熱證。白色:黃疸。眼睛發黃:病情好轉。

又曰:心病者,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黃(顏,天庭)。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主卒死。又曰:色多青則痛,色黑則痹,(如霍亂閉遏,色與絡脈,皆見黑色之類)。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為寒熱。經言部位之應臟腑,以及五色辨病之說,不可枚舉。學者不可不知,又不可盡拘,(表裡、陰陽,傳變甚速,故不可拘)。

白話文:

又說:心臟有病,顴骨發紅;腎臟有病,顴骨和額頭呈黑黃色。顴骨出現兩個像拇指大小的紅色斑點,預示著將會突然死亡。又說:如果臉色發青,則表示疼痛;如果臉色發黑,則表示麻痺(例如霍亂導致閉塞,臉色和經絡都呈黑色)。如果臉色發黃發紅,則表示發熱;如果臉色發白,則表示發冷;如果五種顏色都出現,則表示寒熱交替。經書中記載的部位與臟腑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通過五種顏色來判斷疾病的說法,不勝枚舉。學者不能不知道,但也不能死板地拘泥(因為內外、陰陽的變化非常迅速,所以不能拘泥)。

所當權於其大,以燥、濕二字為提綱,以兼風、兼寒、兼暑、化火、未化火為權變,以色中之光、體為神氣,大道原不外一陰一陽也。

白話文:

大道無形

望色之後,即須審形竅。頭為諸陽之會,因於濕,首如裹,目如蒙;痰飲上干於頭,則眩暈,嘔吐痰水;血燥風動,亦眩暈,頭癢,頭偏疼;又有腎水虛燥,陰不潛陽,氣逆上行,經所謂頭痛巔疾,下虛上實是也。又有肝膽燥熱,木旺風生,耳目無血以養,經所謂徇蒙招尤,目瞑耳聾,下實上虛是也。

(兩實字,皆指虛火言,非真實也)。又有頭重視身,名天柱骨倒,元氣已敗,此頭無神氣者也。

白話文:

在觀察面色後,還需仔細審查形體和竅穴。頭部是陽氣聚會的地方,若因為濕氣滯留,則頭部會感覺包裹、眼睛昏花。痰飲上擾頭部,會引起頭暈、嘔吐;血燥風動,也會引起頭暈、頭癢,甚至偏頭痛。若腎水虛燥,陰不潛陽,氣逆上行,則會引起頭痛、頭頂疾患。還有一種情況是肝膽燥熱,風木生發,耳目失養,會導致眼花耳聾,這就是經脈所說的「下實上虛」。

頭部症狀的分析: 頭重身輕,名為天柱骨倒,表明元氣已經衰敗,頭部無神氣。

肝開竅於目(肝脈上連目系),燥病則目光炯炯,濕病則目多昏蒙;燥甚則目無淚而乾澀,濕甚則目珠黃而眥爛,或眼胞腫如臥蠶;陽明腑實,則譫語、妄有所見;熱入血室,血耗陰傷,晝日明瞭,夜則低聲自語,如見鬼狀。開目見人,病屬陽;閉目不欲見人,病屬陰。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脫陰脫陽者,病危。

白話文:

肝臟與眼睛相連(肝經上連接眼睛的經絡),如果肝臟有燥熱,則目光炯炯有神;如果肝臟有濕氣,則眼睛昏蒙不清。

如果燥熱過盛,則眼睛沒有淚水,乾澀;如果濕氣過重,則眼睛發黃,眼角生瘡,或眼皮腫脹像蠶一樣。

胃腸道中有熱毒,則會說胡話,出現幻覺。

如果熱毒侵入血液,會消耗陰氣,導致白天神志清醒,晚上低聲自語,好像看到了鬼一樣。

睜著眼睛看人,是陽氣旺盛的表現;閉著眼睛不願見人,是陰氣虛弱的表現。

陽氣虛脫,會看到鬼;陰氣虛脫,會失明;陰陽雙虛,病情危重。

目有眵、有淚、精采內含者,為有神氣;無眵、無淚、白珠色藍、烏珠色滯、精采內奪及浮光外露者,皆為無神氣。凡病目能識人者輕,睛昏不識人,及目直視、歪視、目小、目瞪、目睛正圓、戴眼反折、眼胞陷下,為神氣已去,多不治。其直視、歪視、上視、目睛微定移時稍動者,有因痰閉使然,又不可竟作不治論。

白話文:

  • **有神光:**眼睛有淚水、亮光,精氣內斂。
  • **無神光:**眼睛沒有淚水、發白,瞳孔發黑,精氣內藏或外露。
  • **病目:**能辨識人的病情較輕;眼睛昏花,看不清人;或眼睛直視、斜視、過小、過大、瞳孔正圓、戴眼鏡後光線反射、眼瞼下陷,代表神氣已失,大多難以治癒。
  • **但要注意:**直視、斜視、上視、瞳孔微定後又稍有移動的,可能是痰氣阻塞所致,不能直接判斷為不治之症。

肺開竅於鼻,燥病鼻多幹澀,濕病鼻多潤澤,鼻流清涕多風寒,鼻流濁涕多熱,鼻孔燥如煙煤為陽毒熱極,鼻孔冷滑而黑為陰毒冷極,痰飲壅遏肺氣則呼吸有聲,肺腎虛脫則出入氣微,或喘急抬肩、鼻孔掀張。氣微與掀張,則神氣由此散矣。

白話文:

肺臟與鼻子相通。肺燥,鼻子容易乾燥;肺濕,鼻子容易滋潤。鼻涕清稀,多半是風寒;鼻涕渾濁,多半是發熱。鼻孔乾燥像煤煙一樣,是陽毒熱盛到極致;鼻孔濕冷發黑,是陰毒冷盛到極致。痰液壅塞肺氣,呼吸就會有聲音;肺腎虛弱衰竭,呼吸就會微弱,或喘氣急促、抬肩聳肩、鼻孔張開。呼吸微弱和鼻孔張開,表明精神氣血就此耗散。

腎開竅於耳,心寄竅於耳,膽上絡於耳。暴病耳聾、耳腫、耳痛、耳旁紅,屬少陽風熱燥邪,或肝膽熱挾濕濁上壅;久病耳聾,屬氣虛,屬精脫;若耳焦枯受塵垢,屬腎水虧極,此亦內無精液,而外無神氣者也。

白話文:

腎耳朵與兩個器官相通:一是膀子(負責聽覺),一是心(精神感情寄託)。此外,還與另一個器官相連通:一是肝(經絡通到耳朵)。如果突然耳朵失靈、耳朵發炎耳朵長東西、耳朵疼痛、耳朵旁邊發紅,這說明少陽經絡有熱氣熱火的邪氣,而且還可能是肝或肝後面這個器官有熱氣帶著水氣上升了。如果耳朵失靈已經很長時間了,這說明身體裡面的氣已經不足了,而且精力也衰退了。假如耳朵枯燥粗的黑了,而且上面還落了很多灰,說明膀子裡的水分不足,而且身體裡邊沒有精力和人氣。

脾開竅於口,口苦屬燥熱,口甜屬濕熱,唇口赤腫而乾者熱極,青黑而潤者寒極,焦而紅者可治,焦而黑者難治,淡白為氣虛,淡白不澤為液少,唇青而反、環口黧黑、唇舌顫振不止、口如魚口、氣出不返者死,為其神氣已去故也。

白話文:

脾臟與嘴巴相通,嘴巴發苦表示內熱,發甜表示濕熱。嘴脣發紅腫且乾燥是熱到極致,發青黑且濕潤是寒到極致。嘴脣焦紅的可以治療,焦黑的難以治療。嘴脣淡白是氣虛,淡白且沒有光澤是液體不足。嘴脣發青且反張、嘴巴周圍發黑、嘴脣和舌頭不停發抖、嘴巴像魚嘴一樣、氣息無法吐出者會死亡,因為這表示神氣已經離去。

心開竅於舌,脾之大絡繫於舌本,肝、腎脈亦通舌本。凡木舌、重舌、舌衄,屬心經燥熱;舌菌、舌墊、舌腫大塞口,屬脾經濕熱,挾心火上壅;舌本強硬,為熱兼痰;若舌卷短,痿軟、枯小,則肝腎陰涸而舌因無神氣矣。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地之苔,濕氣上泛而生;舌之苔,脾胃津液上潮而生。

白話文:

心臟與舌頭相通,脾臟的主要脈絡連接到舌根,肝腎的脈絡也通往舌根。

  • 如果舌頭發木、沉重、出血,表示心經燥熱。
  • 如果舌頭有斑塊、腫大、塞住嘴巴,表示脾經濕熱,夾雜心火上沖。
  • 如果舌根僵硬,表示熱邪夾帶痰液。
  • 如果舌頭捲縮變短、軟弱無力、乾枯變小,表示肝腎陰液不足,舌頭因此失去神氣。

舌苔就像地上的苔蘚。地上的苔蘚是因濕氣上升而產生;舌苔則是脾胃津液上升而形成。

故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一層,或浮黃苔一層;夏月濕土司令,苔每較厚而微黃,但不滿不板滯;其脾胃濕熱素重者,往往終年有白厚苔,或舌中灰黃,至有病時,脾胃津液為邪所郁,或因瀉痢,脾胃氣陷,舌反無苔,或比平昔較薄;其胃、腎津液不足者,舌多赤而無苔,或舌中有紅路一條,或舌尖、舌邊多紅點。此平人舌苔之大較也。

若夫有病,則舌必見苔,病藏於中,苔顯於外,確鑿可憑,毫釐不爽,醫家把握首賴乎!此是不可以不辨。

白話文:

因此,健康的人舌苔通常有一層薄白或薄黃的苔。夏季濕氣較重,苔通常較厚而微黃,但不滿且不黏膩。脾胃濕熱嚴重的人,常年會有一層厚白苔,或舌苔灰黃;發病時,脾胃津液被病邪阻滯,或因瀉痢導致脾胃氣虛,舌苔反而會消失或比平常更薄。而脾胃或腎臟津液不足的人,舌苔通常較少且發紅,或者舌中有條紅線,或舌尖、舌邊有許多紅點。這些是健康人舌苔的大概情況。

風寒為寒燥之邪,風溫為溫燥之邪。風寒初起在表,風溫首傷肺經氣分,故舌多無苔,即有黃白苔,亦薄而滑;漸次傳裡,與胃腑糟粕相為搏結,苔方由薄而厚、由白而黃、而黑而燥,其象皆板滯不宣;迨下後苔始化腐,腐者宣松而不板實之象;由腐而退,漸生浮薄新苔一層,乃為病邪解盡。

白話文:

風寒是一種又冷又乾燥的邪氣,風溫則是一種溫和乾燥的邪氣。風寒初期在體表,風溫首先侵犯肺經氣分,所以舌頭通常沒有舌苔,如果有黃白苔,也是薄薄光滑的;逐漸侵入人體內部,與胃腸中的食物殘渣結合,舌苔才會由薄變厚、由白變黃、變黑、變乾燥,這些現象都表明身體氣血運行不暢;等到腹瀉後,舌苔才會開始腐爛,腐爛是鬆散不緊實的表現;腐爛後逐漸消退,會漸漸長出一層浮薄的新苔,表示疾病已經痊癒。

其有初起,白苔即燥如白砂者,名白砂苔,此溫燥之邪過重,宜速下之,佐以甘涼救液;亦有苔至黑而不燥者,或黃黑苔中有一二條白者,或舌前雖燥,舌根苔白厚者,皆夾濕、夾痰飲之故;亦有苔雖黃黑,消薄而無地質者,胃陰虛故也。苔有地質與無地質,此虛實之一大關也。

白話文:

如果病初起,舌苔呈白色且乾燥如白砂,稱為「白砂苔」。這是過於燥熱邪氣所致,應趕緊瀉下,並輔以甘涼藥物來滋補體液。也有一些情況,舌苔雖黑但並不乾燥,或黃黑苔中夾雜一兩條白色苔,或者舌頭前端雖然乾燥,但舌根苔白而厚,這些都是水濕、痰飲停滯所造成的。還有一些情況,舌苔雖然發黃發黑,但是很薄而且沒有根部,這是胃陰虛所致。舌苔有根部和無根部,是虛實的重要區分依據。

濕為濁邪,兼證最多。風濕傷表,苔多滑白不厚;寒濕傷里,苔多膩白而厚。暑溫、濕溫、溫疫、溫熱,皆濕土鬱蒸之氣。冬溫,因陽不潛藏,亦濕土鬱蒸之餘氣。數者皆從口鼻吸入肺胃膜原,由里而發。春溫為冬傷於寒,寒鬱久而化熱,寒燥之氣,又能搏束津液水飲伏於膜原,與熱混合,亦由里而發。

白話文:

濕氣是一種邪氣,會引起很多疾病。

  • 風濕:侵犯身體表層,舌苔多為光滑的白色,但不厚。
  • 寒濕:侵犯身體內部,舌苔多為黏膩的白色,且較厚。
  • 暑溫、濕溫、溫疫、溫熱:都是濕氣蒸發造成的。
  • 冬溫:因為陽氣沒有潛藏起來,也是濕氣蒸發的結果。

這些疾病都是通過口鼻吸入濕氣到肺胃經絡,從身體內部發作的。而春溫則是因為冬天受了寒氣,寒氣鬱結久了化為熱氣,寒燥之氣還能阻滯津液,讓水飲停留在經絡中,與熱氣混合,也是從身體內部發作的。

暑濕晚發,名曰伏暑,因夏傷暑濕,伏於膜原,秋日涼燥之氣,又從外搏遏在內之暑濕,此由表邪引動里邪而發。暑濕瘧疾,亦多由此。按六氣之邪,有賊邪、時邪、伏邪之分。如風寒卒感,謂之賊邪。賊邪尖穎,隨感隨發,頃刻不能藏伏。風溫、溫熱、暑溫、濕溫、溫疫、冬溫等證,皆吸受時行之氣,如春受風陽化熱之氣,夏受濕土鬱蒸之氣,故謂之時邪。(風陽化熱,尚屬正氣;濕土鬱蒸,則多不正之氣。

白話文:

夏天受暑濕之邪侵襲後,邪氣潛伏在身體的表層,到了秋天,涼燥的空氣從外部攻擊,阻礙了潛伏在體內的暑濕之邪,導致暑濕之邪被激發出來,這就是「伏暑」。瘧疾也經常是由此而發作。

根據六氣的理論,邪氣分為賊邪、時邪和伏邪三種。比如風邪寒邪突然入侵,稱為賊邪。賊邪尖銳迅猛,侵襲後馬上就會發作,不會潛伏很長時間。風溫、溫熱、暑溫、濕溫、溫疫、冬溫等疾病,都是由於吸入了時令之氣而發病。例如,在春天吸入風陽之氣化熱,在夏天吸入濕土鬱蒸之氣,所以稱為時邪。(風陽化熱,還屬於正氣;濕土鬱蒸,則多為不正之氣。)

)時邪雖伏而後發,但不能久藏。春溫、伏暑,謂之伏邪。如經所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夏傷於暑,秋成痎瘧之類,皆逾時而發。或曰:寒暑之邪,何以伏而後發?曰:伏邪者,正邪也。寒為冬令之常氣。暑為夏令之常氣。常氣感人,由漸而入,人多不覺。《靈樞經》曰:正邪之傷人也,若有若無,若存若亡。

白話文:

即使時邪暫時隱藏起來,但不會一直藏著不發作。春天溫暖的時候、夏天炎熱的時候,稱為伏邪。就像經書裡說的,冬天受到寒氣侵襲,春天一定會得溫病;夏天受到暑熱侵襲,秋天就會變成瘧疾之類,都是過了時間才發病。有人問:寒暑之邪,為什麼會隱藏起來以後才發作?答:伏邪,就是正邪。寒氣是冬天的常態之氣。暑氣是夏天的常態之氣。常態之氣侵犯人體,是漸漸進來的,人們大多沒有察覺。《靈樞經》說:正邪侵犯人體,若有若無,若即若離。

謂令人當時不知所受,故能藏伏。伏邪、時邪,皆由里發,多夾濕,故初起舌上即有白苔,且厚而不薄,膩而不滑,或粗如積粉,或色兼淡黃。迨傳胃化火,與糟粕相摶,方由白而黃、而黑、而燥。其暑溫、濕溫之邪,多黃白混合,似黃似白,或黃膩,或灰黃,而皆不燥。

白話文:

這種邪氣在侵襲人體時讓人難以察覺,所以能夠隱藏潛伏。潛伏的邪氣和季節性的邪氣都從體內產生,通常伴有濕氣,所以一開始舌頭上就會出現厚厚的白色苔垢,既粘膩又厚,有時候粗糙得像粉末堆積,或者顏色帶有淺黃。等到它傳到胃部轉化為熱火,與胃中食物殘渣結合後,白色苔垢才會變為黃色、黑色和乾燥。至於暑熱、濕熱之邪,通常會混合黃色和白色,看起來既像黃色又像白色,或者黃色粘膩,或者灰黃,但都不會乾燥。

此等舌苔,即有下證,或大便不通、不爽,宜熟大黃緩下之,以舌苔不燥,腸中必無燥糞,多似敗醬色,故不宜猛下。

白話文:

如果出現這種舌苔,說明有「下證」,也就是大便不通暢、不爽快。此時應該服用煮熟的大黃讓大便緩緩排出,因為舌苔不乾燥,表示腸道中沒有乾燥的大便,大多看起來像腐敗的醬色,所以不能用激烈的瀉藥讓大便排出。

此燥邪、濕邪、燥濕混合之邪,舌苔之大較也。試取葉氏所論而詳言之。初起舌苔白而欠津者,燥熱傷肺津也,宜輕清泄熱,為其上者上之也。如杏仁、桔梗、牛蒡之類,辛潤以解搏束;桑葉、蔞皮之類,輕清以解燥熱;佐山梔皮、連翹殼之微苦微燥,以燥屬金,微苦能勝之也。舌苔白而底絳者,濕遏熱伏也,須防其變干,宜辛淡輕清,泄濕透熱,不使濕邪遏熱為要。

白話文:

這類燥邪、濕邪、燥濕混合的邪氣,舌苔變化較為明顯。我們可以參考葉氏的論述來詳細說明。

一開始舌苔發白且乾燥的,是燥熱傷了肺部的津液,應使用清淡的方法來祛除熱氣,讓熱邪從上往下排出。可以使用杏仁、桔梗、牛蒡等辛潤的藥材來解熱除燥;桑葉、蔞皮等輕清的藥材來解熱燥;再輔以山梔皮、連翹殼等微苦微燥的藥材,因為燥屬金,微苦能剋制它。

舌苔發白但是根部發紅的,是濕氣阻滯熱邪,導致熱邪潛伏。要預防舌苔乾燥,應該使用辛淡輕清的藥材來祛濕透熱,防止濕邪阻遏熱邪。

如三仁湯蔻仁易蔻皮,稍佐滑石、竹葉、蘆根之類,以清化之。初病舌苔白燥而薄,為胃、腎陰虧。其神不昏者,宜小生地、元參、麥冬等味以救陰,(戥分不宜過大,恐遏伏邪氣)。銀花、知母、蘆根、竹葉等味以化邪,尤須加辛潤以透達;若神即昏者,加以開閉,如普濟丹、寧上丸之類,遲則內閉外脫不治。

白話文:

像三仁湯中的蔻仁容易變成蔻皮,稍加滑石、竹葉、蘆根等藥物來清熱化痰。剛發病時,舌苔發白、乾燥而薄,這是胃陰和腎陰不足的表現。如果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加用生地黃、元參、麥冬等藥材來補陰(藥量不宜過大,以免抑制潛伏的邪氣)。使用銀花、知母、蘆根、竹葉等藥物來驅邪化痰,還要加入辛潤藥物來疏通經絡;如果患者神志昏迷,則需要加入開通閉塞的藥物,如普濟丹、寧上丸等,否則延誤時機,內線閉塞,外邪脫出,將難以治療。

舌苔白燥而厚者,調胃承氣湯下之,佐以清滑養陰之品,如鮮生地、元參、梨汁、蘆根之類。(取其清滑,不滯邪氣)。若舌苔白膩不燥,自覺悶極,屬脾濕重,宜加減正氣散、三仁湯之類,去苡仁、蘆根、滑石,加醒頭草、神麯,辛淡開化,芳香逐穢。舌脹大不能出口,屬脾濕胃熱鬱極,毒延於口,前法加生大黃汁利之,舌脹自消。

白話文:

如果舌苔又白又乾又厚,可以用調胃承氣湯來瀉下,搭配清涼滑潤、養陰滋潤的藥材,例如鮮生地、元參、梨汁、蘆根等(這些藥材清涼滑潤,不會阻滯邪氣)。

如果舌苔白膩不乾,自覺胸悶難受,屬於脾濕重,建議加減正氣散、三仁湯等方劑,去除苡仁、蘆根、滑石,加入醒頭草、神麯等辛淡開化的芳香藥材,疏解濁氣。

如果舌頭腫脹得無法伸出,屬於脾濕胃熱鬱結到極點,毒氣蔓延到口部,在前面提到的方劑中加入生大黃汁來瀉下,舌頭腫脹自然會消退。

舌苔白厚黏膩,口甜,吐濁涎沫,為脾癉,乃脾胃濕熱氣聚,與穀氣相搏,滿則上溢,亦宜加減正氣散,加醒頭草、神麯。舌苔如鹼色,或白苔夾一二條黃色,乃宿滯夾穢濁之邪,前法加宣中消滯藥,否恐結閉,不能透出膜原。白苔厚如積粉,四邊舌肉紫絳,乃濕土鬱蒸之溫邪,發為溫疫,仿達原飲、三仁湯加減透邪,以防傳陷。

白話文:

如果舌苔又白又厚又黏膩,嘴巴有甜味,吐出混濁的唾沫,這是脾胃濕熱造成的,濕熱和食物中的穀氣交戰,積聚上升,會感到舌苔又白又厚,此時可用正氣散加減醒頭草和神曲治療。

如果舌苔像鹼一樣的顏色,或者白色舌苔夾雜一兩條黃色舌苔,這是舊的廢物夾雜髒污的邪氣造成的,在前面的處方中加入宣中消滯藥,否則擔心會結閉,無法透過舌膜排出。

如果白色舌苔很厚,像積了一層粉,舌頭周圍的肉呈紫紅色,這是濕熱鬱結蒸騰造成的溫性邪氣,會發作溫疫,可以參考達原飲和三仁湯加減透邪藥方,防止邪氣深入。

苔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投苦泄清下,此濕鬱未達,或素多痰飲,雖中脘痞痛,亦不可攻,宜用開化,如杏、蔻、枳、桔、陳皮、茯苓、通草之類。舌苔黃濁,胸膈按痛,或自痛,或痞脹,此濕熱混合,宜苦降辛通,如蔞貝溫膽、小陷胸、半夏瀉心、黃芩滑石湯之類。

白話文:

  • 舌苔發白而不乾燥,或黃白相間,或灰白而口不渴,這一類情況不可用苦寒泄瀉的藥物治療,因為這可能是濕氣鬱滯未達,或素來痰液較多,即使中脘(胃脘部)有痞痛感,也不可攻伐,而應使用疏氣化濕的藥物,例如杏仁、蔻仁、枳殼、橘皮、陳皮、茯苓、通草等。

  • 舌苔發黃濁,胸部或肋骨旁按壓有疼痛,或自己感到疼痛,或有痞脹感,這一類情況是由於濕熱交錯而導致的,宜使用苦寒瀉火、辛溫通達的藥物治療,例如蔞貝溫膽湯、小陷胸湯、半夏瀉心湯、黃芩滑石湯等。

然黃要有地質之黃,乃可用苦辛重劑,若消黃光滑,乃無形濕熱,已見虛象,宜蔞、貝、梔、翹之類,微辛微苦,輕輕開化,大忌苦辛重劑。舌苔老黃、灰黃如沉香色,而有地質,不滑而澀,或中有斷紋,或中心厚苔,此邪已傳裡(胃腑、腸腑),與宿滯相結,脘腹必滿必痛,皆當下之。

白話文:

然而黃疸必須是泥土般的黃色,纔可以服用苦辛重劑。如果黃疸顏色消退且皮膚光滑,則表明是無形的濕熱,已經出現虛弱的徵象,應該服用蔞蒿、貝母、梔子、翹須等藥物,這些藥物辛味和苦味較輕,可以輕輕地化解病邪,切忌服用苦辛重劑。舌苔老黃、灰黃如沉香色,而且有泥土般的質地,不滑而澀,或者舌苔中有斷紋,或者舌苔中間比較厚,這說明病邪已經傳輸到胃腑和腸腑,與宿食積滯結合在一起,腹中必定會脹滿疼痛,都應當用瀉下的方法治療。

若未見此樣舌苔,恐濕聚太陰為滿,寒熱濕錯雜為痛,或濕阻氣機為脹,仍當從辛淡溫法開化。若苔黃薄而干,與前白薄而乾者同治。熱邪傳營,舌色必絳而無苔。其有舌絳,中兼黃白苔者,及似苔非苔者,此氣分遏郁之熱爍津,非血分也。宜用前辛潤達邪,輕清泄熱法,最忌苦寒冰伏、陰柔滋膩,致氣分之邪,遏伏內陷,反成純絳無苔。

白話文:

如果沒有看到這樣的舌苔,恐怕是濕氣積聚在太陰脾經導致腹滿,寒熱濕氣錯雜導致疼痛,或濕氣阻滯氣機導致脹滿。仍應從辛淡溫法來疏通。如果舌苔黃色薄而乾燥,與前面所說的白色薄而乾燥者治療相同。熱邪傳入營分,舌頭顏色必定發紅而沒有舌苔。如果有舌頭發紅,中間又有黃白舌苔,或者似有舌苔又似無舌苔的,這是氣分鬱結的熱氣灼燒津液,而不是血分造成的。應使用前述的辛潤達邪、輕清瀉熱的方法,最忌諱使用苦寒冰伏、陰柔滋膩的方法,會導致氣分之邪氣遏阻內陷,反而變成純紅色而無舌苔。

其有不因冰伏,而舌純絳鮮澤,神昏者,乃邪傳包絡,宜犀角、鮮地黃、銀、翹、鬱金、鮮石菖蒲、竹瀝、薑汁等味,清化之中,佐辛潤開閉。若其人平素多痰,外熱一陷,里絡即閉,須兼用寧上、普濟丹丸之類,遲恐閉極痙厥。舌絳望之若干,捫之有津,此平昔津虧,濕熱熏蒸,濁痰蒙閉心包,宜輕清泄熱,佐寧上丸開之。

白話文:

如果患者沒有腹瀉,但舌頭純紅色且鮮亮,神志昏迷,說明邪氣已經傳播到包膜裡面,需要用犀角、鮮地黃、銀針、連翹、鬱金、新鮮石菖蒲、竹瀝、薑汁等具有清熱化瘀作用的藥物,同時加入辛潤開通閉塞的藥物輔助治療。如果患者平時痰液較多,外界的熱邪一進犯,體內的經絡就會閉塞,需要同時使用寧上丹、普濟丹丸等藥物,否則閉塞嚴重會導致痙攣昏厥。如果舌頭絳紅看上去比較乾,摸起來有津液,說明患者平時津液不足,濕熱蒸騰,濁痰矇蔽心包,此時宜用輕清泄熱的藥物,輔以寧上丸開通閉塞。

舌色紫暗,捫之濕,乃其人胸膈中素有宿瘀,與熱相搏,宜鮮地黃、犀角、丹皮、丹參、赤芍、鬱金、花粉、桃仁、藕汁等味,涼血化瘀,否則瘀熱為伍,阻遏機竅,遂變如狂、發狂之證。舌紫而腫大,乃酒毒衝心,前法加生大黃汁利之。舌絳欲伸,而抵齒難伸者,此痰阻舌竅,肝風內動,宜於清化劑中,加竹瀝、薑汁、膽星、川貝等味,以化痰熱,切勿滋膩遏伏火邪。舌絳而燥,邪火傷營也,宜犀角鮮地黃湯。

白話文:

如果舌頭顏色暗紫,觸摸起來濕潤,說明體內胸腔和膈肌中長期存在淤血,與熱毒相互搏鬥。此時應服用鮮生地黃、犀牛角、丹皮、丹參、赤芍藥、鬱金、花粉、桃仁、藕汁等藥物,具有涼血化瘀的作用。如果不治療,淤血和熱毒會結合在一起,阻礙經絡和孔竅,導致發狂等症狀。

如果舌頭發紫且腫大,說明是酒毒攻心所致。在上面提到的藥物基礎上,再加上生大黃汁來通利。

如果舌頭呈深紅色並想要伸出但受阻,說明是痰液堵塞舌頭孔竅,肝風內動。此時應在清熱化痰的藥物中加入竹瀝、薑汁、膽星、川貝等藥物,以化痰熱。切忌使用滋膩之物,會封閉火邪。

如果舌頭呈深紅色且乾燥,說明邪火損傷了血液。此時應服用犀角鮮生地黃湯。

其有因寒涼陰柔遏伏者,往往愈清愈燥,愈滋愈干,又宜甘平甘潤,佐以辛潤透邪,其津乃回。舌絳有碎點黃白者,欲生疳也,舌與滿口生白衣如黴苔,或生糜點,謂之口糜,因其人胃、腎陰虛,中無砥柱,濕熱用事,混合蒸騰,證屬難治,酌用導赤、犀角地黃之類救之。舌生大紅點者,熱毒乘心也,導赤、犀角,加黃連、金汁治之,或稍加生大黃汁利之。

白話文:

有些情況是因為寒涼陰柔的因素阻遏,常常越用清涼的藥反而越燥熱,越滋潤反而越乾燥。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甘平甘潤的藥物,加上辛潤的藥物來透邪,津液才能恢復。

舌頭絳紅並有碎點黃白,是將要生瘡。舌頭和整口都長了白色像黴菌的苔,或者長糜爛點,稱為「口糜」。這是因為人體胃陰腎陰虛弱,沒有支柱,濕熱發作,混合蒸發所致,很難治療。可以酌情使用「導赤散」、「犀角地黃湯」之類的藥物來治療。

舌頭長大紅點,是熱毒進入心臟所致。可以使用「導赤散」、「犀角」治療,並加入黃連、金汁來治療,或者稍加生地黃汁來緩解。

舌心絳干,乃胃熱上鑠心營,宜清心、胃;舌尖絳干,乃心火上炎,宜導赤以瀉其腑;舌絳而光亮,絳而不鮮,甚至干晦枯萎者,或淡而無色如豬腰樣者,此胃、肝、腎陰涸極,而舌無神氣者也,急宜加減炙甘草湯,加沙參、玉竹、雞子黃、生龜板等味,甘平濡潤以救之。

白話文:

舌頭中間部位發紅乾燥,這是由於胃熱上行灼灼心營所致,應當清心、清胃。舌尖發紅乾燥,這是由於心火上炎所致,應當導赤水以瀉腑氣。舌頭發紅而光亮,顏色不鮮明,甚至乾燥枯萎,或者淡色無光澤如同豬腎,這是由於胃、肝、腎陰極度虧虛,導致舌頭失去了靈氣,應當急用炙甘草湯加減,加入沙參、玉竹、雞子黃、生龜板等,以其甘平濡潤的特性來救治。

黑為腎色,苔黑燥而厚,此胃腸邪結,傷及腎陰,急宜大承氣鹹苦下之;若黑燥而不甚厚,調胃承氣微和之,或增液承氣墊下之;若舌淡黑,如淡墨色,而津不滿者,此腎虛無根之火上炎,急用復脈、生脈、六味輩救之;舌苔灰黑青黯而滑潤者,及舌雖無苔不燥,而有如煙煤隱隱者,無熱不渴,或見肢涼,此虛寒證,水來剋火之象,急宜理陰煎之類溫之。若舌短縮,為肝、腎氣竭,難治。

白話文:

黑色代表腎氣:

  • **舌苔黑色且乾燥肥厚:**胃腸邪氣結聚,損傷腎陰,需要立即服用大承氣湯,幫助排泄。
  • **舌苔黑色乾燥但不太肥厚:**調節胃氣,服用調胃承氣湯或增液承氣湯溫和地排泄。
  • **舌頭顏色淡而偏黑,像淡墨色,且津液不足:**腎氣虛弱,虛火上炎,需要立即服用復脈湯、生脈湯或六味地黃丸等方劑。
  • **舌苔灰黑青暗且滑潤,或舌頭無苔但也不乾,隱約有如煙煤覆蓋:**虛寒證,水氣過盛剋制火氣,需要立即服用理陰煎湯等溫補方劑。

特殊情況:

  • **舌頭短縮:**肝腎氣絕,難以治療。

看舌之後,又須驗齒。齒為骨之餘,齦為胃之絡。燥熱最爍胃津,並爍腎液。初起齒光燥如石者,熱爍腎陰也。若無汗、惡寒,乃寒燥之氣搏束衛分所致,宜辛涼透汗,勿用滋膩。初病齒流清血,痛者為胃火沖激,不痛者為龍火內爍,分虛實治之。齒焦而有垢者,胃熱爍腎陰也,當微下之;無下證者,宜玉女煎,清胃救腎。

白話文:

看舌苔時,還要驗證牙齒。牙齒是骨頭的剩餘部分,牙齦是胃的脈絡。燥熱最容易燒乾胃液和腎液。初期牙齒光亮乾燥像石頭一樣,是熱量燒灼了腎陰。如果沒有發汗,怕冷,是寒燥之氣阻塞衛氣所導致,應當用辛涼發汗的方法,不要用滋補油膩的方法。初發病時牙齒流清血,有疼痛的是胃火上沖所致,沒有疼痛的是腎火內灼所致,要區分虛實再進行治。牙齒發黑有垢,是胃熱燒灼腎陰所致,應當用輕微通便的方法;沒有通便的證象,宜用玉女煎清胃救腎。

齒上半潤、下半燥者,乃水不上承,心火無濟,宜清心滋水,枯處轉潤乃安。胃、腎二經之血,上走齒齦,病深動血,結瓣於上,陽血色紫如干漆,陰血色黃如醬豆瓣,陽血滋胃為主,陰血救腎為要。然見豆瓣色者多險,蓋陰下竭,陽上厥也。齒垢如灰糕樣者,乃胃氣無權,濕濁用事,多死。

白話文:

如果牙齦上半部分濕潤,下半部分乾燥,表示水分無法上行,心火不足,需要清心降火滋潤水液,才能讓乾燥處轉為濕潤。

胃腎兩條經絡的血氣會上行至牙齦,如果病症較深,會導致出血,在牙齦上形成結痂。陽血(動脈血)顏色深紫如干漆,陰血(靜脈血)顏色黃如醬豆瓣。滋養胃氣以養陽血為主,救助腎氣以補陰血為要。

如果見到牙齦結痂顏色如醬豆瓣,情況大多危急,因為表示體內陰液虧竭,陽氣上逆。

如果牙齒上的污垢像灰糕一樣,表示胃氣虛弱,濕濁邪氣作祟,多半兇險。

齒無垢者死,齒如枯骨者死,腎液涸而色不榮,而齒因無神氣矣。咬牙,有實有虛。咬牙齦者,為濕熱化風。但咬牙者,或痰熱阻絡,或胃腑熱極,氣走其絡,皆欲作痙之象。或咬牙而脈證皆衰,或在下後,此胃虛無穀氣以自榮,虛則喜實故也,速宜滋益胃陰。若下後牙關緊閉,為胃氣絕,不治。

白話文:

牙齒沒有牙垢的人會死亡,牙齒像枯骨一樣的人也會死亡,這是因為腎液枯竭,面色不健康,導致牙齒失去生氣所致。

咬牙分為實證和虛證。咬咬牙齦的人,是濕熱之氣化為風熱所致。單獨咬牙的人,可能是痰熱阻滯,或者胃腑熱氣過盛,氣血運行到牙齒部位,都有引起痙攣的症狀。或者咬牙時脈象徵兆都虛弱,或者在腹瀉或腹瀉後出現,這是因為胃氣虛弱,沒有充足的穀氣來滋養,虛弱的時候就會渴望充盈,因此建議儘快滋陰補胃。如果腹瀉後牙齒緊閉,這是胃氣衰竭的徵兆,無法醫治。

其有初病舌本不縮而硬,牙關咬定不開者,此痰熱阻竅,先用烏梅擦之使開,(酸能生津,又酸屬木,木來泄土,故擦之即開)。再進清熱化痰潛肝之劑。

白話文:

如果病人剛發病時,舌根沒有縮小,但很硬,牙關緊閉無法打開,這是痰熱阻塞了竅穴。先用烏梅擦拭,讓牙關打開。(酸味能生津液,酸味屬木,木能克土,因此擦拭能使牙關打開。)再服用清熱化痰、平肝的藥物。

腎開竅於二陰,前陰利水,後陰利谷。燥病溺多清黃,濕病溺多渾濁,濕熱、溫邪,溺多渾黃渾赤。其有病濕而溺不渾濁者,在外感為邪鬱氣分,氣不行水,以致濕熱留而不行;在內傷為氣虛不能傳化。若論大便,燥邪多硬,濕邪多溏,燥搏氣機不能化水,又多窘迫下利。傷寒化燥傷陰,下之宜猛;濕邪膠黏重濁,糞如敗醬,下之宜輕。

白話文:

腎臟與兩個下陰相通,前陰管排尿,後陰管排便。如果患了燥症,小便會多而清黃;如果患了濕症,小便會多而混濁,濕熱或溫邪,小便會多而混濁發紅。有些人生病濕濁但小便並不混濁的,如果是外感邪氣鬱積在氣血中,氣血運行不暢,就會讓濕熱積蓄而不排出;如果是內傷,就是氣血虛弱不能運化。至於大便,燥邪多致大便堅硬,濕邪多致大便溏瀉,燥邪阻滯氣機不能化水,又多導致便急下利。傷寒化為燥症傷及陰液,下瀉治療應當用猛藥;濕邪粘稠沉重混濁,大便如腐敗的醬汁,下瀉治療應當用輕藥。

若春溫、溫疫、溫熱,內有燥糞者,又當急下陽明以存津液。傷寒大便溏為邪已盡,若協熱下利,及下利稀水色純青者,又當速下存津,不可誤認為邪已盡。濕邪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屎燥乃為無濕。若大便塵腐散薄,完穀不化,而無氣味,或如屋漏水者,此屬敗象,不可誤認為邪未盡。

總之,經權常變,不可執一,互證旁參,乃有心得。

白話文:

如果得了春溫、溫疫、溫熱病,體內出現燥熱的大便,應該緊急瀉下陽明經來保存津液。傷寒病的大便稀溏,是因為邪氣已經排除殆盡。但是,如果同時出現發熱下利,或者下利為稀薄的青色水樣便,仍然需要及時瀉下以保存津液,不可誤認為邪氣已經排出。濕邪導致的大便稀溏,表示邪氣尚未完全排出,必須等到大便變乾燥纔是濕氣消退的徵兆。如果大便稀薄散亂,夾雜著未消化的穀物,而且沒有氣味,或者像屋頂漏水一樣稀薄,這是身體衰敗的徵兆,不可誤認為濕邪尚未排除。

形竅望後,當審胸腹臟腑部位。胸中為肺之府,膻中為心之府,正在心下,有膈膜,旁有脅肋,為肝膽之分野,此數者皆清氣津液往來之所。其有胸痞者,濕阻氣機也;胸痛者,水結氣分也,或肺氣壅遏也。正在心下,以及脅肋硬痛者,乃濕熱、痰飲、蓄水與氣搏結使然,非渣滓也。

白話文:

在診視五官後,應仔細檢查胸腹臟腑的位置。胸腔是肺的住所,膻中穴是心的住所,位於心窩下方,有膈肌相隔,周圍有脅肋,是肝膽的分界處。這些地方都是清氣和津液運行的地方。

如果出現胸悶,是濕氣阻滯氣機所致;胸痛,是水液凝聚在氣分中,或肺氣鬱結所致。如果心窩下方以及脅肋疼痛變硬,則是濕熱、痰飲、水液與氣鬱結在一起所造成的,而不是渣滓堆積所致。

胃為中土,西學云:胃橫居膈下偏左,脘大向左,尾小向右(胃氣故由右降)。胃上口名曰賁門,其紋密,故食物易入而難出,非嘔吐不開;胃下口名曰幽門,下達小腸。小腸周迴疊積,下抵小腹,小腸下口橫接大腸。大腸分上、中、下三回,回長尺許。

白話文:

胃就像身體的中央地帶,西方醫學說:胃橫躺在膈膜下方,偏向左側,胃的上半部較寬大朝左,胃的下半部較小朝右(因此胃氣會從右側下降)。胃的上開口稱為賁門,賁門的肌肉纖維排列緊密,所以食物容易進入胃中,但不容易排出,除非嘔吐才會打開。胃的下開口稱為幽門,通往小腸。小腸環繞身體呈疊層狀,一直延伸到小腹。小腸的下開口橫接大腸。大腸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約一尺長。

上回與小腸橫接,名曰闌門,其口如唇,渣滓可入不可出,上回由右胯內旁倒行而上;中回橫過胃底;下回至脾下,從左軟脅斜落,下達廣腸,以至魄門(魄門即肛門,與肺氣貫通)。肝居膈下,胃上,左右兩大葉,左小右大,右大故稍偏膈肉右方,經故曰肝生於左,不曰肝藏於左。(經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

白話文:

上部腸道與小腸相連,稱為闌門,其出口像嘴脣一樣,食物殘渣可以進入但不能排出,上部腸道從右胯內側旁邊向上走行;中部腸道橫穿胃的底部;下部腸道到達脾臟下方,從左側的軟脅斜向下,下達大腸,一直到肛門(肛門與肺氣相通)。肝臟位於膈膜下方,胃的上面,左右兩側有很大的葉狀結構,左側較小右側較大,由於右側較大所以稍微偏向膈肌右側,經書上說「肝生於左」,並沒有說「肝藏於左」。(經書上說:肝生於左,肺藏於右)

凡肝有病,最為要害。肝葉撐張則脹,肝熱血燥,經絡凝滯不通,下部回血壅脹,即有水血溢於夾膜之裡,漸漬漸深,終成蠱脹,肚大筋青不治。夫青筋,非筋也,血絡也。青者,血燥而結也。此證多由怒郁傷肝所致,蓋肝鬱則熱,熱則燥,燥則血不流通而結,血結則不獨血滯於中,即水飲亦無由吸攝,不能循其常道下輸膀胱,故蠱脹多水。醫者見水行水,不審水由肝血燥結所致,所以不效。

白話文:

凡是肝臟有病,是最重要的。肝臟腫脹就會發脹,肝熱血燥,經絡不通暢,下半身的血液迴流不順,導致水和血溢出夾膜,逐漸滲透加深,最終形成腫脹,肚子很大,筋脈青色,無藥可救。青筋並不是筋,而是血脈。青色的原因是血燥結塊。這種症狀多是由於生氣鬱結傷了肝臟,因為肝鬱則熱,熱則燥,燥則血液不通而結塊,血液結塊不僅會導致血滯,水液也不能被吸收,無法循著正常的通道運往膀胱,因此腫脹多為水。醫生看到有水就想利水,卻沒有仔細察覺到水是因肝血燥結所致,所以治療無效。

《易》曰:山風蠱。艮為山,巽為風,艮上巽下則為蠱。古人取名為蠱,為其燥木剋土,象類山風之義。膽系肝右葉內,膽汁所以潤肝而利腸也。肝性易燥,每取潤於膽汁。凡人食後,小腸飽滿,腸頭上逼膽囊,膽汁漬入腸內,利傳渣滓。膽有熱,則上嘔苦涎,熱迫下行,則下泄青汁;膽受驚,亦泄青汁;腸有寒,渣滓不結,膽汁無所用事,亦致瀉青。膽絡凝滯,膽汁入血,又多生黃病。

白話文:

《易經》上說:山風蠱。艮代表山,巽代表風,艮在上,巽在下,就形成了蠱卦。古人給它取名為蠱,是因為乾燥的木剋制了土,就像山風的意思。膽囊連接著肝的右葉,膽汁可以滋潤肝臟,通利腸道。肝臟容易乾燥,經常需要膽汁來滋潤。一般人進食後,小腸會充滿食物,小腸前端會壓迫膽囊,使膽汁進入腸道,有利於排泄廢物。膽囊有熱,則會向上嘔出苦水;熱逼迫向下,則會向下腹瀉出青色的液體;膽囊受到驚嚇,也會腹瀉出青色的液體;腸道有寒氣,廢物不能成形,膽汁沒有用武之地,也會導致腹瀉。膽絡不通暢,膽汁進入血液,還會引發黃疸病。

肝膽經脈,由脅肋下抵小腹,繞陰器,故少腹屬厥陰經。肝經凝滯,則經脈結痛成疝;肝經血燥,則抽搐,燥甚則引舌與卵,故舌卷卵縮。脾附於胃。西學謂脾居胃之左,在第九至十一肋骨之內,脾形如豎掌,與胃相連。胃脘大向左,故曰脾居胃之左。外豐圓向脅,內深窩向胃,故曰臍以上屬太陰經。

白話文:

肝膽經絡從肋骨下延伸到小腹,繞過生殖器,所以少腹部位屬於厥陰經。如果肝經氣血不暢,經絡就會結痛變成長疝;如果肝經血氣乾枯,就會抽搐,乾枯嚴重時會影響舌頭和陰囊,導致舌頭捲曲和陰囊縮小。脾臟依附在胃上。西方的解剖學認為脾臟位於胃的左側,在第九根到第十一根肋骨的內側,形狀像豎起的掌心,與胃相連。胃的胃脘部向左延伸得較大,所以說脾臟位於胃的左側。脾臟的外側豐滿圓潤,朝向肋骨;內側凹陷,朝向胃,所以說臍以上部位屬於太陰經。

脾質甚軟,可小可大,其用在集聚往來之血,為動脈寬間之地,經故曰脾統血。脾為胃行其津液,經故曰脾為之使。人有瘧疾,惡寒戰慄,血脈不行於外,即縮於內,無所歸藏則聚於脾,聚於脾則脾脹大,脾脹大故人脘脅脹悶,迨瘧止血行,其脹自消。久久不已,脾不輸精,水與血結,成為瘧母。

白話文:

脾臟的質地柔軟,可以膨脹收縮。它的功能是儲存和運送血液,是動脈血流的寬敞區域。因此,醫書上說「脾主血」。脾臟幫助胃輸送津液。因此,醫書上說「脾是胃的使者」。

當人患有瘧疾時,會出現畏寒、發抖,血液無法流到體外,而是縮到體內。當血液沒有地方迴流時,就會聚集在脾臟。脾臟膨脹後,患者會感到胸悶和脅痛。等到瘧疾痊癒,血液恢復正常流動,脾臟的腫脹就會自行消退。

但是,如果瘧疾長期不癒,脾臟就會失去輸布水分的能力。水液與血液相互凝結,形成瘧母。

再久則濕去瘧止,血燥成塊,結於左肋,在體質壯者,人參鱉甲煎丸,取血肉飛走諸靈,通和血絡;若濕未去而瘧未止者,取蔣氏夜光丸,通絡燥濕。然此皆利於實而不利於虛也。吾鄉又多有痞塊,亦生左肋下,世宗越人「肥氣」之說,後人又妄制五積丸藥,一派消削攻下,多致人於死。

白話文:

過了一段時間,濕氣消退,瘧疾也停止了。這時,血液會變乾燥並凝結,形成塊狀,聚集在左肋下。對於體質強壯的人,可以服用人參和鱉甲煎成的丸藥,幫助血液和氣血暢通。

如果濕氣還沒有完全消退,瘧疾還沒有完全控制,可以服用蔣氏夜光丸,以疏通經絡、化濕。

但是,這些方藥都只對體實的人有益,對體虛的人沒有好處。我們家鄉還有人患有痞塊,也長在左肋下。世宗越人說這是「肥氣」引起的。後人又胡亂製造出五積丸這類藥物,用於消散、攻下,結果導致很多人死亡。

不知五積與瘧母之推移不動者,皆由血絡燥結所致,血燥而至於結塊,則營氣不得行於其間,故按之堅硬不痛。治法皆以潤為主,或溫潤,或清潤,視其人之寒熱用之;再佐咸潤以軟之,辛潤以通之;有濕者,佐苦辛以化之,自無不效之理。又脾絡燥結,即有血水滲泄於下,蠱脹之源,間發於此。

白話文:

如果不知道五積(肝、心、脾、肺、腎鬱結)和瘧疾久久不動的原因,都是因為血脈乾澀凝結所導致的。血液乾澀以致結成硬塊,營氣就無法在其中運行,所以按壓時會感到堅硬但不會痛。治療方法都以滋潤為主,可以溫潤,也可以清潤,根據病人的寒熱情況來使用。再輔以鹹潤的藥物來軟化,辛潤的藥物來疏通。如果有濕氣,就輔以苦辛的藥物來化解,自然都能見效。此外,脾胃的血脈乾澀凝結,就會有血水滲漏到下面,這是腹脹的根源,間歇性發作就是由此而來。

此由思慮傷脾所致,思則氣結,氣結則血亦結,結則血、水不循常道,而蠱成焉。蠱脹總不外肝、脾二經血絡燥結所致。觀此而蠱取山風之義,更可知矣。蠱脹末路,肌肉消瘦,皮膚乾黑,青絡暴露,皆燥象也,非有目所共睹者哉!腎居脊骨第十四節陷中(從上數下在十四節;從下數上,在第七節。經曰:七節之傍,中有小心是也)。

白話文:

這種病是由於思考傷到了脾臟,思考過度會導致氣滯,氣滯會導致血滯,血、水凝聚後不能正常運行,於是就形成了蠱脹。蠱脹是由肝、脾兩經血脈過度乾燥凝結所致。從這個角度來看,蠱取「山風」這個名稱的意義,就更能理解了。得了蠱脹的人到了後期,肌肉會消瘦,皮膚會乾枯發黑,青色血管會暴露在外,這些都是乾燥的徵兆,難道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嗎?腎臟位於脊骨第十四節的凹陷處(從上往下數是第十四節;從下往上數是第七節。經典中說:第七節的旁邊,有一個小心形狀的器官,這就是腎臟)。

與精液總管相通,經故曰腎藏精。三焦經在右腎傍,化水而通水道,經故曰腎主水,腎開竅於二陰。腎與天樞穴通,故曰當臍屬少陰經。膀胱在前陰交骨之裡。西學謂膀胱內有精囊,有精、溺兩管,內底有兩小竅,斜與腎通。按:男子精、溺管,至前陰會而為一,女子分而為二,此陽奇陰偶之義也,(女子外溺竅,經名廷孔)。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白話文:

「津」指的是唾液,「液」指的是人體每天產生的精華物質。「氣化」指的是三焦系統的氣化功能。這些西方的學說,與我們的經絡理論並無衝突。臟腑的部位、功能和作用都是這樣子的,瞭解了這些,就能知道疾病所在。

夫所謂津者,溺是也;液者,日生之精是也。氣化者,三焦之氣化也。彼西學之說,尚與經義不悖。臟腑部位體用如此,知此則知病之所在矣。

然病有諸內,必形諸外,更當即著於外者言之。燥病或肌膚刺痛,手不可捫;或項背強痛,甚痛筋攣發痙,手足牽引,口噤,頭搖,面黑,毛焦,唇反,眼戴,舌卷,囊縮;又有腸拘似塊,傴僂難伸,及骨痿、偏枯等證。凡物乾則必縮,干則必硬,干則必動,干則必痿,理固然也,在人亦然。

白話文:

然而疾病發於內部,一定會表現在外部。更應該從外部表現來論述。燥病可能會出現皮膚刺痛,手不能撫摸;或者頸背疼痛,疼痛劇烈,筋攣抽搐,手腳抽搐,嘴巴緊閉,頭部搖晃,面色發黑,頭髮焦枯,嘴脣反裂,眼睛發紅,舌頭捲曲,陰囊縮小。另外還有腸道絞痛,像塊東西堵住一樣,彎腰駝背難以伸展,以及骨頭萎縮、半身不遂等症狀。凡是東西乾燥就會收縮,乾燥就會變硬,乾燥就會發生變化,乾燥就會萎縮,這是自然規律,對人體來說也是如此。

濕病則頭目昏重,肢體困倦、痠疼,嗜臥懶動,甚則神智昏沉,如癡如醉。凡物濫則必重,濫則必軟,濫則必混濁而不清明,理固然也,在人亦然。燥熱必煩而動,身熱,口渴,揭去衣被,揚手擲足,尋衣摸席,撮空理線(此條非大實,即大虛,總以苔、脈、神色為憑);脈來沉實有力,舌苔黃厚,陽也,熱也,實也。

白話文:

濕氣過重時,頭部和眼睛會感到沉重,四肢疲憊痠痛,喜歡睡覺,懶得動彈,嚴重時神智不清,像喝醉了一樣。凡是東西過多,必定會變重;過多,必定會變軟;過多,必定會混濁不清,這是自然的道理,對人體也是如此。燥熱時,必定煩躁不安,身體發熱,口渴,掀開被子,揮動手腳,尋找衣服,摸索蓆子,抓空中理線(這種情況既可能是濕氣過重,也可能是陽氣過虛,具體要根據舌苔、脈象和精神狀態來判斷)。脈搏沉實有力,舌苔黃厚,說明陽氣旺盛,燥熱實證。

寒濕必倦而靜,無熱,不渴,欲得衣被;或身重,足冷,蜷臥,惡寒;或好向壁臥,閉目不欲見光明,懶與人言,脈來軟濫無力,舌苔色白,陰也,寒也,虛也。然則燥濕、寒熱、虛實,不皆即外可知其內乎?

白話文:

寒氣濕氣入侵身體後,人會感到倦怠、沒有精神,沒有發熱也不口渴,只想要穿著衣被保暖。還可能出現身體沉重、雙腳冰冷、蜷縮著睡覺、怕冷的症狀。有的時候還會喜歡背對牆壁睡覺,閉著眼睛不想見光,懶得和別人說話。檢查脈象會發現脈搏又軟又弱,舌苔是白色的。這些都是陰寒虛弱的表現。所以說,通過觀察外在的症狀,難道不能夠瞭解內在的身體狀況嗎?

而猶不止此,蓋人身之所守,莫重於五臟,而身之所主,尤莫重於一心。心也者,神氣之所由生者也,顧不重哉?試以燥濕言之。燥屬天氣,天氣為清邪,清邪不昏人神智,故風燥、寒燥、暑燥初起,令人心知所苦,如頭痛、寒熱,皆自知之。惟邪來迅速,直傳心包者,乃有內閉神昏之候;或邪傳胃腑,與濁滯相合,又令譫語、神昏。

白話文:

然而事情遠不止於此,因為人體最重要的部分莫過於五臟,而人體最為重要的主宰則莫過於心臟。心臟乃神氣產生之所,難道不重要嗎?

試以燥證和濕證為例來說明。燥邪屬於天氣,天氣清邪,清邪不會使人神智昏亂,所以風燥、寒燥、暑燥在初期時,人都能明白自己的痛苦,如頭痛、寒熱,都能由自己感覺得到。只有邪氣來勢過快,直接傳至心包時,才會出現內閉神昏的症狀;或者邪氣傳至胃腑,與濁滯結合,也會出現胡言亂語、神昏的症狀。

濕屬地氣,地氣為濁邪,濁邪最昏人神智,往往溫病初起,即令人神氣異常,昏糊煩躁,不知所苦;間有神清而能自主者,夢寐亦多不安,閉目即有所見,有所見即譫妄之根原;又有病初起時,神智驚惶,目光外浮,反自云無病,病深時猶能行走,而身體強直(脈病人不病,謂之行屍,不治),此真陰涸極,病陷於中,神浮於外,最深最重者也,多屬不治。

白話文:

濕氣屬於地上的氣,而地上的氣是一種污濁的邪氣。污濁的邪氣最容易使人精神恍惚,常常在溫熱疾病初期,就會讓人精神異常,昏昏沉沉,煩躁不安,不知自己痛苦在哪裡。有的人雖然精神清醒、能控制自己,但夢中也多有不舒適的感覺,閉上眼睛就會看到一些東西,而看到東西就是胡說八道的根源。還有一種情況是,疾病剛開始發作時,人的精神驚慌失措,眼神呆滯,反而自己說沒有病;病情加重後還能行走,但身體僵硬(脈博病人但不實,稱為行屍走肉,不治)。這是真正的陰液枯竭,病氣深入體內,精神飄浮在外,是最嚴重也是最重的,大多屬不治之症。

然此就心之一臟言之也,試再言五臟。經曰: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白話文:

上述文章只提到心臟,我們再談談其他五臟。經書說:五臟是身體的強健所在。頭部是精神明智的倉庫,如果頭部彎曲、視線低垂,精神將要衰竭。背部是胸中的倉庫,如果背部彎曲、肩膀下垂,倉庫將要崩壞。腰部是腎臟的倉庫,如果轉動搖晃、無法站立,腎臟將要衰竭。膝蓋是筋骨的倉庫,如果無法彎曲伸展,走路時彎腰低頭,筋骨將要衰竭。骨頭是骨髓的倉庫,如果無法長時間站立,走路時顫抖搖晃,骨頭將要衰竭。

得強者生,失強者死。又曰: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則爪枯毛折,毛折者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毛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白話文:

得氣血旺盛的人可以活命,失去氣血旺盛的人會死亡。

另一種說法:手太陰肺經的氣血耗盡,皮膚和毛髮就會焦枯。肺經負責運氣,溫養皮毛。氣血不足,皮毛就會焦枯。皮毛焦枯,津液就會離開皮膚和節點。津液離開皮膚和節點,指甲就會乾枯,毛髮會脫落。毛髮脫落,說明毛髮先死亡,丙丁屬火,火旺克金。

手少陰心經的氣血耗盡,脈絡不通。脈絡不通,血液就無法流通。血液不流通,毛髮顏色就會暗淡無光。所以,這種人的臉色像塗了黑漆一樣,說明血液先死亡,壬癸屬水,水旺克火。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骨不濡則肉不能著,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白話文:

肌肉收縮肌肉肌肉肌肉肌肉萎縮弱化無力無力無力無力無力骨髓骨髓不強不相上下齒垢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脈不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五臟之精華,皆上聚於目)。目運者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白話文:

肝經氣血不通,就會導致筋脈斷裂。肝經是肝臟的經絡,肝臟與筋脈相連。筋脈會聚集在生殖器官,而經絡會連結到舌頭的根部。經絡不暢通,筋脈就會緊張,筋脈緊張就會牽動舌頭和睪丸,所以嘴脣發青、舌頭捲縮、睪丸收縮,表示筋脈已經先死亡。金屬剋制木材,庚日嚴重發病,辛日死亡。五臟的氣血全部斷絕,就會導致眼睛的肌肉轉動。眼睛的肌肉轉動,是因為五臟的精華都匯聚在眼睛。眼睛的肌肉轉動,表示精神意識會先死亡,精神意識先死亡,再過一天半就會死亡。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如珠不流),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又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上視),反折(身反向後),瘛瘲(手足抽掣),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緩縱不收,筋痿故也),目環(目運轉),絕系,絕系一日半死,色先青,白乃死矣(金勝木)。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肉絕),則終矣。

白話文:

六個陽氣沒有了,陰陽會分離。分離後,皮膚腠理會發泄出來,就會出冷汗(像珠子一樣不流動)。因此,早晨占卜會預示著晚上死亡,晚上占卜會預示著早晨死亡。

還有說法:太陽經脈終止時,患者會仰視,身體向後彎曲,手腳抽搐,面色蒼白,出冷汗。若出冷汗,表示將要死亡。少陽經脈終止時,患者會耳聾,全身肢體鬆弛(緩慢鬆弛不收縮,是因為筋脈萎縮),眼睛轉圈,神志不清,出冷汗一天半後死亡,面色先變成青色,再變成白色表示死亡(金氣勝過木氣)。陽明經脈終止時,患者會口眼亂動,容易受到驚嚇,胡言亂語,面色發黃,其經脈盛極不仁(肌肉沒有感覺),表示將要死亡。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牙齦宣露)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腎開竅於二陰)。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縮而終矣。又曰:大骨枯槁(腎衰),大肉陷下(脾衰),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肺衰),其六月死,真臟脈見,乃與之期日。凡若此者,皆陰液絕於內,而神氣奪於外者也。

白話文:

腎功能衰竭者:面色發黑、牙齦萎縮外露且有污垢、腹脹不通、上下不通氣而死亡(腎臟與耳朵和鼻子相通)。

脾胃功能衰竭者:腹脹不通、無法喘息、容易嘔吐、嘔吐時胃氣上逆、不嘔吐時上下不通氣、不通氣時面色發黑、皮膚焦枯而死亡。

肝膽功能衰竭者:身體內部燥熱、喉嚨乾澀、頻繁排尿、心煩意亂、嚴重時舌頭捲曲、睪丸萎縮而死亡。

此外,還有以下症狀:骨頭枯萎瘦弱(腎衰竭)、肌肉下陷凹陷(脾衰竭)、胸中氣息滿脹、呼吸困難、呼吸時身體抽動(肺衰竭),這種狀態會致命,且可以看出內臟脈絡,預示著即將死亡。

凡是出現上述症狀的,都是由於體內陰液耗盡,神氣外洩所致。

其論少陰、太陰上下不通兩條,乃邪實正虛,正不勝邪,陰液涸極之故。故經又有五實死、五虛死之說。曰:脈盛(心實),皮熱(肺實),腹脹(脾實),前後不通(腎實),悶瞀(肝實),此謂五實;脈細(心虛),皮寒(肺虛),氣少(肝虛),泄利前後(腎虛),飲食不入(脾虛),此謂五虛。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表裡皆解),則實者活。

是虛者,以脾、腎為主;實者,以表裡得解,邪有出路為主。此診外感、內傷之大法也。

白話文:

有關太陰水和少陰水脈上下不通的兩條論述,是因為邪氣實而正氣虛弱,正氣不勝邪氣,導致陰液乾涸到極點。因此,《黃帝內經》中又有「五實死」和「五虛死」的說法。

「五實」是指:

  • 脈搏強盛(心實)
  • 皮膚發熱(肺實)
  • 腹脹(脾實)
  • 大小便不通(腎實)
  • 煩悶昏花(肝實)

「五虛」是指:

  • 脈搏細弱(心虛)
  • 皮膚發寒(肺虛)
  • 氣息微弱(肝虛)
  • 大小便失禁(腎虛)
  • 食慾不振(脾虛)

如果喝了稀飯後,腹瀉症狀停止,則虛弱者會恢復生機;如果身體出汗後,表裡症狀都解除,則邪氣實證者會恢復生機。

別有急虛身中卒至(急邪乘虛卒中身內),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此不可責之於望也,外此皆可望而知之者也,故曰望而知之之謂神。

白話文:

另外有一種情況,是急病邪侵襲身體,五臟機能完全被阻斷,經絡不通暢,氣血無法運行,就像溺水一樣,沒辦法預測結果。這種情況不是從脈象上就能診斷出來的,其他情況都可以從脈象上看出,所以說從脈象上就能診斷疾病的人是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