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澍

《本經疏證》~ 本經序疏要 (109)

回本書目錄

本經序疏要 (109)

1. 本經序疏要卷之八

土瓜根:****寒○下乳汁。

狗四足:平○四腳蹄,煮飲之,下乳汁。

豬四足:小寒○下乳汁。

《藥對》

葵子:寒○主嬭腫,能下乳汁《藥性論》。

豬𦚠:平,臣。

《證類》

木通:平○下乳《日華》。

凡值有病,而乳汁不下者,治去其病,乳汁自下。有不下者,檢此中相當物,服之自下,其有別無病患而乳汁不下者,即檢此中相當物,服之可也。何謂相當?蓋人身氣血,流行無倦,全恃陰陽不相偏著。偏著,即令氣機停滯,血衇壅瘀,譬於小便不行,有由陽不化者,有由陰不化者,即本篇蠐螬之主產後中寒,下乳汁;葵子之主嬭腫,下乳汁。

可見,循此理,以推其餘,則鍾乳與栝蔞對乳溫,蔞寒,皆象形也,狗四足與豬四足對狗平,豬寒,均會意也,豬𦚠與土瓜根對豬𦚠,滑中濇。土瓜根,濇中滑,漏盧與木通對廬黑,通白。謂之通竅,則雖皆能通竅而實不著意其通竅;謂之利水,而實不著意其利水。絕非行血,而有行血之旨,存乎其間;略不導氣,而有導氣之效,著乎其後。

巢氏曰「婦人旣產,則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經血不足,故無乳汁」,其經血盛者,雖水血俱下,而津液自有餘,故乳汁多而溢出,皆非此篇之物所能治也。其有津液,非不足而不溢者,方與此篇之治相當。

桔梗:****微溫○下蠱毒。

鬼臼:、微溫○殺蠱毒。

馬目毒公:****溫微溫○掌氏說見〈鬼疰〉。

犀角:、微寒○主百毒,蠱疰。

斑貓:****寒○主寒熱,鬼疰,蠱毒。

芫青:微溫○主蠱毒,風疰,鬼疰。

亭長:微溫○主蠱毒,鬼破,淋結,積聚。

射罔:大熱。

鬼督郵:平○赤箭一名鬼督郵,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

白襄荷:微溫○主中惡及瘧。

敗皷皮:平○主中蠱毒。

藍實:****寒○殺蠱蚑疰螫毒。

《藥對》

赭魁:平,使。

徐長卿:溫,使○主鬼物,百精,蠱毒。

羖羊角:微寒,臣○療蠱毒。

野葛:溫,使○殺鬼疰,蠱毒。

羖羊皮:平,使。

獺肝:平,使○主鬼疰,蠱毒。

露蜂房:平,使○主鬼精,蠱毒。

雄黃:平,君○殺蠱毒《藥性論》。

槲樹皮:平○水煎膿汁除蠱。

世類以《病源》所云「蠱是變惑之氣,人有故造作者,多取蟲蛇之類,器皿盛貯,任其相噉殺,剩有一物獨在者,即謂之蠱,便能變惑,隨逐酒食,為人禍患。於他,則蠱主吉利,所以不羈之徒,畜事之,為中蠱所由」。按庶氏讀如煮,掌除毒蠱,以攻說襘之,嘉草攻之,凡毆蠱,則令之比之。

剪氏,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蠱之事,皆載於〈周官〉,夏殷之時,寧已有是,周公顧設官以司之。況蠱毒之物,疊見《本經》,《本經》固出於漢,然非三代已來口授耶?不知古固有以惑亂人為蠱者,如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左莊二十八年,驪姬惑蠱君而誣國人《國語》〈晉語〉,皆見於春秋時,或周公時已有,未可知也。

白話文:

**土瓜根:**性寒,可以幫助產婦分泌乳汁。

**狗的四肢:**性平,把狗的四隻腳蹄煮水喝,可以幫助產婦分泌乳汁。

**豬的四肢:**性微寒,可以幫助產婦分泌乳汁。

《藥對》

**葵子:**性寒,主要治療乳房腫脹,可以幫助產婦分泌乳汁(出自《藥性論》)。

**豬的牙齦:**性平,作為輔助藥物。

《證類》

**木通:**性平,可以幫助產婦分泌乳汁(出自《日華子本草》)。

如果遇到產婦生病而導致乳汁分泌不出來的情況,只要治好她的病,乳汁自然就會分泌出來。如果還是沒有乳汁分泌,可以查找這裡記載的相關藥物服用,乳汁自然會分泌出來。如果產婦沒有其他疾病卻沒有乳汁分泌,也可以查找這裡記載的相關藥物服用。什麼叫做「相關」呢?這是因為人體的氣血運行無休止,全靠陰陽平衡。如果陰陽失衡,就會導致氣機停滯,血液瘀阻。這就像小便不通一樣,有的是因為陽氣不化,有的是因為陰氣不化。比如本篇提到的蠐螬,主要治療產後受寒引起的乳汁不下;葵子,主要治療乳房腫脹引起的乳汁不下。

由此可見,按照這個道理推論其他的藥物,就可以發現,比如鍾乳和栝蔞這對藥物,鍾乳性溫,栝蔞性寒,都是根據其外形來推測藥性的;狗的四肢和豬的四肢這對藥物,狗的四肢性平,豬的四肢性寒,都是根據其藥性作用來命名的;豬牙齦和土瓜根這對藥物,豬牙齦性質滑利,土瓜根性質澀滯;土瓜根性質澀滯,又兼有滑利之性。漏蘆和木通這對藥物,漏蘆顏色黑,木通顏色白。說它們能通竅,但其實並不是著重於它們的通竅作用;說它們能利水,但其實並不是著重於它們的利水作用。它們雖然不是直接地活血,但卻有活血的功效;它們雖然不是直接地導氣,但卻有導氣的效果。

巢元方說:「婦人生產後,氣血和水分都會流失,津液會大量消耗,經血不足,所以沒有乳汁。」如果經血充足,即使氣血和水分流失,津液仍然會有剩餘,所以乳汁會很多甚至溢出,這種情況並非這裡所說的藥物可以治療的。只有那些津液不是不足而是不溢出的情況,才適合用這裡提到的藥物來治療。

**桔梗:**性微溫,可以解蠱毒。

**鬼臼:**性溫、微溫,可以殺滅蠱毒。

**馬目毒公:**性溫、微溫,相關說法見於〈鬼疰〉篇。

**犀角:**性寒、微寒,主要治療各種毒素、蠱病和疰病。

**斑貓:**性寒,主要治療寒熱病、鬼疰和蠱毒。

**芫青:**性微溫,主要治療蠱毒、風疰和鬼疰。

**亭長:**性微溫,主要治療蠱毒、鬼破、淋病結塊和積聚。

**射罔:**性大熱。

**鬼督郵:**性平,赤箭又名鬼督郵,主要殺滅鬼怪精靈、蠱毒和惡氣。

**白襄荷:**性微溫,主要治療中惡和瘧疾。

**敗鼓皮:**性平,主要治療中蠱毒。

**藍實:**性寒,可以殺滅蠱蟲、疰病和蟲蛇咬傷之毒。

《藥對》

**赭魁:**性平,作為輔助藥物。

**徐長卿:**性溫,作為輔助藥物,主要治療鬼怪、百精和蠱毒。

**羖羊角:**性微寒,作為輔助藥物,可以治療蠱毒。

**野葛:**性溫,作為輔助藥物,可以殺滅鬼疰和蠱毒。

**羖羊皮:**性平,作為輔助藥物。

**獺肝:**性平,作為輔助藥物,主要治療鬼疰和蠱毒。

**露蜂房:**性平,作為輔助藥物,主要治療鬼怪精靈和蠱毒。

**雄黃:**性平,作為君藥,可以殺滅蠱毒(出自《藥性論》)。

**槲樹皮:**性平,用水煎服可以去除蠱毒。

世俗之人引用《病源》中的說法:「蠱是一種變幻莫測的邪氣,人為製造蠱毒,大多是用蟲蛇之類的東西,放在容器中任其互相吞噬,最後剩下的一個就叫做蠱。蠱能變幻迷惑人,跟隨著酒食進入人體,給人帶來災禍。對於蠱毒的製造者來說,蠱反而能帶來好運,所以一些不法之徒會蓄養蠱毒,這就是人中蠱毒的原因。」按照庶氏的讀法,讀作煮,掌管去除毒蠱,用來攻打蠱毒,用嘉草來攻打,凡是驅趕蠱毒的,都用這種方法。

翦氏,掌管去除蠹蟲,用來祭祀求福,用莽草熏之。凡是關於蠱毒的事情,都記載在《周官》中。在夏朝和殷朝的時候,難道就沒有這種事情了嗎?周公才設立官職來管理這些事情。何況蠱毒之物,多次出現在《本草經》中,《本草經》雖然是漢朝的著作,但難道不是從三代以來口頭相傳的嗎?不知道古代本來就有用來迷惑人心、製造蠱毒的人,就像令尹子元想用蠱毒迷惑文夫人,晉國的驪姬迷惑君主而誣陷國人,《國語·晉語》中都有記載,這些都發生在春秋時期,或者周公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