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疏證》~ 本經序疏要 (77)
本經序疏要 (77)
1. 本經序疏要卷之五
蜂子:微寒,君○酒漬傅面,令面白悅。
白斂:平○主光澤,治面上疱瘡《藥性論》。
白朮:溫,君○主面光悅,駐顏,去䵟《藥性論》。
山茱萸:平,臣○去面皰○除面上瘡《藥性論》。治酒皶《日華》。
《證類》
冬瓜子:平、寒○即白瓜子,不知何故重出。
白殭蠶:平○滅黑䵟,令人顏色好。
蜀葵花:平。
白附子:平○面上百病,行藥勢。
巢氏云「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頭如米大,亦如穀大。白色者,是面皯。䵴者,由風邪客於皮膚,痰飲漬於府藏,故生於面皮,或如烏麻,或如雀卵上之色者是。面皶者,由飲酒,熱勢衝面而遇風冷相搏,令面鼻生皶赤皰,帀帀然者是」。曰風熱氣,曰風邪客於皮膚,曰飲酒後,熱氣在面,遇風冷相搏,則均外感也。
外感何以不發於徧身,而獨生於面部哉?夫固有故矣。蓋任禦邪者,惟陽氣。頭面,固諸陽所共至,亦陽氣停頓處也。何則?手三陽皆終於面,足三陽皆始於面,經衇所終始,分支必多,多則力分而行不迅,其遲畱伏匿固宜。何況一身皆裹,面獨不衣,是其受感自當較易,且其邪不流於榮衛,為發熱惡寒;不行於經衇,為汗出惕瞤;不入於肌肉,為身體煩重;不攢於筋骨,為疼強牽掣,而獨滯於皮膚。
面皮本最厚《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諸氣之津液,皆上薰於面而皮又厚」,故尤能藏邪匿滯,是以不布於周身耳。然觀篇中用藥,不重搜風,不重去滯,而惟取其色白及潤者,居十八九。
何也?考《玉篇》「皯,面黑氣也」、「䵴,面黑也」、「䵟,黑也」、「皻,皰也,今作齇」、「齇,鼻上皰」、「皰,面皮生氣也」,因是知《病源》所謂如米如穀者,皆言其大小,非言其高突,故又云「或如烏麻,或如雀卵」,皆言其色,非言其形。就舉篇中所列藥味主治而言,則黑星、黑點,為斑、為暈,或疏或密,固已十得八九矣。
色黑,則治以白。氣滯,則治以潤滑。謂非的對,可乎?況但云皰皶者,寥寥,然亦為面皮生氣,是亦不能逃滑潤之治矣。即其本雖為風、為熱、為痰、為滯,然旣成是病,獨著是形,卻又不能捨去現在而專討論已往,且散風清熱,除痰疏滯之物,固自有在耶?
桑上寄生:****平○堅髮齒,長鬚眉。
秦椒:溫、生溫,熟寒○堅髮齒。
桑根白皮:****寒○椹,變白髮為黑,又拔去白者,以椹汁點孔中,即生黑者。
麻子:****平○長髮○益毛髮《日華》。
桐葉:****寒○沐髮,去頭風,生髮滋潤《藥性論》。
豬膏:微寒○和生鐵,煮沸,塗髮《千金翼》。
雁肪:****平○長毛髮,鬚眉。
白話文:
**蜂子:**性微寒,用酒浸泡後塗在臉上,能使臉色白皙光澤。
**白斂:**性平,主要使皮膚光澤,治療臉上的膿瘡。
**白朮:**性溫,主要使臉色光澤,保持容顏年輕,去除黑斑。
**山茱萸:**性平,可以去除臉上的粉刺,消除臉上的瘡。還能治療酒糟鼻。
**冬瓜子:**性平、性寒,也就是白瓜子,不知道為什麼重複列出。
**白殭蠶:**性平,可以消除黑斑,使人臉色好看。
**蜀葵花:**性平。
**白附子:**性平,能治療臉上的各種疾病,並能引導藥力發揮作用。
**巢氏說:「面皰,是指臉上有風,產生熱氣而生出的皰疹,大小如米粒或穀粒。白色的,是面部乾斑。黑色的,是由於風邪侵入皮膚,痰濕積聚在體內,因此在面部皮膚上產生,有的像烏麻,有的像雀卵的顏色。面皶,是由於飲酒,熱氣衝到臉上,又遇到風寒侵襲,使臉和鼻子生出紅色的皰疹,密密麻麻。」**說風熱氣,說風邪侵入皮膚,說飲酒後熱氣在臉上,又遇到風寒侵襲,這些都屬於外感。
外感為什麼不在全身發作,而只在面部出現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抵禦外邪的,主要是陽氣。頭部和面部,是各種陽經匯聚的地方,也是陽氣停頓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手三陽經都終止於面部,足三陽經都起始於面部,經脈終止和起始的地方,分支一定很多,分支多,力量就分散,運行不快,所以邪氣容易停滯潛伏。何況全身都有衣服包裹,唯獨面部暴露在外,它感受外邪自然比較容易。而且邪氣不遊走在營衛之氣,所以不會引起發熱惡寒;不運行在經脈,所以不會出現出汗和肌肉顫動;不侵入肌肉,所以不會引起身體沉重;不積聚在筋骨,所以不會引起疼痛和牽扯,而只滯留在皮膚上。
面部皮膚本來就最厚,正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所說:「各種氣的津液,都向上熏蒸到臉部,而且皮膚又厚。」,所以特別能藏匿邪氣,因此不會散布到全身。然而,觀察這裡所用的藥物,沒有重視祛風,也沒有重視化滯,而只是選用顏色白皙和滋潤的藥物,佔了十分之八九。
這是為什麼呢?考察《玉篇》:「皯,是臉上黑氣」、「䵴,是臉黑」、「䵟,是黑色的」、「皻,是皰疹,現在寫作齇」、「齇,是鼻子上的皰疹」、「皰,是面部皮膚產生的氣」。由此可知《病源》所說的如米粒如穀粒,都是說它的大小,不是說它高聳突出,所以又說「有的像烏麻,有的像雀卵」,都是說它的顏色,不是說它的形狀。就這裡所列出的藥物主治而言,黑星、黑點,是斑、是暈,或是疏或是密,其實已經佔了十分之八九了。
顏色黑,就用白色的藥物來治療。氣滯,就用潤滑的藥物來治療。這難道不是對症下藥嗎?何況只是說皰疹和皶的,很少,但也是面部皮膚產生的氣,所以也逃不開潤滑的治療。即使它的病因是風、是熱、是痰、是滯,既然已經形成了這種疾病,呈現出這種形態,就不能捨棄現在的症狀而專門討論過去的病因,而且祛風清熱、化痰疏滯的藥物,本來就另有存在。
**桑上寄生:**性平,可以使頭髮和牙齒堅固,使鬍鬚和眉毛生長。
**秦椒:**性溫,生用性溫,熟用性寒,可以使頭髮和牙齒堅固。
**桑根白皮:**性寒,桑葚,可以使白髮變黑,也可以拔掉白髮,用桑葚汁點在毛孔中,就會長出黑髮。
**麻子:**性平,可以使頭髮長長,滋養毛髮。
**桐葉:**性寒,用桐葉沐浴頭髮,可以去除頭風,使頭髮生長滋潤。
**豬油:**性微寒,和生鐵一起煮沸,然後塗抹在頭髮上。
**雁肪:**性平,可以使毛髮、鬍鬚和眉毛生長。