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澍

《本經疏證》~ 本經疏證 (95)

回本書目錄

本經疏證 (95)

1. 本經疏證第五卷

氣散,則非特熱解,即逆氣亦隨以平。不然,味辛性溫之物,又豈治熱、治逆者耶?觀仲景於橘皮,僅用以治胷痹、胷中氣塞、短氣橘枳生薑湯。若乾嘔、噦、手足厥橘皮湯。若噦逆橘皮竹茹湯。而不以治瘕、治熱。亦良以瘕熱,由氣積而成,其著象,自仍在氣。但得氣通且平,即瘕之與熱,又何所容哉!

大棗:味甘,平,**無毒。**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腸澼。**久服,輕身,長年,**不饑,神仙。一名乾棗,一名美棗,一名良棗。八月採,暴乾。**葉覆麻黃,能令出汗。生河東平澤。殺烏頭毒

棗,木赤心有刺,四月生小葉,尖觥光澤。其地,須牛馬履踐令堅實。荒穢,則生蟲害棗矣。五月,開小花白色。微青時,大蠶方入簇。以竹枝擊其枝間,振去狂花。花繁,則不成實。六月結實,色青白,至八月全紅,則撼而落之。以暴乾者,為上。正月一日日出時,反斧斑駁椎之,名曰嫁棗。不椎,則花而無實。斫,則子萎而落。參《齊民要術》、《綱目》

大棗,木紅生刺,實熟必丹,詎非全稟火德。而味甘、性緩、臭香,又純乎屬土。以是確為以火生土之物。夫火之生土,豈以凡火遇物,輒令灰燼成土類哉!亦良以氣相嬗耳。蓋棗,本聯木火之德,成合火土之用者也。夫以味甘、性緩、臭香之物,苟無火氣運用其間,則能滯物,而不能動物。

惟有火氣運用,則以補中,遂能托心腹之邪;以安中,遂能行十二經之氣;以平胃,遂能通九竅之出納矣。是何也?寒邪著人,中氣不足以逐之,緣少氣也桂枝湯、小茈胡湯之類。熱邪著人,中氣不足以逐之,緣少津液也黃芩湯、越婢湯之類。衇結代,心動悸,十二經之氣不足也。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津液不足,而胃氣不平,九竅不和也炙甘草湯、麥虋冬湯。推安中之極功,能使氣之亂者收,則除大驚矣。推助十二經之極功,能使經氣嬗代者,無畱滯,則除四肢重矣。入散劑,以安中養脾平胃;入補劑,以助經氣,際邪氣。則謂之「和百藥」也,實與甘草之「解百藥毒」殊,又與石蜜之「和百藥」異矣。

或曰「火土相合,則土燥而非生物之土矣」。曰「此則言火土之相爍,而非相合也」。日,火之最盛;地,土之最盛。而土潤溽暑,大雨時行,偏係日在北陸,與地對衝時。其時也,萬物暢茂,草木森蔚,可謂「土燥,不生萬物」乎!棗,肉厚含津,津液緊帖於肉,不能擠泌而分,非如他物,可壓而取汁也。不似土之潤耶?即投於火而燔之,則液隨火消而成燼。

白話文:

氣散開了,不僅熱會消退,連逆亂的氣也會跟著平靜下來。不然的話,味道辛辣、性質溫熱的藥物,又怎麼可能治療熱症和氣逆呢?看看張仲景使用橘皮,僅僅是用來治療胸痹、胸中氣悶、短氣,如橘枳生薑湯。如果是乾嘔、呃逆,則使用橘皮湯。如果是呃逆,則使用橘皮竹茹湯。他並不用來治療腫塊或熱症。實在是因為腫塊和熱症是由氣積聚而成,它的表現形式仍然是氣滯。只要氣能順暢且平穩,那麼腫塊和熱症又怎麼有容身之處呢?

**大棗:味甘,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邪氣,能安定中焦、滋養脾胃,幫助十二經脈運行,平穩胃氣,通利九竅,補充氣血不足、津液不足,以及身體虛弱、大驚、四肢沉重等症狀,並能調和各種藥性,**補養中焦,補益氣血,增強體力,消除煩悶,治療心下痞滿、腸道疾病。**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不感到飢餓,就像神仙一樣。又名乾棗、美棗、良棗。八月採摘,曬乾。**大棗的葉子覆蓋在麻黃上,可以幫助發汗。**產於河東平澤。能夠解除烏頭的毒性。

棗樹,樹幹呈紅色,樹心有刺,四月長出小葉子,葉子尖端光滑有光澤。種植棗樹的土地,必須讓牛馬踩踏使土地堅實。如果土地荒廢,就會生蟲害棗樹。五月,開白色的小花。當棗子顏色微青時,正好是大蠶入繭的時候。用竹竿敲打樹枝間,震落多餘的花朵。花太多,就難以結果。六月結果,顏色青白,到了八月完全變成紅色時,就可以搖晃樹枝讓棗子掉落。曬乾的棗子,品質最好。正月一日日出時,用斧頭的背面敲擊樹幹,叫做「嫁棗」。不敲擊,就會只開花不結果。砍伐,則果實會萎縮掉落。《齊民要術》、《綱目》有記載。

大棗,樹木紅色帶刺,果實成熟時一定是丹紅色的,難道不是完全稟承了火的屬性嗎?但是它的味道甘甜、性質緩和、氣味芳香,又完全屬於土的屬性。由此可以確定它是通過火來生土的產物。所謂火生土,難道是指普通的火遇到東西,就會燒成灰燼而變成土嗎?其實是說氣的轉化而已。棗樹,本來就聯繫著木火的屬性,成就了火土相合的作用。味道甘甜、性質緩和、氣味芳香的東西,如果沒有火氣在其中運作,就會使物質停滯不前,而無法產生作用。

只有火氣在其中運作,才能夠補養中焦,從而托舉心腹的邪氣;安定中焦,從而運行十二經脈的氣;平穩胃氣,從而通利九竅的出入。這是為什麼呢?寒邪侵入人體,中氣不足以驅逐它,是因為氣血不足,就像桂枝湯、小柴胡湯等證型。熱邪侵入人體,中氣不足以驅逐它,是因為津液不足,就像黃芩湯、越婢湯等證型。脈搏結代,心悸,都是因為十二經脈的氣不足。

火氣上逆,咽喉不利,津液不足,而胃氣不平,九竅不和,就像炙甘草湯、麥門冬湯等證型。推究大棗安定中焦的最大功效,能夠使紊亂的氣收斂,就能消除大驚。推究大棗幫助十二經脈運行的最大功效,能夠使經脈之氣順利轉化,沒有阻礙,就能消除四肢沉重。將大棗加入散劑中,可以安定中焦、滋養脾胃、平穩胃氣;加入補劑中,可以幫助經脈之氣,抵禦邪氣。這就是所謂的「調和各種藥性」,實際上與甘草的「解除各種藥毒」不同,也與石蜜的「調和各種藥性」不同。

有人說:「火土相合,土就會乾燥,而不是能夠滋養萬物的土了。」我說:「這是說火與土互相燒灼,而不是互相結合。」太陽是火氣最旺盛的,大地是土氣最旺盛的。但是土壤潤澤潮濕,夏天大雨時常降臨,偏偏是太陽在冬至時處於北方,與大地相對衝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萬物茂盛,草木繁茂,可以說「土壤乾燥,不能滋養萬物」嗎!棗肉厚實,含有津液,津液緊貼在肉裡,不能擠壓分離出來,不像其他東西,可以壓榨取汁。難道不像土的潤澤嗎?即使投入火中燃燒,汁液也會隨著火消失而變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