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澍

《本經疏證》~ 本經疏證 (85)

回本書目錄

本經疏證 (85)

1. 本經疏證第五卷

斂甚者,能起而發之;發甚者,能斂而伏之。此其用之神,有非他物可比擬者。其在於人,火離於土而不歸,則驚癎癲狂;水離於土而不藏,則溲多洩利。陰不附土,而陽逐之,則遺精、溺血;陽不附土,而陰隨之,則「汗出、身熱。心下伏氣,癥瘕堅結」,蟄而不能興也;「夜臥自驚,恚怒,咳逆」,興而不能蟄也。

種種患恙,一皆恃夫龍骨以療之。則其取義於土之能發斂水火,又何疑焉。彼「譫妄、狂易、汗出、煩渴」之不用龍骨,正以盛陽之結,根於土也;「下痢圊穀、裏寒外熱」之不用龍骨,正以陰水之汨夫土也。因是知龍骨之用,固為水火不依土設。然又必水違土,而有火之相迫;火違土,而有水之相尾者,乃為恰合也。

阿膠:味甘,平、**微溫,無毒。**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丈夫小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久立,養肝氣。**久服,輕身,益氣,一名傅致膠。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畏大黃,得火良

諸家論阿膠者,於阿井水、黑驢皮,津津言之,類多中窾。但以合之《本經》、《別錄》主治,《傷寒》、《金匱》功能,殊有不盡符者。予則謂「阿膠能濬血之源,潔水之流」,何則?夫不因經產,非關六淫,而生血之所,氣潰敗以不繼,血奔溢以難止。內則五臟之氣不凝,外則經絡之血不榮,所謂「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者。

則仗其取肺所主之皮,腎所主之水。以火煎熬,融洽成膠。恰有合於膻中,火金水相媾生血之義。導其源而暢其流,內以充臟腑,外以行衇絡也。痰與飲,皆為水屬。血,亦水屬。水,非熱不濁,非撓亦不濁。水濁於中,則滓停於四畔,及窪坎不流之處,所謂「腰腹痛,四肢痠疼」者。

則仗其取「氣熏、津灌」之皮,假水火烹煉成膠。膠成之後,隨亦水消火熄。恰有合於澄水使清,各歸其所。俾外廓之氣,悉會於中。中宮之津,得行四末。流澈,則源自清;外安,則內自定也。云「安胎」,則定係婦人。治女子下血,為婦人安胎,亦疏其源,以裕其流。云「丈夫」,則無與童稚。

童稚天真,小腹無因火痛者。故惟治丈夫小腹痛,亦潔其流,以通其源耳。其「虛勞羸瘦,陰氣不足」,即心腹內崩所致。「腳酸不能久立」,即腰腹痛、四肢酸疼之互文也。肝藏血,血衰,則肝家之氣失所戀而耗散;血復,則氣得所養而充旺矣。

《千金翼》炙甘草湯之治,曰「虛勞不足,汗出而悶」。《外臺》炙甘草湯之治,曰「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皆胷中津不流也。黃連阿膠湯證,無溼在中,何以用芩、連?黃土湯證,無溼在中,何以用白朮、附子、甘草、黃土?統是觀之,阿膠固欲其澄水使清歟!抑亦不止於是也。津液在中,蹇滯不化,則非激射外洩,必咳逆外吐。

白話文:

收斂太過,能使之發散;發散太過,能使之收斂潛藏。這種作用的神奇,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比擬。在人體方面,如果火離開土而不能回歸,就會出現驚厥、癲癇、狂躁等症狀;如果水離開土而不能藏匿,就會出現小便頻繁、腹瀉不止。陰氣不依附於土,而陽氣追逐它,就會出現遺精、尿血;陽氣不依附於土,而陰氣跟隨它,就會出現「汗出、身體發熱、胸腹有潛伏的氣,形成腫塊堅硬結實」,像冬眠一樣無法活動;「夜裡睡覺容易驚醒、容易憤怒、咳嗽氣逆」,像興奮一樣無法安靜。

這些種種疾病,都依賴龍骨來治療。那麼它取法於土能發散收斂水火的特性,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那些「胡言亂語、狂躁不安、汗出、煩渴」的病症不用龍骨,正是因為陽氣過盛,根源在於土;那些「下痢、大便中帶有未消化食物、體內寒冷而體表發熱」的病症不用龍骨,正是因為陰水擾亂了土。由此可知,龍骨的應用,本來是為了解決水火不依附於土的問題。然而,也必須是水違背土,而有火來逼迫;火違背土,而有水來追隨的情況,才最為合適。

**阿膠:味甘,性平,**稍微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內出血,過度勞累,身體像瘧疾一樣發冷發熱,腰腹疼痛,四肢痠痛,婦女下血,安胎;**也治療男子小腹疼痛,虛勞瘦弱,陰氣不足,腳痠不能久站,滋養肝氣。**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增強體力,又名傅致膠。**產於東平郡,用牛皮熬製而成,以東阿出產的最為有名。忌用大黃,遇火效果更好。

許多醫家論述阿膠時,津津樂道於阿井水、黑驢皮,多有附會之說。但如果結合《本經》、《別錄》的主治,《傷寒》、《金匱》的功能來考量,則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我認為「阿膠能疏通血的來源,潔淨水的流動」,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不是因為生產,也不是因為外感邪氣,而是產生血液的根本,因氣虛而無法持續,導致血液奔流不止。內在則五臟之氣不凝聚,外在則經絡之血不能榮養,這就是所謂的「心腹內出血,過度勞累,身體像瘧疾一樣發冷發熱」的症狀。

這是借用肺所主的皮,腎所主的水,用火煎熬,融合成為膠狀。恰好符合胸中,火、金、水交合產生血液的道理。疏導其源頭,使其流通暢順,內可以充養臟腑,外可以運行經脈。痰和飲,都屬於水。血,也屬於水。水,不是因為熱就不會混濁,不是因為攪動也不會混濁。水在體內混濁,那麼雜質就會停留在周圍和低窪不流動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腰腹疼痛,四肢痠痛」。

這是借用「氣熏、津灌」的皮,借助水火烹煮煉製成膠。膠煉成之後,也隨著水消火熄。恰好符合澄清水使其清澈,各歸其位的道理。使外在的氣,都聚集到體內。體內的津液,能夠運行到四肢末梢。水流清澈,則源頭自然清澈;外部安穩,則內部自然安定。說「安胎」,就一定是針對婦女。治療婦女下血,是為了婦女安胎,也是疏通其源頭,使其流通充足。說到「丈夫」,就沒有包含幼童。

幼童天真爛漫,小腹沒有因為火而疼痛的情況。所以只治療男子小腹疼痛,也是為了潔淨其流動,以疏通其源頭。「虛勞瘦弱,陰氣不足」,就是心腹內出血所導致的。「腳痠不能久站」,是腰腹疼痛、四肢痠痛的另一種說法。肝臟儲藏血液,血液衰少,那麼肝臟之氣就會失去依靠而耗散;血液恢復,那麼氣就得到滋養而充盛了。

《千金翼》用炙甘草湯來治療,「虛勞不足,汗出而悶」。《外臺》用炙甘草湯來治療,「口水多,心中溫熱不適」,都是因為胸中的津液不流通。黃連阿膠湯的病證,體內沒有濕氣,為什麼要用黃芩、黃連?黃土湯的病證,體內沒有濕氣,為什麼要用白朮、附子、甘草、黃土?綜合來看,阿膠的功效難道只是為了澄清水使其清澈嗎?恐怕不止如此吧。津液在體內,運行不暢,不能化生,那麼不是向外噴射流失,就是咳嗽嘔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