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疏證》~ 本經序疏要 (87)
本經序疏要 (87)
1. 本經序疏要卷之六
丹者,風熱惡毒所為,令人身體忽然焮赤,如丹塗之象。諸患者,其來有自,其制有物,則其間,自有鍼孔相符處,可人人領會,而不必縷述者也。第其植根非深,而瑣碎淹蹇,倏忽以至,遷延不退,積久內伐,仍可斃人,所當比諸內證,闡發其理者。蓋癰疽,旣猶傷寒;此類,則猶瘧痢。
瘧痢者,根連內外,此類之根,未嘗不亦連內外。傷寒,乃傷榮衛,概從氣分鼓蕩;瘧痢,則傷經隧,每傍血衇消長。是瘧痢為著形體,而傷寒反僅礙氣機矣。是故,礙氣機者,易進易退,雖奔騰踴躍張甚,而可決其生死。瘧痢,則緜延反覆遲滯,而難斷其違從。譬之天降時雨,縱傾盆倒峽,每多生物之功,惟淫霖瀰漫,積日累旬者,傷害禾稼,實甚也。
篇中諸病,大率由溼、火、痰、蟲、風,醞釀以成,受之者,多在血衇,而溼乃浸淫之溼,可由逐而去;風非外中之風,可由散而息。從溼生火,火與溼搏而成痰;從溼熱生風,風與溼熱媾而生蟲。故篇中藥物,除溼者,幾居其半,即治風、治火、治痰,亦必關照驅溼通血衇,此其大綱矣。
蟹:****寒○敗漆,愈漆瘡。
茱萸皮:溫、大熱○吳茱萸皮能療漆瘡。
苦芙:微寒○主面目通身漆瘡。
雞子白:微寒○治漆瘡塗之。
鼠查:見杉材注○洗漆瘡。
井中苔萍:大寒○主漆瘡,熱瘡。
秫米:微寒○療漆瘡。
杉材:微溫○療漆瘡○削作柹,煎湯隱居。
《蜀本》
石蟹:寒○主漆瘡。
漆姑葉:微寒○療漆瘡。見杉材注,隱居云
《藥對》
芒消:大寒。傅漆瘡,君○湯漬芒消令濃,洗漆瘡。
《證類》
黃櫨木○洗湯火,漆瘡,及赤眼。
曹青巖曰「漆之為物,濡溼則乾,風燥反潤,投以鹹鹵,則消化為水,人著其氣,則腫而為瘡」,《病源》曰「漆瘡者,瘙癢腫起,先發赤㾦,後生細粟。厲者,腫膿焮痛,極而為痂癩。然有不畏者,終日播弄,了無他苦;畏者,遠襲其氣,輒發。輕者,至七八日,不治,自差;重者,治以相制之物,亦必七八日始已」,或曰「其人本有溼熱,感漆氣之竄烈則為瘡」。每見易生瘡疥者,染氣即發,遇漆則固無恙也,是稟賦之畏惡,非溼熱之感召也,明矣。
按,治漆瘡者,惟化患害為護衛,其義最精,且盡美盡善杉材柹。其次去結聚茫消,清熱毒井中苔萍。其次充土氣秫米,澤肌膚雞子白美矣。若夫任敗漆之物蟹、石蟹,漆氣固為之解散,其質將奈之何?是又可證,仍有去滓消毒之物為之佐使,以善其後也。惟漆之為物,《本經》列諸上品,謂為無毒,《別錄》則增有毒於下,其理所當究焉。
夫人乖常理,曰姦;物戾常情,曰妖。在人視之,為妖;在物所具,則為毒。漆之毒,以其得燥反漓,得溼反凝耳。然則《本經》,何以著其「主絕傷、續筋骨、填髓腦」之功?夫正以其止能於血液盛滿之軀,續筋骨、填髓腦也,故《本經》不曰主絕竭、絕涸,而曰絕傷,正為其人血液盛滿時,忽遭傷損,致斷絕不續耳。
白話文:
丹毒這種病,是由於風熱的邪毒侵襲所導致,會使人身體突然出現紅腫,看起來像塗了丹砂一樣。各種疾病的產生都有其原因,治療方法也有其依據。疾病的發病部位,總會有特定的穴位可以對應,這些都是大家可以理解的,不需要詳細說明。只是丹毒的病根不深,但病症瑣碎又難以清除,會突然出現,拖延不退。時間久了,會侵入身體內部,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因此需要將其與體內疾病一併考慮,深入探討其發病原理。癰疽就如同傷寒一樣,而丹毒則如同瘧疾、痢疾。
瘧疾和痢疾的病根是內外相連的,丹毒的病根也是如此。傷寒是侵犯人體的營衛之氣,主要是氣分失調所引起的;瘧疾和痢疾則是傷害人體的經絡,常常伴隨著血液的變化。所以瘧疾和痢疾的病症表現在形體上,而傷寒則僅僅影響氣機的運行。因此,影響氣機的病容易好也容易惡化,即使病勢來勢洶湧,也能判斷其生死;而瘧疾和痢疾則纏綿反覆,難以判斷其病情走向。這就像天降大雨,即使傾盆而下,大多都有滋養萬物的作用,但如果連日陰雨,就會傷害莊稼。
這篇文中所提到的疾病,大多是由濕、火、痰、蟲、風等因素蘊積而成的,發病部位多在血脈。其中,濕邪是滲入體內的濕邪,可以通過祛濕的方法來去除;風邪不是外來的風邪,可以通過驅散的方式來平息。濕邪會生火,火與濕結合會產生痰;濕熱會生風,風與濕熱結合會產生蟲。所以,這篇文中所用的藥物,祛濕的藥物幾乎佔了一半。即使是治療風、火、痰的藥物,也必須考慮到驅除濕邪、疏通血脈,這是治療這些疾病的大綱。
**蟹:**性寒,可以治療因漆引起的皮膚瘡瘍。
**茱萸皮:**性溫,大熱,吳茱萸皮可以治療漆瘡。
**苦芙:**性微寒,主要治療面部和全身的漆瘡。
**雞子白:**性微寒,可以塗抹治療漆瘡。
**鼠查:**見杉材的註解,可以用來洗漆瘡。
**井中苔萍:**性大寒,主要治療漆瘡、熱瘡。
**秫米:**性微寒,可以治療漆瘡。
**杉材:**性微溫,可以治療漆瘡,將杉木削成薄片,煎湯泡洗患處。
《蜀本》
**石蟹:**性寒,主要治療漆瘡。
**漆姑葉:**性微寒,可以治療漆瘡。見杉材的註解,隱居說。
《藥對》
**芒消:**性大寒,外敷治療漆瘡,為主要藥物。用濃芒消湯浸泡清洗漆瘡。
《證類》
**黃櫨木:**用煎湯來洗燙傷、漆瘡,以及紅眼病。
曹青巖說:「漆這種東西,遇濕則乾,遇風燥則反而濕潤,用鹽滷浸泡,則會化成水。人接觸到它的氣,就會腫脹而形成瘡。」《病源》說:「漆瘡,會瘙癢腫起,先出現紅色疹子,然後長出細小的粟粒。嚴重的會腫脹化膿,疼痛難忍,最後結痂成為癩。然而,有些人不怕漆,整天接觸也沒有任何不適;有些人則很怕漆,只要遠遠聞到氣味,就會發病。輕微的,七八天不治也會自愈;嚴重的,必須用可以制約漆毒的藥物治療,也要七八天才能好轉。」有人說:「這是因為人本身有濕熱,接觸到漆的刺激性氣味才會發瘡。」但常常看到容易生瘡疥的人,一接觸到漆氣就發病,而遇到漆反而不會有事,這說明這是因為體質上的差異,並不是濕熱引起的,這是很明顯的。
總而言之,治療漆瘡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將漆的有害之處轉化為保護作用,最好的藥材是杉木的薄片。其次是去除結聚的芒消,以及清熱解毒的井中苔萍。再次是補充土氣的秫米,以及滋潤肌膚的雞子白。至於使用敗漆之物的蟹、石蟹,雖然漆的氣味可以被它們分解,但是它們本身的性質又如何呢?所以,仍然需要搭配一些可以去除污垢、消毒的藥物來輔助,才能使治療效果更好。漆這種東西,《本經》將其列為上品,認為無毒,《別錄》則在其下增加了有毒的說法,其中的道理需要深入研究。
人如果違背常理,就被稱為奸;物如果違背常情,就被稱為妖。在人看來是妖,但就物本身而言,則是毒。漆之所以有毒,是因為它遇燥反而消散,遇濕反而凝結。那麼《本經》為什麼說它有「主治斷裂損傷、接續筋骨、填補髓腦」的功效呢?這是因為它只能在氣血充盈的身體上,接續筋骨、填補髓腦,所以《本經》沒有說它能治療氣血枯竭、乾涸,而是說能治療斷裂的損傷,這是因為只有在人氣血旺盛時,突然遭受損傷,導致筋骨斷裂無法接續時,它才會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