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澍

《本經疏證》~ 本經序疏要 (91)

回本書目錄

本經序疏要 (91)

1. 本經序疏要卷之六

則牡者為腫,牝者為痛,便艱者為腸,重墜者為氣,流血者為血。而腫者,有溼有火;痛者,有熱有瘀;便堅者,有燥有火;重墜者,有溼有熱;流血者,有瘀有虛。篇中解熱、清火、燥溼、滲溼、舉氣、調氣、通瘀、止血、滋燥、清燥,非特一面周到也,皆可就其病之偏重,為之調劑,俾歸於平焉。

欲使知此病之解熱、清火等義,絕與治他病者不同,一若預燭後人,將必有以陰陽、表裏、虛實,籠統大概之說,為治病標準者,詔之,俾息其喙,是書之微義也。

鼈頭:平○頭血塗脫肛《藥性論》。

卷柏:、平、微寒○治脫肛。

鐵精:****微溫○療脫肛。

東壁土:平○主下部瘡,脫肛。

蝸牛:寒○大腸下脫肛,筋急。

生鐵:微寒○主治下部及脫肛。

刪繁云「肛者,主大便道,肺與大腸之合也,號為通事令史。若臟傷熱即脫,閉塞,大便不通,或腫縮入生創。若府傷寒,則肛寒,大便洞瀉,肛門凸出,良久乃入」,《病源》云「脫肛者,肛門脫出也,多因久利後,大腸虛冷所為,肛門為大腸之候,大腸虛而傷於寒,利用氣𠸯而氣下衝,則肛門脫出」,即已如是,豈有用寒涼之理,乃篇中列藥六味,寒涼者三,重墜者二,此曷故哉?夫固當體藏府情性,而審其耐寒耐溫之所以然矣。

試檢《千金》〈大腸虛冷篇〉,其證,則謂「胷中喘,腸鳴,虛渴,唇乾,目急,善驚」;其治,則用灸為多;其用藥,則黃連補湯;其物,則黃連、茯苓、芎藭、石榴皮、伏龍肝、地榆。

何嘗有一味溫補,而曰「治大腸虛冷,利下清白,腸中雷鳴相逐」,是誠何故?乃治大腸實熱之生薑洩腸湯,反生薑、白朮、桂心連用,是知《千金方》五藏六府虛冷實熱諸篇,非泛泛設,乃藏府耐藥性情精理所繫矣。故刪繁療肛門寒,則洞瀉凸,用豬肝散方,豬肝、黃連、阿膠、芎藭、艾葉、烏梅,亦不濫用溫劑,兩相印證,無異義也。本篇大旨,寒涼三味,具伸而能縮之機;重墜二味,取墜可轉升之理。

鼈、蝸之伸縮,不待言。即卷柏,亦得水則舒,暴乾仍卷,猶是此意。鐵,則本重而浥取精氣於水,不已化為輕乎?至東壁土,則緣水過下趨為旤,始還以防水之物為隄埂之幹耳。超超元理,益人神智如是。

青葙子:****微寒○主下部䘌瘡。

苦薓:****寒○療下部䘌。

蚺蛇膽:寒○主䘌瘡。

腹蛇膽:微寒○心腹䘌痛,下部䘌瘡。

大蒜:溫○散癰腫䘌瘡。

戎鹽:

《藥對》

艾葉煎:微溫,臣○療下部䘌瘡。

《證類》

馬鞭草:平○主下部䘌瘡。

薏苡根:****微寒○下三蟲○煮汁作糜食香,去蚘蟲效隱居。

白話文:

身體有腫脹,通常是陽性的表現;疼痛,通常是陰性的表現;排便困難,通常與腸道有關;有下墜感,通常與氣有關;出血,通常與血有關。腫脹,可能是因為濕氣或火氣;疼痛,可能是因為熱或瘀血;便秘,可能是因為乾燥或火氣;下墜感,可能是因為濕氣或熱氣;出血,可能是因為瘀血或虛弱。這篇內容中提到解熱、清火、乾燥除濕、利水滲濕、提升氣機、調理氣機、疏通瘀血、止血、滋潤乾燥、清除燥熱等,並不是只考慮單方面的問題,而是可以根據病情的偏重來調整藥物,使身體恢復平衡。

之所以要讓大家了解這些病症的解熱、清火等意義,是因為它們和治療其他疾病的方法截然不同。好像預先知道後人會用陰陽、表裡、虛實等籠統的概念來作為治療的標準,特地在此說明,希望那些人停止用這些含糊的說法來指導治療。這才是這本書的深層含義。

鱉頭:性平,用鱉頭血塗抹可以治療脫肛。《藥性論》

卷柏:性溫、平、微寒,可以治療脫肛。

鐵精:性微溫,可以治療脫肛。

東壁土:性平,主要治療下部瘡瘍、脫肛。

蝸牛:性寒,可以治療大腸下脫肛、筋脈拘急。

生鐵:性微寒,主要治療下部疾病及脫肛。

刪繁說:「肛門是排大便的地方,與肺和大腸相通,被稱為『通事令史』。如果內臟受熱,肛門就會脫出、閉塞、大便不通,或腫脹收縮、生出瘡瘍。如果臟腑受寒,肛門就會寒冷,導致大便腹瀉、肛門外翻,過一會兒才會縮回。」《病源》也說:「脫肛,就是肛門脫出的意思,多是因為久瀉後,大腸虛寒所致。肛門是大腸的窗口,大腸虛弱而受寒,利用氣的衝動,導致氣往下衝,肛門就脫出來。」既然如此,怎麼會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呢?這篇內容卻列舉了六種藥物,其中三種是寒涼的,兩種是下墜的,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必須了解臟腑的特性,並仔細考慮它們耐寒或耐溫的原因。

試看《千金方》中「大腸虛冷」的篇章,其症狀描述是「胸中氣喘、腸鳴、虛渴、口唇乾燥、眼睛發急、容易受驚」,治療方法大多是用艾灸,藥物則使用黃連補湯,其中有黃連、茯苓、芎藭、石榴皮、伏龍肝、地榆等。

哪裡有一味溫補藥物,卻說能夠「治療大腸虛冷,使腸道清爽,腸鳴不斷」?這到底是為什麼?反而治療大腸實熱的生薑洩腸湯,卻使用了生薑、白朮、桂心等藥物。由此可知《千金方》中關於五臟六腑虛寒實熱的篇章,並不是隨便寫的,而是與臟腑對藥物的反應特性和精微道理息息相關。所以刪繁在治療肛門寒冷、導致腹瀉和外翻時,使用了豬肝散的配方,其中有豬肝、黃連、阿膠、芎藭、艾葉、烏梅,也沒有濫用溫熱的藥物。兩者相互印證,沒有不同的地方。本篇的主要用意是,寒涼的三味藥物,具有使外伸之物收縮的作用;下墜的兩味藥物,取其下墜之性,可以使其轉而上升的道理。

鱉、蝸的伸縮性,不用多說。就連卷柏,也是遇水則舒展,曬乾則卷曲,也是這個道理。鐵,本身很重,但汲取水中的精華,不也會化為輕盈嗎?至於東壁土,是因為水向下流,土才在下方形成堤埂,用來防水。這些高深的道理,可以提升人們的智慧,就是這樣。

青葙子:性微寒,主要治療下部瘡瘍。

苦參:性寒,可以治療下部瘡瘍。

蚺蛇膽:性寒,主要治療瘡瘍。

腹蛇膽:性微寒,可以治療心腹瘡痛、下部瘡瘍。

大蒜:性溫,可以散癰腫、瘡瘍。

戎鹽:性寒。

《藥對》

艾葉煎:性微溫,輔助藥,可以治療下部瘡瘍。

《證類》

馬鞭草:性平,主要治療下部瘡瘍。

薏苡根:性微寒,可以驅除體內三種寄生蟲,煮汁做粥食用,味道香甜,隱居之人認為能去除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