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疏證》~ 本經序疏要 (117)
本經序疏要 (117)
1. 本經序疏要卷之八
芍藥:微寒○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藥性論》。
黃芩:大寒○治熱腹中㽲痛,心腹堅脹《藥性論》。
茯苓:平○療心腹脹滿,婦人熱淋《藥性論》。
解是篇者,孰不謂「黃芩治熱堅脹,茯苓治溼堅脹,芍藥治陰陽相拒堅脹」。夫熱與溼及陰陽相拒,何以得為堅脹?則曰「溼聚則化熱,熱盛能生溼,溼熱不行則脹」,其有素蓄熱,更被溼,或先停溼,復受熱,客主不和洽,彼此不交也。因兩不相下,抵拒而為脹,然何以能堅?則曰「始原為脹,久且成堅」,芍、芩、苓三者,足治脹已耳,何以竝能治堅?則曰「黃芩初生,表裏俱實,在地久,則內腐而中虛」。癥瘕,但因熱而堅脹,正外實中空,以其形似化,其病本堅脹,胡為不已。
芍藥破陰布陽,陽旣入而和陰,陰被和而隨化,陰陽互交,堅脹有何不已。至茯苓,原吸氣以蟠於下,雖在下終受氣而不受溼,其利溼可知,正與氣之下歸,被停溼阻而不能化者,相對。以此入室操戈,堅脹自然得已。又不知三種堅脹,恃何者為驗而有攸分?則曰「熱堅脹,外必有熱。
溼堅脹,必小便不利。陰陽相拒堅脹,必腹痛」,然男子亦應有之,何以獨標女人?蓋女人腹堅脹,鮮不似為血分病,而三種腹堅脹,止係常病,實無與於血,恐人錯會誤攻血分,故特詔人,見病治病耳。若男子病,此原列於〈腹痛、大熱、小便淋篇〉,則〈腹痛篇〉之用芍藥,〈大熱篇〉之用黃芩,〈小便淋篇〉之用茯苓,皆可知其有腹堅脹矣。凡試古書者,宜會心焉。
雄黃,巴豆,麝香,丹沙,乾薑
右蛇虺百蟲毒。
桑汁及煮桑根汁
右蜈蚣毒。
藍青,麝香
右蜘蛛毒。
蜂房,藍青汁
右蜂毒。
杏仁,礬石,韭根人,屎汁
右狗毒。
犀角,羚羊角,雄黃,麝香
右惡風瘴毒。
升麻,犀角,射干
右喉痹腫,邪氣惡毒入腹。
沉香,木香,薰陸香,雞舌香,麝香,紫檀香
右風腫,毒腫。
甘草,薺苨,大小豆汁,藍汁,藍實
右百藥毒。
藍汁,大小豆汁,竹瀝,大麻子汁,六畜血,貝齒屑,葍根屑,蚯蚓屎,藕芰汁
右射罔毒。
雞子清,葛根汁,甘草汁,鴨頭熱血,豬膏若已死口噤者,以大竹筒盛冷水,注兩脅及臍上,暖卻易之,口須臾開,開則內藥,藥入口,便活矣,用薺苨汁解之
右野葛毒。
豬膏,大豆汁,戎鹽,藍汁,鹽湯煮豬膏,巴豆
右斑貓、芫青毒。
杏仁,藍汁,白斂,鹽汁,木占斯
右狼毒毒。
梔子汁
右躑躅毒。
煮黃連汁,大豆汁,生藿汁,菖蒲屑汁,煮寒水石汁
右右巴豆毒。
雄黃,煮蔥汁,溫湯
右藜蘆毒。
防己
右雄黃毒。
大豆汁
右甘遂毒。
葵子汁,桂汁,豉汁,人溺,冷水,土漿,食蒜,雞毛燒吸煙及水調服
右蜀椒毒。
生薑汁,煮乾薑汁
白話文:
芍藥:性微寒,能治療心腹脹滿,以及婦女因血脈閉塞導致的月經不通。(《藥性論》記載)
黃芩:性大寒,能治療因熱引起的腹部疼痛,以及心腹脹滿。(《藥性論》記載)
茯苓:性平和,能治療心腹脹滿,以及婦女因熱導致的小便淋漓不暢。(《藥性論》記載)
解釋這段文字的人,大概都會認為「黃芩治療因熱引起的脹滿,茯苓治療因濕引起的脹滿,芍藥治療因陰陽失調引起的脹滿」。然而,熱、濕以及陰陽失調,怎麼會導致腹部堅硬的脹滿呢?答案是「濕氣積聚會化為熱,熱盛則能產生濕,濕熱運行不暢就會導致脹滿」。有的人本身就積蓄著熱,又被濕邪侵襲,或者先有濕邪停留,又感受了熱邪,導致身體內外不和諧,彼此不相協調。由於兩者互不相讓,互相抵拒就會形成脹滿,但為什麼會堅硬呢?答案是「最初只是脹滿,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堅硬」。芍藥、黃芩、茯苓這三種藥,本來只能治療脹滿而已,為什麼它們又能治療堅硬的腫塊呢?答案是「黃芩初生時,表裡都是充實的,但在地裡生長久了,內部就會腐爛而變空虛」。腫塊的形成,只是因為熱而導致的堅硬脹滿,正如外表充實而內部空虛一樣,它的形態會隨著時間改變,其病本質就是堅硬脹滿,為什麼不能治好呢?
芍藥能破除陰邪而佈散陽氣,陽氣進入後就能調和陰氣,陰氣被調和後也會隨之轉化,陰陽互相交融,堅硬的腫塊自然就會消散。至於茯苓,它原本吸收天地精氣而盤踞在下方,雖然位於下方,但始終能受氣而不會受濕,它利濕的功效是可見的,正好能針對那些因氣機下行受阻,被停留的濕邪阻礙而不能化解的人。用這種方式來對症下藥,堅硬的腫塊自然就能被治好。還有人不知道這三種堅硬的脹滿,應該根據什麼來區分和判斷?答案是「因熱引起的堅硬脹滿,外表一定有熱象。因濕引起的堅硬脹滿,一定會出現小便不順暢。因陰陽失調引起的堅硬脹滿,一定會出現腹痛」,然而,男子也應該會有這些情況,為什麼只特別指出婦女呢?因為婦女的腹部堅硬脹滿,常常容易被誤認為是血分疾病,而這三種腹部堅硬脹滿,只是一般的常見疾病,實際上與血分沒有關係,恐怕人們會誤解而用治療血分的藥物來攻治,所以特別告誡人們,要根據疾病本身來治療。如果男子有這種病症,原本就應該列在〈腹痛、大熱、小便淋漓篇〉,那麼〈腹痛篇〉使用芍藥,〈大熱篇〉使用黃芩,〈小便淋漓篇〉使用茯苓,都可以知道它們對應的病症其實都有腹部堅硬脹滿的情況。凡是研究古書的人,都應該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雄黃、巴豆、麝香、丹砂、乾薑:能解蛇、虺及各種蟲類的毒。
桑葉汁及煮桑根汁:能解蜈蚣毒。
藍青、麝香:能解蜘蛛毒。
蜂房、藍青汁:能解蜂毒。
杏仁、礬石、韭菜根、人屎汁:能解狗毒。
犀角、羚羊角、雄黃、麝香:能解惡風瘴毒。
升麻、犀角、射干:能解咽喉腫痛,以及邪氣惡毒入腹。
沉香、木香、薰陸香、雞舌香、麝香、紫檀香:能解風腫、毒腫。
甘草、薺苨、大小豆汁、藍汁、藍實:能解各種藥物的毒。
藍汁、大小豆汁、竹瀝、大麻子汁、六畜血、貝齒屑、葍根屑、蚯蚓屎、藕汁:能解射罔毒。
雞蛋清、葛根汁、甘草汁、鴨頭熱血,如果豬已經死亡而且牙關緊閉,可以用大竹筒盛冷水,灌注到兩側肋部和肚臍上,水涼了就換掉,嘴很快就會張開,張開後就灌藥,藥一下口,就能活命,可以用薺苨汁來解毒。這是解野葛毒的。
豬油、大豆汁、戎鹽、藍汁、鹽湯煮豬油、巴豆:能解斑貓、芫青毒。
杏仁、藍汁、白蘞、鹽汁、木占斯:能解狼毒的毒。
梔子汁:能解躑躅毒。
煮黃連汁、大豆汁、生藿汁、菖蒲屑汁、煮寒水石汁:能解巴豆毒。
雄黃、煮蔥汁、溫水:能解藜蘆毒。
防己:能解雄黃毒。
大豆汁:能解甘遂毒。
葵子汁、桂汁、豆豉汁、人尿、冷水、泥漿、生吃大蒜,雞毛燒焦後吸入煙氣或用水調服:能解蜀椒毒。
生薑汁、煮乾薑汁:能解上述藥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