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疏證》~ 本經序疏要 (99)
本經序疏要 (99)
1. 本經序疏要卷之七
薰草:平,臣。
石斛:平,君○益精,補內絕不足。
鍾乳:溫,臣○主洩精,寒嗽,扶元氣,健益陽事《藥性論》。
麥虋冬:微寒,臣○主洩精《藥性論》。
〈陰陽應象大論〉曰「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據此,則陰陽互根,彼此遞化,而精為陰之至醇,陽之歸宿矣。蓋惟其有陽歸宿,故能守而不離;惟為陰之至醇,故亦感陽而動。
《金匱要略》〈虛勞篇〉論洩精,蓋分兩種,一者,陰寒精自出也。一者,夢失精也。《病源》則分四種,曰失精,曰溢精,曰尿精,曰夢洩精。《外臺秘要》僅存其三而無溢精。夫固謂溢精為見聞精出,則仍與夢洩精無異,原可不必別分條件,統而會之,尿精自別有故。夢洩精,是感陽而動一例;陰寒精自出,是陽不歸宿一例。
桂枝龍骨牡蠣湯、小建中湯者,失精之治;天雄散者,陰寒精出之治,故《外臺》遂仿是布置焉。原夫人之生,本水火相守局也,即水所以湛然盈、澄然潔者,豈徒恃隄岸鞏固哉?蓋必水無他歧之衝齧,風無別道之激蕩,然尤畏寒氣凌侵,潦消漲落,不期縮而縮,不期竭而竭,故治洩精者,首當使其水勢搏而弗散,內而弗外韭子、五味子。其次,則使土攝水龍骨,使陽歸陰牡蠣。
於是開渠,以去旁歧之引而相從車前子、澤藛;聚氣,以防衝激之率而相離桑螵蛸、石榴皮。而煦陽,以伸其機鹿茸、鍾乳;黏陰,以助其固兔絲子、石斛、麥虋冬,則歷處可參入焉。要須覈之《金匱》兩途,《外臺》三派,更合以《千金》補腎,而融會貫通之,洩精治則,寧尚有遺憾耶?
通草:****平○療脾疸,常欲眠。
孔公孽:****溫○治常欲眠睡。
馬頭骨:微寒○主喜眠,令人不睡。
牡鼠目:平○燒作屑,魚膠相注目眥,則不眠《千金方》。
茶茗:微寒○令人少睡。
《證類》
沙薓:微寒○治常欲眠《藥性論》。
酸棗仁:****平○主煩心,不得眠。
榆葉:平○治不眠《藥性論》。
細辛:溫。
《藥對》
沙薓:微寒,臣。
《證類》
乳香:溫。
《靈樞》〈大惑論〉曰「衛氣,常以晝行陽,以夜行陰。行陽則寤,行陰則寐。若其人腸胃大,則衛氣行畱久;皮膚溼,分肉不解,則行遲。畱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臥矣。其人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則衛之畱於陽也久,故少瞑焉」。
據〈衛氣行篇〉,言其行自平旦出於目,行足太陽、手太陽、足少陽、手少陽、足陽明、手陽明,竟而復始,凡行二十五周,遂盡陽分,乃由足少陰注於腎,而心,而肺,而肝,而脾,亦如陽之二十五周,以復出於目。則當其在陽,具建瓴之勢,行乎所不得行,固無干於好眠、不得眠也。
白話文:
**薰草:**性平,屬於佐藥。
**石斛:**性平,屬於君藥。可以增強精氣,補養體內極度虛弱的狀態。
**鍾乳:**性溫,屬於佐藥。主要治療遺精、寒咳,扶助元氣,增強性功能。《藥性論》記載。
**麥門冬:**性微寒,屬於佐藥。主要治療遺精。《藥性論》記載。
《黃帝內經》的〈陰陽應象大論〉說:「陽代表氣,陰代表味。味歸於形體,形體歸於氣。氣歸於精,精轉化為氣。精滋養氣,形體滋養味。轉化產生精,氣產生形體。味傷害形體,氣傷害精。精可以轉化為氣,氣會被味所傷害」。由此可見,陰陽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精是陰的極致精華,也是陽的歸宿。正因為有陽氣的歸宿,精才能守住而不散失;正因為精是陰的極致精華,所以才會受到陽氣的感應而產生作用。
《金匱要略》的〈虛勞篇〉討論遺精,把它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陰寒導致精液自己流出;另一種是做夢時遺精。《病源》則分為四種:失精、溢精、尿精、夢遺。《外臺秘要》只保留了三種,沒有溢精。所謂溢精,是指看到或聽到刺激而導致精液流出,這其實和夢遺沒有什麼不同,所以不需要特別區分,可以歸為一類。而尿精則另有原因。夢遺是受到陽氣感應而產生的現象;陰寒導致精液自己流出,則是陽氣沒有歸宿的表現。
桂枝龍骨牡蠣湯、小建中湯是治療失精的方劑;天雄散是治療陰寒導致精液流出的方劑,所以《外臺秘要》也是這樣安排的。人出生時,體內是水火相互依存的狀態。水要保持充盈、清澈,不僅要靠堤岸的鞏固,還要確保水沒有其他分流的衝擊,沒有外力的激盪,最怕寒氣的侵襲,以及水量無常的消漲。所以治療遺精,首先要讓水勢凝聚而不分散,向內而不向外,可以服用韭子、五味子。其次,要用土來約束水,如龍骨;讓陽氣歸於陰,如牡蠣。
然後要疏通水道,去除其他分流的引導,使其匯聚一處,如車前子、澤瀉;聚集氣,防止衝擊,如桑螵蛸、石榴皮。溫養陽氣,促進機能活動,如鹿茸、鍾乳;滋潤陰液,幫助鞏固精關,如兔絲子、石斛、麥門冬,這些都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最重要的是要仔細研究《金匱要略》中對遺精的兩種分類,《外臺秘要》中的三種情況,再結合《千金方》的補腎方法,融會貫通,這樣治療遺精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通草:**性平。可以治療脾臟病變引起的黃疸,以及經常想睡覺的症狀。
**孔公孽:**性溫。可以治療經常想睡覺的症狀。
**馬頭骨:**性微寒。可以治療喜歡睡覺,以及讓人睡不著的症狀。
**牡鼠的眼睛:**性平。燒成灰,用魚膠粘在眼角,就可以使人不能入睡。《千金方》記載。
**茶葉:**性微寒。可以使人減少睡眠。
《證類本草》
**沙參:**性微寒。可以治療經常想睡覺的症狀。《藥性論》記載。
**酸棗仁:**性平。可以治療心中煩躁,導致失眠的症狀。
**榆葉:**性平。可以治療失眠。《藥性論》記載。
**細辛:**性溫。
《藥對》
**沙參:**性微寒,屬於佐藥。
《證類本草》
**乳香:**性溫。
《靈樞》的〈大惑論〉說:「衛氣白天在陽經運行,晚上在陰經運行。在陽經運行時人就清醒,在陰經運行時人就睡覺。如果一個人腸胃比較大,衛氣停留的時間就比較長;如果皮膚潮濕,肌肉組織鬆散,衛氣運行就比較慢。停留在陰的時間太長,衛氣就不精純,人就容易想睡覺,所以會多臥床。如果一個人腸胃比較小,皮膚光滑而鬆弛,肌肉組織鬆解利落,衛氣停留在陽的時間就比較長,所以睡眠時間就比較少」。
根據〈衛氣行篇〉所說,衛氣在早上從眼睛出來,循行足太陽經、手太陽經、足少陽經、手少陽經、足陽明經、手陽明經,循環一週後又回到原點,一共運行二十五周,就結束了在陽經的運行。然後從足少陰經進入腎,再到心、肺、肝、脾,也像在陽經那樣循環二十五周,最後又回到眼睛。當衛氣在陽經運行時,勢如破竹,順暢無阻,所以和好眠或失眠沒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