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澍

《本經疏證》~ 本經疏證 (87)

回本書目錄

本經疏證 (87)

1. 本經疏證第五卷

惟其生,是以畜洩有常,能不妄行。惟其妄行,是以畜洩無常而有瘀。惟其有瘀,是以不流,而化源反不繼。阿膠者,取千里伏流,不潰不決之濟水,熬統護血肉之皮以成。皮者,肺之合;火者,心之合;水者,腎之合。三合相聚,不正似血之化源乎!化源已續,斯瘀自行。

瘀者行,則決洩自止。猶可謂之行血乎!雖然瘀之為瘀,有非阿膠所能通者。何則?如傷寒之畜血,虛勞之乾血,產後之瘀血,帶下之少腹滿痛,所以不用阿膠者,良以阿膠,止能濬血之源。倘中焦無汁可化,則非其所能任。他如因熱邪而畜者,熱邪去,而畜自行;因舍空而畱者,逐其所畱,道自無阻。

本無藉於阿膠耳。玩大黃甘遂湯證,水與血俱結;溫經湯證,已下利數十日,仍入暮發熱,種種耗陰之候,乃僅脣口乾燥,能終不渴。可知阿膠之用,屬陰不虧而不化血者,不治血之化源涸也。

雞屎白:微寒。主消渴,傷寒寒熱,**破石淋及轉筋,利小便,止遺溺,滅瘢痕。**雞子,主除熱,火瘡,癎痓,可作虎魄神物。卵白,微寒,療目熱赤痛,除心下伏熱,止煩滿、欬逆,小兒下洩,婦人產難,胞衣不出。醯漬之一宿,療黃疸,破大煩熱。

小便,非因火煎熬,不能成沙石;手足,非因寒收引,不得為轉筋。二病之本猶霄壤,其可以一物治之耶?夫石淋、轉筋,其流也。其源,則有消渴、傷寒寒熱在。何則?以傷寒而論,消渴是厥陰病,不得有寒熱。寒熱是少陽病,縱渴亦不得為消。二者,本自難竝。此文蓋有朱黑誤書之咎,非消渴至轉筋,全係《本經》,即全係《別錄》,方有條理可尋,義致可疏也。夫淋者,小便如粟,小腹弦急,痛引臍中;轉筋者,其人臂腳直,衇上下行,微弦。

兩病者,消渴可兼有,傷寒寒熱亦可兼有也。飲水多,小便亦多,謂之「消渴」。水入不能化陰而已渴,是必其氣橫溢。橫溢,則氣不得下而為淋,或筋胖脹,手足難以屈伸。傷寒陰陽相爭,謂之「寒熱」。爭而得汗,其氣乃洩。倘不得汗,亦遂橫溢,小便為難,或狹有溼,則成轉筋。

治之以雞屎白者,獸有小便,故無塘糞。禽無小便,其糞多溏,然未有乾溏雜出者。獨雞食精,則便稀;食麤,則便乾。屎白,則得於乾者少,得於稀者多。惟其原消堅韌者為稀,是以能使本稀而結成堅韌者,化小便之如粟者。旣化,則橫溢者自順,水道自通,非特石淋可破,即轉筋亦竝可已矣。

雖然飲水多,而小便難,不出三、五日,不成水腫,必為洩瀉。傷寒寒熱,如不得汗,必至傳經,豈能待而施治。殊不知,下文云「利小便,止遺溺」。蓋惟遺溺,故小便不利;惟小便不利,乃轉筋。止遺溺,原以利小便。利小便,適以止遺溺。向之不水腫,不洩瀉,不傳經者,正以其遺溺。

白話文:

只有當身體的機能正常運作時,身體的吸收和排泄才會規律,不會胡亂運行。反之,若身體機能失常,吸收和排泄就會變得沒有規律,產生瘀血。有了瘀血,氣血就不能順暢流動,身體產生能量的來源也會因此受到阻礙。阿膠這種藥材,是選用地下深層流動、不會潰散的濟水,熬製成保護肌肉和血管的皮。皮對應肺,火對應心,水對應腎,這三者結合在一起,不正像是血液生成的根源嗎?當血液生成的根源恢復,瘀血自然就會消散。

瘀血消散了,身體的排泄功能自然就會恢復正常,這可以稱作是活血嗎?即使如此,瘀血的成因有很多種,並非所有瘀血都能靠阿膠來疏通。為什麼呢?比如說,傷寒引起的瘀血、虛勞造成的乾血、產後的瘀血、以及婦女帶下病引起的腹部脹痛,這些情況都不適合使用阿膠,原因在於阿膠只能促進血液的生成。如果身體中焦沒有液體可以轉化為血,阿膠就起不了作用。其他像是因為熱邪引起的瘀血,只要把熱邪去除,瘀血自然就會消散;或是因為身體空虛而留下的瘀血,只要把這些瘀血清除,氣血的運行就會順暢,也不需要靠阿膠來治療。

看看大黃甘遂湯證,是水和血都凝結在一起;溫經湯證,已經拉肚子幾十天了,仍然在傍晚發熱,種種耗損陰液的症狀,卻只有嘴唇乾燥,始終不會口渴。由此可知,阿膠的作用是針對陰液沒有虧損但不能化血的情況,並不是治療血液生成源頭枯竭的問題。

雞屎白:藥性微寒。**主要治療消渴症(糖尿病),傷寒引起的寒熱症狀,**能化解泌尿道結石和治療抽筋,有利尿、止尿失禁、消除疤痕的功效。**雞蛋,主要能清熱、治療火瘡、癲癇和抽搐,可以當作琥珀一樣的神奇物品使用。**蛋白,藥性微寒,能治療眼睛發熱紅腫疼痛,消除心下伏熱,止煩躁、咳嗽、氣逆,治療小孩腹瀉、婦女難產、胎盤無法順利排出。用醋浸泡一夜,可以治療黃疸、解除極度的煩熱。

小便,如果不是因為體內有火熱煎熬,不會形成砂石狀的結石;手腳,如果不是因為寒冷收縮牽引,不會發生抽筋的現象。這兩種疾病的病因差異很大,怎麼可能用同一種藥物來治療呢?泌尿道結石和抽筋是疾病的表現,而它們的根源,可能是消渴症(糖尿病)或是傷寒引起的寒熱症狀。就以傷寒來說,消渴症(糖尿病)是厥陰病的症狀,不應該有寒熱;而寒熱是少陽病的症狀,即使口渴也不會是消渴症(糖尿病)。這兩者本來就難以並存。這段文字可能是因為筆誤造成的錯誤,如果不是消渴症導致抽筋,只要按照《本經》或是《別錄》的記載,就能找到治療的條理和方向。泌尿道結石的症狀是小便像米粒一樣,小腹繃緊,疼痛牽引到肚臍;抽筋的症狀是手臂和腿僵直,筋脈上下跳動,並且呈現微弱的弦脈。

這兩種疾病的患者,都可能同時有消渴症(糖尿病)或是傷寒引起的寒熱症狀。喝水多,小便也多,稱為「消渴」。水進入體內不能轉化成陰液,才會口渴,這必定是體內的氣過於橫溢。氣橫溢,就無法向下流動,導致小便困難,或是肌肉腫脹,手腳難以彎曲。傷寒是陰陽兩氣在體內互相抗爭,稱為「寒熱」。爭鬥後如果能出汗,氣就會發散出去。如果不能出汗,氣也會橫溢,導致小便困難,或是小便量少、濕濁,就會造成抽筋。

用雞屎白來治療的原因是,哺乳動物有小便,所以不會有濕軟的糞便;鳥類沒有小便,糞便多是稀軟的,但也不會出現乾稀混合的情況。只有雞吃的食物精細,糞便才會稀;吃的食物粗糙,糞便才會乾。雞屎白,是糞便中乾燥的部分比較少,稀軟的部分比較多。正是因為它能消解堅硬的東西,所以可以把原本稀軟的東西轉化為堅硬的,進而化解小便像米粒一樣的結石。一旦結石被化解,橫溢的氣就會順暢,水道就會暢通,不僅泌尿道結石可以被化解,抽筋也可以一併治癒。

儘管喝水多,小便卻困難,不出三、五天,不會形成水腫,一定會變成腹瀉。傷寒引起的寒熱症狀,如果不能出汗,一定會傳變到其他經絡,哪能等到病情嚴重了才來治療?殊不知,下文提到「利小便,止遺溺」。這說明是因為有尿失禁,所以小便才會不順暢;正是因為小便不順暢,才會造成抽筋。治療尿失禁,原本是為了利小便。而利小便,又恰好可以止住尿失禁。之前之所以沒有出現水腫、腹瀉、或是傳經的情況,正是因為有尿失禁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